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戴尔卡耐基全集之人性的优点
高敬、刘宏武译

第一编 如何对付忧虑 第一章 只着眼于今天

前言

--我写这本书的经过与原因

戴尔·卡内基

1909年,我是纽约最不快乐的年轻人。当时我以推销卡车为生,但我一点都不了解也不想去了解卡车。更重要的是我轻视我的工作,我讨厌住在56街那个便宜又满是蟑螂的房间。知道今天我还记得,一次我伸手去拉挂在墙上的一条领带时,蟑螂四散奔逃的情景。我也很讨厌去哪个廉价但也满是蟑螂的小餐馆吃饭。

每天回到那个空洞的房间,我都因为失望、烦恼、不平而头痛。没想到大学时代的理想变成了噩梦。难道这就是我曾期盼的人生生活的意义在哪里?难道是一份我轻视的工作、与蟑螂为伍、吃廉价食物,没有任何希望的未来吗?我想要的生活应该有读书的空闲,我想从事大学时代就梦想的写作工作。其实放弃这份我讨厌的工作毫无损失。我并不奢望赚很多钱,我只想好好享受人生。简言之,我已到了必须做出选择的时刻。因此我作了一个彻底改变我一生的决定。它使我后来的人生超乎想象的快乐而有价值。

由于我在密苏里华伦堡州立师范学院学过4年教育,因此我决定放弃这份工作,去夜校教成人班。那样我就可以在白天读书、写演讲辞、写小说及短篇故事。我决定“为生活而写作,为写作而生活”。

但应该教给成人什么呢?回顾自己在大学所学的一切,我发现对工作及生活最实用的,莫过于公众演讲训练。因为这些训练能帮助人们消除羞怯、建立自信、增强人们和别人交往的勇气。而且有领导力的人总能清楚地向群众表达出自己的想法。

因此我向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申请教授公众演说的课程,但他们都不需要我。当时,我真的挺失望,不过现在我真的为他们没有录用我而感谢上帝。因为我后来去了需要迅速见效的基督教青年会授课。这可是个挑战,来上课的学员只有一个目的:希望解决问题。他们希望自己能抛却恐惧,在会议上公开发言。推销员希望有拜访难缠的客户的勇气,希望改善业绩,多赚点钱。他们采取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学费,一旦发现所学课程没有帮助,他们就可停付学费。我领的也不是固定工资,而是分红,为了生活,我不得不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时我觉得情况很糟糕,现在我却觉得那段训练对我非常重要。我必须激励学员,帮他们解决问题,让他们在每一节课中得到具体收获,他们才会来继续上课。我很热爱那份工作!当看到学员们建立了自信,得到了晋升、加薪机会时,我实在很意外。这个课程的成功超乎了我的想象!本来青年会连每晚5美元都不愿意支付,但后来,他们每晚付给我30美元。

最初我只教公众演说,但几年后,我看出这些学员也非常需要获得友谊和影响他人的能力。但没有这方面的教材,因此我决定自己动手编纂。这本书是从学员们的经验逐渐演化的。书名就叫《如何赢得友谊与影响他人》。因为这本书完全是为成人班所写,而之前我也写过4本书,但反响平平,因此我并不敢奢望它有好的销售成绩,但结果却令我喜出望外。

几年的经验让我意识到,忧虑也是学员们的一大问题,学员们大多是上班族,包括主管、推销员、工程师、会计等,还有些职业妇女及家庭主妇。这些人都有“忧虑”的问题!因此我需要一本克服忧虑的书。我试着去纽约50街及42街的公共图书馆去寻找参考书,但没想到,以“忧虑”为名字的书只有22本。忧虑是人类的大敌,按理说每一所高中、大学都应该开设一门“克服忧虑”的课程·但我却从未听说有哪个学校开设这种课。《如何正确地烦恼》的作者席柏瑞也说:“我们为应付压力所作的准备,就像跳芭蕾舞的书虫一样少。”结果医院里超过50%的病人都是因为紧张或者情绪困扰而生病住院的。

