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心理学是什么?--入门篇(2)

从古到今,一气呵成--心理学大事记

约公元前510年孔子提出性习论、学知论、发展观和差异观等教育心理学思想。

约公元前450年古希腊的恩培多克勒认为人体由四根(土、水、火、空气)构成;人的心理特性依赖于身体的特殊构造;身体上的四根的配合比例不同造成心理上的差异。

约公元前429年古希腊的德谟克利特认为生活和心理活动都是灵魂的功能,也都是机械的作用,认定心理是物质的派生的存在。

约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认为脑是心理的器官,他将恩培多克勒的人体四根说发展为人体四液说,在《论人的本性》一书中认为正是这四种体液形成了人的性质,他将心理疾病分为狂躁、忧郁和痴呆三类。

约公元前380年古希腊的柏拉图承认物与观念两种现象,观念除生而具有者外,皆为感官观察的结果。这是心物二元论的基础。

约公元前350年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提出五种感觉的理论和三条联想律。误认为心脏是心理的器官。他著有《论灵魂》。

约公元前320年孟子主张“性善论”,重视环境和教育在人性发展中的作用,在情意心理方面提出“寡欲”、“尚志”等。

约公元前260年荀子认为:“形具而神生”,主张“性恶沦”,注重“化性起伪”,所著《劝学》、《解蔽》、《正名》等专篇,对学习、认识人性和思维等心理问题有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

约公元70年王充著《论衡》,其中论述有关感知觉、思维、注意、情欲和人性等心理学思想。

约公元100年刘劭著《人物志》,提出人的才性与其鉴定问题。

约公元500年范缜著《神灭论》,阐明形神关系问题。

公元1650年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的《人性论》出版,主张机械主义的决定论;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的《论情欲》出版,提出心身交互作用论及“反射”的概念。

公元1677年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斯宾诺莎的《伦理学》出版,提倡心物平行论。

公元1689年洛克的《人类理解论》出版,创术语“观念的联结”,即“联想”。他提出“白板说”。

公元1695年莱布尼茨提出心身平行论,创术语“统觉”。

公元1709年贝克莱的《视觉新论》出版。

公元1734年沃尔夫的《经验心理学》出版,创“官能心理学”,世界上首次出现“心理学”一词。

公元1739年休谟的《人性论》出版。他用联想主义、现象主义及科学因果论阐明自然现象的规律。

公元1754年孔狄亚克的《感觉论》出版。

公元1760年麦斯麦发表动物磁性论,并提出麦斯麦术用于治疗精神病患者。

公元1765年莱布尼茨的《人类理解新论》出版。

公元1807年贝尔和马让迪发现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在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扬提出色觉论,即后由赫尔姆霍茨发展的三色说。

公元1808年加尔建立颅相学说。

公元1816年赫尔巴特的《心理学教科书》出版。

公元1821年弗卢朗第一次进行脑功能定位实验。

公元1822年贝塞耳首先在天文观测上发现反应速度的个别差异。

公元1825年“普尔金耶现象”被发现。

公元1826年缪勒发表《视觉比较生理学》,提出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公元1832年贝内克提出心理学为自然科学,他的《心理学教科书》出版。

公元1834年加尔和施普尔茨海姆提出官能分区的假设,推动了脑功能的研究;韦伯发表《触觉论》,提出韦伯定律。

公元1838年法国精神病学创始人埃斯基罗尔创术语“幻觉”;惠斯通发明实体镜。

公元1840年达尔文发表自然选择学说。

公元1843年布雷德出版《神经病学》,创术语“催眠术”。

公元1844年洛采提出动的视觉的部位标记说。

公元1850年赫尔姆霍茨首创测量神经冲动传导速率的方法。他最早进行反应时的实验。

公元1852年赫尔姆霍茨发表色觉论。

公元1855年麦克斯韦首创混色器。

公元1868年费希钠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出版。

公元1861年布罗卡发现大脑言语中枢的部位。

公元1863年冯特的《论人类和动物的心理学讲演录》出版;谢切诺夫的《脑的反射》出版,他用新的反射学说解释各种心理现象。

公元1865年密尔提出联想四法则,即类似律、接近律、多次律和不可分律。

公元1869年高尔顿的《遗传的天才:它的规律与后果》出版。

公元1872年达尔文的《人和动物的表情》出版。他强调人类意识和动物心理在发展上的连续性。

公元1874年布伦塔诺的《从经验的观点看心理学》出版,为意动心理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韦尼克研究失语症,发现大脑听觉言语中枢;冯特的《生理心理学纲要》出版。

