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 话说盗墓源起 第一章 中国墓葬文化(1)

不知从何时起,盗墓之风盛行。但可以肯定的是,盗墓的源起,是因为有墓可盗,并且可以从中获取巨大的利益。也就是说,盗墓,是因为厚葬的兴起。厚葬之风越浓,盗墓活动越发猖獗。盗墓活动并非简单的掘人祖坟,撬开棺材,它也有相当的规矩与技术要求。比如,如何选择大型墓地,如何确定墓内有丰厚的陪葬品,这些都是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的。

一般情况下,盗墓者盗掘陵墓,主要是为了获得墓葬中的陪葬品,也有一些盗墓者是为了窃取墓葬中的墓材,有些人是为了进行政治打击、压迫等等,不一而足。虽然历朝历代都对盗墓者进行严厉的打击、制裁,但盗墓活动仍然是屡禁不止,其原因何在,也许人们口口相传的这句话比较能回答这个问题:要致富,去盗墓。盗墓能取得巨大的利益,墓葬中的陪葬品引诱着一拨又一拨人前仆后继,奔向墓地……

墓葬何时到人间

墓葬俗称山坟,古墓葬是清代以前的墓葬。古代葬俗因时代、地方的不同而有差异,有土葬、火葬、水葬等。常见的多是土葬。

古代文献中对“墓”这个字的解释与“没”字相同,即埋在地下就没有了。远古时代,人死了只是在地下随便挖一个坑掩埋而已,有的甚至不加掩埋,那时没有墓葬这个概念。正如恩格斯所说:“在远古时代,人们还完全不知道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于是就产生了一种观念,他们的思维感觉不是他们身体的活动,而是一种独特的、寓于身体之中而在人死之时就离开身体的灵魂的活动。”由此便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而古人认为人的肉体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的灵魂仍然活着,是到另一个世界去了,而且还会回到人间来降临福祸。

“墓”作为放置尸体的固定设施,是随着人类文化的进步而发生的,并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变化。最初的时候,对尸体的处理非常简单。《周易·系辞下》云:“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丧期无数”。即用茅草裹尸,弃置荒野了事,并不挖墓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后人对死者的崇拜和信仰,人们对逝去的人除了存有感情上的怀念之外,还希望他们能到另一个世界去过美好的生活,并对本族、本家的后人加以保护和庇护,死者虽然离开了人间,但他们的灵魂也应该有一个安居之所,他生前使用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和他喜欢的装饰品也应该带到另一个世界去享用,氏族成员、妻子儿女死后也要到另一个世界去同他欢聚。这个死者灵魂的安居之所、亲人死后同他团聚的地方,就发展变化为墓葬或墓葬群。

在旧石器时代,由于人类经常利用天然洞穴作为住所,故也常利用天然的洞穴或岩棚作为墓地以安置尸体,如山顶洞人的墓就与住所处于同一洞穴之中。但这样也只是将死者的墓穴挖的更大一些,随葬的物品更多一些,埋葬死者的方式更隆重一些而已,因为当时还没有产生把死者的墓穴作为永远祭祀的意图,所以,地面上也就没有留下什么特殊标志。

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由于生产力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便开始有意识营造各种形式的墓,墓葬及埋葬习俗更加流行且形式多样,而且明显具有制度化的特点。

这种挖坑掩埋死者的方式,在目前发现的夏、商、周代遗址中已得到证实。如河南安阳的殷墟,商代在这里建都达三百年之久,现已发掘出商王墓十一座,而墓的地面上就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标志。这种埋葬死者的方式,经过了夏代、商代、一直到周代的春秋时期,延续了几千年。

