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黄帝擒蚩尤

蚩尤是炎帝的苗裔,在涿鹿之野那场神国的战争中,炎帝被黄帝打败了,迫于无奈退居南方,蚩尤也被俘虏而做了黄帝的臣子。蚩尤天生勇猛,对炎帝的失败很不甘心,他部族的人也都和他一心,愿意听他的调遣。

于是,蚩尤族的人去见了夸父族的人,请求他们助一臂之力。夸父族人意见不一,一部分表示对于这种战争并没有多大兴趣,另一部分觉得这正是替弱者打抱不平的好机会。那些愿意打抱不平的人就都参加到这场战争里去了。

蚩尤族人得了夸父族人的帮助,实力和士气重新壮大起来,真是如虎添翼,又和黄帝的军队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了。

黄帝对于夸父族人加入战争,十分恼怒,但一时想不出什么好的办法来对付,接连吃了好几个败仗。他很颓丧,战场上蚩尤族的人又在吹烟喷雾了,烟雾虽不算大,但是东一处、西一处,隐蔽着夸父和蚩尤们出其不意的袭击,时常令黄帝的军队措手不及。

黄帝没有办法,干脆把军队暂时交给他手下的大将力牧指挥着,自己却跑到前些时候会合天下鬼神的泰山上去躺卧起来,好静静地想一想对付蚩尤的计谋。

这时,从天上飞来一个自称“玄女”的鸟身人头的妇人,她见了黄帝之后,说自己是天上得道的女仙,来指点他兵法。黄帝正苦于无计可施,听她这么一说,自然是喜出望外,求之不得,一时间烦恼尽除,喜上眉梢。他先向玄女致谢之后,马上虚心地向她学习种种神奇奥妙的兵法。

黄帝得了玄女的援助,从此行军布阵变化高深莫测。同时又得到了昆吾山的火一样的红铜,用来打造宝剑。这种宝剑造成之后,就变成青色,寒光四射,水晶般的透明,有削铁如泥般的锋利。黄帝一下子得到了兵法,又得到了武器,霎时间军威大振,很快战局就发生了变化。蚩尤族和夸父族的人虽然勇猛有余,但智慧不足,究竟敌不过黄帝的谋略,终于还是失败了。

在最后一场战争中,蚩尤和夸父剩下的队伍被黄帝的军队重重包围。这时黄帝阵中的神龙“应龙”大显神威,他翱翔天空,嘎嘎地怪叫,杀死一个个无路可逃的蚩尤族人,又杀死许多夸父族人。黄帝的军队合围上来,那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铜头铁额的蚩尤首领,也没有逃脱被活捉的命运。

应龙虽然替黄帝建立了赫赫功勋,但却受了“邪气”的侵袭,也和天女魃一样,再也上不了天,他的主人似乎也像忘记自己的女儿一样,将他忘到九霄云外去了。从此他就只好悄悄地到南方的山泽里去居住,所以至今南方多雨。

黄帝当然不会宽恕被活捉的军队首领蚩尤,所以立即就在涿鹿这个地方将他杀掉。杀他时候还不敢把他手脚上的枷锁马上除去,担心他逃跑。直到已经将他杀死了,才从他身上摘下血染的枷锁,抛掷在大荒之中。后来这刑具化作了一片枫林,枫林里的每一片树叶的颜色都是鲜红的,那便是蚩尤身上迸溅出来的斑斑血迹,直到现在还在诉说着他的悲愤。

刑天挥斧舞盾

蚩尤反抗黄帝失败以后,又有一个无名的巨人,起来反抗黄帝,立志要推翻他的统治,为炎帝复仇。

这个巨人,原本没有名字,由于后来被黄帝砍掉了脑袋,后人就叫他“刑天”。“刑天”即为“断头者”的意思。

他本是太阳神炎帝的臣子,生平非常喜好音乐,在炎帝统治宇宙的时候,刑天还为炎帝做了一支乐曲,叫作《扶犁》,也叫《凤来》,又创作了一首诗歌,叫作《丰年》。从这些歌曲的名称中,就可以显示出当时人民所过的生活是非常幸福美满的。