公元1876年世界上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在英国创刊,由培因主编。

公元1878年缪勒的《论心理物理学的基础》出版。

公元1879年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现代心理学的诞生。

公元1881年冯特主编世界上第一种实验心理学杂志《哲学研究》;泰勒最先应用心理学方法研究增强工效问题,创立“泰勒制”。

公元1882年普赖尔的《儿童心灵》出版,这是心理学史上第一部用观察和实验方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较系统的著作;霍尔在霍普金斯大学建立美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别赫捷列夫在喀山建立俄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后来出版《脊髓和脑的传导通路》;罗马尼斯的《动物的智慧》出版。

公元1885年艾宾浩斯的《记忆》出版。发表“保持曲线”,创立“节省法”;朗格提出情绪学说,即“詹姆斯-朗格情绪理论《见情绪理论》;马赫的《感觉的分析》出版。

公元1887年霍尔创办了美国第一种心理学期刊《美国心理学杂志》。

公元1889年颜永京的《心灵学》出版,这是中国最早的哲学心理学译著;第一届国际心理学会议于8月6~10日在巴黎召开,夏尔科任主席。

公元1890年詹姆斯的《心理学原理》出版;卡特尔出版《心理测验及其测量》,创术语“心理测验”。

公元1892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霍尔为第一任会长;铁钦纳首次发表心理学研究“关于认识的时间测量”和博士论文“单视刺激的双视的结果”,后在康奈尔大学创立构造心理学;詹姆斯的《心理学简编》出版。

公元1893年美国《心理学讦论》创刊,卡特尔任主编。

公元1894年屈尔佩建立符兹堡学派。

公元1895年法国第一种心理学杂志《心理学年报》创刊。

公元1896年勒邦的《群众心理学》出版,他提出群体心理与群体“暗示说”;铁钦纳的《心理学大纲》出版;杜威的重要论文“心理学中的反射强概念”发表。

公元1897年英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由沃德在剑桥大学建立。

公元1898年阿根廷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由皮涅罗建立,它也是拉丁美洲国家的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桑代克的博士论文“动物智慧:动物联想过程的实验研究”发表,最先用客观法研究动物行为。

公元1900年冯特的社会心理学巨著《民族心理学》第一卷出版,1920年10月全书完成;弗洛伊德的《梦的释义》出版;摩根的《动物的行为》出版,他创术语“尝试错误”。

公元1901年法国心理学会成立。

公元1902年英国心理学会成立,迈尔斯为第一任会长。

公元1903年德国实验心理学会成立;澳大利亚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由史密斯建立。

公元1904年《英国心理学杂志》创刊;美国《心理学公报》创刊,由卡特尔和鲍德温主持;斯皮尔曼发表著名论文“一般智力”,首次提出能力的二因素说。

公元1905年《比奈一西蒙量表》问世。

公元1907年王国维译丹麦霍夫丁的《心理学概论》的中译本出版;别赫捷列夫的《客观心理学》出版。

公元1908年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第一次会议在奥地利的萨尔茨堡举行;麦独孤的《社会心理学导论》出版;罗斯的《社会心理学》出版;艾宾浩斯的《心理学纲要》出版。

公元1909年蔡元培留德期间在莱比锡大学从师冯特,回国后积极提倡和发展心理科学。

公元1911年斯特恩提出“智商”概念。

公元1912年韦特海默研究似动现象,发表《运动视觉的实验研究》标志格式塔心理学的建立;俄国第一个心理研究所由切尔帕诺夫在莫斯科大学建立;日本《心理研究》创刊,1926年改为《心理学研究》;阿德勒在《精神病的组成》中提出个体心理学的名称,并创建个体心理学派。

