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抱怨有因:与其抱怨,不如改变(2)

犹豫不决的人:试着冲开一切束缚

犹豫的习惯往往会妨碍人们做事,因为犹豫会消灭人的创造力。比如写信就是一例,一收到来信就回复,是最为容易的,但如果一再拖延,那封信就不容易回复了。因此,许多大公司都规定,一切商业信函必须于当天回复,不能让这些信函搁到第二天。其实,过分的谨慎与缺乏自信都是做事的大忌。有热忱的时候去做一件事,与在热忱消失以后去做一件事,其中的难易苦乐要相差很大。趁着热忱最高的时候,做一件事情往往是一种乐趣,也是比较容易的;但在热情消失后,再去做那件事,往往是一种痛苦,也不易办成。

命运常常是奇特的,好的机会往往稍纵即逝,有如昙花一现。灵感往往转瞬即逝,所以应该及时抓住,要趁热打铁,立即行动。如果当时不善加利用,错过之后就后悔莫及。当一个生动而强烈的意念突然闪耀在一个作家脑海里时,他就会生出一种不可遏制的冲动,提起笔来,要把那意念描写在白纸上。但如果他那时因为有些不便,无暇执笔来写,而一拖再拖,那么,到了后来那意念就会变得模糊,最后,竟完全从他思想里消逝了。一个神奇美妙的幻想突然跃入一个艺术家的思想里,迅速得如同闪电一般,如果在那一刹那间他把幻想画在纸上,必定有意外的收获。但如果他拖延着,不愿在当时动笔,那么过了许多日子后,即使再想画,那留在他思想里的好作品或许早已消失了。

没有别的什么习惯,比犹豫更为有害。有的人身体有病却拖延着不去就诊,不仅身体上要受极大的痛苦,而且病情可能恶化,甚至成为不治之症。更没有别的什么习惯,比犹豫更能使人懈怠、减弱人们做事的能力。决断好了的事情犹豫着不去做,还往往会对我们的品格产生不良的影响。唯有按照既定计划去执行的人,才能增进自己的品格,才能使他人景仰他的人格。其实,人人都能下决心做大事,但只有少数人能够一以贯之地去执行他的决心,而也只有这少数人是最后的成功者。更坏的是,犹豫有时会造成悲惨的结局。恺撒大将只因为接到报告后没有立即阅读,迟延了片刻,结果竟丧失了自己的性命。曲仑登的司令雷尔叫人送信向恺撤报告,华盛顿已经率领军队渡过特拉华河。但当信使把信送给恺撒时,他正在和朋友们玩牌,于是他就把那封信放在自己的衣袋里,等牌玩完后再去阅读。读完信后,他情知大事不妙,等他去召集军队的时候,时机已经太晚了。最后全军被俘,连他自己的性命也丧在敌人的手中。就是因为数分钟迟延,恺撒竟然失去了他的荣誉、自由和生命!

人应该极力避免养成犹豫的恶习。受到拖延引诱的时;候,要振作精神去做,决不要去做最容易的,而要去做最艰难的,并且坚持做下去。这样,自然就会克服犹豫的恶习。拖延往往是最可怕的敌人,它是时间的窃贼,它还会损坏人的品格,败坏好的机会,劫夺人的自由,使人成为它的奴隶。“立即行动”,这是一个成功者的格言。要医治犹豫的恶习,惟一的方法就是立即去做自己的工作,只有“立即行劫”才能将人们从拖延的恶习中拯救出来。要知道,多拖延一分,工作就难做一分。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放着今天的事情不做,非得留到以后去做,其实在这个拖延中所耗去的时间和精力,就足以把今日的工作做好。所以,把今日的事情拖延到明日去做,实际上是很不合算的。有些事情在当初来做会感到快乐、有趣、如果拖延了几个星期再去做,便感到痛苦、艰辛了。一日有一日的理想和决断,昨日有昨日的事,今日有今日的事,明日有明日的事。今日的理想,今日的决断,今日就要去做,定不要拖延到明日,因为明日还有新的理想与新的决断。所以,想到了,就立刻去行动吧,不要犹豫了!

世间最可怜的人就是那些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的人。有些人简直优柔寡断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他们不敢决定种种事情,不敢担负起应负的责任。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事情的结果会怎样--究竟是好是坏,是凶是吉。他们常常担心今天对一件事情进行了决断,明天也许会有更好的事情发生,以致对今日的决断发生怀疑。许多优柔寡断的人,不敢相信他们自己能解决重要的事情。因为犹豫不决,很多人使他们自己美好的想法陷于破灭。如果有了事情,一定要去和他人商量,不取决于自己,而取决于他人,这种主意不定、意志不坚的人,既不会相信自己,也不会为他人所信赖。所以,对你的成功来说,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一个阴险的仇敌,在它还没有伤害到你、破坏你的力量、限制你一生的机会之前,你就要即刻把这一敌人置于死地。不要再等待、再犹豫,决不要等到明天,今天就应该开始。要逼迫自己训练一神通事果断坚定的能力、遇事迅速决策的能力,对于任何事情切不要犹豫不决。

有这样一个人,他什么都好,就是有一个缺点,就是他从来不把事情做完。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给自己留着重新考虑的余地,比如他写信的时候,如果不到最后一分钟,就决不肯封起来,因为他总担心还有什么要改动。我时常看见他,把信都封好了,邮票也贴好了,正预备要投入邮筒之时,又把信封拆开,再更改信中的语句。他身上一件最好笑的、也是人尽皆知的事,就是一次他给别人写了一封言,然后又打电报去,叫人家把那封信原封不动立刻退回。这个人是我的好友,也是个社会名人,在其他方面有着非常出色的才能与品格,但是正是由于他这种犹豫不决的习惯,使他很唯得到其他人的信赖。所有与他相识的人,都为他这一弱点感则可惜。我还认识一个令人尊敬的妇女,但也是个犹豫不决的人。当她要买一样东西的时候,她一定要把全城所有出售那样东西的商场都跑遍。当她走进了一个商店,便从这个柜台,跑到那个柜台,从这一部分,跑到那一部分。她从柜台上拿起了货物时,会从各方面仔细打量,看了再看,心中还不知道喜欢的究竟是什么。她看了又看,还会觉得这个颜色有些不同,那十式样有些差异,也不知道究竟要买哪一种是好。她要买一样取暖的衣帽,不喜欢穿戴着太笨重,又不喜欢过分暖热。她要那一样衣物,既便于夏天,又便于冬天,既适用于高山,又合用于海滨,不仅可用于礼拜堂,又可用之于影剧院,心中带着这几种几乎不可能的苛求,还能从哪里买到这样东西呢万一碰巧她买到了这样一件衣物,她心中还是怀疑所买的东西是否真的不错是否要带回去询问他人的意见,然后再向店中调换无论买哪一样东西,她总要掉换两三次,最后还是感到不满意。她还会问各种问题,有时问了又问,弄得店员们十分厌烦,结果,她也许竟一样东西也不买,空手而去。

虽然,决策果断、雷厉风行的人也难免会发生错误,但是他们总要比一般简直不敢开始工作、做事处处犹豫、时时小心的人来得强。当然,对于比较复杂的事情,在决断之前需要从各方面来加以权衡和考虑。要充分调动自己的常识和知识,进行最后的判断。但一旦打定主意,就决不要再更改,不再留给自己回头考虑、准备后退的余地。一旦决策,就要断绝自己的后路。只有这样做,才能养成坚决果断的习惯,既可以增强人的自信,同时也能博得他人的信赖。有了这种习惯后,在最初的时候,也许会时常作出错误的决策,但由此获得的自信等种种卓越品质,足以弥补错误决策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这种主意不坚和优柔寡断,对于一个人品格上的训练,实在是一个致命的打击。犯有此种弱点的人,从来不会是有毅力的人。这种性格上的弱点,可以败坏一个人的自信心,也可以破坏他的判断力,并大大有害于他的全部精神能力。果断决策的力量,与一个人的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没有果断决策的能力,那么你的一生,就像深海中的一叶孤舟,永远漂流在狂风暴雨的汪洋大海里,永远达不到成功的目的地。因为犹豫不决,很多人使他们自己美好的想法陷于破灭。