但是新崛起的黄帝却用强大的武力打败了炎帝,把炎帝逼迫到南方去,仁爱而懦弱的炎帝只好忍气吞声,无奈地做起了半个宇宙的小天帝,不敢再和黄帝抗争。炎帝委曲求全,刑天虽然和蚩尤一样,也曾力劝炎帝举兵复仇,却没有能够让炎帝坚定复仇的决心。

当蚩尤举兵反抗黄帝的时候,他心里也曾燃烧起希望的火焰,怀着满腔的悲愤,想一同去参加这场斗争,炎帝却制止了他。

后来听说蚩尤失败,被杀身死,他再也忍耐不住,决定采取单独行动,去和黄帝决一死战。

他偷偷离开南方天庭,左手握了一面盾,右手拿了一把板斧,气势汹汹地一直奔向中央天庭,直接去向黄帝发起挑战。他所向披靡,势如破竹,一路经过许多关隘,把守重重天门的天兵天将,没有一个是他的对手,因而他一直杀到黄帝的宫门。

黄帝听说刑天杀来,怒不可遏,当即提了一把宝剑,亲自出来与刑天展开激斗,两人在云端里剑斧交加,你来我往,拼命厮杀。打斗了很长时间,仍不分胜败。不知不觉,从天庭一直杀到凡间,一路杀去,直杀到西方常羊山的近旁。黄帝觑了个空子,冷不防一剑向刑天的颈脖砍去,只听得“嚓”的一声,刑天那颗像小山丘一般大小的头颅,就从颈脖上滚落下来,落在山脚下了。头颅落地和滚动的声音,就像天上的轰雷,震得山谷和林木都发出嗡嗡的回响。

刑天用手一摸脖子,发现自己的头颅已经没有了。他心里发慌,忙把右手的板斧移给左手握着,蹲下身来伸手在地上乱摸,想把头颅找到,让它重新复原到自己的身体上。周围的大山小岭都给他摸了个遍,那参天的树木、突兀的岩石,在他巨手的接触下都断折了、崩溃了,只弄得烟尘迷漫、木石横飞,但他终究没有找到自己的头颅。

黄帝恐怕刑天摸着了头颅,重新补在脖子上,又将使这场惨烈的厮杀继续下去,因此赶忙提起手里的宝剑,对着常羊山用力一劈,“哗啦”一声,把常羊山分为两半,巨人的头颅骨碌碌地滚入山中,大山又合二为一。

这时,正蹲在地上摸索头颅的刑天,突然间一下子停止了动作。他呆呆地蹲在那里,身体就像是一座黑沉沉的大山,保持这个姿势已经有了千百万年。他知道他的头颅已经被埋葬,他将永远身首异处了。他看不见的敌人或许此刻正站在他的面前,得意地大笑呢。

他失败了吗?--不,他并没有失败!至少从精神和意志上来讲,他并没有甘心失败!

他猛然站起身来,左手拿着那长方形的盾,右手拿着大板斧,向着天空乱挥乱舞,继续和面前看不见的敌人做拼死决斗的样子。

上身赤裸、断头的刑天,用他的两只乳头当作眼睛,拿他那肥大的圆圆的肚脐当作嘴巴,用他的身躯做他的头颅。

他那长在胸前的两只眼睛好像要喷吐出黑色的愤怒的火焰,他那长在肚子上的阔大的嘴巴好像正在发出战斗的呐喊。他只不过因一时疏忽,才被剑砍去了头颅,他并没有失败!是的,他并没有失败!

他还有坚持战斗的力量和勇气。虽然他的敌人很早就已经逍遥地跑回天庭去了,可是他一直到现在还在常羊山的附近,挥舞着他手里的武器……

后羿射日

相传尧在位的时候,天空中出现了十个太阳,这种情况一连持续了好多年。

天空成了太阳们的世界,强烈的阳光把土地烤焦了、把禾苗晒枯干了,甚至连铜铁沙石都要被晒化了。人们热得喘不过气,血液在体腔内差一点就会沸腾。大地上可吃的东西已快断绝了,胃里又燃烧起一把饥饿的火,逼得大家几乎都要发疯了。

