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成功源自劳动(1)

那些懒惰而又不喜欢劳动的人,根本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劳动才能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而懒惰不仅使人颓废和堕落,还会使人精神空虚。懒惰的人,只有变得勤劳,才能走近幸福的生活。上班的时候,要努力工作,辛勤劳动、合理作息,做到这两点,你就是一个光荣的公民。

--《历史》

不停地工作能让你的生命永远年轻,敬畏神明能让你在没有痛苦的时候死去。

--托斯卡纳人的谚语

如果你不好好工作,就等于对上天不敬,懒惰就是对上苍的不敬。

--J·B·塞尔科克

选择好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努力地工作吧!这样就算在自己即将离去的时候,也能心安理得地说:我为我的人生努力过,现在能够安然地离开这个世界了。

--西尼·史密斯

劳动是人特有的本能

人最好的启蒙老师是劳动。

在劳动的过程中,人们能获得知识,劳动创造了人。人们在劳动中学会了遵守纪律,学会了自我控制,而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就形成了一个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只有通过不断的劳动和努力,人们才能掌握最基本的日常生活事务所需要的本领,或者说掌握一门生存的技能。不劳动的人很难有持之以恒的毅力。

劳动创造了人,人类就是通过劳动不断进化而成的,而劳动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本能。人们在劳动过程中通过不断地创造,推动了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要生存就得劳动,这是一个真理,或者说只有劳动的人才能享受生活,也才能理解真正的人生。劳动让人觉得快乐,劳动创造了美好生活。

有些人认为劳动太辛苦,认为自己去劳动太低贱,但他们不知道劳动是光荣的,没有劳动就没有这个社会。劳动体现了人类的伟大和高明,有了劳动才有了人类生活的一切。人类文明来源于劳动,如果人类都不劳动的话,那么就等于说这个世界很快就会毁灭。

劳动是幸福的源泉,而懒惰、不喜欢劳动是一切坏事的根源。有时候,人们会变得懒惰,变懒的人就像生了锈的铁一样,慢慢地被腐蚀掉。懒惰不可小视,它甚至可以毁掉一个民族。

亚历山大率军打败了波斯国,他在波斯看到这个民族的人是如何生活的。他发现波斯人不参加劳动,生活很腐化,所有的人都在想如何享乐。亚历山大不禁感慨地说:“懒惰和贪图享受是最大的危害,难道还有什么东西比这两个的危害更大吗?”辛勤劳动才是人类最高尚的行为,而懒惰甚至能使一个民族灭亡。

古罗马皇帝塞维鲁征战一生,曾亲率部队攻占了美索不达米亚和不列颠。在他快死的时候,听到有人报告说,驻守在格兰片地区的陆军部队不守军纪。他心里很不安,决定通过处理这件小事,来向该军团施加压力,警告他们时刻牢记军纪的重要性。塞维鲁国王最后给士兵们的命令是--绝不能放弃劳动,只有辛勤劳动才能让罗马大军生机蓬勃。

人类社会刚刚产生的时候,最普通的农业生产活动也有某种特殊的社会意义。从事不同的农业生产活动代表着人的不同身份,古代的意大利就是如此。古罗马著名的历史学家普林尼在他的著作中有过这样的记叙:各种农活代表着不同的社会地位,所以一个人做什么样的农活,不是随便决定的。对于凯旋的将军,还有那些随同将军出征的士兵来说,如果被安排去种地,那他们会觉得那是很大的赏赐。

将军们在农夫们的指导下参加田间劳作,当他们看到犁子耕出了一垄一垄的田地时,也会感到非常高兴。不过后来奴隶被统治者们肆意地使用和虐待,于是人们就渐渐地认为劳动,尤其是繁重的体力劳动,是下等人干的活,甚至觉得这是很丢人的行为。当罗马统治阶级开始变得懒惰与奢靡后,他们离灭亡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

懒惰是人类最坏的习惯

懒惰是人类最难抵制的一种坏习惯。

有一个外国人,游历了世界各地,知道了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方式。有人问他各民族间最大的共同性,或者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这位外国朋友用蹩脚的英语说:“人类最大的特点就是懒惰而不喜欢劳动。”

