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哲人的灵感 上
殷谦

第一部分 明智之道1

“草民”是真人

一个有关风筝的新闻发布会上,东道主赠与客人的礼物是一盒“活体芽豆苗”。透明的塑料纸罩下,一方嫩绿蓬勃竞长,只是纤细了点儿,初识似碧玉,倍觉亲慝。

我以为只能观赏,像花草之类摆设奇堂。鹅黄时节,三月放风筝,这可真是颇优雅且有深意的赠礼方式,少了铜臭与世俗,便油然而生清明。怎知主人却不愧疚之色,先是以礼轻而谦卑,接着又作了一番“讲究”:此物乃高新技术产物,无土栽培而速生,可凉拌生食亦可烹炒油煎,尤以涮火锅为佳,鲜嫩爽口,名曰“安豆龙须菜”,安豆者,豌豆也。哦,原来就是餐箸之物呀。

我还是将这一方碧绿的赠与看得珍贵,置之陋室每日浇水数次,实在不忍动刀动剪,犹如刈割韭菜一般。因口腹无欲,心境倒多了几许平和,或曰一次意外的惊喜。

有友来访,于无边无际的漫谈中,对这方被规矩在塑料盒内的“风景”评头论足,非常的不屑与轻蔑,言及现在摇笔杆子的怎有这等礼遇?友人系商海中人,深悟当今人际交往礼尚往来中的诸多繁文缛节。单讲送礼这一条,就是大有讲究的,此间“风景”令人眼花缭乱,因人而异,“激流飞瀑”、“远山幽谷”、“树海林涛”等等,都会产生迥然不同的效果。友人于是戏我七尺男儿竟然对几根豆芽菜又怜又惜。最后的结论是:这其实是一把青草。

是的,这是一把青草。

这也正好暗含了我的一种心境。如果剔去这分碧绿中“可食”的功利目的,不是青草还能是什么?《小雅、白驹》中的“皎皎白驹,在彼空谷。生刍一束,其人如玉。”借草而喻美,称颂人的道德,这难道不是很能警世的么?置一束青草于陋室,每每能与此对照,做人做事少此虚妄与世故,以“吾无德以堪之”,在物欲横流中时时保持自省,也该是做人的基本信条。青草如玉。

跌倒了就站起来

世上没有绝对的事。

一个朋友曾这样对我说:如果因为我们天生卑微贫穷,就以此为理由不去挑战,那么只能会更贫穷,更卑微。正因为我们天性不多,最终导致寸步难行。但倘若以此为动力,成功地迈出第一步,困难减少了,动力增加了,将会更催人奋进,艰险促使我们拼搏,而拼搏又使我们获得冲力。

偶闲起来,细细品味,其实是很浅显,又很易被人忽视的轻重缓急,每个人都要经历这样的因果循环。不同的是也许最初同样的原因,因为采取的措施不同,于是智者走上了良性循环,而愚者则步入了恶性循环轨道。

没有高不可攀的山峰,既然有山峰就会有人攀。要说一个人一生中最难征服的困难,就是自己的自卑和懒惰。因为自卑所以我们无力争取,望洋兴叹;因为无力争取,所以会更自卑。

一个和我有同样经历的女孩向我倾诉她的不平和不满:“其实我们并不笨,只是没有许多城里孩子条件好,没有音乐课,没有真正的体育课,没有良好的教育,才使我们这么贫乏。”诚然。但若以此为借口,而不从零学起,我们将永远跳不出狭隘的小圈子,趁现在还年轻,我们应该全力争取。

了解自己的无知而又不奋起的人,是不幸中的不幸,他们的不幸自己感觉不到,就更为不幸。这样的人认为生活是一种负担,总是入彷徨、郁闷。

知己而又能省己,有勇气冲破枷琐的人,才是自由鸟。

远方的诱惑战胜了天性的怠惰,使翅膀在风雪中接受大自然的洗礼,身心在跌打中刚强,在品味到一种美好的过程后就会迈向希望的高峰。

个性和思想

整理书柜,翻出一册薄薄的《文学慨论讲义》,北京出版社一九八四年六月第一次印刷,印数五万七千六百册,舒舍予著。

《文学概论讲议》是老舍先生一九三零年至一九三四年在齐鲁大学文学院任教时编写的,与《大明湖》、《猫城记》等作品属于同期,在此之前,老舍先生已经创作了《老张的哲学》等四部长篇。这既是一部教授的讲义,又是一部作家文艺理论专著。而一九八四年发现出版的这本讲义,当时正填补了老舍文艺理论思想研究这个领域的空白。

