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油价阴谋篇:美国用高油价遏制中国?

正说:高油价是美国遏制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阴谋

早在七八年前,俄罗斯的《劳动报》就抛出了这样一个阴谋,在《石油脚绊儿》的文章中指出:高油价正是美国对付中国的经济武器。中国每天需要300万桶进口石油,主要从波斯湾进口,高油价对于中国经济影响很大。

为什么这么说?

1.中国应对高油价,显得鸭梨很大。

自1993年以来,中国的净进口原油1000万吨,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后,到了2004年原油进口量已经突破了1.1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超过了35%。而国际社会普遍认为,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30%,或者当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5000万吨的时候,国际石油市场的行情变化,一涨一跌都会影响到这一个国家GDP运行,而一旦一国的石油进口量超过了8000万吨后,就必须运用外交、军事、经济等手段来保证石油通道的安全。

可见,如果长期是高油价的格局,对中国的冲击确实比其他国家要大很多。

第一,中国是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对石油需求的增长很强劲,目前也看不出转弱的迹象,如此天价的石油使中国人在原料上耗资巨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资源的需求被空前放大,原油对外依存度还在逐年攀升;

第二,相对发达国家,中国在石油资源上无优势。从表面的数据上看,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大于中国,但是像美国、日本这样的发达经济体在全球许多产油国都有自己能控制的油田,他们进口石油相当于自己买自己的油,而中国只能靠进口;

第三,中国的能源效益几乎是全球最差的;

第四,中国正在逐渐建立的原油储备,每年需要多进口上千万吨原油,目前我国总的石油储备能力可达到30天原油进口量,要达到2020年90天的8500万吨石油净进口量的“达标线”,如此旺盛的需求占据每年新增石油的大部分,很容易被政治对手利用。

第五,油价对其他能源价格有重要的影响。油价涨了,铁矿石、煤炭等价格也跟着上涨,一些中国需要大量进口的资源如铜、铅等,长期都处在高价位,能源与原材料的涨价,带动着产业链下游的化工、运输、食品价格的上涨,所以不论是农产品还是工业品都面临着涨价的压力。从宏观经济角度看,能源成本高加大了中国经济通货膨胀的压力,使一些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升、企业利润空间缩小、竞争力削弱,也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并将最终导致中国经济增长减缓。

2.美国有着操纵油价的手段

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美国就曾以石油武器对付过前苏联。只不过当时不是提高油价,而是降低油价。当时,美国人与沙特阿拉伯联手将世界油价压低到了每桶7-8美元,使得没有石油美元就难以生存的苏联经济几乎到瘫痪。2005年7月,美国国会出面强力阻挠中海油收购美国优尼科石油公司,最终导致中海油收购计划破产,中国也只能将目光转移到美国以外的国家,这一事件体现美国在对待能源问题上的战略高度;当时,一位美国著名咨询公司负责人就曾说过:“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油价仍会保持高位,因为这有利于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

那么,美国又是如何如何操纵石油市场,维持着现在的高油价的呢?

(1)美国政府可以说服本国的石油公司限制开采量;

(2)美国有一个忠实盟友--沙特阿拉伯,为配合美国的石油战略,没有大量供给石油用以打压油价的表现;

(3)大量国际资本对石油期货的投机导致每天大量的石油期货交易,助推石油价格剧烈波动。

3.美国并不惧怕高油价

难道美国就不担心高油价吗?

(1)首先,美国经济仍在增长,但石油并不是美国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反而高油价可以刺激投资。

(2)美国近几年,尤其在2007年后,其对原油的依赖度悄悄降低并呈现多元化。数据显示,虽然美国51%的原油和石油制成品来自进口,但大部分都来自中东以外的地区。2010年美国最大的5个原油进口国分别是加拿大、墨西哥、沙特、尼日利亚和委内瑞拉。此外,美国自身的原油产量也在不断提升,目前美国是俄罗斯和沙特之后的世界第三大产油国。油价的上升对美国而言还会增加美国收入。

