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亮剑精神 蓝血精神 解放军精神:军魂企业成功的三大关键
盛乐

第一章 明知不敌,也要亮剑

--卓越人士的职场成功法则

“亮剑”精神,就是我军官兵英勇顽强、不怕牺牲、勇往直前,敢于胜利,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的精神和作风。

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方是天下第一剑客,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犹荣!现代职场是一个充满了竞争的“角斗场”,只有勇于亮剑的人才能立足、才能生存。

战斗是剑客的生命哲学

【亮剑精神】

李云龙仿佛天生便是为着战斗而来的,战斗精神已融入他的血液之中,日夜奔腾,永不止息!战斗便是他的生命哲学。

李云龙因为受伤不能参加渡江战役,他很懊丧,捶胸顿足,愣是一天没吃饭,烦躁起来便冲着自己的伤口较劲,用手去撕绷带。上海战役开始时,他听说二师担任了预备队,便认定是由于自己不在的缘故,“哼,老子要是不负伤,这次怎么也闹个主攻。这下可好,等老子伤好了,国民党早完蛋啦,老子干什么去?”他懊丧地想。

成功来自不懈的努力,它从不自动上门。有些人以为只要想想机会就会降临,说什么“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其实是误区,其结果是很糟糕的。为了事业或学业的成功,一个人每天必须做些什么?如果你去了解那些成功的人,那么他们会告诉你,成功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著名导演张艺谋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他对电影艺术的诚挚热爱和忘我投入。正如传记作家王斌所说的那样:“超常的智慧和敏捷固然是张艺谋成功的主要因素,但惊人的勤奋和刻苦也是他成功的重要条件。”

拍《红高粱》的时候,为了表现剧情的氛围,他带人亲自种出一块100多亩的高粱地;为了“颠轿”一场戏中,轿夫们颠着轿子踏得山道尘土飞扬的镜头,张艺谋硬是让大卡车拉来十几车黄土,用筛子筛细了,撒在路上。在拍《菊豆》中杨金山溺死大染池一场戏时,为了给摄影机找一个最好的角度,更是为了照顾演员的身体,张艺谋自告奋勇地跳进染池充当“替身”,一次不行再来一次,直到摄影师满意为止。

1986年,摄影师出身的张艺谋被吴天明点将出任《老井》一片的男主角。没有任何表演经验的张艺谋接到任务,二话没说,下农村了。他剃光了头,穿上大腰裤,露出了光脊背,就吃住在太行山一个偏僻、贫穷的山村。每天他与老乡一起上山干活,一起下沟担水。为了使皮肤粗糙、黝黑,他每天中午光着膀子在烈日下暴晒。为了使双手变得粗糙,每次摄制组开会,他不坐板凳,而是学着农民的样子蹲在地上,用沙土搓揉手背。为了电影中的两个短镜头,他打猪食槽子连打了两个月。为了影片中那不足一分钟的背石镜头,张艺谋实实在在地背了两个月的石板,一天3块,每块150斤。在拍摄过程中,张艺谋为了达到逼真的视觉效果,真跌真打,主动受罪。在拍“舍身护井”时,他真跳,摔得浑身酸疼;在拍“村落械斗”时,他真打,打得鼻青脸肿。更有甚者,在拍旺泉和巧英在井下那场戏时,为了找到那种奄奄一息的感觉,他硬是三天半滴水未沾,粒米未进,连滚带爬拍完了全部镜头。

张艺谋因此而荣获第2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第11届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第8届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导演吴天明这样评价说:“如果我们的专业演员都能下艺谋这样的苦功,我国银幕上的虚假表演不就可以大大减少了吗?如果我们的电影创作者都能像艺谋那样全身心地扑到事业上,中国电影还愁赶不上世界先进水平吗?”

