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我国最早的纸币是怎样出现的?

欧洲最早使用的纸币是1661年由瑞典银行发行的,不过那时发行纸币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作为真正的货币。1694年,英格兰银行创立,开始发行银单。银单最初是手写的,后来才改为印刷品。

世界上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是中国,约在公元10世纪,也就是北宋时期。纸币在北宋的四川出现并不是偶然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四川的经济发展已经到达了一个纸币应当出现的临界点。在北宋时期,四川的税赋当中,工商业的税收超过了农业税,这在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封建社会是极不寻常的表现,反映出四川当时的商业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发展程度。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整个大宋国竟然分好几个独立的货币区。就拿四川来说,它属于是铁钱区。而在四川使用铁钱是非常麻烦的问题,原因就在于币值太小。当时一枚铜钱相当于十枚铁钱,每千枚铁钱的重量,大钱是25斤,中钱是13斤。买一匹布需要铁钱两万,重500斤。你可以想象一下,买一匹布需要赶着马车拉一车铁钱是多么不可思议。当然这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这也从客观上催生了轻便的货币。

北宋初年,四川成都出现了为不便携带巨款的商人保管现金业务的“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纸卷上,再交还存款人,并收取一定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是最初的交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交子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分铺。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交子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为了避免铸币搬运的麻烦,也越来越多地直接用交子来支付货款。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发现,只动用部分存款,并不会危及交子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向市场发行。正是这一步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真正成为了纸币。

但是并非所有的交子铺户都是守法经营、恪守信用的。交子的发行和流通引起了官方的重视。有一些唯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恶意欺诈,在滥发交子之后闭门不出,停止营业;或者挪用存款,经营其他买卖失败而破产,使所发“交子”无法兑现。这样,当存款者取钱而不能时,便往往激起事端,引发诉讼。

于是在1005年,时任益州(今成都)知府的张咏选择了16家商号,统一发行交子,用政府信用支持商业信誉,获得成功。商业票据得以脱离发行商家的信誉和偿付能力作为通用支付手段,并且超出商家市场范围在政府管辖领地作为法定支付手段流通。1023年,宋朝政府建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益州交子务”。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制是仿照民间“私交子”,加盖本州州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时,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到宋神宗时,又改为一贯和五百文两种。发行额也有限制,规定分界发行,每界三年(实足二年),以新换旧。首届交子发行125.634万贯,备本钱36万贯(以四川的铁钱为钞本),准备金相当于发行量的28%。至此,“交子”被确认为世界上第一种纸币。尽管史书记载,中国早在唐朝时期就有商业票据作为货币流转,但得到政府背书并纳入正式发行才是货币史上的里程碑。

1068年,宋朝丞相王安石以富国强兵为由推进改革,提升国家对政治经济的控制能力,发行纸币便成为重要的手段。他主张税赋货币化,增加铜钱生产并扩大纸币发行。王安石又通过国家管理机构发行了新的纸币“钱引”,辅以盐、茶等商品为依托的盐钞和以军需品为依托的各种代金券等多种纸币同时流通。这在当时一度造成了中国纸币发行的高潮。

但是封建政府往往不能有效地控制纸币的发行量,当出现巨额财政开支需要时,政府往往不能约束自己的行为,利用手中的权力,滥用公信力,无限制地发行纸币,最终混乱的发行体系和在外敌入侵下分崩离析的宋朝管理格局,不仅使王安石改革失败,而且导致政府信用崩溃,反而令民间出现长期“钱荒”。老百姓大量囤积铜钱,进一步加速了纸币贬值和经济萎缩。交子的命运证明了这一点。比如宋仁宗庆历年间益州交子务在陕西发行交子六十万贯,以支付粮草费,无钞本。官府也不再遵守每界固定的发行数额,而大量超额发行。为了满足陕西军情之需,一次多发的交子量竟会超过一界总量的数倍,甚至导致成都地区交子的缺乏,又要增造。其结果必然导致交子的通货膨胀和纸币信用的丧失。

北宋和南宋时期,各地都在商业发展和政治混乱中产生了各种商业票据的货币化现象。其中在杭州出现的“会子”,是商人交易中取钱的凭证,多为售货、赊账、典当等交易中形成,在民间流通,也取代了铜钱的功能。朝廷曾严令禁止,但效果不大。

1160年,杭州知府钱端礼沿用交子的经验,干脆将会子收为官营,设立了会子库,将会子作为官方纸币发行并管理,在江南一带流通一时。宋朝衰退之后,金、元两朝政府更是以掠夺资源和财富为导向,变本加厉地发行“交钞”、“中统元宝交钞”等纸币,面值不断加大,价值不断降低。

在内乱、外战和严重通货膨胀的环境下,金、元两朝的整体经济已趋于崩溃,金银货币被藏入民间,纸币被广泛拒绝,有些民间市场竟然在元末时期倒退到物物交换的原始地步。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立即明确恢复铜钱本位制度,苦于一时不能有充足的铜矿和钱币供应,不得不发行“大明宝钞”,但规定其在财政收支中,不能与铜钱和其他贵金属兑换。但经过三百年的无节制发行,中国民间对纸币已毫无信心,纸币不仅不能进入民间市场,在政府与军队中也被排斥。结果,惨淡维持了几十年后,于1394年被废止。早熟的中国纸币终于历经了四百年的跌宕起伏而告终。

经过由宋至明的四百多年实践,稳定的货币体系没有形成,一旦纸币膨胀,由纸币和贱金属铸币构成的货币体系便告瓦解,并给货币本身和相应的政治、经济、社会带来波动。然而商品经济仍在发展,流通中商品价值总额日益增加,货币受到的需求压力有增无减,建立稳定的货币体系的客观要求依然存在。但是,由于历代统治者利用纸币来满足巨额的宫廷消费、官吏俸禄和军费等财政性开支,无节制地发行纸币,最终导致通货膨胀、纸币贬值,乃至纸币制度的崩溃,从而加剧了封建统治危机。

值得回味的是,纸币的出现,促进了印刷技术的发展。纸币的问世,既离不开纸,更离不开印刷术,实际上,它是中国古代两大发明的一项副产品。“交子”的出现,便利了商业往来,弥补了现钱的不足,是我国货币史上的一大进步。此外,“交子”作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发行最早的纸币,在印刷史、版画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对研究我国古代纸币印刷技术有着重要意义。纸币的发行对北宋来说是一项重大创举,一方面有利于舒缓日益严重的钱荒,另一方面能够免除从事长途贩运的商人携带大量货币之不便。

当时,来中国旅行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和罗马教廷派往蒙古的使者卢伯鲁克,把中国市场上流通的纸币介绍给欧洲各国。他们发现,中国商业票据的支持者是政府,因而成为纸币;而西方同样的商业票据支持者则是发行的商家。几百年后,欧洲商业票据也转化成了纸币,但始终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直到最近一百年才被各国中央银行加持追认。第一张欧洲纸币是由斯德哥尔摩银行(瑞典银行前身)在1661年发行的,不过,由于过度发行,无法用金属货币兑付而导致银行三年后停业。美国纸币是在17世纪90年代由殖民地银行首先发行,法国纸币则是在1717年才在苏格兰人约翰.劳的主导下由法国银行大量发行。 /zO7lFCXTlbVCY3tq/MkJYAEh7AI/MznML/2N4Cr0TynsKNZQgykU2uh36Jyag9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