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序章

一、何为制度

今天所谓的“制度”,实际上是西方语境下的一种说法,是与英语的institution和system对应的汉译。institution对应的拉丁语语源原意有制定和设立的意思,后来引申为制度和习惯;system对应的希腊语语源原意是将部分摆放成为整体,后来引申为制度、组织和系统。汉语原来的“制度”一词,更偏于动词,意思是通过人为的“制”达到某种规模和格局,《汉书·文帝本纪上》有言,“帝自为庙,制度狭小”,说的是汉文帝节俭,为自己立庙,盖得非常小。《资治通鉴》里说隋文帝时,杨素建造仁寿宫,隋文帝至,“见制度壮丽”,很不高兴。这里的“制度”一词,显然与西语的制度意思有别。其实,和“国家”、“民主”、“经济”等社会科学主干词汇一样,以“制度”对译institution和system,出自日本的翻译,而后在中国大规模学习日本的时候,传入中国。那么,现在我们所讲的制度,究竟什么是意思呢?也许我们用道格拉斯·C·诺思的一段话来说明更合适:“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更规范地说,它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些制约。制度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和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因此,它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美]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1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

二、何为政治制度

所谓政治制度是指人类组织发展到国家阶段以后,从事政治活动的组织、框架,以及政治游戏的规则和政治运行的内在机制。简单地说,政治制度就是人们从事政治活动时的游戏规则。它是决定人们相互间政治关系的人为设定的制约。它建构了人的社会等级和秩序,搭建了人们政治活动的大框架,政治制度的变革,往往意味着社会的变革与动荡,但这种变革,往往最能体现历史的演进轨迹。

三、何为政治制度史

政治制度史就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过程与运行的内在理路。它与政治史有关,但属于政治变迁中最为内在的痕迹。制度史不是史料的简单罗列,也不是官制变化的单线条描述,它是我们对于过去制度变迁的一种新的诠释,呈现出历史的内在逻辑和合理性。

四、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

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对象大体上可以归纳为三类:

(1)政治组织的框架、政治文化的变迁。

(2)政治运作的规则和机制的变化理路。

(3)社会权力结构的变迁。

五、研究方法

(1)制度主义的方法。在对制度安排、转型的分析中引进交易与成本的概念。制度的安排,实际上是各个阶层、势力和集团之间交易的结果。制度是由交易构成的,一种制度安排就是遵循同一规则的交易的集合。交易都是要付费的,就是说必须有成本,当成本过高的时候,往往意味着制度出现了问题,必须改换交易的形式,实行制度变革,政治格局在新的条件下,实现均衡。

(2)历史主义的方法。此方法强调因果律,注重历史发展的逻辑顺序。人们书写历史,重要的在于重新阐释,给历史现象以一种合理的解释和排列,但这种解释不能颠倒历史顺序,更不能倒果为因。当然,发生在前面的事情并不一定是后面事情的原因,但后面的事情肯定不会是前面事情的原因。研究制度现象,要注意其内在逻辑关系,厘清因果,合理地展示制度变迁的脉络。 7iHZFt8P2EKMPanHVIcqcfBgaSL6s0Va6LG1P9i2SZ1GNgArJxylswdscO+hMhE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