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收与放的平衡

--张扬不等于张狂

英国前首相布莱尔曾说过:“一个人年轻时若是保守党,就太没有心肝,但一个人年老时若是自由党,就太欠成熟。”

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点“张扬”的个性,只是一味地保持内敛,总是“台下看台上”,难免会错失机遇,也无法脱颖而出,适度“张扬”是符合人性和成长规律的。但是一个人如果过于爱臭美和显摆,那么,招致的不仅是别人的记恨,还有可能是嘲笑,这显然是不明智的。

人因梦想而有魅力

不谈过去与当前,而只谈未来的人,往往给人一种有抱负、有前途的感觉。

著名作家深田佑介曾在杂志上发表大作,其内容是介绍一位日航时代的同事,这位同事年轻时代就怀有抱负,常对深田佑介说:“我将来一定要成为国会的议员。”然而这位同事直到现在,仍未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在当时,许多同事都说:“这个家伙是个有远见,也很了不起的大人物。”甚至公司方面也对他产生了“能有这种志气的人在我们公司里服务,真是难得”的评价。因此,他很快就升为部长,并在不久后又提升为公司经理。

深田佑介的这位朋友,当时是否真的立志成为国会议员?我们不得而知,但能说出这种抱负,就足以使周围的人肃然起敬,刮目相看。当然,这种美梦并不是做得越大越好,他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才能,同时在他人面前施行一些小技巧,就是说需用些小花招,让人觉得你的志愿也许可能实现。不然的话,就成了纯粹的吹牛,给人以幻想家的印象。这样一来,反而会失去他人的信任。深田先生的这位朋友虽然说大话,但他自身还是具备了相当的才能,并善于耍些小花招,所以,给人以“他说的很可能是真的”的印象。

让别人钦佩自己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人感到你比其他人更有发展前途。为了展示你的发展潜力,就有必要为将来编织一幅美丽、宏伟的蓝图,纵使这种蓝图完全不可能实现,但是却能给人以好的印象。譬如,你可对你的同事、朋友说,“我将来要独自创业,而且一定要实现这个计划”,并将这样的话向人重述数次。这样,连那些原本不太相信的人,也会不知不觉地认为,“切不可小瞧了他,这家伙很有可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

在突出自己时,必须记住:绝不能向人谈论过去或现在,而必须是专心地描绘未来。如果你冒冒失失地向他人说:“我曾经干过某某大事”,这样,就容易使人感到你在说大话、吹牛皮。人们会将你看成不足挂齿的小人物。同样,谈论现在也不行。若向他人说:“我现在正从事某某事业。”是真是假,别人马上就会知道,只要事实稍有出入,就会被认为是在吹牛。若只立足现在,大谈未来,纵使是毫无根据的大话,也不大可能被人觉察。

展望未来,美化前景的方法,也可用来博得女士的欢心。当你想要说服女性时,你不妨尽量谈论你对未来的设想,若对方本来就对你怀有好感,再听了这种理想,则内心更会不由地沾沾自喜,以为自己交到了理想的男朋友,甚至想助你一臂之力。但你是否真能如你所言,大展宏图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自赞自夸不等于自吹自擂

“谦虚”要视场合及身份而决定运用与否,该自夸时就自夸。

毛遂若不勇于自荐,这个人才就可能被埋没了。苏秦、张仪游说列国,苏秦鼓吹合纵、张仪宣扬连横,就是自赞自夸其外交方针、军事策略如何高明。由此看来,早在春秋战国时代的外交舞台与上层社交场合,自赞自夸就已成为极普遍的现象。

但在后来的民间人际交往之中,却形成了这种偏激的传统见解:视自谦自贬为美德,视自赞自夸为狂妄。

在现代化的开放社会,商品经济发达,人际交往频繁,而且新的物质产品、新的精神产品以及新的行业、新的知识、新的人才不断涌现。人们见所未见,闻所未闻。不自赞自夸一番,又有谁知晓呢?

