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感恩工作:活出不抱怨的自己(2)

抱怨和失败总是形影不离的

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我们时时都会遇见。于是,一些人开始抱怨了:怨父母没有给自己好的家境,所以自己没有成功;怨朋友没有能够在困难的时候帮助自己,所以自己没有成功;怨同事没有配合自己的工作,所以自己没能够成功;也怪自己不争气,太平庸,所以没能够成功……他们就这样不停地抱怨着。可是无论怎么抱怨,生活并没有因此而变得美好,反而显得更加糟糕。有位哲人说:“这个世界上最多的‘东西’不外乎两种:穷人和抱怨,而且两者之间存在着鸡和蛋的关系--贫穷(抱怨)孕育了抱怨(贫穷),抱怨(贫穷)又孵化了贫穷(抱怨)。人们越穷越抱怨,人们越抱怨越穷。”

这段话说得很有道理,越是抱怨生活的贫穷,我们就越是厌倦生活,于是我们变得更加贫穷。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失败时,我们开始抱怨,于是我们对成功就更没有信心。生活告诉我们:只会抱怨的人是无法把事情做好的。一味抱怨是没有用的,反而会导致你失败。我们之所以抱怨,就在于我们认为抱怨能为我们带来某些好处,比如同情、帮助、认可或许是心理平衡。事实上,抱怨往往只会招致一连串的麻烦,到头来,我们反倒成了抱怨的最大受害者。

其实,人的潜力是巨大的,只要你下决心去做一件事,十之八九能达成愿望,抱怨对成功是没有任何帮助的,抱怨会让自己显得更加的失败。

彼得生活在城市里,但是生活即使舒适,有时仍感觉缺少事做;即使忙碌,但也觉得空虚;有快乐,也有空虚,有希望,也有失望,总是难得如意。他每天都抱怨城市的生活怎么这么无聊,为什么总是不开心。因此打算到远离城市的乡村去寻找一下解决烦恼的办法。这天,正好是丰收时节,田地里堆着稻子,农民们手提着镰刀,松松斗笠,用毛巾擦着汗,嬉笑地走向冒着炊烟的家。彼得很奇怪,他们那么辛苦地劳动,为什么还那么快乐,对辛苦的田间工作丝毫没有抱怨,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于是他主动和一个老农聊天,老农纯朴而友善。他对彼得说:“我们不觉得劳动辛苦是因为我们能够适应田间的生活,而且喜欢它。主要是我对生活不曾抱怨过,我很享受我现在的生活,虽然辛苦,但是我吃到自己种的蔬菜和水果,觉得那是世上最好的食物,所以我很幸福。”彼得听了这番话才恍然大悟。生活不会理会你的抱怨,只有你变得像老农一样热爱自己的生活,停止抱怨,你才会收获幸福。你要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我们的生活是美好的,我们要乐观地对待生活,充满自信地挑战生活,我们永远都是胜利者。

你可以选择你要的人生,不过抱怨只会让你的世界更灰暗。怨天尤人是通往成功之路的死胡同。在人生的旅途中,你只能用自己的双脚走路,用自己的双手做事,用自己的脑袋思考。你可以选择早晚抱怨别人,也可以在觉醒后力图振作,它不一定是推翻过去所有的生活步调,它可以是一个当下念头的转换,或是一个行为的修正。但是要记住,不要指望不劳而获,记住,你的上帝就是你自己,再怨天尤人也于事无补。不放纵自己的言行,让自己的善言善行慢慢变成良好的习惯。也许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你原来也是如此快乐。