真是祸不单行。由于天气酷热,还有一班怪禽猛兽,像吃榆、凿齿、九婴、大风、封猪、修蛇等从火焰似的森林,或沸汤般的江湖里跑出来,逞着它们暴烈的性情肆无忌惮地残害人民,弄得本来已经水深火热的人民,更加活不下去了。

十个太阳一齐出现在天空惹出的灾祸,使作为国君的尧非常烦恼,除了每天向上帝呼吁祷告以外,简直没有任何办法。

十个太阳,都是东方上帝帝俊的儿子。帝俊身为上帝,对儿子们的胡闹和猛兽作怪也极为不满,于是,就派擅长射箭的后羿到民间去为民除害。

后羿带着妻子嫦娥来到下方。尧立即就陪伴着后羿夫妻俩去巡视人民的灾情。可怜的人民,每天在十个太阳的烤炙下,有的已经不堪忍受而痛苦地死去,不死的也已经是奄奄一息,只剩一把黑瘦的骨头了。可是当他们听到天神后羿下到了凡间要为他们射日的时候,顿然又都恢复了活力。四面八方的人民,都赶到王城所在的地方,聚集在广场上,欢呼雀跃,要求后羿替他们诛除祸害。

最迫在眉睫的,当然就是一齐出现在天空中的这十个太阳。起初,后羿原本打算虚张声势,恐吓一下他们,叫他们不敢再随便出来调皮也就罢了。可他哪里知道这些骄纵惯了的少爷,看见后羿在下面拈弓搭箭、作势要射的样子,竟满不在乎,只在肚子里冷笑而已。这一来着实惹恼了后羿,正直的后羿心想:就算你们是天帝的儿子,只要你们敢于和人民为敌,我就敢于收拾你们!

于是他就真的走到广场中央,举起神弓神箭,搭上箭拉满弓,对准天空中的一个太阳,嗖的一箭射上去。起初似乎看不出什么,过了一会儿,只见天空中一团火球悄无声息地爆裂了,流火乱飞,金色的羽毛纷纷四散,“轰”的一声落在地上的,是一团红亮的东西。人们跑近前去一看,原来是一只极大的金黄色的三足乌鸦,想来这便是太阳精魂的化身了。再向天上一看,太阳果然已经只剩下九个,空气也似乎比先前凉爽了一些,人们不由得齐声喝起彩来。

后羿心想:祸事既然已经闯下了,索性一不做二不休。于是他便又连忙拈弓搭箭,向着天空中东一个西一个战栗而正想逃跑的太阳射去。一支支的箭像疾鸟般地从弓弦上发出,只听到嗖嗖嗖的箭声,紧接着就可以看到天空中一团团火球无声地爆裂,满天是流火,数不清的金色羽毛四散在空中。

三足乌鸦一只只地坠落下来,人民的欢呼声响彻了大地,后羿见自己的所作所为正是人心所向,因此射得更加酣畅而高兴。站在土坛上看射箭的尧,忽然想起太阳对于人民来讲也是必不可少的,不能全射下来,于是赶紧命人暗中从后羿的箭袋里抽出了一支箭,后羿以为十支箭都射完了,就停下来,因此天空中剩下了一个太阳。可怜这顽皮的孩子已经吓得脸色发白,地面上的人们都吵嚷着冷起来了。

后羿射落的九个太阳,作为太阳精魂化身的金色三足乌鸦固然是落到了地面上,至于那些爆裂的火球,却又落到什么地方去了呢?这里还有一个神话传说。据说它们都落到了东洋大海里,变做了“沃焦”。什么叫“沃焦”呢?原来在东洋大海里,有一块巨大无比的石头,方圆是四万里,厚也是四万里,滚热、发烫,像个大火炭团,海水灌注到上面,一下子就会被吸收进去,烘得焦干,所以叫它“沃焦”,据说它就是被后羿射落的九个太阳的碎壳流浆凝聚起来变成的。大川小河的水,流注到海洋去,并没见它涨溢出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

嫦娥奔月

后羿由于射杀了天帝的儿子而得罪了天帝,不能上天,也因此殃及了自己的妻子。

果然有一天,他的妻子嫦娥对他说:“别的我都不怨你,就只怨你不该这么鲁莽,射死了天帝的儿子,叫我俩都贬为了凡人。你知道,做人是会死的呀,死了以后,就得到地下的幽都去,和那些黑色的鬼魂住在一起,过那愁惨暗淡的生活。你想一想,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啊!”