我看完了图书馆这22本与忧虑有关的书,又通过其他途径搜购所有这方面的书,但没发现一本适合我成人班那些学员的书。因此我决定再写一本。实际上,我在7年前就准备写这本书了。那时就经常阅读古今中外的哲学家对忧虑的看法,另外我也看了从孔子到丘吉尔的上百种传记。还访问了许多名人,如克拉克将军、亨利·福特、罗斯福总统的夫人、布莱雷德将军等等。但那只不过是个开始。我还在克服忧虑的实验室(由我的成人训练班组成)中工作了五年。据我所知,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克服忧虑的实验室。我们先把一套克服忧虑的方法教给学员,让他们进行实践,然后回来报告结果。我们也会征集学员过去运用过的一些有效方法。

我想自己应该是世界上听过最多“克服忧虑”演讲的人,而且我也得到了很多成功“克服忧虑”的经验。有些是别人寄给我的,有些是班上得过奖的。这本书绝对不是学术报告,也并非闭门造车制作。它记录成千上百位成年人克服忧虑的报告。这绝对是一本有实际用途的书。

法国学者华莱理说过:“科学,就是把成功的方法汇集起来。”而本书收集的就是很多成功克服忧虑的事例。但我要先告诉你:书中并没有新颖的观念,但会有一些实用的方法。其实我们都没有学新观念的必要。我们的知识已足够引导我们享受快乐人生。我们都明白做人的道理,只是没有实践而已。本书的目的就是重新阐述了一些古老基本的真理,督促你采取行动去实践它们。看本书最需要的就是行动。那就让我们立刻行动吧!

1871年春天,加拿大蒙特利尔医院的一位医科学生的生活中充满了忧虑:期末考试、迷茫的未来以及毕业后的谋生问题,但当他拿起一本书,看到那20多个字时,他忧虑全消,这也对他的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位学生后来成了最著名的医学家,创建了闻名全球的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他还是牛津大学的钦定一雪教授--这是英国医学界的最高荣誉。另外他还被英王封为爵士。他就是威廉·奥斯勒爵士。1871年春天,他看到的那20多个字,是汤姆斯·卡莱尔所写的:“人生最重要的,不是眺望模糊的远方,而是做好眼前的事。”

1913年,在一个开满郁金香的温暖春夜,威廉·奥斯勒爵士给耶鲁大学的学生发表了演讲。他说,像他这样曾在四所大学当过教授,写过一本畅销书的人,似乎是个天才,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的好朋友都说他资质平庸。那么他又是如何走向成功的呢?他自己认为是因为他一直生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什么是“完全独立的今天”呢?他曾乘坐海轮横渡大西洋。他看见船长按了一个按纽,船的几部分就立刻在机器轰鸣中彼此隔成了几个防水舱。因此奥斯勒博士告诉耶鲁的学子们说:“你们每个人都拥有比那条海轮更为精密的有机体,而且你们也要走更遥远的航程。我想说的是:你们也应该学会控制自己的一切,让自己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才能安全地远航。你应该先按下一个按纽,用铁门把已经逝去的昨天隔断;再按下另一个按组,把那些尚未到来的明天也隔断。然后你就安全了,你只拥有今天!昨日不可追,与过去隔断……明天的重担加上昨天的重担,肯定会成为你今天的障碍。想隔开过去一样隔断未来……未来就在于今天,而非明天,救赎自己就必须依靠现在。浪费时间和精力为未来担忧只能让自己更停步不前。所以,仅仅关上今天的舱门,养成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的好习惯吧!

