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糖尿病健康饮食常识2

7.糖尿病患者怎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饮食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合理科学的饮食调养及良好的饮食习惯,能迅速控制糖尿病的发展,对轻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比药物控制病情还要重要。此外,良好的饮食习惯还可以达到扶正祛邪、保其正气,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但每个人的饮食习惯各异,进餐的量及食物品种均有不同,从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要求出发,不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更应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下:

(1)情绪愉快。愉快的进食情绪与营养一样重要。专家们发现,当情绪舒畅时进餐,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吃起饭来味香可口,一方面有助于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另一方面有利于血糖的稳定;若心情不畅时,食物嚼之无味,食欲明显下降,这是因为不良的情绪抑制了摄食中枢,而波动的情绪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促使糖原分解,以致血糖水平升高,对糖尿病患者是不利的。所以患者在进餐时应保持愉快的情绪,在饭桌上不要生气、恼怒,不议论使人不悦的事,要养成健康的进食习惯。

(2)饮食有节。《内经》上说:“饮食有节,勿使过之,伤其正也。”说明饥饱无度,暴饮暴食是糖尿病饮食之大忌。因为进食过多,不仅加重胰岛B细胞的负担,而且易提前出现并发症,得不偿失。所以每次进餐不宜吃得太饱,要常带三分饥,适量进食,定时定量,这样的饮食习惯既可减轻胰岛功能的负担,又可防止肥胖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3)进食多样化。糖尿病患者在规定的总热能内,什么食物都吃,进食多样化,才能保证摄取全面的营养素。要做到营养平衡,主食不能只用米饭,副食亦应该尽可能多种多样。患者掌握了一定的热能计算方法后,了解自己每日每餐应吃的食物品种及数量,即可参考食品换算法,选择合乎自己口味的食物。烹调方法也可由自己灵活掌握,这样既不超出一日的总热能,又可做到饮食内容多样化。此外,同样的食物在烹调时,只能在制作方法上作些变化,用量绝对不能改变,而且所采用的食物应保证新鲜。

(4)细嚼慢咽。吃饭细嚼慢咽可以使食物被牙齿磨得更细,唾液和食物充分混合,从而加强食物的消化与吸收,使营养被充分吸收利用,对增进糖尿病患者的健康颇有益处。

(5)勿偏食。常吃单调食物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营养不良,所以要求不挑食,不吃零食,饮食合理搭配,取长补短,使营养丰富,并提高各种营养素的利用率。值得注意的是,饮食不要带有强迫性,进餐时食物不宜过热或过冷,以免损伤胃气。

(6)饮食清淡。多数学者认为,肥甘厚味不但影响消化功能,而且易引起糖尿病性高脂血症、糖尿病性冠心病、糖尿病性高血压等各种并发症。所以糖尿病患者平素进餐时,不要过食油腻,调味品不要过于浓烈。从营养学角度来看,食品清淡颇有益处。

8.什么是血糖指数

血糖指数是一个衡量各种食品对血糖可能产生多大影响的指标。具体的测量方法就是吃一定量的某种食物,测量进食后几个小时内的血糖水平,计算血糖曲线下面积,和所测量的相当量的葡萄糖耐量曲线下面积进行比较,这个比值就叫做血糖指数。血糖指数的高低与各种食物的含糖量、消化、吸收和代谢情况有关,含糖量高、消化得快、吸收得多、代谢得慢的食品血糖指数就高。所以说,血糖指数对决定各种粮食的摄入量有一定指导意义。打个比方说,根据协和医院的测定结果,以葡萄糖血糖指数为100%时,血糖指数高于95%的有糯米、粳米、高粱和面粉,在90%~95%之间的有籼米、小米和绿豆籼米混合物,在90%以下的有芸豆玉米混合物、燕麦片、荞麦,而莜麦的血糖指数则低于80%。糯米、大米、白面的血糖指数高于燕麦和莜麦,这就要求我们在吃糯米、大米、白面时,量可适当减少。如能每天吃一点儿莜麦或燕麦等粗粮,则有利于血糖的控制。蔬菜、水果、蛋类、豆制品和肉类的血糖指数要比粮食低,对血糖的直接影响就比较小。