苏菲是个年轻的女孩,因为家庭没有背景,并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她独自一个人出来闯荡,干过推销、发过传单,许多零工她都做过,但是,她并没有抱怨自己“命不好”,也不去埋怨父母“没本事”,始终相信,只要努力,总会有机会。后来,她到加州一家很有名的饭店去做客房服务人员。这里有从早到晚忙不完的工作,但是苏菲依然还是任劳任怨。因为工资少、任务多,已经有好几个人在这个岗位上辞职了。苏菲却坚持干好这份工作,一干就是五年。她对饭店每位客人都热情周到的服务,将客人所有的意见都记在一个本子上,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其解决。她的负责引起了上司的注意,提升她为客房主管。又过了三年,苏菲成了这家大饭店的客服经理,她在基层的工作为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能轻松胜任这份工作。苏菲说她很感谢自己,因为在最困难的时候她没有选择抱怨生活,而是积极努力才换来了今天的成功。

抱怨是人人都会的事情,皱起眉头喋喋不休或者在心里暗自愤懑。生活太郁闷了!工作压力太大了!房子也太小了!钱赚得也太少了……反正道理千条万条,归根结底只有一条,老天爷为什么这么不公平呢!为什么他们有的我没有呢!没错,生活中确实有些人承受了巨大压力,或是来自生活中的困难,或是来自公司的不公平对待,但这些都不能成为不停抱怨的理由。看看那些成功的人,聪明的人,他们从来不去计较过去的事,不要再对自己遭遇的不公正待遇耿耿于怀。与其浪费时间去抱怨,不如去找一些值得赞美的地方进行自我激励。

我们看看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她这一生真是坎坷,两任丈夫都因病去世,儿子也被狼咬死。为了排解心中的痛苦,她逢人便讲儿子的死和自己的悲惨遭遇,逐渐被乡里人所厌烦,甚至远远地见到她便躲开。再后来,连东家鲁四老爷也厌烦她,先是不让她插手祭祀,后来一怒之下将她赶出鲁家。流落街头的祥林嫂,很快便结束了她贫穷、艰难的一生。因为自己的不幸,她不停地倾诉,到了最后,换来的就不再是同情而是嘲弄和厌烦。一味地抱怨非但换不来同情,反而会招人反感。而且同样是祥林嫂,在她没有抱怨以前,她是颇受鲁家和众人喜欢的。再大的不幸,向别人不停地抱怨又能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呢?只会让自己更可怜罢了,可能连别人的一声叹息都换不来。

虽然我们并不能据此说是抱怨害死了祥林嫂,但是我们至少可以从侧面看出,抱怨使祥林嫂变得更无助,更可怜,并没有对她的生活有一点帮助。所以说抱怨是没有意义的,最多只是一时的发泄,什么也得不到,甚至还会失去更多的东西。我们要反思一下为什么别人拥有的成功我们没有,根本的区别不在于他们的条件比我们优越多少,而是他们懂得自我激励去争取成功,其实面对生活我们每个人成功的机会是平等的。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时间是绝对的公正,没有谁的一天是25小时,区别只是在于,这些时间用来做什么。如果你都用来抱怨了,那可想而知,你日后的生活只会陷入沼泽;如果你努力争取了,那生活就有了希望,也就有了成功的可能。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如果我们用一种豁达的心态来接受它,把它当成是对成功者的一种考验,我们将收获到更多。

不抱怨工作,你会收获快乐

工作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每个人来说,工作是安身立命之本,职场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平台。但职场中总有令人不满意的事情发生,所以,生气和抱怨是正常的。但是,不要忘记抱怨太多会使人厌烦,甚至还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有些员工总是喜欢抱怨:自己的工作怎么不好,怎么不适合自己,自己怎么不被重视。但他们常常忽略的是:自己珍惜工作了吗?在工作上自己尽了多少力?因为消极抱怨,他们对工作的态度变得机械无趣,结果更是一塌糊涂。生气不仅于事无补,反而会给自己的工作带来更大的阻碍。所以,与其将时间浪费在抱怨和生气上,还不如积极努力地去寻求改变现状的方法。当你停止絮叨,专心去寻找发展事业的方法时,你就走出了抱怨的怪圈,你一定会在事业上收获惊喜。