中国所发掘的3000余座母系氏族公社墓葬表明,史前时代的葬俗因时代、地域、文化的不同而在墓形、葬式、葬具等方面显示出不同的特色。尽管如此,史前时代各文化共同体一般都是以氏族制度为基础的,因此在埋葬制度方面往往也存在着一些符合氏族制度的共同原则。在新石器时期,人们掘坑埋尸已成为黄河流域最普遍的葬法,出现了氏族公共墓地,有单人葬、多人葬、二次葬等葬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还出现了成人与婴幼儿分葬及等级埋葬制度。到原始社会末期土坑式墓葬从黄河流域发展到长江流域、东南沿海、东北地区,出现了男女合葬,男子仰面直身和女子侧体屈身表明父系氏族的社会结构特征,墓坑也更加规整,通过墓葬规模大小、葬具的有无或质量以及随葬品多寡优劣等来体现身份等级的差异更加明显。如龙山时代,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在氏族公共墓地原则普遍存在的同时,因等级差异而存在的不同等级分葬现象更显突出,甚至还因聚落的等级差异出现了不同规格的贵族墓地,其中以良渚文化的情况最为清楚。反山和瑶山遗址都是良渚贵族墓地,但反山墓地的规格明显高于瑶山墓地;另外,还有不少规格低于瑶山的良渚贵族墓地。中原地区陶寺墓地也存在不同等级分葬现象,墓葬规格可分为三类七、八个等级。

古代墓葬有各种形式,分别代表不同的身份和地位,是权利和地位的象征。“亚”字型墓是最高级别的,是古代天子和皇帝的墓葬;“甲”字型墓是大臣级的墓葬。

在原始社会早期,墓穴形式很简单,只在地下挖一土坑,墓坑一般较小,只能容纳尸体,无棺椁,尸体也无特殊东西包裹。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大汶口文化后期,少数墓坑面积很大,坑内沿四壁用天然木材垒筑,上部用天然木材铺盖。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墓室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第一种:木椁地宫。进入阶级社会后,墓葬制度中存在着严格的阶级和等级的差别,统治阶级陵墓有着十分宏大的规模。河南安阳侯家庄的一座商代亚字形墓,墓室面积约330平方米,加上墓道,总面积达1800平方米。王和各级贵族的墓,都用木材筑成椁室。椁是盛放棺木的“宫室”,即棺外的套棺,将砍伐整齐的大木枋子或厚板用榫卯构成一个扁平的大套箱,下有底盘,上有大盖,在椁内分成数格,正中放棺,两旁和上下围绕着几个方格,称之为厢,分别安放随葬品,如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发现的西汉墓棺椁形式墓葬--轪侯利苍妻墓即属此类。棺中女尸完好如初,厢内随葬品有漆器、帛书、绵绣、乐器、竹简、木俑、农畜产品、中草药、印件等1000余件。

到了西汉时期,棺椁的用料及规格发挥到了极致。这就是黄肠题凑的出现。

所谓“黄肠”指堆垒在棺椁外的黄心柏木枋,“题凑”指木枋的头一律向内排列。“黄肠题凑”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

“黄肠题凑”是木椁玄宫的发展,其规模、复杂程度为木椁地宫高峰。黄肠是指柏木黄芯即榫头用柏木芯;题凑是指椁室的构筑形式,榫(sun)铆结构前身,方木交叉构筑,榫头后无现实建筑意义,成为礼仪象征,即为“题”,“凑”为构筑形式。至汉时,榫头已脱离椁木,在椁室周围堆放,成为“题凑”,若从内侧看,四壁都只见枋木的端头。根据文献记载,这种葬制至迟在战国时已经出现,目前所知发现年代最早的黄肠题凑是凤翔秦雍城秦景公1号大墓出土,此外还发现西汉早期、中期、晚期的黄肠题凑。其中西汉中期的北京大葆台汉墓1号墓,是用15880根黄芯柏木椽叠垒成的宏大题凑,高达3米,直抵墓室顶部,其内设有回廊及前后室,为黄肠题凑的成熟形式。

第二种砖石地宫:从汉代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筑墓室,木椁墓室逐渐被取代。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制度的一次划时代的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从西汉中期才开始的,然后普及到各地。西汉中期,中原一代流行空心砖墓;西汉晚期开始出现石室墓,墓室中雕刻着画像,故称“画像石墓”。墓室的结构和布局,也是仿照现实生活中的住宅。从汉到隋、唐、宋、元、明、清各代,砖石砌筑的墓室和地宫一直在不断发展。

第三种土洞地宫:在北方黄土富集地区,利用土层厚,粘性强,质地均一和降水少的特点,开凿成土洞土宫,壁面有精美雕刻和壁画。如西安乾陵的陪葬墓,永秦公主、章怀太子和懿德太子墓,唐僖宗靖陵地宫。