9.糖尿病食谱如何粗算

粗算法是根据成人糖尿病患者的标准体重计算判断其体型,再根据其体型和体力活动情况计算出每日所需总热量,而后粗略计算其每日所需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数量。体型分为:

正常:标准体重±10%以内。

超重:超过标准体重10%~20%。

肥胖:超过标准体重20%以上。

减轻:低于标准体重10%~20%。

消瘦:低于标准体重20%以上。

(1)糖尿病肥胖饮食。凡是超过标准体重20%者为肥胖型糖尿病患者。肥胖对糖尿病十分不利,节食减重是治疗肥胖型糖尿病的主要措施,应严格采取低碳水化合物、低脂肪及较高蛋白质的饮食。同时增加体力活动,努力减轻体重。但减肥不宜过猛过快,否则易导致酮症出现,对肥胖妊娠妇女更应慎重,不然会妨碍胎儿生长发育。节食要注意营养素的齐全,满足机体需要。每日供应热量应在5020.8千焦(1200千卡)以下,主食200~300克(合碳水化合物150~250克),蛋白质30~60克,脂肪25克,应占总热量的20%以下。

(2)糖尿病普通饮食。适用于一般身体状况较好,体重正常的糖尿病患者。轻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量250~400克(合碳水化合物200~350克),重体力劳动者每日主食可达400~500克(合碳水化合物350~400克),副食中蛋白质30~40克,脂肪50~60克。主粮中蛋白质含量为8%~10%。若每日主食300克左右,则可供应25~30克的植物蛋白质。再吃些肉、蛋、奶、豆制品等,则蛋白质的供应可以达到要求。

(3)高蛋白糖尿病饮食。适用于体型消瘦者、儿童、孕妇、乳母、营养不良和并发消耗性疾病的患者。每日主食250~400克(合碳水化合物200~350克),副食中蛋白质应达到50~80克,每日蛋白质总摄入量为100克左右,脂肪每日60克左右。

10.糖尿病食谱如何细算

细算法是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工作情况,计算每日所需总热能的糖类、蛋白质及脂肪克数。

(1)计算标准体重。有以下几种:

1.简便的计算:

身高(厘米)-105=标准体重(千克)。

2.精细的计算:

[身高(厘米)-100]×0.9=标准体重(千克)。

3.国际上通用的标准体重计算公式:

身高(厘米)-100-身高(厘米)-1504=男子标。

准体重(千克)

身高(厘米)-100-身高(厘米)-1502=女子标。

准体重(千克)

(2)糖尿病患者总热能的计算。总热能中糖类约占60%,蛋白质约占15%~20%,脂肪约占20%~25%。

总热能按理想体重计算,每千克体重所需热能为:

1.休息状态时:

83.7~104.6千焦(20~25千卡)×标准体重。

2.轻体力劳动时:

104.6~125.5千焦(25~30千卡)×标准体重。

3.中等体力劳动时:

125.5~146.4千焦(30~35千卡)×标准体重。

4.重体力劳动时:

167.4~188.3千焦(40~45千卡)×标准体重。

总热能在开始计算时可低些。为了达到标准体重,应该限制总热能以减肥。除了标准体重所需热能外,儿童还要加上生长和发育所需的热能;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每日需增加627.6~1464.4千焦(150~350千卡)的热能;哺乳期应增加3347.2千焦(800千卡)热能,并在副食中适当增加蛋白质及脂肪的含量。

(3)儿童糖尿病患者所需热能。儿童与成人糖尿病患者不同,其每千克体重所需热能如下:

5岁以下:

每日每千克体重需292.9千焦(70千卡)。

10岁以下:

每日每千克体重需251千焦(60千卡)。

15岁以下:

每日每千克体重需209.2千焦(50千卡)。

(4)计算举例。某男性糖尿病患者,身高1.70米,体重80千克,中等体力劳动者。

1.计算理想体重:

