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3章:蝴蝶泉的传说

苍山是大理有名的地方,很久以来,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美丽动人的故事。

苍山有十九峰,其中有一峰叫做云弄峰。云弄峰有一潭清澈的、有两三丈宽的泉水,浓密的树丛荫蔽着它。茂盛的枝叶,斜斜地横盖在泉顶的上空,在每年的三、四月间树木开花的时候,青青的柔枝上点缀着淡黄色的小花,这泉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人们都叫它蝴蝶泉。关于蝴蝶泉这个名字的由来,有着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

这个泉本来并不叫蝴蝶泉。早先,因为它泉水清澈、经年不断、深不见底,从来没有人知道它有多深,所以附近的人都叫它无底潭。

无底潭边住着一家姓张的农夫,家里只有父女两人相依为命,守着几亩薄田度日。他有一个年轻漂亮的女儿名叫雯姑。她的容貌国色天香,即使是娇艳的花朵见了也要自愧不如;她的心地纯洁善良,即使是清澈的无底潭水也无法和她的纯洁相比。

她白天勤劳地帮助父亲种田,晚上纺纱织布。她勤劳和美丽的名声,远远地传播到了四方。少女们把她看作自己的榜样;小伙子们则对她日思夜想、魂牵梦萦,连做梦也想得到她的爱情。

这时,云弄峰上住着一个名叫霞郎的青年樵夫。他无父无母,过着孤苦的生活。他的身上有着许多优点:不但忠实善良、吃苦耐劳、心灵手巧,而且他的歌喉美妙无比,歌声像百灵一样婉转、像夜莺一般悠扬。每当他唱起歌来的时候,山上的百鸟都会安静下来,默默地倾听他那美妙动人的歌声。

每隔几天,霞郎就要背柴到城里去卖,来来往往总要经过无底潭边。霞郎也和别的青年一样,深深地爱着雯姑,每次从她家门前经过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向她偷偷地望上几眼。

雯姑也一样爱慕霞郎,每当他唱着歌走过潭边的时候,她都要停止纺织,伏在窗棂上倾听他那娓娓动听的歌声,并眼含温情地注视着他。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这两个青年人的心里产生了纯真的爱情。

有一次,在一个月明的夜晚,雯姑在潭边遇见了霞郎。在浓荫里、在柔美的月光下,他俩互吐心中的爱慕之情。从此无底潭边就常常有了他们的身影,树荫下也常常留下他们双双的足印。

苍山下住着一个凶恶残暴的俞王。他是统治整个苍山和洱海的霸主,是压迫剥削人民的魔王。他统治下的一草一木,都浸透了人民的血泪。人民对俞王恨之入骨,其恨比苍山还高、比洱海还深。

雯姑美貌的名声传到了俞王的耳朵里,这个无恶不作的恶魔便带着他的狗腿们来到无底潭,打伤了年迈的张老头,把雯姑抢到了俞王府,打算让雯姑做他的第八房姨太太。

俞王一见雯姑,顿时被她的美貌所迷住,像狗一样地流着口水,嬉皮笑脸地对雯姑说道:“我府里有用不完的金银财宝、吃不尽的山珍海味、穿不完的绫罗绸缎,只要你答应做我的妻子,我保你荣华富贵享用不尽。”

雯姑对此嗤之以鼻,鄙夷地说道:

“实话告诉你,我早就爱上我的霞郎哥了,就算你有再多的金银财宝,也买不动我爱霞郎的心。”

俞王闻听此言,勃然大怒道:

“哼,我有钱有势,势力比天高,我跺跺脚天会动地会摇,难道我还比不上那砍柴的霞郎?假若你不顺从我的话,你是逃不出我的手掌的。”

雯姑毫无惧色,坚决地说:“不管你有多威风,你想要我答应你,那真是白日做梦。”

