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辑:自信是成功路上的最好伙伴1

相信自己

小女孩索尼亚在农场附近的一所小学里上二年级。有一天她回家后很委屈地哭了,父亲问她原因。她抽噎着说:“班里一个同学说我又丑又笨,还说我走路的姿势难看。”父亲听后,只是微笑。

忽然他说:“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还在哭泣的索尼亚听后觉得很惊奇,不知道父亲说的什么意思,就反问:“你说什么?”

父亲又说一遍:“你能摸得着房顶上的天花板。”

索尼亚忘记了哭泣,抬起头看着天花板,心想:“那么高,父亲蹦起来都够不着,我怎么摸得到呢?”

父亲笑着得意地说:“不信吧!那你也别信你那个同学的话,因为有些人说的并不是事实!”

父亲的话让索尼亚开始明白,不能太在意别人说什么,要自己拿主意。

索尼亚长大后成了一名演员。有一次,她要去参加一个公益活动。但经纪人告诉她,雪下得太大,再说也没有必要去参加这种对演艺事业没什么帮助的活动。经纪人的意思是,索尼亚应该参加一些大型的集会和活动,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名气。索尼亚坚持要去,因为她相信自己做得没错。

那次公益活动因为有了索尼亚的参加,举办得非常成功。而索尼亚也得到了各方面的赞许,她的名气和人气也很快因此骤升。

达尔文的发现

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随同“贝格尔”号军舰做环球考察。此行之前,达尔文还是一个“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者。

达尔文随军舰到达南美洲后,他看到了与英国迥然不同的热带自然景象。面对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达尔文开始怀疑:这变化万千的自然界,果真是神造的吗?如果不是,它又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

达尔文在蓬塔阿尔塔获得了大量的陆生动物化石,他发现几种属于地质年代第三纪的巨大树懒科动物,例如大懒兽、巨树懒等,与现代生活在南美洲的树懒很相似。他还注意到,有一种已经绝灭的马克鲁兽,它的身体跟象一样,牙齿与现代啮齿目动物相似,而眼睛、耳朵、鼻子的部位却像水生动物儒艮和海牛。

这些从未见过的现象,又引起了达尔文的疑问:为什么许多现代的动物与古代的动物化石既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呢?《圣经》上说“世界的现象永远也不会发生变化”,这有根据吗?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又观察到这样一个事实:岛上的各种动、植物虽然属于南美洲类型,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具有本地的特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观察、思考,再观察、再思考,不能带任何成见或偏见,不要让一切先人之见蒙住眼睛。正是这样,达尔文逐步萌发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航行结束后,达尔文便开始发掘和整理他那远未完善的新思想。1856年5月,他开始写作《物种起源》一书。

面试之后

英格丽·褒曼18岁时,梦想在戏剧界成名,可是她的监护人想要她当一个售货员或秘书。由于褒曼的坚持,监护人只好给她一次去参加皇家戏剧学校面试的机会。

面试前,褒曼精心准备了一个小品,表演一个快乐的农家少女,逗弄一个农村小伙子。面试那天,褒曼上台了,她跑两步往空中一跳就到了舞台正中,欢乐地大笑,跟着说出了第一句台词。这时她很快地瞥了评判员一眼,使她惊心的是评判员们正在聊天,他们大声谈论着,并且比画着。褒曼非常绝望,连台词也忘了,她听到评判员主席说:“停止吧!谢谢你……小姐,下一个,下一个,请开始吧。”

褒曼在台上待了30秒钟就下台了,她什么人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她只知道她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投河自杀。她来到河边,看看河面,水是黑色的,发着油光,肮脏得很。她想,等她死了别人把她拖出来的时候,身上会沾满脏东西。“这不行,等等看吧。”第二天,有人告诉她考取了。

若干年后,褒曼碰到了那个评判员,便问他:“面试时,你们并不喜欢我,我差点去自杀。”那评判员瞪大眼睛说:“亲爱的姑娘,你真是疯了,当你跳到舞台的那一瞬间,我们就转身互相说:‘好了,她被选中了,看她多么自信,不要再浪费时间,叫下一个吧。’”

世上最幸运的人

这是一个贫寒的家庭,一家人相依为命。爸爸辛辛苦苦地工作,养活一家子,儿子也知道生活的艰辛,一直都很懂事。

有一天,儿子眉头紧锁,郁郁不乐,显得心事重重。父亲把一切看在眼里,关切地问儿子,儿子怎么也不肯说,他不想为难父母,后来才吞吞吐吐地说:“同学们都有自行车,只有我没有……”