重读这本讲义,想到更多的是题外话。

老舍先生一生以宽厚和认真博得世人的景仰,从这本讲义中亦足见先生之认真。

老舍先生自己曾多次写到他对文艺理论马马虎虎,研究不深,事实上先生对文学创作素有研究,有过自己独特的主张。先生中等师范毕业后,并没有上过大学,讲义既是他创作实践的提炼,也是他不断学习的总结。在这本讲义中,先生直接引用了一百四十余位古今中外学者与作家的论述、作品和观点,并有着自己的看法。先生的控索是认真的,他的文学实践是认真的。以先生当时的创作成就和学识,不作什么讲义,不说洋洋千言,至少娓娓道来怕也出不了什么大错。先生却字斟句酌编印了十余万字的讲义,亦可见先生做人的认真。

与老舍同代的教授都是真正意义上的学者、作家、知识分子,即使是那时的政府,得势或失势的政治家,亦不敢小看教授。这是因为以前的教授不仅以学问称世,更以人格行事。他们可以为自己的一个观点执着一生,可以因为自己的性情抛弃教授的头衔,做人认真是他们共同的特点。反观现在,再也听不到教授们的性情逸事了,偶或一闻的是为了职称,同事操戈师生反目;为了推销或捞资本,粗制滥造讲义和出书,为一己的清贫到处喊冤呼吁。

他们还有没有自己的个性和思想?

教授应该是知识界思想界的精英,“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一九六六年八月二十四日,首都北郊太平湖公园后湖,成了老舍先生的最后归宿。对于先生的自杀,无论种种推断、猜测,究其原因有一点是肯定的,先生做人太认真。好死不如赖活,一个为人、对人不认真的人,可以杀人却绝不会自杀。

透过这装帧简朴而透出古风的薄薄一册,我仿佛又见先生镜片后那认真的目光,不由得振衣而坐。

责任与希望

与朋友谈起责任感,我不禁忆起一位可歌可泣的山村教师。

他年轻时被错划为右派,贬到高寒山区劳教。山里人可怜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便照顾他当了民办老师。他在破庙小学里一教就是30余年,经历了无数磨难坎坷:曾误食过毒蘑菇险些送命,曾被野狼咬伤过后脖,背学生趟山溪时曾被激流卷走侥幸脱险,曾在校舍倒塌时为救学生砸伤过腰,曾先后遭遇过家庭的不幸。

他也遇到过一些调动的机会,但都有意无意地放弃了。原因很简单,除了他割舍不下山里的孩子外,更重要的是,没有教师愿进山接替他的工作,后来他病逝在三尺台上。山里人为了纪念他,准备给他立块碑,可怎么找不到一块像样的石头,无奈之下便把他敲了30多年的钟,也就是一根断钢轨,立在了他的坟前……

当年从大学同学那里听到了这个故事时,我眼里溢满了泪水。我想,那钢轨碑也许是世界上最简朴、最寒酸、最卑微的碑,但也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宝贵、最令人景仰的碑。它是那位教师人格的象征,心灵的路标,精神的十字架!是献给那位默默无闻的山村教师的最高褒奖、最大慰籍。可以想象,当风雨冰雹撞击钢轨碑时,那颗不死的灵魂听到这钟声该是多么欣慰,当山里的孩子们走过那山花和野草簇拥着的钢轨碑时,他们会获得多少鞭策和激励!

从钢轨碑的故事我们可悟出一个做人的道理,每个人最基本的责任就是脚踏实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认真真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当工人折侍弄好机器,当农民的不怠慢土地,当兵的守牢边陲,当教师的不贻误后代……那么国家这部大机器就会正常运转、社会才能进步,才会奏出和谐吉祥的乐章。

人生就是一部奋斗史。责任感实际上是一种人生态度。缺乏责任感,便心猿意马,好高骛远;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玩世不恭,游戏人生,“过一把瘾就死”损人利己,尔虞我诈,冷酷无情……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一定会既向往伟大,又甘于平凡;既肩负历史使命,又演好生活角色;既嫉恶如仇,又助人为乐;既关心国内外大事,又关心周围人的疾苦和生活和微澜……“吾将上下求索”是责任感;“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是责任感;“我以我血荐轩辕”是责任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更是责任感……

切记: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是最没道德、最没出息的人;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教师是最不合格的教师;一个没有责任感的民族,是最没力量、最没希望的民族!