就像著名的成功大师奥里森·马尔登告诉我们的那样:“不要老是抱怨。过多的抱怨只是一个人衰老的象征,真正的强者是从不抱怨的。命运把他扔向天空,他就做鹰;把他置身山林,他就做虎;把他放到草原,他就做狼;把他投到大海,他就做鲨。”不要抱怨工作,工作至少使我们具有了一个社会身份。这个身份再卑微,也是一个位置的象征,在这个位置上我们才可以以此为轴心打量全社会,失去了工作,没有了社会身份,在家庭中很容易地位沦落,也关闭了一个了解社会的窗口。

一个职场心理咨询室先后来了很有意思的两个顾客。他们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事,而且是上下级关系,一个是部门经理,一个是他的老板。部门经理一进来就十分激动,开始大声嚷嚷:“我当时是不想来这个公司的,从开始我就觉得这公司不怎么靠谱。可是,老板先后给我打了几个电话,邀请我,说共同发展事业,给我高薪。但是赚这点钱真是不容易。这家公司问题这么多,战略不清晰、管理混乱、保险不健全,最可气的是老板的想法天天在变,我根本没办法配合。我提出的意见和想法他很少听,根本就是个一意孤行的暴君。这工作我没办法做了。我打算另寻出路了。”

后来到咨询室的老板也是满腹牢骚:“我这儿简直是有毛病,花钱请的根本就不是员工,而是挑毛病的大爷。什么都看不惯,整天和你对着干。说公司这不行那不行,每天都有意见,还说我固执己见。想请他走路吧,一笔猎头费血本无归;有心留下吧,又担心他整天抱怨成为公司的不安定因素。我这真是花钱给自己找麻烦。”职业心理医生听完两人的抱怨后,给他们对症开出了药方。心理医生给这位部门经理的一张纸上面写着:闭紧嘴巴,少说多做,少点抱怨,埋头实干!给这位老板的药方上写的建议同样是:多忍耐,多沟通,少埋怨!

几个月后,医生开的药方见成效了:这位经理给公司节约了近百万成本,他提出的很多意见对公司有很大帮助,公司也越来越走上正轨,老板乐坏了。而这位公司的经理也看到了企业的潜力,看到了自己的施展空间,在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他也顺利升职为公司的副总。这两人在之后的工作中还是“吵架”,这是一种沟通的方式,但是他们从不相互抱怨了。

抱怨能解决问题吗?抱怨能使你摆脱现状吗?抱怨能使你的工作、学业、生意越来越好吗?就像上面案例中的两个人一样,他们相互抱怨了那么久,问题不但没解决,反而要走向两败俱伤的局面了。比尔·盖茨说过:“当你陷入困境时,不要抱怨,默默地吸取教训,积累经验,这些是你成功的必经之路。”好像身边越来越多的人抱怨自己的工作,有刚入道的新人,有已经快退休的老人。物欲的泛滥使每一份工作都不具有永远的吸引力,抱怨像瘟疫一样在周围传播,经常在抱怨中感觉自己的牢骚是最深刻的,自己是最应该抱怨的。“我只拿这点钱,凭什么去做那么多的工作?”“我为公司干活,公司付我一份薪酬,等价交换而已。”“我只要对得起我这份薪水就可以了,多一点我都不干。”“工作吗,又不是为自己干,说得过去就行了。”……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些似曾相识的言辞好像刚刚还有人在耳边讲过,听得多了,甚至自己还在心中有一丝丝的认同。

这些喜欢抱怨的人,总是不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问题。时间长了,他会抱怨自己运气不好,抱怨那些看起来资质普通的人,总能比自己更能走运。抱怨她容貌比自己好,或者他更会讨领导欢心,等等。事实上,这个世界任何时候都没有绝对的称心如意,随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是重要而且必要的。有志者事竟成,危机中最忌讳的是浮躁和颓废,浮躁会让你缺乏正确的判断力,而颓废则让你丧失争取的斗志。