简便计算标准体重=身高-105。

170-105=65千克(即:标准体重=65千克)。

2.判断患者体型:

80-6565×100=1565×100=23%。

该患者超体重23+%,属肥胖型糖尿病。

3.中等体力劳动者:

每日每千克需125.5千焦(30千卡)热能。

4.计算患者一日总摄入量:

65×125.5=8157.5千焦(1950千卡)/日。

5.一日食谱安排:

主食300克4602.4千焦(1100千卡)。

牛乳250克669.4千焦(160千卡)。

黄豆50克836.8千焦(200千卡)。

瘦肉75克502千焦(120千卡)。

蛋1个334.7千焦(80千卡)。

油1.5勺502千焦(120千卡)。

菜500克334.7千焦(80千卡)。

总热能7782千焦(1860千卡)。

中等体力劳动者,每日总摄入量应为8157.5千焦(1950千卡),由于患者体型肥胖,需控制体重,故实际摄入的总热能为7782千焦(1860千卡)。

(5)食物成分及热能。为了便于计算食物热能,可参照常见食物成分及热能表,从而算出应该进食哪些食物及其数量。

11.糖尿病食谱的主食如何计算

本法是根据患者体力劳动的需要,将每日三餐中的主食固定。全日主食量有4种分配方式:

(1)休息患者:每日200克~250克。

(2)轻体力劳动患者:每日250克~300克。

(3)中等体力劳动患者:每日300克~350克。

(4)重体力劳动患者:每日400克以上。

总热能的全日分配需根据病情适当安排。一般三餐分配法有:早餐1/5、中餐2/5、晚餐2/5。少量多餐者,除中午、晚上各进食100克外,其余均为50克。在每日的总热能及进餐次数形成规律后,三餐的分配量不得随意更改,三餐也不可两餐用,否则会打乱体内的代谢过程,对糖尿病病情的控制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每日的进食规律应坚持下来。

12.糖尿病食谱的统一如何计算

采用统一菜肴量的方法,既简化了医院营养室的工作量,又能达到食疗的目的。菜肴分普食组和高蛋白膳食组。

(1)糖尿病普通食谱。糖尿病普通食谱由菜肴和主食两部分组成。每份菜肴每日的营养物质约含蛋白质30克,脂肪50克,糖类5克,总热能为2510.4~2719.6千焦(600~650千卡)。

1.一份普通食谱菜肴的组成、营养素含量及热量。

一份糖尿病普通食谱菜肴的组成、营养素含量及热量。

2.各种普通食谱的营养素含量及热量。

糖尿病普通食谱的营养素含量及热量。

(2)糖尿病高蛋白食谱。糖尿病高蛋白食谱由菜肴和主食两部分组成。每份菜肴每日提供的营养物质约含蛋白质40克,脂肪60克,糖类25克,总热能为3346.2千焦(800千卡)左右。

1.一份菜肴的组成、营养素含量及热量。

一份糖尿病高蛋白食谱菜肴的组成、营养素含量及热量。

2.各种糖尿病高蛋白食谱的营养素含量及热量。

糖尿病高蛋白食谱的营养素含量及热量。

13.糖尿病食谱的食物交换如何计算

食物交换法是根据我国人民的饮食习惯及常用食物,将食物所含营养素的近似值分为6类,制订出每类食物的一个交换单位(份)的重量、热能及三大营养素的数量。还制订了各类食物的等值交换表。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定出全日所需的总热能的三大营养素的数量后,患者可采用简单的食物交换表格,选择个人食物种类的单位份数,安排适合个人口味的每日膳食。

