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辑:求知探索2

莎士比亚的戏剧之梦

莎士比亚的幼年时期,伦敦城里最有名的女王剧团曾经到斯特拉福镇演出过,此后多年中,每年都有几个剧团来这里演出。这些演出在莎士比亚幼小的心灵上播下了爱好戏剧的种子。他常常邀集几个小伙伴,模仿自己看到的戏剧情节,有声有色地演起戏来。久而久之,莎士比亚暗下决心:要终身从事戏剧事业。但他知道,当个戏剧家,要有丰富的知识。因此,他开始如饥似渴地读着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书籍,自修希腊文和拉丁文,多方面地吸取“营养”。几年工夫,他已经是一个相当博学的人了。

莎士比亚14岁的时候,父亲破产了,他只得中途退学,帮助父母维持生意,做些家务。困苦的生活并没有使莎士比亚心灰意冷、放弃他心中对戏剧的向往。

1586年,莎士比亚来到伦敦,在一家剧院门口当马夫,侍候骑马前来看戏的富人。日子长了,他和看门人混熟了。看门人特许他从门缝里和小洞里窥看戏台上的演出,他边看边细心琢磨剧情和角色。夜深人静的时候,是他发愤读书、苦练演戏本领的时候,他屋里的烛光常常彻夜不熄。当得知剧团需要临时演员时,他就会马上去报名参加,出演一些小角色,没过多久就被剧团吸收为正式演员。

为了演好戏,他经常深入底层社会,观察那些流浪汉、江湖艺人和乞丐,同自己周围的各种人谈心,学习他们的言谈举止,熟悉他们的生活习惯,体会他们的思想感情。这样,他很快就成了一个十分活跃的演员。

那时候,伦敦的剧团对剧本的需要非常迫切。莎士比亚在学习演技的同时,利用点滴时间苦苦读书,钻研哲学、文学、历史等方面的知识。在此期间,他不仅博览了大量的书籍,还广泛地接触了英国的现实社会。就这样,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在此基础上,仅用了1年多的时间,就为剧团写出了《亨利六世》等3部剧本,引起了戏剧界的注意。紧接着,他又连续写出了《理查三世》、《错误的喜剧》等剧本,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

读故事,悟道理:

成功,缘自于对梦想孜孜不倦的追求。行动,才是实现梦想最有力的武器。空有梦想,而不去努力学习、刻苦实践,就好比临渊羡鱼、画饼充饥,梦想最终会化为泡影。想要实现梦想,必须付出心血和汗水。

学习永远不嫌晚

杰克·伦敦青年时期做过苦工,还一度当过流浪汉。有一次甚至被警察逮捕,法官判他在监狱里做了30天苦工。这次难熬的牢狱生活,促使杰克·伦敦开始思考未来:自己已是19岁的人了,难道一辈子就这样苟活下去?

一天,杰克·伦敦无意间走进一家图书馆,随手拿起一本《鲁滨孙漂流记》翻阅起来,不料一下子就被书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吸引住了。杰克·伦敦恨不得一口气把它读完,肚子饿得咕咕叫了,也不愿放下书出去吃饭。

第二天一大早,杰克·伦敦又跑到图书馆,看完了《鲁滨孙漂流记》,接着又看别的书。看着看着,便在不知不觉中陷入这个奇妙的知识世界。杰克·伦敦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大口大口地呼吸着新鲜空气,贪婪地吸收知识的营养。从此,杰克·伦敦读书的劲头一发而不可收,有时一读就是十几个小时。

为了取得更好的学习条件,他到加州奥克兰德中学勤工俭学。除了上课外,还要看仓库、擦地板、冲洗厕所。他用功的劲头无人可比,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因而进步飞快。他嫌中学3年学制太长,读了一年就离开学校,刻苦自修了3个月后,就通过了毕业考试。

读故事,悟道理:

“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学习不在于起步的早晚,而贵在坚持。这种坚持,不是一个月、两个月,也不是一年、两年,而应该是人的一生。学习是伴随生命的一个过程,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慈母苦心育良才

雨果是法国著名的诗人,他出生在一个军官家里,从小就喜爱演戏和创作。在母亲的支持和培育下,他致力于文学创作,终于成为一代文学巨匠。

雨果在校读书时就爱写诗,他的老师心胸特别狭窄,不让他写,并经常给他布置大量的习题,想要用这种方式压他。

一天,雨果放学回家,坐在书桌前面对着作业本发愣。母亲看到孩子的神情,问道:“怎么了,是作业不会做了吗?要多动脑筋嘛!”