乔治和阿卡是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恰逢英国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两人都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于是,他们降低了要求,到一家工厂去应聘。恰好,这家工厂缺少两名保洁人员,问他们愿不愿意干。乔治想了一下,决定接受这份工作,因为他不愿意依靠领取社会救济金生活。而阿卡根本看不起这份工作,从心里觉得这是份很不体面的工作,但他见乔治接受了这份工作,便打算先干一阵子再说。可他上班懒懒散散,每天打扫卫生时敷衍了事。老板认为他刚从学校毕业,缺乏锻炼,生活又很困难,也同情他的遭遇,便原谅了他。然而,阿卡内心深处对这份工作抱着很强的抵触情绪,他嫌工作又脏又累,抱怨天天被人指使,赚的钱又少。越是抱怨,就越是厌倦这份工作,所以他每天都在应付自己的工作。结果,刚干满三个月,他便彻底干不下去了,对这份工作除了满肚牢骚没有一点留恋的地方,他辞了职,重新开始找工作。当时,社会上到处都在裁员,哪儿有适合他的工作呢?他不得不依靠社会救济金生活。

相反,乔治在工作中,放下了自己大学生的身份,不论保洁的工作有多辛苦,他从来不发牢骚,每天把办公室、走廊、车间、场地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半年后,老板便安排他给一些高级技工当学徒。因为工作积极,认真勤快,一年后,他成为了一名技工。尽管如此,他依然抱着一种积极的态度,在工作中不断进取,认真负责。两年后,经济动荡的局面稍稍稳定,他便成为了老板得力的助手,已经可以带着一些新人干活了。而阿卡,此时才刚刚找到一份工作,在一家工厂当学徒,一切都是从零开始。

在工作中,像阿卡这样每天抱怨没有任何用处。处在职场里,就该像乔治一样闭紧抱怨的嘴,把所有的热情和心思都投入到工作里。不要浪费过多时间在抱怨这样无聊的事情上。如果你的工作让你一点成就感也没有,那就赶紧想办法改变这种现状,而不是不停地抱怨,抱怨不会提高你的口才,也不会让你得到什么有益的经验,只会使你浪费更多时间,从而错失更多机会。当你的能力和才华不被认可时,当公司的工作环境令你不满意时,抱怨和生气是最低级的反应态度。

如果你是聪明人,你就应该用勤奋来改变这一切,用事实去说话!所以说,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心态,努力工作。要想改变自己的命运,首先就是要停止抱怨。只有不抱怨的人,才是最快乐的人。在工作中,我们要学会以思考替代抱怨,用行动替代牢骚,豁达地面对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勇敢地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始终保持着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对事业来说,这是成功的基础。当你停止抱怨时,你会收获让你意想不到的快乐。

没有完美的工作,适合自己的才最完美

许多在职场上彷徨的人都会问这样的问题:“我现在工作不完美,我认为是工作不适合我,有没有我一做就能做好的工作?”当你问他,你现在这份工作有什么不适合的,他会告诉你,工作太累,收入太少,没有希望。当你再问他:那你要什么?他说他也不知道。只是希望轻松一点,收入好一点。其实,我们能看得出,他只是希望一个“完美”的工作。世界上没有任何很好、不累的、适合你的工作。而你,进入职场,就是为了分担那些不太完美的工作。

从开始工作到退休,大约有四十年的光阴,一个人一生中工作的时间大约占了人生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你的生命中有整整十三到十四年的时间,都是花在工作上。能否找到“完美”的工作,其中最大的差别就在于这十三年到十四年的日子里,你会过得开开心心还是凄凄惨惨。所以,许多职场人用尽毕生精力就为了找份完美的工作。对于完美工作的定义,我们很自然联想到薪水高、职位好、休假多等这些条件,许多职场人始终以这个标准奉行不渝。然而,当我们工作得越久越会发现,薪水高、职位好、休假多充其量只不过是一个表象。真正带给人快乐的不是一份工作有多丰厚的条件,而是这份工作有多适合自己。

