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挪威战役,第一次陆海空三军立体式作战

作战时间:1940年4月9日~6月10日

作战地点:挪威

作战国家:德国,挪威

作战将领

法尔肯霍斯特:1885出生于西里西亚的布雷斯劳一个军人世家,死于1968年。1903年入伍,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任部队指挥官和总参谋部参谋。1918年4月到11月,在芬兰的冯·德·戈尔茨上将(小戈尔茨)指挥的部队中服役。1919年进入国防军。1925~1927在国防部作战部供职。1932年升为上校。1933~1935年任驻驻布拉格、贝尔格莱德和布加勒斯特的武官。1935年成为第三军参谋长并晋升为少将。1937年晋升为中将。在入侵波兰的战争中任第21军军长,并被晋升为步兵上将。德国对挪威作战中负责指挥官。

作战兵力

德军:德第21集群,辖7个师,800架作战飞机和250架运输机。

挪威军:仅6个缺编步兵师。

“威悉河演习”

挪威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西北部的一个小国,面积仅有32万平方公里,人口不过300万人,但它却是波罗的海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咽喉之地,地势崎岖,山峦起伏。还有那蜿蜒曲折、近2万公里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港湾。正因为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便成了英法和德国的关注焦点。

英法一旦控制了挪威,就可以控制波罗的海的出海口,切断德国海军出入北海和大西洋的通道,从海上直接威胁德国本土的安全,还可以切断德国从瑞典输入铁矿砂的道路。相反,如果德国控制了挪威,不仅可以保障这一通道的安全,还可以解除英法对德国翼侧的威胁和海上封锁,打开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大门,缩短德国潜艇基地到作战海区的距离,从而将英法海军彻底赶出波罗的海和北海。

由此可见,英法德都想占领挪威。这也就意味着战争是无法避免的,迟早要发生。

希特勒认真总结“一战”的经验教训,认为:将来与英国作战必须在挪威取得军事基地,这样,才能打破令人窒息的封锁,为德国舰队开辟广阔的海洋通道。希特勒希望挪威保守中立,并不打算入侵该地区,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德国的利益。可英法方面却不断发出对挪威中立地位的威胁。早在1939年9月19日,英国内阁通过了海军大臣丘吉尔提出的方案:在挪威领海内布雷,切断德国进口瑞典铁矿砂的海上运输线。1939年10月10日,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海军上将晋见希特勒,并力劝其先占领挪威,以作为对英作战的海军基地,同时也可以确保瑞典的铁矿砂来源。但在希特勒的战略中,首要目标是征服西欧,故他还是宁愿保留挪威的中立地位,而不愿采取任何节外生枝的军事行动。1939年12月14日,他在接见挪威国防部长吉斯林时就强调说:“挪威的态度最好是完全中立,但如果英国首先将战争的火种撒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对德国构成更大威胁的话,德方将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而三天之后,即1939年12月17日,德战舰格拉夫·斯比号在南美洲被英国空、海军击沉。当日希特勒下达了拟定在挪威登陆行动计划的命令,这个计划代号为“威悉河演习”。1940年1月6日,英国政府照会挪威政府,宣称英国舰队将不允许德国商船利用挪威水域。1940年1月27日,英法在巴黎召开军事会议,决定组建远征军,从纳尔维克登陆,假借援助芬兰减少与苏联交战,但实际上是为了控制瑞典的耶利瓦勒铁矿。这一会议获得全部通过,并安排在3月初启程。

但在2月16日,发生了一件决定命运的事件,也正是由于此次事件才促使希特勒下定决心侵入挪威,也可以说这是点燃德国入侵挪威的导火索。那么究竟是什么事件呢?

