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欧洲战场 第1章 波兰战役,闪电战的首次应用

作战时间:1939年9月1日~9月28日

作战地点:波兰

作战国家:德国,波兰

作战将领

伦斯德: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出生于1875年,死于1953年。1892年毕业于高级军校,被派到驻卡塞尔步兵团任职。1900年升任步兵团中尉副官。1907年军事学院毕业后,任步兵团上尉连长。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初任预备第22师参谋,继任喀尔巴阡山某军首席少校参谋官,大战结束时任西线第15军参谋长。1920年起,历任骑兵第3师参谋长、第2集团军参谋长、骑兵第2师师长、步兵第3师师长、第3军区司令。1932年10月晋升为步兵上将,任第1集团军群司令。1939年8月,他应召重新服役,任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司令。同年9月参加侵略波兰的战争,10月升任东线总司令,不久,调往西线,任“A”集团军群司令。

冯·博克:纳粹德国的陆军元帅。出生于1880年,死于1945年5月5日。1897年,博克服役,毕业于波茨坦军官学校。18岁时他就已经是少尉了,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9年起,博克担任过各种不同类型的参谋官,并获得德意志最高战争勋章。1929年,博克任第1骑兵师师长,同时晋升为少将;1931年升中将;1935年升为上将。1938年晋升为大将,博克指挥第8集团军群进占奥地利,率第2坦克群进占捷克苏台德地区;1939年9月,在闪击波兰时,博克是北方集团军群司令,他指挥所部与南方集团军群合围了波军主力,迫使其全部缴械。10月起担任“B”集团军群司令。

作战兵力

德国:62个师,160万人,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组成了南路和北路两个集团军群。

波兰:波军共动员了40个师又22个旅,870辆轻型坦克,824架飞机和4300门火炮,组成了波莫瑞、莫德林、波兹南、罗兹、克拉可夫、喀尔巴阡、纳雷夫7个集团军。

“白色方案”

法西斯德国对波兰的侵略战争,是希特勒称霸世界的战争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波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苏联,西临德国,南界捷克、斯洛伐克,北濒波罗的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此外,波兰的煤矿很丰富,冶金、化学、机器、造船等工业也相当发达。德国如果占领波兰,不仅能获得大量的军事经济资源,而且还能大大改善自己的战略地位;既可以消除进攻英法的后顾之忧,还可以建立袭击苏联的基地。因此,1939年3月15日,希特勒兵不血刃地兼并了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随即把目标定在了波兰。

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后,被迫割让大片土地,但泽被划归波兰辟为自由市,通往波罗的海的“波兰走廊”将原本连成一片的德国领土分成了两块,位于“走廊”之东的东普鲁士成了远离德国本土的“孤岛”。为此,1939年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通牒,要求它把但泽(格但斯克)“归还”给德国,并将在“波兰走廊”建筑公路、铁路的权利也转让给德国。波兰政府拒绝了德国的这一无理要求。3月23日,英法正式结成军事同盟,然后于31日对波兰的安全给予保证。有了英法的保证,波兰态度更加坚决。

其实,德国并不是要求归还领土这么简单。希特勒曾在一次高级将领会议上明确地说过:“但泽根本不是争执的中心问题。中心问题是要把我们的生存空间向东方扩张。”由此可见,德国对波兰垂涎很久了,其最终目的是想侵占整个波兰。

1939年4月3日,希特勒下达了代号为“白色方案”的秘密指令,要求德国三军部队于9月1日前完成对波兰作战的准备工作。希特勒在指令中强调指出:“一切努力和准备工作,必须集中于发动巨大的突然袭击。”

德军侵波战争的计划,代号为“白色方案”,其战略企图是:利用快速兵团和优势航空兵,实施突然袭击,一举灭亡波兰。

战前波兰政府执行亲英法政策。1939年5月,法国和波兰签订一个协议,法国承诺会在波兰侵入后15日内加入战争,援助波兰。1939年8月25日,英国和波兰签订成为军事盟友的条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新成立的波兰,为了“波兰走廊”东面的边境与苏联爆发战争。当时由于苏联国内也爆发内战,无暇也无力顾及波兰,因此,两国于1921年3月18日结束战争,在拉脱维亚签订《里加条约》。可是这个条约的领土和解对苏联不利。因此,在以后的日子苏联一直希望找到一个可以废除《里加条约》的机会。这次,苏联想借助这个机会,然而波兰政府拒绝苏联关于缔结互助条约和建立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但德国怕苏联参战,1939年8月23日两国外长在莫斯科秘密地签订《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这个条约中的秘密条款将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分为德国和苏联控制区。