公元1913年华生发表《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标志着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建立;闵斯特伯格的《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出版;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出版,他提出练习律和效果率。

公元1916年美国《实验心理学杂志》创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出版;特曼修订比奈一西蒙测验,称为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公元1917年陈大齐在北京大学创建中国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克勒的《人猿的智慧》出版。

公元1918年陈大齐的《心理学大纲》出版,为中国最早的大学心理学教科书。

公元1919年华生的《在行为主义者看来的心理学》出版。

公元1920年中国第一个心理学系在南京东南大学建立;国际应用心理学会成立,克拉帕雷德为首任会长。

公元1921年中华心理学会在南京成立,它是中国心理学会的前身,首任会长张耀翔;廖世承、陈鹤琴合著《智力测验法》;郭任远在美国《哲学杂志》第18期上发表论文“取消心理学的本能说”;克雷奇默的《体格与性格》出版。

公元1922年中国第一本心理学专业杂志《心理》创刊,张耀翔主编。

公元1923年艾伟在美国东乔治·华盛顿大学开始从事汉字心理研究;刘廷芳在美国哥伦比亚太学发表博士论文“汉字心理研究”;皮亚杰的《儿童的语言和思维》出版;弗洛伊德的《自我与本我》出版,探讨人格的结构--本我、自我和超我。

公元1924年陆志韦修订比奈一西蒙智力测验;奥尔波特的《社会心理学》出版。

公元1926年北京大学建立心理学系;清华大学建立教育心理学系,后改为心理学系;日本心理学会成立;印度心理学会成立。

公元1927年巴甫洛夫的《大脑两半球机能讲义》出版。

公元1929年波林的《实验心理学史》出版;克勒的《格式塔心理学》出版;拉什利发表大脑皮层功能等势说。

公元1930年国际心理卫生协会成立。

公元1931年中国测验学会6月21日在北平(今北京)举行第一次年会并宣告正式成立。

公元1932年中国《测验》杂志创刊,为中国测验学会之会刊;巴特利特的《记忆:一个实验的与社会的心理学研究》出版,提出图式的概念;维戈茨基的《思维和言语》出版。

公元1936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4月19日在南京举行成立大会。

公元1937年中国心理学会1月24日在南京举行成立大会。

公元1941年英海尔德与皮亚杰合著的《儿童数量观念的发展:守恒与原子论》出版。

公元1945年澳大利亚心理学会成立。

公元1947年艾森克的《人格的维度》出版;墨菲的《人格》出版,发展了人格的生物社会的理论;赫布在《行为的组织》一书中提出新行为论;韦克斯勒发表儿童智力量表。

公元1951年罗杰斯的《患者中心治疗》出版;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成立,皮埃隆为主席。

公元1953年斯金纳的《科学和人类行为》出版。

公元1954年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出版,提出他的需要层次论。

公元1967年奈瑟的《认知心理学》出版。

公元1973年鲁利亚的《神经心理学原理》出版。

公元1981年休伯尔和维厄瑟的“感受野”研究及斯佩里关于割裂脑的研究获诺贝尔医学和生理学奖。

人怎样感知外部世界和环境--认知篇

水滴的声音也能杀死人--心理暗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凶残的德军曾经用俘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个俘虏绑起来,蒙住他的眼睛,告诉他要把他的血放光。然后,德军在俘虏的手腕处施加一点刺痛,再让水龙头一滴一滴地放水,持续发出滴答的声音。

他们也许只是想捉弄他,但没想到的是,过了一段时间,这个俘虏竟然真的死掉了!当然他并没有被施加任何致命的措施,那为什么会死掉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这是心理暗示产生的作用。所谓心理暗示,是指在无对抗的条件下,通过语言、行动、表情或某种特殊符号,对他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从而使他人接受暗示者的某一观点、意见,或者按照被暗示的方式活动。

在这个事例中,德军给俘虏的暗示是:他的血会被放光。而他相信了他们的话,就是接受了暗示,继而影响了自己身体机能,最终导致死亡。

暗示施行起来是非常简单的。暗示者只要给一些现成的信息,并使被暗示者无对抗地接受,暗示就会发生作用。

暗示不需要讲道理,只靠直接的提示。比如美国有一种戒烟电话,当一个人烟瘾上来难以抑制时,就可以拨打它,然后便会听到难听的气喘声和咳嗽声。这就是一种暗示:如果不戒烟,下场也会是这样!这种暗示,往往比大堆的说教还要有效,也许是因为它能给人很直接的感受吧。

那么,人为什么会接受别人的暗示呢?难道人们没有所谓的“主见”吗?