所以,对你的成功来说,犹豫不决、优柔寡断是一个阴险的仇敌,在它还没有伤害到你、破坏你的力量、限制你一生的机会之前,你就要即刻把这一敌人置于死地。不要再等待、再犹豫,决不要等到明天,今天就应该开始。

杞人忧天的人:别为无意义的事情费心思

小的时候,你是否曾经被这样的无聊想法日日夜夜地折磨着,心里总是充满了忧虑。暴风雨来的时候,担心被闪电打死;日子不好过的时候,担心东西不够吃;另外,还怕死了之后会进地狱;怕任何一个比你大的男孩会威胁你,割下你的两只大耳朵或无缘无故地揍你一顿;怕女孩子在你向她们问好的时候取笑他;怕将来没一个女孩子肯嫁给他;还为结婚之后该对自己的太太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而操心;想象自己会在一间乡下的教堂里结婚,会坐着一辆上面垂着流苏的马车回到农庄……常常花几个小时想这些惊天动地的,却又不得不承认是杞人忧天的问题。

日子一年年过去了,你渐渐发现,你所担心的事情中,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根本就不会发生。比方说,你以前很怕闪电。可是现在你肯定知道,你有幸被闪电击中的概率大约只有35万分之一。

事实上,我们在嘲笑这些在童年和少年时所忧虑的事时,是否想过很多成年人的忧虑,也几乎一样的荒谬。如果根据平均法则考虑一下人们的忧虑究竟值不值得,并真正做到好长时间内不再忧虑,人们忧虑中有百分之九十可以消除。

罗温娜太太是一位平静、沉着的女人,她好像从来没有忧虑过。有一天夜晚,她和友人坐在熊熊的炉火前,当友人问她是不是曾经因忧虑而烦恼过。她就给友人讲述了下面的故事:

以前,我觉得我的生活差点被忧虑毁掉了。在我学会征服忧虑之前,我在自作自受的苦难中生活了11个年头。那时候我脾气很坏,很急躁,总是生活在非常紧张的情绪之下。每个礼拜,我要从在圣马特奥的家乘公共汽车到旧金山去买东西。可是就算在买东西的时候,我也愁得要命--也许他又把电熨斗放在熨衣板上了;也许房子烧起来了;也许我的女佣人跑了,丢下了孩子们;也许孩子们骑着他们的自行车出去,被汽车撞了。我买东西的时候,常常会因发愁而弄得冷汗直冒,然后冲出店去,搭上公共汽车回家,看看是不是一切都很好。难怪我的第一次婚姻没好结果,我的第二任丈夫是个律师--一个很平静、事事能够加以分折的人,从来没有为任何事情忧虑过。每次我神情紧张或焦虑的时候,他就会对我说:“不要慌,让我们好好地想一想……你真正担心的到底是什么呢?让我们看一看事情发生的概率,看看这种事情是不是有可能会发生。”如果检查一下所谓的概率法则,就常常会因所发现的事实而惊讶。比方说,如果你知道在五年内就得打一场盖茨堡战役那样惨烈的仗,你一定会吓坏了。你一定会想尽办法去加保你的人寿保险;你会写下遗嘱,把你所有的财物变卖一空。你会说:“我大概没办法活着撑过这场战役,所以我最好痛痛快快地过剩下的这些年。”但事实上,根据概率计算,50岁到55岁之间,每1000个人里死去的人数,和盖茨堡战役里16.3万名士兵中每1000人中阵亡的人数相同。当你回顾过去的几十年时,你发现,大部分的忧虑也都是因此而来的。

全世界最有名的保险公司--大英帝国保险公司--就是靠人们对一些根本很难得发生的事情担忧而赚进了大量的收入。大英帝国保险公司是在跟一般人打赌,说他们所担心的灾祸几乎永远不可能发生。不过,他们不叫这是赌博,他们称之为保险,实际上这是以平均法则为根据的一种赌博。这家大保险公司已经有200年的优良历史了,除非人的本性会改变,否则他至少还可以继续维持五千年。而它只是替你保鞋子的险,保船的险,利用估算概率的法则向你保证那些灾祸发生的情况,并不像一般人想像的那么常见。

当我们都在对杞人忧天嗤之以鼻的时候,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也常常在不自觉地成为一个“杞人”。

经常忧虑的人:往上看,不要往下看

“往上看,不要往下看。往外面看,不要往自己里面看。”这是古代印度的一句被刻在泰姬陵上的警世名言。

在古巴比伦的法典上还有这么一句话:“不要为明天忧虑。”可是在古西伯莱语的译文中,这一句被译成为:“不要去想明日的事。”其实这是一种误译。因为如果这样的话,岂不就是不必为自己、为旁人的未来订立什么计划,达成什么目标了。这句话的本义是不要急躁,要避开无用的焦虑,不要对预先看不到的事情杞人忧天。我们都知道,焦虑耗蚀精力,如果我们凡事都能做到深谋远虑,则可以有所成就。我们不该焦虑,而应该关注才对。经常性的焦虑,不信任一切,被恐惧控制,久而久之,我们会养成习惯,变成一种恶势力。这样不仅仅会打击我们的士气,使我们焦虑过度,还会把我们变成一个无用之人,甚至夺去我们的生命。持续不断地焦虑、烦躁、毫无信心、一事无成,会把身体拖垮,使我们不能好好工作,好好思想。人在焦虑中往往不用头脑去想,总是会闹情绪,让消极的情绪,特别是恐惧任意调侃我们,虐待我们。因此我们一定要尽量挣脱焦虑的束缚,如同挣脱病魔的束缚一样。

可是有些人总是不可避免的摆脱不了经常性的忧虑,所以都早已经成了这方面的专家了。他们就是眼前没有什么事情可供忧虑,也会找些事来忧虑。有些人从本性上就具有忧虑的气质。法国小说家巴尔扎克在自传中说,他从小开始,就时刻沉浸于焦虑之中,因为不知道下一步会变成怎么样。实际上,气质是可以改变的,我可以用自己的经历作为见证。假使我仍抱着原来的脾气,那一定仍生活在暗淡的境地。

有时候想像力会装上轮子任意奔驰。当晚上醒来时,往往周身冒汗,我们心里恐惧的东西会一幕一幕出现在眼前,让我们翻来覆去,看了又看。这样下去,自然使我们筋疲力尽,白天便不能好好工作了。一个人如果不能控制情绪,就会一败涂地。记得有一位朋友说过,在丛林中,我们担忧碰到蛇。可是如果真有哪一个人竟翻开地毯,找找看有没有蛇,那这个人就一定是有神经病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一位很善良的朋友对我说:“我很为战争担忧,几乎已失去理智了。”假使他在自由、正义与慈悲三者保持均衡的状态下仍不能免于焦虑,则自然会失去理智,甚至会变成痴呆状态。假使不制止这种焦虑,那么我们的性灵就会渐渐被侵蚀。美国著名小说家库仑在美国内战时期也曾被战争的消息以及他自己的想像所吓坏,以至伤心而死。

所以,现在的问题是,究竟是我们控制住情绪,还是让情绪控制我们。假使我们不能主宰情绪,就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而且也会有人来帮助你。研究精神状态的科学家们,已能运用新的技巧给予我们帮助。对人生的信心,对自己的性灵可以主宰人生而不为人生所奴役的信心,都是最有力的武器,它帮助我们对付折磨人的忧虑。尽管现在生活愈来愈艰难,但是它还不至于把我们弄得四分五裂。

人生不该常常受恐惧侵袭,被忧虑蚕食。假使我们觉得自己内向,应该停滞下来,陷入沉思,应该打开窗户,去看看四周的人们,给旁人一点鼓励。此外,晚上的思潮往往是最荒唐的,它常常会超越理性。如果我们不注意,就会使自己陷入病态。一个人如果显得疲惫不堪,大半是因为其内心有什么烦恼的缘故。碰到困难或危险,给予很自然的关切,那是一种健全的处置态度。人生很艰苦,甚至非常艰苦,到处都有可能遭逢险境,但这也仿佛是安排好了的。否则,如果一切都太顺利,我们就变成软体动物了。一个人经过多少颠沛,也就经历了多少磨炼。罗斯福总统也有心境灰暗的时候,有些坏心情甚至永远都无法根除。可是尽管他也有这样的心情,但他的成就却远远超过了许多心情愉快的人士。其秘诀就在于罗斯福能利用和控制自己的坏心情,而不致蒙受其害。罗斯福的传记作家古特·桑德勒堡说过,这种忧郁是罗斯福家族的传统,可是罗斯福却不像一般人那样,以此作为借口而因循偷懒。

生在这样奇妙的世界上已够幸运的了,为什么为了追悔以往、担忧将来而把时光虚耗!有生之年,我们要珍惜光阴,莫辜负!莫磋跎!