就这样,德国有了苏联不参战的保证。而波兰政府也认为英法会支持自己。

德军准备是充足的。按照希特勒的要求,德军统帅部计划以快速兵团和强大的空军,实施闪电袭击以摧毁波军防线,旨在迅速占领波兰西部和南部工业区,继而攻入波兰腹地,围歼各个孤立的波兰军团,力求在半个月内结束战争,然后回师增援可能遭到英法进攻的西线。为此德国动用了62个师,160万人,2800辆坦克,2000架飞机,6000门火炮和迫击炮,组成了南路和北路两个集团军群,可谓是南北夹击。陆军一级上将伦斯德指挥南路集团军群,下辖布拉斯科维兹上将的第8集团军、赖歇瑙上将的第10集团军和利斯特上将的第14集团军,共8个步兵军和4个装甲军。他们的任务是首先歼灭西里西亚地区的波军集团,而后从西南方向迂回华沙。陆军一级上将包克指挥北路集团军群,下辖屈希勒尔上将的第3集团军和克鲁格上将的第4集团军,共5个步兵军和1个装甲军。他们的任务则是首先切断“波兰走廊”,彻底围歼集结在这里的波军集团,而后从东普鲁士南下,从背面攻击维斯瓦河上的波军,并从东北方向迂回华沙。

波军统帅部也制定了代号为“西方计划”的作战计划:如果德国进攻波兰,波军要乘德军主力尚未东调之机首先向北进攻,夺取德国的东普鲁士,以消除北方威胁;在西部和西南边境采取守势,等待英法在西线发起攻击,东西夹击,打败德国。为此,波军共动员了40个师又22个旅,870辆轻型坦克,824架飞机和4300门火炮。组成了波莫瑞、莫德林、波兹南、罗兹、克拉可夫、喀尔巴阡、纳雷夫7个集团军,沿北部边境部署了2个集团军,沿西和西南部边境部署了4个集团军,另外1个集团军部署在维斯瓦河以东地区,作为预备队。

于是,一场侵略性战争随即就爆发了。

“格莱维茨事件”

1939年8月31日晚,德军制造了“格莱维茨电台事件”,作为袭击波兰的借口。

当晚,一批身穿波兰军服的德国党卫队队员,按预定计划,“袭击”并“占领”了紧靠波兰边境的一个德国城市--格利维策,德军“占领”该城的电台后,用波兰语辱骂德国,并丢下了几具身穿波兰军服但实际上是德国囚犯的尸体。接着,德国的所有电台便广播了所谓“德国遭到了波兰突然袭击”的消息,希特勒在广播里声称:“德国已遭波兰的入侵,德军已开始自卫反击,从现在起,我们将以炸弹回敬炸弹。”

那么格莱维茨电台事件是怎样出笼的呢?

1939年8月22日,阿道夫·希特勒把陆海军的将领召集在奥伯萨尔茨堡他的一个乡村隐秘的居所,给他们召开高级将领会议。从上午至下午,他发表了长达数个小时的演说。他近乎声嘶力竭地高叫:“打垮波兰是第一件要做到的事。目标是消灭有生力量,而不是为了到达指定的界线。”“由于季节的理由,必须速战速决。”因此,“我将提出发动战争的宣传上的理由--不必管它讲得通,讲不通。胜利者在事后是没有人问他当初说的是不是实话的。在发动战争和进行战争时,是非问题是无关紧要的,紧要的是胜利。”希特勒要求他的将领“心要狠!手要辣!谁强就是对,心要硬,不要发慈悲!要心如铁石,不要有怜悯!谁若是仔细想过这个世界的道理的话,谁就懂得它的意义就在于优胜劣败,弱肉强食。”

