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辑:求知探索3

数学王子高斯

高斯,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有“数学王子”之称。

高斯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祖父是一个朴实的德国农民,父亲也以种果树为生,母亲则是一个穷石匠的女儿。

高斯的父亲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根本没有时间照顾小高斯。只要高斯不哭,他就专心算自己的账。而小高斯则会安静地坐在一旁看父亲算账。有一次,还在牙牙学语的高斯像往常一样聚精会神地看父亲算账。父亲一边算,一边直摇头,无论怎么算也算不出一个结果来,过了好久,他终于说出了一个结果。父亲紧缩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点上一支烟,拿起笔准备把答案写下来。可是小高斯却在一旁不停地摇着头,他用小手敲击着桌子,向父亲示意这个结果是错误的,然后自己从口中慢慢地说出了一个数字。父亲感到非常吃惊,儿子还不会说话,怎么会报数呢?他突然眼前一亮,莫不是高斯说的是自己所计算的正确答案。于是,父亲抱着好奇的心理,又重新算了一遍,答案竟然真的和小高斯说的一样,高斯对了!

父亲高兴极了,逢人便夸自己的儿子还不会说话就会做数学题了。此后,高斯的父亲发现高斯具有良好的天赋,于是决定全力供他上学。

高斯8岁时进入乡村小学读书。他们的数学老师非常傲慢,瞧不起乡下人,觉得自己不能长久地留在这个地方。他认为:穷孩子的智商都是低下的,无论他们怎么努力,都不会让他们变聪明。因此在给这些孩子上课的时候,他总是提不起精神来。

这一天,数学老师的情绪非常低落。看到老师那阴沉的脸孔,同学们顿时变得紧张起来,知道老师又会在今天找他们的麻烦了。

果然不出所料,老师发话了:“你们今天替我算从1加2加3……一直加到100的和。谁要是不会算就不让他回家吃饭。”说完这句话后,老师就不动声色地拿起一本小说坐在椅子上看。

教室里的学生拿起石板开始计算。一些学生加到一个数后就擦掉石板上的结果,再加下去,数越加越大,非常麻烦。有些孩子的小脸儿涨得通红,有些孩子手心、额头渗出了汗来。

不一会儿,小高斯拿起了他的石板走上前去说:“老师,我算出来了。”

老师头也没抬,摆了摆手,说:“回座位重算!肯定错了。”他认为,这么小的孩子不可能这么快得出答案。

可是高斯却并没有离开,把石板伸向老师面前说:“老师!我想这个答案是对的。”

数学老师非常生气,正准备发火,可是一看石板上整齐地写着这样的数:5050。他非常吃惊,因为他自己曾经算过,得到的数也是5050。这个8岁的孩子怎么这样快就得出这个数值呢?

高斯向老师讲了自己的解题思路,这个方法就是古时中国人和希腊人用过的方法。高斯的发现,让老师感到很惭愧,觉得自己以前太高傲了,不应该轻视穷人的孩子。他后来端正了自己的教学态度,并且还常从城里买些数学书自己进修并借给高斯看。在他的鼓励下,高斯的数学进步很快。

读故事,悟道理:

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一定不要墨守成规,故步自封,要有开放的头脑,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

费米的解答方法

1945年一个星期一的早晨,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在墨西哥州的沙漠里爆炸。

在爆炸之前,费米就从笔记本上撕下一张纸,再撕成碎片。当他感到第一阵震波时,便把碎片举过头顶,然后松开手。碎纸片纷纷扬扬地落在他身后大约2.5码(约2.2米)处。费米经过一阵心算后宣布,这颗原子弹的能量大概相当于1万吨TNT炸药。复杂的仪器经过几个星期对震波的速度和压力进行分析后,证实了费米即时的计算准确无误。

1938年,费米荣获诺贝尔奖。4年之后,他制造出第一座自续型核链反应堆,宣告了核时代的到来。自费米去世至今,没有哪一位物理学家能像他那样集实验家和杰出的理论家于一身。

费米擅长把困难的问题分解成可以处理的小问题,这种才能我们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费米在芝加哥大学的课堂上提出了这样一个古怪的问题:芝加哥市有多少位钢琴调音师?得出答案的一种方法是:芝加哥有300万人口,如果每个家庭平均有4口人,三分之一的家庭有钢琴,那么该市共有25万架钢琴。每架钢琴过5年必须调一次音,每年就有5万架钢琴需要调音。如果每位调音师每天能调4架钢琴,每年工作250天,1年里总共给1000架钢琴调音。那么,芝加哥市应该有50位调音师。这个答案恐怕不一定准确。实际上可能低到只有25位调音师,也可能高到有100位。然而,用电话号码簿加以验证,结果发现:调音师的人数正好是那么多。