这样,经过了三天三夜,俞王软硬兼施,用尽了手段,却一丝一毫也动摇不了雯姑坚贞的心。俞王恼羞成怒,叫狗腿们将雯姑吊起来,想用肉刑强迫雯姑屈从。

话分两头,单说霞郎这天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来到无底潭边与雯姑相会,可是他并没有见到雯姑,他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变故,于是到了雯姑家里,见她家中一片凌乱。将死的张老头挣扎着对他说完了雯姑被抢的情形,就饮恨而终了。

痛苦和仇恨燃烧着霞郎的心,他埋葬了张老头以后,怒火已经使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他抓起斧头,气势汹汹地朝俞王府奔去。

黑夜里,霞郎翻过俞王府的高墙,在马房里找到了被高吊着的雯姑。他用斧头将绳索砍断,带着雯姑逃出了俞王府。

雯姑和霞郎在漆黑的路上急奔,俞王带领着恶狗和士兵在后面紧追不舍。

他们逃上高山,俞王也尾随着追上高山;他们逃下深谷,俞王也紧追至深谷。俞王耀武扬威地在后面高声喊道:

“就算你们上天入地,也休想逃出我的手掌心。”

最后,雯姑和霞郎逃到了无底潭边,前面无路可走了,俞王的狗腿们紧紧包围着他们,要他们跪地乞降。

这时,雯姑和霞郎紧紧地拥抱着,纵身跳下了无底的深潭……

无底潭边的人们听说这一对人人夸赞的青年人的死讯后,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仇恨,纷纷拿出武器打进了俞王府,把俞王和他的狗腿杀得一个不剩。

第二天,人们准备到无底潭把雯姑和霞郎的尸首打捞上来,突然,无底潭的水翻滚沸腾起来,潭中冒起了一个巨大的水泡,水泡下有一个空洞,从水洞中飞出了一对五彩斑斓的蝴蝶,互相追逐着在潭边翩翩起舞。一会儿,又从四面八方飞来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蝴蝶,围绕着这一对蝴蝶在潭边和树下四处飞翔。

从此以后,人们便给无底潭换了一个名字--蝴蝶泉。到了每年的三、四月间,各色各样的美丽的蝴蝶便飞来蝴蝶泉边,成群地上下飞舞。泉上和泉的四周,漫山遍野,完全变成了彩色缤纷的蝴蝶世界,成为罕见动人的美丽奇景。

阿里山的传说

在台湾嘉义市的东面,有一座海拔两千多米的高山,名叫阿里山。山上生长着大片的原始森林,台湾三宝(大米、甘蔗和樟树)之一樟树就大部分生长在这里。这儿,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是台湾有名的游览胜地。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半山腰上的一棵参天的大桧树。据说,这棵桧树已经有三千多年的树龄了,所以人们都管它叫“神木”。

从前,因为阿里山全山上下不长一棵树、一棵草、一朵花,所以它又叫秃山。那么,这座秃山是怎样有了树木和花草呢?又为什么改名叫阿里山呢?当地有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在这座秃山北面的一个沟岔上,住着一个以打猎为生的小伙子,名叫阿里。有一天,阿里到北山坡上去打猎,突然,看见山下有一只吊睛猛虎正在追赶两个采花姑娘。阿里急忙从山坡上跑下来,一下跳到老虎的背上,手起刀落,只听“咔嚓”一声,老虎脑袋被砍落在地,顺着山坡滚了下去。两个采花姑娘得救了。

他刚要回北山坡上打猎,又见从天上落下来一个手持龙头拐杖的白胡老头,老头一边笑,一边拽着两个姑娘的胳膊往南山坡上拉。阿里是个见义勇为的好小伙,他见这两个姑娘刚脱离虎口,又遭到这坏老头子的耍戏,心中燃起阵阵怒火。他大喝一声:“住手!”便一个箭步冲到那个坏老头的面前,夺下他的龙头拐杖,狠狠地照着老头的前额打了一下。那老头痛得大喊一声,放开那两个姑娘,再看他的前额起了一个很大的疙瘩。他一甩袖子,向空中飞去,一转眼,就不见了。

没过多久,晴天响起了雷声,那雷声由远而近,越来越大,只见那两个采花姑娘吓得浑身乱颤,她们焦急地说:“这下可糟了,这下糟了!”