希特勒说,波兰将遭受集结在其边境的150万军队及数以百计的装甲部队的攻击。时间定为9月1日凌晨4:30。目标是彻底摧垮波兰。

不久,德军首脑们获悉了希特勒突然提出的代号为“希姆莱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是德国为了向全世界证明是波兰率先挑起了事端,德国出兵是为了报复波兰的“无礼”。那么,这个阴谋是谁在背后一手策划的呢?这个就是党卫队的头目、擅长阴谋策划的海因里希·希姆莱一手操作的。希姆莱最信任的年轻的党卫队军官阿尔弗雷德·瑙约克斯负责具体实施。为了具体实施这个计划,他在距离波兰边境很近的小镇--奥潘林藏了六天。

8月31日,中午12时30分,希特勒下达了“第一号作战指令”,下令“对波兰的进攻将按照白色方案所规定的准备工作进行”,进攻时间是拂晓4时45分。这时,“希姆莱计划”也在悄然进行。

当天中午,海德里希向瑙约克斯下达了在当晚8时“攻击”格莱维茨德国广播电台的命令。瑙约克斯迅即向缪勒领取了“罐头货”。该“罐头货”是事先麻醉过去的集中营的死囚。虽然没有枪伤,也没有死,但其脸上抹满了血污,穿着广播电台工作人员的便服,人们很难从他的眼睛等外观判断他是否还活着。“攻击”发起时,先由穿戴波兰陆军军服的德国党卫队人员开枪射击,再将“罐头货”放在广播电台门边的地面上,伪装成被打得奄奄一息的“电台伤亡人员”。党卫队人员“攻占”了广播电台之后,立即由一名能讲波兰话的队员,通过一个紧急备用发射台广播发表了约4分钟的波兰语演说。演说完毕,党卫队人员就朝天放了几枪,然后迅速隐蔽地离去了。

第二天清晨,德国报纸摄影记者和报道记者涌向格莱维茨电台。几小时后整个第三帝国的所有出版物都登载了“守卫电台的德国士兵”击毙的“波兰士兵”的照片,照片极易激起民众的强烈义愤。这样,希特勒便找到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这可真是贼喊捉贼啊,很显然这是一场阴谋。希特勒为自己发动侵波战争找到了一件“合法”外衣。也就是从这个时刻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拉开了帷幕。

闪击波兰

9月1日拂晓,德国便大举入侵波兰。这一天后来被定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日。在战争开始,德国空军就立刻开始执行轰炸任务。德国空军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彻底摧毁波兰的空军力量。德国人对于波兰的各项军事部署和位置了如指掌。波兰所有的主要军事基地都遭到了猛烈轰炸,德国空军所到之处的地面目标也都遭受到了重创。

德军首先袭击了波兰的21个机场,其中大部分飞机被摧毁,随后又大量轰炸机密集突击波兰的战略中心如波兰的部队、军火库,交通枢纽如机场、铁路、公路和桥梁等,这使得波兰30多个城镇发生大火。

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里,波兰人便第一次痛苦地品尝了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空中轰炸。德国的这次突袭打得波军猝不及防,500架第一线飞机还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无数火炮、汽车及其他辎重来不及撤退便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均遭到重创,波军部队陷入一片混乱。

尽管波兰飞机也迅速投入到战争中,但是波兰军队的旧式战斗机与德国现代化的战斗机相比,那就是麻雀遇到鹰,不堪一击。

大约一小时后,德军地面部队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同时,停泊在但泽港外伪装友好访问的德国战舰“霍尔斯坦”号也突然向波军基地开炮。在航空兵的支援下,德军的地面部队,特别是坦克和摩托化部队,也迅速突破了波军的防线。

当天上午10时,希特勒兴奋地向国会宣布:“帝国军队已攻入波兰,德国进入战争状态。”他还宣称,“从现在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国的一名军人,我又穿上这身对我来说最为神圣、最为宝贵的军服。在最后的胜利到来之前,我决不脱下这身军服,要不就以身殉国。”

