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处理特殊情况
卡耐基说:“我在社交场合,往往能够对答如流,妙语横生,将事情解决得如行云流水,滴水不漏,那是得益于我处理特殊情况的秘诀。”
在社交场合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出其不意的事情,有些事情简直是惊险之极,如果你没有这方面的特殊应急技巧,你可能会陷于一种尴尬、危险的地步。
永乐皇帝闲着无事,想到江西吉安一带游玩,便传下圣旨,要吉州知府筑路修桥接驾。
刚刚考中学士的解缙得知此事,暗暗思忖:皇上每次巡游奢侈挥霍,百姓税收加重,劳役陡增。这次一定要设法劝阻皇帝,打消巡游念头,使吉州百姓免受灾难和荼毒。于是,他连夜赶写了奏折,次日上朝,面奏皇上。
永乐皇帝一见奏文,勃然大怒:“解缙,天子出游,乃施恩泽于民间,你因何阻挠?真乃狗胆包天!”
解缙不慌不忙地说:“皇上息怒,解缙上疏,实为龙体之安!皇上有所不知,吉州自古有吉水急水之称,那里山高无路,惟有从水路走,水急浪大,岂不惊了圣驾。”
永乐皇帝说:“我命吉州府打造巨舟,岂有镇不住急水之理!”
解缙笑道:“纵然有巨舟,却难过峡江县。江西俗话峡江峡江,奈断手掌,那里江窄暗礁多,莫说巨舟,就是竹排也很难通过。”说着,解缙招了招手,下官捧来一条扁鱼。解缙呈上,说:“皇上请看,此鱼产于峡江,由于江窄,久而久之,连鱼身子也挤扁了。”永乐皇帝一看信以为真,心想还是不冒这个险吧!便取消了游吉州的打算。
解缙用自己敏变的才智,为吉州人办了件大好事。
有一次,唐太宗对魏征说:“我在朝堂上发表什么意见,大家都齐声表示拥护,独有你往往不立即应声,当众跟我闹别扭。难道你就不能当时答应一声,过后再对我说吗?”
魏征回答说:“古时候,舜告诫禹说:你不要当面服从、赞成,过后又来提意见。如果只讲面从,不当众立即提出不同意见,这可不是禹、稷对舜的态度啊!”
太宗听了,哈哈大笑说:“大家都说你举止粗疏傲慢,我怎么越看越感到你是那样的妩媚可爱呢!”
贞观六年,一些朝臣奏请唐太宗前往泰山举行封禅大典,以显耀文治武功。惟独魏征当面直言以为不可。
太宗感到非常扫兴,不耐烦地质问魏征:“你不同意我封禅,难道认为我功业不高、德行不厚么?外邦没有臣服么?祥瑞没有出现么?年成不好么?”
魏征针锋相对地答道:“陛下功业虽高,但恩泽尚未及于全国;国家虽已太平,但物资还不足以供国用;外邦小国虽已臣服,但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祥瑞虽多次出现,但法网还嫌繁密;年成虽然不错,但仓库还显空乏。因此,我以为不可举行封禅。”
唐太宗听后,陷入了沉思。
魏征乘胜进击,又道:“一个刚刚病愈的人让他马上挑上一石米,日行百里是不行的。我们国家刚刚医治了战争的创伤。元气还没有恢复,就急于向上天报告大功告成是欠妥当的。况且,东封泰山,万乘千骑,要耗大量资财,倘若再遇上灾荒,风雨骤变,不明事理的人横生是非,那更是悔之莫及!”
这番话有理有据,切中要害。把太宗说得哑口无言,最后还是接受了魏征的建议,停止去泰山封禅。
贝尔是电话机的发明人。有一次他出门去筹款,来到一个大资本家许拜特先生的家里,希望他能够对他正在进行的新发明投一点资。但他知道许拜特是一个脾气古怪的人,向来对电气事业不感兴趣。怎么能让他发生兴趣,并为之解囊呢?
他们见面寒暄一阵之后,贝尔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向对方说明能获得什么利润,也没有对他解释科学道理。他坐下来先弹起了客厅里的钢琴。弹着弹着他忽然停止,向许拜特说:
“你可知道,如果我把这只板踏下去,向这钢琴唱一个声音,这钢琴便也会复唱出这声音来。譬如我唱一个哆!这钢琴便会应一声哆!
这事你看有趣吗?”