今天,招标答辩、招聘口试、评定职称、推销产品等等,全离不开自赞自夸。

但自赞自夸与自吹自擂又是截然不同的。自赞自夸是以事实为基础,讲究说话的方式方法,进行适当的艺术加工;而自吹自擂则纯属不顾事实真相的吹牛皮、说大话。

如何做到自赞自夸呢?

首先,要实事求是,符合实际情况,符合科学规律。如夸大其词达到了违反生活常规的地步,反而事与愿违,只会降低其可信程度。

其次,自赞自夸应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招聘人才、购买商品,都有一定的规格、要求。你的优点非对方所需,你的长处非对方所急,自赞自夸就如同对牛弹琴。而要了解对方的所急所需,就必须事先对人才市场、商品市场有调查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心中有数。

再次,自赞自夸既可以直接出自当事人之口,也可以转借他人之口,最好还辅以如奖状、奖品、名人评价、新闻传播媒介的表彰等旁证,以增强其可信度、说服力,同时避免直接自赞自夸过多,从而引起听者的逆反心理。

最后,在自赞自夸的同时,不妨也承认还有待改进的不足之处。这样小贬大褒,既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态度,也给人以较谦虚的好印象,并且无损于你整体形象的美好。

比别人高明,但不告诉他

老沈是一个中小企业的负责人,和客户来往,他有特别的一套。

老沈酒量不错,也很会猜拳,可是每次和客户应酬,他都谨守着“与其自己喝醉,不如被灌醉”,以及猜拳时“输三拳,赢两拳,不如全输最好”的原则。

老沈也会打麻将,可是他都“能输尽量输”。

每回应酬,客户们都很“高兴”。

事后谈生意,客户们大都能按老沈的条件成交,而每回谈生意时,老沈都会提及“那一天被你灌得好惨”或“你的拳路实在很难抓”,或“那天打麻将,真不知怎么搞的,手气就是不顺”……

老沈对人性的掌握相当准确,并将之表现在喝酒和打麻将上;虽然“辛苦”,但却也有相应的回报,只要不弄坏身体,这“辛苦”是相当值得的!

老沈掌握的便是人的“好胜心”!

“好胜心”有自我挑战的好胜心,也有意欲赢过别人的好胜心。自我挑战的好胜心不是老沈所掌握的重点,老沈掌握的是人人都有的,意欲赢过别人的好胜心。

意欲赢过别人的好胜心的表现,因各人条件的不同而有很多种方式,有人靠事业来赢过别人,有人靠头衔、社会地位来赢过别人,也有人靠衣服、宠物……来“赢”过别人,只要比别人的“好”,自己便有“胜利感”,表示自己“高”过对方!而奇妙的是,人一旦有了这种梦幻的“胜利感”,便忘了他在其他方面其实是“输”给别人的。但也有人就是因为其他方面“输”别人,因此越加重视、夸耀他某方面的“赢”过别人,这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心理补偿作用,因此在某方面“赢”过了别人,心里便油然兴起一种“满足感”!人的欲望获得满足,内在少了压力,对其他事情要求的尺度便会松一些,标准便会低一些,甚至也会因此失去自卫警觉!

老沈对待客户的方式基本上也是如此,他让别人“赢”,尤其是让喜欢赢的人赢,连无意赢的人也让他“赢”!他让别人因为“赢”而有满足感、胜利感,也让自己以“输”来造成别人的“亏欠感”。这一方面让赢的人松懈警觉,另一方面唤起赢的人弥补亏欠的意识,也就是“昨天把人家整得那么惨,今天再跟人家斤斤计较便不好意思了”的心理。总而言之,赢的人面对手下“败将”,便自然地往“让步”那个方向思考;对赢的人来说,这让步也有“恩典”的意味,而这其实就是“输”的人想要的!

所以,到底谁输谁赢,有时候是很难讲清楚的!

