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心理学是什么?--入门篇(3)

要想甜,加点盐--对比定律

小张和小王受雇于一家超级市场,他们工作资历差不多,可是小张却被由领班提升为部门经理。小王认为自己不比小张差,觉得总经理对他很不公平,就愤而辞职,并在走之前向经理表达了他的不满。

总经理说:“你想知道你们之间的差别吗?那么请你马上到集市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小王很快从集市回来,汇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卖。“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小王又跑去,回来说有10袋。“价格如何?”小王再次跑到集上。

总经理望着气喘吁吁的小王说:“请休息一会儿吧,再看看小张是怎么做的。”说完就叫小张去做同样的事。小张很快从集市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1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经理看。这个农民过一会儿还会弄几筐西红柿来卖,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他不仅带回了几个西红柿当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总经理说:“请他进来。”

这时,小王一下子明白了他和小张之间的差异,感到很惭愧。对比的效果就是这样鲜明,有时甚至比千言万语更说明问题。

人的心理有这样一种特点,就是单独认识一个事物时,不如把它的对立面也同时列出来进行比较,这样效果就会更加明显。就像俗话说的那样,“有比较才有鉴别”,“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对比定律”。

从本质上讲,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任何事物都是在和其他事物的对比中存在的,你给一个事物规定一种特性,必然是在其他事物的对比之下。没有黑暗,就没有光明;没有苦,就没有甜;没有丑,就没有美……

在认识一个事物时,如果把和它不同的事物也同时列举出来,进行比较,会使它们各自的特点更加突出。用心理学家的话来说,这是因为形成对比感有利于被感知事物的差异或共同点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从而让被感知者有效感知。两个事物如果在大脑皮层中产生相互诱导作用,会在对比中加深印象,而单独出现在大脑皮层中的事物,没有诱导作用,会显得平淡而不容易记忆。”

比如,老师在给学生讲三角形分类定名时,如果讲的是直角三角形,一般要同时讲到另外两种三角形--锐角和钝角三角形,这种对比会让学生对三类三角形的本质特征理解得更加透彻;讲平行四边形时,就要同时讲什么是不平行四边形,它们的区别在哪里。

对比的方法在艺术中是常常使用的。我们都听过“万绿丛中一点红”,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我们会发现画家为了把物体从背景中突出出来,往往用两种互为补色的色彩来表现物体与其所处的背景,比如把奔腾在草原上的骏马画成棕红色,把草原画成碧绿色。诗词中同样也有对比,比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岳飞的“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等。

在饮食方面,对比可以使味道显得更鲜明。一顿饭菜,如果所有菜都是相似的滋味,比如都是偏咸的,或偏酸的,就不容易引起食欲。宴请宾客时,让一桌子菜有咸点的,有酸甜的,有肥腻的,也有清淡的,饭后再来个果盘,这样各种风格杂陈,有了对比,滋味才相得益彰,整顿饭才比较可口。

此时无声胜有声--空白定律

中国画里有一个术语叫“留白”,就是画家在绘画时故意留下一角空白,以使观赏者产生丰富的联想和不尽的遐思。作曲家作曲时也经常在乐曲中间留下停顿,也能起到和“留白”同样的作用。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这样一段: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忧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音乐于极致中戛然而止,给人留下的是无尽的思想空间,也起到了留白的作用。

这种留出空白的艺术表达方式,给人感觉更富有灵气,更能启发人的想象力,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留白为什么会起到这样的作用呢?它是有其心理学依据的。

心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有这样的特点: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奇妙的是,人们对经过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效应,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记住。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空白定律”。

说到这里,我们大概会想起王家卫的电影《花样年华》。影片在寂寞、梦想、逃避的情节中慢慢地铺开,但自始至终都没有直接表现男女主角之间的恋爱场景,这就是要留给观众自己去想象的。