阿里奇怪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两个姑娘说:“我俩本是天宫里的仙女,听说台湾岛景色怡人,就偷偷来到这里。不想,遇见了恶虎,多亏你救了我俩的性命。谁知,由于贪恋这里的美景,误了回去的时辰。玉帝派老寿星下来捉拿我俩回天宫治罪。我们惧怕玉帝的刑法,不愿意回天宫。正在老寿星拉我们的时候,你却跑过来把他打跑了。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玉帝,玉帝震怒,下令让雷神用雷火将这一带的生灵全部烧死。”

阿里听她俩这么一说,大吃了一惊,没想到自己做好事反而给这一带的生灵带来了大灾难,于是焦急地说:“难道就没有什么办法,搭救这一带生灵吗?”

两个仙女说:“有倒是有,不过要有一个肯于牺牲自己性命的人,跑到南面那座秃山顶上,把雷火引开,使雷火不能蔓延,才能保住这一带的生灵。阿哥你赶紧躲到安全的地方去,我俩这就到秃山顶上去引雷火。”

阿里摇着头说:“不,老寿星是我打的,祸是我惹的,怎么能让你们去呢?还是让我去引雷火吧!”说罢,他就拿起那根龙头拐杖,急忙向南边的那座秃山上跑去。不大一会儿,他就登上了秃山的山顶。他仰起头来,朝着天空高声喊道:“雷神!老寿星是我阿里打的,那两个仙女是我阿里放的,祸是我阿里惹的,这一切都是我一手造成的,与他人毫无关系!你那雷火,朝我阿里身上击吧!”

这时,雷神正好来到秃山上空。他举起雷钻和闪锤,只听“轰隆”一声响,一个响沉雷,一下子把阿里的身体击个粉碎,雷火在秃山顶上燃烧起来。雷神见火着起来了,转身到天宫交差去了。因为这座山上光秃秃的,没有树木和花草,雷火还没燃烧到半山腰,就自己熄灭了。

阿里虽然被雷火击死了,但他死后不久,这座秃山的漫山遍野却长出了一片片的树木。人们都说,这些树木,是阿里被雷火击碎了的皮肉和头发变成的。那棵神木呢?据说就是老寿星的那根龙头拐杖所变成的。那两个仙女,见到这种情景,深受感动,她们合计了一下说:“阿里哥是为我俩和大伙儿而死的,他死后,皮肉头发都变成了树木,为人们造福。我们俩就变成花草,好给阿里哥做伴,也为人们造福。”

从此以后,这座一无所有的秃山有了漫山遍野的树木和花草,树木郁郁葱葱,花草飘香。人们为了纪念这个舍己为人的好后生,就把这座山改名叫阿里山。

龙狗娶公主

在黄帝的著名子孙当中,除颛顼做了北方的天帝并且一度做了中央的天帝之外,还有帝喾,也非常著名,他第一个做了下方的人王,奠定了国家的基业。当时的人们都叫他做高辛王。

高辛王当国的时候,有一年,大耳朵的皇后娘娘忽然得了耳痛病,足足痛了三年之久,经多方医治,都没有治愈。后来从耳朵里掏出一条金虫,大约有三寸长。虫一掏出来,耳痛病居然立刻就消失了。

大耳朵皇后觉得奇怪,便把这条虫用瓠篱盛着,又用盘子盖着,并且还亲自拿黑饭来喂它。喂呀喂的,盘子里的虫忽然变做一只龙狗,全身锦绣,五色斑斓,发出金光,从头到尾可以达到一丈二尺长。因为是从盘子和瓠篱里变出来的,因此给它取名为“盘瓠”。