父亲沉默了,因为家里实在没有多余的钱。

过了几天。儿子惊喜地跑回家,对父亲说:“爸爸,给我两块钱吧。我要玩转盘游戏,转盘上有自行车。”

父亲看着儿子充满渴望的眼神,没说什么,把钱递给了儿子。

儿子欢天喜地地去了,不久便垂头丧气地回来了。

“我是世上最不幸的人。”儿子忧郁地嘟囔着。

父亲意识到自行车对儿子的重要性,若有所思地转身走了。

第二天,父亲让儿子再去试一次运气。儿子有点迟疑,但在父亲的鼓励下,还是拿着钱去了。这回,大喜来临,儿子一蹦一跳地跑回家,对父亲说:“我中了,我中到自行车了,我是世上最幸运的人,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我了……”

若干年后,儿子事业有成,拥有了不薄的家产。只是那辆自行车他一直保存着。每当他受到挫折时,他都会想起自行车,想起他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而那位父亲呢,一直保守着一个秘密。

父亲临终前,把儿子叫到床边:“儿子,你知道那辆自行车是怎样中到的吗?”

儿子困惑地看着父亲。

“这辆自行车是爸爸买的。我从亲戚朋友那里借钱买了那辆自行车。因为,我不想破坏你的感觉,让你觉得是世上最不幸的人……”

有这样一位懂得如何给孩子心灵激励的父亲,他的确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了。

乌龟的马甲

有一只乌龟在沙滩上晒太阳时,几只螃蟹爬过来,它们看到乌龟背上的甲壳嘲笑道:“瞧瞧,那是一只什么怪物啊,身上背着厚厚的壳不说,壳上还有乱七八糟的花纹,真是难看死了。”

乌龟听后,觉得很羞愧,因为它自己早就痛恨这身盔甲了,可这是娘胎里带出来的,它没法改变,只能把头缩进壳里,想来个眼不见、耳不听,还能落得个清静。

谁知螃蟹们见乌龟不反抗,便得寸进尺:“哟,还有羞耻心哩,以为把头缩进去,你就能改变你一出生就穿破马甲的命运吗?”乌龟没有应答,螃蟹自讨没趣,于是走了。

乌龟等螃蟹们走后,伸出头,迈动四肢,找到一处礁石,把它的背部靠在礁石上不停地磨,想磨掉那件给它带来耻辱的破马甲。

终于,乌龟把背磨平了,马甲不见了,但弄得全身鲜血淋漓,疼痛不堪。

这天,东海龙王召集文武百官上朝,宣布封乌龟家族为一等伯爵,并令它们全体上朝叩谢圣恩。

在乌龟家族里,龙王一眼就瞧见了那只已没有马甲的乌龟,便大怒道:“你是何方妖怪,胆敢冒充乌龟家族成员来受封?”

“大王,我是乌龟呀!”

“放肆,你还想骗朕,马甲是你们龟类的标志,如今你连标志都没有了,已失去了本色,还有什么资格说是乌龟。”说完,龙王大手一挥,虾兵蟹将们就将这只丢掉本色的乌龟赶出了龙宫。

绣花

一大清早,鹤就爬起来,拿起针线要给自己的白裙子绣上一朵花,以显出自己的妩媚动人。刚绣了几针,孔雀过来问她:“鹤妹,你绣的什么花呀?”

“我绣的是桃花,这样能显出我的娇媚。”鹤羞涩地说。

“咳,干吗要绣桃花哩?桃花是易落的花,不吉祥,还是绣朵月月红吧,又大方,又吉利!”

鹤听了孔雀姐姐的话觉得言之有理,便把绣好的金线拆了改绣月月红。正绣得入神时,只听锦鸡在耳边说道:“鹤姐,月月红花瓣太少了,显得有些单调,我看还是绣朵大牡丹吧,牡丹是富贵花呀,显得多么雍容华贵!”