留白在很多领域里都有奇妙的作用。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利用空白定律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比如,老师朗读课文《孔乙己》,当他读完最后一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就一言不发。课堂一片沉寂,学生们沉浸在思考中。过了一会儿,老师才开始讲解这篇课文的内涵,而学生因为经过了一会自己的思考,就会更容易理解老师的讲解。

在人际交往中,有时“无声”会比“有声”具有更大的影响力,这也是空白定律的表现之一。

颖颖半夜12点才带醉而归。她去参加同学聚会了,但是回来的时间超过了父母的规定,而且还喝了那么多酒,父母很生气。妈妈开门的时候训斥了颖颖说:“你赶紧向父亲道个歉。”颖颖一下子清醒了,有种大祸临头之感。她以为严肃的父亲会狠狠批评她一顿,没想到面色凝重的父亲只说了一句:“你自己想想吧!”然后愤然离去。

那时颖颖真希望父亲能批评她一顿啊。她觉得太对不起父母了。这种自责的心理让她后来再没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如果当初父亲狠狠批评她一顿,即使话是对的,出于自尊心,颖颖也会产排斥和逆反心理。而那一句话倒比一箩筐的批评效果要更好!

在生活中,和亲密的人相处,也要注意适当地留白。比如夫妻之间,如果相互之间没有距离,把对方看得太紧,恐怕只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不利于感情的发展。相反,如果给对方一定的空间,彼此保留一定的神秘感,那点空白会使两人更有走近的欲望。

想不出答案时,不妨暂时放一放--酝酿灵感

古希腊时,阿基米德奉国王之命,检测工匠制作的金王冠是否掺有白银。但当时并没有行之有效的方法,他为此日思夜想,也没有想出好的办法。

有一天,他在家里洗澡,当他跳进浴盆时,有许多水一下子溢了出来。这使他一下子意识到:当容器装满了水,再把物体放进去时,溢出的水的体积,和这个物体的体积是相等的。由此他联想到,比金子轻的白银如果要想达到同样的重量,它的体积必然会超过金子。

于是,他想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他把与原先国王交给工匠的相同重量的金子和那顶金王冠,分别放在注满水的容器中,然后比较它们各自排出的水的体积,就能够知道答案了。这也是物理学上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的来源。

其实在科学发展史上,创造性活动往往就像阿基米德定律的产生那样,是灵感突然迸发的结果。在冥思苦想下,阿基米德没有找到答案,没想到洗澡时的偶然现象提示了它,让答案跳了出来。

每个人的思维恐怕都遇到过卡壳的情况。比如对一些比较艰涩难懂的知识,第一次学习时会感觉很难理解和把握;或者遇到一个难题,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解决办法。这种时候,继续想下去,可能只是干耗时间,因为灵感似乎离我们远去了,或许就是我们的路子不对。这时,也许我们暂时把问题放一放,不去想它,而是做点别的事情,把脑筋换一换,然后再回来想这个问题。有时甚至不用刻意地想它,只是等待灵感自己出现,就真的能等到灵感。就像诗里说的那样:“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这是因为,当我们遇到某个问题不能马上解决的时候,即使暂时放下,不去想它,潜意识里也还是在不断地对我们的知识结构进行整合、更新。当整合进行到接近解决问题的程度时,在某个点上,我们就会被突然触发。这个暂停的过程叫酝酿,这种规律就叫“酝酿定律”。酝酿定律尤其对高难度的问题比较有效。

有一个心理实验也说明了灵感的这种特点。心理学家给被试者提出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实验中的三组被试对象都用半小时来解决问题。第一组半小时中有55%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二组在半小时解决问题的时间中插入半小时,让被试者做其他事情,结果最后有64%的人解决了问题;第三组在半小时中插入了四个小时,结果有85%的人解决了问题。

在这个实验中,心理学家要求被试者大声说出解决问题的过程,结果发现第二、三组被试者回来以后再解决问题时并不是接着已经完成的步骤去做,而是像最初那样从头做起。因此,可以认为,酝酿效应打破了用不恰当的思路解决问题的定势,从而促进了新思路的产生。