过于暴躁的人:从自控从情绪开始

你或许已对大街上的形形色色的人们的愤怒之情已经见怪不怪了。司机也许正因交通堵塞而满脸怒色;公共汽车上也许两人正在为抢占座位而大打出手……此种情形,举不胜举。那么你呢是否动辄勃然大怒是否让发怒成为你生活中的一部分,而且你是否知道:这种情绪根本无济于事,也许你会为自己的暴躁脾气大加辩护:“人嘛,总都有生气发火的时候”、“我要不把肚子里的火发出来,非得憋死不可”。在这种借口之下,你不时地自我生气,也冲着他人生气,你似乎成了一个愤怒之人。

你不得不承认,人人都会不时地表露出自己的愤怒情绪,愤怒这一习惯行为可能连你自己也不喜欢,更不用问他人感觉如何了。因此,你大可不必对它留恋不舍,它不能帮助你解决任何问题。任何一个精神愉快、有所作为的人都不会让它跟随自己。愤怒情绪是一个误区,是一种心理病毒;它同其它病毒一样,可以使你重病缠身,一蹶不振。

那么,让我们来看看心理学家们是如何看待“愤怒”的。这里所提的愤怒是指当某人在事与愿违时做出的一种惰性反应。它的形式有勃然大怒、敌意情绪、乱摔东西甚至怒目而视、沉默不语。它不仅仅是厌烦或生气,它的核心是惰性。愤怒使人陷人惰性,其起因往往是不切实际地期望大千世界要与自己的意愿相吻合。当事与愿违时,便会怒不可遏。同其他所有情感一样,愤怒是大脑思维后产生的一种结果。它不会无缘无故地产生。当你遇到不合意愿的事情时,就告诉自己:事情不应该这样或那样,于是你感到沮丧、灰心;然后,你便会作出自己所熟悉的愤怒的反应,因为你认为这样会解决问题。只要你认为愤怒是人的本性之一部分,就总有理由接受愤怒情绪而不去改正。愤怒既是你做出的选择,又是一种习惯。它是你经历挫折的一种后天性反应。你以自己所不欣赏的方式消极地对待与你的愿望不相一致的现实。事实上,极端愤怒是一种精神错乱--每当你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时,你便有些精神错乱。因此,每当你气得失去自制时,你便暂时处于精神错乱状态。

惹人生气的人有时会后怕,但他同时也知道他可随意叫对方动怒,从而在感情上控制对方。可悲的是,发怒的人往往认为可以通过愤怒来控制对方。也许你认为自己属于其中一类人,即对某人某事有许多愤愤不平之处,但从不敢有所表示。你积怨在胸,敢怒不敢言,成天忧心忡忡,最后积怨成疾。但是,这并不是那些咆哮大怒的人的反面。在你心里,同样有这样一句话:“要是你和我一样就好了。”你以为,别人要是和你一样,你就不会动怒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推理,只有消除这一推理,你才能消除心中的怨恨。每当你以愤怒来对他人的行为作出反馈时,你会在心里说,“你为什么不跟我一样呢这样我就不会动怒,而且会喜欢你。”然而,别人不会永远像你希望的那样说话、办事;实际上,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不会按照你的意愿行事。世界就是如此,你不可能期望别人永远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一现实永远不会改变。所以,每当你因为自己不喜欢的人或事动怒,你其实是不敢正视现实,让自己经受感情的折磨,从而使自己陷入一种情性。为根本不可能改变的事物自寻烦恼真是太愚蠢了。

其实,你大可不必动怒;只要你想想,别人有权以不同于你所希望的方式说话、行事,你就会对世事采取更为宽容的态度。对于别人的言行,你或许不喜欢,但决不应动怒。动怒只会使别人继续气你,并会导致上述种种生理与心理病症。虽然有怒便发比积怨在胸好得多,但你会慢慢懂得,以新的思维方式看待世事,以致根本不动怒,这才是最为可取的。真的,你完全可以做出选择--要么动怒,要么以新的态度对待世事,从而最终消除愤怒这一误区。你可以这样安慰自己:“他要是想捣乱,就随他去。我可不会为此自寻烦恼。对她这种愚蠢行为负责的,是他不是我。”你也可以这样想:“我尽管真不喜欢这件事,却不会因此陷入歇斯底里的状态。”这样,才是最聪明的方法。

许多人对于自己思想上的种种苦闷和烦恼,没有方法来消除,因为他不知道心灵上的化学原理。任何人都会面临心灵上的苦闷,不过到了一个时期,人应该以理性的力量来指导自己,用适当的消毒药来解除心灵上的各种苦闷。真正伟大的人往往能主宰自己的性情,统治自己的心灵。富有化学性心灵的人--也就是善于管理自己情绪的人,能消灭忧虑,解除烦闷,正如同化学家以碱性来中和酸性一样。

不懂化学的人就不知道中和的道理,错溶在别的酸性液体里,非但不能获得中和,反使药性更剧。化学家们都知道各种酸性的作用,以及与其他化合物溶解后的效用。因此,一个具有化学性心灵的人,他知道用快乐的解毒药来消除沮丧的神志、忧郁的思想。他知道用乐观的思想可以消灭悲观的思想。用和谐的思想可以解除偏激的思想;用友爱的思想可以淘汰仇恨的思想。由于他懂得种种管理自己情绪的方法,他心灵上便不会受种种痛苦。人应该像能调节水温一样调整自己的思想,在水太热的时候就要把冷水管的龙头打开。心中充满了悲观、偏激、仇恨的思想时,只要立刻转到相反的思想上,便会产生乐观、和谐、友爱的思想,这就好像把冷水管的龙头一开,沸水便会立刻降低温度一样。如果在怒气填膺的时候,要立刻转到友爱和平的思想上,这样怒气自然就消除了。有了友爱的思想,仇恨便不会存在。有了爱人如己的思想,便会消除妒忌和报复的恶念。

人的身体由12种不同的细胞织成,如脑细胞、骨细胞、肌肉细胞等。而一个人的健康,全赖于各种细胞的健全。身体上的无数细胞,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害于一个细胞的,就有害于全身的细胞,有益于一个细胞的,也就有益于全身的细胞。每个细胞健康还是不健康,有生命还是遭死亡,都与人的思想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许多人以为思想只是影响着脑神经,其实不全是这样。生理学家发现在盲人的手指头上,有着熟练的神经质。不少盲人有一种惊人的技艺,如能辨别织品精细,甚至颜色的浓淡深浅,这可证明思想并不全限于脑神经。生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一切邪恶的思想皆有损于人身的细胞。由于激怒而使神经系统受的损伤,有时要费上数星期才能恢复原状。无数的实验证明,一切健全、愉悦、和谐、友爱的思想,都有益于全身的细胞,都有益于增进细胞的活力。至于那相反的思想,如偏激、绝望、悲伤等,都有损于细胞的活力。派司教授说:“不良的情感,对于人体的肌肉,有着相当的化学作用。良好的情感对人生有着全面的有益影响。脑神经中的每一个思想,都因细胞的组织而更改,而这更改是属于永久的。”他教授做了一个实验,证明愤怒和忧郁的情感有损于身体的和谐;而快乐的情感具有滋养细胞和再生细胞的力量。

人们无法驱逐屋里的黑暗,然而,只要让光亮进来,黑暗便自然消失了。正如大部分人不知道以善美的思想来替代恶念,他们认为只要把恶念驱逐了就可以了,他们不知道,用善美的思想来驱逐恶念将更有效。对于水来说,没有一种污染不能经由化学的方法来提净。同样,没有一种污浊、鄙陋的思想不能由健康的思想、正确的思想来肃清。偏激、悲观、不和谐都是思想的病症,而只有真实、美满、乐观的思想,才会提高人生的价值。一旦一个人有了健康的思想,那不健康的思想,便无存在的余地,因为健康的思想和不健康的思想是势不两立、水火不容的。