高辛王见了这只非常漂亮的狗,很是喜欢,让它陪伴在左右,几乎寸步不离。

那时忽有房王作乱,高辛王为国家的生死存亡而忧心忡忡,便向群臣说道:“如果有人能斩房王的头来献,我就把公主嫁给他。”群臣看见房王兵强马壮、所向披靡,势如破竹,预测着很难取得胜利,都不敢去冒这生命的危险。

话说这天,宫廷里忽然不见了盘瓠,大家都不知道这只狗到底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一连找了好几天,都毫无踪影。高辛王也感到非常奇怪。

人们哪里知道盘瓠离开宫廷之后,直向房王的军营奔去。房王的军营,驻扎在海水的那岸。盘瓠跑到海边,摇身一变,变作一条张牙舞爪、威风十足的龙,浮过奔腾的大海,跳上海岸,再变回原形。

盘瓠直到房王军中,见了房王,不住地摇头摆尾,哄得房王很高兴。

“高辛氏怕快灭亡了吧。”房王向他左右的臣僚说,“连他的狗都跑来投奔我,看来必定是上天之神要助我消灭高辛氏了。”

于是房王大摆宴席,为这条狗的投奔作乐志庆。那天晚上,得意忘形的房王喝得酩酊大醉,睡在中军帐中。盘瓠趁这时机,猛地咬下房王的头,背在背上,奔出军帐。

一支追兵,各人手里拿着明晃晃的武器,在后面紧追不舍。

盘瓠奔到大海边,忽地纵身一跃,又变作一条甲光闪闪、须髯奋张的龙,腾云驾雾,飞过了波涛澎湃的上空。追兵们但见眼前云隔雾阻,却不见盘瓠的踪影,只得垂头丧气地回去了。

高辛王那天坐朝,忽然看见爱犬衔了敌人的头跑回宫来,不禁喜出望外,便叫人收去人头,多拿些剁得细细的肉酱来喂它。

出人意料的是,盘瓠只把鼻头向盆边嗅了嗅,呜呜地叫了两三声,便走开了。从此它便闷闷不乐地睡在屋角,不吃东西,也不活动,连他的主人高辛王呼唤它,它也不起来,就这样过了好几天。

高辛王看到自己的爱犬这个样子,心里也很难过,想了一想,便向盘瓠说道:“狗啊,你为什么既不肯吃东西,也不起来呢?莫不是想要娶公主为妻,恨我没有履行自己的诺言吗?并不是我不想履行诺言,实在是因为狗和人是不可以结婚的啊!”

令人震惊的是,盘瓠竟突然口吐人言,说道:“王啊,请不要忧虑,你只要将我罩在金钟里面,七天七夜之后,我就可以变成人了。”

高辛王听了这话,甚觉诧异,果然将盘瓠罩在金钟里面,看它如何变化。一天、两天、三天过去了,都没有什么动静,到第六天,多情的公主担心它会被饿死,于是悄悄打开金钟一看,盘瓠的身体都已变成了人形,只留一个狗头没有来得及变,可惜金钟被打开以后,就再也无法变了。

于是盘瓠从金钟里跳出来,披上大衣,公主则戴了一顶狗头帽,他俩就在皇宫里结了婚。

结婚以后,盘瓠带着妻子,到南山去,住在人迹无法到达的深山的崖洞中。公主脱下华贵的衣裳,穿上庶民百姓的服装,事事都亲力亲为,毫无怨言。盘瓠则每天出去打猎,以此为生。夫妇俩过着和睦幸福的生活。几年以后,妻子生下三男一女,于是带着儿女们回去看外祖父、外祖母。

孩子们都还没有姓氏,就请高辛王赐给他们姓。大儿子生下来是用盘子装的,就赐姓为“盘”;二儿子生下来是用篮子装的,就赐姓为“蓝”;只有三儿子想不出应该赐什么姓好,适逢天上有轰轰的雷声响过,于是便赐姓为“雷”。小女儿长大成人,招了个勇敢的兵士做女婿,跟着丈夫姓了“钟”。蓝、雷、盘、钟四姓,互相婚配,后来子孙繁衍,成为国族,大家都奉盘瓠为他们共同的老祖宗。