当然,也不能“装输”装得不像,否则让对方知道你在“放水”,他“胜之不武”,反而会弄巧成拙。所以,有时候也要“赢”,但切记--不要常赢,也不要赢太多!

你“赢”,表示你强别人弱,或许这是“事实”,但天下哪一个人真能认输?虽然你赢是公正、公平、公开的,是在一定的游戏规则之下赢的,但哪一个输的人不想“一雪前耻”?这从下棋的人一盘盘下个不停就可了解。因此你赢,接下来的便是要面对接踵而来的挑战。在特定游戏规则下的“赢”犹是如此,其他方式,甚至“不义”的赢,就更要面对挑战了。正当光明的挑战无需惧怕,倒是暗地里的“挑战”让人猝不及防,这种“挑战”有可能只有一两次,也有可能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说穿了,这种“挑战”就是因“输”而转化的报复行为!

所以,在竞技场上应该赢,但在人与人之间,却应该多输少赢,以免无端生是非,如能像老沈那样,用“输”去“赢”,就更好了。

让对方产生亲近感的技巧

多与对方谈自己的艰难经历。假若他发现你与他的命运相近,甚至还差时,其戒备心会很快解除,忌妒心顿时变成了亲近感。

歌星北岛三郎和职业棒球选手江川卓,两人名声同时大噪,两人又同时购置了一栋豪华住宅。可是人们对两人的评价却截然不同。他们夸赞北岛三郎有办法,购置了豪华住宅,而对江川卓的屋子却感到刺眼,认为他与屋子不相配。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差异呢?这或许是因为北岛先生从小历尽艰辛,经过艰难困苦,才取得今日成果的缘故吧!因此,人们对他不仅怀有亲密感,而且对他怎样奋斗的经历也十分了解;而江川卓却没有这样的经历,几乎是青云直上,因此,才会遭他人的讥讽和白眼。

目前,有些歌星虽然过着奢侈的生活,但只要一走上舞台表演,就流着泪述说自己过去艰苦奋斗的历程。因为他们深深地懂得,这样做可以牢牢地抓住歌迷们的心。

日本前首相田中先生之所以深得人心,除了他领导有方、才华横溢、政绩卓著之外,恐怕与他的经历不无关系,他出生于民工之家,经过多年的奋斗,才当上主宰全国的首相。他艰苦奋斗的历程,得到了人们的同情。由此观之,人们的感受常常受到过去某些体验的影响。虽然对方比自己的地位高,可是一旦得知对方过去的不幸遭遇或者其遭遇与自己大体一致时,原来对他的嫉妒心,很快就会转变为亲密感。

一般人对那些出身名门、各方面条件优越,且又一帆风顺的人,只有疏远感,而没有嫉妒心。但是对于那些经历与自己相仿、才能与自己相当的人,若因他突然遇到好机遇,一跃龙门,就会产生嫉妒感,捶胸顿足,埋怨老天爷不公平。“为何他有这样好的运气,而我却没有呢?”然而,对于那些过去经历坎坷,屡遭不幸,通过巨大的努力和艰苦奋斗而跃居高位,出人头地的人,会产生同情心和亲密感。

歌星和演员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扩大影响,也往往利用这种技巧进行自我宣传。因此,想要成为明日之星,必备的条件当然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要以艰苦的历程博得人们的同情心。

有些人声称:“我少年失父,母兼父职。经历过千辛万苦”或“我年少失父,母病甚笃,靠我一个人做童工来养活一家老小……”将这类极其悲惨的遭遇,在适当的时机向人道出。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常识的技巧,是借所谓心理上的通感现象,来得到他人的同情。有些人对人类这种心理现象十分了解,因此,在与他人谈话时,常常蓄意夸张自己过去是如何的不幸。这种例子多如牛毛,数不胜数。