上至王室贵族,下到平头百姓,都不愿从事艰苦的劳动,都想坐享其成。人们的灵魂深处,已经有了好逸恶劳的劣根性。在懒惰的驱使下,人们当了它的奴隶,并在它的诱惑下攻击其他民族,靠抢劫别的民族的劳动成果来达到不劳而获的目的。

因此,我们不能好逸恶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就是不断地劳动。英国哲学家穆勒就是这样认为的,也正因为这个原因,专制政府诞生了。

从古至今,懒惰和懈怠受到了许多人的批评。因为个人也好,整个民族也好,懒惰都会让其走上毁灭的道路,懒惰让人们失去了奋斗的勇气。所以天生懒惰的人,是绝不可能在社会上成功的,只有那些辛勤劳动的人才会成功。被懒惰控制的人整天只知道闲逛,什么事也不做,对社会一点用处也没有。他们就只会感叹上帝对自己不公,而实际上是自己不努力。

伯顿是英国的圣公会牧师,同时也是一名学者和作家,他写了《忧郁的剖析》一书。书中有许多伯顿独到而又精辟的观点,内容虽然有些深奥,但却十分有趣。约翰逊说只有这本书能让他每天提前两个小时起来,然后读这本书。这本书里有这样的话:懒惰不仅对身体健康不好,还会让人精神不振,最终一事无成。

伯顿说:“懒惰是万恶之源,它会助长邪恶的滋生。在基督教七宗罪中,懒惰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恶棍们为恶的根源。人们会唾弃一条懒惰的狗,那么一个懒惰的人,就别指望别人去正眼看他了。懒惰是极为严重的坏习惯,再聪明的人如果有懒惰的恶习都是非常不幸的,他最终会被懒惰打倒,成为制造恶行的人。懒惰控制着他的思想,在他的心中劳动和勤劳是没有一席之地的。此时,他们的心灵就像是垃圾场,那些邪恶的、肮脏的想法,会像各种寄生虫和细菌一样疯狂地生长,让他们的心灵和思想变得邪恶。”

接着他说:“因此,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总结: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如果让懒惰控制了内心,那么他们的欲望将永远不能得到满足。他们不会有一个忠诚的朋友,他们不会有真正的幸福,更不会有快乐的人生。当他们的某一个愿望满足的时候,因为他们的懒惰,他们就会有更高的欲望。他们总是感到烦闷,总是感到不能满足,总是仇视社会上一切美好的事物。他们活在镜花水月般的虚幻和悲伤之中,永远看不到光明,有时候甚至有赶快离开这个世界的悲观想法。”

《忧郁的剖析》这本书的最后一句话,也是这本书最精华之处的集中体现。伯顿在该书的最后说道:“绝不能让自己的懒惰,以及由此而生出的消极思想占据了我的大脑,这一点我们必须牢牢记着,而且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严格地遵循这一点。只有这样,你才能拥有真正的幸福和快乐,你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如果你没有遵循这一点,你就会一蹶不振,走上邪恶的道路。切记:懒惰无论何时都是不可取的。”

有些人四处转悠,整天无事可做,也不想做事,因为他们懒惰。不过,这并不代表这种人没有动脑筋,有时候他们的脑子也是转得飞快,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想,如何得到别人的劳动成果,如何才能不劳而获,如何才能得到不属于自己的财物。肥沃的稻田里,如果稻苗长得不茂盛,那么里面一定是有许多杂草,被杂草充满的田地里,怎么能长出许多的稻苗呢?那些想不劳而获的人,脑子里就长满了许多“邪门歪道的想法”。在光天化日之下,懒惰这个恶魔是不敢出现的,但是在那些已经被懒惰占据了大脑的人心中,懒惰有了用武之地:“我们是恶魔,是正义之神派来的,专门折磨你们这些懒惰而又碌碌无为的人。”

那些精神麻木、不肯劳动的人没有真正的幸福,只有付出了自己的努力才能得到幸福。劳动的人也会感到身体的劳累,它也会让人感到不适,但它绝对不会像懒惰一样,使人的精神也堕落下去。

一位长者认为劳动是治疗人类疾病最好的良药。

马歇尔·霍尔博士说:“什么都不干,整天四处晃悠是让人感到最无聊的事。”

美因兹的一位大主教认为:“人的身体就好比是一个磨盘。磨盘很多人都知道,如果把麦子放进磨盘里,那么磨盘转动后,就会把麦子磨成面粉。但如果我们不放麦子进去,磨盘一样会转,但却什么都磨不出”。

不想工作的人会用各种借口:

“前面那条路上有野兽。”

“这山真高啊!不好上去啊!”