雨果显得很不耐烦,将作业本推到一边,然后说:“不是被难住了,是老师不让我写诗,特意给我布置这一大堆习题。这么多题,我什么时候才能做完呀!”

母亲一时没有答话,沉思了片刻说:“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我认为你爱读诗写诗没有错,正当兴趣、爱好,做父母的应当支持。那些习题如果是老师故意压给你的,你可以不予理会,继续去从事你喜爱的诗歌创作。”

雨果欣喜地望着妈妈说:“好妈妈,您最理解我了!”

此后,母亲还经常帮助儿子寻找诗题,提出建议。同时为了让儿子集中精力,发展他的才能,母亲对他各方面要求都很严,即使是节日、生日,没有得到母亲的同意,决不允许他出门,让他把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有一次,雨果看到别的同学穿漂亮的衣服,心里很羡慕。母亲看出了雨果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学,而不在于他的衣饰。”

这件小事深深地教育了雨果,使他进一步把志趣、爱好、时间和精力集中到写作上。

雨果十七岁那年,法兰西学院举行诗歌创作比赛。母亲认为这是锻炼儿子的一个好机会,就鼓励他参加。正当他准备创作时。母亲突然患了肺炎。雨果日夜看护照料她,耽误了写作时间。当母亲从昏迷中醒来的时候,第一句话就问雨果的诗写完了没有。雨果红着脸告诉母亲说没有写。

母亲知道后,为自己耽误了儿子的时间而感到难过。雨果理解母亲此刻的心情,当她睡着了以后,便在母亲的病床边写起诗来。清晨,母亲醒来以后,看到诗稿已放在床头上,便心满意足地笑了。

没过多久,这篇在母亲病床边写的诗稿,得到法兰西学院的褒奖。至此,雨果的名字就在巴黎传开了。

雨果成名以后,时刻不忘母亲对他的苦心培育。每逢节假日,或是母亲的生日,雨果都要给母亲献上几行诗。

后来,母亲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这时,雨果刚满十九岁,他心里十分悲痛。

他牢记母亲常说的一句话:“勤奋耐劳是通往成功的必由之路。”经过不断努力,他终于取得了成功。

读故事,悟道理:

勤奋是一所成功之人必须进入学习的高贵的学校。在这里你可以学到有用的知识,培养出独立的精神和坚忍不拔的品格。

歌德的文学之路

歌德是欧洲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父亲是法兰克福地区一位有名的律师。母亲是一位市长的女儿,修养很高。父亲既清高又自负,让人有些琢磨不透。他总认为当时德国的初等教育水平不高,不能将自己的儿子培养成才。因此他请来了一位很有学问的人给歌德当家庭教师。就这样,歌德被束缚在家里,应付着父亲为他准备的所有学习计划。父亲给他开了一张全能的课程表,囊括了文学、艺术、理工等各方面的内容,并且从早到晚规定了严格的时间表,歌德必须在家庭教师的监督下一步步地严格执行。

尽管歌德非常聪明,但自启蒙以来,这些种类繁多的学习项目和紧促的时间表,对他来说简直是一种奴役,压得他几乎透不过气来。母亲看了有些心痛。她并不反对对孩子进行严格的教育,但她反对这种不科学的教育方式。尤其对儿童,她认为应该根据他的特点和兴趣,进行启发和诱导,不能一味地求多,而应循序渐进,时间也不应该安排得太死,否则会压制孩子的成长。然而她知道自己是无法说服丈夫改变他的教育方式的,于是,她就暗暗地用慈母的温柔体贴和火一样的爱,去温暖、安慰儿子那颗幼小的心灵,减轻和缓和他的精神负担,她经常给歌德讲故事,让他明白了很多道理。父亲的威严,使歌德时时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让他夜间难以入眠,这时妈妈就会悄悄地来到他的身边陪伴他,给他讲故事、鼓励他、安慰他。母亲的话很有深意,她的语言是那样富有感染力,像春天的细雨滋润着歌德的心,每逢同妈妈在一起,小歌德的心里就充满了幸福,充满了憧憬和勇气。所以他后来说道:“从父亲那里我得到强壮的体魄和做一个正直人的世界观。从母亲那儿,我继承了她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语言表达能力。她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能够温暖我的心,给我前进的动力。”