鹤觉得锦鸡妹说得对,便又把绣好的月月红拆了,重新开始绣起牡丹来。

绣了一半,画眉飞过来,在头上惊叫道:“鹤嫂,你爱在水塘里栖息,应该绣荷花才是,为什么要去绣牡丹呢?这跟你的习性太不协调了,荷花是多么清淡素雅,出污泥而不染,亭亭玉立的多美呀!”鹤听了,觉得也是,便把牡丹拆了改绣荷花……

每当鹤快绣好一朵花时,总有人提不同的建议。她绣了拆,拆了绣,直到现在白裙子上还是没有绣上任何的花朵。

离群的黑雁

一只黑雁从小生长在雁群中,但是后来它觉得自己和其他伙伴越来越格格不入了。因为随着它的不断长大,黑雁的身躯变得比一般的伙伴都要庞大,而且最主要的是它一身黑色,这样看来,它简直就是这个群体中的异类了。

虽然同伴们并没有因为它的与众不同而排挤它,但是黑雁却瞧不起自己的同伴。

“它们一个个那么瘦小,真是可悲,而且颜色还那么难看,哪有我这种黑色高贵!哦!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真是太不幸了,我本来应该和黑色的乌鸦生活在一起的……”

黑雁觉得乌鸦的生活很有情调,就像一位高贵的黑衣妇人,可以整天什么都不干,闲的时候还可以唱唱歌,于是,黑雁一心一意想要搬去和乌鸦同住。可是,乌鸦发现黑雁长得和自己不一样,而且声音也不一样,因此不想让它和自己一起住。

乌鸦带着厌恶的口气说:“难道你不知道吗?你和我根本就不是同一类,你再怎么高贵也只是一只大雁,我不会喜欢你的……”

吃了闭门羹的黑雁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头去找它原来的伙伴。

“你不是看不起我们吗?和我们在一起会给你丢脸的,你还是走吧,这里没有人欢迎你!”

于是黑雁只好孤单地离开了雁群,在天空中发出凄凉的叫声。

驴子追狮子

狮子从来没有见过驴子,不知道它到底有多么大的本事,于是一直躲藏在大树后面偷偷观察。几天过后,狮子发现驴子并没有什么特别厉害的地方,平时就吃吃青草,没事就懒洋洋地趴着,似乎也没有上树的能耐。确信这头驴子没有多少攻击性后,狮子决定接近驴子,并伺机把它咬死,一饱口福。

狮子瞅准了驴子的咽喉部位猛地扑了过去,可是它这一动把在附近觅食的公鸡惊动了,公鸡大声地啼叫起来,狮子以为是驴子的声音,吃了一惊。

“驴子的声音怎么会这样古怪呢?真不知道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怪物!”狮子受到了惊吓,这样一想越发觉得驴子了不得了,于是撒腿就跑。

驴子看见狮子惊慌失措的样子,以为它害怕自己。“原来我有这么大的威力啊!”驴子心里这样想着,便得意扬扬地追了上去。眼看着要被驴子追上了,狮子索性转过身子,准备和驴子决一死战。

“你给我站住!”驴子大声喊道。原来驴子的声音这般细弱,狮子听后心中一喜,估计驴子根本就是一个草包,没有什么厉害的,鼓足勇气,一口咬下去。

两个苹果

贝尔蒙多出生在巴黎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天生反应迟钝,在学习上更是一塌糊涂。

为此,贝尔蒙多十几岁时就终止了学业。他感觉自己成了家里的负担,非常沮丧。一天,母亲给了他两个苹果,说:“孩子,别忧伤,也别发愁。只要用心,最普通的苹果也能变得与众不同。”听了母亲的话,小贝尔蒙多对着两个苹果琢磨起来,终于自创了一种甜点。此后,他经常用几个苹果为母亲做甜点以博得母亲舒心的微笑。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了巴黎一家非常豪华的大酒店当了一名打下手的小厨师,当时他会做的唯一一道甜点,就是小时候在家用几个苹果为母亲做的甜点。他巧妙地除去一个苹果的果核,再将它的果肉放进另一个苹果中,那个苹果就显得很丰满,吃起来特别香甜,而外表一点儿也看不出是两个苹果拼起来的。

那几年里,巴黎经济萧条,酒店裁员更是常有的事。而他,可爱的贝尔蒙多却成了酒店离不开的人物--许多客人会专程来这里吃那道甜点。

咖啡交易

摩根大学毕业后,来到邓肯商行任职。摩根特有的素质与生活的磨炼,使他在邓肯商行干得非常出色。但他过人的胆识与冒险精神,却常常使总裁邓肯心惊肉跳。

一次,在摩根从巴黎到纽约的商业旅行途中,一个陌生人敲开了他的舱门:“听说您是专搞商品批发的,是吗?”