1940年2月16日,英国情报发现,德国施佩伯爵号战舰旗下的一艘补给舰阿尔特马克号,正驶往挪威海岸,准备将前者俘虏的大批英国水兵运往战俘营。阿尔特马克号在感受到维昂上校带领的英国皇家海军第四驱逐舰大队的威胁后,指挥官亨李奇·道赶紧下令全速逃往挪威领海,并逃入戈斯兴湾寻求中立国的庇护。而英国政府在丘吉尔的坚持下,下令维昂上校截击阿尔特马克号。维昂上校不顾挪威中立国身分,强行率领舰队进入戈斯兴湾,迫使阿尔特马克号搁浅并救出英国战俘。事后挪威政府也提出抗议,英国政府却置之不理。

这一细小的变化,引起了希特勒的注意,他认为抗议只不过是一种掩人耳目的做法,实质上挪威政府是愿意与英国合作的。显然,这无疑成为对他们行动的一个刺激。

于是,2月20日,希特勒召见法尔肯霍斯特将军,并对他说:“据报英国已准备在那里登陆,我要赶在他们的前面到达。英国人占领挪威是一种战略性迂回行动,将使他们得以进入波罗的海,而我们在那一方面是既无部队又无海岸要塞……于是敌人可以由那里向柏林前进,折断我们东西两线的背脊骨。”

于是3月1日,开始实施“威悉河演习方案”。希特勒授权第21步兵军军长冯·法尔肯霍斯特步兵上将(“第21集群”司令)负责准备并指挥对丹麦和挪威的行动。

在这个方案中,分为“南威悉河演习”即占领丹麦和“北威悉河演习”即占领挪威。

“南威悉河演习”(占领丹麦)

第21集群的任务:出其不意地占领日德兰半岛和菲英岛,继而占领西兰岛。

此外,在最重要的支撑点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应尽快突至斯卡根和菲英岛的东部海岸。在西兰岛,必须先占领若干个支撑点,作为尔后占领行动的出发阵地。

海军应为掩护尼堡-科尔塞之间的交通线,为迅速占领小贝尔特桥,以及在必要时为实施登陆提供兵力。此外,还须做好进行海岸防御的准备。

空军航空兵部队主要用于炫示实力和空投传单。应确保能利用丹麦的地面设施和实施对空防御。

“北威悉河演习”(占领挪威)

第21集群的任务:通过从海上实施空降,突然占领最重要的海岸地段。

登陆部队和尔后向奥斯陆增调的兵力,其海运工作由海军负责准备和组织实施。必须做好快速构筑挪威海岸防御工事的准备工作。

在实现占领之后,空军应组织对空防御,应利用挪威的基地对英国实施空中战争。

希特勒要求越过丹麦国界和在挪威登陆,必须同时进行。必须尽力尽快为此做好准备。如果敌人抢先对挪威采取行动,必须能将己方的反措施立即付诸实施。此外,他还要使北方国家和西方对手同样感到出乎意外,因此一切行动都必须遵守保密原则。

这是一个夺取挪威和丹麦的计划。战役计划规定使用登陆兵和空降兵突然在丹麦和挪威同时实施登陆和空降。

贻误战机

虽然希特勒已经在3月1日下达了侵入行动的一切准备命令,但他并没有决定立即发动进攻。当时希特勒的心理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仍认为维持挪威的中立对德国是最有利的,另一方面却又害怕英国人会抢先在那里登陆。

然而事实上,英国在那里登陆了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同盟国的实际情形。2月21日,达拉第力主应用“阿尔特马克”事件作为一个借口,立即攻占所有的挪威港口。对于法国政府的这一建议,伦敦方面表示很怀疑,因为远征军还没有准备就绪,而张伯伦也仍希望挪威和瑞典两国的政府能够同意让联军进入他们的领土。

在3月8日的英国战时内阁会议中,丘吉尔又提出一个计划,想把兵力集中在纳尔维克的外海上,并立即派一个支队上岸。12日英国内阁又再次开会,决定“恢复在特隆赫姆、斯塔万格、卑尔根和纳尔维克等地登陆的计划”。

在纳尔维克登陆的部队应向内陆迅速推进,超过瑞典的国境以占据耶利瓦勒铁矿为目的。计划定在3月20日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应在此前完成。