“别试了,我试过好多次了,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对于上述类似的种种借口,塞缪尔·罗米利先生曾在给一位年轻人的信中这样批驳:“我要非常严肃地说,这只是因为你的懒惰,并不是你做不到,不要找那些诸如‘自己太忙’的理由,那只是一种借口。谁都可以干好自己能干的事情。‘自己太忙’成为一些懒惰之人常用的借口,没有做好的话,他们会说这件事他们没有能力做。诸如这样的借口还有--写不出文章,有人会说:‘并不是我不愿意写,是因为我没有写文章的能力。’你不想做某个工作或任务,你就说自己做不到,你的借口就是自己无法胜任这项任务。这就是某些人的做事方法和习惯,但其实这就是懒惰,如果大家都是这么想的话,那么这个世界就不会发展,只能原地踏步。”

懒惰是一种自我伤害

查尔斯·詹姆士·福克斯做事最勤劳,也很喜欢劳动,他也总是这样要求自己。

他在做国务卿的时候,因为很不满意自己的字写得不好,就请了一位善于写字的人来教自己。之后,他就像个小学生一样,不停地临摹和抄写,终于字有了很大的进步。他的身体有些肥胖,旁人都是能不动则不动的,而他却非常喜欢动。在打网球的时候,他总是去拣那些落在地上的球。大家都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开玩笑地回答道:“因为我勤劳,而且一直都是。”

劳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甚至可以看作是个人进步和国家文明进程的根基和动力。

假如一个人所有的愿望,都不需要通过努力劳动就能够实现的话,那么这并不是他的幸运,反而是他的不幸。因为,这就意味着他的人生目标不需要奋斗就实现了,那么他的人生就没有体会到奋斗过程的意义。从某些方面来说,这种生活是最让人失望的生活。

贺瑞斯维拉的哥哥去世了,史齐诺拉侯爵问贺瑞斯维拉,你的哥哥是怎么死的?

他回答说:“他死于无所事事。”

“是啊,”史齐诺拉说,“这个死因足以杀死我们所有的人!”

在这个社会上,不管你的身份和地位如何,都没有理由不参加劳动。

70岁的老人约翰·帕特森先生说:“一个没有做过繁重体力劳动的人,简直不配被称为‘劳动者’这样光荣的称呼。那些在田间劳作的当然是劳动者,除此之外各行各业都有劳动者。我也是个劳动者,我还是孩子的时候就参加劳动了。法官,这份职业绝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清闲,虽然法官们的待遇很好,但他们也必须像农人一样努力工作。不过,农人是工作,而法官忙碌的是许多法律问题。他们必须熟识相关事实,熟悉许多法律条文,判决要公正。”

“他必须不断地思考一些复杂的案子,这会让他有些烦闷;每一次判决,都关系到双方当事人性命有关的利益问题,要想解决好每一个案子上的事,就必须全面地掌握案件的材料,依法作出公正的裁断,这样才不会使人含冤。如果没有做上述工作,就开始作出判决,那就可能让人含冤而死。所以好的法官必须努力而严肃地工作。不管别人怎么看,那些真正了解法官的人,会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法官身上担子有多么的重。”

不管你是贵族还是平民,不管你是穷还是富,都要尽力为社会做贡献,出自己该出的那一份力。哪怕你是世袭的贵族,也需要为社会做贡献,不能理所当然地享有一切。如果像寄生虫一样,而且还认为靠着别人的劳动而活是很正常的,那么这样的人就只会整天的吃喝玩乐。而这些人只能为世人所不齿。

有些人靠吃别人的劳动成果而生活了一辈子,却没有为别人作出一点贡献。他们是懒惰的,应当取消这些人的特权。当然了,不是所有有特权的人都是只知道白吃白喝的,他们当中的许多人当然会努力为社会做贡献。只有那些无耻之徒,才会满足于白吃白喝,而在世人的白眼中安然地度过每一天。一些贵族们的堕落了,他们享有的尊荣和自己所做的贡献是极不相符的,因为他们的良心已经泯灭了,懒惰和腐化已经深深地侵蚀了他们。