我们知道,在古代的墓葬中,随着墓主人一起下葬的,不仅仅是主人的尸体,还有一些随葬品。

在原始社会早期,墓中随葬品主要是死者生前喜欢和使用过的物品,包括陶器皿、石制和骨制的工具、装饰品等。在同一墓地中,各墓随葬品的多寡、厚薄往往差别不大。墓葬到了原始社会晚期,出现了贫富分化的现象。如在汶口文化晚期10号墓中,有结构复杂的葬具,死者佩戴精致的玉石饰物,随葬玉铲、象牙器和近百件精美的陶器。

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贫富分化更加悬殊,王和贵族墓的随葬品极其丰富、精美,包括青铜器、玉石器、漆木器、骨角器鲁等。商代还流行人殉制度;人殉是用活人来为死去的氏族首领、家长、奴隶主或封建主殉葬。商王和大贵族的陵墓,殉葬者少则数十,多则一二百人,包括墓主人的侍从、婢妾、卫兵和各种勤杂人员。人殉在西周前期仍很普遍,中期以后稍减少。从战国开始,用木俑和陶俑随葬的风俗已盛,这可以看作是人殉的替代。

从西汉中期以后,随葬品中增添了各种专为随葬而作的陶质明器,包括仓、灶、井、磨、楼阁等模型和猪、狗、鸡等模型。到了东汉,明器的种类和数量愈多。这是中国古代墓葬在随葬品方面的一次大变革。魏晋南北朝时期,随葬品主要是陶瓷、器皿、陶制模型、陶俑和镇墓兽。隋唐五代时期,随葬品以大量的陶俑为主。陶俑分为出行时的仪卫行列和家居时的家臣侍者两大类。宋至明代,随葬品以实用物品和珍宝为主,包括陶瓷器、金银器和玉器等。

坟墓雏形为封土

大约从殷末周初,在墓上开始出现了封土坟头。春秋战国以后,坟头封土越来越大,形状好似山丘。特别是帝王陵墓的封土,工程大,发展变化明显。

封土,既俗称的坟头《礼记·檀弓》上说:“土之高者曰坟,葬而无坟谓之墓。”在墓穴的上面培土垒坟、种树,大约是从周代的春秋前后开始的,据《史记》、《汉书》、《水经注》等文献记载,东周以前的墓葬是没有封土的。

古人自从迷信灵魂以后,凡事都要先向祖先祈祷,在庙堂祷告总不如直接到墓前祷告好,为了更方便的辨认出祖先墓穴的位置,他们就在墓穴的上面垒坟或种树为标志。《礼记》上有一段孔子寻找父母之墓的故事,说明了垒坟和种树的作用。孔子是春秋时人,他三岁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孔子成人后,想去祭祀父亲时,却找不到墓地,后来经过许多老人的回忆,费尽工夫才找到了。孔子是一个很“重礼”的人,他认为子孙祭祀祖宗是必要的礼节。为了经常方便的前来祭祀、悼念祖先,于是他就在父亲的墓上培土垒坟作为标志。孔子说:“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在墓穴的上面垒坟可能在孔子以前就有了,但引用这段故事作为封土的起源,还是比较合理的。

在墓穴的表面垒坟种树,开始是为了辩识墓穴的位置,方便祭祀,但后来就变成了显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标志。《周礼》记载:“以爵为封丘之度,与其树数。”就是说,按照官位的等级来定坟头的大小高度和种植树木的种类、数量。《白虎通·崩薨(hong)》明白地说明了封土的高度和植树的种类:“天子坟高三仞(周代一仞为八尺;西汉为七尺;东汉为五尺六寸),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一种落叶乔木,又叫灯笼树);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扬柳。”虽然如此,敢于奢侈逾制者也大有人在,如东汉明帝时,桑民枞阳侯因坟冢“过制”就被处以“髡(kun)削”(剃光头)之刑。