想得挺好,但是3月13日,芬兰就已经投降了苏联,同盟国已经丧失了假道挪威的最佳理由。因此,这一计划也随之破产。

这时,达拉第下台,雷诺接管了法国这一政权。3月28日,雷诺前往伦敦出席同盟国最高战争会议,并决定要求立即执行挪威计划。丘吉尔下定了决心以后,张伯伦的行动也是迅速的,他不仅强烈地主张对挪威采取行动,同时也主张采取丘吉尔投掷水雷计划,即从空中不断地把水雷投掷在莱茵河以及其他德国的河流中,让它们顺流而下地漂浮着。但是法国政府首脑雷诺对这一点表示质疑,他觉得必须得先征求法国战争委员会的同意。因此,本应此前作好的计划又被耽误了。因为法国战争委员会对于在莱茵河上空投水雷的计划表示不同意,因为害怕德国人向法国采取报复行动。但是张伯伦却坚持两个行动必须同时执行,于是想让丘吉尔在4月4日之前去趟巴黎说服莱茵河计划。但是这一努力并没成功。

于是对挪威作战的行动便又推迟了3天,即延迟到4月8日,但是同盟国却不知道这一延期便断送了唯一一个成功的希望,把大好的机会留给了德国。

此前,希特勒一直没有下最后的决心,直到4月1日,这是因为他已经接到了一项令人感到困扰的报告,说挪威当局正在允许其高射炮兵和海防炮兵可以自由开火而不必等候上级的命令--这暗示挪威军队已在准备作战,所以希特勒若再等下去,那将丧失成功的机会。为此,他在4月1日,立刻下达命令,在4月9日上午5点15分开始发动对挪威和丹麦作战。

就这样,同盟国一而再再而三地贻误了战机。德国入侵丹麦和挪威的战争即将开始。

暧昧不清

前面讲述了在战争一开始,同盟国再三贻误战机。那么在作战中同盟国的态度又是如何呢?这一小节,就来详细讲述一下。

4月9日,英国下达了夺取卑尔根和特隆赫姆的命令,在海上拦截德国军舰。在卑尔根战斗中,英军第一次对挪威实施了火力支援。在当日下午,15架英国海军俯冲轰炸机将“柯尼斯堡”号巡洋舰炸沉。按照当时英国在港口所布置的阵容,是完全有机会和有能力阻止德国在卑尔根港口进一步侵占的。但是,就在英国舰队即将驶入港口的时候,却接到了英国海军部以惧怕水雷和空中轰炸为理由取消参战的命令。

4月10日,由5艘驱逐舰组成的英国舰队开进纳尔维克,袭击了停泊在大港内的5艘德国军舰,击沉2艘,重创3艘,还炸沉了港内所有的德国货船,击毙德国海军司令邦迪海军少将,然后胜利返航。但英国舰队刚驶出纳尔维克港湾不久就与另外一支德国舰队遭遇,双方进行了激烈混战。结果英国损失惨重,有2艘军舰被击沉,2艘受重创。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闻讯后,立即组成庞大舰队进行报复。4月13日,曾经参加过日德兰海战的英国战列舰“瓦斯巴特号”与航空母舰“狂暴号”一起,率领9艘驱逐舰,横扫纳尔维克港面,击毁德国驱逐舰10艘,消灭了停泊在港内的所有德国军舰。但到了此时,德国部队却已在纳尔维克港内和附近建立了稳固的据点。

当德国人已经在挪威建立基地之后,赶走他们的最好办法是切断其补给和增援。要想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阻塞在丹麦和挪威之间的斯卡格拉克海峡。但英国海军害怕德国的空中攻击,不愿意派遣任何其他的军舰前往斯卡格拉克水域。