控制情绪虽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可是,我们有什么理由控制不了自己呢?只是一种自我调节,就可以让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就是如此的简单。

自私自利的人:仁慈与善良能赢得一切

有些机械决定论者大嚷大叫,自私自利是人的天性,任何力量在他面前都会被击得粉碎,这只是一种狂妄的叫嚣。自私自利貌似很顽固、执拗,有时甚至好像坚不可摧,其实并不是这样,自私自利并非不可制止。赤裸裸的自私自利之心只会使一个人朝错误的方向一直走下去。因为自私自利一直在内心驱使着他,已经成为一种潜意识的行动。每一个男人和女人都有自己的意志自由和行动自由。人的这种意识和在意识支配下的行动有时给自己带来荣耀,有时则带来耻辱,这都决定了一个人的思考和行动方式。如果我们心情豁达开朗、乐观,我们就能看到事物中光明的一面,即使在漆黑的夜晚,我们也知道有星星在闪烁。一个心境健康的人就会思想高尚,行为正派,就能自觉地摈弃各种肮脏的想法,不与邪恶为伍。我们既可能坚持错误、执迷不悟,也可能相反,这取决于我们自己。这个世界是我们自己创造的,因此它属于我们每一个人,而真正拥有这个世界的人是那些热爱生活拥有快乐的人。也就是那些拥有快乐的人才真正拥有这个世界。

自私自利是人生的天敌。人一旦变得自私自利以后,就会变得厚颜无耻。自私自利的人心胸狭小,对眼前的利益看得很重,无论怎样,即使是为了崇高的目的,也丝毫不愿意放弃自己已经到手或即将到手的一点小利益,可谓寸利必争寸利必得,斤斤计较。自私自利会促使一个人的坏心情。他们整天都生活在一种莫名其妙的紧张之中,厂总在盘算着在哪里再捞一点便宜,怎样去损别人而肥自己一下,很少有时间去享受生活中的快乐和幸福。所以,他们的人生字典里根本找不到幸福和快乐,更不懂得一个人给予别人的幸福和快乐越多,他自己得到的快乐和幸福就越多,反之就越少。如果他待别人友善,别人也必定以友善相回报。一个仁慈的人总会得到越来越多的幸福和快乐。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法学家边沁说:“善言必然导致善行,不仅听到这句话的人会做好事,而且那些受雇于你的人们都会择善而行,积德行善。这并非偶然的个别现象,而是一种普遍行为,因为人与人之间这种友谊伙伴关系总在起作用。自私自利对年轻人来说尤其可耻。自私自利者只关心自己而无视他人的利益,个人的小我吞没了大我,上帝也就变成了他自己。这种私欲恶性膨胀的人,永远无法满足自己的欲望,所谓人心不足蛇吞象讲的就是这种极端自私自利的人。这种人终究会被自己恶性膨胀的私欲所吞噬,所以说自私自利是人生的天敌。

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故事:

有一个小女孩,人见人爱,凡认识她的人没有不喜欢她的。这真奇怪,难道一个小女孩有那么大的魅力有人问她:“为什么大家都喜欢你呀”小女孩眨了眨眼,笑着回答说:“我想是因为我爱每一个人的原因吧。”

答案是多么的简单,但却有多么深的启发意义呀。我们人类到底拥有多少幸福和快乐,这要取决于我们人类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爱。幸福和快乐与爱是呈正比的关系。

仁慈善良的行为有时并不能使对方从中得到教益和启发,但只要方法适当,你的仁慈善良一定会使对方感动。友好的行为也许会换不来好的回报,一腔热血可能会换来一盆冷水,但别人的冷水无法使你的热心消减,乐善行德并不在于一时一地的回报。你心向善良,当以至诚,尽心竭力把友谊和文明的种子播向人间,这些种子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生长的土壤,并在他人的心目中生根、发芽、结果。看到幸福之花在人们心中开放,仁爱之心像星星一样遍布人间,你会感到多么的幸福!这是人们对你最高的回报。春播秋收,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让我们去掉自己那颗自私自利的心,多播一些爱的种子吧。“任何力量都不如善良的力量大。”培根如此断然说。善良是一种无比巨大的情感力量,她能使冰川融化成碧波荡漾的春池。人类总是贪图安逸享乐,贪图安逸享乐就会产生邪恶。心地善良仁慈的人都是积极工作、吃苦耐劳的人,那些只知道自己的自私自利之徒和怀疑论者都是一些无所事事、缺乏热情的懒汉。法国博物学家韦丰常说,对于那些缺乏热情的年轻人,他什么东西都不愿给他们。这表明韦丰至少相信某些高尚、美好的东西,尽管有时这些高尚美好的东西难以获得。

有人误认为,仁慈和善良体现在物质上,给人以仁慈和善良就是给人以物质与财富。其实,仁慈和善良真正的体现是那颗诚挚的心。用钱财表现出来的心不仅不可靠,而且往往还带来灾祸。有人从钱包里拿出钱来抛给你,但他的心却是冰凉冰凉的。有人虽不能给你什么,但他那一颗火热的心给予你无穷的力量,胜过那冰凉物质礼品的千倍万倍。而善良的帮助,真实的关心绝对会产生好的结果。懦弱、愚昧与善意之中的温良绝对是性质不同的两码事。谦恭并不等于胆怯,心平气和绝不是怯弱。真正的善良和仁慈并不表示消极、被动,而是表示积极和主动。一个善良仁慈的人必定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人,那种心冷如铁,麻木不仁的人绝不可能与人为善,友爱他人。一个彼此友爱、互相关心的社会并不是胡乱堆在一起的糨糊,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至真至善的仁爱必定会最大限度地促进人们运用各种合情合理的手段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积善行德。

所谓日行一善,其实就是为了破除人生的大敌--自私自利,只有如此,未来的道路才能更平坦。

喜欢懊悔的人:别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令人后悔的事情,在生活中经常出现。许多事情做了后悔,不做也后悔;许多人遇到要后悔,错过了更后悔;许多话说出来后悔,说不出来也后悔……人的遗憾与后悔情绪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正像苦难伴随生命的始终一样,遗憾与悔恨也与生命同在。

人生一世,花开一季,谁都想让此生了无遗憾,谁都想让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永远正确。从而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可这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幻想。人不可能不做错事,不可能不走弯路。做了错事,走了弯路之后,有后悔情绪是很正常的,这是一种自我反省,是自我解剖与抛弃的前奏曲,正因为有了这种“积极的后悔”,我们才会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好、更稳。

但是,如果你纠缠住后悔不放,或羞愧万分,一蹶不振;或自惭形秽,自暴自弃,那么你的这种做法就真正是蠢人之举了。

古希腊诗人荷马曾说过:“过去的事已经过去,过去的事无法挽回。”的确,昨日的阳光再美,也移不到今日的画册。我们又为什么不好好把握现在,珍惜此时此刻的拥有呢?为什么要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对过去的悔恨之中呢?

覆水难收,往事难追,后悔无益。

据说一位很有名气的心理学老师,一天给学生上课时拿出一只十分精美的咖啡杯,当学生们正在赞美这只杯子的独特造型时,教师故意装出失手的样子,咖啡杯掉在水泥地上成了碎片,这时学生中不断发出了惋惜声。可是这种惋惜也无法使咖啡杯再恢复原形。今后在你们生活中如果发生了无可挽回的事时,请记住这破碎的咖啡杯。

破碎的咖啡杯,恰恰使我们懂得了:过去的已经过去,不要为打翻的牛奶而哭泣!生活不可能重复过去的岁月,光阴如箭,来不及后悔。生活的一份养料,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在以后的生活中不要重蹈覆辙,要知道“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错过了就别后悔。后悔不以改变现实,只会消弭未来的美好,给未来的生活增添阴影。最后,让我们牢记卡耐基的话吧:要是我们得不到我们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且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

尽管忘记过去是十分痛苦的事情,但事实上,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过去的不会再发生,你不能让时间倒转。无论何时,只要你因为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损害了目前存在的意义,你就是在无意义地损害你自己。超越过去的第一步是不要留恋过去,不要让过去损害现在,包括改变对现在所持的态度。

如果你决定把现在全部用于回忆过去、懊悔过去的机会或留恋往日的美好时光,不顾时不再来的事实,希望重温旧梦,你就会不断地扼杀现在。因此,我们强调要学会适当地放弃过去。