让我们分析一下灵感产生的过程吧。

首先它需要人有较强的行为动机,并为此进行长时间的探索。如果在长时期连续思考后,人还没有找到答案,就可能转入休息或进行其他休闲活动。这个阶段就是酝酿阶段。

人的意识好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叫“显意识”,藏于水中的是“潜意识”。前者能被人觉察,如人们的思考、讨论,而后者却不能,灵感思维通常就是潜意识活动的结果。科学家认为,潜意识的能力要比显意识更强,显意识受常规思维的影响,难以自由发挥,而灵感则往往需要突破常规,可以说是一种顿悟。

人们对一个问题经过长时期的冥思苦想,在多次尝试并失败后,会暂时抛开这个问题,去休息、娱乐或是锻炼,这时,人的思维反而排除了外界事物的干扰,显意识活动减少了,潜意识思考活动得出的信息就可能突然冒出来,灵感就这样产生了。

为了迎接灵感的到来,我们最好在酝酿阶段随时准备一个笔记本,记下脑中闪现的一些思维火花,这其中可能就有你需要的答案。

曾经拥有沧海,怎能握住水滴--大刺激和小刺激

我们都很容易明白这样的道理:如果一份报纸或一张公共汽车票的价格由原来的1元涨到2元或3元,人们就很可能接受不了;可是如果一处原价30万的房产涨了2万,就不会给人特别明显的感觉。

这是因为人们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心理学上有一个关于心理刺激的规律:人们受到的第一次刺激,能够缓解他受到的第二次较小的刺激。

心理学上有一个实验,可以说明这个定律。

一个人右手举着300克重的砝码,这时如果在他的左手上放305克的砝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法码的重量加到306克时,他才会觉得有点重。如果右手举重600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612克,他才能感受到差异。也就是说,要比前一种情况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这个人才会有所反应。这个实验告诉我们,要想辨别出刺激间的差异,刺激总量越大时,其差额也必须越大。

这个定律经常被巧妙地运用在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上。比如一家公司想要赶走被视为眼中钉的人,为了不使这件事情显得很突出,引起很大的反应,这家公司就可以先在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比较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这种震荡。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或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很多人受到第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就已经麻木了,这样便不会引起多大的反应。

在谈判中,也有对于这个心理定律的应用。如果从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细节,就比较容易使对方接受。这是一种“诱敌深入法”,也是以“大小刺激定律”为基础的。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是一个比较大的刺激,对方容易受到诱惑,和这个比起来,后面的不好的部分只能算是个小刺激,也就会比较容易被接受了。

这种手段实质上是一种心理麻痹,即利用对比的效果,使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显得不那么严重,以使对方更容易接受。手段就是事先设计一个对比物,把比较大的刺激放在前面,那么后来的真正目的就显得不那么严重了。前面的那个大刺激像个烟幕弹,或者说虚晃一枪,打马虎眼,其真正目的是后面不起眼的那件事情。这个策略也很接近三十六计里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爱情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个定律的影响。有些人总抱怨结婚后对方对自己不如先前那么好了。其实真正的原因是:在两个人还不熟悉的情况下,双方不经意的接触,一个眼神,一句叮咛,一个热吻……都会让人记忆深刻。可是结婚以后,即使还是同样的那些关怀,却也无论如何不如当初那么能调动彼此的激情了。这就是因为在过去的激情以及结婚这些大的“刺激”之后,细微的体贴和亲密就再也无法起到和过去同样的作用了。

演员会逐渐向自己的角色转变--角色深化

有这样一个心理学实验。实验者让吸烟者和非吸烟者以猜谜的形式回答几个问题,问题一共有七个,包括“吸烟会使尼古丁进入肺部,因此……”,“肺部一旦吸入尼古丁会患上肺癌,因此……”等。