许拜特放下手中的书本,好奇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于是,贝尔详详细细对他解释了和音或复音电信机的原理。通过这次谈话,贝尔终于说服了许拜特,使他梦想成真。
注意细枝末节
搞公关要有大动作、大手笔,自不待言,但是对于看似不起眼的小细节也是忽视不得的。因为,小细节同样具有重要的公关功能,有时候,如果人们对细微的言行举止注意不够,就可能影响企业的整体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不良后果。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比如,某企业代表与一位外商谈判项目,在休息期间,这位代表无意中随地吐了一口痰,吃完冰激淋又把盒子随手扔在地毯上,这些下意识的动作被外商看在眼里,本来就有些犹豫的外商,最终放弃了同这个企业的合作意向。事后他说,一个企业的领导人这样不拘小节,我怀疑他能管理好一个企业!就这样,一个不良的小动作影响了一笔大生意。因小而失大,实在可惜啊!
相反,也有的人与此不同,他们不仅关注公关过程的大问题,同时不放弃在细节问题上展现自己素质和精神风貌的机会,常常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最近报纸上有这样一条消息:镇长弯腰拾烟蒂,促成投资十万元。
说的是英籍华人杨杨到安徽风台县毛集镇考察,受到镇领导的热情接待。
在考察过程中,他看见副镇长发现楼梯上有一个烟蒂,便躬身捡起丢人痰盂中。这样一件小事,却使杨先生颇有感触。在项目洽谈会上,他说“我这次返回故里,到了很多地方,像今日刘镇长拾烟蒂的事却不多见。从这件小事上,我看到了你们的工作态度细致认真。我愿意同你们合作。”当即决定投资10万美元,合资兴办综合养殖场。
镇长拾烟蒂也许并不是给投资者看的,可是却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有些事情很小,但能从一定角度反映出事物的本质。有时候,一个小小的言行动作可以展示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进而折射出单位的整体形象。其次,小细节之所以不能忽视,还因为我们的交际公关对象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也是多侧面的。从外商情况来看,有些是大财东,他们可能看大不看小,讲究摆阔,喜欢气派;可是更有不少是中小商人,他们对小问题则较为留意,特别是有些华侨商人,他们多是靠勤俭起家的,最鄙视铺张浪费的现象,加之他们对于中国传统美德的推崇,所以,在经商活动中,他们对于合作伙伴的精神风貌,举止作派,必然格外关注。有时候,也许你在大的公关场面中表现十分出色,可是不慎在一个小小的细节上出了漏洞,就可能前功尽弃,与交际的成功失之交臂。因此,在交际过程中细节言行决不是微不足道的事情。
另外,不但直接与客商交际的人员应当如此,就是一些非正式参与交际的人员也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影响。换句话说,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负有公关的使命,只要你与客商有接触,打交道,就有创造和维护单位良好形象的义务。这些非正式参与交际人员的细节言行做好了,同样能产生积极的公关作用。比如,有一位外商来某厂,由厂长陪同到车间去参观。
当这位外商掏出一支烟刚要点燃的时候,一个在场的工人立刻冲他指了指墙上的“安全第一,注意防火”的牌子,友好地做了个制止手势。这位外商不但没有生气,反而伸出了大姆指。他对厂长说,你们厂工人的素质高,责任心强,有主人翁的姿态,更增加了我在这里投资的信心。你看这位工人一个手势所产生的作用有多大!
善于化解误会
在社交活动中,由于一些意想不到的原因导致失误,可能造成不必要的误会,影响彼此关系。比如,一对初恋者约会,小伙子因意外事情迟到了,又没说明原因,姑娘便认为他是个靠不住的人,关系出现危机。再如,某单位领导找部下谈话,通知其调动工作,因没说明这是组织集体讨论决定的,使对方误以为是他的主意,从此对他耿耿于怀。
其实,这些误会本来并不难消除,只要当场把真实情况多说上一句话,便可免去很多麻烦。可是,人们往往忽略了,没说这句话,结果留下遗憾。当然,事后进行疏通说明也可以补救,但总不如当场消除误会的好。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必要的自我解释是少不得的。我们不妨这样说:少一句不如多一句。
那么,如何进行自我解释才有效又有益呢!