随着墓葬封土的普及与发展,封土堆逐渐变的高大起来,形状好似山丘,因此墓葬的名称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以前,各类墓葬统称为“墓”,到了战国时出现了“陵”、“冢”、“坟”、“丘”等多种名称。“陵”的原意是高大的土山,这时用作了帝王墓葬的专用词,“冢”和“丘”也都指高起如山的土堆,《方言》说:“冢,秦晋之间谓之坟。”《周记·冢宰》说:“山顶曰冢。”用“丘”来作墓葬名称的有如春秋时吴国国君阖闾的虎丘,战国时赵武灵王的灵丘,楚昭王的昭丘。历史上最早将坟墓称“陵”的是战国时七雄之一的赵国国君赵绁(xie)(公元前349-326年)。《史记·赵世家》记载:“肃侯(赵绁)十五年(公元前339年)起寿陵。”

帝王陵的封土,主要有三种形式:

垒土为陵。是早期帝王陵墓封土的一种,叫做方上,就是在帝王的墓穴之上用层夯筑,使它成为一个上小下大的方锥体,就像倒扣着的一个斗,因为它的上部是方形平顶,没有尖部,所以叫“方上”,也称“覆斗”。如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就是迄今为止封土最大的一座垒土陵墓,它高115米,南北长350米,东西宽345米,顶部东西长24米,南北长10米,看上去像一座小山,它的形式就是方上。汉代帝王陵墓的封土也都是方上形式,现在在陕西西安附近还可以看到许多这样的方上帝王坟头。汉代封土的等级不仅表现在封土的高低大小上,同时还表现在封土的形状上。皇帝的陵墓封土为正方形或长方形覆斗式。高级贵族和大官僚的封土多呈正方形。封土以方形为贵。

以山为陵。它是利用山的丘峰作为陵墓的坟头。秦始皇陵是用了38年的时间建造的,动用劳动力最多时达70万人,当时,秦国人口有2000万人,劳动力只有400万,这就是说,有六分之一的劳动力每年要从事建陵工作。象秦始皇陵这样大的封土(秦始皇陵的封土体积达11241375立方米),用工之多(仅土方工程就用了170130000多万个工日),工程之大,不是一般的帝王所能办到的,而且高土垒筑也不安全,容易被盗掘,于是就出现了以山为陵的形式,如唐代帝王陵从一开始就采用了这种形式,安葬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就选择了长安西北礼泉县海拔1188米的九嵕(zong)山为坟,凿山建造。据说这一葬法是长孙皇后提出的,她在临终前对李世民说:“为了节俭,要薄葬,请因山而葬,勿需起坟”。这实际上是李世民自己的主张,借长孙皇后之名提出的,她在为长孙皇后撰写的碑文上说:“王者以天下为家,何必物在陵中,及为己有,今因九嵕山为陵,不藏金玉、人马、器皿,皆用土木形具而已,庶几贼盗息心,存没无累”。虽说是如此,实际上李世民并非薄葬,而是非常的厚葬。以山为陵,不过是利用人工难以造成的山岳雄伟的气势,以体现帝王气魄宏大,而且还可以达到防止盗掘的目的。以唐代帝王以山为陵的方式来看,唐代帝王陵墓的雄伟气势,连秦始皇硕大的封土也难相比。至于防止盗掘,唐太宗的昭陵却没有能逃过,唐亡时被军阀温韬所掘。而高宗武后合葬的乾陵至今没有开掘过,这与山石坚固、巨石铅水封固是有很大关系的。其实,这种以山为陵的方式,也不是从唐代开始的,在汉代就已经有了,如陕西西安白鹿原上西汉文帝刘恒的霸陵、河北保定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等,就是开山凿洞建成的,这样的例子很多,只不过没有唐代帝王的雄伟宏大罢了。

宝城宝顶。自秦汉时期帝王陵盛行的方上形封土,一直延续到宋代。但是经过唐代的以山为陵后,帝王们对方上和以山为陵的形式有所触动,因为方上形土丘的尖棱很容易被雨刷风蚀,成为圆钝,山形也很难如方形。因此在唐末五代时期不少的帝王陵封土出现了园形(即馒头形)。如南京五代时南唐李升、李景两个帝王的钦陵和顺陵,四川成都前蜀王王建的永陵,都采用了园形封土。王建墓为了保护封土的流失,在封土的脚下还砌筑了条石基础,这种形式在以后的一般墓葬坟头上也被广泛采用。