(3)美国在“替代能源”上取得快速发展,已经具备利用原油价格遏制其他国家的实力。不管是其对乙醇的大规模投入,还是立法设定了能源经济标准,其设定的在2017年前将可再生和替代能源消耗量增至1330亿升,都将使其在未来十几年内从中东进口的石油量预计减少75%。

(4)美国应对高油价的承受能力增强。就算是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其购买能源的消费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已经从1981年的8%以上降到了2007年的5%以下。

显然,与美国相比,在应对高油价方面中国显然准备不够充分。在战略石油储备、多元化油源渠道问题、参与全球石油期货市场的问题上,都没有掌握主动权。

反说:高油价对美国并无好处

1.美国对石油依存度很高

我们知道,中国和美国都是石油的消费大国和进口大国,对石油依存度很高。事实上,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对美国已经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对美国的经济增长和股价都造成过影响。对于美国这样一个建筑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许多家庭都使用着大排量的汽车、SUV、越野车等。无论是高油价,还是每一次的油价上涨,自然会直接造成到每一个家庭能源费用不断上涨、不断超支的情况。而任何经济价格的微妙变化,都会影响个人消费和投资的变化,然后蝴蝶效应般地影响整个经济系统。此外,美国的航空公司正面临全面的亏损,卡车司机工会也在不断罢工造势。如果美国人只是为了遏制中国经济的发展,而伤及它自身及其利益集团,就好比杀敌1000,却自损800,是非常得不偿失的阴谋。

2.美国官方不存在刻意拉高油价以遏制中国的明显意图

首先,世界市场的石油供应来源现在愈来愈多样化,美国恐无充分实力通过操控石油市场的供应来操控油价。一方面,俄罗斯和南美一些国家都在增加石油产量,且俄罗斯自2004年以来依靠石油出口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增长,对石油市场的影响力在增加。另一方面,沙特是OPEC成员国,且行为是要受OPEC的约束的。而OPEC是独立于美国官方的决策之外的。所以,目前并无充分数据和案例能够说明美国官方能够有效地、长期地操控世界石油市场。

其次,美国工业化程度远高于中国,其人均能源消耗量高出中国许多,其人均汽车拥有量、发电消耗石油量高于中国,油价高企对美国经济的总体冲击会大于对中国的冲击。如果坚持收看美国NBC的节目,就会发现,油价稍微高一些,美国媒体就会长篇累牍地报道,认为这会进一步拉高通胀,怨言不断,这对官方决策会形成很大压力。

3.我们再来看美国的阴谋对象--中国。

中国的石油消耗,很大一部分是作为化工原料使用的,这些原料是有对应的国际价格,企业可以从国外采购,也可以从国内采购,对于中国境内大量的以出口市场为主的企业来说,本来就是“大进大出,两头在外”,原料成本的增加不会单方面抑制中国的利益。相反,可能会增加中国政府控股的三大石油公司的收益,以及税收收入。此外,中国发电消耗油量不大,交通消耗油量也远不如美国,同时还有至少50%的石油可以自给自足,整个经济体系对于石油的依存度远不及美国,美国对于这些情况也一定是了解的,不可能做那种损人没损到多少,但是还不利己的事。

而且,油价的上升虽然对于蓬勃发展的中国经济存在一定的负面因素,但同时也显现了积极的信号。现在的中国社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节能,比如,前几年两会高票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为乙醇等代用燃料扫清了道路。一些电动汽车已经推出,环保节能的理念也在不断推行。中国还在加速建设大型的石油战略储备设施,以遏制国际炒家热炒石油期货。同时,加快建设“煤代油”项目,推广甲醇等替代燃料。在买车者中,小排量的节油汽车大受青睐……

由此可见,高油价对于美国来说,并无什么好处;用高油价遏制中国的经济发展,更是愚蠢的手段。

本话题的辩论视频可登陆中国移动手机视频观看,“财经栏目”下搜索《美国用高油价遏制中国?》,可以观看专家对于这个问题的精彩辩论。 WQmJiLFRVE+sU4lf6i9qLuXAnXbb55FyBb6U+O3Lvf92azyeK1UiJFG+Z3yjrri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