不想付出就想成功,只有懒惰的人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在付出艰辛的劳动后,人们才能真正地体会到自己所收获事物的美好,也才能体会到收获的价值,也因此才会珍惜它。同样,当我们回忆这个过程的时候,也才会感到快乐,这是一定的。度假村是一个休闲的地方,可如果去那里的消费不是你劳动得来的,一样也不是真正的悠闲。没有付出自己的劳动,就享用它就是不对的。

德国文艺理论家、剧作家莱辛说:“不思进取而又无所事事是非常可怕的。如果上帝的一只手中是‘真理’,另一只手中拿的是‘寻找真理’,并让我二选一的话,我会说:‘上帝啊,我想去探索真理,这对我的人生很有意义。真理还是留着您占据掌握吧!’”

在紧张的劳动之余,稍作休息,让自己放松一下后再工作。这样的休息和悠闲才是值得的,如果单纯为了休息而休息,或者干脆就是无所事事地待着,其结果只能是空虚和郁闷。过度的悠闲,对身体也没有什么好处,这就像吃得过多会让人感到难受一样。

无论是穷还是富,只要无所事事就会变得空虚、烦闷、无聊。不管什么人,只要不劳动就不会幸福。

有一位40多岁的乞丐总觉得活着没什么意思,于是他选择到法国的布尔热监狱生活了8年。他的右臂上纹了这样一句话:“过去的日子欺骗了我,现在的生活在戏弄我,将来--我对它满怀恐惧。”这句话准确地描述了天下所有懒惰者的心理。

1869年,斯坦利勋爵出任格拉斯哥大学校长,他在就职典礼上做了一篇很让人感动的演讲:“一个碌碌无为的人,不管有多么响亮的名声,也不管他有多么的心善,他都不会、也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因为,没有劳动的生活就不是生活。我从你做了什么当中,就能知道你大体是什么样的人。一个有着良好品德的人要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抵御各种和懒惰有关的思想侵蚀。而且,也只有热爱劳动、尽职尽责才能摆脱自私自利带来的许多烦恼。

有人认为‘躲进小楼成一统’,就能够不被外界的俗事所干扰了,就能自己一个人生活了,也就会没有烦恼和不幸了。但是,许多‘隐身于世外’的人说,即使隐居也同样有烦恼,而且也同样需要辛苦的劳动。”

他说:“总想躲避烦恼的人,烦恼和忧愁反而会越来越多。懒惰的人总想做轻松一些、简单一些的事,他们希望自己做的事既不费力又不劳神,但是上帝是公平的,它总不让这些懒惰的人成功,它甚至会把轻松、简单的事变得不容易做。那些懒惰而又自私的人,总有一天会意识到上帝对他的惩罚。上帝不会放过那些没有责任的懒人。这种人的脑子里全是自私自利、卑劣而又庸俗的想法,从来没有公众的品性。由于自私的世界观已经在他们的大脑里形成,以至于他们那原本可以形成的正确世界观已经荡然无存,各种各样的私欲已经腐蚀了他们。许多不求上进的人,就这样浪费了自己的一生。”

劳动者是可敬的

每一个岗位上的劳动者,都值得尊重。比如服务员、农民或者做手工的人,他们都在为社会做贡献。还有那些卖缎带和码尺的年轻人,他们的工作并不卑微。如果他们真的感觉干这份工作很丢人,那么只能说他们的心胸就像缎带或者码尺那样狭隘。福勒曾经说过:“只有热爱自己职业的人,才配拥有一份合适的工作。如果一个人总是看不起自己的工作,那么他就不配做任何工作。”

主教霍尔这样说:“只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工作,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到最后都可以取得丰硕的果实。”那些出生卑贱的人,从小就做苦工,所以长大后不管做什么工作都不会有羞愧感。实际上他们没有必要感到悲伤,不过还是应该感谢他们的经历。因为他们小时候经历的苦难,使得他们能够很好地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困难。

一位美国总统的盾形章纹是衬衣袖子状的,因为他年轻的时候是一位伐木工人,所以他选择了这幅图案。福莱奇耶是尼森的主教,可是他年轻的时候却是制作蜡烛的小工人。有些人故意嘲笑他,说他出身卑贱。福莱奇耶会立刻反驳这些人:“我虽然小时候只是个制作蜡烛的工人,可是我从来没有轻视过自己。如果当时是你的话,我想现在你仍然在那里制作蜡烛。”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广大人民,如果人们对工作不负责任,并且非常自私,那么国家总有一天要衰败。但是如果人们非常勤奋,并且工作努力,那么国家肯定会不断取得进步,走向兴旺。