1.解说原委
当由于特殊原因造成失误时,应及时实事求是地陈述原委。如本文开头的事例,小伙子迟到是因为路遇小孩打架受伤,他送小孩去医院。对此,他以为这是应该的,而没有主动说明,以至姑娘产生了误解。如果他当时就说明此事的话,也许他们的关系就是另一种结局了。
为了防止他人产生潜意识的责难,当事人也可用自言自语方式对自己行为上小的失误进行解释。比如,开会时间过了,主持会议的领导才匆匆赶来,他边走边说道:“叫大家久等了。临时接待了外商,刚送走。现在开会吧。”只此一句,起码有两个作用:一是平息大家的怨气。主持人迟到,耽误了大家时间,如此自我解释就是一种道歉。二是说明了迟到不是有意的而是遇到了特殊的情况,易于得到他人的谅解,不致影响领导的威信。
2.交待关系
有时在交际场合,对于可能引起他人猜测的人际关系或敏感问题,也要主动说明,以解嫌释疑避免误会。有位处长到北京办事,顺便看看老同学,老同学的上大学的女儿跟他上书店去买书。正巧碰上本单位一位出差的同事,处长和他寒喧几句就匆匆而过。等他回到单位时,他在北京的“艳遇”已经满城风雨,任他如何解释也说不清,使他十分苦恼。其实,他当时只要多一句解释关系的话,这一切都不会发生了。
对于易于为人猜测的男女关系等敏感问题应及时落落大方地说明,就可免去很多麻烦。某单位一科长与一位女同事公出,在街口遇上一位熟人。科长主动介绍:“这是我们单位的小王同志,一块儿到上级机关开会,刚回来。”小王主动与之握手相识。这样介绍,自然免去了很多误解。
3.说明背景
有时,在交际中为把事情说得更准确,使他人理解得更全面,不致造成误会,还应对背景材料做必要的解释和说明。比如,某书记找工人交谈,一开始就交待背景:“马上要进行优化组合了,可能要涉及到你,我今天是以朋友的身份来和你交心……”书记这样解释自己的身份,说明不是传达组织决定,而是朋友间推心置腹的交心,所以气氛更融洽,工人也敞开了心扉。
还有时,主动解释个性性格,或个人心理,给对方打“预防针”,也可防止造成对自己良好动机的误解。比如,在提出对方不爱听的问题时,常常有一句先导性的话:“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我有一句多余的话,你可能不爱听……”,这种打预防针式的解释背景的话,可以使对方充分理解自己的善意,不致当场形成误会和对抗而影响彼此关系。
利用“第三者”
利用第三者传递信息,实现沟通是一种间接的表达方式,对于消除特定情况下彼此之间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其一,传话是通过“局外人”实现的,听者会认为传话较为客观而信以为真;其二,传话是在双方脱离接触状态下间接进行的,各方都能冷静理智地考虑问题采取得体的对策,有助于矛盾化解。运用第三者传话有明传和暗传两种方式:
1.暗中借助式
就是借某人当“传声筒”,但不明说,而是在适当场合,以漫不经心的方式向他坦露自己的想法,借其口进行传播起到沟通信息的作用。比如,有人告诉林肯总统说,国防部长埃德温·斯坦顿曾骂他是个该死的傻瓜(显然,传话人是有意讨好总统,拨弄是非)。林肯听了,没有任何反感表示,而是漫不经心地说:“如果斯坦顿说我是个该死的傻瓜,那我很可能是的。因为他办事一向认真,他说的十之八九是正确的。”这话很快被传到斯坦顿那里。他听了极为感动,马上到林肯面前表示崇高的敬意。
从这个事例可以清楚地看到,林肯就是将计就计,当着传话人的面,有意对国防部长表示肯定,给以高度评价,有意识地借这个“义务传声筒”把话传过去从而有效地消除了国防部长对自己的不满。像这样不露痕迹地借中间人之口义务传话,只要所传内容不走样,一般效果是好的。
当然,这种方式有一定盲目性。因传话人是自发传话,并不负有责任,他可能传,也可能不传;就是传话,也难免掺杂个人主观好恶,或添加,或遗漏,或更改,甚至使原话面目全非,造成不良后果。所以,运用暗传方式要格外谨慎小心。
2.明言委托式
有时需要专门委托传话人完成沟通的任务。传话人穿梭于两者之间,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沟通双方的意见,进行间接交锋,最终消除分岐,取得一致。比如,一对恋人发生矛盾,女方拒不见面,爱情濒临夭折。男方通过中间人从中疏通,转达双方意见,论是非,讲条件,明责任,极力挽救,最后达成谅解,双方又走到了一起。再如,当同事朋友间发生误会,关系紧张时,也可以通过向第三方说明事情原委,自己主动承担责任,请求传递信息,从中斡旋,使彼此捐弃前嫌言归于好。如此等等。运用这种传话方式效果较好,可以及时有效地消除人际之间的矛盾,赢得更多朋友。