当然,放弃过去并不意味着放弃你的记忆,或要你忘掉你曾学过的有益事情,这些事情会使你更幸福、更有效地生活在现在。

面对一个亲人的逝去,你痛苦难言,感到巨大的损失,但是生死乃是自然法则,任何人也不能超越这一法则。你应当克制自己的痛苦,不要想不开,但也不要压抑悲痛,压抑对心理健康不利。虽然有时这并不容易做到,如果你一味沉浸于过去的辉煌或是阴影之中,不把自己解脱出来,不回到现实生活中,你就有永远生活在过去的危险,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自我挫败的反应。

锋芒毕露的人:自以为是什么都不是

《孟子》有两句话:将军不敢骑白马,亡人不敢夜揭烛。它的主旨是:不要过于引人注目,否则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

越是锋利的宝刀,越不可轻易出鞘,如果自恃削铁如泥而不善加保护,不但锋芒会被磨损,更容易惹出祸患。所以越是有才华的人,如果不会自我保护就会使才华过早地埋没。

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自以为是,他们为人处世,以谦虚好学为荣。常以自己的无知或不如人而惭愧,以期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向别人求教,丰富和完善自我是他们的目的。即使自己确有才智,也不会四处去出风头,不去刻意地炫耀或展示自己。

在一般情况下,忍住显示自己才智的欲望,可以获得更多的才能,保持不自满的心态同时也可以避免因为炫耀自己的才能,招致他人对自己的妒忌、诋毁、攻击、陷害。过于夸耀和显示自己的才智是不智之举。曹充有才,他的才智至少比曹植要多出“三十里地”,但他不知道保护自己,耐不住性子,总是在曹植面前显露出来,那不是自己找死吗?

就一般中国人而言,总是愿意大家彼此差不多,他好我也好,否则就会是“枪打出头鸟”。而这句话也是说那些在日常工作中因为有特殊才能,或有特别贡献而冒了尖的人,往往容易成为受打击的对象。古人云“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所以要是谁在哪一方面出人头地,便往往会受到人们的攻击、嘲讽、指责。更有甚者,由于妒忌心重还可能给你使绊子,让你生活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之下,时时处处都有障碍,让你人做不好,事干不成。可以说妒忌是人世间一种非常有害的心理,它可以使妒忌者自己形成一种非常低下的、丑陋的心态,使妒忌者走向一条狭窄的人生道路,也使受妒者受到极大的伤害。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这种妒忌却又是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妒忌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朋友之间,同事之间,同学之间,甚而兄弟姐妹之间,也都会出现妒忌现象。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不同,所获得社会和他人对你的认同也就相应不同。人在一起工作生活,自然要相互攀比,而妒忌也就是通过比较,看到他人的卓越之处,看到他人的成功之处,而使自己产生了羡慕、烦恼和痛苦,于是对别人的才能、地位、名誉优越于自己而产生了怨恨。受人妒忌绝非好事,所以即便你能力很强,也不要掩盖其他人的光芒,不要对别人的生存造成威胁。

有些人是自私的,你呼风唤雨,一定惹来这些人的妒忌。表面上,他们或许阿谀奉承,甚至扮作你的知己和倾慕者,必然有人会锦上添花地向你说:“看来,老板就只信任你一个!”“唔,经理这个位置,非你莫属了!”“嘿,他日一旦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千万别忘记我啊!”“你的聪明才智,公司里没人可及啊!”切莫被美丽的谎言冲昏了头脑,聪明的人必须是理智的。你应该明白,这些人只是表面热情,私底下却恨你入骨。为了避免遭人放暗箭,请收敛你的得意之态,谦虚一点。你可以告诉他们:“不要乱开玩笑,公司有太多人才呢。”“我的意见只是一时灵感,没啥特别的!”“我还有更多的东西要学。”

人当然应该尽其所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但行走社会,如果太强调个人,而忽略了别人的存在,迟早是要吃苦头的。在一个团体里,个人能力太强,会掩盖其他人的光芒,使他们在相较之下黯然失色,于是会产生几种心理状态:怀疑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处境感到不安。随之而起的便是自卫,表现出来的则是抗拒和攻击。抗拒是抵制你,拒绝和你合作;攻击则是找你的弱点和小辫子,加以渲染、扩大,中伤你、打击你,欲将你除之而后快。由于他们有这种心理,你当然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

而且这种状况也会造成上司在领导上的难题--他要买你的账,又要安抚其他人的不平,多累!因此虽然你的能力创造了你个人的荣耀,实际上已为你自己埋下了一颗又一颗的不定时炸弹。

能力强不是罪过,但却常遭到排挤,反而容易不得志,这不能说是别人心胸狭窄,而是人类自卫本能所造成的,因此在一个团体里与人共事,即使你能力很强,必须注意:

(1)懂得谦卑。通常能力强的人容易在荣耀中自满、骄傲。目中无人,这是大忌,因此必须懂得谦卑、尊重别人,这样别人就比较不会感受到你的威胁,至少不会处处与你为敌。

(2)适度收敛。有时表现十分的能力,有时则只表现八分,好让别人也有表现的机会,就好比一位超级球员,尽管个人得分能力超强,可有时也应给队友传传球,让大家也有机会表现。

许多人都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能人背后有能人”的道理。这是一种与人共事的艺术。

贪念旺盛的人:不知满足,就不会幸福

我们常常在报刊上阅读到一些荒唐的闹剧,比如下面这一则:某公司宣称,凡到他们公司购物,每花100元,2个月后就可以返奖100元。比如200元钱的衣服,公司定价1000元。虽然价高了点,但两个月后就返给你1000元,你白得一件衣服……不少人闻知此等好事,纷纷上门,一时公司生意好不兴隆。开始大家还得了些甜头,但半年之后,公司老板卷款私逃,钱如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这样的事情,稍有头脑者都会看穿,这不过是骗子拙劣的骗术。但可悲的是,却有那么一些人,偏偏深信不疑。最后当然是中了骗术,落得个破财懊悔的凄凉结果。一些人之所以上当受骗,究其原因,就是“贪”字作祟。“贪”使他们“塞智为昏”,对骗子设下的陷阱视而不见,结果赔了钱又丢了脸。这个教训不可不吸取,贪心不足蛇吞象啊。

在商业社会,人都有基本的物质需求,也有对金钱的需求,俗话说:“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人不能放任自己的欲望,不能“人心不足蛇吞象”。

人有了贪念,不但会“塞智为昏”,还会“销刚为柔”,使自己丧失骨气,变得软弱低贱。贪也会使自己对亲人、对朋友“变恩为惨”,全不念亲情、友情,变得狠毒刻薄。例如兄弟争家产,打得死去活来;曾一起创业的朋友,为争股权,打起没完没了的官司……原本纯洁的一个人,变得人品污浊。所以,“贪”是“第一可贱可耻”的东西,就像苍蝇逐臭、蜣螂逐粪,有了贪念的人就会和丑恶搅在一起。

据研究,科学家曾通过实验发现,猪的记忆力极差,有的猪两天之中挨几次打还不忘吃。贪食和没记性是猪只记吃不记打的原因。报纸上时常见到有人用“捡钱包”、“翻扑克牌”的把戏骗人钱财,本以为通过媒体传播会使许多人引以为戒,但事实上这样的事却是经常反复地发生。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被骗者往往也都听说过这种骗人的把戏,而落在自己身上却还是不能自己。究其根底,无非是一个“贪”字,使之“塞智为昏”。

古人以不贪为宝,所以能超越一世,留其美名。有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人得到了一块玉,献给孔子。孔子不受。献玉的人说,玉匠看过了,说这是宝物,我才敢献给您。孔子说,我以不贪为宝,你以玉为宝。你要把它给了我,我们两个人就都丧失了自己的宝,不如你我都留着各自的宝吧。

历史上有许多如孔子一样的“以不贪为宝”的人。宋朝年间,有一位有名的清官叫寇准,他曾推举过一位叫张虞的人做官。一次,寇准路经张虞任县令的江菱县,张虞殷勤款待,报谢恩师。深夜,张虞来拜见寇准,他见室内无人,迅即从怀中捧出十斤黄金,说是为报栽培之恩。寇准连忙辞绝,说:“以前我举荐你,是因为你有才学。可今日你这样做,太不应该了。”张虞说:“反正是黑天,无外人知道,你就收下吧。”寇准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是无人知道”张虞只好收起黄金,谢罪而去。