糖尿病患者不能坚持饮食控制的原因,常常是由于吃饭随心所欲,抵抗不住美味佳肴的诱惑。若用食物交换法,便能使糖尿病患者吃得自由些、轻松些。

在上述各种范围内,各种食物均可以交换,使糖尿病患者根据自己的嗜好,自由地选择不同的食物。患者怎样吃?应该限制哪些食物?应根据年龄、工作强度、血糖、用药情况和并发症而定。患者一定要接受专科医师的指导,制定一个合理的、科学的饮食方案,包括主食、副食、蔬菜、烹调用油的量,根据季节和市场供应变化而灵活掌握食物交换的方法。起初运用时可能感到麻烦,只要几次下来很快就会掌握,一定会运用自如。例如,瘦肉50克可换北豆腐100克~200克或豆腐丝50克~60克、腐竹25克~60克。在炎热的夏季,想吃拌粉皮时,20克干粉皮可换25克白米,吃20克干粉皮(水浸泡后就不止20克了)的量当餐,只需减25克白米,吃得就放心了。请切记,运用食物交换是在控制总热能和食物量的前提下,而不是额外增加食物。

14.糖尿病患者怎样正确估算饮食的数量

估计饮食的量十分重要,有的人缺乏量的概念,明明吃了200克,却自认为是100克,或者正好相反,结果饮食过量或者不足,影响了饮食控制的效果。当然也不可能每天、每顿、每种食物都进行测量,那就太繁琐了。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是开始时用称重或测量体积的方法,具体试试一定量的粮食(如100克米或面)到底能做出多少主食,一定量的副食(如100克瘦肉)到底是多大块,一种器具到底是多少体积,1勺盐或者油到底是多少克等等,这样做几次以后就大致有了量的概念。病人最好自己单独用一套饮食器具,以便于掌握食量。对水和饮料量的估计也有简略的办法,如5磅暖瓶约为2250毫升,大可口可乐瓶约为1250毫升,大矿泉水瓶约为650毫升,1瓶啤酒为640毫升,1瓷勺植物油大致为10克等。了解了这些数字,就能大致地掌握自己一天内饮食的量了。

15.糖尿病患者如何计算每日热能

通过饮食摄入的总热量是影响血糖变化的重要因素,所以控制饮食主要是指控制每日食物中摄取的总热量。那么,糖尿病病人应如何控制饮食中的总热量呢?我们知道,每一位病人所需热能的多少,与其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及职业等基本情况有密切的联系。因为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不同,每日代谢活动所消耗的热能也是不同的;而职业劳动强度不同,所消耗的热能也不一样,所以应该因人而异,区别对待。原则上,正常体重者所摄入总热能应与机体每天所消耗的热能相平衡,以保证基本的代谢需要,维持体重正常。体重超出标准体重20%的肥胖病人[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必须限制热量的摄入,尤其是糖类、脂肪的摄取量更应严格控制,从而减轻体重,增加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糖尿病的康复治疗。对于体重低于标准体重20%者,应在较好地控制血糖与尿糖的前提下,补充足够的热能,以使体重逐渐上升,达到标准体重。

(1)测体重。确定病人体型是胖、是瘦还是正常。

超过理想体重20%以上者为肥胖,低于20%者为消瘦,在±10%以内者为正常。

成人理想体重的粗略计算公式:

理想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05

超过或低于理想体重的百分比=(实测体重-理想体重)/(理想体重)×100%

(2)计算全日热量供给量。根据体型和活动强度按下表标准计算。超过50岁者比规定值减10%。表1热能供给量千焦(千卡)/千克标准体重/日。

儿童糖尿病患者的热能供给量计算的粗略公式是:

每天所需总热量=4186焦耳(1000千卡)+(80~100)×年龄

其中碳水化合物占50%,脂肪占30%,蛋白质占20%。

青少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正处于迅速生长发育阶段,其热能供给量要提高,男性约10878~12552千焦(2600~3000千卡)/日;女性为10460~11297千焦(2500~2700千卡)/日。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后5个月比正常供给量增加1255千焦(300千卡)/日;乳母,1年之内比正常供给理增加3347焦(800千卡)/日。

16.糖尿病患者每日三大营养素如何分配

对于糖尿病病人来说,确定和控制每日进食的总热量是至关重要的,而产热的三大营养物质--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之间的比例如何分配,也对糖尿病病情的变化有很大的影响。那么,三大营养素究竟应如何分配呢?