费米的意图是想说明,我们可以提出假设,然后估算出相当近似的答案。它的原理是,在任何一组计算里,错误往往会相互抵消。例如,有人会假设不是每3个,而是每6个家庭有1架钢琴,他同样也可能假设每架钢琴每2年半而不是5年必须调一次音。由于错误的估计往往相互补偿,因此其计算结果将与正确的数字相接近。

原子弹和调音师的问题很不普遍,但两个问题的解答方法是相同的,而且可以运用于更现实的问题,不论这问题是关于烹饪、汽车修理还是人际关系。

读故事,悟道理:

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常常向书籍或其他人求教。有独立意志的人则在人人具备的常识和事实里探究,做出合理的假设,自己得出相近的答案。独立思考不仅能带来乐趣,更是有自信的体现。

飞蛾扑火

“飞蛾扑火”是一个成语,也是一种常见的生物现象。飞蛾扑火的原因何在呢?卡拉汉教授为了找到答案,进行了长期的跟踪研究。

卡拉汉教授首先发现,小小的飞蛾只是对烛火情有独钟。那么在这灼热的烛焰中,必定还有什么为飞蛾感兴趣的东西。卡拉汉教授了解到,蜡烛中有一种叫蜂蜡的成分,这是一种昆虫也具有的物质。他想象,蜂蜡在燃烧时会挥发,它能被昆虫的触须所接收。也许是这种物质引起了蛾子性的激情,它们误以为异性在这里,于是便不顾一切地冲向烛火。

这种大胆的猜测需要证明。卡拉汉教授在实验中发现,进入红外线灯的蛾子都是清一色的雄蛾。而且,单纯用红外线灯引诱雄蛾的成功率是70%。但是,如果在红外线灯中放进2只雌蛾的话,诱捕雄虫的成功率便可达到80%。卡拉汉由此想到,生物最大的本能就是生存和繁殖。根据以上种种实验,他推断,昆虫可能是为了求偶的原因而扑向火焰的。烛光像是一个微波激射源,它发出的波被昆虫的触角所接收,这对昆虫来说,好像闻到了雌性昆虫的信息。因为昆虫是用一种和异性昆虫或花卉相谐调的方法,即以电磁波的方式去嗅气味的。红外光的波长,激发了雄昆虫的性兴奋,使它们不顾一切地扑向似乎存在雌蛾而实际上并不存在雌蛾的烛火中去。

读故事,悟道理:

牛顿说:“上帝把真理藏了起来,但却故意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一切科学奥秘,必有与其相联系的现象。由现象而本质,由猜测而证实,由原因而机理,卡拉汉一步一步地找出了问题的答案,并揭示出其原理。真理常常就藏在你的身边,你能不能有所发现,就要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以及锲而不舍的求知精神。

大陆漂移说

魏格纳是德国一位气象学家。1910年的一天,他去医院看病。在医院的候诊室里,他一边看墙壁上的地图一边等待治牙病。看着看着,魏格纳被地图上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吸引住了:大西洋两岸的轮廓竟是如此相对应;巴西东端的突出部分与非洲的几内亚湾,就像一张纸剪开来那样吻合;再仔细看下去,几乎巴西海岸的每一个突出部分,都可以在非洲西岸找到相对应的海湾……这时,他脑子里掠过一个惊人的念头:是不是非洲与美洲大陆曾经是连在一起的?魏格纳知道,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超出气象学的知识。之后,他决心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开始向一个陌生领域进军。

魏格纳考察了大西洋两岸的山系和地层,发现在它们之间处处都能连接起来:非洲南端的开普敦山脉可以与南美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山连接;非洲高原和巴西高原的岩石一致;欧洲的煤层可以延续到北美洲;挪威和苏格兰的山系又恰好与北大西洋对岸的阿巴拉契亚山系北端衔接……此外,印度与马达加斯加岛、非洲之间的地层构造,南极洲与澳大利亚之间的地层构造,都可以找出对应关系。此外,他还通过达尔文的远洋考察了解到,远隔重洋的大西洋两岸,有许多生物之间存在着亲缘关系。