假使从奥斯陆通向背面的两处长距离山地隘道仍能坚守,而在特隆赫姆的少量德军又能迅速消灭,则挪威中部也就有保住的机会。因此,英国人决定在特隆赫姆南北面的翁达尔斯内斯和纳姆索斯分别登陆,作为向特隆赫姆发动攻击的准备。在17日这一天,他们已经批准了这个计划,但第二天他们却又不赞成了。因为他们不愿意冒险,就连丘吉尔对这种出尔反尔的态度也感到非常失望和无可奈何。于是参谋长遂又建议不直接进攻,而应增强在纳姆索斯和翁达尔斯内斯两地的登陆兵力。因此,4月20日,英法远征军在纳姆索斯港口登陆,另一支部队在昂达耳斯内登陆,夹攻挪威港口特隆赫姆。由于德军掌握制空权,猛烈轰炸英法军队后方,给英法远征军的增援和后勤供给造成很大困难。德军方面虽然地面部队实力弱于对方,但得到了空军强有力的支持,再加上大胆进攻、迅速出击,弥补了地面部队的不足。结果英法军队伤亡较大,连连败退。无奈,英法远征军分别从上述两地区撤退,于是也就容许德国人完全控制挪威的南部和中部。

如此一来,同盟国方面就只好集中全力来争取纳尔维克。丘吉尔说:“如果我们不能夺占纳尔维克,将成为一个重大的不幸,因为德国将控制铁矿区。”于是,4月14日,第一批英军即已在这个地区登陆。看来这样已经是很好的开始了,但是英军还是过分谨慎,于是未能迅速向纳尔维克进攻。直到5月12日,英、法、波兰和挪威四国共出动25万人的优势兵力对纳尔维克发起强大攻击,经过15天的苦战,直到5月27日,才把德军驱逐出去,夺取了该城市。但与此同时,西欧战局恶化,德军已攻入比利时、荷兰和法国北部,英法近40万大军被包围在敦刻尔克。所以,到了6月7日,决定将纳尔维克港口予以破坏后放弃。同日,挪威国王和他的政府也离开了该国流亡到英国去了。6月8日,德军重新夺回纳尔维克,2天后完全占领了挪威。

唾手可得

丹麦是北欧的一个小国,国土面积仅有4.3万平方公里,人口约300万,武装力量仅有两个陆军师和两万吨的海军舰艇。在德国入侵之前,这个小国还是一个宁静祥和的桃花源一般的地方,国王克里斯蒂安十世威望颇高,面对着欧洲越来越浓重的战云,不少丹麦人希望他们还能像“一战”的时候一样躲过这场浩劫,但往往事与愿违。

1940年4月9日,德国军队入侵丹麦。德军伞兵第1团4连1个排在丹麦北部奥尔堡的两个机场伞降。在德军的突然袭击下,丹麦军队未作任何抵抗。因为丹麦在1935年5月曾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认为加强战备反会引起德国猜疑,因而未作战争准备。1940年4月9日凌晨4时20分,德国公使递交了一份备忘录给丹麦政府;宣称:“……德国现在和将来都无意干涉丹麦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限定丹麦政府1小时内答复。

5时15分,在离最后期限还有5分钟的时候,德军开始侵入丹麦领土。德军第11摩旅越过丹麦日德兰半岛防线,伞兵部队迅速占领哥本哈根等地机场。与此同时,3艘满载兵员的运输船在德军飞机掩护下驶进丹麦港口,登陆后的德军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就占领了丹麦军事基地。为防止英国派兵登陆,德军以数十艘潜艇巡弋于北海,并用飞机轰炸试图接近的英国舰艇,从而控制了丹麦海域。

丹王和首相鉴于德国人保证不加干涉,也在4月9日发表了一项声明,在抗议之下承认占领这一事实,命令人民不要进行任何反抗,并呼吁他们遵守秩序和保持克制。这种态度无疑是颇为奇特的,但是鉴于国王的威望,大多数丹麦人接受了这一现实。