希特勒的演说可谓是鼓舞士气,振奋人心。但同时,法西斯德国也将滑入了无边的战争深渊。

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在上午11时之前,提供停战的保证,否则英国将向德国宣战。正午时,法国也向德国发出类似的最后通牒,其期限为下午5时。德国对英法两国的最后通牒,均没有理睬。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宣战。当晚,希特勒将他的办公地点从柏林的总理府移到了“亚美尼亚”号火车专列上,乘车去前线视察,并在火车上处理东线和西线的战事。

虽然英法两国正式宣布对德作战,但实际上他们是宣而不战,没有认真援助波兰。波兰当局由于之前并没有好好备战,完全是仓促应战,结果在德军的进攻下防线迅速瓦解。波军统帅部曾决定在西布格河、维斯瓦何、桑河一线组织抵抗,但未能实现。

9月5日,北方集团军群中的克卢格第四军团协同屈希勒尔的第三军团,切断了“波兰走廊”,波军的“波莫瑞”集团军被包围。随后隶属第四军团的古德里安第十九装甲军强渡那累夫河,沿布格河东岸推进,向波兰首都华沙后方攻击前进。南方集团军群也在宽大的正面战场上作深远突破。所属赖歇瑙第十军团的霍斯第十五摩托化军和霍普纳第十六装甲军,在波兰“罗兹”集团军和“克拉科夫”集团军的结合部实施快速突破,迅速将其击溃,深入追击。9月6日波兰政府被迫迁往卢布林,9月7日波军总参谋部转移到布列斯特。接着,机械化装甲部队又抢在溃退的波军前面抵达维斯托拉河,然后向北旋转,沿该河建立一道封锁线,进行反正面作战。9月11日前后到华沙-布列斯特铁路,距华沙仅30公里。德军“南方”集团军群,于9月14日在维斯瓦河以西合围了从波兹南、但泽走廊和罗兹地区撤退的波军,占领了波兰中部地区,使华沙处于被半合围的状态。至9月15日,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沿西布格河南下,攻占了布列斯特。与此同时,德军“南方”集团军群的坦克部队,包围了利沃夫之后继续北进,16日在符沃达瓦地区与北线德军会师,合围了退集在布格河、桑河与维斯瓦河三角地带内的波军。

德军合围华沙后,于9月17日限令华沙当局于12小时内投降。这时波兰政府已逃往罗马尼亚,后在巴黎和伦敦组织流亡政府。华沙守军和居民拒绝投降,进行了华沙保卫战,在武器、弹药、食品、水电匮缺的情况下仍坚持战斗。德军第8集团军在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之后,于9月27日攻占了华沙。波军12万人放下武器。9月28日波兰首都华沙守军12万人投降。10月6日,波军全军覆没,德波战争结束。

宣而未战

英、法两国与波兰在战前均订有盟约,并对波兰的独立一再作过保证。虽然他们均在战争一开始,9月3日宣布战争,澳大利亚、加拿大、南非联邦也相继发表声明,支援英、法对德宣战,但实际上是宣而未战。

直到9月9日,法军第4集团军的部队才开始对萨尔布吕肯地域发动有限的进攻,突入齐格菲防线8~10公里,这一进攻也于9月12日就停止了。这次进攻行动,法国显得有些扭扭捏捏,并且留出时间让德国前线部队后撤,完全没有把战争放在心上。英国对德宣战后从本土派往西欧大陆的兵力只有4个师。尽管波兰最高指挥部对盟国的援助也未抱有多大希望,觉得盟国不可能在几天之内就提供援助,要是提供帮助也应该是在数周之后,但1939年9月英法无所作为,也着实让波兰人长了见识。

对于英法的态度,德军约德尔将军战后在纽伦堡法庭上追溯往事时说:“如果说我们没有在1939年崩溃,那仅仅是由于在波兰战役期间,英、法两国将近110个师在西线对德国的23个师完全按兵不动的缘故。”英国将军富勒也说:“法国陆军躲在钢筋水泥的工事背后静静地坐着,眼看着一个唐·吉诃德式的英勇的盟国被人消灭了。”丘吉尔事后讥讽地说:“巴黎和伦敦以为坐着就能把那笔债躲过去。”