不管哪一种传话,其效果都取决于传话媒介的“保真度”。因此要注意选择为人正直、有责任心的人来传递信息,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此外,传话内容不宜长篇大论,应观点鲜明,中心突出,点到要害处。还要注意说实话,不要虚伪和夸张。
善于变换角色
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在诸种角色中,领导者的角色往往是最令人注目的,由于领导者地位和作用的特殊性,很自然地成为其他社会角色尊重、追随或奉迎阿谀的对象。而后一种现象对于领导者全面了解情况、有效地开展工作和完善自己的形象是很不利的。
那么,领导者如何才能冲破领导角色的负面效应呢?方法有多种,这里介绍一种角色易位法,即暂时改变一下领导角色,以平民身分出现在群众中,了解第一手材料,进行正确决策的方法。
1.改变视角,扩大视野
角色易位可以改变领导者的视角,从一个全新的角度,看到事情的另一面,有助于更全面地看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某市市长为解决群众坐车难的问题,他走出机关,多次利用星期天、节假日,以普通市民的身份到最拥挤的大街去等车、挤车。他尝到了坐车难的滋味,听到了乘客的牢骚、司乘人员的建议,掌握了大量第一手材料和可靠数据,看到了问题的症结:运管线路不合理。于是一个改造计划形成了。在他的组织下,兴建了调度站,调整了车辆流向,市民坐车难的问题得到了缓解。从此例可以看出,角色易位方式可使领导者获得更大的活动空间,接触更多群众,有利于多角度、多侧面地观察问题,了解情况,进而做出正确决策。
2.遏制歪风,整治邪气
领导采取角色易位方式下基层时,不事先通知,轻装简从,以普通一员身份到辖区亲自察访,就能轻而易举地弄清事情的真相,使不正之风曝光,有助于遏止不良现象。某部大浴池里100多人挤在一起洗澡。不知啥时候又多了一个胖老头,他看到水浑,问战士怎么回事?战士以为他是临时来队的家属,就说:“机关干部洗头遍,当兵的只能洗浑汤了。”胖老头还看到五个淋喷头坏了三个,而且还忽冷忽热。这个胖老头洗了个窝囊澡,闷闷不乐地走了。原来他是新调来的政委。听说师政委进了大澡堂,营房科、军需科、军务科的领导不等师政委找他们,都到了大浴池里来,大家按分工干起来,安喷头,换开关,修门窗,调整洗澡顺序,几天后浴池的面貌焕然一新。
你看,领导角色易位引起了如此大的连锁反应。可见它能有效地突破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者们筑成的防线,了解实情,使下级受到触动和教育,使久拖不决的问题得到解决。
3.体察民意,陶冶感情
有的领导放下架子,深入群众,与他们平等交往,建立了休戚与共的感情。某市存在乘车难、入托难、买菜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群众反应强烈。书记过去只是在会议上强调一下,后来他搞一下“微服私访”,也提着篮子上市场买菜,排队买油条,挤公共汽车。他亲眼看到一些女工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油条啃,一溜小跑奔车站。车来了人多挤不上去,孩子哇哇叫,女工急得掉泪,说:“这下可迟到了”,“当官的也抱上孩子挤挤车,尝尝这滋味!”这些他看得清楚,不禁眼睛也发湿了。群众挤不上车,骂娘,是怕误了上班,想的是工作。一种强烈的同情心,责任感油然而生,从感情上与群众形成了共鸣。于是,才有了在干部大会上慷慨激昂的呼吁,才有了迅速果断建托儿所、调整职工住房、增加服务网点等为民解忧的举措。
可见,领导者角色易位方式有助于他们站在群众的立场上想问题,塑造自己的平民形象,与群众建立良好的关系。角度易位方式实行起来并不难,领导者不妨一试。
怎样走出尴尬
喜剧大师卓别林第一次上台演讲,因过分激动紧张,一头栽倒,跌下台去;女强人撒切尔夫人访问北京,在欢迎仪式之后一脚踏空台阶,身体失衡,即将倒地,幸而被侍从拥住……这种在众目睽睽之下意外的现出洋相,即使最有修养的人也会脸红心跳、窘迫尴尬的。