就这样,德国仅用4小时就占领了丹麦全景,达到了“和平占领丹麦”的既定目的。

挪威沦陷

挪威土地面积为32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300多万。全国只有人数不足的6个步兵师、1.5万多人、飞机190架、超龄舰艇64艘。挪军的作战计划,是建立在英法派遣远征军的基础上。计划规定,挪军和英法远征军的主力在南部展开,西海岸由英法海军掩护。挪军预定在4月7日开始动员和集中展开,并于10日前准备好港口,供英法军队第一梯队登陆之用。

1940年4月9日凌晨5时20分,德驻丹麦和挪威大使分别向上述两国政府发布最后通牒,要求他们放弃抵抗,立即接受“德国的保护”。并宣称“德国军事行动的目的,完全在于保护北方,以防止英法军队企图占领挪威基地”。半小时后,挪威政府严词拒绝,并表示决不自动臣服。

5时50分,德军在挪威沿岸的各主要港口登陆,同时出动800架作战飞机和250架运输机,从空中压向挪威。由于挪威的军队还没充分动员,因此有些仓猝应战。

当时驻守纳尔维克的将领是个法西斯迷,因此当德军刚抵达纳尔维克港口,便命令部署投降,为此海军指挥官对此特别气愤,拒绝服从,命令挪威舰艇立即向德军开火。当10艘德国驱逐舰迫近港湾时,港内两艘挪威古老的装甲舰“艾得斯伏尔德”和“挪奇”号向德舰发出信号,要他们说明身份,试图阻止德军进攻。随后德军假装听从,在挪威军舰放松警惕的时候,立即用鱼雷将其击沉。两艘挪舰先后被鱼雷击沉,300名挪威水兵全部阵亡。到上午8时,纳尔维克被德军占领。

在特隆赫姆,守卫该港的挪威第5师师长遵从吉斯林的号令,未作任何抵抗便交出了这个良港。这使得德军不费吹灰之力便轻而易举占领了这个港口。

在卑尔根港口,德军遇到了挪威的抵抗,但也取得了成功。4月9日凌晨五点半,以“柯尼斯堡”号轻巡舰为首的德国舰艇群逼近港口,挪威守军对此进行了猛烈射击,致使“柯尼斯堡”号巡洋舰和一艘辅助舰受到了重创,尽管如此,但其他德国军舰还是闯关成功,在港口安全登陆。于午前便占领了整个城市。

在对斯塔万格的攻击重点集中在索拉机场。德军认为如果攻占了索拉机场,德军的飞机就可以从这里起飞攻击挪威沿海的英国舰队,同时也可以袭击德国北部的主要海军基地。在此次作战中,德军使用了新的作战形式,空战。数十架轰炸机对挪军机枪阵地进行轰炸,使后续伞兵部队得以顺利着陆并控制机场。经过训练的空降兵,眼扣风镜,钢盔帽带的下端紧紧勒住下颌,身背着鼓鼓的伞包。这一切都超出挪威的想象。与此同时,德军登陆部队也在港口上岸,很快就占领了整个城市。

再说德军对挪威南部海岸克里斯蒂安桑的作战。德军也进行了空军作战,将要塞炮台一一摧毁,德国军舰才得以入港,并于下午3时占领克里斯蒂安桑。但离港却不那么顺利,“卡尔斯鲁厄”号遭到英国舰艇的攻击,沉入海底。虽然在这次作战中德军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与攻占首都奥斯陆相比还是较为顺利的。

德国海军由“布吕歇尔号”重型巡洋舰和“吕佐夫”号战列舰为首,共14艘军舰和9艘共载有2000名登陆官兵的运输船组成的庞大舰队,从海上进攻挪威首都奥斯陆。

9日凌晨,德军按照预定时间驶入奥斯陆峡湾,但立即遭到挪威军舰的拦截。在激战中,德军的一艘鱼雷艇被击沉,还有一艘巡洋舰受伤。此时,两岸炮台也展开猛烈轰击。德军趁夜幕派出一股兵力登陆,从翼侧攻占炮台,掩护舰队继续向峡湾深处开进。在奥斯陆南约25公里处,海面变得狭窄起来,沿岸还设有奥斯卡斯堡炮台。挪威守军发现德军后立即开炮,并发射鱼雷。这使得德军“布吕歇尔号”重型巡洋舰中弹沉没,巡洋舰上1600名德军军官和准备逮捕挪威国王的秘密警察,以及一些其他官员全部葬身海底。德军宣布从水路进攻的企图未能得逞。