人格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任何人做出判断,都是由人格中的“自我”部分,在综合了个人需要和环境限制之后而进行的。我们把这样的决定和判断称为“主见”。

一个“自我”比较健康、发达的人,是比较“有主见”的。但是,我们知道,人毕竟不是神,世上并没有万能的和完美的人,任何“自我”都不可能在所有情况下都正确。这就使得“完全有主见”的人是不存在的。正是“自我”在客观上的缺陷,才为别人的影响和心理暗示提供了机会。

当然我们对心理暗示不要一概地恐惧和排斥,因为心理暗示并不都是消极的,还有很多是积极的。前面提到的戒烟电话就是一例。另外,我们的古人也早已学会了这个方法。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望梅止渴”的故事。有一次曹操率兵马远途跋涉,天气炎热,官兵们又累又渴,偏偏又找不到一口水井或是一条小溪。于是曹操告诉士兵们前面山上有一片梅林,马上就能吃上梅子了,到时就不渴了!

梅子是酸的,一提到“酸”,能因为条件反射的作用身体就会分泌大量唾液,这样就可以暂时解渴了。士兵们听说有梅子,一下分泌出许多唾液(当然他们自己意识不到),便感觉不那么渴了,大家来了精神,不自觉地加快了脚步。

在这里,曹操就巧妙地使用了心理暗示。

生活中也有许多利用积极心理暗示的例子。比如有一名运动员,他的成绩已经非常接近世界纪录了,这时,他的教练在旁边轻轻暗示道:“你能行,你一定能得第一!”这一暗示,激发出了他全部的潜能,使他发挥出最好水平,真的在比赛中得了第一。

其实积极的心理暗示,不必一定要等待别人给予我们,我们自己就可以给予自己。许多成功学家提出的“人要有积极的心态,要善于自我激励”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你经常对自己说:“我能行,我是最好的!”,你就能调动起更大的能量。这就是自我暗示作用。

大象被小细绳拴住了--定势思维

我们都知道大象是一种力量无比的动物,可我们不知道的是,那样的庞然大物,只用一根细细的竹竿就可以被拴住。许多的驯象人都是这么做到的。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象在很小的时候,就被拴在上面,那时小象虽然会拼命挣扎,却是无力逃脱的。最后它们只好放弃努力,并形成了一种观念:这竹竿是我无法挣脱的。渐渐地,象长大了,虽然它已经有了很大的力量,别说是竹竿,就是一棵树也可能被它连根拔起,但它自己却不知道!它仍然以为这根细细的竹竿是他无法挣脱的,甚至连试都不会试一次。

这就是因为它把小时候形成的印象一直保持到长大,却没有通过尝试去发现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或者说,拴住大象的不是什么竹竿,而是那种“我没法逃脱”的想法。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心理定势”,即用过去形成的经验来衡量新的事物。

其实我们不应该笑话故步自封的大象,因为生活中这样的人也不在少数。

在美国亚利桑那州新开的一家印第安珠宝店里,女老板为一批脱不了手的绿松石珠宝发愁。当时正是旅游旺季,她的绿松石虽然价廉物美,却总也卖不掉。后来,在去外地进货的前一天晚上,她气急败坏地写了-张纸条给售货员,“此盒内物件,价钱乘以二分之一”。她打算亏本也要卖了。几天之后,她从外地回来,发现那批珠宝果然卖光了。但令她惊讶的是,不是以一半的价钱,而是以两倍的价钱卖掉的,因为售货员没有看清她写的字,以为是“乘以二”!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这也是心理定势在起作用。许多顾客都有这样的心理,认为价钱高的东西是好的,价钱低的东西是差的。顾客也许对这些珠宝并不了解,而只是盲目地相信价钱高=质量高,也许他们正想买的就是高档货呢,所以珠宝成功地卖了出去。