许多在职场上不如意的人们总是抱怨自己的工作:我的工作太辛苦,薪水太微薄。他们的眼睛老盯着别人干着轻松、高薪、体面的工作,而自己总是像蜜蜂一样辛苦,拿的薪水少得像别人盘中掉下的面包渣。这些觉得工作不如意的人可能每天都在问:到底世界上有没有完美的工作?问这个问题就如同你问:这世界上上帝真的存在吗?也就是说,十全十美的工作是不存在的。

传说有位雕塑家,他是一位追求完美的人,他雕塑出来的雕像完美得令人几乎难以区分哪个是真人、哪个是雕像。有一天,一位命理大师告诉雕塑家他的死亡即将来临。雕刻家非常伤心,他很害怕,就像所有人一样,他也想要避免死亡。忽然,他想到一个方法,他做了十一个自己的雕像。当死神来敲门时,他藏在那十一个雕像之间,屏住了呼吸。死神见此现象,完全蒙了。他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从未发生过这种事。从没听说过上帝会创造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到底怎么回事?十二个一模一样的人?他只能带走一个呀,到底该带走谁呢?死神无法作决定。带着困惑,他回去了,他问上帝:“你到底做了什么?居然会有十二个一模一样的人,而我要带回来的只有一个,我该如何选择?”上帝微笑着给了死神一个秘密暗号,他说:“你到那个雕塑家藏身于雕像间的房间里,说出这个暗号。”死神问:“真的有用吗?”上帝说:“一定有用,不信你试了就知道。”带着怀疑,死神去了。他进了房间,往四下看了看,说:“先生,一切都非常的完美,但你忘记了一点,所以仍然有个小小的瑕疵。”雕刻家完全忘记了自己得躲起来一事,他跳了出来问:“什么瑕疵?”死神笑着说:“抓到你了吧,这就是瑕疵--你无法忘记你自己,天堂都没有完美的东西,何况人间。你躲不掉了,跟我走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事物。所以,不要再抱怨自己现在的工作不够完美。与其抱怨,不如改变心态,命运不会因为抱怨而改变,要想让自己的工作趋于完美,首先就是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然后努力奋斗,而不要抱怨。适合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完美的,是能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工作。每个人一定都会有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只不过有些人很容易就能找到,有些人则必须经过等待、开发、绕些远路,才能到达目的地。我们不要急于求成,要知道欲速则不达。首先把本职工作的事情做到尽善尽美和精益求精,保持充沛的精力,努力使自己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这样不仅会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还能够让你发掘自己的天分、潜力和能力。这些将成为完美工作的催化剂。

职场上,经常会有些人由于某种冲动或者境遇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行业或职业。比如说看着哪行业热门,或是赚的钱多,或是工作比较体面,硬是想尽办法从事这些看起来非常完美的工作。“完美的工作”并不是指真正乐在工作中。它也不是一种生活标准,它是一种心理状态和存在。在完美的工作中,你可以将自己最擅长的才智发挥出来,应用到你孜孜追求的事业上,工作的环境正适合你的个性和价值观念。

马克是个聪明的孩子,小的时候他就被周围的邻居们称为小修理大师。邻居家的风扇、水壶、收音机等小的电器设备他都能修理,有时候一些像电视机这类大型的电器出点小毛病他也能修好。马克的理想就是自己开一家修理店。可是他的父母不同意,觉得别人家的孩子都上了大学,以后从事一份体面的工作,而自己家的孩子却成了个修理工。于是,每天给小马克做工作,最后马克在家人的劝说下上了大学,学了医学,父母想让他以后做一名医生,这工作赚得多,又体面,在很多人眼里是完美的选择。可是生性内向胆小的马克根本不适合学医,他就连给病人扎个针都不敢。勉强大学毕业了,按照家人的要求,他得找份医生的工作,但是以他的水平根本做不了合格的医生,只能待业在家。

