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货币是怎样演变的?

现在我们知道了,货币并非自古就有,而是经历了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和固定的一般等价物三个阶段。贝壳是货币,金银也是货币,我们现在经常使用的纸币也是货币,那银行储蓄卡、信用卡是货币吗?货币是如何从贝壳等实物演化成今天所使用的纸币的?将来货币形式又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为了更容易理解,首先向大家介绍一下货币的基本职能。货币主要有两大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所谓价值尺度,就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我们通过一件件衣服的标价,就知道该件商品大概的价值,同样我们可以通过家用电器的报价,了解到它的价值。我们甚至还知道衣服和家用电器的价值差异。这就是价值尺度,货币能将看不见的价值直观地表现出来。货币的另一个基本职能是充当流通手段,指的是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即购买手段的职能。通俗地说,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只要有货币,就能买到别人出售的任何东西。

从货币的两大基本职能出发,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货币的形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历史上各个不同的时期,即使在同一时期,由于情况的不同,货币也可以采用不同的形式。唯一不变的是货币的功能,人们只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东西并赋予其货币的功能。它可以是实物,可以是金银,也可以是纸张塑料,甚至可以只是一串数字或符号。有了这样一个观念,我们便可以很好地理解货币的演变过程。

萌芽阶段:实物货币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货币的前身应该是一般等价物,它可以是粮食,也可以是一只羊。但普通的一般等价物还是不方便,不能满足人们越来越丰富的需求,人们需要找一种大家都认可的实物充当一般等价物,这就是实物货币。在中国历史上,龟壳、海贝、蚌珠、皮革、齿角、米粟、布帛、农具等都曾作为实物货币被使用过。通常,实物货币需要具备这样的条件,即它应是外来品(稀有)或者是内部普遍使用的资产(象征财富)。既然要大家都接受,那一定是好的东西,既有较高的价值,又美观。人都喜欢美好的事物,自古而然。

但是,随着交易的不断扩大,一个部落喜欢的东西和另一个部落喜欢的东西很可能不一样,这样就没法交易。为此,邻近的几个部落之间就想找一种各个部落都能接受的实物来充当货币。这样,人们交易范围不断扩大,也就需要不断寻找更大范围内认可的实物充当货币。另外,实物货币有它不可克服的缺点,它们或体积笨重、不便携带;或质地不均、大小不一、难以分割,这就导致了可以用质地不一样的货币去买同样的东西,这样当然有失公平,而且不能像今天一样找零钱,很不方便。正是这些缺点,我们就能理解,随着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实物货币被金属货币所取代是必然的趋势。

起步阶段:金属货币

金属货币的出现和生产力的发展是分不开的,当人们掌握了一定的铸造和冶炼技能后,很容易想到用金属来做货币。最早是一些贱,如铁或者铜,后来为适应社会交换的发展有逐步向贵金属(如金、银)过渡,并最后固定在金银上。正如马克思所说,“货币天然不是金银,但金银天然是货币”。金属货币所具有的价值稳定、易于分割、便于储藏等优点,确非实物货币所能比。

人们最初使用的都是金银条块形式,这样,每次商品交易都需鉴定其成色和分量以保证金银条块的价值,十分不便。为了交换的方便,逐渐产生了具有一定形状、重量、成色和标明额面价值的金属铸币,这种铸币刚开始是由一个区域中非常有信用的名门望族铸造,但是不同区域之间交换时,还需要检验成色。最后逐渐由国家铸造,作为法定的货币在市场上流通,避免了每次交易时都要检验成色的繁琐。我们经常能在古装电视剧上看到,银子都是元宝形状,每个元宝都能看出是官银还是私银,而且都按照固定的重量分类,那些切割剩下的边角,就是一些碎银子。金银成了人们最喜欢的货币,也是当时最合适的。那为什么后来金银会被纸币所取代呢?最大的原因就在于,金银越来越难以胜任货币的流通功能。尤其是在西方工业革命后,人类生产力极大提升,社会财富空前积累,交换也就非常发达,对金银的需求量猛增,而金银的产量却受天然储备和开采技术的限制,难以满足人们不断扩张的生活需求,最终被纸币取代。毫无疑问,金银的出现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交换,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我国从商周时期就开始使用金属货币,直到民国时期。直到现在,金银仍然是财富的象征,人们对金银有着不一般的情结,仍有人呼吁重回金银本位时代。