那位山区教师正是以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蠃得了那块钢轨碑,没有千言万语,没有浩书凭记,但他却永远竖立在老百姓的心中,它告诉人们怎样理解平凡与伟大、尊贵和卑微、投机与勤勉,它使我们掂出了“责任”二字沉甸甸的份量。

鲁迅为什么会有两个夫人?

按理说文学跟广告沾边算不得大惊小怪之事。

几年前,中央电视台《文化视点》专栏节目曾讨论过杂志该不该登广告,一种意见认为《收获》不愿登广告捍卫了某种神圣尊严,甚至有个别读者声称:你刊登广告我不订你的杂志。另一种意见认为只要广告设计精美不妨登广告。目前,杂志社入不敷出的现实迫使当家人考虑刊登广告问题,但广告商肯掏钱全看你的杂志讨好读者的程度,说穿了,瞧你“媚俗”的本领。

80年代中期,文学类刊物开始失宠,据说,《当代》发行量每年下降数万,从50万下降到10余万,一般省市级刊物则下降到两三万或两三千,有人将此归罪于文学期刊过多,有人归罪于大众世俗代。回过头看,六七十年代,老百姓厅堂墙壁挂满闪着金光的奖状,那是追求崇高的年代,如今只见满屋摆满日立彩电、意大利真皮沙发、法国地板和IBM电脑。过去上班有闲功夫打毛衣擦自家车,今日上班忙得直奔夜校充电,学习多门谋生本领,预备老板炒鳡鱼也留一条生路。人人知道倚着软绵绵沙发,口吮可口可乐,手捧一本小说那份闲情兴致当然比Windows7操作手册更惬意,可惜是我们已没有时间翻看小说诗歌,忙着应付职业上的危机感剥夺了祖宗遗传于血液的雅兴。

去年底,某调查机构对中国诗歌读者进行了一番调查,结果是平常读些诗歌的人只占17.1%。我们需要现代文明的启蒙,更需要适应现代生存的谋生本领。怪不得大众冷落文学刊物,碰上下岗勒紧裤腰过日子,先裁掉文学消费的支出实属人之常情,缪斯之神也会原谅。聪明的编辑敏感地觉察到方兴未艾的大众将冲出精英文化,启蒙主题让位于消费主题,果断地提出适合市场的经营策略:大众文化精英化,精英文化大众化。瞧,《海上文坛》杂志看准读者青睐纪实文学,干脆运用调查统计技术做纪实文章;《消费指南》杂志反其而行之,放弃原来的消费市场调查定位,改为大众品尝生活定位,争取吸引大众化读者;《投资导报》开辟作家看市场专栏,堂堂作家专笔供奉市场令人感慨万千。

活在信息社会,说杂志刊登广告散发铜臭味算什么话呢?有人说1994年前后国内文坛掀起性高潮,一些过去红火过的作家虽然还写崇高写坚贞,但笔力已经滞涩,只要写到性时,突然就红光焕发才气奔涌……与之相呼应,国内一些城市开办的性保健用品市场兴旺惊人。由此可见,作品分别都能从灵与欲两方面满足人类的消费需求。

曾听过两则消息,有位教师带领一群黑人小学生参观黑人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纪念馆,几位女孩全然不顾老师讲解,望着主人的遗物科隆香水和一箱珠宝首饰连连发出赞叹。无独有偶,一群中国孩子参观鲁迅展览馆,领队老师想不到他们提出这样问题:鲁迅为什么能有那么多钱买下一座独院,他怎么有两个夫人?