母亲发现歌德对语言文字非常感兴趣,而且在这方面表现出特有的天赋,于是就更加自觉地留心培养他这方面的特长。

法军曾一度占领过歌德的家乡法兰克福。一些法国剧团经常前来慰问法军,上演了一些世界名剧,歌德的眼界开阔了,他对戏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开始大量接触法国的文学作品,看到儿子的举动,母亲感到很高兴。歌德十三岁那年过圣诞节,母亲送给他的圣诞礼物是一些小木偶。他如获至宝,马上在全家和邻居的一些孩子面前,亲自导演了一场又一场的木偶戏。从那以后,他常常自己编戏和小伙伴们一起演出,并且当真动手写剧本了!

歌德的这种做法违背了父亲的意愿。他严厉地斥责了儿子,并禁止歌德看戏,也不许他再研究文学,尤其是他讨厌的一些作品,更不许儿子接触,甚至连这些作家的名字都不能提到!而母亲却恰恰相反,她理解文学,爱好文学。她虽然没有公开反对丈夫固执的做法,却继续主动地培养儿子对戏剧和文学的兴趣,经常和儿子一起研究文学问题,并介绍儿子看一些世界名著。有时两人还私下热烈地讨论读书心得。这样歌德的文学天赋不仅没有被扼杀,而且暗中还得到妈妈的浇灌和培育。

读故事,悟道理:

人的发展离不开环境因素,同时也离不开关爱和理解。

莫泊桑的老师

法国著名作家福楼拜是莫泊桑的老师。他对莫泊桑的要求非常严格,特别在写作上给了他许多有益的指导和帮助。福楼拜认为,一篇好的小说能够把人物的形象、性格描绘得惟妙惟肖,要想写出这样的小说,关键是要学会比较,提高观察能力,而不在于写作的技巧。他也正是按照这个原则来要求莫泊桑的。正是因为老师对他的启发与帮助,才使得他对社会的观察日益深刻,写作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所以后来成为一名世界著名的文学大师。

有一天,福楼拜与莫泊桑在一起讨论怎样写好一篇小说,福楼拜对莫泊桑说:“当你看见一位叼着烟斗的守门人,或看见一位坐在自家门前的杂货商,你用最精炼的语言给我描绘出守门人和杂货商的外貌、姿态。要求你的言语必须传达出他们全部的精神本性,以便我不会把他们和任何别的守门人,任何别的杂货商人混淆在一起。我想,你要做好这些,至少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听了老师的话,莫泊桑深受启发,那些要点听来容易,但要做好,确实需要花一番苦功夫。他想,过去自己曾写过一些小说,有些人物之所以形象不够生动,活不起来,关键是对人物的描述过于雷同。千人一面,个性不鲜明,没有特点,这样的作品丝毫没有新意,它怎么能赢得读者、打动人心呢?

此后,他牢记老师的教导,时时注意加强观察,注重同一个人用不同的方法去描写。而且,他每写一部作品,不仅对人物,而且对情节、语言等都要经过反复琢磨和提炼,力求不重复、不雷同。

后来,莫泊桑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形象生动,性格各异,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读故事,悟道理:

生活中有许多细节需要我们去观察,有观察才会有收获。

哥德巴赫猜想

著名的“哥德巴赫猜想”是由18世纪德国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的。哥德巴赫在研究数学时发现,许多大于6的偶数,都可以写成两个素数之和。如,8可以写成3和5之和,100可以写成3和97之和等等。于是哥德巴赫做出这样一个命题设想:任何一个偶数都可以分解成两个素数之和。但是,哥德巴赫对自己提出的这一观点能否成立,无法做出精确的数学证明。