那么,如何处置这类叫人难堪的场面,维护自己的交际形象呢?有个实例对我们可能有一定启示:
二次大战期间,艾森豪威尔将军到亚琛附近的一个供应站视察。在那里他发表了简短的演说。当他走下讲台时,突然滑倒在一处泥潭里,惹得士兵哄堂大笑起来。作为盟军统帅,在士兵面前出此洋相,遭到哄笑,他那窘迫又恼火的样子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出人意料的是,他一点也没有生气,他选择了幽默。只见他抖了抖身上的泥水,便跟着大家一起哈哈大笑起来,说道:“某种迹象告诫我,我这次到这里来视察是一次巨大的成功!”士兵们热烈鼓掌,此刻已不是因为滑稽,而是为他的幽默!就这样他借助于幽默摆脱了尴尬,同时还展示了他作为统帅处理突发事件的机智和良好的修养,真是一举两得!这个事例告诉我们,运用幽默方式自我解嘲,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在公众场合失态往往是过分紧张或激动造成的。因此,为避免失足失态,首先应注意克服心理紧张,做到热烈而不失沉着。要留意自己的足下,以保持身体平衡。当出现意外失态的难堪时,应将计就计,借助幽默,演出一幕“生活喜剧”,在笑声中摆脱窘境,塑造讨人喜欢的形象。
这类“生活喜剧”大体有两种“演”法:
1.巧妙引申法
就是把失态与当时的场面、自己的使命相联系,创造语言幽默,使之成为交际宗旨的组成部分,引出笑声。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节目原主持人杨澜也有过类似的经历。一次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演出,她担任节目主持人,当走下台时不慎摔倒在地。在如此众多观众面前出现这种情形,甭提有多难堪了。但就在她从地上爬起来的刹那间已经构思出几句解窘的台词。她面带微笑对观众说:“真是人有失足,马有失蹄呀,我刚才的狮子滚绣球的节目滚得还不熟练吧?看来这次演出的台阶不那么好下哩!但台上的节目会很精彩的,不信你们瞧他们的。”这段应急的即兴演讲,不仅为自己解了窘,而且显示了她的卓越口才和风采,赢得了在场观众的喝彩。
2.逢场作戏法
既然当众出了丑那就干脆当一次叫人捧腹的“丑角”,把戏作下去,同样可以获得意外的效果。如某剧团到工厂慰问演出,一位工会干事代表全厂职工上台致欢迎辞。因他是头一次当众讲话,心情过分紧张,当念完讲稿时,不慎讲稿散落在舞台上,又被风扇一吹,讲稿在舞台上飘舞起来。他下意识地去追扑,引得全场大笑不止。出了洋相,如何收场呢?他心一横,将计就计,干脆拿出喜剧大师卓别林的滑稽步态去追稿纸。这一来,大家笑得更是前仰后合,待他拾完稿纸来到话筒前,说道:“我表演的小品追稿演完了,谢谢大家捧场!下面正式演出开始!”台下的笑声立刻转为一阵热烈的掌声。这个由失态转化来的小插曲,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随机应变。化险为夷
一天,卓别林带着一大笔款子,骑车驶往乡间别墅。半路上突然遇到一个持枪抢劫的强盗,用枪顶着他,逼他交出钱来。
卓别林满口答应,只是恳求他:“朋友,请帮个小忙,在我的帽子上打两枪,我回去好向主人交待。”强盗摘下卓别林的帽子打了两枪,卓别林说:“谢谢,不过请再往我的衣襟打两个洞吧。”强盗不耐烦地扯起卓别林的衣襟打了几枪。卓别林鞠了一躬,央求道:“太感谢您了,干脆劳驾将我的裤脚打几枪。这样就更逼真了,主人不会不相信的。”
强盗一边骂着,一边对着卓别林的裤脚连扣了几下扳机,也不见枪响,原来子弹打完了。卓别林一见,赶忙拿上钱袋,跳上车子飞也似地骑走了。
我们都经历过这种情况:平常觉得自己的反应还行,可一到某些突然发生的节骨眼上,脑里总是出现猛然空转的现象,无法适时产生确切的答案,以应付外界突然的变化。所以性格比较内向或自以为拙于言谈的人,到头来总觉得自己脑筋迟钝。与此相反,随时能因对象的变化,能够灵活应答,做出出人意料的反应,往往被人认为是明敏果断、超人一等。
有一次,美国着名心理学家福·汤姆逊外出归家,天色已晚,他旧大衣内有两千美元,心里老担心遇到强盗。
越是怕鬼越有鬼,他突然发现身后有个戴鸭舌帽的彪形大汉紧紧尾随着他,而且怎么也甩不掉这个“尾巴”。
汤姆逊走着走着,突然转身朝大汉走去,祈求地对大汉说:“先生,发发慈悲给我几角钱吧!我快饿得发昏了,路都跑不动了!”