圣人也是人,何况凡夫俗子,小孩天才地识穿这一点。

守住自己

我们常说“人是自己的主宰”,这句话的确是至理名言。

一个正常的人可以按自己的意念来安排自己的行动,行使自己生命的权利,达到自己的目标,这就叫“守住自己”。这一点我们大多数人是能做到的,这或许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差别吗。

不过,人是常常守不住自己的,有时候象农贸市场内的商品,一转眼就归了别人。虽说头是长在自己的肩上,以是藏在自己的身上,但往往这些又不是自己的,充其量是为别人当“管家”罢了。

守不住自己是不是出卖自己的,这我不敢说。不过,我可肯定这大约同套上了绳索不很自己由地在田里耕作的牛有些相似。据本人的分析,守不住自己大致有三种形式:

第一种叫无可奈何式。也许是个人力量有限,我们常遇到这样的场面,对某一件事,多数人同意或领导已认可了,少数几个有意见的即使很正确也只能藏在心里,认为“胳膊扭不过大腿”或“孤掌难鸣”,因此不敢提出自己的主张、看法,而只能身不由己,随波逐流,并按他人意见去办。这种情况从严格意义上说,不能叫出卖自己,但其结果大概不会差多少。

第二种形式叫稀里糊涂式。有时候,我们会不知不觉按他人的要求完成某一任务,而当我们完成后,却弄不清自己为何会这样去做,其结果免不了会被人利用,被人当“枪”使,而自己悔之晚矣。

第三种叫“主动上砧”式。有少部份人为了个人私利,见利忘义,主动钻进别人设好的圈套中,干一些营私舞弊的勾当,被人抓住“把柄”,当作“棋子”使,为违法犯罪者大开绿灯,最后落得身进囹圄的下场,这便是地地道道的出卖自己的典型了。我们平时常从报刊上看到这方面的报道,他们出卖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灵魂,而且还有国家的利益。这时,守住自己便不单纯是个人的事情了。

守住自己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是自己从从容容、明明白白做人的基本要求,就象桑叶对春蚕一样,是不可缺的生活必需。

要守住自己并不难,既不必刻意地追求,也无须时时瞪大眼睛事事掂量,重要的是我们是否保持了一种向上的心态,让责任感永驻于心。

守住自己的过程,便是自我完善、泰然处事的过程。

勇敢是魅力

刘嘉玲在香港独自逛闷街,似乎被娱记看出了什么门道,连逛一下街都要被曝光。逛街不值一提,但为什么要逛街而且是逛闷街,这倒让嗅觉灵敏的狗仔起了反应。嘉铃逛闷街自然会和梁朝伟这个老男人联系在一起。老男人梁朝伟和刘嘉玲多年来的恋情像一场马拉松,豪宅和钻戒都买了,可谓是万事具备,但是却迟迟不见动静。这种干打雷不下雨的事已经让疲惫不堪的媒体无奈了很多年,如今看到嘉玲逛闷街,便觉得有了点苗头,似乎有点戏。刘嘉玲和梁朝伟有没有戏并不值得说道。一个老女人和一个老男人,就算现在结婚似乎也是明日黄花的事。我想说的是刘嘉玲的勇敢,那种遇事冷静沉着、泰然自若的精神。

那时看《无间道》看到了刘嘉玲,她盘着头发,侧着妩媚的脸庞,神情专注而温柔地说,我是一个好简单的女人,只要我的男人好,叫我做什么都愿意。她的身体一动不动,好象在迎接一个重大打击似的。半晌,自顾轻柔的牵扯一下嘴角,含着笑对着镜头,那种眼神叫人明白什么是无可奈何,念念着,最厉害的眼睛也有悲哀的一刹。霎时,我突然喜欢上她。之前不曾喜欢过刘嘉玲,从来。小时侯看过她主演的一部连续剧《流氓大亨》,我喜欢郑裕玲。觉得万梓良和郑裕玲简直是绝配,那时万梓良玉树临风帅的一塌糊涂。郑裕玲温婉漂亮,气质优雅。而刘嘉玲刚刚从苏州迁到香港,远远没有修炼到今天的巨星风范之毫厘,脸上的婴儿肥,浓眉杏眼,笑起来最咧得很大,牙齿也不白,有点村姑的意思,一口不大标准的粤语,穿着打扮像一棵圣诞树一样,品位出奇的差。

十几年过去了,旧时代的那些明星都各自尘埃落定有了归宿。钟楚红嫁人了,林青霞连续生了两个小天使一般的女儿,张曼玉也离婚了,戚美珍,赵雅甚至郑裕玲都渐渐从观众的视线里隐退。只有刘嘉玲还在活跃,一下三点式性感纤体代言,一下子传出和梁朝伟秘密结婚,或是黯然分手,再不就是又和哪个富商暧昧不堪,总之是变着法地吸引观众的眼球,不肯谢幕。不喜欢,觉得她哗众取宠,名字总是和不同男人联系在一起,矫情而做作,又不大清白。