就算你是个崇尚享乐的人,从事一些有益的劳动对你也是有好处的。

不劳动就无法获得劳动带来的快乐。斯科特先生说:“在我们为别人劳动之后,虽然有些累,但却能使我们感到快乐,睡觉都更加的香;其实大家都希望休息,但只有在自己辛苦劳动后,获得的合理休息时间才是让人称道的,它会使人享受到劳动之余的快乐和幸福。这样的人生才是幸福的。”

生活中有一些人因劳累过度而死亡,但是更多的人死于过度纵欲和无事可做。过度的劳累,加上不注意休息,会严重损害自己的身体,严重的可能“过劳死”。这种做法是不对的,我们不能不顾及自己的健康而只是一味的工作,那无疑是和自己过不去,聪明的人都知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一个人生命的意义,不是以活了多久来衡量的。一种非常愚蠢的看法认为,人活得时间越长,生命就越有意义。一个人生命的意义在于他干了什么,以及他是否喜欢自己所做的事,而不在于活了多久。一辈子只知道满足自己的口食之欲,沉迷于酒色的人,就算能活一千年,他的人生还是没有意义。相反,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并为此付出自己的努力,同时自己也收获了快乐,这样的生命才是有意义的。

早期的基督教牧师,都会亲自参加一些费力的劳动,而且他们还感到这样做是光荣的。圣保罗一生都在劳动,而且他很为自己这样做而骄傲。他还有个观点--不劳动就没饭吃。垒·博尼法斯到达英国时只带了福音书,但他并不是靠传教得来的费用生活,而是靠为人家做木匠为生。后来他从英国到了德国,还是以木工手艺养活自己。路德也是这样。路德做过钟表工、园艺工和建筑工等。纽伦堡的一位修道院院长曾送他一套车工工具。路德为答谢这位修道院院长,就给他写了一封信。信里有这样一段话:“很高兴地告诉你,我在钟表制造方面的技术又有了提高。你知道的,那些撒克逊人总是醉醺醺的,从来不知道时间,因为他们喝酒是不在乎时间的,所以总是问别人‘现在几点了?’那么同样,他们也不会制造钟表。”而勤劳的路德无论做什么都是凭自己的劳动去养活自己。

每当拿破仑看到一些制作精良的工业产品时,他的心里都生出一种对发明家的敬意,而他也总是为那些工业产品的发明者们鞠躬,以此来感谢他们的劳动在改变着这个世界,在推动着这个世界的进步。

拿破仑有一次和巴贡贝夫人在圣赫勒拿岛参观,看到一些挑着货物的人走了过来。夫人立刻恼怒地说:“赶快退下,你们挡了我的道!”

拿破仑马上说:“夫人,这些做苦力的一样值得我们尊重。不管别人从事的劳动多么辛苦,也不管别人的地位如何,只要他对这个社会作出了贡献,他就是值得我们尊重的。”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有规律地从事一些有益的劳动,都是有益的,也是幸福和快乐的。如果经常不这样做,慢慢地人们的身体垮掉,再久一些甚至思想都会麻木。卡罗林·伯瑟斯的女儿路易莎刚刚结婚时,卡罗林提醒她说,一定不能耽于懒惰和无所事事。他说:“我有这种感觉,当我的孩子们不在家的时候,我会觉得无聊,时间过得很漫长。而你作为一个年轻的妻子,可能会经常感到无聊和烦闷,每当这个时候,你都要想想办法,避免自己身上的这种状态持续下去。能战胜这种状态的最好方法,就是辛勤地劳动,当你的生活里充满了工作,而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无聊和烦闷自然就消失了,而快乐也会自动降临到你的身边。不管你是一个平凡的人,还是一个曾很成功的人,都不能懒惰,一旦你的惰性有了开头,就如同掉进了陷阱里一样,很难再出来了。这是你祖父告诉我的一句话,希望你也能记住,并传给自己的孩子。”