大汉一愣,仔细打量着他的旧大衣,嘟囔着说,“倒霉,我还以为你口袋里有几百美元呢!”说着,从口袋里摸出点零钱扔给汤姆逊,十分败兴地走了。
那么,随机应变中的事件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事件的突发性,瞬间令你身处惊险、危险的境地。所谓突发性,就是突然发生,任何人无法估计它何时来临。所以任何人也无法预先做好应变的准备。比如,汤姆逊怎么也不会想到夜晚会出这样一个棘手的难题,而卓别林更不会想到有强盗会突然来抢劫。正因为事件的这种突发性,充分说明了随机应变的惊险性和随机应变能力的可贵性。
不过,惊险场合对于机智者来说,只需一句随机应变的话语,即可化险为夷,最后也只是有惊无险,平安无事。
由此可见,这种随机应变由两部分组成:一是事件,即“随机”中的“机”;二是变化,即“应变”中的“变”。事件和变化相互结合、相互依存,组成一个统一体。在这个统一体中,事件是基础,没有事件当然就没有变化。所以说,事件在随机应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会镇定自若
孔子云:不预先猜测他人要蒙蔽自己,也不无端怀疑他人不老实,但遇到不老实的人或欺伪不实之事,却能及早觉察,如此才算得上是贤明之人。不善猜忌他人之人,往往被他人所猜忌;惯于猜忌他人行为不轨的人,又往往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使自己的言行落人轨道之中。
刘备处在低谷时期,只有暂时投向走红运的曹操。而他暗地又参与了灭曹的组织,只好装痴,将自己的计划隐藏到深处,屈做一菜农。不然稍稍露出蛛丝马迹,就会遭杀身之祸。曹操击败吕布,夺取了徐州,刘备因自己势单力薄,只好隐藏下自己独展宏图的宿愿,暂时依附于曹操。曹操原本对刘备不放心,消灭吕布后,让车胄镇守徐州,把刘、关、张一同带回许都。既然归顺于他,也就得给些甜头,于是曹操带刘备进见献帝,论起辈份,刘备还是献帝的叔叔,所以后来人家叫他“刘皇叔”。
刘备原来就是豫州牧,这次曹操又荐举他当上了左将军。曹操为了拉拢刘备,对他厚礼相待,出门时同车而行,在府中同席而坐。一般人受到如此的礼遇,应该高兴,刘备却恰恰相反。曹操越看重他,他越害怕,怕曹操知道自己胸怀大志而容不下他,更怕“衣带诏”东窗事发。
原来,献帝想摆脱曹操的控制,写了一道讨灭曹操的诏书,让董承的女儿董贵人缝在一条衣带中,连一件锦袍一起赐给董承。董承得到这“衣带诏”,就联合了吴子兰、王子服和刘备结成灭曹的联盟。因此事关系重大,一点儿风也不能透漏。
于是,刘备装起糊涂,在后花园种起菜来,连关羽、张飞都摸不透大哥为什么变得这么窝囊。一天,刘备正在后园浇水种菜,许褚、张辽未经通报就闯进后园,说曹操有请,马上就去。
当时关羽、张飞正对刘备那种悠闲自得的行为不满,一块儿出城练习射箭去了。刘备只得孤身一人去见曹操,刘备心中忐忑不安:难道董承之谋露了馅!因为心里有鬼,所以越发紧张。
曹操见了他,劈头就是一句:“您在家里干的好事呀!”
刘备觉得脸上的肉都僵了,两条腿直发抖,吓得一时说不出话来。幸好曹操长叹了一口气后,又冒出一句:“种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刘备这才知道曹操所说的“好事”不是指谋反,提到嗓子眼的那颗心才暂时放了下来。
曹操拉着刘备的手,一直走到后花园。曹操指着园中尚未成熟的青梅果子,对刘备讲起前不久征讨张绣时发生的“望梅止渴”的故事来:“征途中酷暑难忍,将士们口干舌燥,我就用马鞭遥指着前方一片树林说,前边有一片梅林,梅果青青,可以止渴了。将士们一听梅果青青,不觉人人牙酸流涎,嗓子一时竞不渴。今天,我看到这后园的青梅,不由得想起旧事,特地请您来赏梅饮酒。”
刘备此时仍是惊魂未定,虽是心不在焉,却还是故作认真地听着。六月的天,孩儿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大晴的天空,现在却涌起团团乌云,急风吹得梅树刷刷地响,常言“风是雨的头”,曹操忙拉上刘备躲到小亭子里。刘备这才发现,亭中已经备好一盘青梅果,一壶刚刚煮好的酒,知道是曹操早有准备。
二人对面坐下,开怀畅饮,天南地北闲聊起天来。曹操为什么单单要请刘备来喝酒呢?原来他也是想趁酒后话多的时候,探测刘备的真心,看他是不是也像自己一样,有不甘人下、称王称霸的雄心。
当酒喝得正来劲的时候,曹操发话了:“玄德,您久历四方,见多识广,请问,谁称得上是当今的英雄?”
刘备没有提防曹操突然谈这个主题,一时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搪塞道:“我哪配谈论英雄呢?”
可是曹操抓住这个话题不放,又补充一句:“即使不认识,也听别人说过吧!”
刘备见曹操决意要自己说个究竟,心里已对曹操的用意猜出八九分。
于是开始装糊涂了,他略一思索说:“淮南的袁术,已经称帝,可以算作英雄吧!”
曹操一笑说:“他呀,不过是坟中的枯骨,我这就要消灭他!”
刘备又说:“河北的袁绍,出身高贵,门生故吏满天下,现在盘踞四个州,谋士多,武将勇,可以作英雄吧!”
曹操又笑了笑说:“袁绍外表很厉害,胆子却很小;虽然善于谋划,关键时刻却犹豫不决。这种干大事怕危险、见小利不要命的人,可算不得英雄。”
刘备又说:“刘表坐镇荆州,被列为八俊之首,可以算作英雄吗?”
曹操不屑地说:“刘表徒有虚名而已,也不能算英雄!”
