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社会学
在今天的中国社会,工业化、城市化及现代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时代在前进,社会在转型,观念在更新,旧有的社会生活方式在消失,新的生活方式在涌现。庞大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史无前例的深刻变化。你如果生活在中国,那么每天都在经历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与变化;你如果生活在其他国家,那么也会明显地感受到中国社会变化的巨大和深刻。然而,中国社会也面临如下问题。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的迅速积累,贫富差距在扩大。贫富悬殊的矛盾在日益挑战现行社会财富获得的方式与分配的结果。现在中国社会财富的分配方式是最佳的吗?如果中国社会贫富不均的现状继续发展下去,那么对中国的长期发展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呢?
中国正在经历快速的城市化。随着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城镇生活将是多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但是,目前大量的农民工却很难融入城市社会,城乡差别不仅在城乡之间依然存在,在城市内部也同样存在。这种存在不仅阻碍社会的公平竞争与和谐发展,甚至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安定。我们应该如何去改进呢?
当农村人离开自己世代生活的村庄或民族部落而进入不同的地区和城市时,他们带去了自己的价值观念、宗教习俗与生活方式。这些不同的价值观念、宗教习俗与生活方式将使城市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但是,这也很容易在新的社区中产生矛盾,影响社会与民族的和谐关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虽然富裕了,很多家庭却越来越不稳固,夫妻之间的关系好像越来越不可靠,离婚率持续攀升。同时,子女与父母之间尊老爱幼的传统似乎正在消失。很多年青一代的成长似乎越来越偏离父母的期待。家庭这个社会最基本的细胞,正面临着病变或逐步解体的危险。
在城市中,高楼越建越多,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然而,传统的社区在日益消失,社会变得日益松散。个人更自由了,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已基本得到满足;但是,人们传统的道德标准却在下降,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逐渐减弱,犯罪率却日益增高,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对大多数人来说,住房面积扩大了,家庭收入增长了,个人及家庭的财富增多了。但是,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却并没有随之提高。虽然几乎所有中国人的生活都有了根本的改善,但是,人们对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却非常不满,对社会问题的容忍度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而变得越来越低。在有些地方,一个偶然的个体冲突就能引爆群体性事件。控制社会的代价似乎越来越高。
人口过剩一直是我们所忧虑而又急于解决的问题。但是,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究竟应该怎样处理?有效的人口控制又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高速的经济发展对人口的正常发展又会有什么样的作用?
我们尽力发展经济,丰富我们的物质生活。但是,我们这个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社会,其精神文明的提高似乎越来越跟不上我们物质文明的发展速度,甚至背道而驰。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政府行政体系的国家。但是,当我们大幅提高政府官员物质待遇而又大力反腐倡廉的时候,官员的贪腐却继续蔓延,国家的吏治究竟怎样才能得到改善?
我们尽力与世界接轨,而很多其他国家的人却似乎并不了解我们,他们的很多行为我们也无法理解。日益加速的全球化究竟对我们的生活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样的影响?
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我们几乎与全世界都有政治、经济与文化的交往,我们的发展也日益受到其他国家与地区发展的影响。但是,我们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了解又有多少呢?
2001年,阿富汗的恐怖组织袭击了美国,深刻地影响了世界的发展。为什么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要袭击美国呢?2011年,利比亚政府被推翻,利比亚社会一片混乱,中国在利比亚的投资损失惨重。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呢?2012年,菲律宾频繁挑衅中国南海黄岩岛的主权,这背后又有什么我们所不能理解的原因呢?
中国韬光养晦,努力发展自己的经济,在国际问题上尽量低姿态,期望一个和谐的国际环境。然而,越来越多的国家却把中国看作一个威胁。中国周边的某些国家一方面希望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受益,而另一方面又日益加强对中国的防范,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当代的通信技术和互联网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及互动的形式。在我们充分享受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种种方便的时候,个人、家庭和社会又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来应对互联网可能造成的问题?
社会在发展,人类在前进。但是,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社区,我们的城市,我们的社会以及这个世界究竟要发展到哪里去?