这也折射出了人们的一种心理规律,就是在认知人或事时,总是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知识和认识来判断,而在主观上有一定的定型。

当然定势思维并不总是让人“上当”,它首先具有积极的作用,就是帮助人们按类型来记忆事物,判断事物。头脑里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可以使我们在认识同一类新的事物时,更加省力,更加容易,不再需要长时间的摸索。

但是客观事物千差万别,情况又总是在变化,“老眼光看人”,凭“想当然”,有时也会出错,就像我们上面说的那些情况。定势思维还容易阻碍人们的创新。

日本的东芝电气公司1952年前后积压了大量卖不出去的电扇,7万多名职工费尽心思,也想不出办法。有一天,一个小职员向董事长石坂提出了改变电扇颜色的建议。当时,全世界的电扇都是黑色的,而这个小职员建议把黑色改为浅色。公司采纳了这个建议,结果大获成功,而且从此以后,世界上的电扇就再也不是一种颜色了。

这一设想看似简单,但其实突破定势思维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否则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没有想到呢?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很多被定势的思维束缚住的情况,只是我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谁能突破定势思维,推陈出新,谁就更容易成为这个时代的赢家。

情人眼里出西施--晕轮定律

有个成语叫做“爱屋及乌”,意思是如果我们喜欢某个人,就会连同他的屋子和栖歇在屋上的乌鸦也喜欢。谁都知道,乌鸦很丑,浑身漆黑,呱呱乱叫,一直被当做不祥之物。所以乌鸦怎么会讨人喜欢呢?就是因为我们对房子的主人太喜欢了,推及到他的房子不说,还推及到乌鸦身上!

这其实是一种认识的偏差,这种偏差在心理学上叫“晕轮定律”。所谓晕轮,是指太阳周围的一圈光晕,有扩大化的意思。晕轮定律就是说,人们在判断其他事物时,容易犯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错误,即由一个优点推及得出所有优点,由一个缺点推及到所有缺点。

在生活中也经常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比如有时候我们到一家私人商店买东西,发现有件商品质量很差,价钱却高,我们可能就会不高兴地说:“都是奸商,没有一个好东西,唯利是图!”

有时候我们与一位知识渊博的人谈话,即使对方说的只是一些无聊的笑话,我们可能也会因此以为他是在含蓄地表达什么观点。

有时候年轻的恋人因为喜欢对方的某个特点,就会看对方什么都顺眼,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

以上这几种现象的本质,都是我们看到对象的某个缺点或优点时,把它扩大化到对象的整体。

比如买东西那个例子,以一个商人的表现推导出所有商人都不是“好东西”;第二个例子,由知识渊博者的身份,推导出他在任何时候都是有较高思想水平的;第三个例子,因为一个优点,整个人的魅力都被放大了。

为什么我们会对已知的一个特点进行放大呢?这是因为我们在与事物接触时,会有一种想通过某个简单的方法就可以看到整体情况的心理。

比如当发现某个人在交往方面比较主动,就会判断他是外向性格。而外向性格在我们心目中一般具有这样的特点:积极、快乐、比较随和而不固执,有活动能力等。于是我们就认为对方是这样的人,并采取相应的方式与他交往。

当然这种以点代面的判断会有正确的时候,可是错误的时候也不在少数,这是我们需要提防的。

有些年轻人在崇拜明星方面,几乎可以说是到了“爱屋及乌”的程度。一个明星,他(她)的可爱之处主要在于他(她)戏演得好,歌唱得好。而他们的“粉丝”,却把他们当成是无所不能,没有缺点的完人,当成人生的偶像来崇拜。“粉丝”们在演唱会上尖声叫喊,如醉如痴,会为了得一个签名排几个小时的队,更有甚者竟因为偶像结婚而自杀!