成功的人比起一般的人来,一定是更有战斗精神,更能吃苦,更努力,更勤奋,而且,他们也做得比别人多。

人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如果不奋斗,怎么会成功呢?胜利是为具有强烈战斗精神准备的人,成功是为奋斗不息之灵魂准备的。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开辟人生道路除了像“战神”李云龙那样地去奋斗,别无他法。所有的障碍让我们犹如困兽般的绝望找不到出路,只有手持奋斗的利剑,勇敢战斗,才能在更广阔的天地里施展拳脚,夺取胜利的桂冠。

敢于亮剑,压倒一切

【亮剑精神】

面对强大的对手,明知不敌也要毅然亮剑。即使倒下,也要成为一座山、一道岭。

《亮剑》中的主人公李云龙拥有天马行空般的作战想象力,他那种悍不畏死、勇往直前的气势,使他迎来了一个个令人激动万分的胜利。李云龙血气方刚,男人气十足,打起仗来诡计多端,不择手段,在嗜血的拼杀中,在为战友之死的复仇中,表现出一种铁血军人不计生死也要压倒一切的豪气。他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一步步走向了成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亮剑”精神。

亮剑精神不但是军人的军魂,也是现代职场的成功模式。现代职场是一个充满了竞争的“角斗场”,只有勇于亮剑的人才能立足,才能生存。纽约华尔街是全世界最著名的金融街,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华尔街不是女人待的地方。”由此可见,一名女性想在这里立足之艰辛。但是没有任何金融背景的裔锦声不仅在华尔街立足,还书写了一段华尔街的职场传奇。

刚刚在美国读完中文博士的裔锦声在找工作时看到舒利文公司的招聘广告:要求求职者商学院毕业;至少三年的金融专业或银行工作经验;能开辟亚洲地区的业务。

显然,裔锦声没有达到要求,尽管如此,她还是很快整理好个人资料寄给舒利文公司。结果当然是石沉大海。但她还是不停亮剑,每天都给舒利文公司打联系电话,以至于人事部门一听到是她的声音,便想着各种理由婉拒。

最后,她鼓起勇气拨通了舒利文公司总裁的电话。在电话里她坦言:“我没有商学院的学位,也没有在金融业的工作经验,但我有文学博士学位.文学就是人学,长期的文学熏陶使我善解人意。在获得博士学位的过程中,我知道怎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是一个女性,经受了许多困难和歧视,我不仅没有退缩,反而变得更加坚强。基于我拥有的这些优点,我将成为公司的财富,而且相信公司也一定会为我提供这个机会,这对双方都是有益的事情。我很想到你们公司工作,但打了好多次电话都被拒绝了,请您给我一次机会吧。公司聘用我而我没有干好,最多损失几个月的薪水。如果公司认为在我身上投资有风险,那你们可以先不付我薪水呀。”她噼里啪啦一口气说完了这些话。

半个小时后,舒利文公司通知她去面试,经过整整七次严格的面试后,舒利文公司拒绝了一百多名有金融背景的求职者,录用了她这个对金融一无所知的文学博士。

经过五年的艰苦奋斗,她因业绩突出被破格提升为副总裁,成为该公司创立以来的首位外籍女性高级主管。

后来,裔锦声问舒利文公司总裁为什么最终会聘用她,总裁告诉她,正是她连珠炮似的话,尤其是最后一句话感动了他。“因为你是一个不会向生活妥协的人,而我们公司需要的正是这样的人。专业知识可以学习,但永不言败的性格却不是人人都具有的。你的勇气和信念已经远远超出了求职本身。”

亮剑精神是现在职场的成功模式,不但体现在及时主动亮出自己的优势和特长,扬长补短,扬优补劣,还表现在工作中不放过任何亮出自己才能的机会。

洛?道尼斯最初为杜兰特工作时,职务很低。但是,他在工作之初便注意到,每天下班后,杜兰特先生仍然会留下来在办公室里继续工作到很晚。因此,他也决定下班后留在办公室里。虽然没有人要求他这样做,但是,他认为自己应该留下来,在需要时,为杜兰特先生提供一些帮助。