“是啊,我也不想到幽都去,可是,那又有什么法子呢?”后羿闷闷地回答说。

嫦娥想了想,说:“听说在昆仑山,住着一个神人,名叫西王母。西王母那儿藏有不死的灵药。”

“对啊,”后羿高兴地说,“西王母藏有不死药,吃了可以使人长生不死,我怎么先前竟一点也没有想到呢?--好,明天我马上就去,去向西王母求不死之药。”

“去吧,我期盼着你能够如愿以偿地回来。”嫦娥说。

于是后羿就打点好行装,带了些路上吃的干粮,背上弓箭,骑上白马,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之时,便向昆仑山进发了。

昆仑山,是西方的一座大山,黄帝和西王母都住在这里。它的下面,环绕着弱水的深渊,这弱水,哪怕是一片鸟毛掉在上面,都会沉落下去,更不用说是乘船载人了。它的外面,还有一座燃烧着大火的炎火之山包围着,山上的大火长久不息,无论什么东西一碰着它就会燃烧。这大水和大火的重围,谁还能突破呢?所以虽然传说西王母藏有不死的神药,却始终没有一个人能够得到。

后羿来到昆仑山脚下,毕竟他非常人可比,靠他射日除害的剩余的神力和不屈的意志,终于通过了水火的包围,攀登上了山顶。这地方的高度,据说有11000里114步2尺6寸,如果不是后羿,换了普通人的话,谁都无法到达这个地方。

后羿到了昆仑山顶,过不了没多久,就见到了他辛苦寻访所要找的神人--西王母。

西王母,原是西方的一个怪神,她长着豹子的尾巴、老虎的牙齿,头发乱蓬蓬地披着,头上戴了一只玉胜,善于啸叫,掌管人世间的瘟疫和刑罚。她住在山顶的岩洞里,有三只红脑袋黑眼睛、多力善飞的硕大的青鸟,经常轮流地到山野去找寻食物来供她食用。

西王母拥有可以让人不死的神药。由于她掌管着瘟疫刑罚,可以随时夺取人类的生命。既然可以夺取人类的生命,当然也就可以赐予人类生命,因此大家都传说不死的神药在西王母那里。

后羿把来意向西王母说明了之后,西王母非常同情后羿的不幸遭遇,于是慷慨地给了他一包足够两人吃的不死药,并且告诉他说:

“这药,是从不死树上采下的不死果炼制而成的。不死树三千年开一次花,六千年结一次果。而且所结的果子稀少。我全部剩下的药物都在这里了。如果一个人吃了这么多药,就还有升天成神的希望。你拿回去好好地保藏,千万不要丢掉了。”

“谢谢您。您的话我一定铭记于心。”后羿说。

后羿得偿所愿,终于带着不死药高高兴兴地回到家里。他一回家,就把不死药交给妻子保管,准备挑选一个吉日,他和妻子同吃。

他并不想再上天,因为天上的情形并不见得比人间好,只要不到地狱去,他就心满意足了。

可是他的妻子嫦娥却和他的想法迥然不同。她想她原是天上的女神,如今上不了天,全是受了丈夫的连累,照理他该还她一个女神才是。灵药既然除了长生更有使人升天成神的妙用,那么就算是自私一点,吃下丈夫这一份,也不算亏负他……

思来想去,她最终打定了主意,不再等待什么吉日,趁着后羿不在家的一个晚上,把那包神药取出来,自己全部吃下去了。

奇事果然在这时候发生了,嫦娥渐渐觉得她的身体轻盈起来,脚和地面慢慢地脱离开,终于不由自主地飘出了窗口。

外面是空阔静寂的夜空、灰白的郊野,天上有一轮皎洁的明月,被一些金色的小星围绕着。嫦娥一直飘升上去……

但是自己到什么地方去呢?她思考着:假如到天府,定会被天上的众神嘲笑,说她是背弃丈夫的妻子。看来只有到月宫里去暂时躲藏一下,是较为稳妥之计。打定主意以后,她就一直向月宫飘升而去。