魏格纳吸收了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知识,又参加了格陵兰探索。他穷搜博览,多方查证,获得了多方面的证据之后,认为地壳的硅铝层是漂浮于硅镁层之上的,并得出全世界的大陆在古生代石炭纪以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即原始大陆,在它周围是辽阔的海洋。后来,特别是中生代末期,这个原始大陆在天体引潮力和地球自转所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而破裂成几块,在硅镁层上分离漂移,逐渐形成了现在世界上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

今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和板块构造理论相结合,并得以迅速地充实和发展,已逐步为世界科学所承认,并开始应用于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改造。

读故事,悟道理:

牛顿从一个落地的苹果联想到地球引力;托尔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缘于一件女子卧轨的新闻事件;魏格纳从世界地图到提出大陆漂移说。这些伟大的成就都是产生于一次偶然事件。偶然性是一个引子,一个契机。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捕捉到闪现的真理火花,就一定会有所成就。

避雷针的顶端

富兰克林是美国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和外交家。避雷针就是由他发明的。

富兰克林用风筝“捕捉”到闪电后,写了一篇关于闪电的论文,阐述了雷电的本质,还提出了制造避雷针的设想,使建筑物免遭雷击。1756年,英国皇家学会授予富兰克林皇家学会正式会员的称号。富兰克林发明的避雷针,也相继传遍欧洲和美洲。

1727年,英国成立了讨论火药仓库免遭雷击对策委员会,富兰克林被任命为委员。但是对避雷针的顶端的形状是尖顶形的还是圆形的好,人们发生了争执。有人想当然地认为圆头的好,但是富兰克林力排众议,坚持用尖头避雷针,最后终于被采纳了,于是,所有的避雷针都做成了尖头避雷针。

为什么尖头避雷针更好呢?这得从导体的形状与其表面电荷分布的关系说起。在导体表面弯曲得厉害的地方,例如在凸起的尖端处,电荷密度较大,附近的空间电场较强,原来不导电的空气被电离变成导体,从而出现尖端放电现象。夜间看到高压电线周围笼罩着一层绿色的光晕,就是一种微弱的尖端放电。雷电是一种大规模的火花放电现象。当两片带异种电荷云块接近或带电云块接近地面的时候,由于电压极高,极容易产生火花放电。放电时,电流可达2万安培,电流通过的地方温度可达30000℃。一旦这种放电在云和建筑物或其他东西之间形成,就很可能会发生雷击事件。如果在高层建筑物上安上避雷针,一旦在建筑物的上空遇上带电雷雨云,避雷针的尖端就会产生尖端放电,避免了雷雨云和建筑物之间的强烈火花放电,因而达到避雷的目的。如果把避雷针的顶端做成圆形,就不会出现尖端放电,避雷的效果就远不及尖顶形避雷针了。

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13个州联合起来反对英国殖民主义。富兰克林冲锋在前。这事惹恼了英王乔治三世。由于英国跟美国远隔重洋,英王鞭长莫及,一气之下,传令将宫殿和弹药仓库上的所有尖头避雷针全砸掉,一律换成圆头的,并召见皇家学会会长约翰·普林格尔,要他宣布圆头避雷针比尖头避雷针更安全。普林格尔一听惊讶万分,正直的科学良心使他义正词严地拒绝了国王的要求:“陛下,许多事情都可以按您的愿望去办,但不能做违背自然规律的事呀!”最终,普林格尔被英王撤职,但避雷针始终还是尖头的。

读故事,悟道理:

自然规律不可违背。生活中也有着各种规律,同样是不可违背的。有些人为了显示自己与众不同,不依规律行事,特立独行,南辕北辙,偏离正确的道路越来越远,最终难免失败。

严谨的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的一位学生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后,证明动物在长期饥饿以后,仍然会有消化液流入空的消化道。他把这个结果告诉了巴甫洛夫。然而巴甫洛夫却对他的实验结果表示怀疑。这位学生只好回去再次进行深入研究,然后带着实验的数据记录和图像曲线来见老师。

“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不过我要亲自做实验检验一下。”巴甫洛夫摇摇头说,“在没有足够令人信服的证据时,我无法了解这种分泌的意义。在此情况下,我绝对不会苟同别人的观点。”

巴甫洛夫亲自做实验,来检验这个固执学生的实验结果。最后,他得到了和学生相同的实验结果。当学生再次来见老师时,巴甫洛夫兴奋地对他说:“你是对的!我祝贺你!你发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实验的结论完全可以放到你的博士论文里。”

