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档案】
姓名:陈明亮
职业:装修工
年龄:23岁
时间:1月5日
天气:多云
【打工日记】
深冬的北京,应是天亮时分外面还是黑漆漆一片。
再冷的天也要起来,这样的日子,已经坚持了一年多。大学毕业后(我的大学挺不好的),找不到好工作。我的一个相处不错的小学同学高中没读完就出来做装修了,现在开了家装修公司。虽然他没上大学,但是很早出来闯,混得很不错,房子、车子都有了。一次聚会,他跟我说跟着他做工程,做几年之后,也可以有房有车。当然,我倒没有那么天真相信,只是觉得这也是一条路子。给熟人打工,总比给陌生人打工挨骂、莫名被辞退好。于是我就跟家乡的几个同学一起,跟着同学装修公司的两位师傅,开始了我们的装修工生涯。
于是,我第一次来到传说中的北京。没有传说中的住群租房、地下室那种恐怖的经历,我们一来就住“豪宅”--说起来也是自我安慰,其实我们没地方住。因为我们是跟着工程走的,老板接了工程,我们负责去那家做装修。如果租一个固定的地方,一会要到城市最北边做装修,一会要到城市最南边做装修,不光是来不及换地方,就北京的交通,也让我们够呛。所以我们一般是住在装修的地方,这样可以省下不菲的租房费。
这样一来,也注定我们不会有太多的家当。每个人的被褥,简单的衣服,以及锅碗瓢盆。睡觉自然是睡在地上,夏天还好,冬天下面一定得垫被子。每次睡在“豪宅”的地上,我都想象,几年以后,我或许也会有这样一间房子。
为了多接工程,我们不得不加班加点完成某一处的装修。由于我们主要做毛坯房的装修,并不需要考虑到周围居民的作息。所以像今天,六点刚过,两位师傅就起来了,我们也赶紧起来。早饭今天轮到阿伟做,是面条,阿伟的手艺不错,曾经在厨师学校学过的,在饭店做过一年。吃完后,我们就开始一天的活。
张师傅带着阿伟地面找平,而我跟着冯师傅贴磁砖。贴磁砖是冯师傅的强项,所以跟着他我能学到不少。不过带我们的两位师傅一般干活的时候不会说什么,不会告诉我们一怎么来,二怎么干,我们就靠眼睛看,边看边学变干活,看了不明白的时候也会问师傅,就这样慢慢学起来。干活是件挺枯燥的事情,所以一般我们会用手机放歌听,一边听歌一边干活,心情会愉悦不少,效率也高。
过了九点后,昨天订的地板到了。于是我和阿伟先把早上的一些施工垃圾收拾了一下,下楼的时候带下去。张师傅和我们一起下楼点算了一下地板,然后我们负责将地板运上来。还好这个楼有电梯,我们装修的时候最怕遇上没电梯的六楼,上下六楼再搬重物,我跑三次就绝对不行了。
早上的时间一晃而过,很快就十一点。冯师傅接到一个电话,是之前的一个业主请他过去钻孔,说家里要挂几幅画。一听业主住哪,冯师傅赶紧推了:“太远了,去不了,你就在马路边上找个师傅钻钻吧,我过去了,一下午就没了。”两位师傅因为手艺不错,性格老实,所以经常会有业主有活找他们,如果离我们装修的地方近,一般师傅都会抽中午吃饭的时间过去。小活也能赚一百左右,当然如果师傅忙不过来了,就会介绍我们去。碰上这样的机会,我们也挺开心。
今天的中午饭是馒头、榨菜丝、花生米,阿伟搞了一个青椒炒肉丝和西红柿蛋汤,很丰盛。干体力活的,一定要吃饱。吃晚饭后,我们一般会休息一个小时左右。两位师傅通常是睡午觉,我们就玩玩手机,有时候也打会瞌睡。
早上贴了一面墙,下午继续贴,到了六点多左右,基本上卫生间上半部分的磁砖都贴好了。冯师傅会再仔细检查一遍。然后收拾收拾垃圾,七点左右,我们准备出去吃饭。过两个路口有个面馆,冬天,吃点热的才舒服。吃饭回去差不多八点,没别的什么娱乐,我们就打牌,不玩钱的。夏天的话,输了的人会请吃夜宵。冬天太冷,我们也不高兴出门了,随便洗洗就睡了。
到睡下的时候,才会感觉到其实挺累的。刚做这行的时候,每天睡下的时候,身体都是又酸又疼的。我们老家本来过来一个比我们年纪还小的小子,做了几天就说太苦了,不干了。我们好歹坚持下来了,可能是习惯了,力气比以前大了,手掌也比以前厚了。来到北京后,辗转换了几个地方,凭力气吃饭,也能学到不少东西。虽然还不知道这漂来漂去居无定所的日子何时是个尽头;虽然和有些朋友聊天,还不好意思告诉别人我是个装修小工;虽然我身在繁华的首都,却感觉不到那些繁华属于我自己……但毕竟我踏踏实实在做每一天的事了,家里的爸妈也放心了。而且我们装修队一直有活做,比起在那些建材大卖场外面摆着牌子的“游击队”来说,起码我们每天都有钱赚。所以,想到这些,我觉得这一切都还是有意义的。
翻个身看见外面漆黑一片,明早,我又将在这样的天色里起床。
【打工档案】
姓名:Sandy
职业:IT公司测试
年龄:29岁
时间:1月12日
天气:晴
【打工日记】
每天早上,我的闹钟会响三次。
一次是六点四十,一次是六点五十,一次是六点五十五。
尽管我给六点四十的闹铃设的是“卡农”,给六点五十的闹铃设的是“最炫民族风”,但每次,我总还是会在六点五十五的“江南Style”里醒来。
班车时间是七点二十分,所以我必须在二十分钟内完成洗漱刷牙穿衣等各项杂物,高兴的话就一边刷牙的时候一边热个麦片牛奶,然后倒进乐扣杯子里带到班车上喝;不高兴的话就在小区门口的早饭摊上,买个豆浆以及“药药!切克闹!煎饼果子来一套!”