从事一项固定而又有益的职业,有许多有益之处。它可以提高你的修养,也有益于你的身体健康。庸俗的人成天浑浑噩噩的,就知道混日子,不想混出什名堂,时间一长就有了惰性,就这样凑合着过了一生。那么原先社会对这个人的培养资源,就完全浪费了。而充满进取精神的人则尽可能地利用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来努力工作,他们总是保持着高昂的工作态度,当然也不是一直工作,他们也会适当地休息。努力的结果,就是他们在事业和精神上都获得了成功。在工作之余,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休息时间,这样的人自身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而他们在工作上也是无往不胜的。

只要在工作,就比什么都不做强。

弗朗西斯·德拉克年轻时被派到海上去工作,他的老板对他说,你要认真工作,而且要把这种认真在工作中坚持下去。英国学者、传教士席勒在谈到德拉克先生时说:“他有着一丝不苟的品格,这和他年轻时经历的那些严格训练和工作态度有关,那些工作经历养成了他这样优秀的品格和坚强的意志,而且当时的工作经历也让他的身体锻炼得很强壮。”席勒也曾在车间里做过繁重的机械性工作,他在回忆自己做的那段工作时说,自己很荣幸能有那样的一段经历。就是在那种按部就班的机械性操作中,他养成了勤奋和专心的良好习惯,而这些好的习惯影响了他的一生,让他一辈子都受益匪浅。

总的来说,科学合理的工作和劳动对人是有好处的。人是一种具有高智商的动物,各种不同的身体器官有规律地组合,才构成了人体,因此只有各个器官之间协调运动才能促进人的健康。而适量的工作,有利于人体器官之间的协调。可以说,劳动是人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不管是谁,做一些适量的劳动都是有好处的。当然也不能一直过度的劳动,过度支出体力和精力,会打破人体内各个器官平衡,损害人体健康。

我们说工作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但因为工作性质的不同,有的工作可能有些单调,还有的工作可能会对人体有损害,但工作总要有人去做。这个时候,那些有着好工作的人,就不能看不起那些工作不好的人,这是极为不应该出现的现象。

做适量体力劳动,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同样适量的脑力劳动也是有好处的。

不管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要注意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来安排工作的强度,注意不能超负荷工作。经常不工作对身体是有害的,它的危害比劳动对身体的磨损大多了。

再强调一下,我们不能工作过度而不注意休息,这样的危害是很大的,如果恰好这人又比较烦闷和焦急,那么过度劳累再加上焦急就有可能毁了一个人。我们知道汽车不能在完全光滑的地面上行驶,要和地面有一定的摩擦才能前进,但如果地面一直是凹凸不平的话,那很大的摩擦力就会使得轮胎爆炸,进而可能引爆整个汽车。

人这个生命体就像一台机器一样,机器需要工作,同时也需要保养和维修。但是,我们不能一直把机器开着,这样必然会缩短它的寿命;也不能一直让机器闲着,这样也可能生锈,进而损坏了整台机器。人也是这样,要合理地安排休息与工作的时间,才能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同时,很好地生存下去。不能过度劳累,因为它会打破身体的平衡,对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

要幸福就要劳动

法国著名画家格勒兹说,从事各种有益的职业,不管是什么职业,这些劳动都是值得让人称道的,而且劳动也是通往幸福道路必须经过的一站。很多伟大的人,用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这个论点是正确的。

法国新教神学家、古典学者卡佐本,一次在一位朋友的再三恳求下,终于决定放下自己手头上的工作玩几天,休息一下。可是他刚刚休息一会儿,又继续工作了,并没有像他自己说的那样,要休息几天。他解释说:“我就是因为工作而累到病倒,也不能什么事不干去休息,我不能忍受眼睁睁地看着时间过去。”

查尔斯·兰博曾是东印度公司的一名秘书,他整天的工作就是整理那些文件,很是枯燥无味。长时间的工作让兰博非常讨厌这个工作,他终于辞职了。离开公司的那一天,他觉得自己是那天天下最高兴的人,因为他终于摆脱了那无聊的工作。

兰博在给伯纳德·伯顿的信中描述了当时的心情:“我再也不想回去了,那里像个牢房一样让我不想忍受。想一想,我在那里都上班十来年了,我得到了什么?只有一万英镑左右的薪水,当初真不该来这里工作啊。”接着,兰博又兴奋地写道:“我现在终于解脱了,我终于解放了!我现在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虽然这是我自己的决定。我接下来的生活就将由我自己安排了……我觉得对于一个人来说,什么都不干才是最快乐的事。以后我的时间就多了,你要是想要,我甚至可以把我的时间分一些给你用!”