总的说来,艰苦的经历、悲惨的命运,很容易唤起人们的同情心,缩短双方的距离。历史上的著名人物丰臣秀吉,不管在哪个时代都被视为伟大人物,其原因就在这里。人们都乐于谈论他成功背后的辛酸史,并为他的不幸大洒同情之泪,殊不知在他统治期间所使用的手段也极狡猾,难得见人。

心理预期过高难免让人失望

某高校,一个系里有两位成果颇丰的青年教师,一个经常爱吹嘘自己的成就,逢人便说自己又发表了几篇几篇文章,学术成就如何如何高。另一个总是回避这类提问,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不多不怎么样。其实,两人在各自的学术领域里都已崭露头角,而后者的文章更是经常成为学术界评议的对象,但他始终不吹嘘炫耀自己。后来,两人都抱着一摞杂志到系里申报职称,系里的人对前者说:“你整天吹嘘炫耀自己发表了多少多少文章,按数目早就远远超过这些了,怎么才这么一点儿。看看人家,平日一声不响,谁能想到他会发表这么多文章呢?”尽管两人发表文章的数量差不多,但最后还是后者先晋升了。

道理很简单,如果你总是能让领导领略到喜出望外的感觉,他将会对你建立起更高的信任与依赖,产生赏识,从而在有限的资源分配中向你倾斜。

很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不懂得这种心理,往往希望从一开始就引人注目,夸耀自己的学历、本事、才能。莫说别人不信,即使别人相信,形成心理定势之后,如果你工作稍有差池或失误,往往容易被人瞧不起。试想,如果一个本科生和博士生做出了同样的成绩,人家会更看重谁?人家会说本科生了不起。你博士的学历高,理应本领高些,可你跟人家本科生一样,有什么了不起?心理定势是难以消除的。所以,刚走上新岗位的人,不应过早地夸耀自己,当默默无闻的时候,你会因一点成绩一鸣惊人,这就是深藏不露的好处。如果交给你一项工作,你说“我保证能够做好!”几乎和说“我不会”一样糟糕,甚至更糟糕。你应当说:“让我试试看。”结果你同样做得很好,可得到评价会大不相同。

那么,怎么做才能超越领导对我们的期望呢?让我们从领导对下属有哪些期望入手进行分析。

准时完成各项工作是领导对下属最基本的期望。再没有比工作拖拉、延误公司大行动更让领导恼火的了。所以,作为下属一定要注意这个问题。在接受任务时,心里要有个时间概念,如果估计不能准时完成,要立即向领导提出支援要求,投入更多的资源来确保结果的及时输出。一旦接受任务,就要全力以赴,保证目标实现。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提前完成任务,提前提交工作成果。毕竟我们提交的工作成果未必就是完全符合领导要求的,我们提前提交工作成果就为领导留下了更充裕的调整时间,增加了他指挥若定的资本,领导自然会感激我们的工作。如果我们在重大工作上,总是能提前完成,逐渐让领导领略到我们脑子里有根筋,知道轻重缓急,能担大任,那么“狗屎运”就不远了。

熟稔自己的工作职责,能自主地开展工作,是领导对下属最重要的期望。现代企业对管理人员的期望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作为一个上司,首先他是一个“乐队指挥”,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特长,共同完成一首共鸣曲;同时他又要是一个教育者、训练家,要把自己的每个下属都带上路;随着管理组织结构的扁平化,部分工作的模糊化,他还得是一个设计师,要为每个下属规划工作。在这样不堪重负的情况下,一个成熟的下属,要做好自己领域里的各项工作,不让领导操心,从而让领导专心地去享受指挥的乐趣。但只有这样还是不够的,下属还要主动地去开拓自己工作,找事情做,从而实现对工作的自我管理。这样不但在执行,甚至在规划上,都彻底让领导对自己所负责的领域放心了,我们就不再是单纯的执行工具,而是为领导守住了一片阵地,为他建立一个可以信赖的堡垒。