放眼世界,到处都在变化。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相互之间的矛盾也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有些地区的矛盾随时都有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这个世界的发展有什么规律吗?我们了解这个世界发展的规律吗?我们能主动、积极而又有效地应对世界变幻的风云吗?
所有这些社会问题和人们对这些问题的忧虑都反映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以及全球化的问题。具体而言,这些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贫富差距问题,城市化过程中的社区与种族矛盾的问题,现代化过程中的家庭、个人自由与社会控制矛盾的问题,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问题,人口与发展的问题,人口与环境的问题,社会有效管理的问题,以及在对外贸易与国际关系方面我们必须应对的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
这些问题都需要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中国学者加以认真地调查研究,找出其前因后果,掌握其变化规律,提出其应对方案。由于中国社会人口众多,规模巨大,发展速度之快史无前例,其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便显得比其他社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更加尖锐,更加复杂,更需要及时而准确地予以了解并有效地处理。特别是目前深刻影响中国社会平稳发展的贫富悬殊、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更亟须社会学者予以关注、分析研究,并提出应对之策。同时,中国的对外贸易日益壮大,中国与世界的经济和政治关系日益紧密,也要求中国学者对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以及在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有深刻的了解,为中国的对外关系及对外贸易提供理论支持。综观全局,中国的社会发展需要社会学,或者说需要社会学发挥更大的作用来为中国这个庞大社会的平稳发展和有效管理作出应有的贡献。
社会学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是随着现代社会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是社会从稳定的农业社会向快速变化的工业社会和商业社会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门新的社会科学。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也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社会学不同于人类学,人类学研究的是传统社会,而社会学研究的是当代社会。社会学不同于心理学,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是个人,而社会学研究的是社会的群体行为和人们在社会群体中的互动。社会学也不同于宗教,没有信仰或来世的问题,所关注的都是当今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由于现实社会错综复杂,社会学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也就十分艰难。正因为社会学所研究的大多是社会的实际问题,所以其研究的成果也有实用的社会价值,能直接为现实社会的平稳发展和有效管理发挥巨大的作用。同时,社会学也研究全球化的问题,以及世界发展的规律。因此,对于快速发展而又面临诸多问题的中国社会来说,社会学是极其重要的,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中国社会学需要大力发展和改进
虽然中国社会的平稳发展与持续进步需要社会学,然而,中国社会学起步却较晚,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又中断了近30年。从简单的发展历史来看,中国社会学的发展比美国社会学的发展晚了很多年。虽然早在1908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就开设过社会学课程,但是,社会学在中国的发展却受到战乱与政治的影响,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才有了真正的发展。1979年中国社会学研究会成立,比1905年美国社会学协会的成立晚了74年,造成了中美社会学发展的巨大差距。
30多年来,中国的社会学发展很快。但是,其发展速度还远远跟不上中国社会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和巨大的社会变迁。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系统的研究,我们也还没有创立一套发展于中国社会,验证于中国社会,实用于中国社会的社会学理论。我们的教授在课堂上对学生传授的,以及我们的社会学者从事社会研究所依赖的理论,大部分仍旧是西方社会学的研究成果。
中国社会学从80年代初开始恢复发展时就有先天不足的问题。在中国社会学处于恢复与重建的时期,从事社会学研究与教学的人,大多转行自马列主义教研室、哲学系和政治学系等。由于缺乏系统的社会学训练,他们或者是向三四十年代从事社会学研究的老一代社会学者学习,或者是向国外社会学者,特别是向美国社会学者学习。这样的学习在当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中国社会学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然而,中国老一代社会学者的研究成果和知识水平已满足不了现今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国外的社会学研究成果也不完全适用于中国社会。那些入行不久又没有多少选择的社会学者往往不得不依靠老一代社会学者及国外社会学研究的成果,来解释和理解中国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可是,他们在虚心学习,大量移植一番之后便发现所学到的东西有很多并不适用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现状。