杜兰特先生经常找文件、打印材料,最初这些工作都是他亲自做的。后来,他发现道尼斯在办公室里,便招呼他过来帮忙并养成了习惯。

现在,道尼斯已经成为杜兰特先生的左膀右臂,担任其下属一家公司的总经理,他之所以能如此快速地升迁,就在于每天都在杜兰特先生面前亮剑,让杜兰特先生看到自己、用到自己、依赖自己。

这种职场亮剑精神铺就了通往成功的道路,成为现代职场的成功模式,也是职场人士可以借鉴的成功典范。麦克阿瑟将军说:“老兵们不会死,他们只会慢慢消逝。”总有一天,老兵们会离我们而去,而他们的精神应当被永久镌刻在奋斗者的心上,激励着每一位奋斗者发扬亮剑精神,不断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机会面前,敢于搏击

【亮剑精神】

李云龙不等命令下来就朝国民党第七兵团后援63军猛攻。激战进行了一天一夜,窑湾镇成了一片废墟,63军中将军长陈章饮弹身亡,63军顷刻间土崩瓦解。这一打,李云龙一战成名。

机会很稀少很宝贵,并且稍纵即逝,有时候一个机会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因此,当机会来临的时刻一定要像李云龙那样牢牢地把它抓在手里,不给它任何逃跑的可能。

在淮海战役中,李云龙带领他的部队在追击黄百韬第七兵团时跑得最快,但是以区区一个团攻击一个整军,纵是他有天大胆子,也得琢磨琢磨。可当时的时机不错,背后有一个纵队给自己撑腰,后面还有陆续赶到的华野40万大军,李云龙立即抓住这个难得的战机,不等命令下来就朝国民党第七兵团后援63军猛攻。激战进行了一天一夜,窑湾镇成了一片废墟,63军中将军长陈章饮弹身亡,63军顷刻间土崩瓦解。第七兵团的一条胳膊被砍断了。这一打,李云龙团莫名其妙成了一纵的前卫团,头功自然是跑不了的,李云龙团在华野部队中一战成名。

李云龙和他的团瞅准背后有强大支援的绝好机会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结果大获全胜,这种以闪电般速度立即抓住机会的智慧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正如阳光会照到每个人身上一样,上天给予每个人的机遇都是均等的,关键在于你能否抓住。成功其实就是能抓住机会并运用机会的能力。但是很多机会,却有不少人轻易地放弃,而后不停地叹息,寻找各种借口,怨天尤人。处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人生中错过机会是最大的失误,感悟机会是最大的智慧,抓住机会是最大的成功,实现机遇就是最大的快乐!要想获得命运的垂怜,你就得在机会来临时敢于搏一把。

“钢铁大王”卡内基是世界著名的亿万富翁,是美国近代企业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人们谈论起美国最富有的大财阀,总是把卡内基的名字和“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名字列在一起。卡内基正是因为果断地抓住了时机,才使自己的事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的。

一个偶然的机会,一位名叫伍德拉夫的设计师找到卡内基。他设计制作了一个卧铺车模型。这种卧铺车可方便旅客夜间旅行,构思奇特新颖,在当时是比较先进的车型。卡内基把他请到斯考特的办公室,斯考特看到伍德拉夫设计制作的卧铺车模型,非常感兴趣,双方当即就达成了交易。

伍德拉夫说:“如果你们准备制造,请付给我设计费和专利使用费。”

斯考特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好的,请快点制造出两节车厢。”

走出斯考特的办公室后,伍德拉夫游说卡内基说:“卡内基先生,有没有意思合伙做这笔生意,我打算开一家卧铺车车厢制造公司,您出12.5%的资金……要您马上拿出12.5%的资金,或许有些困难。第一次只要您付217.5美元,第二年再按同等比例付款。也就是说,随着订货的扩大,再增加投资金额……”