她没有料想到的是,她到了月宫之后发现。月宫里竟是出奇地冷清。这里除了一只白兔、一只蟾蜍、一株桂树以外,其他的东西都没有。

这景象令嫦娥非常地灰心失望。但是既然已经来了,只得暂且住下再说。可是她越住下去,就越觉得寂寞、不习惯。她开始思念家庭的乐趣、丈夫的优点。如果自己宽宏大量一点,不这么自私、心胸狭窄,两人分吃了那不死的神药,大家都永生在世上,岂不胜过冷清清地一个人在这月宫里做神仙吗?

她懊悔不已,想回到凡间去向丈夫承认自己的过失,请求他的原谅。但是药已经吃下肚去,这种愿望便只能是空想。从此她就只好永远住在月宫里,再也不出来了。

那天晚上,后羿从外面回来,发觉他的妻子不见了,桌子上却放着不死之药的空包。后羿一下子就明白了这是怎么一回事。愤怒、失望、悲哀好像一条条毒蛇,绞缠着他的心灵。

他闭紧了嘴唇,怔怔地望着窗外,在这星月交辉的天空,他的妻子已经离他而去,独自一人去寻找她幸福的乐园去了。

牛郎和织女

相传很久以前,一个穷人家有个聪慧又忠厚的孩子。他听老人说伏牛山中卧着一头老黄牛,就打算到山里去把那头牛牵回来耕田。

一天,他辞别家人,翻山越岭,攀越了九十九道山,跨过了九十九道涧,看到那老黄牛正卧在一块平整的大石头上,已经是瘦骨嶙峋、老态龙钟的样子了。他趴下去磕了个头,喊了一声“牛大伯”便请老牛跟着他走。

老黄牛睁了睁眼,默不作声,然后又把眼睛合上了。

他看老黄牛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心想老牛一定是饿了,就动手给老黄牛薅草。他薅着,老黄牛吃着,他薅了一捆又一捆,但总也供不上老黄牛吃。就这样,老黄牛被他整整喂了三天。老黄牛吃饱了,抬起头对他说:“小孩子,我原本住在天上,盘古开天辟地的时候,地上没有五谷,我偷了天仓的五谷撒了下来,触怒了玉帝,把我从天庭踢了下来,我摔坏了腿,时至今日还无法动弹,我的伤需要用百花露水洗100天才能痊愈。”

那孩子听了,便着急下山去了。每天清晨,他就去采百花,用花朵上的露水给老黄牛清洗伤口。饿了就吃山上的野果,渴了便喝几口山泉,晚上就睡在老黄牛的身旁。100天很快过去了,老黄牛在小孩子的精心照料之下,终于可以站起来了,跟着他一起回家去了。

小孩与老黄牛相依为命,白天去放牧,夜里就和老黄牛睡在一起,于是,人们都称呼他做牛郎。

时光悄逝,转眼牛郎长大成人了。他的嫂子提出要与牛郎分家,牛郎房子和地都不要,他只要老黄牛、一辆坏牛车,外加一只破皮箱。他套上牛,放上皮箱来到村外搭了一个茅草棚,牛郎和老黄牛就在这里住了下来。

第二天,老黄牛从嘴里吐出了一颗茶豆,并向牛郎点头示意把茶豆种起来。牛郎把茶豆种在门前,没几天茶豆就长出了秧,于是牛郎就搭起了个架子,又没过几天,秧便爬满了架子。老黄牛对他说:“你夜里藏在茶豆架下,能看到天上的仙女们,天上的仙女也能看见你,谁如果向你偷看了七个夜晚,那么她就是想做你的妻子,我就拉上车带着你,把她接到凡间来,让她与你结婚。”