1939年9月5日美国罗斯福宣称,美国在欧战中保持中立,并将举行泛美谈判,以减轻西半球因战争而受到的损害。在一项声明中,禁止武器、军需品、飞机和飞机零件以海运输出至任何卷入战争的国家。这些国家包括法国、德国、英国、波兰、印度、奥地利和新西兰。9月20日,美国会应罗斯福之请,集会讨论修正立法问题。罗斯福提出6项建议:限制美国轮船驶入战争区;禁止美国人民乘坐交战国的轮船和经行危险区;交战国向美国购得的货物,由美方起运之前,即应过户,由购买国自行负责;紧张贷款给交战国;规定在国内为交战国募款的办法;军火与作战工具的输入与输出,仍须获有政府证件。

总之,从1939年到1940年5月,英、法和德国在西线均未展开大规模的战斗行动。德国人开始把这种战争叫做“静坐战”,西方有人称之为“奇怪的战争”。其实,这是英、法统治集团对“祸水东引”犹抱幻想的产物。他们妄想使苏联卷入战争,达到消耗自身,达成英法两国扼杀斯大林专制主义的目的。此外,还有一种原因是,当时英法两国的外交政策决定了其无所作为。他们实行的是绥靖政策,即在维护自身既得利益的前提下,对法西斯国家的攻势采取不抵抗政策,甚至牺牲小国(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波兰)来满足法西斯国家。

正当波兰在德军的进攻下开始瓦解的时候,苏联政府于9月17日早晨,命令苏军进入波兰东部,理由是保护波兰境内的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苏联进入波兰的部队分为两个方面类似于集团军的部队,总共有20多个步兵师,15个骑兵师和9个坦克旅组成。乌克兰方面军由陆军司令铁木辛哥率领3个军,它的任务是进入普里皮亚特河以南的波兰领土,其中利沃夫是其夺取的目标。在乌克兰方面军最南面的一支部队是第12军,其任务是阻拦企图撤退到南面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安全地带的波兰军队。白俄罗斯方面军由联军司令科瓦廖夫率领4支小部队组成,任务是占据从布列斯特-利托夫斯克以北到立陶宛边界的波兰领土。苏军落井下石的进攻无疑使已经面临绝境的波军最高指挥部雪上加霜。苏军的进攻未遇重大抵抗,即占领了波兰东部地区,并俘获了波军20万人,缴获飞机300架、野炮900余门、步枪30万支。9月下旬,苏、德两国政府经过磋商达成协议,双方占领的范围,大约划定以那累夫河--维斯瓦河--桑河一线为界。

波兰反击

位于德国第10集团军北面(左面)侧翼的第8集团军向前顺利推进,直通罗兹。如此,第8集团军的左翼部队就很危险地暴露在波兰波兹南集团军的面前。

面对纳粹德国的咄咄攻势,波兰军队由于总动员的推迟而延误了展开的时间。预定的战略展开,比德军的进攻滞后了5天。波兹南省西部是一个很大的向西突出部,配置在这里的是“波兹南”集团军,司令为库特谢巴将军。他们的任务是防守法兰克福、波兹南方向,对德国人的北方集团和南方集团造成威胁,如有可能,则对由波美拉尼亚和西里西亚来犯的德国法西斯集团军的翼侧实施突击。

当波兰军队弄清了德军的真正意图之后,库泽巴请求波军最高指挥部允许他的部队从南侧袭击正在东进的德国第8集团军。但这一请求遭到了斯密格莱·利兹元帅的拒绝。他想要在维斯拉河一侧集结尽可能多的军队,因此,波兹南集团军开始向东面的华沙方向撤退。此时,波莫瑞集团军的余部也在向华沙方向撤退。这两支部队在位于波兹南和华沙中间位置的库特诺会师。

9月8日,库泽巴又一次请求上级,这次得到了允许。此时,波兹南集团军和波莫瑞集团军还是一支数量可观而且总体上编制完整的军队。波军最高指挥部推断,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攻可能会从总体上减慢德国南方集团军群先头部队的进军速度,从而给其他波兰军队一个喘息的机会。为此,他们决定发动反击。