有人说过:“完美的工作不是生活的标准,而是心灵的状态,完美的工作就是处在一个能配合你个性及价值观的工作环境中,将你的才华运用到你最愿意付出热情的兴趣上。”一个能够熟练摆弄工具的孩子,却在他人的劝导下考上了大学,从此走上了无所作为的道路,就为了追求世人眼中最美好的工作。可见,一个人选择的职业足以影响他的生活,我们选择的不是别人眼中多完美的工作,而是自己能够创造完美的工作。

其实,看看职场上那些来来回回换工作的人和周围的一些人,每个人都想找一个自己认为最完美的工作,表面上好像是对现状的不满足,其实说穿了,真正的关键在于“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什么”,于是只好一试再试。如果我们每一个人在规划或者重新选择职业道路的时候,能够根据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适合什么,真正喜欢什么,可能会厌恶什么,很多曲折的道路和不必要的时间上的浪费都可以避免了。每个人在考虑改变职业的时候,不只是换一份工作而已,很可能是内在自我的改变。与其追求完美,不如反过头来探求内心真正的召唤,随着人生阶段的改变而翻新,在每一个阶段,做自己最喜欢的事,就是完美。所以,在迈向成功事业的第一天,你要对自己许下承诺,不找到合适的工作绝不轻言罢休。

结束对工作的抱怨,才能担当大任

在现在这个万花筒般的职场上,总会有一些人的工作不尽如人意。或许是工资比别人低,职位没别人高,或是不受领导重视等等。所以,我们可以随处就能找到时常抱怨的人。在现实工作中,有太多人虽然受过很好的教育,并且才华横溢,但在公司里却长期得不到提升,主要是因为他们不愿意自我反省,总是怀疑环境,对工作抱怨不休。在工作中喜欢抱怨推诿、敷衍了事的人,他们的工作肯定是了无生气,“热爱”和“乐趣”等字眼更是离他们遥不可及。常常抱怨工作的人,终其一生,绝不会有真正的成功。

当抱怨成为习惯,会让人在工作中面临问题和困难时,不是从自己做起,不是看看自己能做出一些什么改变,能做些什么,而是选择推诿或逃避。他们从来不审视自己的工作。如果你不清楚自己的工作,不知道或完全忘记自己应负的责任,就不要抱怨上司不给你机会。曾有一位哲学家这样说道:“迷路时抱怨一百句话,顶不上问路的一句话。”与其不停地抱怨工作,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思考和解决问题上,这才是遇到困难时应该做的事情。

小瓦伦家里很穷,没钱接受教育,他从十几岁开始就外出打工,无论是多么卑微、多么难以忍受的工作,他都做得很出色。但是他并不满足,无时无刻不在寻找自己发展的机遇,三年后,他去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刚一到建筑工地,瓦伦就下定决心一定要做这些人中最优秀的一个。当其他人都在抱怨:“这工作太累,觉得自己的水平完全能做一个技师了,为什么老板还让我当小工?薪水太低廉……”而瓦伦却默默地忍受着,努力着,他积累着工作经验,自学建筑知识。

有一天,别人凑在一起抱怨工作的时候,瓦伦自己在一边看建筑学的书,正赶上经理来工地检查工作,经理走过来看看瓦伦的书和笔记,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没过几天,瓦伦成了公司的技师。那些人又开始抱怨说:“他有什么能力当技师,来工地的时间还没我长呢!”瓦伦回答说:“我不认为我的工作多累,钱多少,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也不完全是为了钱,我是在为我自己打工。只有我的价值远远超出我所得到的薪水,我才能得到重用。”抱着这样的信念,瓦伦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上。不到三十的瓦伦已经成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瓦伦的经历清楚地表明,如果你想改变不被老板赏识的现状,获得提升的机会,抱怨是无济于事的,除非你革除了抱怨这种坏习惯,否则你终其一生都不会真正成功。抱怨是意志消沉的开始,是不负责任的前兆,是工作消极逃避的体现。没有谁会喜欢在工作中总是抱怨、推诿的人,要知道,一千句看似很有理由的抱怨,抵不上一个小小的行动。要摒弃抱怨、不思改善的习惯,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你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明确自己在工作中应负的责任,你必须努力。当你停止抱怨时,你会发现工作所给予你的,要比你为它付出的更多。