刘备接着说:“孙策血气方刚,已经成为江东领袖,是英雄吧!”
曹操摇摇头说:“孙策是凭借他父亲孙坚的名望,算不得英雄。”
刘备又说:“那益州的刘璋能算英雄吗?”
曹操摆摆手说:“刘璋只仗着自己是汉家宗室,不过是个看家狗罢了,怎么配称英雄呢?”
刘备见这些割据一方的大军阀都不在曹操眼里,只得说:“那么像汉中张鲁、西凉韩遂、马腾这些人呢?”
曹操一听刘备说出的尽是一些二流的名字,禁不住拍手大笑说:“这些碌碌的小辈,何足挂齿呀!”
刘备只得摇摇头说:“除了这些人,刘备我孤陋寡闻,可实在不知道还有谁配称英雄了。”
曹操停住笑声,盯着刘备说:“英雄,就是要胸怀大志,腹有良谋。
所谓大志,志在吞吐天地;所谓良谋,谋能包藏宇宙。”说罢,他仔细观察刘备的反应。
刘备佯装不知,故意问道:“请问,谁能当得起这样的英雄呢?”
曹操用手指指刘备,又点点自己,神秘地说:“现在称得起英雄的,只有你和我呀!”
一听这话,刘备不由得心中一震,吓得手一松,筷子掉到了地下。此时,恰巧闪电一亮牵出一串震耳欲聋的霹雳,轰隆隆炸得天都要裂了。刘备弯腰拾起筷子,缓缓地说:“天威真是厉害,这雷声把我吓坏了。”……刘备正是利用临危镇静瞒过了曹操的眼睛,为以后的奋起打下了基础。
使出“声东击西”之计
人的自尊就体现在面子上,从某种意义上说,爱面子也就是有自尊心的表现,如果你在语言或行为上直接损害了对方的自尊心,那么,即使这一切是善意的,对方也难以接受。在这种特殊情况下,你如果变通一下,采取声东击西的方法,就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有一次,纪委罗书记发现了某商场王经理犯有严重的违法行为。为了使他及时醒悟,他不露声色地与他进行了一场心理战:
罗书记:假如你家里养了一只猫,只会偷鱼吃肉睡懒觉,从不抓老鼠,还常打烂盘碟,你认为应该怎么办?
王经理:把它赶出门去!
罗书记:如果你的商店里有个售货员迟到早退,不负责任,缺斤少两,还经常把商品偷回家去,你怎么办?
王经理:开除他!
罗书记:如果他的经理知情不报,还与他暗中勾结,倒卖彩电,中饱私囊,索贿受贿,你说这该怎么办?
王经理:这……
在这里“声东”就是造声势,同时也带有伪装的色彩,其目的是为了后面能更好地进行反攻。而声势越大,伪装得越像,就为自己提供了越好的语言环境。“击西”是真实目的,这一步最好在前面“声东”时就能表达出来,即把它融进去而又不被对方发现,这样自然能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某学校举办作文竞赛,一个获一等奖的学生在颁奖大会上朗读自己的作文。正在他满怀激情地朗读,快到结束时,忽听下面有人嘀咕:“哼,那作文是抄来的。”
顿时,台下大乱,同学们交头接耳,谁也拿不准是真是假。这时这位朗读学生却突然大声说:“是的,是抄的!”
全场哗然!老师们也一惊:作文比赛是一项严肃的比赛活动,不允许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假如文章是抄的,核实后将取消评奖资格。
等老师说明利害关系之后,全场又一阵骚动,但是这位学生却坦然地说:“请让我把话说完,文章是抄出来的,这千真万确,不过我说的抄,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打好腹稿之后,再抄眷到草稿纸上加以润色,最后把定稿抄到规定的稿纸上,这不也可以说是抄的吗?”
一阵静默之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位学生接受了老师颁发的奖品。
善于巧妙斡旋
现实客观存在,对于这种本来已经很清楚的事实或想法,出于某种顾忌或某种策略的考虑,故意使用含义广泛的词语,使话里面具有某种弹性,这样就可以应付各种不便做出准确回答的特殊场合。
一位银行家不怀好意地问作家大仲马:“听说,你有1/4的黑人血统,是吗?”
“我想是这样。”大仲马老实地回答。
“那令尊呢?”
“一半黑人血统。”
“令祖呢?”
“全黑。”大仲马答道。
“请问,令曾祖呢?”