丹朱化鸟

尧有十个儿子,十个儿子当中,丹朱是年纪最大的,可也是最不成器的一个。

丹朱为人骄傲暴虐,常常喜欢和伙伴们带着随从臣仆,到各地去漫游,稍不如意的地方,就要迁怒于人、大发脾气、虐待他的臣下。

那时候洪水为患,弥漫天下,丹朱出去游玩,总是坐船去,渐渐习惯了水上的生活,对于人民的疾苦满不在乎,倒是觉得坐着船出去东游西荡非常有意思。

后来洪水被大禹治理平息了,有些地方水浅,不能通船,任性的丹朱却还要叫人不分昼夜地替他推着船走,称之为陆地行舟。船在泥沙和水草之间摩擦着、颠簸着,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推船的人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丹朱和他的伙伴们却在船上吃喝玩乐,哈哈大笑,脸上表现出毫无心肝的志满意得的神情。

有时他和他的伙伴们干脆就关起门来,在家里为所欲为,他们什么坏事都干得出来,闹得实在有些不像话。

丹朱的弟弟们见哥哥这样胡作非为,也都不服他的管教,弟兄们时常发生内讧,彼此间纷争不休。

尧看见丹朱性情太恶劣,教育无效,心中暗自焦急。他因此创制了围棋这种游戏来教给丹朱,希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改善丹朱的性情,使他能够改邪归正。

哪知道丹朱对于围棋这玩意儿,起初还觉得新鲜有趣,曾经专心致志地研究过一段时间,后来,就觉得有些腻味了。他自己忽然异想天开,创造了另一种棋。他选择了一片平原旷野,叫人按着棋局的格式在那里遍栽桑树,他和他的朋友们就各据一方,用桑树来做棋局、用犀牛和大象来做棋子,指挥着它们进退周旋,他觉得这比他父亲的围棋更是兴味无穷。后来他连这也玩厌了,便扔开它,仍旧和他的那帮朋友去胡闹。

尧知道丹朱实在没有能力担当执掌国家的重任,决定把国君的位置禅让给舜。又唯恐丹朱不服气,聚集他那帮恶朋歹友从中捣乱,便颁下诏命,把丹朱放逐到南方的丹水去做诸侯,由后稷监督着,即日动身起程。

那时住在中原的一个叫做三苗的部族,和丹朱的关系非常好,对于尧把天下让位给舜这件事,很不以为然,首先起来反对尧。

正直的尧,他的政治主张并不因为三苗的反对而发生改变,他马上派遣军队去攻打,三苗的首领抵抗不住正义的王师力量,终于被擒伏诛。

剩下的三苗部众,便只好携儿带女,随同着被放逐的丹朱,迁徙到南方去了。他们在丹朱的放逐地丹水附近定居下来。

他们在南方定居不久,势力又逐渐强大起来,于是和满腹怨气的丹朱在一起,以丹朱为首,酝酿着卷土重来,再度进攻中原,推翻尧的统治,彼此平分天下。

没想到事情败露,消息传到尧的耳朵里,智慧高远并且勇敢坚毅的尧,早就料到有此一招,于是便不慌不忙,开始调兵遣将,亲自挂帅,统领大军到南方去消灭乱事。

丹朱和三苗的联盟,还没有准备停当,听说尧的大军开来,急忙整顿旗鼓,与尧的大军对峙。父子俩的军队,就在丹水上展开了一场大战。

丹朱已经习惯了水上的生活,就由他统率水军。他所统率的水军,一个个都能在水面上行走,而且快步如飞。原来丹水里出产一种鱼,名叫丹鱼,这鱼每到夏至前十天,便常从水底浮游到岸边来,鳞甲红光闪闪,在夜间望去,就像是火焰一样,那时赶紧撒下网把它们捕捉来,割取它们的血,涂在足上,就可以涉水如履平地。丹朱的水军人人都有这种本领,因此在战争的开始阶段,尧在水军这方面,竟不是儿子的对手,接连吃了好几场败仗,免不了损兵折将。