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在给彼得堡科学院院士、著名数学家欧拉的信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大胆的命题设想,并希望得到他的证明。然而,欧拉也不能对这一命题加以证明。于是,这个数学难题便被人们称为“哥德巴赫猜想”,并被简化为“1+1”:一个偶数=一个质数+另一个质数。

二百多年来,许多数学家都对此进行了勇敢的探索。在向“哥德巴赫猜想”冲刺的接力赛中,中国数学家陈景润率先成功地证明了“1+2”,这一证明距离“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终目标只有一步之遥。但“哥德巴赫猜想”至今仍然是数学王冠上一颗期待人们去摘取的璀璨的明珠。

读故事,悟道理:

一代又一代的数学家和数学爱好者对“哥德巴赫猜想”的探索,表现出了非凡的锐意进取精神。这种勇攀高峰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它是我们迈向成功的强有力的动力。

至死怀疑

曾荣获诺贝尔奖的美籍奥地利物理学家泡利敢于向任何人发难。

1954年2月下旬,中国留美的杨振宁教授应著名科学家奥本海默的邀请,到研究所做学术报告,当时泡利也在场。当杨振宁刚写下一个数学公式,泡利就马上追问:“您写的公式中,有一项的质量是多少?”

泡利问的这个问题,当时还根本无法回答。因此,杨振宁含糊地回答了几句。可是当杨振宁再往下讲时,泡利不依不饶,又站起来问:“那质量到底是多少?”杨振宁教授只好尴尬地离开讲台坐下不讲了。后来,奥本海默讲了几句圆场的话,报告才算勉强讲下去。

第二天,泡利写了一个纸条给杨振宁,表示非常抱歉,并说明自己并无恶意。

1956年春,两位华裔学者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一个石破天惊的新猜想,认为在一种被称为“弱相互作用”中,“宇宙”是不守恒的。为了让大家信服,他们请中国来的吴健雄教授进行这个实验。

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在翘首以待,盼望吴健雄能通过实验,得出一个或对或错的结论。泡利同样很关心吴健雄的实验,但他非常肯定地认为,杨振宁和李政道一定错了,宇宙守恒是绝对不会动摇的。为此,他甚至要拿出一大笔钱来与人打赌。

1957年初,实验结果出来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猜想是正确的。在弱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宇宙果然不守恒!这个结果立即引起了物理学界的轰动。泡利对此十分惊讶,他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不无幽默地写道:“幸亏没有人跟我打赌,否则我要输掉一大笔钱。”

泡利这种发难和怀疑的精神,一直到死都不曾更改。也正是因为这种精神,才造就了他在科学上的成就。

读故事,悟道理:

对科学家来说,富有怀疑和批判精神,是最基本的素质。因为在科学的殿堂里,没有怀疑就没有创新。科学一旦与怀疑绝缘,那它的生机和活力也就不复存在了。对于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我们同样需要具备怀疑精神,不可人云亦云,混淆是非。

巴尔扎克的理想

巴尔扎克从小就对文学十分感兴趣。然而,父亲却硬要他学习法律。父子之间常为此事发生冲突。在巴尔扎克的一再坚持下,父亲做出让步:如果巴尔扎克在两年时间内能在文学方面有所成就,他就不再干涉。于是,巴尔扎克把自己关在房子里,整天埋头写作。其间,他写了一个历史剧,由于自己的阅历有限,对剧本的特点了解不够,没有成功。但巴尔扎克并没有丧失信心,他坚信,只要有决心,肯努力,一定能在文学上取得成绩。

巴尔扎克开始拼命阅读世界名著,广泛地接触社会和了解人生,每天坚持写作12小时以上,直到写得手指痉挛起来才稍事休息,然后又写下去。为了读书和写作,巴尔扎克真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巴尔扎克说:“我已经把生命投入这个坩埚里,像炼金术士投他的金子。”