北宋时的帝王陵墓虽然又恢复了秦汉旧制的方上坟头(宋时称陵台),但是规模已经小的多了,并且发展为重层方上的形式,如山东曲阜宋代建筑的少昊陵全部是用石板砌成的方上形式,与埃及的金字塔如同一辙,可谓巧合。到了元代,却又回到了远古时期墓而不坟的古制上去了,地面上没有任何封土标志,直到现在,元代帝王陵墓只知记载在起辇谷,确切位置至今没有找到。从明清时期起,帝王陵的封土完全改变了方上之制,两个朝代30多个皇帝和上百个后妃的封土都采用了宝城、宝顶的形式,这种建筑形式是在墓穴上面砌筑一个高大的砖城,然后在砖城内填土,使土高出城墙形成一个圆顶,在城墙上面设置垛口和女墙,宛如一座小城,这种城墙就叫做“宝城”,高出城墙的圆顶叫做“宝顶”。宝城的形式有圆形和长圆形两种,明朝帝王陵一般为圆形,清朝帝王陵多采用长圆形。在宝城的前面还有一个向前突出的方形城台,台上建一个方形明楼,叫做“方城明楼”,楼内竖立着死者的谥号碑,方城明楼是和宝城、宝顶一起联体建筑的。这种宝城、宝顶和方城明楼构成的坟头,在建筑构造上比以前的方上复杂多了,它不仅突出了陵墓的庄严气氛,也增加了建筑的艺术性,明清时期的陵墓封土算是达到了高峰。

墓葬盛行坟包起

中国墓葬,是伴随华夏文明诞生而同步发展的。从旧石器时代的晚期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洞的下室葬地,到新石器时代仰韶聚落遗址四周壕沟的南北两处的公共墓地;从氏族公社母系、父系社会葬式的嬗变,到被称之为“东方文明曙光”的红山文化遗存,大规模制度严明的石冢出现,华夏远古的先民们在创造华夏文明的同时,也在谱写着中国墓葬文化史。

中国墓葬的起源与发展,是随着当时人们对生命终结思维方式变化而变化的。许多人认为:最初的墓葬,是出于先民们的灵魂不死观念而产生。在以土葬为主流的古代中国,坟墓便是人生的最终归宿,所以古人云:入土为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无论其生前是享受着荣华富贵,还是过着屋无片瓦、地无三分的贫苦生活,喧闹都是一生的主题。正是基于在世时的浮华,在地下世界得到安息和宁静,便成为人类的一个梦想。那些生前享有特权的贵族阶层,除了梦想在地下世界安息,还想继续过那种骄奢淫逸、钟鸣鼎食的人间生活,建造气派的陵墓与豪华宽敞的地宫,就成为其追求的目标。但事实上,生前美好的心愿和布置的如意算盘,死后并不总能如愿,有时恰恰相反。“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者,是无不掘之墓”,为这一梦想和行为做了历史性注脚。

在远古时代,人们还没有安葬死者的习惯。原始人类对于同伴死亡的处理,要么是在快饿死之时,不得已将其吃掉,这可称之为“腹葬”;要么将尸体随便丢弃于野外,这可称之为“野葬”。正如《孟子?滕文公上》说的那样:“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矣,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实际上“腹葬”和“野葬”都算不上丧葬。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的安定,出现了埋葬死者的现象,但当时墓而不坟,且无任何标记,“古之葬者,厚之以薪,葬之于野,不封不树。”

在中国,墓葬的源头可以上溯到距今1.8万年前的山顶洞人世代。这一时期,还处于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旧石器时代,但那时的人们便将死去的同伴埋藏在洞中,并在尸体的周围洒上赤铁矿粉,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思。这便是中国最早的墓葬,而那殷红的赤铁矿粉,则是人类最早、最朴素的随葬品。

真正意义上的墓葬制度的出现,是灵魂不死观念产生之后的事情。这一观念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态度。这种观念认为,人死了,只是迁居,要过另一种新的生活,因而,要按照死者生前的生活方式来安葬,所谓“事死如事生”。正如古人所说,“丧礼者,以生者饰死者也。”正是在这一观念支配下,经历漫长的岁月,才逐渐形成了一套隆重而复杂的丧葬制度。