NO打扮,NO化妆,那不是IT公司的style。所以我如此这般灰头土脸(有时候下楼了才发现没有涂唯一的护肤品--保湿乳),带着眼镜,冬日穿得如同一只熊似的奔向班车之时,谁能想到,我也是在外企工作的“白骨精”呐!
班车通常要开个五六十分钟到达科技园区,这里集中了业内不少顶尖的公司,随便跑出来一个都是世界500强的员工。所以,那毕业时获得世界500强offer的荣耀感早就被每天重复枯燥的工作所代替了。
有时候路上会堵车,和很多同事一样,我也会拿着ipad在车上看看电视剧,如果累了就偷闲打打瞌睡。比起挤地铁公交的上班族,有班车就永远保证上班下班的路上有一个安心的座位,已经是很幸福的一件事,所以对于堵车,我根本不介意。
来到公司第一件事是去茶水间泡茶,红茶、绿茶、奶茶、咖啡、热巧克力……选择很多。回到座位之后打开电脑,和同事聊聊天,大概磨蹭个十几二十分钟,大家都各自进入各自的工作。我一般给自己贴一张to do list,列下最近一些比较紧急的事情,贴在桌子前的小板子上。然后打开邮箱,回一些邮件。
今天是周一,十点会有一个例会,一般都是汇报一下上周做了些什么工作,然后这周做什么。不过因为其实每天做的事情,大家相互之间都知道,所以我们部门周一的例会总的来说,是挺轻松愉快的。
开完会回到座位上,开始继续给一个产品写测试的case list,一个产品少则几百个case,多则几千个case,这些case要涵盖产品所有的功能。所以这周的时间几乎都要耗在这上面了。
午饭时间是十一点半,有些人会去二楼的饭堂,有的人会教外卖,有的人会几个一起开车出去吃。为了庆祝我们上个项目顺利做完,今天team leader决定我们中午出去聚餐。于是两辆车带着一个小组的人去附近一个商业中心的川菜馆“腐败”。我们小组的气氛很好,所以大家也经常聚在一起打牌吃饭。不过中午如果在外面吃饭,就意味着没时间睡个午觉。俗话说:“中午不睡,下午崩溃。”周一的状态本来就不会很好,这样一来,我到快三点的时候不得不去冲了杯浓咖啡。
就这样,其实一下午过得也挺快,五点猛然就到了。新项目刚开始,也不用急着加班。所以我收拾好电脑,下楼去做班车。上一个项目忙的时候,加班是家常便饭。加上测试工程师就是不停地测试测试再测试,重复重复再重复,工作枯燥乏味到一定程度,完全就是进入了一种惯性而加班。
偶尔我会在班车上想想这些事情,想到自己做学生的时候设想自己工作后的生活完全不是这样,但其实,换一种工作又会怎样呢?我想除非抛弃目前所有的模式,换一种新程序重来,否则,只是换张办公桌继续重复的工作而已。
我的晚饭通常是自己买点菜下厨做,一边做饭一边放音乐,一边吃饭一边看美剧或韩剧,一边打扫卫生再一边放音乐。单身公寓里总要有点声音才不那么孤单。接到父母的电话,常常说不到几句就会扯到个人问题上,但我从不看《非诚勿扰》,偶尔在这间不属于我的房子的十六楼,望向灯火辉煌的远方,那些亮着灯的房子似乎都看起来像一个个温暖的家。我的屋子亮着灯,看起来像不像一个家呢?还是人非得找一个伴,完成必要的仪式,才能叫一个家?
比起我repeat一遍又一遍的工作,我的未来似乎还有很多奇妙可言。
一般做完饭,吃好收拾好洗好,都快九点了。因为是外企,有时候还要在家回回邮件,偶尔不定期的还会和国外总部的同事开电话会议。最近不太忙,也快过年了,回家买票成了头等大事。我放弃了秒杀火车票的奢望,转而每天看机票的走势,一旦到了心理价位就下手。今天的价格还是有点高,要是再不降也没有办法。上淘宝准备买双过年的冬靴,这玩意一看就没法自拔,患有“选择纠结症”的我,注定在睡觉前会囤一堆鞋子在接下来的几天慢慢纠结。十点半的闹铃响了(没错,我睡觉也是需要闹铃的,否则一不留神就十二点),OK,关电脑,睡觉!不需要做面膜也不需要卸妆,明天继续不施粉黛的平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