尽管如此,在这一天快结束时,德军还是如愿以偿地攻占了首都奥斯陆,以及一切主要港口。接着,德军全线向挪威内陆发起进攻,战争的第三天占领了奥斯陆、克里斯蒂安桑、斯塔万格、卑尔根、特隆赫姆等地,控制了主要机场,迫使挪军退出沿海地区。到4月14日,德军已从奥斯陆推进到挪成和瑞典的边境。这时,挪军已经动员,进行了顽强抵抗。英法军队由于决心不果断,行动迟缓,直到4月14日和16日才开始在挪威北部纳尔维克和中部纳姆索斯登陆。在中部登陆的联军于4月19日向特隆赫姆发起进攻,因未掌握制空权,部队及交通运输线遭到空中袭击,大量船只被击毁,物资供应中断,进攻失败。德军尾追,于5月1日夺取重要铁路枢纽当博斯。英法联军深恐被歼,便在4月30日和5月1日从原登陆地点撤出。在挪威北部登陆的盟军,曾于5月28日攻占纳尔维克,但由于当时西欧战场英法军队已遭惨败,便于6月8日从挪威撤出。6月10日德军便占领了挪威全境。这时,吉斯林政府组成了出卖国家的政府,但这一行动并没有得到德国主子的欢心。德国驻挪威大使布劳尔拒不承认吉斯林政府,他在大使馆门前布下岗哨,严禁吉斯林出入。德军总司令法尔肯霍斯特将军也宣布不再支持他。4月15日吉斯林被免职,转而出任主管复员工作的长官。直到1942年德国才重新恢复其首相职位。德国战败后,吉斯林以叛国罪被挪威判处死刑,这便是一个卖国贼的下场。

此战役德军共伤亡5700人,损失驱逐舰10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2艘、潜艇4艘;英法和挪威军队共伤亡5000余人。英国损失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7艘,法国损失驱逐舰1艘。

挪威的沦陷,保障了德铁矿砂供应通道的安全,为德国海军打开了通往北海和大西洋的大门。这也为即将到来的大西洋海战创造了条件。

挪威战役,是德军陆、海、空三军进行的第一次联合行动战争已具有立体性。在这次战争中,德军之所以取胜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同盟国态度的举棋不定。在德国进攻丹麦和挪威的前夕,英法拥有800艘舰艇,但都停泊在本国的基地内按兵不动。战争爆发后,英法当局举棋不定,直到4月14日才派兵在挪威登陆,已为时太晚。英法军队在作战中又缺乏统一指挥,互不协调,各行其是,终于无法挽回败局。

第二,德军重视伪装和欺骗。德军在海上作战并不占优势,因此他们的军舰和运输舰伪装成英国的船只,航行时实行了严格的灯火管制,并利用雾天的掩护,避开了英国海军的监视,登陆兵和空降兵同时登陆和着陆,协调一致,互相配合,迅速攻占对方的港口和机场,航空兵对重要目标实施密集突击,打挪威守军一个措手不及。

第三,德军利用吉斯林分子进行各种破坏活动。吉斯林分子占领电台,颁发假命令,指令各要塞和舰艇投降,为德军的入侵和迅速取胜提供了有利条件。

就像一次大战时的英国海军部长温斯顿·丘吉尔对当时红极一时的斯佩将军的评价一样:“有如插在瓶中的花,外观尽管艳丽多姿,但为时不久,必将凋谢。”但在挪威战役中,他们却连艳丽多姿的外观也不具备了。 b26sAcmyV/J0gLFmdl0/yM8yl5Rup464wPcr5EUhSpS5CSj3MpViK0NPePGUv1c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