幸而由三苗统率的陆军,除了勇猛强悍以外,没有其他的特殊技能,因此尧的军队在陆地上对付三苗的军队就绰绰有余了。终于,靠着尧的智谋和当地人民的帮助,首先击溃了三苗的陆军,使它不能和丹朱的水军配合作战,然后又用谋略将丹朱的水军也一并击溃,于是这场声势浩大的变乱,便再度以尧的胜利而宣告结束了。

失败的丹朱,带着他少数的部众,落荒而逃,一直逃到了南海。面对茫茫的大海,进不能进,退不能退。丹朱觉得自己再没有脸面活在世间,就跳到大海里自杀了。死后他的灵魂变作了一只鸟,这鸟的名字就叫朱,形状有些像猫头鹰,一对脚爪却好像是人的手,它出现在哪里,哪里的“士”就将要被放逐。

他的子孙,聚居在南海的附近,渐渐成为一个国家,叫罐头国或罐朱国。这些人的相貌长得非同一般:人的脸、鸟的嘴壳,常用他们的鸟嘴在海滨捕鱼。背上长有翅膀,却无法飞翔,只能当作拐杖扶着走路。

罐头国的附近便是三苗国,就是和丹朱一同造反失败的三苗的子孙聚居于此而成国的。三苗国的人也都生有翅膀,翅膀生在腋下,很小,也只能点缀观瞻而不能飞行。

山女伏旱魔

据说在远古时候,丽江边出了个生性残暴的旱魔,他打算把山河烤焦,一下子放出八个火太阳来。这样天上就有了九个太阳,一个落了一个升,大地上只有白天,没有黑夜,到处都被太阳烤晒得直冒白烟。树木庄稼被晒干了,田地被晒裂了,山泉枯竭了,大江大湖都快要干涸露底了;人和家畜就更不用说,丽江之畔的纳西族人民都面临着被渴死的灾难。

当地有一个寨子,寨子里有位姑娘叫英古,她既聪明又能干,无论上山采伐,还是下湖捕鱼,无论是在田间种地,还是在家中织麻,都是在当地百里挑一的好手。她人也长得健壮又美丽。她受尽旱灾之苦,不忍看着父老乡亲们被晒死,便立誓去东洋大海,请龙王来解救人们。于是她捉来许多快要渴死的水鸟,拔下它们的羽毛,编织出了一件五光十色的“顶阳衫”披在肩上,直向遥远的东方奔去。

翻过一座座山,跨过一道道沟,趟过一条条河,英古终于来到了无边无际的东洋大海边上,只见白浪滔天,入海无门。怎样才能见到龙王呢?她踌躇着、徘徊着,不禁唱起了动人的歌:

世上出旱魔啊,太阳像团火;

万物烤焦了啊,万众命难活;

东海碧玉水啊,可以救干渴;

难得见龙王啊,焦愁积心窝。

英古不停地唱着,那感人的歌声飘荡在海面上,白浪慢慢地平息了下去。恰巧,龙王的三王子出来游玩,听到英古的歌声,就变成了一个年轻英俊的小伙子,来到她的身边。两人一见钟情,便互吐心扉,畅快地交谈,诉说彼此的身世。最后,三王子赠给英古一枚避水宝戒指,并亲自把戒指戴在她的手指上。

三王子带着英古来到龙宫,龙王龙母都非常高兴,忙备办盛宴,准备择吉日为他们举行隆重的婚礼。英古想到家里的旱情,心急如焚,哪有心思在这里成婚,便恳求龙王帮助,先解救旱灾,然后再举行婚礼。龙王和旱魔素来有冤仇,听了英古的诉说,怒不可遏,马上叫三王子携带万顷雨水,先陪英古回家乡救灾。