职场上,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们自认为自己可以成就一番大事,凭什么此时要替别人卖命、打工,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因而在思想上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整日抱怨。为什么没有人来告诉这个事情呢?为什么他们不来指导我,培训我呢?这个事情不是我负责的,怎么能怪我呢?老板没有指示,我不知道怎么办呀……他们把大好的光阴和大把精力,在抱怨蹉跎中白白浪费掉了。

莱特是一家汽车修理厂的修理工,在与他同时进厂的几个工人中,莱特是最聪明也是技术学得最好的一个,所以他一直很得意。虽然莱特的天资不错,但是他的师傅还是想让他多在基层锻炼锻炼,就让他做一些最基础的修理工作。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喋喋不休地抱怨,什么“修理这活太脏了,瞧瞧我身上弄的”,什么“真累呀,我简直讨厌死这份工作了”,什么“这些工作我早就都会做了,为什么还把我留在这又脏又累的车间里……”每天,莱特都是在抱怨和不满的情绪中度过。他认为自己在受煎熬,在像奴隶一样做苦力。因此,莱特每时每刻都窃视着师傅的眼神与行动,稍有空隙,他便偷懒耍滑,应付手中的工作。转眼几年过去了,当时与莱特一同进厂的三个工友,各自凭着精湛的手艺,或另谋高就,或被公司送去进修,独有莱特,仍旧在抱怨声中做他讨厌的修理工。

像莱特这样抱怨工作的人很多,看起来好像都有道理,但是他们把问题的矛头指向的是别人而不是自己,其潜台词可能是因为环境或条件不好,因为领导管理不明,因为同事配合不力。这种抱怨和推诿的作风是极其有害的,它不仅仅会损害团队的和谐,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导致工作无法顺利完成,还会将他们卓越的才华和创造性的智慧悉数吞噬,使之根本无法独立工作,成为没有任何价值的员工。因此,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不尽心尽力,应付工作,在任何公司里都是自毁前程。

不管走到哪里,你都能发现许多才华横溢的失业者。当你和这些失业者交流时,你会发现,这些人对原有工作充满了抱怨、不满和谴责。要么就怪环境条件不够好,要么就怨老板有眼无珠,不识才,总之,牢骚一大堆。一位招聘经理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每次面试,我都会问应聘者‘你为什么离开上一家公司’,之所以问这个问题,是想正面了解他对以前自己所在公司的评价,如果他说他以前的公司多么多么不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不管这个人有多么优秀,我也不会录用他。因为我相信,那些整天喜欢抱怨的人,肯定一事无成!”所以说,抱怨工作的最大受害者是我们自己。

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一切都会成为你抱怨的对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不会让你抱怨。生活如此,工作中亦如此。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当我们的工作不如意时,千万不要一味地抱怨,说同事的帮助不够,说领导没能给予我们支持。其实事情真正的原因并不在于别人,失败的原因就是我们的努力还不够。我们要改掉抱怨这个恶习,如果我们一直怀着抱怨的心去做事,那我们一生都将注定一事无成。以抱怨的心态对待工作,做起事来难免草率敷衍,更别说会有富有激情的创造性的工作表现了。当你把抱怨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工作上时,你要比之前的你更出色,更能得到公司的信任和重用。 Igbb/466remJKIVuJZbwCLF1g23TlbZUni4j0qAM0fQi3Y8+51IfBhFUG9jKbB7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