奥斯勒博士绝对不是要我们放弃对明天的规划?他在那次演讲中也提道,集中所有的智慧和热情,完美的完成今天的工作,就是能为未来做的唯一准备。他还鼓励耶鲁大学的学生在每一天的开始吟诵耶稣的祷词:“赐给我今天的粮食。”

这句祷词既没有对昨日酸面包的抱怨。也没有对明天能否吃上面包的担忧,他告诉我们只能要求今天的食物,而且我们能享用的也只有今天的食物。

很久以前。一个一文不名的哲学家,在一些贫穷的乡村流浪。一天,面对围聚在他身边的人群。他说出了一段也许是被引用的最多的名言,它世世代代地流传了下来:“不要为明天忧虑,明天还有明天的忧虑,今天的困难已经足够承受了。”

很多人都认为耶稣“不要为明天忧虑”这句话是多余的忠告而始终不肯相信。他们说:“我必须为明天打算、我得为全家人卖保险。我需要为养老存钱。我必须要为将来做计划和准备。”不错,这些都是必做之事。事实上300多年前的翻译和今天的翻译的意义完全不同。更准确地说,它的意思是:“不要为明天焦虑。”为明天着想,认真的计划、准备都没有错,但不要为明天担忧。

战争期间,指挥官必须为将来制定计划,但他们绝不能有丝毫焦虑。美国海军上将阿尔耐斯特·金恩说:“我给最优秀的人提供最好的装备,然后再交给他们卓越的任务。这就是我所能做的全部事情。”

他还说:“如果一艘船沉了,我无法去打捞它。如果船在下沉,我也挡不住它。与其花时间为昨天的问题懊悔,不如去解决明天的问题。而且如果我总操心这些事,我可能支持不多久。”

无论何时,好主意和坏主意的区别都是:好主意会考虑事情的前因后果,产生可行性的计划;坏主意则会令人紧张和精神崩溃。

最近,我很荣幸地拜访了文明世界的《纽约时报》的发行人亚瑟·苏兹伯格,他告诉我,当第二次世界大战蔓延到欧洲时,他很吃惊。对未来的担忧让他整夜失眠。那时他经常半夜起床,对着镜子,拿着画布和颜料想给自己画张像。他根本就不会画画。但为了缓解自己的忧虑,他还是开始画了。事实上,那也并没有消除他的忧虑。直到他看到一首赞美诗中的一段,才最终消除忧虑,心灵宁静。那段赞美诗就是:

仁慈的灯光,请只因我

照亮我脚下的路

我不求看清远方

只希望看到眼前的一步。

与此同时,在欧洲服役的一名叫泰德·本杰明的年轻士兵也学到了这一点。他来自美国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市,曾忧虑得完全丧失了斗志。他在回忆录中写道:“1945年4月,深重的忧虑是我换上一种被医生称为‘结肠痉挛’的病,那令我非常痛苦,如果那时战争没有结束的话,我肯定会垮掉。”

当时我是第94步兵师的一位士官,负责记录战斗中的伤亡及失踪情况,还要帮助挖掘那些在激战中被草草埋葬的士兵,把他们的遗物送给他们的亲属,我一直担心弄错了造成尴尬。这让我几乎精疲力竭,我一直担心自己会出事,害怕自己没有机会回去抱抱我那刚16个月大的儿子。心力交瘁的我瘦了34英镑,我的那双手简直就是皮包骨头。一想到我可能无法活着回家,我就精神崩溃,像个孩子一样哭泣起来。德军最后大反攻开始不久,我几乎放弃了正常生活的希望。”

“最后,我住进了医院,一位军医的忠告改变了我的生活。他在给我昨晚全面检查之后告诉我,我的问题纯粹是精神上的,他说:‘泰德,生活就像一个沙漏。漏斗上半部有成千上万颗沙粒,它们缓慢、均匀地流过中间那条细缝。除了把沙漏弄坏,我们都不能让那个细缝一次流过两粒沙。人和沙漏是一样的,我们需要在一天内完成很多工作。但我们每次只能做一件,就像沙漏只允许一粒沙子通过一样。让这些事象沙粒一样缓慢而均匀地通过,否则我们的身体和精神就会被损害。’”

“这是值得纪念的一天,自从军医告诉了我这段话。我就一直奉行这种哲学。‘一次只通过粒沙,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个忠告在战时拯救了我,也对我现在的工作起了莫大的帮助。我发现商场也有类似战场的问题,即一次不可能做完好几件事。”