众所周知,商朝时中国奴隶社会的代表,是至今唯一可以证明中国开始进入“文明时代”的朝代。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大时代里,兴起了历史上第一个厚葬高峰。这个时期统治者的墓葬十分奢侈,并有大量的奴隶殉葬。

商王陵墓区中的墓葬多经历代盗掘。王陵的浩大规模以及零星精美随葬品的发现,使我们可以推知当时葬事的豪华。

1976年河南安阳小屯村西北发掘的妇好墓,是甲骨文发现100年以来,殷墟考古发掘70年来所发现的唯一一座尚未经历盗掘的王室贵族墓,也是迄今唯一能与甲骨文和历史文献联系的一座商代王室贵族墓。该墓五米多长,约四米宽,七米多深,墓上建有被甲骨卜辞称为“母辛宗”的享堂。据说享堂原是商王武丁为祭祀妻子妇好而修建的宗庙建筑,尊其庙号为“辛”。

墓主妇好,就是乙辛周祭卜辞中的武丁的法定配偶妣(bi)辛。殷墟5号墓中出土随葬器物的数量,品种以及有铭文的青铜器数量之多,是前所未有的。其中的“司母辛”组铜器数量虽然有限,但是非常重要,例如其中的2件大方鼎,大小仅次于“司母戊”大鼎。2件四足觥的形制也极其别致罕见。此外,还出土石雕卧牛1件,上有“司辛”2字,可能是“司母辛”的省文。墓中出土器物共1928件,其中青铜器468件,种类器形齐全,几乎包括了以往殷墟出土铜器的所有品种,制作精致,纹饰华美,造型凝重。随葬玉器755件,工艺水平极高。又有绿晶,绿松石,孔雀石和玛瑙珠47件,水晶制品2件。珍贵的象牙雕刻品等,也显示出当时上层社会生活的奢贵。

妇好虽然是王室贵族,但是与商王还是有地位尊卑高下的差异。

现代考古发掘证明,安阳的商王陵墓,墓室面积约330平方米,加上墓道面积共达1800平方米;高级贵族的墓,墓室面积加墓道面积共300多平方米,其形式有“亚字形墓”,即墓室南北各留一条墓道;有“甲字形墓”,即南面留一条墓道。中等贵族的墓,无墓道,面积约20平方米;一般小贵族的墓,面积不足10平方米;平民墓室面积仅2~4平方米。统治者的墓葬,随葬有大量青铜器、玉器,并殉葬大量的人、畜。当时流行在墓坑中部挖一“腰坑”,以殉葬人、畜和随葬器物;在墓上建房屋,以供祭祀,称为“享堂”。《礼记?檀弓上》所记载:有虞氏瓦棺,夏后氏及围,殷人棺、椁。殷代的大墓中,多有棺、椁。棺上一般涂红、黄漆一至数层,少数棺上还有彩绘。

西周时,是中国丧葬史的一个转折点。这一时期,由于农业民族比游牧、经商民族更讲礼制,更重伦理。而尤为重要的是,西周时期,丧葬礼仪开始走向制度化、法律化。据《周礼》载,当时专门设有“冢人”,专司王室贵族的“公墓”。他根据贵族的班辈、级别来确定墓室大小、享堂(墓上房屋)的标准和植树数目;又设“墓大夫”,掌管平民的墓葬。随着时间的发展,人们对于墓葬越来越重视,灵魂不灭的观念也在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越来越强烈。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非常低下,人类的活动经常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迁徙。在这诸多情况的限制下,人们还没有把墓葬作为永远祭祀的打算,所以当死者被埋葬之后,地面上并没有留下什么特殊的标志。正如《礼记?檀弓》所言:“古也,墓而不坟。”并解释说:“凡墓而不坟,不封不树者,谓之墓。”说明早期的墓葬是既无封土的坟头,也无树木或标志的。这一点已被考古发掘所证实。