这不正是晕轮定律导致的自欺欺人吗?从偶像的一个优点,推及得出其他优点,从而认为偶像方方面面都是完美的。

年轻人犯这样的错误,是因为年轻气盛,社会经验不足,同时渴望得到精神的寄托,似乎稍微情有可原。但是作为教育工作者,塑造人才的人,如果犯同样的错误,似乎就不太应该了,那样的话就有可能对受教育者的成长造成持久的危害。

学校里常有这样的现象:某学生数学考试不及格,他的数学老师就会推断他一定是个贪玩的学生,天资不聪明,学习不努力,将来不会有什么出息,于是也就不愿在他身上花多少心思了。而实际上,一个学生数学成绩不好,并不能说明他所有的方面都不好。比如钱钟书先生在学校里的数学成绩就经常不及格,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成为一个大文豪。

为避免晕轮定律产生的弊端,我们应该养成客观全面看待事物的习惯。要知道事物并非完美无缺,有优点并不意味着就是完人,有缺点也不意味着一无是处。可爱的优点和讨厌的缺点,很可能在同一个人身上并存。

好男无好妻,美女嫁恶汉--选择适度

生活中很有趣的一个现象是:“才华出众的男人往往娶了个姿色平平的夫人,美丽如花的女人往往嫁了个不着调的丈夫”。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一个很可能的原因就是条件太好的男人或女人,在选择配偶的时候,由于可以选择的对象较多,因而往往做不出最好的选择。看来俗话说的“挑花了眼”是有科学根据的。

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是能动的、创造性的,它的本质就在于选择。具有自觉的选择能力,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之一。那么怎样才能做出最好的选择呢?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在做出抉择的时候,我们面临的选择面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应该适度。选择面适度,才容易做出最好的选择。

中国历史上有个“歧路亡羊”的故事。有一天,杨子的邻居在牧羊的归途中,遇到了迎面而来的一行车马,羊群因受惊吓而跑开了。他回家清点以后,发现丢了一只羊,于是召集全家老小,并叫上杨子的童仆一起去找羊。杨子在旁不以为然地说:“咳,何必兴师动众,派这么多的人去找羊呢?”邻人说:“山野、田间岔路多,人少了分派不过来。”杨子想一想,也有道理。

那邻人带领大家沿着赶羊回家时经过的大路走,一遇到岔路就派出一个人。没过多久,他带去的人都分派完了,剩下了自己一人走大路。可是没走多远,前面又出现了岔路。他感到左右为难,焦急中任选了一条路走去。走着走着,只见前面又出现了岔路,就感到无可奈何了。那时天色已黑了,他只好往回走,碰到的其他的找羊人也遇到了同样的困难。

邻人回来后,杨子奇怪地问:“你带了这么多的人去找,怎么还找不到呢?”邻人说:“我知道大路边有岔路,所以找羊时多带了几个人。可是没想到岔路上还有岔路。在只剩一个人面对岔路的时候,就不知该怎么办好了。”杨子听了,觉得很受启发。

这个故事包含着心理学中关于选择适度的理论。它可以表述为:选择项并不是越多越好,适量的选择项才有利于做出最佳选择。

首先,选择面过窄肯定不利于做出好的选择。好与坏、优与劣,都是在对比中发现的,只有拟定出一定数量和质量的可能方案供对比选择,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和决策。一个人在进行判断和决策的时候,他必须在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决定取舍。如果一种判断只需要说“是”或“不”的话,就不能算是真正的判断,只有在许多可供选择的方案中进行研究,并能够在对其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判断,它才算得上是真正的判断。

但是,选择方案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选择的方案过多,会搅得人心神不宁,无所适从,很讽刺的是,“多方案”成了“无方案”,最后什么方案也确定不下来。这也就是俗话所说的“挑花眼了”。

在生活中,犯“歧路亡羊”错误的人也是有的。人们在择偶方面就存在这种现象。

有人打过这样一个比方,寻找配偶就像走过一片玉米地时摘玉米一样,不过只能朝前走,不能往回退,就像人生那样。当然每个人都想摘个最大的玉米。你走了一段路,发现了几个比较大的,但是你猜测后面还会有更大的,于是就先不摘,继续走;再走一段,发现了比原先大的,但你还是猜测后面还有更大的,所以就仍然不摘,继续走下去;……就这样了若干次,当离玉米地的边缘不远的时候,你想,没有多少路可走了,再碰到大的我就摘,可遗憾的是,再也没有比原先大的了。你实际上已经错过了其中最大的。