巴甫洛夫喜欢用实例,而不是用叙述来教学。他讲起课来不是枯燥无味地照本宣科和简单地灌输学说,他要求学生要学会用脑子思考,从事实和科学出发,而不要去相信那些不可靠的印象和臆测。巴甫洛夫认为:“要学习做科学上的艰苦工作。要研究事实,对比事实,积累事实。鸟的翅膀无论怎样完善,如果没有空气的支持,它就永远飞不上去。事实就是科学家的空气。没有事实,你就永远无法飞动。没有它,你的‘理论’就只不过是空想。”

读故事,悟道理:

科学家必须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科学工作。这种严谨,体现在充分的怀疑与严格的求证上。对于普通人来说,严谨的生活态度也是必需的。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用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去发掘事情的真相,辨明正确的方向。

浮力定律和金鱼

诺贝尔奖获得者绮瑞娜是居里夫人的女儿,她小的时候就很聪明。

有一天,法国物理学家朗之万给她和其他科学家的孩子上课,讲述阿基米德在澡堂里发现的浮力定律,他讲得深入浅出,孩子们都被吸引住了。于是,他给孩子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根据阿基米德定律,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一定等于排除水的体积。但是,如果在水中放入一条金鱼,它却不会排出相应体积的水,这是为什么呢?

孩子们一个个皱起了眉头,认真地思考了起来。有的说,金鱼有鳞片,它有着特殊的结构,因此,防止了水的排出;有的说,金鱼的身体有伸缩性,它到了水里会收缩身体,所以,就不会排出水;还有个孩子说,阿基米德定律只适用于非生物,不适用于生物。孩子们一个个抢着回答,提出了许多假设。朗之万见孩子们思维很活跃,心里十分高兴。

绮瑞娜也在思考着。金鱼真的不会排出水吗?难道是因为它的身体会收缩?如果是一条大鱼,它也不会排出水吗?她开始怀疑老师的问题是不是出错了。她决定亲自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她找来一个量筒,倒进一半的水,记下刻度,然后,再捉一条金鱼放进量筒里,哈,鱼一放进去,水面就上升了一大截。原来,金鱼是会排出水的。孩子们一个个向老师提出了抗议,责怪老师不该出错问题,害得他们白白地浪费许多的脑力和时间。

朗之万哈哈大笑,其实他是有意出这个错问题,让孩子们自己从错误的迷宫中找出一条正确的道路来。

绮瑞娜不盲目地跟从老师,正是因为她有了这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和敢于怀疑的精神,才使她后来发现了人工放射性,并获得了诺贝尔奖金。

读故事,悟道理:

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是不可缺少的科学精神。不轻信权威,更不迷信权威,才能剥开层层伪装,找到真理。

茶碗在碟子里滑动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瑞利,从小对生活就具有相当仔细的观察能力,并勤于思考,善于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东西。

瑞利小的时候,有一天家里来客人。母亲给客人端茶的时候,手颤抖了一下,光滑的茶碗在碟子里滑了一下,差点掉到地上,茶也溢了些出来。瑞利是个懂礼貌的孩子,这一切他都看在眼里,但是他没有上前去帮妈妈招待客人。原来,他的注意力全集中在妈妈手中的碗碟上了。他很好奇,为什么起初茶碗容易滑动,而在洒过热茶的碟子上,茶碗就不容易滑动了呢?

“太有趣了!我一定要弄清楚这是为什么!”瑞利来到厨房里,反复地用茶碗和碟子实验起来。他还找来玻璃瓶,放在玻璃板上进行实验,看看当玻璃板倾斜时瓶子滑动的情况,然后他又在玻璃板上洒上水,对比看跟没洒水时有什么不同。

后来,瑞利终于发现,茶碗和碟子表面总有一些油腻,油腻减小了它们之间的摩擦力,因而容易滑动。当洒上热茶后,油腻就溶解散失了,碗也就不容易滑动了。

瑞利长大后,进一步研究油在固体物摩擦中的作用,提出了用润滑油减少摩擦力的理论。现在,他的这个理论已经运用到生活中的每一处,只要有机器转动的地方,几乎都少不了润滑油。

读故事,悟道理:

生活中的许多不起眼的细微之处,都蕴含着普遍的科学道理。只要仔细观察,用心思考,就能发现这些道理,进而造福人类。

红色报春花

达尔文小时候很“调皮”。他不喜欢一潭死水般的学校生活,十分迷恋大自然。

一天,达尔文又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父亲到处找他。原来,他爬上了一棵树,正在抓昆虫呢。