从问题的顺序来看,当然应该填写对吸烟采取否定态度的文字。当时,被测者被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三种类型的实验,第一种是七个问题中有一个问题已知,自己补充六个问题,第二种是七个问题中有三个问题已知,自己补充四个问题,第三种是七个问题中有五个问题已知,自己填写两个。

当被测者回答完问题之后,组织者分析了他们对吸烟的态度。补充问题多的人,也就是对吸烟批判的问题自己思考和补充得比较多的人,对戒烟的重要性认识得更深刻。而补充问题少的吸烟者反而有被强迫的感觉,对禁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反感。

这个实验证明,自己思考得出的结论能够起到约束自己的作用,而从别人那里得来的结论,被强加于自己时,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我们自己也可能体会出这样一个规律,就是我们把自己不理解的东西读出来,或者对别人讲一遍,自己也变得似乎更明白些了。比如有时我们把一篇本来不太理解的文章抄写一遍,就会觉得对它的理解增加了。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叫“角色深化”。什么是角色深化呢?就像当演员根据剧本演绎出各种性格的人时那样,尽管一个角色是与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但是在演绎过程中,那个角色会开始渗透进自我,渐渐地,本来的自我也开始向那个角色发生了转变,这就是角色深化。而心理学上的“角色深化定律”是指,我们在表达一个还未理解的东西时,会逐渐深入到这个理念里面去,以至加深对它的理解。

看来,对原本不一定赞成的观念,自己表达一遍,会使心理上更加靠近这个观念。这个定律有时被用来在工作中应付和自己意见不一样的人。

我们都知道,在工作中,内心对上司的意见不赞同的部下总是有的。如果上司让这样的部下向其他部门的人解释某个意见,这个部下即使很不情愿,也必须去做。这时他就需要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可能要搜集一些数据,绘制出图表,建立简单清晰的主题脉络,还要准备应对其他人可能提出的质疑等等。

在这个过程中,部下可能会发现上司意见中有价值的部分,还可能会发现上司的想法比自己的成熟得多,从而转变观念,接受上司的意见。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对于不赞成自己意见的一方,有时与其用强有力的方式进行说服,还不如让对方作为自己意见的代言人,去向其他人说明更有效。而且,作为上司,如果自己工作做得太细,不给部下任何负担,使他们没有机会自己思考,就难以使部下与自己产生共鸣。

和美女在一起光阴易逝的秘密--时间错觉

爱因斯坦晚年的时候,有次与一群青年学生讨论学术问题。学生们问他:“那么复杂的相对论,您能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概括一下它的含义呢?”

爱因斯坦思忖一会儿,回答道:“如果你和一个美丽的姑娘坐上两个小时,你会觉得好像只坐了一分钟;但如果你坐在炽热的火炉旁,哪怕只坐上一分钟,也会感觉好像是坐了两小时。这就是相对论。”学生们仔细思考他的话,似有所悟。

我们不知道爱因斯坦的回答在多大程度上概括了相对论,但我们知道他的话概括了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对时间的错觉。时间有一个客观的长度,可是在人的心里,它又有一个相对的长度,这个相对的长度往往和客观的长度有出入。这就是由人心理的主观性造成的。人的心理是复杂的,在不同的情绪和心态下,我们对时间的知觉会表现为过快或过慢,这种对时间的不正确的知觉叫做“时间错觉”。

和美丽的姑娘聊天,当然是甜蜜的体验,人人都希望它能长时间持续下去;相反,在炽热的火炉边烤着,分分秒秒都是煎熬,好像受刑,就希望它赶快结束。也许正是因为自己的主观愿望和实际情况的差别,使我们产生了这两种截然相反的时间错觉。我们平时所说的“欢乐嫌时短”、“寂寞恨更长”、“光阴似箭”、“度日如年”,都是这种情况的表现。

那么什么时候人们感到时间快,什么时候又感到时间慢呢?一般来说,当我们做的事情内容丰富、能引起我们的兴趣、让我们愉快时,我们感到时间过得快;相反,则感到时间过得慢。这是因为前者的情况,你希望它慢,就觉得实际的快;后者的情况,你希望它快,就感到实际的慢。