“有什么事吗?”摩根感觉到对方急切的心情。

“啊!先生,我有求于您,有一船咖啡需要马上处理掉。这些咖啡原是一个咖啡商的,现在他破产了,无法偿付我的运费,便把这船咖啡做抵押,可我不懂这方面业务,您是否能够买下这船咖啡,相当便宜,只是别人价格的一半。”

摩根盯着来人,问道:“你很着急吗?”

“确实很急,要不然这样的咖啡怎么会这么便宜。”

说着,拿出咖啡的样品。

摩根瞥了一眼样品说道:“我买下了。”

“摩根先生,您太年轻了,谁能保证这一船咖啡的质量都是与样品一样呢?”他的同伴见摩根这样轻率地就买下了一船咖啡,禁不住在一旁提醒他。

“不必担心,我这次一定会交上好运的,我们应该践约,以免这批咖啡落入他人之手。”摩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邓肯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吓出一身冷汗。

“你这个笨蛋,拿邓肯公司开玩笑吗?快去把交易给我退掉,损失你自己来赔!”邓肯愤怒地朝摩根喊道。

面对粗暴的邓肯,摩根决心赌一赌。他写信给父亲,请求他支持自己。在父亲的资助下,摩根还了邓肯公司的咖啡款,并在那个请求摩根买下咖啡的人的介绍下,摩根又买下了许多船咖啡。最终,摩根取得了成功。在摩根买下这批咖啡不久,巴西咖啡遭到霜灾,大幅度减产,咖啡价格上涨两三倍,摩根旗开得胜。这时,邓肯不得不佩服摩根的眼光。与邓肯公司分道扬镳后,在父亲的帮助下,摩根在华尔街独创了一家商行。

开门退敌

诸葛亮(181年~234年)在阳平时,派遣魏延整合大军向东进发,自己只留万余人守住阳平。

此时,司马懿带领二十万大军要与诸葛亮作战。派出去的军探回报司马懿说:“诸葛亮城里面兵力很少,力量很小,我们大军进攻肯定可以取胜。”

诸葛亮也知道司马懿大军即将来到,怕他逼迫自己一战,因此想要与魏延的部队会合。但由于距离遥远,看来一定赶不到,将帅士兵都非常惊恐,一时间人心惶惶,不知如何才好。

一天,诸葛亮的神色态度完全如平常一般从容自在,命令军中将军旗战鼓收拾一边,不可随便出城,又命令将城门大开,四处打扫干净。然后自己坐在城门之上,面带微笑,悠然抚琴,没有丝毫的慌乱,旁边只有两个小童陪伴。

司马懿已经率领大军到达城下,看到此番情景,一时间竟然不敢攻打。他认为诸葛亮为人一向谨慎庄重,现在突然展现兵力弱小,疑心有伏兵,于是率部众往北到山间去。

第二天吃饭时刻,诸葛亮与参谋佐吏拍手大笑说:“司马懿一定认为我素来胆小,此次大开城门,可能城里有重兵埋伏,于是沿着山路离去了。”

军探回报,情况果然如诸葛亮所说。后来魏延率领部队与诸葛亮会合,情势好转。

司马懿后来知道了,但已经失去了这大好时机,懊悔不已。

贝多芬与海顿

贝多芬年轻时,曾跟随著名音乐家海顿学习音乐创作。然而,师生二人对于音乐创作的倾向并不一致,海顿的乐曲风格比较沉静,而贝多芬则情感奔放,彼此不很协调,因此师生之间经常出现分歧。

海顿古老的、墨守成规的创作乐风,常常引起贝多芬这样一位激烈如火、勇于革新的青年天才的不满。师徒之间经常为此争执不休。

有一次,海顿给贝多芬布置了一道作业,就是把自己谱写的小步舞曲让贝多芬改成一首谐谑曲。而贝多芬却在对一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做大胆的尝试,是用海顿“旧的语言”写贝多芬自己“新的格言”。海顿看完作业后,极为气恼,并劝贝多芬沿用古老的音乐形式,不要轻举妄动,“跳到深水中去”。但贝多芬还是“跳下去”了。