“爸爸,快来看,这虫子多么稀奇古怪!”小达尔文在树上大声叫喊着。他发现了两只罕见的昆虫,连忙用两只手各抓住了一只。恰恰在这个时候,又飞来一只更稀奇的虫子,他又赶紧把右手里的一只虫子放进了嘴巴里,腾出手来去抓那只飞虫。尽管虫子在嘴里乱蹦乱跳,甚至分泌出又辣又苦的液体,他却紧抿着嘴唇……

小达尔文不仅喜欢昆虫,还喜欢各种花花草草。

春天的时候,花园里生机盎然,各种花儿都相继开放了。小达尔文“研究”的目光,射向一簇簇黄色和白色的报春花。父亲对他说过,报春花只有黄色和白色两种颜色。小达尔文躺在花园里,晒着暖和的太阳,眼前忽然有这样的幻觉:花园里的报春花一会儿是白色的,一会儿是黄色的,一会儿是蓝色的,一会儿是红色的,一会儿是紫色的,一会儿竟是黑色的……他忽然跳了起来,跑到正在精心整理花草的父亲跟前说:“爸爸,我想让花是什么颜色就是什么颜色!”

父亲刮了一下他的鼻子说:“幻想家,你这幻想当然很不错,可是大自然有一定的规律,花怎么能随便改变颜色呢?”小达尔文认真地说:“我已经想好了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办法,我非要变出一朵红色的报春花不可!真的!”父亲随口说:“好好,你去变吧,变出来的话,将是我们英国第一朵红色的报春花,这真是太美了!”

第二天,父亲又在花园里整理花草的时候,小达尔文来了,手里果真捧着一束红色的报春花。

“咦,你怎么真能变出红色的报春花呢?”

小达尔文笑嘻嘻地说:“其实这还是您教我的呢--您说过:花每时每刻都在用根吸水,把水传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去,我就想,让它喝些红色的水,传到白色的花朵上,那么花就会透出红颜色来。昨天我就折了一束白色的报春花,插到红墨水瓶里,今天它果真变得红艳艳的了!”

父亲惊讶地看了一眼喜欢“研究”的儿子,兴奋地举起那束报春花叫道:“今天,我们花园里又多了一种新的报春花,我们英国又多了一种红色的报春花!”

读故事,悟道理:

善于观察事物,善于思考问题;开动脑筋,就能发现事物的规律。

达尔文的发现

1831年,22岁的达尔文以博物学家的身份随同“贝格尔”号军舰做环球考察。此行之前,达尔文还是一个“神创论”者和“物种不变论”者。

达尔文随军舰到达南美洲后,他看到了与英国迥然不同的热带自然景象。面对丰富多彩的大自然,达尔文开始怀疑:这千变万化的自然界,果真是神造的吗?如果不是,它又是如何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呢?

达尔文在蓬塔阿耳塔获得了大量的陆生动物化石,他发现几种属于地质年代第三纪的巨大树懒科动物,例如大懒兽、巨树懒等,与现代生活在南美洲的树懒很相似。他还注意到,有一种已经灭绝的马克鲁兽,它的身体跟象一样,牙齿与现代啮齿目动物相似,而眼睛、耳朵、鼻子的部位却像水生动物儒艮和海牛。

这些从未见过的现象,又引起了达尔文的疑问:为什么许多现代的动物与古代的动物化石既相似而又不完全相同呢?《圣经》上说“世界的现象永远也不会发生变化”,这有根据吗?

在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又观察到这样一种情况:岛上的各种动植物虽然属于南美洲类型,但其中绝大多数都具有本地的特点,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呢?观察、思考、再观察、再思考,不能带任何成见或偏见,不要让一切先人之见蒙住眼睛。正是这样,达尔文逐步萌发了生物进化的思想。

航行结束后,达尔文便开始发掘和整理他那远未完善的新思想。1856年5月,他开始写《物种起源》一书。

读故事,悟道理:

这个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人类的生命有限,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很有限。因此,只有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思考,才能摆脱迷信的桎梏,探明前行的方向。