如果有一天,你开始对部门的重要工作建议说:“我认为这个工作应该这样做,因为……”;如果有一天,领导提醒你,要注意某某问题,你回答说:“我已经查过了,情况是……”,那么,我恭喜你,你已经是领导的崇拜对象了。因为,你在工作深度上已经超过了领导,你同他一样也能成为一个思想者了。从此以后,你将不再仅仅是一个成熟的下属,你已经是所在领域的专家,以后针对该领域的所有问题,领导将与你讨论、协商办法,你是领导的合作者。对合作者,领导是追求双赢的,因为你也有资源与他进行交换。这是下属的最高境界,因为很快你将真正地与他坐在经理会议的圆桌边上了,成为他的领导的下属。

良贾深藏若虚,君子大智若愚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受教于老子。当时老子曾对他讲:“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即善于做生意的商人,总是隐藏其宝货,不令人轻易见之;而君子为人,品德高尚,但容貌却显得愚笨。其深意是告诫人们,过分炫耀自己的能力,将欲望或精力不加节制地滥用,是毫无益处的。中国旧时的店铺里,在店面里是不陈列贵重货物的,店主们总是把它们收藏起来。只有遇到有钱又识货的人,才告诉他们好东东在里面。倘若随便将上等商品摆放在明面上,岂有贼不惦记之理?不仅是商品,人的才能也是如此。俗话说“满招损,谦受益”,才华出众而又喜欢自我炫耀的人,必然会招致别人的反感。所以,无论才能有多高,都要善于隐匿,即表面上看似没有,实则充满的境界。

道家《庄子》一书中还指出“安时则处顺,哀乐不能人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能够安于时代潮流,因袭自然法则的人,悲哀和欢乐就不会占据他的内心。这是一种自然的生活方式。有一些人为了出人头地,达到自己的目标,往往不顾一切,拼命去争取。而一旦遭到挫折或打击,往往会意志消沉,一蹶不振。实际上,在生活中的确需要认真地工作,可是,如果过犹不及地违背了自然规律,岂不是得不偿失?

密藏不露是一种高层次的谋略,也是成功者的基本素质之一,更是糊涂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法则。

在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那些口若悬河、好出风头、心中藏不住半点秘密的人,一定是非常浅薄的。时间长了,也会令人反感以至于厌恶。相反,那些看似笨嘴拙舌或者总是隐藏自己才干的人,却往往成竹在胸,计谋过人,更容易成功。过去说“宰相肚里能撑船”,是说大人有大量,这大量也包括镇定自若,胸中自有百万雄兵,能藏得住秘密,不会显山露水。实际上,宰相肚里的船不会撑到外面去,心机只有自知。肚里无论怎样计策谋划,仍然不动声色。等对手麻痹了,放松了,甚至高兴了,就可以悄无声息地随意处置对方。或者,至少让人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人,不会陷害或者攻击对方,让人对你产生好感。这是一种非凡的人格修养,也容易获得别人的信任。试想,如果你肚里什么都包藏不住,这边听了那边说,谁还会相信你呢?

与精明的人交往,就得时时小心、处处提防,稍有不慎就会落入泥淖和陷阱中。交往得越久,相处得越深,就越会感到被欺骗、被愚弄,当然也就越不自在。如果还得与他交往,那么你就会以精明手腕去对付他。这正应了郑板桥的一句话:“试看世间会打算的,何曾算得别人一点,真是算尽自家耳!”

曾国藩是一个精明的人,他弟弟曾国荃也是一个精明的人,但他们却因为精明吃过不少亏。

对于读书人,曾国藩还能以诚相待,他说:“人以伪来,我以诚往,久之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但是对于官场的交接,他们兄弟却不堪交付。他们懂得人情世故,但又怀着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既不能硬,又不能软,所以到处碰壁。这是很自然的,你对人诚恳,人也对你诚恳;你对人诡秘,人也对你诡秘;你对人一肚子不合时宜,人也对你会一肚子不合时宜。