需要补充材料,处理新表格,安排新资料,地址变动,分公司开张或关闭,面对繁杂的事情,我已经不再慌乱。我一再重复默诵那位军医的忠告,工作更有效率了,也再也没有那种几乎使我崩溃混乱的感觉。

现在的医院,有一半以上的病人都是精神或者神经上有问题的人。其实他们中有很多身体机能没什么异常,只是精神被积累的昨天和令人担心的明天一起压垮了。其实这些人只要能牢记耶稣的话:“不要为明天忧虑。”或者记住奥斯勒爵士的:“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他们就一定都能快乐的走在街上,过幸福的生活了。

此刻,你我都站在过去和未来永恒的交会点上,我们不可能在过去和未来这两个永恒中生活哪怕一秒钟,如果决意那样做,就会摧毁身心。既然如此,我们就应该满足于生活的此刻。美国政治家罗勃·史蒂文森说:“如果只有一天,不论负担多重,人们都能坚持下去;如果只有一天,不论工作多苦,人们都能努力完成,如果只有一天,每个人都能快乐、耐心、慈悲、纯洁地活到太阳下山,其实这就是生命的真谛。”没错,生活要求我们的不过如此。

但生活在密歇根州沙支那城的辛尔德太太,在认识到这一点之前,却沮丧的几乎想自杀。她叙述她的那段生活说:“1937年我丈夫去世了,我非常悲伤而且沮丧,我身无分文,生活也难以维持。因此我给我以前的老板老板里奥罗区先生写信,请求他让我回去做原来的向学校推销世界百科全书的工作。我的汽车早在两年前我丈夫生病时卖掉了。但为了重新工作,我又勉强凑钱,分期付款买了辆旧车,开始出去卖书。”

“我原以为,工作能帮我摆脱颓丧的情绪。但我实在难以忍受总是一个人驾车、吃饭的生活,而且有时候我的推销很失败,因此即使买车时分期付款的数额不大,却也难以付清。”

“1938年的春天,我去密苏里州维沙里市的学校推销。但那些学校都很穷,公路也难走。我一个人孤独沮丧的想要自杀。我感到成功很难,生活也很渺茫,每天早上要起床面对生活时我都很恐惧。我担忧所有的事:担忧无法还清分期付款,担心房租,担心食物不够吃,担心生病。如果不是因为担心我的自杀会让姐姐悲伤的话,我已经不在人世了。”

“使我振作起来,鼓起勇气继续生活下去的是我后来读到了一篇文章。我永远感激那篇文章里令人振奋的话:‘对聪明人来说,每天都是一个新的生命。’我把这句话打印下来贴在汽车的挡风玻璃上,这样我开车的时时刻刻能看到它。我发现,每次只活一天很容易,我不再对过去年年不忘,也不为未来忧虑。每天清晨我都对自己说。‘今天是我的新生。’”

“我成功地克服了孤寂需求的恐惧感。变得非常快乐,事业也逐渐走向成功。而且我对生命充满了爱和热情。现在不论生活中有什么难题,我都不再恐惧了;我知道,我无须为未来忧虑。我也知道,每次我只能活一天,而‘对于聪明人来说,每天就是一个新的生命’。”

猜猜下面几句话的作者是谁:

只有能把今天当做自己的一天的人

才能活得很快乐

因为他在今天觉得安全,并能说:

“不管明天多糟糕,我已经活过了今天。”

这几句似乎很现代的诗其实是古罗马诗人荷瑞斯在公元前39年写的。

我认为人最可怜就是,忽略今天的生活眺望明天。我们向往天际瑰丽的玫瑰园,但却不会欣赏我们窗前今天就盛开的玫瑰。

我们为什么要做这种可怜的傻子?