一般认为,三大营养素中,糖类应占一日摄入食物总热量的60%~65%。按此比例计算,一位标准体重的成人,其每日所需摄入的糖类约为200克~300克,相当于250克~400克的主食量。

蛋白质的摄入量,多数主张应占总热能的15%~20%。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糖原异生增多,体内蛋白质的消耗增多,所以蛋白质每日的供给量可以比正常人适当高些。

脂肪的摄入量不宜太多,其所提供的热能应占总热量的20%~25%,即每日限制在60克左右。

17.糖尿病患者每日三餐如何分配

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一日三餐的分配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按1/5、2/5、2/5的比例分配,另一种是根据个人的饮食习惯三餐等量分配为1/3、1/3、1/3。每日进餐总量和三餐分配相对固定,能使体重维持恒定,有利于病情的好转和康复。因此,我们建议糖尿病患者生活一定要有规律,最好不要参加各种宴会,因为大吃大喝会打破长期形成的饮食规律,对病情极为不利。如果必须赴宴,就餐时应该有选择地进食,而且摄入量不要超过自己的控制标准。

18.糖尿病患者如何安排一日三餐

在安排糖尿病患者的全日主、副食量的时候,有些食品可以大致固定,如每人每日约需500~750克新鲜蔬菜。有条件的最好每人每日约有250毫升(1瓶)牛奶。牛奶中富含有钙和维生素,正是我国膳食中比较容易缺少的营养素,对长期控制饮食的病人应考虑这两种营养素的供应是否充足。如果没有条件喝牛奶,则可以用其他食品如黄豆或豆浆等代替。至于其他食品,如谷类、瘦肉类和烹调油的用量可根据热能供给量、病情和各类食物营养含量来决定。

糖尿病患者应当强调少食多餐,这样可以避免饮食数量超过胰岛的负担,使血糖不至于猛然升得过高,且于血糖下降时因已进食,可以避免发生低血糖反应。有的病人为了种种原因竟想取消早餐,只吃午、晚餐,或者认为只要主食量不变,餐次就可以随便安排,今天吃两顿,明天也许吃四顿。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其结果极易引起餐后高血糖,对治疗不利。

因此,对病情稳定的轻型病人,如有困难,一日至少要保证三餐,基本保证定时定量,切不可一日两餐。三餐的主食量可做如下分配:早餐1/5,中餐2/5,晚餐2/5或各按1/3量分配。

对注射胰岛素或用口服降糖药而病情波动的病人,必须每天进食5~6次。可从三正餐中匀出25~50克主食作为加餐用。特别是上午9点和夜晚临睡前的加餐十分重要。因为早饭前胰岛素用量大,往往于上午10~11点会有低血糖反应。另外晚饭前的含锌胰岛素也很容易引起夜间的低血糖。使用中效胰岛素者,下午3~4点钟加餐很重要。临睡前的加餐,除有主食外,最好再有些蛋白质食品,如鸡蛋、豆腐干等,因为蛋白质转变为葡萄糖的速度较为缓慢。这对防止后半夜的低血糖极为有利。在糖尿病控制较好时,特别需要加餐。血、尿糖很高时,少吃多餐对糖尿病控制也是有利的。

根据糖尿病专家的建议:非重体力劳动者,其主食量每餐不宜超过100克。食量大的,如全日400克,一日三餐也不宜超过100克。余下的100克可放在加餐中食用,这样对血、尿糖控制有利。当病情稳定时,每天进食量要固定。病情有变化,进食量就要相应变化。如血糖、尿糖偏高时,进食量要适当减少,体力劳动增加时,主食量可比以往增加50~100克。这种灵活机动的办法,对糖尿病,特别是胰岛素用量(包括口服降糖药)必须保持平衡,即饮食量要随着体力活动或胰岛素的增减而增减的患者特别适用。 hk8iOa+sVI+rGOMnsNrgyyOIKo4yeKVLnMXiCpa7otJ/JbDE0lPU4wh/+6hmMwO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