两年后,巴尔扎克并没有在文学上取得任何成就。父亲一气之下断绝了他的经济来源。巴尔扎克陷入贫困的境地。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艰难的生活使巴尔扎克对法国社会的下级阶层,以及人与人之间冷酷的金钱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这些成为他后来文学创作中最重要的主题。1829年,巴尔扎克第一次用自己的真名发表了小说《朱安党人》,这部作品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从此,巴尔扎克一发而不可收,完成著名的社会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集--《人间喜剧》。

读故事,悟道理:

一个人不单要树立理想,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实现理想的决心。孜孜不倦地工作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是实现理想的必要保证。

贝多芬与海顿

贝多芬年轻时,曾跟随著名音乐家海顿学习音乐创作。然而,师徒二人对于音乐创作的倾向并不一致,海顿的乐曲风格比较沉静,而贝多芬则情感奔放,彼此很不协调,因此师徒之间经常出现分歧。

海顿古老的、墨守成规的创作乐风,常常引起贝多芬这样一位激情如火、勇于革新的青年天才的不满。师徒之间经常为此争执不休。

有一次,海顿给贝多芬布置了一道作业,就是把自己谱写的小步舞曲让贝多芬改成一首谐谑曲。而贝多芬却向一种不同风格的音乐做大胆的尝试,是用海顿“旧的语言”写贝多芬自己“新的语言”。海顿看完作业后,极为气恼,并劝贝多芬沿用古老的音乐形式,不要轻举妄动,“跳到深水中去”。但贝多芬还是“跳下去”了。

贝多芬的《第二交响曲》更加没有守旧的乐风,与海顿的劝告相距甚远,这几乎使海顿气得昏了过去。他便责问贝多芬:“为什么不写上‘海顿弟子贝多芬作’?”贝多芬回答:“因为先生的守旧我没有学到,况且这是我自己独到的音乐。”这使海顿怒气冲天,立即辞掉了这个“不忠实”的弟子。

贝多芬在革新大道上的步伐越走越快,胆量越来越大。他不仅改革了当时盛行的“无标题音乐”,并以“标题音乐”的新形式实践在自己的交响音乐之中,他还将囿于宫廷中为王公贵族服务的“室内乐”解除束缚,介绍给广大人民群众。因此贝多芬又招来了新的谴责。舆论界的批评家们对这位创造力丰富的新巨人发出嘲笑:“那副农民一样的粗短身材的乡巴佬儿,想对纯音乐进行改革,真是荒谬!”贝多芬对批评家们的咆哮置之度外,又继续尝试下去。他坚定地说:“一匹奔腾的骏马决不会让苍蝇叮了几口就裹足不前。”

读故事,悟道理:

创新是通向成功的捷径。然而,开辟这条捷径,会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阻力。要想解决这些难题,必须具有打破传统束缚的勇气和决心。

画蛋起步成大师

达·芬奇是意大利著名的画家,从小爱好绘画。他十四岁的时候进入著名画师和雕塑家维罗齐奥主持的艺术工场学习绘画。

维罗齐奥对学生要求很严,训练的方法也非同一般。他开始指导达·芬奇学画时,说:“我先不给你讲绘画理论,也不让你临摹古人名画,而是给你一个鸡蛋,先照着它画,你看如何?”

“我一定按老师的指教,好好学画。”达·芬奇望着老师点着头说道。

达·芬奇开始很有兴趣,照着鸡蛋非常认真地画着。但是一段时间过后,老师仍然叫他画鸡蛋,达·芬奇有些厌倦,不耐烦了。他边画边想,鸡蛋这么容易画,为什么老让我画它呢?这样怎么能够提高?

一天,达·芬奇感到实在没意思,便鼓足了勇气去向老师请教,说:“绘画的对象是复杂的,技巧是多样的,老师为什么只是叫我画一个简单的鸡蛋?”

维罗齐奥耐心地对他说:“我早就料到你会有这种情绪和想法。孩子,你知道吗?鸡蛋虽然简单,但在一千个蛋中,却找不出两个完全相同的蛋,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将它变换一下角度,它的形状也会有所不同。”

达·芬奇听了之后,仍不解地问道:“老师,即使把这些不同的蛋画得再好,把这些蛋从不同角度画得再准确再形象,不就是只会画一个蛋吗?”