史蒂芬·利科克说“生命虽短但历程奇妙,小孩子总说:‘等我再大一些后,’长大一些后又说:‘等我长成大人以后。’成为大人后他又说,‘等我结婚后,’但结了婚呢?他们的想法又变成了‘等我退休以后’。等终于退休了,他回顾自己的人生时,不免心头发凉。他错过了一切,而且一切都找不回来了。我们总是认不清生命就是生活,就是此时此刻。”

底特律城的爱德华·伊文斯先生,在明白这个道理前,就忧郁的几乎自杀。他小时候家庭贫困,最初靠卖报维持生活,后来又去杂货店做店员,但由于要养活家里七口人,他必须找新的工作,因此又做了图书管理员助理,虽然薪资不高,但他却不敢辞职,干了8年后,他才有勇气创业,他不但还清了为创业借来的50元钱,而且1年净赚了2万美元,但不久他存钱的银行倒闭,他所有财产都没有了,还欠了16000美元。这巨大的打击令他“寝食难安”,他说,“由于忧郁过度,我生了奇怪的病,一次我在走路时昏倒了,从此只能卧床休息,我浑身发烫,一天天衰弱下去。医生告诉我,我只有两周的生命了。我很吃惊,于是写好遗嘱躺下等死。我放松了,抛开一切问题,连续休息了好几个星期。虽然每天睡不到两小时,但睡眠质量很好,所有的烦恼都没有了,胃口也恢复了,体重逐渐增加。几周后我能拄着拐杖走路了。六周后,我重新工作了。我曾经一年赚2万美元,但现在我却为周薪30美元挡板推销工作高兴不已。我不再为过去和将来担忧,而把所有的时间、精力、热情都投入到了工作中。”

他的事业发展很快,几年后,他已成为伊文斯工业公司的董事长。而且他的公司一直长期雄霸纽约的股市。格陵兰的伊文斯机场就是为纪念他而命名的。但如果他没又学会“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的哲学,是不可能取得这样的成功的。

也许你还能记起白雪公主的话:“这里的规矩是,明天和昨天都能吃果酱,但今天不准吃果酱。”大多数人也是这样,只记得为明天和昨天的果酱发愁,却想不起来为今天的面包涂上厚厚的果酱。就连法国伟大的哲学家蒙田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他说:“我曾经大部分的担忧,其实从没有发生过。”其实我们的生活何尝不是这样呢!

但丁说:“想想吧,今天将一去不复返。”生命流逝的速度惊人。我们唯一需要重视的,只是今天。

这和汤姆斯的想法不谋而合。最近我在他的农场度周未。发现他挂在墙上的镜框里写着这样的诗句:

造物主创造了今天,

要我们快乐地拥有它。

作家约翰·罗金斯在自己的桌子上放了一块刻着“今天”的石头,我没有在桌上放石头,但我在每天早上刮胡子要面对的镜子上贴了一首诗。这也是奥斯勒博士放在他桌上的那首诗,诗的作者是印度的戏剧家卡里达沙:

向黎明致敬

看着惊天!

因为它就是生命,

是生命中的生命。

在今天的转瞬之中

存在着你的一切

成长的快乐

行动的光荣

成功的辉煌。

昨日就像一场梦

明天只是个幻影

只有活在今天

才能实现昨日的梦

才能使明天的幻影更有希望

因此,好好看着今天吧,

这就是你对黎明的致敬。

因此,如果你想克服忧虑,就应该像奥斯勒爵士说的那样:将过去和未来隔开在门外,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

看看下面的几个问题,并自己回答一下。

1.我只担心未来,追求那所谓“天边瑰丽的玫瑰园”还没有生活在现在?

2.我是否经常为过去的事情后悔,结果今天过得很难受?

3.我早上起床时,是否下决心要“抓住这24小时”?

4.“活在完全独立的今天”能否使我从生命中得到更多幸福快乐?

5.我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么做?下周?明天?还是今天? +H6nmVVRo6PF7JeheyZPwHI2iwxMhS5g0wlTCe7chM1n91e47S9sRAqV+h27QZ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