卡内基非常想试试,心里充满了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冲动。他走访了匹兹堡银行,申请贷款。银行行长对他的计划很感兴趣,他对卡内基说:“这是一项值得投资的事业,我们愿意贷款给你。如果你将来赚了大钱,一定要存入我们银行。”

试投产后,卧铺车厢的订单非常多,许多铁路公司都关注这一新车型。卡内基的这次投资获得了成功,一年之间,他投入的217.5美元为自己带来不下5000美元的红利。

后来,卡内基被提升为匹兹堡铁路管理局局长,他与创办匹兹堡铁路工厂的柯尔曼共同出资4万美元买下了斯陶利农场。这是一个盛产石油的地方。他不停地运送石油,等油价上涨时再高价卖出。1年后,卡内基分到100万美元的现金红利,3年后更是高达500万美元。

后来,29岁的卡内基又把目光投向了钢铁业。“美洲大陆现在是铁路时代、钢铁时代,需要建造铁桥、火车头和钢轨,钢铁是一本万利的。”卡内基准确地预见到钢铁业发展的大好前景,他毅然辞职,带着如何实现自己理想的思考,渡过大西洋到伦敦去考察钢铁业。这是他事业上的一次飞跃。他买下了道兹工程师兄弟的钢铁制造专利。他在给弟弟汤姆的信中说:“我和乔治一同参观了钢铁的最新制法,这种新方法会给今后的铁轨制造带来革命。我已经和道兹兄弟签约买下美国的专利,这项专利的价值至少值5000磅黄金。”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钢铁的需求大增,卡内基抓住良机,全力以赴地大干起来,他把自己全部的财富和精力都投向了钢铁业。他斥资35万美元在匹兹堡南部建立起一座现代化的钢铁厂。仅仅过了半年,他的资产就翻了几番,成为美国几位最大的富翁之一。

卡内基在与同行的竞争中也是一个天才,他眼睛紧紧盯住自己的对手,不失时机地以强击弱,逐步建立起自己对钢铁业的垄断。他注意到一家名叫狄克仙的钢铁公司。这家公司所发明的铁轨制造方法,在全美处于领先地位。由于工人罢工,这家公司危机重重,濒临破产。

“如果买下狄克仙公司的话,垄断全国的铁轨市场就不会再是梦想了。”董事长弗里克对卡内基说。

卡内基早有此意,现在机会已到,他想的是出多少钱的问题。他要弗里克先开价60万美元与狄克仙公司谈判,结果遭到拒绝。

这时,突然传来一条令人震惊的消息:“不知是谁向铁路公司散发了奇怪的传单,说狄克仙公司的铁轨材质缺乏均一性,是有缺陷的产品。”这样一来,狄克仙公司极为被动,迫不得已以100万美元的低价忍痛卖给了卡内基。

后来,狄克仙公司更名为卡内基钢铁公司。这家公司几乎垄断了美国的钢铁市场,成为世界上几个最大的钢铁公司之一。

罗曼?罗兰说:“如果一个人错过机会,多半不是因为机会没有到来,而是因为等待机会却没有看到机会的来临,当看到机会时,并没有伸手抓住它!”

美国人有一句谚语:通往失败的路上,处处是错失了机会、坐待幸运从前门进来的人,这些人恰恰忽略了从后窗进入的机会。

在人生过程中,在商业活动中,机遇的把握甚至完全可以决定你一生的转折和事业的成败,你只有一个选择:努力抓住职场中的每一个转折的机会,哪怕那种机会只有万分之一。

像李云龙那样牢牢把握稍纵即逝的机会,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时刻。往往就在几分钟之间,胜利与溃逃、成功与失败转手易人,其结局大相径庭。处于职场竞争中的你,也要像李云龙一样,用自己的判断力作出果断的抉择,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才能成为职场中的强者。