维罗齐奥笑了笑说:“要知道你能在画纸上准确地把它表现出来,得具有怎样的基本功啊!我所以叫你反反复复地画蛋,首先是训练你细心地观察事物,准确地把握形象,再就是通过反复练习,达到眼手一致,随心所欲地表现事物。有了这种基本功,那么无论画什么东西,不就得心应手、应付自如了吗?”

达·芬奇听了,点了点头,说:“老师,我明白了,决不辜负您的期望。”

后来,经过不懈的努力,他终于成为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的绘画大师。

读故事,悟道理:

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去做。别轻视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即便是最普通的事,也应该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能把小任务顺利完成,也有完成大事情的可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便不会轻易跌落。

月球表面不是平的

伽利略是意大利著名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在伽利略之前,很多天文学家在望远镜里都看到了月球黑暗的部分里有一些光点,这些光点逐渐变大变亮,最后跟其他光亮的部分融为一体。天文学家们纷纷从“科学的角度”思考,推断出“科学而又合理”的答案。当时的伽利略十分年轻,并未出名。他想,这个现象很像早上的太阳照射在山上,太阳爬得越高,山谷的阴影缩得越小,最后整个山头都在阳光照射之下。因此,伽利略下结论说月球表面一定不是光滑的,是高高低低跟地球一样有山有谷的。

事实证明,伽利略的猜测是对的。但是那些自以为是的人根本不会相信这个毛头小子的话,甚至把伽利略当作疯子看待。

读故事,悟道理:

思维定式常常会令人们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拥有高贵的头衔并不意味着你的判断就一定正确。敢于挑战权威,勇于打破常规,真相必将大白于天下!

爱因斯坦的预言

爱因斯坦是20世纪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他在1936年曾经预言,一个天体发出的电磁波在到达地球前,如果遇到另一个质量很大的天体时,会因后者的巨大引力而发生弯曲,形成一个光环,后来人们将其称之为爱因斯坦环。

为了探索和揭示爱因斯坦环的神奇奥秘,人们一直在努力。1988年,美国科学家终于在海斯塔克天文台对狮子座射电源MG1131+0456的天线阵的观测中,发现了第一个“爱因斯坦环”,第一次向人们证实了爱因斯坦的预言。这一激动人心的发现大大鼓舞了人们继续探索的信心。1991年1月,美国国家射电天文台发现了第二个“爱因斯坦环”,并且发现,其电磁波源是一个距地球28亿光年的明亮的蓝色类星体,它与地球之间有一个星系,其质量约为太阳的3000亿倍。这一发现使人们观察宇宙的视野大大拓宽。紧接着,在同年7月,澳大利亚天文学家戴维·琼斯领导的一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发现了第三个“爱因斯坦环”,也是最亮的一个环。

发现和研究“爱因斯坦环”对于了解宇宙,特别是计算宇宙的大小和年龄具有重要意义。“爱因斯坦环”的证实,使人们对宇宙的认识进入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读故事,悟道理:

“爱因斯坦环”这一伟大的预言,极大地拓宽了人们探索宇宙的思维视野,拓展了人们创新思维的广阔空间。要学会创新思维,取得创新成就,除了有梦想和敢于质疑外,执着的创新进取精神也是必不可少的。

教室里的游戏

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数学趣题和耐人寻味的科学小品的美国科普作家马丁·加德纳,少年时就格外机敏聪慧。

他上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喜欢跟同学们做游戏。有一次,老师从讲台下拿出早准备好的10只塑料杯,排成一条线地放在讲台上,然后对同学们说:“左边的5只杯子倒满了红色的水,右边的5只杯子空着。现在出一个试题:只准动4只杯子,要让10只塑料杯变成盛红色的水的杯子和空杯相互交错排列,如何移动呢?”