贝多芬的《第二交响曲》更加没有守旧的乐风,与海顿的劝告相距甚远,这几乎使海顿气得昏了过去。他便责问贝多芬:“为什么不在交响曲上写上‘海顿弟子贝多芬作’?”贝多芬回答:“因为先生的守旧我没有学到,况且这是我自己的独到的音乐。”这使海顿怒气冲天,立即放弃了这个“不忠实”的弟子。

贝多芬在革新大道上的步伐越走越快,胆量越来越大。他不仅改革了当时盛行的“无标题音乐”,并将“标题音乐”的新形式实践在自己的交响音乐之中,他还将囿于宫廷中为王公贵族服务的“室内乐”解除束缚,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因此贝多芬又招来了新的谴责。舆论界的批评家们对这位创造力丰富的新巨人发出嘲笑:“那个有副农民一样的粗短身材的乡巴佬儿,想对纯音乐进行改革真是荒谬!”贝多芬对批评家们的咆哮置之度外,又继续尝试下去。他坚定地说:“一匹奔腾的骏马决不会因苍蝇叮了几口就裹足不前。”

漂亮的橄榄树

在一户人家的花园里,种着一棵无花果树和一棵橄榄树。

橄榄树轻蔑地看看自己的邻居,嘲笑它说:“你的叶子到冬天的时候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翠绿,四季常青。”

无花果树并没有反击,只是默默地生长、壮大。没过多久,一场大雪降临了,由于橄榄树身上都是翠绿的叶子,雪堆积在上面。不久,橄榄树开始艰难地喘息了:“什么破雪?想要压死我啊,真是可惜了,我美丽的外衣不能展现了……”

雪后来又结成了冰,重量更大了,橄榄树终于支撑不住--它的树枝被压断了。而无花果树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雪穿过树枝飘落在地上,反而安然无恙。

小泥人过河

某一天,上帝宣旨说,如果哪个泥人能够走过他指定的河流,他就会赐给这个泥人一颗永不消失的金子般的心。

这道旨意下达之后,长时间内没有泥人敢于冒这个险。过了很多年,终于有一个小泥人站了出来,说他想过河。

“泥人怎么能过河呢?你不要白日做梦了。”

“你知道肉体一点儿一点儿失去的那种感觉吗?”

“你将会成为鱼虾的美食,连一根头发都不会留下……”

尽管很多人都劝阻他,然而,这个小泥人决意要过河。他不想一辈子只做这样一个小泥人。他想拥有自己的天堂。但是,他也知道,要到天堂,必须先过地狱--就是他将要去经历的河流。

小泥人来到河边,犹豫了片刻,便把他的双脚踏进了水中。

顿时,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笼罩了他。他感到自己的脚在飞快地溶化着,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远离自己的身体。

“快回去吧,不然你会被毁灭的!”河水咆哮着说。

小泥人没有回答,只是默默地往前挪动。一步,又一步……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他的选择,使他连后悔的资格都不具备了。如果倒退上岸,他就是一个残缺的泥人;在水中迟疑,只能够加快自己的毁灭。而上帝给他的承诺,似乎比死亡还要遥远。

小泥人以一种让人无法想象的方式向前挪动着,一厘米,一厘米,又一厘米……鱼虾贪婪地啄着他的身体,松软的泥沙使他每一瞬间都摇摇欲坠。有无数次,他都差一点葬身于波浪之中。小泥人真想躺下来休息一下啊!可他知道,一旦躺下他就会永远安眠,连痛苦的机会都会失去。他只能忍受,奇妙的是,每当他觉得自己将要死去的时候,总有什么东西能够使他坚持到下一刻。

不知道过了多久--简直就到了让他绝望的时候,他突然发现,自己居然上岸了。他如释重负,欣喜若狂,正想往草坪上走,又怕自己的衣衫玷污了天堂的洁净。他低下头,开始打量自己,却吃惊地发现,他已经什么都没有了--除了一颗金灿灿的心。而他的眼睛,正长在他的心上。

世界上最倒霉的人

班纳德是一位德国老人,现年五十岁,在这风风雨雨的五十年间他遭受了一百五十多次磨难的洗礼,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倒霉的人,但这些也使他成了世界上最坚强的人。

在他出生十三个月时,摔伤了后背;之后又从楼梯上掉下来摔残了一只脚;再后来爬树时又摔伤了四肢;一次骑车时,忽地一阵大风,不知从何处而来,把他吹了个人仰车翻,膝盖又受了重伤;十四岁时掉进了下水道,差点窒息。班纳德与汽车也特别有缘,一次,一辆汽车失控,把他的头撞了一个大洞,血如泉涌;又有一辆垃圾车,倒垃圾时将他埋在了下面;还有一次他在理发屋中坐着,突然一辆飞驰的汽车驶了进来……

他一生倒霉无数,在最倒霉的一年中,竟遇到了十七次意外。

但最令人惊奇的是,老人依旧健康地活着,心中充满着自信,因为他历经了一百五十多次生命磨难的洗礼,他还怕什么呢?