剑锋所指,所向披靡

【亮剑精神】

李云龙以一种王者的气势带领独立团打了一个又一个的胜仗,他那种敢于亮剑的军魂,使得剑锋所指所向披靡!这种亮剑军魂也是职场将军们成功的不二法则。

任正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总裁。1978年,从部队转业;1988年,创办深圳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司发展迅猛,年销售额达15亿美元,成为中国市场GSM设备、交换机产品及接入系统的佼佼者。2000年被美国《福布斯》杂志评选为中国50富豪第3位。

军人出身的任正非号召华为学习“亮剑”精神,实际上正是任正非那种不屈不挠、奋不顾身进攻的亮剑精神造就了他的成功和华为的成功。任正非很喜欢读《毛泽东选集》,在部队期间他就是“学毛著标兵”,他总是在琢磨怎样把毛泽东的兵法应用为华为的战略。1988年华为创建的时候,中国的通讯设备都是国外产品的天下,任正非就采用了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一点一点地夺回了国内的市场。

他常常自嘲,他说:我们是武工队,头上包着白头巾,腰里拴着两颗地雷,手里拿着盒子炮,刚从青纱帐钻出来,就走向国际市场,离正规军还差得远。这跟李云龙那个没有补给的独立团是何其的相似。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这种精神,学习这种精神背后的气魄。在工作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压力,都应该勇往直前,克服障碍,取得成功。

古龙说:“只有剑,才比较接近永恒。一个剑客的光芒与生命,往往就在他手里握着的剑上。”人生战场上,有些人永远踯躅于选择的两难境地,患得患失,不知何往;有些人遇到艰难、困苦或强手阻路,不知直面超越而只想退缩逃避;有些人为了微不足道的安稳委曲求全、苟且偷生;还有些人只注意到了成功的“技巧”,却忽略了成功所需的更为本质的“精神要素”。

维维集团董事局主席崔贵亮说,企业发展太需要充满斗志的“亮剑精神”了。能否在激烈得有点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全胜,就得看身处第一线的销售员们是否有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亮剑精神”了。上海大众党委书记何向东号召上海大众要发扬“嗷嗷叫”的“亮剑精神”,以新思路、新观念、新方法降低成本,努力缩短与日韩车系的成本差距。

2002年,年仅31岁的卫哲出任世界500强企业、欧洲排名第一的零售业巨头--英国翠丰集团百安居的中国公司总裁,2004年由卫哲领导的百安居将另一家世界500强欧倍德兼并旗下,成为中国建材零售业的“巨无霸”。这一惊动业界的并购事件,也将百安居中国区的年轻总裁--卫哲推到幕前。

卫哲刚走出大学校门时的第一份工作是翻译兼秘书,从小秘到高管,卫哲一直在金领的快车道领跑,每一步职业提升都比一般人要快得多。24岁担任万国证券资产管理总部副总经理;27岁赴英国伦敦,担当普华永道会计财务咨询公司收购及兼并部高级经理;28岁担任东方证券投资银行总部董事总经理,成为中国七大证券公司中最年轻的投行总经理;32岁担任百安居中国区总裁,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最年轻的中国总裁。

从普通职员、主管、部门经理、总监、副总裁到总裁,卫哲几乎走完了许多人毕生都无法企及的台阶。但是卫哲并没有乘坐“直升机”,他坦言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是唯一要义。“没有捷径,没有秘籍,我能做的是在自己选择的道路上辛苦地走,看自己每天是不是能付出得比别人更多。刚开始,我每天工作的时间是14~15个小时,现在大概是每天10小时。但是,走的方法有技巧,是走和跑相结合还是怎么样,将决定一个人在不同阶段上花费时间的不同。”

卫哲回忆第一份工作时说,当时老板不让我干什么,翻译个年报,剪剪报纸,但你要看那么多剪报,老板哪几篇是看过的,你就要往这个方向引导,到后来就是他不看我的剪报中午就吃不下饭。