三王子让英古挽着他的胳膊、闭上眼睛。英古一一都按照他说的去做,不一会儿,她就觉得自己的身体像一朵云彩似的飘了起来,接着耳边传来一阵阵呼呼作响的风声,时间不长,三王子便对她说:“英古,你快睁开眼睛吧。”她刚睁开眼睛,双脚就落了地,再一看,自己已经站到家乡的土地上了。

三王子一看,土地的确被晒得冒了烟,不禁感叹道:“这里的旱情的确很严重!人民的生活真是艰难啊!”说罢,马上施展法术,霎时满天乌云翻滚、雷声隆隆,顷刻瓢泼大雨从天而降。

听到屋外雷雨交加,人们都从屋子里跑了出来,他们已经猜想到这一定是英古请来了救星。

大家在大雨中唱啊、跳啊,老年人跪在地上磕头,感谢救苦救难、降雨除旱的龙王。人们当然不会忘记英古姑娘,都围着她问长问短。英古姑娘指着正在天空飞舞行雨的三王子,对人们说:“是龙王派三王子帮助我们来了。”于是,人们都跪在大雨里,感激之情无法言表,不住地向天上的三王子磕头致谢。

这时,阴险可恶的旱魔看到了这一情景,都快要气疯了,他咬牙切齿地冲上天去与三王子打斗起来。三王子忙从嘴里喷出一股大水,像一根银色的长矛,直朝旱魔刺去。旱魔见三王子来势凶猛,自己招架不住,就慌忙地向后逃跑。

旱魔退到一块他事先设下陷阱的地方。他转身激怒三王子说:“来来来,你敢过来吗?你要是敢过来的话,我就把你烧成一堆灰!”三王子不知是计,鄙夷地笑了一声,大喊:“我非把你淹成个水鬼不可!”说着便冲了过去。忽然,轰隆一声,三王子落入了陷阱。旱魔见三王子上了当,得意得狂笑不止,并用巨石把陷阱的出口封住,叫来一头大象和一只狮子守住洞口。

英古看到心上人被旱魔骗进了陷阱,就披起顶阳衫,奋不顾身地来和旱魔搏斗。一连苦战了九天,英古最后筋疲力尽,倒在地上再也起不来了。

这时,善神北时三东从这里经过,目睹了无辜善良的人们惨遭旱患,英古姑娘壮烈地战死,来救难的小龙又被困在深洞中,便用雪精造了一条矫健非凡的雪龙去降伏旱魔。这条浑身雪白的长龙,乘风腾云,张开巨口,将旱魔放出的八个火太阳一个个衔在嘴里,全都冻住,再也无法发出强烈的光热,然后雪龙把七个吐在地上,只把第八个火太阳留在了空中,从此,空中多了一个冷太阳,那就是现在的月亮。

紧接着,雪精龙又与旱魔展开搏斗。旱魔妄图将雪精龙烤化,雪精龙早已料到,一个腾身便把旱魔牢牢地压在了身下,使他永世不得翻身。后来,这条雪精龙就变成了一座银冠玉帔的高峰,就是现在的玉龙山。

三王子被困在陷阱里,在听到英古战旱魔力竭而死的消息后,悲愤至极,他鼓足气力,一下子冲出了陷阱,把压住他的大象和狮子冲出去几十丈远。三王子为了永远与英古在一起,便化作一股清泉,围绕英古姑娘躺着的地方潺潺地流淌。这股清泉水后来变作现在丽江坝子纵横交错的沟渠。三王子冲出的洞成为现在的玉泉。

善神北时三东把雪精龙吐下的七个冷了的太阳,捏成七个光芒闪烁的星星,把它们镶在了英古姑娘的顶阳衫上,以表彰她的勤劳、智慧和勇敢。为了铭记英古姑娘的功绩,纳西族的姑娘们便仿照英古姑娘的镶有七星的顶阳衫,做成精美的披肩,世代相传。 W58VFsoPuEeqWx11HuwGb8FxBhKM1opld46Jb905OGUjWaxDiEdnaUoID1u06Q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