厨房里的声音

帕斯卡是法国著名的科学家和发明家。11岁那年的一天,他在一家餐厅的厨房外玩,玩着玩着,忽然听到厨房里传来“叮叮当当”的声音。他觉得这声音非常好听,就循声走进了厨房。原来,那是厨师用刀叉敲打盘子发出的声音。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充满各种声音的环境中,这是再平常不过了,没有人去深究发出这些声音的原理。但是帕斯卡却对此十分好奇,他的脑子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问号:为什么会有声音发出呢?为什么当刀叉离开盘子后声音并没有立即停止呢?为什么敲盘子的声音和敲桌子的声音不一样呢?为什么……

满脑子问号的帕斯卡决定亲自敲打盘子,通过实验来揭开声音的奥秘。几次实验之后,他发现敲打盘子的刀叉离开盘子时,仍然有声音。但当他用手按住盘子时,声音立刻停止了。原来,声音是从盘子里发出来的,发声的关键不在于刀叉的敲打,而在于盘子的振动。就这样,11岁的帕斯卡发现了声学的振动原理。

读故事,悟道理:

帕斯卡的好奇心,正是其求知欲的体现。科学探索的过程,就是发现一个个问题,然后再解决一个个问题,最后总结出事物发展的规律。在这个过程中,敏锐的眼光和怀疑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

飞行的梦想

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人们付出了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乃至诸多先驱者生命的代价。1903年12月17日,世界上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基蒂霍克飞上蓝天。这架名为“飞行者1号”的飞机就是由莱特兄弟发明的。但在此之前,发明飞机是一件备受嘲笑且困难重重的事情。

19世纪,一些有胆识的人开始认真探索怎样实现人类上天飞行的心愿,可当时蜚声科技界的一些名流却横加阻挠。最早用三角方法测量月亮和地球之间距离的法国数学家勒让德,就是最早的反对派之一。他认为制造一种比空气重的装置去飞行根本就是不可能实现的。稍后,德国大发明家西门子也发表了类似的看法。能量守恒原理发现者之一、德国物理学家赫尔姆霍茨对制造飞机的想法也大泼冷水,他还从物理的角度论证了机械装置要飞上天空纯属妄想。这位权威物理学家的态度影响了德国金融界和工业,使这些行业人士撤销了原先对飞机研制事业的支持。后来,美国天文学家纽康又根据科学数据做了大量的计算,证明“飞机”甚至无法离开地面。

由于这些反对者享有很高的威望,他们的论断对飞机研制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这些声名显赫的大学者虽然在某个同飞机原理不无关系的领域里堪称专家,可是他们僵化的思维,却给伟大的发明设置了重重障碍。

最终,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飞上了天空。他们用行动和事实有力地反击了那些自命不凡的人的权威,揭露了他们的无知。

读故事,悟道理:

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于有限的人生来说,人类所能掌握的知识微不足道。轻易地对任何一件未知的事情妄下论断,往往是蠢人的行为。而蠢人则喜欢把自己知道的那点可怜的知识当作世间全部的真理,这无疑是作茧自缚。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古希腊在物理学说方面有两大学派,一派以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为代表,另一派则以自然科学家阿基米德为代表。亚里士多德学派的观点基本是唯心的,这个学派人士是凭主观思考和纯推理方法做结论的,所以充斥着谬误。而阿基米德学派的观点基本是唯物的,而此学派人士完全依靠科学方法得出结论。

然而从11世纪起,在基督教会的扶持下,亚里士多德的著作得到了经院哲学家的重视,他们排斥阿基米德的物理学,把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奉为经典,凡违反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学者均被视为“异端邪说”。

年轻的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抱有怀疑态度,相反他特别重视对阿基米德物理学的研究,他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注意观察各种自然现象,思考各种问题。

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多年来,人们一直把这个违背自然规律的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但是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认为亚里士多德错了--应该同时落地。

没有人相信伽利略的话。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了比萨斜塔做实验场。

这天早上,伽利略在学生的簇拥下来到比萨斜塔下。不一会儿,伽利略便爬上斜塔的阳台。他拿出两个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10磅,另一个重1磅。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前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出毛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不会有错的!”

这时,伽利略从阳台上探出身子,他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两个铁球从空中落下,眨眼之间,铁球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伽利略的实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

读故事,悟道理:

凭空推测出来的理论不可能完全正确。盲目地服从权威更是愚昧的表现。伽利略那种敢于向权威发起挑战,用事实说明真相的科学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习和发扬光大的。 cUhhcMQVI8yLXQJ0dTqlnCAJ5pwNrVrhFMgNxT88oZqnk567AXd3D3vEXhAd+270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