“贪”与“不贪”并不是一个人对一个问题的是非判断,而与一个人的为人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的人都看重利益,而品行廉洁高尚的人都看重自己的名声。“进不失廉,退不失行”是《春秋·内篇向上》中的一句名言。君子爱财,应取之有道。另外,人活一生,应该有比求富更高的追求。一位世界巨富说过,你不可能一天同时穿两件衬衣。过度的物质享受是没有意义的。我们应追求人格的完美,而不是贪婪,因为贪婪所带来的只是自私、刻毒、吝啬、欺诈、背信弃义等等人的劣根性。

有些人因为贪婪,想得到更多的东西,其结果却像熊瞎子掰包米,把现在所拥有的东西都通通失掉了。

有这样一则故事:

某人到一个城镇办事,听这里的人说起一个小孩,大家都叫他“傻子”,因为他永远选择五角钱,而不选一元钱。很多人不相信,就拿出两张,一个五角,一个一元,分别放在两只手里,叫那小孩任选一个,结果那个小孩真的挑了五角的。围观的人看得哈哈大笑,非常开心。这个人觉得非常奇怪,便问那孩子:

“难道你不会分辨钱的价值吗?”

“不是的!”孩子小声地说,“如果我选择一元,下次他们就不会让我玩这种游戏了!”

读到这个故事后有什么感受你会发觉,那个“傻子”其实才是最聪明的人。的确,如果他选择了一元钱,这件事就变得“不好玩”而没有人愿意继续跟他“玩”下去,而他得到的,也只有一元钱!但他拿五角钱,把自己装成“傻子”,于是当傻子越久,他拿得越多,他得到的,比当“聪明的人”拿的还多!

任何人都懂得权衡利弊,两利相权取其大,两害相权取其轻。道理很简单,用不着多说,问题是,你的权衡标准是否正确你所取的“大利”真的大吗如果你只是以“钱多钱少”为惟一标准,可能却忽视了更重要的东西。

某职业经理人受聘就任新职,职位虽然很高,但那却是个他不甚了解的行业。对方开的月薪是几万,他却主动减为九千。有人说他笨,他回答说:“我如果拿几万的月薪,就要有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一没做好,上面不说,我自己也要走人;我自动减价,正是向上面反映我的谦虚与客气,如果没做好,情况还没那么严重,如果做得好,月薪当然会回到那个水准,所以长期来看,我自动减薪是划得来的。”

另外一个人得了工作奖金,一位同事要买礼物,这种事当然是不便拒绝的,于是他要对方挑选,结果对方挑的是非常贵的礼物,让他差点付不了账。这件事,让他对那同事有了心结,他暗暗发誓:再也不和他相处了!

从这两个故事和那个“只拿五角钱”的故事来看,关键就在于“不拿白不拿,不吃白不吃”的“贪”!殊不知,你所要的利益的背后还有个人在,你的“贪”不止是损害了他的利益,也会使他对你的“贪”起反感。如果你只要“五分钱”,他却会对你有更好的印象与评价,并因此而延续你和对方的关系。而“贪”呢这种机会很可能只有一次!而你一旦给人这种印象,虽还不至于影响你的事业,但对你的形象却是不利的。人在社会上行走,口碑是很重要的。

其实,所谓“傻瓜”,不过是一种“放长线钓大鱼”的策略,比起那些目光短浅者,不知要高明多少倍。可叹的是,现代社会充斥着下列的现象:人际关系一次用完,做生意一次赚足!以为自己这样做是聪明,这都是杀鸡取卵,是在断自己的路!

十个五角钱多还是一个一元钱多你自己算算看吧!

看问题一定要把眼光放长、眼界放宽些,不要为了眼前的一点蝇头小利就争抢拼夺,到头来只会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被人欺负的人:加强自己的保护网

人们常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马善”是说马温驯,而“人善”指的是除了人温驯、没有反抗的性格之外,还包括热忱、善良、厚道、心软、服从、软弱、畏缩及缺乏主见等。

不过,畏缩及缺乏主见的人可能有硬脾气,虽然是个小人物,但不合他脾气的话,他一样是听不进出,也指挥不动他,这种人反而不一定会被人欺。最易被人欺的,都是有善良及温厚特质的人,也就是“好人”。“好人”因为一切与人为善,不争不抢,不使手段,不会拒绝别人,因此反而常被利用。像作战时,冒死犯难打前锋,不顾生死救同胞的,大部分会在“天堂”见面。而怕死奸邪狡诈的,反而躲在后面。

好人要做,但你一定要有自己的原则,因为一味地容忍只会换来别人对你更大的伤害。“好人”是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的,但是在弱肉强食的生物链里,“好人”反而会成为受害者,这实在很悲哀。这样说,相信很多“好人”心有戚戚焉。“好人”应该保持好的特质,没有必要使自己变坏。偶尔吃些小亏也不必过于在乎,权且把它当作做好人的“代价”好了。况且,要好人不“好”也不太容易,但是面对险恶的社会,“好人”还是要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好人”应该怎么保护自己呢?

首先是确立自己待人处世的原则。人有了原则,自然会有所为,有所不为。例如宁可送人钱,但不借人钱;我不犯人,但不容许人犯我;宁可舍身救人,也不帮助邪佞小人……这都是原则。有了原则,对别人的要求就不会照单全收。但如何坚守原则却也是“好人”的困扰所在,因此还要有拒绝的勇气,如果能拒绝别人几次,别人自然就不敢随便向你提出无理或有害于你的要求。

让人了解你的处世原则,可以采用事前打“预防针”的方式,这样就会在事先封住别人的所求。这种方法是在日常行为当中,适时地“透露”一些自己做事的原则,这样不经意地会给别人一些禁忌,以免一有什么事就找到你的身上。“预防”为主,会让你省却许多麻烦,毕竟开口说“不”,对一个好人来说更难一些。还有一点要说明的是,待人处世的原则要以明辨是非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后盾,否则就会拒绝不应拒绝的事,接受不该接受的要求。

其次是适度的抗议和生气。有些人以欺负“好人”作为生存的手段,因此当你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时,要有勇气抗议,但这种抗议必须有气势,不必得理不饶人,但要充分表达你的立场。至于生气,也不必闹翻天,但要让对方了解你的立场。一般喜欢捏软柿子,欺负好人雪的人,心都是虚的,因为他不敢去欺负“坏人”雪,因此你的抗议和生气会产生相当的效果。人性有令人悲哀的一面,那就是欺软怕硬。所以,你做好人没有错,但一定注意不要把善良和软弱混为一谈。

但是,应该怎样去表现你的抗议与生气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弄清楚你自己的感觉和看法。譬如,有人想左右你对某件事情的反应,请记住你也一样有权利决定自己的反应。你也可以要求别人暂时停止做某些行为。不要为你的要求觉得抱歉,如果这些要求没有马上受到重视,你至少要设法让他知道这种行为让你有多不舒服。

将这些原则变成习惯,你可以避免许多混杂的事情。总之,要不被人欺,就要武装自己;不必去攻击别人,但必须能保护自己。

错过机遇的人:强者创造机会,弱者等待机会

我们都知道在战争中,掌握主动权是至关重要的,主动方可以决定在何时、何地开战,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而被动方就只好处处设防,处于“挨打”的局面。那么,怎样掌握主动权呢最基本的方法是:比对方快一步。作战的方法在于制人,而不是在受制于人。

机会好比市场上的交易,稍一耽搁,价格就变。善于在做一件事的开端识别时机,这实在是一种极难得的智慧。如果你希望生活变得更好,就必须冒一点风险,因为除非冒险,生命没有成长的机会。俗话说:“命好不如运好,运好不如流年好。”偶然的一个机会,就足以改变你的一生。问题是,你有没有好好捕获这个机会。擦亮你的眼睛,留意形势变化,争取做第一个捕获并善用机会的人。

对待机会,有两种态度:一是等待机会,二是创造机会。等待机会又分消极等待和积极等待两种。不过,不管哪种等待,始终是被动的。你应该主动去制造有利条件,让机会更快降临在你身上,这是创造机会。