秘书的工作很烦琐,但是卫哲却做得与众不同,比如文件的传阅,一般的秘书会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放在老板的桌子上;卫哲的做法不一样,他会按照自己理解的重要性来排序,并且找出文件之间的关联性,把内容有关联的文件放在一起。

“不这么做,并没有人认为不对,但是如果能为老板的工作提高效率,那就是你分内的事,”卫哲说,“更重要的是,如果你能以老板的视角,而不是秘书的视角来看那些文件,你也就学到了一些管理者的经验。”

卫哲这种自动地发展、勇于担当责任、讲求谋虑的亮剑精神,为我们的成功提供了最实在的典范。只有像李云龙、任正非、卫哲这些成功人士一样亮出手中的宝剑,分担岗位职责,不畏艰难,使自己的才华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踏上成功的金地毯,成为百战百胜的“职场将军”。

外界条件只是工具,唯有精神才能永恒,亮剑精神是卓越人士不可或缺的职业精神。

弱势并不决定我们败了

【亮剑精神】

只有亮剑才有希望,明知不敌,也要亮剑。即使败了,也是虽败犹荣。李云龙毫不犹豫地亮剑,最终全歼山崎大队等一切强大敌人。

历史上以弱胜强的战例并不少见,即使处于弱势,也不能退缩、不能放弃斗争。我们处于弱势并不表示我们败了,只要我们有决心、有勇气,我们一样可以成为强者,同样可以打败比我们强的对手!

电视剧《亮剑》中,孔捷在遇到日本山崎大队的时候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当他被撤职的时候对李云龙说过这拨鬼子是如何如何的神勇。但是李云龙的格言就是:明知不敌,也要亮剑。只有亮剑才有希望,在现实社会中,实际上做任何工作都会遇到困难,关键看我们如何去看待它、正视它。如果每次遇到困难就躲开,那么永远只能远观胜利,只能在通往胜利的道路上迂回,永远无法站立在胜利的阵地上。

尽我所能,与之抗争,与之对抗,即使输了,也没什么丢脸的,就像一个团对一个师,输了是正常的。

伊尔文?本?库柏是美国最受尊敬的法官之一。他在密苏里州圣约瑟夫城的一个准贫民窟里长大,父亲是一个移民,以裁缝为生,收入微薄。为了给家里取暖,库柏常常提着一个煤桶,到附近的铁路边去拾煤块。库柏为自己必须这样做而感到困窘。他常常从后街溜出溜进,怕被放学的孩子们看见。

但是,那些孩子还是时常能看见他。特别是有一伙孩子常埋伏在库柏从铁路边回家的路上,袭击他。他们常把他的煤渣撒到街上,以此取乐。库柏回家时一直流着眼泪,常常是生活在或多或少的恐惧和自卑中。

后来,库柏因为读了一本书,内心受到了鼓舞,从而在生活中采取了积极的行动。这本书是荷拉修?阿尔杰著的《罗伯特的奋斗》。

在这本书里,库柏读到了一个像他一样的少年奋斗的故事。那个少年遭遇了巨大的不幸,但是他以勇气和道德的力量战胜了这些不幸,库柏也希望具有这种勇气和力量。

库柏读了他所能借到的每一本荷拉修的书。他读得很认真,每每都能进入主人公的角色。整个冬天他都坐在寒冷的厨房里阅读勇敢和成功的故事,不知不觉地吸取了很多知识。

在库柏读了第一本荷拉修的书之后的几个月,他又到铁路边去捡煤。隔开一段距离,他看见3个人在一所房子的后面飞奔。他最初的想法是转身就跑,但很快他记起了他所钦佩的书中主人公的勇敢精神,于是他把煤桶握得更紧,一直大步向前走去,犹如荷拉修书中的一个英雄。