夜里,牛郎钻到茶豆架下向天上望,果然看到一群仙女在玉池里面洗澡,临走时,一个仙女向他偷看了一眼。第二天夜里,只见那个仙女独自来到玉池,面带娇羞地看着牛郎。第三天夜里,她望着牛郎微笑。第四天夜里,她向牛郎轻轻地点头。第五天夜里,她端出一篮蚕。第六天夜里,她偷出一架织布机。第七天夜里她拿着织布梭向牛郎招手。

牛郎和织女,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牛郎盼着织女下凡来,织女盼着牛郎娶她为妻。到了七月初七那天,从天上飞落一只喜鹊,落在老黄牛的头上,告诉牛郎:“织女差我来,叫你快去娶她。”

于是,牛郎套上车,坐上去。老黄牛四蹄腾空,很快就到了玉池边上。织女和牛郎并肩坐到车上,很快便到了家。

牛郎娶了一位漂亮贤慧的仙女。她养蚕抽丝,织出的绸缎非常漂亮。人们都说她的织布机是从天上带来的,织出的绸缎做成衣,冬暖夏凉,穿起来非常舒适,于是人们称呼她为织女。消息传出之后,天南海北的商人,都来买她织的绸缎。

幸福的时光总是感觉过得很快,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织女为牛郎生了一儿一女。牛郎种田,织女织布,他们的小日子过得非常幸福甜美。年轻的姑娘小伙子们十分羡慕他们,便问他们是如何走到一起的。于是牛郎指指茶豆架,说出了他们相识的原委。

小伙子姑娘们把牛郎的话记在了心里,当茶豆熟了的时候,他们都争着来采摘,种到自己家的院子里;也偷偷地钻到茶豆架下,向天上张望,小伙子们盼着能看到一个偷看他的仙女,而姑娘们则盼望能瞅见一个偷看她的仙童。但他们盼啊,盼啊,谁也没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因为他们没有老黄牛的帮助是不可能看到的。

这样平平安安地又过了几年,有一天,牛郎正赶着老黄牛耕田,突然,晴空里滚来了一阵轰隆的雷声。老黄牛停住了脚步,它望望牛郎,眼中涌出了泪水,它对牛郎说:“我把织女接下天,犯了天条。现在天鼓响了,我的生命将要结束了。我死之后,织女的母亲王母娘娘将会来拆散你们夫妻。你记着,把我剥了,肉吃了可以脱凡成仙,皮做双靴子,穿上能腾云登天。”老黄牛说完,便轰然倒地死去了。牛郎伤心地大哭了一场,便按照老黄牛的嘱咐去做了。

七月初七那天,牛郎正在田里锄地,他的两个孩子哭着从家里跑来了。他们抱住牛郎的腿说:“家里来了个老婆婆,什么话也没有说,就把妈妈从织布机上拉走了。”

牛郎知道肯定是王母娘娘来了,赶忙扔下锄头,拉住一儿一女,腾空就追。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在脚下一划,一条滚滚的大河便出现了。大河阻止了牛郎前行的步伐,牛郎只能拉着孩子,站在河边放声大哭。哭声惊动了玉帝,他看到一对孩子怪可怜的,便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叫他们一家四口,每年的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牛郎一家人都不见了,地上的人们都感觉到十分奇怪。由于平时他们待人宽厚,因此大家也都很关心他们。可是,无论怎样打听、寻找,也不见他们全家的踪影。于是,有人想起来,到茶豆架下去看看吧。站到那里向天上一望,人们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只见一条大河,波涛滚滚,织女站在河这边哭,牛郎拉着孩子站在河那边哭。人们擦着眼泪走出茶豆架,向天空再望去,发现繁星闪烁的夜空中多了一条又宽又长的银带,人们就称它为天河。天河的一边多了一颗星星,另一边多了三颗星星,人们就叫它织女星、牛郎星。

每当人们想念牛郎织女时,就站在茶豆架下望一望。望到七月初七那夜,突然看见满天喜鹊向天河扑去,它们互相咬着尾巴,搭建起一座鹊桥。牛郎领着一对儿女上了桥,织女也上了桥,一家人终于在鹊桥上相会了。 GvY3j4urnVl9oATcTBrHLgXyy+9YbzIEaTbwWF4mI0Mi2uojUWb0r5ZT8pr6QKl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