这时,也刚好有一个机会,负责保护第8集团军侧翼的希南斯军团已经被德军先头部队主力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当第8集团军接近布祖腊河时,它的侧翼保护部队主要是第30步兵师。为此,9月9日,在布祖腊河东南方向,波兰军队开始反击,这也是整场战役中波军唯一的一次主要进攻。这使得第30步兵师遭到了重创。经过两天鏖战,德军步兵第30师被消灭,还俘获德军1500人,缴获大炮30门。

尽管波军迫使德军后退了,但他们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食物、军火弹药和其他军事供给的短缺问题。波兰军队的这次反击的确让第8集团军大为震惊,但并没有引起他们的慌乱。

9月10日清晨,第8军团司令部突然报告说,其下属的第30师,已经从北面受到了奇袭,波军的兵力相当强大,该军团为了稳定战局曾经一再发动反击,但都失败了,这支波军估计可能是从波兹南省区中撤退出来的主力,因此请求集团军迅速派一个装甲军来支援。如若不然,波军很可能向南把德军已经占领的罗兹城重新夺回。曼施坦因向伦德斯特建议,暂时不答应第8军团的这一请求。曼施坦因认为,即使有一个局部严重的危机发生,也不会对整个作战发生重大影响,反而给南方集团军提供了一个赢得重大胜利的机会:现在既然波军主力在维斯拉河以西投入战斗,如果在这一地段将其歼灭,可以省却波军在华沙城下再建战线的可能。伦德斯特同意曼施坦因的判断,并没有忙于直接增援第8军团,而是开始了一个包围该部波军的计划,投入了集团军总预备队的两个师,向东迂回,在拉登附近的一个轻装师也被抽调出来,担负包围的任务。这样一来,第8军团就要承受波军相当大的压力。为了激励前线德军的士气,伦德斯特上将与曼施坦因亲临第8军团司令部督战。鉴于此役关系过于重大,两人决定他们直接指挥这一战役。

9月12日,库泽巴将军得到情报,德军正在库特诺附近举行军事演习,波军面临被包围的威胁。当日,库泽巴率领部队向东南发起进攻,希望冲出包围。但希望破灭,不仅没有冲出包围反而被包围得更紧了。9月15日,德国第10集团军奉命向北推进,在华沙以西切断从库特诺逃亡波兰首都的所有退路。9月16日,波军再一次向东北方突围,但还是没能成功,伤亡惨重。9月17日,德国空军暂停了对华沙的轰炸行动,转而集中兵力进攻库特诺地区。就这样,在9月18日,“波兹南”集团军的反击宣告失败。

攻克华沙

当德军在沃维奇、维斯瓦河和布祖拉河等地域击败波军的反突击之后,剩下的就是围攻波兰首都华沙了。但是希特勒和德军统帅部都不想对防御坚固的华沙发动全面的进攻,因为那样会使得德军大量人员伤亡。9月16日,德军在华沙散发传单,要求波军投降,并派第3集团军司令部的一名代表接受波军的投降,但波兰人拒绝了这一要求,于是德军开始对华沙进行轰炸。

曼施坦因指挥奉命攻占该城的德军第8军团,大致沿华沙城的圆环式铁路进逼,对华沙构成一道严密和连续的封锁线。为了避免华沙城内的巷战,曼施坦因建议使用德军优势的炮兵和飞机轰炸的联合效力,来迫使华沙投降。如果还不奏效,则采取断水断粮的方法。希特勒早就有使用空军轰炸华沙的打算,因此很快得到了他的批准。

在德国空军集中兵力摧毁华沙市内供水系统和发电站的同时,第3、第10集团军也连续对该市进行了炮轰。但波兰军队英勇反击,致使德军几乎无法前进一步。华沙城里的波军弹药充足,市内被毁坏的地方成了很好的炮兵防御。就这样,德军的进攻不是很顺利。9月22日,希特勒来到第3集团军的司令部,视察了部署在华沙东部郊区普拉加的炮兵部队。希特勒碍于《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因此决定从华沙西部进攻。这一决定将把大量的华沙市民赶到波兰东部去,从而使其成为苏联武装部队不得不面对的一个包袱。