古人云:“形势的维系处为机,事情的转变处为机,事物的紧切处为机,时节的结合处为机。有目前是机,一瞬间过去不是机;有隙可乘就是机,失去它就没有机。谋划要深远,保密要严格。辨别机在于见识,利用机在于决断。”

也许你会问:既然机会如此重要,而由于某种原因,机会被别人所取,那么,我岂不是败局已定那倒未必,机会固然重要,但也要善于把握。如果在竞争中,机会掌握在对方之手,也不必沮丧,这时要做的,就是料在机先,从容应对,准确判断对方的行动,先站稳脚跟,不给其以可乘之机。正如《孙子兵法》中所说:“先为不可胜,而后待敌之可胜。”一旦对手出现错误,就是你的机会到了。要知道,只有笑到最后的才是成功者。因此,见机而动是最为重要的。

要想做到见机而动,必须善择良机。良机不可能赤裸裸地放在我们的面前,它常常被复杂变幻的迷雾所掩盖。为此,必须养成审时度势的习惯,随时把握客观形势及其各种力量对比的变化,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这样,方能及时抓住时机。

做到见机而动,还应注意培养果断的意志品质,杜绝犹豫不决的弱点。行动需要决策。任何决策都有风险。具有百分之百的成功把握的决策,算不上决策,在一般情况下,有七分把握,三分冒险,就应当机立断。人们常犯的错误是,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患得患失,犹豫不决。

中国有句老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立志于社会竞争的人们,一定要彻底杜绝犹豫不决的弱点。不要总盯着可能有的一点点风险,裹足不前。不肯冒风险,必将一事无成。

天生有缺陷的人:勤能补拙是真理

勤能补拙。要成功,勤奋是关键。只有无止境的追寻,才能到达成功的理想境界,领略无限风光。即使天生愚钝的人,只要真诚地投入到事业中去,只要笨鸟先飞,也能创造出人间奇迹。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小学读书时,因为成绩不好,没能获得毕业证书。在初中一年级时,数学也是经过补考才及格的。

由于他认识到自己天资较差,就加倍努力学习,初中二年级时,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他能够攀登数学高峰,主要是依靠勤奋努力。

梅兰芳在青年时代,曾拜一位老艺人为师,学唱京剧。老艺人教了他一些动作,特别是教他如何用眼神表达心理活动。可是梅兰芳怎么也学不会,眼球不听使唤,目光也缺乏生气。老艺人说梅兰芳长了一双“死鱼眼睛”,没有培养前途,拒绝收他为徒。梅兰芳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坚持苦练眼神,每天仰望蓝天,追逐鸽子的走向,又俯视水中的金鱼。经过长期锻炼,他的眼睛转动自如,如流星,似闪电。

法国有个叫卡尔·威特的人。孩提时,邻居们都在背后说他是个白痴。他父亲也伤心地说:“上天为什么给了我这个傻孩子。”尽管如此,父亲还是耐心地教他学说话、认字,用大自然的动植物启迪他的智慧。结果,他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4岁发表数学论文,被授予博士学位,16岁被聘为柏林大学教授。

日本著名林学博士本多静六说:“我年轻时,脑子很不好,以致连中学都没考上。希望破灭后,我企图跳海自杀,幸而被人救起。从此,我便发奋学习,并在大学两度荣获了银表奖。”

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勤奋可以克服一切障碍。”只要勤奋努力,就能战胜遗传的缺陷,克服自身的弱点。天资聪敏者的优势,往往只在某个方面。而所谓素质差,也仅仅是指某个方面。只要进行反复训练,勤奋努力,就能消除这方面的差距,同样也可以有所作为。

美国哈佛大学一位心理学教授指出,一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否获得成功,智商的高低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许多事实已经证明,不少获得重大成就的人,智商其实并不高。他们的成功,主要靠后天的勤奋努力。爱因斯坦说:“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它几乎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催产婆。”这句话,应当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

一个人如果想成功,他必须把自己全部的生命热忱都投入进去。正是热忱,在科学、艺术和商业领域造就了无数的奇迹。对个人而言,成功与失败的分界线往往在于:有的人凭着热忱全身心地投入而另一些人却不专心致志。

一切天才的作品,其中都会隐藏着一种和谐、神秘的气息,它让后世的读者在面对这些作品时,能够把他带入这些作品在最初创作时作者所处的那种情境。而所以能够如此,正是凭借了创作者的热忱。

在商业界,同样如此,我们可以看看著名的人寿保险推销员法兰克·派特的经验之谈。“当时是我刚转入职业棒球界不久,便遭到有生以来最大的打击,因为我被开除了。我的动作无力,因此球队的经理有意要我走人。”

本来我的月薪是175美元,离开之后,我参加了亚特兰斯克球队,月薪减为25美元。薪水这么少,我做事当然没有热诚,但我决心努力试一试。待了大约10天之后,一位名叫丁尼·密亨的老队员把我介绍到新凡去。在新凡的第一天,我的一生有了一个重要的转变。因为在那个地方没有人知道我过去的情形,我就决心变成新英格兰最具热诚的球员。为了实现这点,当然必须采取行动才行。

“我一上场,就好像全身带电一样。我强力地投出高速球,使接球的人双手都麻木了。记得有一次,我以强烈的气热冲人三垒,那位三垒手吓呆了,球漏接,我就盗垒成功了。当时气温高达华氏100度,我在球场奔来跑去,极有可能中暑而倒下去。第二天早晨,我读报的时候,兴奋得无以复加。报上说:‘那位新加进来的派特,无疑是一个霹雳球员,全队的人受到他的影响,都充满了活力。他们不但赢了,而且是本季最精彩的一场比赛。’”

目前,他是人寿保险界的大红人。不但有人请他撰稿,还有人请他讲叙自己的经验。他说:”我从事推销已经30年了。我见到许多人,由于对工作抱着热诚的态度,使他们的收入成倍数地增加起来。我也见到另一些人,由于缺乏热诚而走投无路。我深信唯有热诚的态度,才是成功推销的最重要因素。

如果热诚对任何人都能产生这么惊人的效果,对你我也应该有同样的功效。所以,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热诚的态度,是做任何事必需的条件。我们都应该深信此点。任何人,只有具备这个条件,都能获得成功,他的事业也必会飞黄腾达。

得不到认可的人:用沟通代替争执

当问题产生分歧时,没头没脑的争论是无济于事的。争论的结果会使双方比以前更相信自己是正确的。要是输了,当然你就输了;如果你赢了,还是输了。为什么如果你把对方攻击得千疮百孔,一无是处,那又怎么样你也许会洋洋自得,但他呢你伤了他的自尊,他会怨恨你的胜利。

真正使他人认同你的方法不是争论,人的心意不会因为争论而改变。那么,如赢得别人的认同呢你要明确,你要的并不是表面上的胜利,而是别人的好感,一种发自内心的感觉,进而有助于目标的达到。以下是具体的建议:

(1)欢迎不同的意见。当两个人意见总是相同的时候,其中之一就不需要了。如果有些地方你没有想到,而有人提出来的话,你就应该衷心感谢。不同的意见是你避免重大错误的最好机会。

(2)要相信你直觉的印象。当有人提出不同意见的时候,你第一个自然的反应是自卫。你要慎重,保持平静,并且小心你的直觉反应。这可能是你最差劲的地方,而不是最好的地方。

(3)控制你的脾气。记住,你可以根据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发脾气的情形来测定这个人的度量和成就究竟有多大。

(4)先听为上。让你的反对者有说话的机会。让他们把话说完,不要抗拒、防护或争辩。否则的话,只会增加彼此沟通的障碍。努力建立了解的桥梁,不要再加深误解。

(5)寻找同意的地方。在你听完了反对者的话以后,首先去想你同意的意见。

(6)要诚实。承认你的错误,并且老实地说出来,为你的错误道歉。这样可以有助于解除对立者的武装和减少他们的防卫。

(7)仔细考虑反对者的意见。同意出于真心。你的反对者提出的意见可能是对的,在这时,同意考虑他们的意见是比较明智的做法。如果等到反对者对你说:“我们早就要告诉你了,可是你就是不听。”那你就难堪了。

(8)为反对者关心你的事情而真诚地感谢他们。任何肯花时间表达不同意见的人,必然和你一样对同一件事情感到关心。把他们当作要帮助你的人,或许就可以把你的反对者转变为你的朋友。

(9)推迟采取行动的时间,让双方都有时间把问题考虑清楚。建议当天稍后或第二天再举行会议,这样所有的事实才可能都考虑到了。在准备举行下一次会议的时候,要问问自己:

反对者的意思,可不可能是对的还是有部分是对的他们的立场或理由是不是有道理?