直到2002年底,全世界都知道有一位女星被黑社会绑架逼迫拍了裸照。在慢无流言袭击的暴风雨里,刘嘉玲一身黑衣黑裤黑眼镜,勇敢的站在人前,平静地宣布给公众:“我比你们想象中的更坚强。”这就好!你要我死,我就轰轰烈烈地活给你看,这不只是勇气,也是无智大慧。就是因为这句话,我改变了以往的看法。摘掉偏见的有色眼镜,重新给她打分。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女人。不是每个人都这样直面人生的勇气。最重要的是她站起来了,没有倒下去等着腐烂。她站在那里,抱着所有的欲望,所有的爱挫和悲凉,满怀冰雪,却承担了一切。裸照事件结果是出所有人的意外,不仅是《东周刊》,也包括刘嘉玲本人。她获得了空前的支持:拥有世界最多读者的华文媒体纷纷报道她的消息;香港特首董建华也站在她一边。事情坏到最坏的时候,自然会好。此后刘嘉玲从半红不黑的状态蓦然兴起,一路顺畅,各种时尚广告,各种形象代言人,一部接一部。这叫什么?因裸得福。

人人都怀有一个故事,总有若干不甚光彩的情节,他有你有我也有,何必挖出来把人往绝路上逼呢?简直没人性。报纸也好,杂志也罢,任何题材都可以写,千万别揭人隐私伤疤,流血流汗,为私利不择手段最是无良最是可怕。幸好刘嘉玲没有躲避,过去是自己的一部分,不容抹杀,没有什么好逃避的。遥想当年若干女星想不通,舆论压力太大,自己跟自己过不去,没捱过去的日子真不少。阮玲玉、陈宝莲、还有翁美玲、留一纸遗书,说什么人言可畏,一下子陷入黑暗,永不醒来。其实大可不必,走过去前面是片天。一切都不用解释,一切都会重新开始。

说到勇敢,又想到王菲。这个女人骨子里固有的沉默使她越发高贵。小谢当年夜探张柏芝,惹起轩然大波,一时负心人的一言一行都被日夜守侯在王菲家门前,等着这位天后能够开腔表态。可是王菲什么也都不说,把自己关在家里,足不出户,所有的委屈自己一个人吞掉,吭都不吭一声。后来,小谢迷途知返,再次回到王菲的身边,她一样没有任何表示。如今王菲和李亚鹏的孩子都出世了,小谢和王菲的分手仍然是个迷。要知道,当年两个人手牵手十指相扣,第一次亮相与人前。年纪大过小谢十一岁的王非已经不是一般的勇敢。感情上的事不需要别人帮忙,也不需要找别人倾诉博得同情。王菲是敢爱感恨对自己负责的女人。当她爱上窦唯,便一个礼拜从香港飞回北京一次,住在拥挤的平民房宅里,穿窦唯的T恤,趿拖鞋,早上捏着鼻子去蹲肮脏的公共厕所,从不言苦。已经贵为香江流行乐坛天后的她,为了心爱的人,说生孩子真的也就息歌一年,放弃了一切荣华富贵,退出江湖,专心安胎。好了!女儿出生了,孩子她爹变心了,那就离婚吧。时间果然无情。现在又遇上这样一个年轻花心货色,你叫她说什么?说瞎眼,说后悔?说伤心?说感情这东西靠不住?语言的东西有时很讨厌,有人传错话,有人会错意,多说多错,不如缄默。

还有苏芮,台湾歌坛的大姐大,提到她老公离家出走活不见人死不见尸,谁人不气。这唱歌一副足金嗓子的女人怎么遇到如此狼心狗肺的男人。但是没有男人的生活,苏芮自己撑到今天,歌照唱,日子照过,那些准备看笑话的人一再失望,前几日看苏芮在电视上演唱《酒干淌卖无》。眼泪差点掉下来,她胖了,老了,笑起来也有皱纹了,可还是很漂亮,那种漂亮叫勇敢,是课本中没有过的东西。

是的,女人勇敢。但是女人若是被男人辜负而逼迫得勇敢,不得不勇敢,这个“不得不”的勇敢,真叫人心酸。 hqSNyJcsPhnpnTHFylFNORZRiQxLO74/yWQp1THcRGjSv5EUQFuWXC90nCvEGZW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