而曾氏的朋友迪安有一个优点,就是全然不懂人情世故,虽然他也有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但他却一味含混,永不发露,所以他能悠然自得,安然无恙。而曾氏兄弟却时时发露。总喜欢议论和表现,处处显露精明,其实处处不精明。曾国藩提醒曾国荃:这终究不是载福之道,很可能会给我们带来灾难。

到了后来,曾国藩似乎有所感悟,他在给湖北巡抚胡林翼的信中写道:“惟忘机可以消众机,惟懵懂可以拔(消除)不祥。”但很遗憾,他未能身体力行。

所以,为学不可不精,为人不可大精,还是糊涂一点的好。

和光同尘,藏器于身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人不知我,心里老大不高兴,这是人之常情,尤其是年轻人,总是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使人家知道你是个不平凡的人。想使全世界都知道,当然不可能,使全国人都知道,还是不可能,退而使一地方的人都知道,也仍然不可能,那么至少要使一个团体的人都知道自己吧!要使人知道自己,当然要先引起大家的注意。要想引起大家的注意,只有在言语行动方面用力,于是便容易露出言语锋芒、行动锋芒。

锋芒是刺激大家的最有效方法,但若仔细看看周围,若是处世已有历史、已有经验的同事,他们却与你完全相反。“和光同尘”毫无圭角,言语如此,行动亦然。个个深藏不露,好像他们都是庸才,谁知他们的才,颇有出于你上者;好像个个都很讷言,谁知其中颇有善辩者;好像个个都无大志,谁知颇有雄才大略而不愿久居人下者,但是他们却不肯在言语和行动上露锋芒,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因为他们有所顾忌:言语锋芒,便要得罪别人,得罪别人便会成为你的阻力,成为你的破坏者;行动锋芒,便要惹别人的妒忌,这种妒忌也会成为你的阻力,你的破坏者。你的四周,都是你的阻力或你的破坏者,在这种形势之下,你的立足点都被推翻,哪里还能实现你求知于人的目的?

年轻人往往热情高涨,无所顾忌,往往就树敌太多,与同事不能水乳交融地相处,就是因为言语锋芒与行动锋芒的缘故。言语所以锋芒,行动所以锋芒,是急于求知于人的缘故。处世已有历史,而又富有社会经验的同事,之所以“以缅合欢”,也是因为曾受过这种教训。

某人在年轻时代以“备有三头”自负:笔头写得过人,舌头说得过人,拳头打得过人。在学校读书时,已是一员猛将,不怕同学,不惧师长,以为谁都不如他。初入社会时,他还是这样地锋芒,自以为是,结果得罪了许多人。好在还算醒悟得快,一经好友提醒,便连忙负荆请罪,倒也消除了不少嫌怨,但是无心之过仍然难免,终究还是遭受了挫折。俗语说,久病亦如医。他在受尽了痛苦的教训后,才知道言语锋芒、行动锋芒,就是自己为自己的前途所安排的荆棘,有时为了避免再犯无心之过,就故意效法前人之三缄其口,即使不能不开口,也是多方审慎,虽然“矫枉者必过其正”,但是要掩盖先天的缺点,就不能不如此,切记“言多必失”。因此,若听见旁人说你世故人情太熟,做事过分小心,不但不要见怪,反而要感到高兴才是。

当然,你也许会说,采取这样的办法不是永无人知吗?其实只要一有展现本领的机会,把握住时机,做出惊人的成绩来,大家自然就会知道。这种展现本领的机会,不怕没有,只怕把握不牢,只怕做的成绩不能使人特别满意。你已有真实的本领,就要留意展现的机会;如果没有真实的本领,就要赶快武装自己,多学知识,锻炼能力。《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无此器最难,有此器,不患无此时。锋芒于你,只有害处,不会有益处;额上生角,必触伤别人,你不磨平棱角,别人必将力折你的角,角一旦被折断,其伤害更多,而锋芒就是人额头上的角啊!