我的反应到底在减轻问题或只不过是在减轻一些挫折感而已?

我的反应会使我的反对者远离我还是亲近我?

我的反应会不会提高别人对我的评价?

我将会胜利还是失败如果我胜利了,我将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如果我不说话,不同的意见就会消失吗?

这个难题会不会是我的一次机会?

再看下面的这两个故事:

皮尔士的婚姻差不多有50年之久了。一次他说:“我太太和我在很久以前就订下了协议,不论我们对对方如何地愤怒不满,我们都一直遵守着这项协议。这项协议是:当一个人大吼的时候,另一个人就应该静听--因为当两个人都大吼的时候,就没有沟通可言了,有的只是噪音和震动。”

艾里克是木材公司的推销员,他承认,多年来,他总是能明白地指出那些脾气大的木材检验人员的错误。他虽然赢得了辩论,可是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那些检验员”,艾里克说,“和棒球裁判一样,一旦判决下去,绝不肯更改。”艾里克看出,他虽口舌获胜,却使公司损失了成千上万的金钱。因此,他决定改变技巧,不再与人争辩了。

“有一天早上,我办公室的电话响了。一位焦躁愤怒的主顾,在电话那头抱怨我们运去的一车木材完全不合乎他们的规格。他的公司已经下令车子停止卸货,请我们立刻安排把木材搬回去。在木材卸下1/4之后,他们的木材检验员报告说,55%不合规格。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拒绝接受。我立刻动身到对方的工厂去。途中,我一直在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通常,在那种情形下,我会以我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引用木材等级规则,来说服他的检验员,那批木材超出了水准。然而,我又想,还是把课堂上学到的做人处世原则动用一番看看。”

“我到了工厂,发现采购主任和检验员闷闷不乐,一副等着抬杠吵架的姿态。我们走到卸货的卡车旁,我要求他们继续卸货,让我看看情形如何。我请检验员继续把不合规格的木料挑出来,把合格的放到另一堆。事情进行了一会儿,我知道,原来他的检查太严格,而且也把检验规则弄拧了。那批木料是白松,虽然我知道那位检验员对硬木的知识很丰富,但检验白松却不够格,经验也不多。白松碰巧是我最内行的,但我对检验员评定白松等级的方式提出反对意见吗绝对没有。我继续观看,慢慢地开始问他某些木料不合标准的理由何在,我一点也没有暗示他检查错了。我强调,我请教他,只是希望以后送货时,能确实满足他们公司的要求。”

“以一种非常友好而合作的语气请教他,并且坚持要他把不满意的部分挑出来,使他高兴起来,于是我们之间的剑拔弩张情绪开始松弛消散了。偶尔我小心地提问几句,让他自己觉得有些不能接受的木料可能是合乎规格的,也使他觉得他们的价格只能要求这种货色。但是,我非常小心,不让他认为我有意为难他。”渐渐地,他的整个态度改观了。最后他坦白承认,他对白松木的经验不多,并且问我从车上搬下来的白松板的问题。我就对他解释为什么那些松板都合乎检验规格,而且仍然坚持,如果他还认为不合用,我们会把木材拉走。他终于到了每挑出一块不合用的木材,就有罪恶感的地步。最后他看出,错误是在他们自已没有指明他们所需要的是多好的等级。最后的结果是,在我走了之后,他重新把卸下的木料检验一遍,全部接受了,于是我们收到了一张全额支票。

“单以这件事来说,运用一点小技巧,以及尽量制止自己指出别人的错误,就可以使我们公司在实质上减少一大笔现金的损失,而我们所获得的良好关系,则非金钱能衡量。”

坐“冷板凳”的人:训练自己的耐性,磨炼自己的心志

我们一生当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总会有一些不期而至的挫折和打击,来考验我们的耐心和“抗击打能力”。如果你能忍第一个问题,你便学会了控制你的情绪和心志,以后碰到大的问题。

自然也能忍,也自然能忍到最好的时机再把问题解决,这样才能成就大事业!能有以上的作为,相信你一定会把冷板凳坐热。不管你坐冷板凳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这都是训练自己耐性,磨炼自己心志的机会。冷板凳都坐过了,还有什么好怕的呢?便是在困苦之中,也不要惴惴不安;即便时运不济,也不要郁郁寡欢。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

一个电器公司的职员,在刚进公司时很受老板赏识,但不知怎的,在并没犯什么错误的状况下,他被“冷冻”了起来,整整一年,老板也不与他谈,也不给他重要的工作,从主管的地位变成和小听差差不多。他忍气吞声地过了一年,老板又终于召见他,给他升职、加薪,同事们都说他把冷板凳坐热了。

能力再强,境遇再好的人也不可能一辈子一帆风顺的,为什么会坐冷板凳呢这里有很多种原因。

--个人能力不足。只能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但也还没有到必须开除的地步。

--老板或上司有意的考验。人要做大事必须有面对挑战的勇气、耐心,还要有身处孤寂的韧性。有时要培养一个人,除了让他做事之外,也要让他无事可做,一方面观察,一方面训练。这种考验事先不会让你知道,知道就不算是考验了!

--人事斗争的影响。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在私人公司,老板也会受到员工斗争的影响,如果你不善于斗争,那么就很有可能莫名其妙地失了势,坐起冷板凳来。人说“时势造英雄”,很多人的崛起是由环境所造成,因为他的个人条件适合当时的环境,可是当时过境迁,英雄便无用武之地,这时候你只好坐冷板凳了。

--曾犯过重大错误。在社会上做事不比在学校,失败也不会怎么样,在社会上做事一旦犯了错误,便会让你的上司和老板对你失去信心,因为他不可能再次用他的资本或职位来冒险,所以只好暂时把你“冷冻”起来。

--领导者的个人好恶。这是最不幸的一种情况,因为这没什么道理好说,反正上司或老板突然不喜欢你了,于是你只好坐冷板凳了。

--你冒犯了领导。人是感情动物,你在言语或行为上,如果不经意冒犯了领导,你便有坐冷板凳的可能。--威胁到老板或上司。如果你的能力太强,又不懂得收敛,让你的上司或老板失去安全感,那么你便会受到“冷冻”。所谓“功高盖主”,老板怕你夺走商机去创业,上司怕你夺了他的位置,冷板凳不给你坐给谁坐。

坐冷板凳的原因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而人一坐上冷板凳一般很少去仔细思考原因何在,只是整天抱怨。不过,与其在冷板凳上自怨自艾,不如调整自己的心态,好好地把冷板凳坐热。如:强化自己的能力。在不受重用的时候,正是你广泛收集、吸收各种情报的最好时机,能力强化了,当时运一来,便可跃得更高,表现得更亮眼!而在这段坐冷板凳的期间,别人也正好观察你,如果你自暴自弃,那么恐怕要坐到屁股结冰了,恐怕就无翻身的机会了。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都有打落水狗的劣根性,你坐冷板凳,别人巴不得你永远不要站起来!所以要谦卑,广结善缘,更不要提当年勇,那是无所助益的,而且“当年勇”也会使你坠入“怀才不遇”的情境中,徒增自己的苦闷而已!你应该更加敬业,一刻也不疏忽,虽然你做的是小事,但也要一丝不苟地做给别人看!别忘了,很多人正冷眼旁观,打你的分数呢!都好锦上添花,当你把冷板凳坐热,你自然会得到很多赞美和掌声,成为人人敬佩的勇者。如果坐不住冷板凳,那么你就被人看轻了。

当你碰到困境和难题时,想想你的大目标。为了大目标一切都可以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千万别意气用事挥洒你如怒火岩浆般的情绪,而“忍”不管对你的大目标有多少助益,但对你本身绝对是有好处的。忍闲气、忍嘲弄、忍寂寞、忍不甘、忍沮丧、忍黎明前的黑暗,终究会等到柳暗花明那一天的! 8+BJxVzqwRxu+GLihLCAFyMOhoCQMwnLoRFrxNQDwrI58nmGO+sC9NIRW3eUAgr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