人生的选择也是如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是无限的,因为世间有的是人;可是从另一种意义上说,选择又是有限的,因为你的青春有限,过了适婚年龄,选择面将骤然变窄。所以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要做的是,让选择面既不过宽,也不过窄。对于择偶来说,如果决定得太早,可能无法等到后面更好的;而如果决定的太晚,可能又会发现好的已经没有了。

所以说,人在做出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记住“选择适度”这个定律,要在选择面适度的时候做出选择,选择面既不能太窄,也不能太宽。

人们相信可以控制偶然的事物--控制错觉

日本有一家保险公司,发行了一批头奖为500万美元的彩票。然后,将彩票以每张一美元的价格卖给自己的职工。其中有一半买主的彩票是自己挑选的,另一半买主的彩票则是卖票人挑选的。到了抽奖的那天早晨,公司专门派调查人员找到那些买了彩票的人,并对他们说自己的朋友想买彩票,希望他们能转让出来。那么,持有彩票的人会以多少钱的价格来出售自己的彩票呢?

最后的结果是:不是由自己挑选了彩票的人平均每张票的售价是1.96美元,而自己挑选彩票的人平均每一张出售的票价则是8.16美元。这个结果说明,自己选彩票的人相信自己的中奖率会高一些。

这个事件,涉及到心理学中关于错觉的一个原理。对于非常偶然的事,人们却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可以支配,这种感觉在心理学上称为“控制错觉”。这种错觉的产生是由于我们平日的生活都是由自己来支配的,所以人们把这种错觉扩展到了偶然性的事件上。

偶然性的事件是受概率支配的,它符合概率学的规律。因此,偶然性的事件也有其规律,这是不可否认的。比如,你扔1000次硬币,正面和反面的概率一定都非常接近500。但是哪一次会是正面,哪一次是背面,这是偶然的、不可预测的,或者说它们的概率各为50%。这是不可否认的科学规律。

也就是说,偶然性事件虽然有概率的约束,但是具体每一次的结果并不能被控制。让我们来看上面那个例子,其实别人给你买和你自己买,从概率上来说中奖的可能性是完全一样的。大概人们也知道这个道理,可是到了实际操作中,人们就是执拗地认为自己“精心挑选”的彩票中奖的可能性更高一些,你说奇怪不奇怪!

这大概是因为,日常生活中的主要行为都能靠我们的努力和训练加以控制,所以我们就错误地将其推及到所有事情上。但是,有些事其实是不可控制的,也即那些偶然性事件。

比如掷骰子的赌博,胜负完全取决于当时的一掷,而这一掷与自己的技术和能力毫无关系。显然,决定胜负的因素完全是偶然的。

有的人想掷出“双六”的时候,心中就在想“六、六、六”,随之也会小声地念叨出来。同时,不知不觉中自己捏骰子的手也逐渐加力。其实,掷骰子的结果完全是偶然的,与这些附加的动作毫无关系。即使你使再大的力气攥住骰子,结果也不见得能如你所愿。但是人们之所以有这些用力的表现,就是因为潜意识里觉得自己越努力,结果越容易如愿。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试验:给大学生一些钱,让他们来做掷骰子的游戏。目的是想弄清楚,人们是在掷骰子之前下的赌注大,还是掷完骰子后没有开宝的时候下的赌注大。结果,他们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在掷骰子之前下的赌注大。学生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们觉得在没有掷骸子之前,靠自己的努力能使骰子按自己的意愿转动。虽然这种逻辑根本没有任何成立的理由。

正是控制错觉诱使许多人投入赌博的游戏,甚至为此倾家荡产,难以自拔,这是需要我们提高警惕的。 mX732QW9GiUkdU26+GANO7UanvodpheG6Aci3l/Ut+1d2KG0XE3qTSC5T5Xx2ED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