二战快结束时,有个叫罗勃·摩尔的小伙子正在海军服役,他曾有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时间错觉的感受。他回忆说:

“1945年3月,我在中南半岛附近6英尺海下的一艘潜水艇上。我们通过雷达发现了一支日本舰队--一艘驱逐护航舰、一艘油轮和一艘布雷舰--朝我们这边驶来。我们发射了五枚鱼雷,都没有击中它们。突然那艘布雷舰直朝我们开来。3分钟后,天崩地裂,6枚深水炸弹在四周炸开,把我们直压海底。深水炸弹不停地投下,整整15个小时,我吓得几乎无法呼吸,不停地对自己说‘这下可死定了!’那艘布雷舰用光了所有的炸弹后才离开。这15个小时,在我的感觉里好像有1500万年。”

瞧,恐怖的经验制造了多么大的时间错觉!

时间知觉还有一个特点是,在一个时间周期内,人们往往感觉前慢后快。比如,一个星期里,前几天相对于后几天感觉过得慢,而过了星期三,一晃便到了星期天。一段假期,前半段时间相对后半段显得慢,当过了一半时间以后,便觉得越来越快。所以有人说:“年怕中秋日怕午,星期就怕礼拜三。”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在一段时间的前期,你觉得后面的时间还很多,就不着急,所以会感到时间慢;越到后来,你越感到时间所剩不多,就越感到着急,也就觉得时间过得快。

这个规律也体现在人的一生中,人在童年时代容易感到时间过得慢,就像歌里唱的:“那时候天总是很蓝,日子总过的太慢”,因为你觉得以后的时间还有的是。等到老了,尤其过了三十岁以后,就开始感到时间不那么多了,于是便开始着急,也就觉得时间过得快了。

歌里还唱:“总以为毕业遥遥无期,转眼就各奔东西”,是说在刚进大学的时候觉得时间还很多,可是快到毕业的时候,会觉得转眼就是。

总之,这个定律给我们的一个启示是:时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充裕。在任何时候,珍惜时间都是必要的。

如何战胜“生命苦短”的感觉?--陌生时长定律

我们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吧:到一个新地方、新街道,找一个目标,会觉得很远,花费的时间很长;可是在回来的路上,我们却觉得比去的路程要近,走的时间似乎也短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种现象,我们把它叫做“陌生时长定律”。它的内涵是:人在陌生、新奇的地方,会产生时间长、时光慢的错觉。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呢?心理学家认为有两个原因。

一是人们在去陌生地方的时候,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陌生事物或产生的新的困难,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因此能留意到许多信息,印象也比较深刻。这样使人感觉好像经历了很多事,因此有时间长的错觉。而在回去的路上,因为这个路已经走过了、熟悉了,不用再提高注意力了,精神就放松下来,不再去留意很多事物,于是就感到经历简单,时间短。

第二个原因是,去的路上,你始终不知道目的地还有多远,即使不走弯路,因为它对你是未知的,就你也会觉得远;而回来的时候,目的地是已知的,是可见的,不给人渺茫的感觉,让人觉得比较容易到达,因此显得近。

人到外地出差也会有类似的感觉,出差才几天,感觉上似乎已出来了几个月。

从人的一生来讲,也符合陌生时长定律。同样活80岁,如果在与世隔绝的山村,每日生活单调、信息量小,80年的时光会给人一种匆匆而过的感觉。而对于四海为家、四处游动的人来说,要经历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情和风俗,80年的光阴会显得格外绚丽,丰富多彩,也就觉得生命挺长的。

这个定律告诉我们,为了战胜“生命苦短”的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生命丰富起来,因为丰富的生命会显得长一些。怎样才能显得丰富呢,那就要尽量多接触新的事物。新的事物,就像陌生的旅程,会让人感到时间很长。而旧的事物就像熟悉的回程,当然给人短和快的感觉了。

你看有的人,有一定经济条件后,便去发展许多的业余爱好,从来没有感觉无聊的时候。他们或旅游,或摄影,或听音乐,或学习新知识,或探险,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这样的人到了晚年回首一生时,会觉得生命过得很“值”,因为他们没有浪费一分一秒,而是把生命过到最丰富的程度。但有的人,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一样”,会觉得一生如白驹过隙,太短暂了。

想一想,我们更愿意选择哪一种生活呢?