这是一场恶战。3个男孩一起冲向库柏。库柏丢开铁桶,使劲挥动双臂,进行抵抗,使得3个恃强凌弱的孩子大吃一惊。库柏的右手猛击到一个孩子的鼻子上,左手打到了对方的胃部。这个孩子便停止打架,转身溜掉了,这也使库柏大吃一惊。同时,另外两个孩子正在对他拳打脚踢。库柏设法推开了一个孩子,把另一个打倒,用膝部猛击他,而且发疯似的连击他的胃部和下颚。现在只剩下一个孩子了,他是领袖。他突然袭击库柏的头部。库柏设法站稳,把他拖到一边。这两个孩子站着,相互凝视了一会儿。然后,这个领袖一点一点地向后退,也溜掉了。库柏拾起一块煤,投向那个退却者,这是在表示他的愤怒。

直到那时库柏才知道他的鼻子在流血,他的周身由于受到拳打脚踢,已变得青一块紫一块了。在库柏的一生中,这一天是一个重大的日子。因为他克服了恐惧。

库柏并不比一年前强壮,攻击他的人也并不是不如以前那样强壮。不同的地方在于库柏自身的心态。他已经不顾恐惧,能够面对危险了。他决定不再听凭那些恃强凌弱者的摆布。从现在起,他要改变他的世界,他后来也的确是这样做的。

亮剑是一种勇气。哪怕自己遭到命运的诅咒,比任何人都处于劣势,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

比尔?波特出生于1932年,母亲生他时,大夫用镊子助产时不慎夹碎了他大脑的一部分,导致他患上了大脑神经系统瘫痪,影响到说话、行走和对肢体的控制。

比尔长大后,人们都认为他肯定在神志上会存在严重的缺陷和障碍,州福利机关将他定为“不适于被雇用的人”,专家也认为他永远也不能工作了。

但是他并没有放弃展现自己价值的机会。最初,他向福勒刷子公司申请工作,这家公司拒绝了他,并说他根本不适合工作。接着,几家公司采用同样的态度回复他。最后,怀特金斯公司很不情愿地接受了他,但也提出了一个条件--比尔必须接受没有人愿意承担的波特兰、奥根地区的业务。虽然条件苛刻至极,但毕竟有一份工作了,比尔当即答应了。

1959年,比尔第一次上门推销。按响门铃后,第一家人没有买他的商品,第二家、第三家也一样……但他坚持着,即使顾客对产品丝毫不感兴趣,甚至嘲笑他,他也不灰心丧气。终于,他取得了成绩,由小成绩到大成绩。

他每天工作及路上的时间得花去14个小时,当他晚上回到家时,已经是精疲力竭,他的关节会痛,偏头痛也时常折磨着他。每隔几个星期,他会打印一份顾客订货清单。由于他只有一只手是管用的,这项别人做起来非常简单的工作,他却要花去10个小时。在大多数人看来,做推销工作他根本就不是其他正常人的对手,但是正是凭着这种不怕吃苦的亮剑精神,他的业绩也不断增长。在他做到第24年时,他已经成为销售技巧最好的推销员。

进入20世纪90年代时,比尔60多岁了。怀特金斯公司已经有了6万多名推销员,不过,他们是在各地商店推销商品,只有比尔一个人仍然是上门推销。许多人在打折商店整打整打地购买怀特金斯公司的商品,因此比尔的上门推销越来越难,面对这种趋势,比尔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1996年夏天,怀特金斯公司在全国建立了连锁机构,比尔再也没有必要上门推销了。但此时,比尔成了怀特金斯公司的“产品”,他是公司历史上最出色的推销员,公司以比尔的形象和事迹向人们展示公司的实力,公司还把第一份最高荣誉“杰出贡献奖”颁给了比尔。

比尔正是凭着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亮剑精神获得了一个命运弱势者的成功。在坚苦卓绝的战争中,李云龙以这种明知不敌也要亮剑的精神气魄抵御外来入侵者。在工作中,我们也要拿出这种精神来克服障碍,勇往直前,取得成功。 kLG6GY5rTQlR1hn/Os0B0Z9scFvNnjnked6mrcuCfTUJURjXTemgNnfOwfR7ztM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