因此,想要在事业上有所建树、有所成就,一定要戒骄戒躁、容忍别人,要记得千万别锋芒太露。

多才多艺莫自夸

张刚一直认为自己有多方面的才华和兴趣,大学时,他主修经济,毕业后到一家证券公司工作了几年,又回到母校拿了个企业管理硕士学位。

春风得意马蹄疾,张刚学成以后到一家公司做咨询顾问,他一直认为这家公司有好多单生意可做,但如果具体到是某一单生意,他自己就会说不清楚。因为他认为如果能说清的话,就困缚住了自己的服务范围。而这是与他自认为无所不通的信念不相容的。

他很少拒绝客户提出的要求,似乎他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为了提供正确的指导,他工作得非常认真、辛苦。由于他非常聪明并且凡事不屈不挠,因而总是能够比较从容地应付、解决客户的问题。即使客户提出什么特殊的要求,他也总能想出办法。

张刚一直致力于使自己成为多面手。他很喜欢用一句话来形容自己的工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他把自己比作消防员,曾不止一次地向别人炫耀说:“公司总会有什么地方发生问题,接着警铃响起,然后就来找我万能的张刚,由我先去抢救。专业咨询顾问就应该是这种样子,要能应付所有的问题。”

但实际上呢?张刚所在的公司一直经营平平,向他进行咨询的客户,大都对他的服务表示满意,但却很少有再次向他咨询的。

张刚绝对不是一个特殊例子。根据美国某调查机构连续对350位MBA所作的追踪研究显示,张刚的情形发生在很多没能成功创业的人身上。

现代社会是一个日渐专业化、精细化的社会,你只有业有所专、技有所精,使自己在某一领域中确实有过人之处,才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所以,如果你想获得更多的成功,最好放弃“懂得越多,机会越多”的想法,而接纳“钻得越深,机会越多”的想法。你必须让自己在某一方面有所特长,更出类拔萃。另外,如果一个人在某一方面很精通,而在其他方面懂得不多,甚至一窍不通,就不要不好意思承认某些方面的无知,不要充当这些方面的专家。而应该向别的专家请教。

多年前,当办公自动化的技术还未面世时,在工商管理方面极负盛名的哈巴德曾经这样说:“一架机器可以取代50个普通人的工作,但是任何机器都无法取代专家的工作。”果然,现在数以万计的普通工作都已经由机器取代了,但专门人才的地位还是稳如泰山。因为没有这些专家来操纵机器,机器就会像废物一样毫无用处。

法国文学家雨果说:“只要是学有专长,就不怕没有用武之地。”可见,你只要能把自己锻炼成为某一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人物,你就能有所作为。

古代天津有位小名叫“狗子”的生意人,只是对蒸包子有所专长,就成功地创下了一个名扬天下的包子老字号;北京的王麻子只是剪刀做得好,就凭此成功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相反,许多涉猎广博的人,对各领域都是浅尝辄止,结果一生平平,默默无闻。

对于一个人的事业而言,最大的危机就是业不精专,没有一项特长。人们根据调查数据还发现这样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现代教育培养起来的MBA往往更执着于自己的方法,发展专长的范围虽然有限,但十分专精;而自己创业的人比较喜欢凡事一把抓,以至于专业无法专精。没有人限制他们在某一专业领域发展所长,他们也认为没有必要总把自己局限在那里。他们常常庆幸能有较多的发展机会,而这些恰恰正是造成他们失败的最主要因素。但更为可怕的是,这些多才多能的人,往往认识不到自己之所以失败的真正原因。

在任何一个领域,要想业务精通都必须付出日积月累的艰苦努力。只要预先下定决心,就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来使自己变得更加优秀,对此要有耐心,因为任何成就的取得都需要时间,而且在学习上花的时间越多,成功的速度就越快。 HFcjaYrvkWdhv7ERkYBP0183wPLrhYPOgSKWUHS8tAn6+YPUhdgsFoGr3D+JEgD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