“人猿。”大仲马一本正经地说。
“阁下在开玩笑,这怎么可能?”银行家表示他不敢相信。
“真的,是人猿。”大仲马怡然说,“我的家族从猿开始而你的家族是到人猿为止。”
在我们身边或单位里,领导为了纠正某种不良倾向,又不致于使矛盾激化,常常说:“最近一个时期,我们单位的纪律状况总的看来是好的,绝大多数同志比较自觉,但也有极个别同志表现较差……”这里,“最近”、“绝大多数”、“极个别”就是含有很大水份的应付场景的话。这些话对于处理特殊场合有很好的效果。
在严肃场合尤其是在政治立场上对突发事件,在还没有弄清来龙去脉,又不得不马上做出反应时,也需要多给话里加水,模棱两可,以应付暂时的情况。如“我们注意到了贵国领导人的讲话”,“我们注意到了××事态的发展”,“注意到了”只表示“知道了”,但并没有表明自己的观点,让自己有进退的余地,拥有主动权。
1779年夏天,法国革命家康斯坦丁·沃尔涅俞去拜访美国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沃尔涅为了达到周游美国各地的愿望,请求总统开了张介绍信。华盛顿这下子十分为难,心想:不开吧,不免让沃尔涅碰钉子;开吧,又叫我为难。于是他写道:“康·沃尔涅不需要乔·华盛顿的介绍信。”
法国总统密特朗身材魁梧,体态有发胖的迹象。一天,他的一位朋友规劝他说:“总统阁下,我劝您最好天天去游泳,这样对你身体健康会有很大好处的。”
“是啊,我也常常这么想。只是大海里有带鱼,也有鲸鱼,不知道我会变成哪一种呢?”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与人方便,万事随缘。实质上也是主动地排解不利因素,而创造有利因素,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自然不会惹出意外的麻烦。漫长的人生旅途中有诸多的缘,欢欣得意是一份缘,艰辛坎坷是一份缘,结识正直、良好、坦诚而有才干的朋友,也是一份缘……所以,与人方便,万事随缘,是睿哲的人生,也是美丽、充实、自由的人生。
丙吉是汉朝名相,为他驾车的驭吏是个酒鬼,常常喝得烂醉如泥,恣意游逛,玩忽职守。偌大的相府之中,有个作摆设而无用之人是毫不奇怪的,只是驭吏所担任的工作是和丞相大人的生命安全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出于对主人的忠诚,相府主管向丙吉打了个报告,要驱逐那个嗜酒的驭吏。只等主人的批文一下,酒鬼车手就要滚出相府了。
丙吉自有主张,他找来管家进行说服教育,说:“醉酒驶车是一件小事,最多不过把我车上的座垫搞脏。因为一件小事而把驭吏赶走,这叫他以后怎么做人呢?你还是忍让一下,让他留在车队里工作,给他一条活路,怎么样?”丙吉的口吻是商量性的,管家觉得事关一个人的前途,就仍把驭吏留在相府工作。
自此之后,驭吏酒还照饮,但常常克制自己,他对丞相大人不弃的报答,只能是不污丞相的座车,把车驾得更安全些而已。
驭吏是边疆人,熟悉边境传递警报的事情。有一次他探知匈奴入侵的消息,马上报告给丙吉,而且还给他出了一大堆主意。丙吉赞同他的意见,就开始做准备。这时皇上下圣旨,要各个官员上朝议论对策。大部分人事先毫不知情,脸露尴尬之色,一时间拿不出一个像样的主意。只有丙吉事先得到了驭吏的通报,准备得很充分,因而对答如流,深得皇上赏识,受到通报表扬。
打道回府时,坐在驭吏的车上,闻到驭吏依旧有一些酒气,丙吉感慨万端:“没有什么样的人才不可以被容纳,人的才能是各有千秋的啊!”
秦国在穆公时代与晋国经常发生战争。有一次秦穆公最喜爱的一匹马在国内跑丢了,不久有人报告说这匹马在岐山之下被“野人”捉住。穆公知道后,就兴冲冲地到岐山之下去找马,没想到岐山之下见到的是一群“野人”,正在吃煮熟的马肉。原来穆公心爱的马已被这伙“野人”杀来当美餐了!见到这种场面,穆公虽心如刀割,可是表面上却说出一句令人意外的话:
“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体的,快给他们拿点酒来!”于是派人抬来几大桶酒给“野人”助餐。
“太棒了!真是个好国王。”
不难想象又吃又喝的一群“野人”那种高兴劲儿,大家尽兴而散。
一年以后,秦穆公率兵和晋军军队打仗。晋军人数很多,一时将秦穆公围在韩原(今陕西境内),眼看就要将穆公活捉。正在危险之际,忽然从晋军后面冲出一股生力军,一下把晋军打得七零八落,使穆公得救。待解围后,穆公才得知,这支生力军不是秦国的正规部队,原来是去年分食马肉的岐下“野人”。这批人因得到穆公的恩赐,念念不忘他的好处,刚刚听到他有难,就赶来解围。这就是“行德爱人则民亲其上,民亲其上则皆为其君死矣”。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人们时时能在这样的心态中生活,何愁心情不舒畅,气象不宽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