我们在埋怨自己生活多磨难的同时,想想这位老人的人生经历。或许还有更多多灾多难的人们,与他们相比我们的困难和挫折算什么呢?

自己拯救自己

有一个穷人为农场主做事。有一次,穷人在擦桌子时不小心碰碎了农场主一只十分珍贵的花瓶。

农场主向穷人索赔,穷人哪里能赔得起。最后被逼无奈,只好去教堂向神父讨主意。神父说:“听说有一种能将破碎的花瓶粘起来的技术,你不如去学这种技术,只要将农场主的花瓶粘得完好如初,不就可以了。”

穷人听了直摇头,说:“哪里会有这样神奇的技术?将一个破花瓶粘得完好如初,这是不可能的。”

神父说:“这样吧,教堂后面有块石壁,上帝就待在那里,只要你对着石壁大声说话,上帝就会答应你的。”

于是,穷人来到石壁前,对石壁说:“上帝请您帮助我,只要您帮助我,我相信我能将花瓶粘好。”

话音刚落,上帝就回答了他:“能将花瓶粘好,能将花瓶粘好……”

穷人听后信心百倍,辞别神父,去学粘花瓶的技术去了。

一年以后,这个穷人通过认真学习和不懈努力,终于掌握了将破花瓶粘得天衣无缝的本领。他真的将那只破花瓶粘得像没破碎时一般,还给了农场主。所以他要感谢上帝。神父将他领到了那块石壁前,笑着说:“你不用感谢上帝,你要感谢就感谢你自己。其实这里根本就没有上帝,这块石壁只不过是块回音壁,你所听到的上帝的声音,其实就是你自己的声音。你就是你自己的上帝。”

自信的流浪汉

在西方的一个国家,有一个经理,他把多年以来的所有积蓄全部投资在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的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只好宣告破产。

金钱的丧失、工厂的倒闭,使他大为沮丧。他认为是他把家人害得没有了这一切,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过去的一幕一幕时常在他的脑海里上演,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老是徘徊在过去,不肯为今后的日子打算,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后,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名为《自信心》的书。这本书的内容说的全是怎么样能够把人的信心建立起来,在你的生活、工作一塌糊涂后,如何重新恢复信心。当他看完之后,重新拥有了勇气和希望,他决定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请作者帮助他再度站起来。

于是,他便四处打听,终于被他打听到了,当他找到作者,说完他的故事后,那位作者却对他说:“我已经以极大的兴趣听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没有能力帮助你。”

他的脸立刻变得苍白,默默地待了几分钟,然后低下头,喃喃地说道:“这下完蛋了。”

作者停了几秒钟,然后说道:“虽然我没有办法帮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可以协助你东山再起。”刚说完这几句话,流浪汉立刻跳了起来,抓住作者的手,说道:“看在老天爷的分儿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于是他便跟着作者走到里边的卧室,作者把他带到一面高大的镜子面前,用手指着说:“我介绍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你只有靠这个人的帮助才能够东山再起。但是你必须安静地坐下来,好好儿地看清楚他,彻底地认识他,否则你只能跳到密歇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有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这个人朝着镜子向前走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然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等了一会儿,他就走了,也没对作者说什么。

几天后,这个人终于出现在了街上,作者在街上碰见了这个人时,几乎认不出来了:他的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他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看来是很成功的样子。

作者看到后,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走过去打了个招呼。当初的流浪汉很兴奋地说道:“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一个流浪汉。我对着镜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现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三千美元的工作。我的老板先预支一部分钱给我的家人。我现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顿了顿,接着他又风趣地对作者说:“我正要前去告诉你,将来有一天,我还要再去拜访你一次。我将带一张支票,签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额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数字。因为你使我认识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镜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给我看。” yVvH4KQpD3betzAMvQseDHysVeg/EZJNCGhRqO0P3r5g9+qATxviSgavPoBR+LP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