兰博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地过了两年。此时的他在悠闲的同时,又回想起了以前工作的时候,不过此时他对以前自己的那份工作看法已经改变了。现在他发现自己那份原本乏味的工作,其实还是给他带来了不少快乐的,但是当初他并没意识到那是快乐的。以前,他工作之余希望自己休息的时间多一些,现在他一直在休息,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时间溜走。

这时,他又给伯纳德·伯顿写了封信:“我现在才知道无所事事是很可怕的,甚至比以前过度劳累还可怕。没了工作的人,会无端地烦躁和无聊,这是极为不利于健康的。我现在生活得很无聊,什么事都不能让我提起兴致了……我们这样的人死后能不能进天堂呢?现在我没事就只能散散步,也就只能这样了。我觉得自己现在就是在犯罪,因为我浪费了大量的时间。”

勤奋和专心是很重要的,关于这一点司各脱应该算是最清楚的了,因为他一生都在写作。洛克哈特是这样形容司各脱的:“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领袖人物,我们都加以考察,也很难在这些伟人中找出与司各脱相媲美的人,而在世界大文豪中,可能也找不到像司各脱这样勤劳的人。”

司各脱总是这样告诫自己的孩子们:“要想幸福和成功,就必须勤奋。”

他在给上学的儿子查尔斯写信时提到:“我不厌其烦地多次提醒你:上帝要我们每个人都劳动,不劳动是不能成功的,劳动才能够创造一切。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许多已经腰缠万贯的富翁,还是在坚持着自己的事业;农夫只有种好自己的地,并从土地收获粮食,才能吃上香甜的面包……不可否认的是,也许会发现这样的意外--可能有人偷走了农夫收获的粮食。但是,小偷却偷不走农夫耕田的技术,下一个季节,农夫依然能收获果实。因此,你要学习和积累更多的知识,因为知识是一个人终生受用的财富。”

接着他又说:“亲爱的孩子,一要珍惜时间,二要努力学习,这样你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春天的播种才能带来秋天的果实。你现在人正年轻,正是学习的大好时候,如果浪费了这段时间,以后一定会后悔的。中国有句谚语: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是青少年时期不努力,最终将一事无成,老了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那时候才后悔和伤心。”

和司各脱一样,塞西也是一位十分勤劳的人,工作、劳动已经成了他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他19岁的时候写过这样一段话:“我19岁了!我的生命已经走过了四分之一的时间,但现在我还没有什么成就,也没有对社会做过什么贡献,一想到这些就觉得汗颜。帮农夫看麦田,看着农作物不被乌鸦糟蹋的人,每天都能得到两个便士,也算为社会作出了贡献。而我却在浪费着社会资源,却什么都没有做。”

实际上,塞西当时并不是像他自己说的那样什么都没有做。他是勤奋的人,一直在研究英国的文学作品,而且通过翻译认识了塔索、阿里奥斯托马和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等著名文学大师。他自己认为这样的生活还不够,还得更加专心地做一件事,所以他把一生的精力都用在了追求文学上,并在文学这一领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他曾这样说道:“虽然我的钱不多,但我喜欢读书,也读了很多书;我心中有感激,也有高兴,但我一直保持着谦逊的态度。”

从有些人喜欢的名言中,我们也能看出这个人的性格与喜好。

司各脱最喜欢的格言--时刻奋斗着。

苏格兰历史学家罗伯逊最欣赏的格言--知道知识的人生活得更好。

伏尔泰的人生格言--工作是生活中必需的一部分。

自然学家拉西比德最钟爱的格言--生活中,只要你肯观察,就能善于发现。普林尼非常喜欢这句名言。

波舒衷在大学读书的时候很刻苦,他的同学根据他的名字给他起了个外号--只会低头耕地的公牛。

瑞典诗人斯杰伯戈曾用“人生如战争”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弗里德里克·冯·哈登堡也用过类似笔名,从这两个天才人物取了差不多一样的名字可以看出他们伟大的抱负。 33nXGUp4pCScKr1RdqzCNtwlBJ1fm42v2uJY0lXGtmTxpxCIH6QjjT8n8FCNuNn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