当时,第8集团军负责进攻华沙。为部署这一进攻,德军首先要保证任何人都无法突出重围,进而使得波军对食品的需求就会增加,时间一长,这便成了一个问题。同时,德国空军继续轰炸华沙的自来水过滤站和抽水站,毁坏室内的正常供水系统。

9月25日,德军开始向华沙外围的要塞、据点以及重要补给中心发动了炮击。随后,局部的攻击也开始了。为了配合华沙保卫战,华沙西南的波兹南、托斯、罗兹等地共约10个师的波军残部,会合起来对华沙南面的德军进行了反击,使华沙坚持了10余天。9月26日,德国空军开始向华沙城内散发传单,警告该城即将受到轰炸,并要居民投降。因为波军仍继续顽强抵抗,所以在同一天下午,德国空军开始轰炸华沙。9月27日中午,伦德斯特和曼施坦因视察了曼施坦因以前当师长的第18师,它刚刚攻下了华沙防御线上的两个堡垒,突然听到了波军愿意投降的消息。9月28日,波兰守军司令与德军第8军团司令布拉斯柯维兹将军之间签订了降约。

此后,除了少数几支分散的小规模部队仍在波兰的密林丛中进行游击战以外,唯一坚持抵抗的地方就是波罗的海的沿岸了。在9月29日德军发起最后一次地面进攻之前,守卫在海勒半岛的一小块延伸到但泽湾的陆地的波兰驻军就遭受了来自德国陆、海、空三军的打击和轰炸。最后,10月1日,驻守在那里的海军少将接受了德军的投降要求,从半岛撤退。至此,1939年德国对波兰的战争就已经全面结束了。

波兰战役,是法西斯德国“闪电战”在战争中的首次应用。这次战争前后历时一个月,双方均有伤亡。波军死66300人,伤133700人,被德军俘虏69.4万人,被苏军俘虏21.7万人(含投降数),10万人逃至邻国。波兰居民遭到了巨大的牺牲。仅华沙就死近25万人,数万无辜公民受伤。德军死10600人,伤30300人,失踪3400人。

一个拥有3400万人口,100多万军队的国家,就这样在短短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灭亡了。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波军在装备现代化方面远远落后于德国。“二战”结束后,古德里安在其回忆录中这样描述道:“到9月3日,我们对敌人已经形成了合围之势--当前的敌军都被包围在希维兹以北和格劳顿兹以西的森林地区里面。波兰的骑兵,因为不懂得坦克的性能,结果遭到了极大损失。有一个波兰炮兵团正向维斯托拉方向行动,途中为我们的坦克所追上,全部被歼灭,只有两门炮有过发射的机会。波兰的步兵也死伤惨重。他们一部分工兵部队在撤退中被捕,其余全被歼灭。”当时,根本就不了解坦克的性能,以为坦克的装甲不过是些用锡板做成的伪装物,是用来吓唬人的。于是波兰骑兵蜂拥而上,用他们手中的马刀和长矛向德军的坦克发起猛攻。由此可见波军的装备是多么落后。这是战争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波军有些轻敌,自负。他们为了向勉强结成同盟的国家证明,他们不想对强邻挑衅,从而不顾德军加紧战备,迟迟不完成自己的动员工作,直至失去最后的时机,自己把战争主动权送给了德国。

第三,波军不重视防御。波兰的将领们一向鄙视防御,所以不肯花气力去构筑工事,他们宁愿依赖反击,因此尽管缺乏机械,但他们仍然深信自己的军队能够有效地执行反攻任务。

第四,波兰过于相信英法。英、法两国与波兰订有盟约,并对波兰的独立一再作过保证,但是却未进行任何援助。可以说,波兰成为了帝国主义大国争霸的牺牲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波兰首相)的思想落后了80年。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哈特

波兰再一次遭到了两个大国的侵略。这两个大国同其他大国一起奴役波兰达150年之久,但却不能摧毁波兰民族的精神。华沙的英勇抵抗,表明波兰的灵魂是不可毁灭的。

--英国首相丘吉尔

波兰战役对于我的装甲部队而言,是第一次火的洗礼。

--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 sV7IXxMyeeQEoy6U7J1dVEvNFZ2iRkV9Rhx9rEd2nyE7Y1o9aPBGfPz2JENIJOQ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