工作时开头和结尾效率高--两头快中间慢定律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就是做一项工作时,往往刚开始和即将完成时的速度比较快,不感到疲劳,而在中间的一段时间里,操作速度较慢,人会感到疲劳。这是什么原因呢?

工程心理学家经过深入研究,揭示了其背后的生理和心理原因。他们把工作进程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达到最高产量前的产量递增阶段;(2)产生疲劳时出现的工作减量阶段;(3)预知工作行将结束时的完工突击阶段。我们以上午9点至下午5点的工作进程为例,来说明这个理论。

在开工阶段,职员经过一晚上的休息后来到单位,精力充沛,精神饱满。所谓“一日之计在于晨”,这时候,他们的感知、思维和操作能力处于较高的水平,因此在经过较短时间的工作环境适应(一般为10分钟左右,包括对工作场所、工作对象的适应,人与人之间的适应等)以后,操作速度和效率稳步上升,达到全天的最高水平,并持续到上午12点左右。

除了生理的原因,据心理学家分析,这一阶段工作效率高的另一可能原因是:职员们主观上意识到,反正这么多任务,与其到下班时赶着完成,不如趁现在精力充沛时多干些。也就是一上来就干劲十足。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量的递增,职员的操作便进入了工作进程的第二阶段。这时人们逐渐地感到了疲劳,意志力逐渐减弱,工作能力也随之开始从最高点逐渐下降,操作速度开始变慢。这样,注意力分散的次数就增多了,差错也容易出现,操作不得不时常中途停止,于是导致了时间的浪费、工作效率的下降。

这一阶段中虽有一段吃中饭的时间,似乎可以起到减轻疲劳感的作用,但实际上没什么效果。因为吃饭时间太短,并且吃饭时大量的血液参与到消化的过程中,使肌肉和大脑的供血相应减少,反而使体力和脑力活动水平下降。所以这一阶段可完成的工作量减少,时间从上午12点一直持续到下午3点。

在下午3点以后,职员的操作进入了工作过程的最后阶段,工作效率开始回升,并持续到4点钟的下班时间。这是因为出现了短时间的掩盖疲劳效应,也就是人们意识到快到下班时间了,自己将很快从疲劳和束缚中得到解脱,同时在下班回家的鼓舞下,心情也逐渐兴奋起来。这种兴奋掩盖和抑制了工作上的疲劳,使得工作效率出现一天中的第二次上升。

这一阶段效率高的另一原因是,为了赶着完成当天的任务。这是完成任务的最后阶段,如果完不成,就要推到明天了。处于这最后阶段的职员就好像筋疲力尽的长跑运动员,因为看到终点就在眼前,一定会拼尽全力完成最后的冲刺,于是加快速度,拿出了所有的力气。

这个定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呢?其实中国的古语“一张一弛,文武之道”是很有道理的。谁也不能持续保持高昂的状态,会休息才会工作,会松弛才会紧张。当生理上精力充沛、头脑活跃的时候,就要抓紧时机赶紧工作。当感到疲劳、思维迟缓时,就可以顺势休息,而休息要尽量充分一些,才最有利于体力和脑力的恢复,才有利于以最高的效率投入下一个阶段。其实中午的休息是很有用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就有每天午睡的习惯,现在许多公司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把中午休息时间定的稍微长一点,以使员工得到更充分的休息。 qlL2xei4/09b8RYXRgHZ+yVNSCiamKATaCjMytM2LrvNswVqCensFVZQBY78WnS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