更受限制的是,很多社会学者对国外社会学研究成果的学习由于外语水平的局限和学习时间的不足而往往缺乏全面的了解。社会学者外语水平的局限使他们在很多时候不得不依赖由非社会学专业的学者翻译的资料来学习国外社会学的研究成果。这些从事翻译的人大多又没有社会学的专业知识,他们往往一边查英汉字典,一边翻译,这就很难确切地了解原著的内容。而学习时间的不足又使那些短期到国外进修的学者很难系统全面地进行学习与考察。很多时候,他们所看到的和学到的东西不允许他们历史地、全面地对美国社会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变化有全面的了解。
进入21世纪之后,很多中国学者对社会学的话语权老是掌握在西方人手里深感不满。在中国欣欣向荣的经济形势的激励下,他们提出了回归本土的口号,希望不受国外社会学,特别是美国社会学的过度影响而发展中国自己的社会学。这种想法无疑是值得鼓励的。但问题的关键是,有的学者在批判美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时,自己还没有全面掌握美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究竟是如何发展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也没有完全弄懂美国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究竟是如何被应用的。有些学者对美国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批判,很多时候是在重复美国学者对美国社会学研究方法的批判,而不是完全从中国的角度来进行分析批判。客观地说,我们目前的社会学研究方法还很不成熟,社会学研究还很不严谨,社会学理论验证也不够充分,同美国社会学的发展还有差距,特别是我们在社会学范围内的研究生教育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回归本土的努力可以理解并值得鼓励,但在中国社会学得以充分发展之前,这种努力在本质上却是狭隘而脆弱的。在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研究方法和理论水平都还不太高的时候就忙着去争话语权,总会显得底气不足,需要慎重而行。中国社会学者确实需要加倍努力地发展自己的社会学。只有等中国社会学发展到高于西方社会学水平的时候,社会学的话语权才会真正掌握在中国学者的手里。理论界的话语权不是争来的,而是长期的刻苦研究积累起来的,是比出来的,是竞争出来的。
有一点需要特别指出的是,80年代一些社会学者对国外社会学不加批判地照搬照抄和今天一些社会学者对国外社会学不加区别地排斥都是片面的。过去,我们很多社会学者由于自己基础薄弱而不加批判地吸收国外的东西有不妥之处;今天,一些社会学者对国外的东西不加区别地排斥同样有不妥之处。事实上,中国的社会学,甚至社会科学本身还没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回归。中国学者对国外社会学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应该是有批判、有选择而又持久地进行下去的。
从大的范围来说,今天的世界需要中国,而中国更需要世界。在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的当今世界,中国发展经济不能回归本土。事实上,中国的经济已经与世界融为一体了,中国的外贸出口世界第一,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大。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更大的世界市场。同样,在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世界的关系日益紧密的条件下,发展中国社会学也不能回归本土。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中国社会学者都有必要继续学习和借鉴西方,或者吸取借鉴美国社会学在社会研究、理论发展以及社会学教育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社会学者只有真正了解并掌握了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学的精髓之后,才更有能力超越西方,建立并发展优于西方的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从长远的历史发展观点来说,即使到了那个时候,我们也不是回归,而是进一步走出去,以中国为基础,发展具有世界水平和能运用于世界范围的社会学理论。在日益全球化的当今世界,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很难不受世界的影响,也很难不影响世界。
同时,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全球化的世界。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很多国内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商业问题、民族问题和文化问题都与其他国家和社会有密切的联系,有很多共同之处。中国的经济、外贸和金融与世界上很多国家关系密切。中国的民族问题、民主发展和社会文化也深受其他国家的影响。而这些关系,在现代传媒和互联网的支持下,显得更密切,变化也更迅速,更难以掌控。世界虽然有国界,但是,人们的交往和相互之间的影响却越来越不受国界的限制。而我们中国社会学对全球化和现代化的研究,同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同样需要大力发展。目前中国社会学发展的不足是自然的,存在的问题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亟待改进与提高。因为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变化不会停滞不前,以等待社会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