大约从周代起,在墓上开始出现封土。《礼记》中有一段孔子寻找父母之墓的故事,为后人研究墓葬的变革提供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信息。这个故事说,当孔子三岁的时候,父亲叔梁纥就死了。当孔子长大成人后,想祭祀一下他的父亲,却找不到墓葬的处所。后来经过许多老人的回忆,经过很长时间才找到。孔子是个重“礼”之人,他认为子孙祭祀祖宗是必要的礼节,为了便于以后经常前来祭祀而不致迷失方位,他想了一个办法,即在父亲的墓葬处所上培土垒坟,作为下次寻找的标志。关于在墓葬处所培土垒坟的做法,可能在孔子之前就有人做过尝试,但后人大多还是以这个故事发生的年代作为封土的起源。据《礼记?檀弓上》载,孔子在合葬其父母时说:“吾闻之,古也墓也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

在春秋战国时期,墓葬的“封树”制度逐渐形成并完善。所谓“封”,便是以土堆积成封丘,和便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坟包。封树的形成无疑为墓葬增添了许多庄重,它明确地指明了墓葬的位置、等级,甚至还有期中随葬品的多少和价值,当然,者无形中便给盗墓者传达了信息。

以国君为中心的陵墓制度出现在战国中晚期。在商周时,帝王的墓仍称为墓,春秋时有的称丘。从文献记载看,春秋战国以后,坟头的封土逐渐高大起来,大者形状好似山丘,因此有人把这类的墓葬处所称之为邱。如当时赵武灵王、燕昭王的墓葬处所,分别称为赵邱、昭邱等等。后来,便出现了帝王将相等封建贵族的陵。从战国秦惠王开始专称陵,因此,战国秦惠王陵成为了帝王丧葬史上的一个分水岭。

到了秦汉时期,除了土坑墓外,石室墓和砖室墓逐渐流行起来,墓葬的形制也趋于多样化。这就逐渐进入第二个厚葬高潮。这个时期,统治者的墓葬自然是穷奢极欲,一般庶民百姓也大有讲究,新型墓葬不断涌现。秦始皇陵堪称“超级天子大墓”。它的地宫设施与地面设施一样,墓内地低见水,用铜加固,上置棺椁,陵区现发现的陪葬坑多达300余个,重要文物3万多件。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多元发展的时代,墓葬的随葬品却日渐统一,形成一种固定的随葬模式。秦汉时期是随葬俑的完善时期,特别是兵马俑的发掘,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汉代之后,墓葬的形制逐渐统一,规模较高的墓葬一般都有长长的斜坡,斜坡的两侧遗迹墓室的内壁都绘有色彩缤纷的壁画,题材十分广泛,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到墓主经历、家庭生活、劳动生产等都有涉及。长期以来杀人殉葬、以人祭祀的习俗,至汉代基本被废止。在随葬品中,过去杀殉奴婢的习俗被木俑、陶俑取代;真车马被木陶模型代之;青铜器为主改为陶、漆器为主;出现了大量的陶质物器,如仓、灶、井、猪圈、田地、楼阁等。汉代的皇帝,即位一年后便开始营建自己的陵墓。其耗费之巨,难以想象。西汉的11个帝陵帝陵较为集中,有9个在今咸阳塬上,另外,汉文帝的霸陵在西安市东郊的霸陵塬上,杜陵在今西安市南郊的杜陵塬上。除霸陵因薄葬而“因山为藏”外,其余皆有高大的土堆。皇帝与皇后合葬也是有规定的。他们合葬后,虽然同茔,但不同陵。皇帝陵在西,皇后陵在东。当时的陵园之旁,建有寝殿。寝殿内建有东、西阶厢、神座等,陈列着墓主人的衣冠几杖等日常用品;宫人必须像主人生前那样,每天准时整理被枕,准备用水,摆设梳妆具等。西汉诸陵还有一个特点,一般在帝陵之东建有高级官吏、宠臣的陪葬墓地。众多陪葬者,每人一个大坟丘,整个陵区星罗棋布。晋代张载《七哀诗》中写道:“北邙何垒垒,高陵有四五,借问谁人坟,皆云汉代主。”这首诗形象地反映了当时陵区的分布情况。