发展阶段:信用货币

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的选择,都是一些本身具有价值的商品,人们一直有这样的逻辑,只有本身有价值的东西才能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同时,人们发现,铸币在长期流通过程中逐渐磨损,由足值的货币变成不足值的货币,但这种不足值的货币也能和足值的货币一样流通。这就给人们一个启示,在交换中,我们可能需要的只是一个计价工具,或者说是一个符号,只要它能充当货币的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功能,而且大家又都认可就行。至于货币本身有没有价值并不重要,只要它能代表价值就行。这样就出现了以纸币为代表的信用货币,代表金属执行流通手段和价值尺度职能。

信用货币是凭国家信用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不需要贵金属作为发行准备,也不能与贵金属相兑换。我们现在使用的纸币就是典型的信用货币。早在金属货币流通时期,信用货币就产生了,早期的商业票据、纸币、银行券都是信用货币。不过,信用货币最初是可以兑换为金属货币的,以后才逐渐过渡到部分兑现和不能兑现。

信用货币有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信用货币只是货币的价值符号。第二,信用货币是一种债务货币,是持有者对发行者的一种债权。我们手里的人民币就代表着对中国人民银行的债权,相当于是人民银行借我们钱后给的一种凭证。第三,靠国家的信用流通,为了保证这一点,现在都是国家管理和控制。

纸币的出现虽然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交易,但由此却可能带来另一种恶果。由于货币只是一种符号,这种符号的价值由货币发行者即政府所掌握,政府就可以通过控制货币的发行量来控制我们手中的财富。简而言之,政府发行纸币过多,我们的纸币就贬值,能买的东西少了,通货膨胀来了。反之,货币就升值了,我们能买的东西就多了,但是商人可能要吃亏了,因为他们赚的少了。现实中,如果政府对这个度把握不好,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加剧经济的波动,世界经济就变得更加复杂了。

高涨阶段:电子货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电子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也逐渐从有形到无形。一些发达国家在广泛使用支票和信用卡的基础上,相当一部分交易都是通过银行电子计算机网络转账结算的,这种贮存在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就是电子货币。电子货币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我们常见的电子货币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借记卡、贷记卡等;储值卡(如电话IC卡、IP卡、金龙卡、公交IC卡等);电子现金(如游戏币);电子支票;等等。我们已经进入了“卡时代”,我们钱包里的现金越来越少,但是卡却越来越多。在传统信用货币阶段,我们还可以看到符号,看到纸币,但是到了电子货币阶段,我们连符号都看不到了。

未来趋势:数字货币

货币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都很难猜测,现在有种说法:货币未来的方向是数字化、信息化。取代金属货币的纸币虽然没有价值,但是货币仍然找到了一种实物载体,包括各种卡。而到了数字货币时代,货币完全以价值符号的数字式信息形式存在,其基本特征是,货币本身不是物理实体,也不是以物理实体为载体,而是用于网络投资、交易和储存,代表一定量财货的数字化信息。而非数字化数字货币则是以某种介质为载体、存储于指定账户、代表一定量的现行法定货币(纸币)的一种交易工具。我们没有纸币,没有卡,有的只是一组数字。是不是这样呢,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这就是货币的演变历史,大家可以了解到,原来货币是可以多种多样的,即使在现在,电话卡、公交卡等也可以有货币的功能。因此,知道钱、了解钱的演变并不是专家的专利,每个老百姓都应该去了解,这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a9k2vMxC6y+Ufmg2fzCVqWOR7hOClghnfODnnUATQ8tSdh4QeQakiMIZNpjbTIN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