同学们睁大眼睛瞅着10只杯子,纷纷用小手试着比画。很快,不少同学举起了手,说出了正确的答案:只要将第2只与第7只,第4只与第9只互换位置,盛红色的水的杯子与空杯就能交错排列了。老师演示了一遍,果然,装水的杯子和空杯子互相隔开了。

老师把交错排列的杯子又摆回原样,然后接着问同学们:“如果只准动两只杯子。你们能不能达到同样的目的呢?谁想到了,可以到台上来做。”

教室里静悄悄的,同学们紧张地思索着。过去了好一会儿都没有人举手。

突然,马丁·加德纳站起来,说:“我有办法。”说着走到讲台前,拿起第2只杯子,把里面的红色的水倒进第7只杯子;又拿起第4只杯子,把里面的红色的水倒进第9只杯子。结果,杯子再一次形成交错排列的模式。

老师十分高兴,便问道:“你是怎么想到的呀?”

马丁·加德纳说:“我也想过移动杯子,可是怎么想都不可能,于是又想到了杯子里的水也是可以动的啊!看着只是动了两只杯子,事实上4只杯子都‘动’了。”

老师说:“你说得很好!我们思考问题时,就是要多开拓一些路子。”说着,老师把7只杯子放回到讲台下面,台上只剩下3只空杯子。他从抽屉里拿出10颗绚丽的玻璃珠子,说道:“请把这10颗珠子分别放进这3只塑料杯里,每只杯里的珠子都必须是单数,不能是双数。”

同学们又紧张地思索起来,考虑着各种方案:1、1、8;1、3、6;3、3、4……无论怎样分,至少都有一个双数存在。

一个同学站起来大声宣布:“老师的问题不可能解决!”

老师微笑地望着大家。

马丁·加德纳又站了起来说:“我有办法。”他再一次走上讲台,拿起玻璃珠子在一个杯子里放了5个,然后在另一个杯子里又放了5个,最后,拿起放了玻璃珠子的杯子套入第三个空杯子里。

老师大喜道:“好!跟同学们说说你是如何想到这个方法的?”

马丁·加德纳回答道:“把10个珠子分别放到3个杯子里,必须全部是单数,可以肯定是不可能的。珠子的数目不会变,那我就在杯子上打主意喽。”

老师说:“加德纳很会动脑筋,让我们为他鼓掌!”

教室里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读故事,悟道理:

加德纳两次正确回答老师的问题,在于他没有按照一般的思路去思考问题。很多事情都是如此,如果你墨守成规,永远也找不到答案。把思路放宽一些,不按常理出牌,问题反倒轻轻松松就能解决了。

苍蝇飞了多远

有人向著名数学家约翰·凡·纽曼请教这样一个问题:两个人相距3.048米。他们同时以每秒0.3048米的稳定步幅朝对方走去。有一只苍蝇落在其中一个人的鼻子上。当他们开始朝对方走去时,这只苍蝇飞起来了,飞到了另外一个人的鼻子上,然后又飞回到第一个人的鼻子上,然后又折回到第二个人那里,如此往复。苍蝇的飞行速度是每秒钟3.048米。当然,由于两个人的距离越来越近,苍蝇每次飞行的距离自然也就越来越短了。当这两个人碰到一起将这只苍蝇压死的时候,这只苍蝇总共飞行了多少米?

纽曼听完了问题说:“那得容我认真计算一下。”说完便钻到屋里忙着计算去了。几分钟后,纽曼拿出了正确的计算结果--苍蝇飞行了15.24米。

纽曼是个数学家,在数学方面他知道得太多了,上述问题使他想到了运用高等数学的方法,计算出苍蝇在两个缓慢向对方移动的人之间的不断缩短的各次飞行距离的总和。假若换一个不具备纽曼那样的数学知识的人,由于在数学方面知道得不是很多,他也许会很快答出“15.24米”。因为从两人的距离和速度可以算出,两人走到一起只需要5秒钟,苍蝇每秒飞3.048米,飞行总距离也就是15.24米而已。

你看,这个看似复杂的问题,解决起来竟是如此的简单。

读故事,悟道理:

知识可以让人强大,也会让人坠入陷阱。有时候知道得太多,反而容易蒙蔽我们的双眼,使我们忘了简单朴素的真理。 CnLh/dcbd56/hCHqt9xkFKOClMBmnJ7iJSqYsTfTd2C4PtBu7qVs4fCOWBnJOHW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