为了象征死者对墓地拥有所有权,从东汉墓葬中,开始流行“买地券”。随着货币经济的冲击,一些地区的随葬品中还出现了“摇钱树”。在墓形上,出现了记载死者姓氏、埋葬年月、埋葬者、易于识别的墓碑;出现了表明死者身份、等级并使冢墓更像官府的墓阙;出现了列于墓前,用于昭示祥瑞的石兽。墓中常见一种镇墓文字,或写于陶瓶、铅券之上,或石刻、砖刻于墓内。其内容包括纪年月日,以天帝使者的名义告死者之家或丘丞墓伯,给活人除殃免祸,为死者解迫谢罪。值得注意的是,墓中还多随葬铅人,据说是为了代替死者在阴间服役。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厚葬再一次演变为薄葬。东汉后期,道教兴起,佛教传入。道教主张薄葬,佛教崇尚火葬,亦是薄葬,其影响相当之大。魏晋南北朝时,少数民族势力进入中原,其主张薄葬也有不小的影响。多种原因,促成了薄葬风气的流行。三国时期,有识之士率先带头施行。魏文帝曹丕,依山为陵,无寝殿、园邑神道。魏晋时的豪族世家,生前奢靡极欲,但死后也实行相对的薄葬。但是,墓葬中的随葬品却未因墓葬形制的简化而有所减少。魏晋时期的大型墓中除了贵重的金属器,还有代表当时手工业巅峰之作的瓷器。

南北朝时,为了让墓室更像现实的府第院落,普遍加长墓道,顶部开天井,一个天井象征一重院落,又在室内砌棺床、台桌等。还出现了放在墓内,主要用于记载死者生平的墓志和用于避邪的陶质“镇墓兽”。这一时期,陵制多聚族而葬,家庭墓进一步取代了氏族墓地。此后,帝陵的基本类型都是承接前代而建。

唐陵有“积土为陵”和“依山为陵”两种形式,陵园的平面布局仿长安城,墓室则仿皇帝内宫。帝陵的陪陵制度在唐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如昭陵,其陪陵墓已确定的有167座。

在唐以后的法律中,多有丧葬坟墓的规定。这些规定使得人们一看坟墓的大小高低,便可知埋葬者的官位品级。

与秦汉以来的坐西向东,南北朝的“潜葬”之制相比,唐陵平面布局更有它自己的特色。它是仿唐长安的建制设计的。陵寝高居于陵园最北部,相当于长安的宫城,可以拟皇宫苑。其地下是玄宫,在地面上围绕山顶或封土堆建方型小城,城周有四垣,四面各一门,门外有双阙、双狮,南面为正门。唐皇帝死后,选择陵地只考虑风水龙脉,不统一规划。唐陵前均有大型石刻。如唐高祖献陵有石虎、石犀和华表,昭陵有“昭陵六骏”石刻和石翁仲等。

经过奢华至极的唐代,中国墓葬开始了简化的进程,宋元明清各代的墓葬依然不再像当年珍珠满藏,渐渐地,墓葬成了铜钱和日常用具的世界。

北宋、南宋时代,由于政治孱弱,其皇陵规模较小,亦无突出之处,而且多遭浩劫。陆游《南宋杂事诗》云:“回首东都老泪垂,水晶遗注忍重窥。南朝还有伤心处,九庙春风尽一犁。”读罢,不禁令人唏嘘。

真正标志着中国帝王陵寝制度步入成熟阶段的布局风格是明陵。明陵在形状上由方形变为圆形,采取宝城宝顶,方城明楼的形式,不仅显示了帝王陵寝的庄严与威仪,也具有很高的建筑艺术水平;更加注重棺椁的密封与防腐;朝拜祭祀仪式更为隆重和完整,而且出现了规模宏大、豪华奢侈的陵园建筑群:陵园正门有巍峨壮观的牌楼,过了牌楼,由南向北沿神道中轴线形成了三大砖木结构建筑群:第一部分为碑亭、神厨、神库等;第二部分为祭殿和配殿;第三部分为宝城、明楼等。这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便是被誉为“地下宫殿”的明神宗定陵玄宫,该陵墓总面积达1195平方米,其气象之宏丽,世所罕见。清陵分为清东陵和清西陵。清东陵位于北京市东北125公里处,河北遵化的马兰峪附近;清西陵分布在北京市西南120多公里处,河北易县梁各庄。清陵继承了明陵宏伟壮丽的特点,而且其建筑艺术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 cjOIFxXfU4fPwMevY/Pdn5l3Y4MSylyHfFspXrZD/MPFMRBB4IYzTbOW8JBTGZO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