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时光文库-瓦尔登湖
梭罗

序言

自从人类文明发迹以来,科技、文化、社会等方面文明的进步有目共睹,历代社会产生的文明成果也累积递进。然而,却没有人敢断言现代人的思想及世界观、宇宙观也是一个循序渐进、后胜于前的过程;相反却往往像是一条波浪线,波浪线的顶端,便是思想长河中最璀璨的星星。关于梭罗,我想,即使不在最顶点,也在去往顶点的路上。

一、生平

梭罗的生平简单却耐人寻味。1817年7月12日,梭罗生于马萨诸塞州的康科德镇。对于他的出生地,梭罗是深感自豪的,康科德是爆发美国独立战争的首义之城,他对于“出生于全世界最可敬的地点”之一深感荣幸。小小的康科德镇,一时之间有四位大作家:爱默生、霍桑、阿尔考特和他--梭罗。

霍桑曾将梭罗形容为一个“总是带点粗俗的乡野气”的年轻人。实际上,梭罗是受过系统教育的,在学校期间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学生。1837年,梭罗从哈佛大学毕业;1838年,他又回到了康科德开始教书。

梭罗一生孤独,为人所熟知的唯一一段情感经历发生于1839年,梭罗在康科德任教期间。他和哥哥约翰同时爱上了一个女孩--来自马萨诸塞州斯基尤特的17岁少女艾伦·西华尔。三人经常一起散步,在河上划船,度过了一段不长久的幸福时间。1840年,艾伦先后拒绝了他们兄弟二人的求婚,嫁给了一个牧师。这段插曲给梭罗留下了心灵上的创伤。不久,又一件意外发生了。1842年元旦,约翰在磨剃须刀的时候,不小心划伤了手指,两三天后出现化脓,赶紧就医,但为时已晚,他得了牙关紧闭症。十多天后,约翰就去世了。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梭罗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病倒了整整3个月。病情好转以后,梭罗又回到了爱默生家中,当门徒,又当助手,并开始尝试写作。

1845年,28岁的梭罗独自一人来到距康科德两英里的瓦尔登湖畔,建造了一个小木屋住了下来。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梭罗自食其力,他在小木屋周围种豆、萝卜、玉米和马铃薯,完全靠自己的双手过起了一段原始简朴的生活。他认为自己在瓦尔登湖畔找到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模式。在此之后,梭罗根据自己在瓦尔登湖畔的生活观察与思考,整理并发表了两本著作,即《康考德和梅里马克河上的一周》和《瓦尔登湖》。

1847年,梭罗回到康科德城。1848年他又住在爱默生家里。此后他患了肺病,于1862年病逝于康科德城,年仅45岁。

梭罗的著作都是根据他在大自然中的体验写成的。在他笔下,自然、人以及超验主义理想交融汇合,浑然一体。他是19世纪超验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梭罗性格中,最吸引我们的可能就是那种与我们的性格最不同的东西,就是他整个人的独特性。他也许比别人更多地逃脱了概括与归类。梭罗生活得有时像个隐士,他可能时常觉得那山、那水比那人更与他相投,山川草木均是他的密友;同时,他独特的观察力、睿智的头脑让他能一眼看透事情的本质,所以他性格中少了些温柔,更多的时候是反对和嘲弄。这或许正是他孤独的一个原因。他的一个朋友曾说:“我爱亨利,但无法喜欢他,我决不会想到挽着他的手臂,正如我决不会想去挽着一棵榆树的枝子一样。”当梭罗力图成为在精神生活上更有影响力的人,而不是从事更实用的职业时,他亲密的良师益友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表达的是失望。但是,没有人能否认梭罗的真挚、品德和灵魂上的高贵。在梭罗去世后,爱默生评价说:“美国还不知道(或许知道一点点)她失去了一个多么伟大的儿子。”梭罗之伟大,或许正在于他精神上的影响力。

二、思想

一棵孤独的树,它与世界的联系和作用是通过隐秘而深扎于地下的根须。通过大地,它不仅和它的同类--其他的树木联系着,也和青草、鲜花、阳光、雨露及整个大自然联系着。梭罗正是一颗孤独的树,但他并非完全脱离了社会。梭罗的思想是复杂的,一方面他似乎背弃大众生活而去实验“森林生活”,而另一方面,他又似乎具有颠覆社会秩序的革命冲动。

梭罗并不排斥现代科技文明给人们带来的物质享受,他只是批评我们没有很好地利用它。“我们如此急切地要在大西洋底下开凿隧道,使旧世界能缩短几个星期到达新世界,可是说不定传入美国人的宽阔下垂的大耳朵里的第一个消息,就是阿德莱德公主害了百日咳”;“我们建成了铁路,却坐着它去城里消磨时光”。从这点上看,梭罗对社会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批判,而更在于指导。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他会毫不犹豫地揭露,同时也负责任地指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他说:“那些成功的人,一定是一个伟大的计算家。要简化,简化!”这仿佛成了梭罗的口头禅。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是复杂的,但我们的知识使我们能够选择一种正确的生活方式,同时要有足够的勇气将其他多余的东西摒弃。

梭罗对印第安文化充满了热爱,印第安人原始的、质朴的、自足的生活以及点滴细节,在他看来都有其价值。但他并不拘泥于此,相反他更有创造力。他聪明绝顶,制造出在现代社会完全足以成名致富的铅笔,并获得发明注册权利,但随后他就放弃了。在他看来,他已经享受到过程的快乐,过程即是目的,而结果毫无意义。这很有意思,他和这个世界的联系,就是这样一个又一个的过程。“发明罐头肉难道仅仅是为了保藏肉类吗?不,你要做一个哥伦布,寻找你自己内心的新大陆……并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为了思想的流通。”

梭罗是真挚和美德的化身。他质疑美国为何允许黑奴买卖制度的存在。在《瓦尔登湖》中,梭罗记录一次因为反对黑奴制拒交“人头税”而被捕入狱。虽然他只在狱中蹲了一宿,就被友人替他代交了税款保其出狱,但这一夜却激发了他更多的思考:为什么有许多人宁愿坐牢也不愿意交税?随后,他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了著名的政论《抵制国民政府》(Resistance to Civil Government,后改名为Civil Disobedience,我国通常译作《消极反抗》)。他所宣传的这种依靠个人的力量,“非暴力抵抗”的斗争形式对印度的甘地和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梭罗思想的矛盾,还在于他并非像一般所说的空想家,他是个行动派。即使因为梭罗的反战态度使他看起来像个消极反抗者,但他同时也是好战的。比如帮助逃亡的奴隶,以及帮约翰·布朗起义军中的一个人逃往加拿大。1859年,约翰·布朗发起哈帕斯渡口起义,袭击美国军火库,同年12月布朗被判处死刑时,梭罗曾发表了激烈的演讲来为布朗呼吁。

梭罗的思想上的矛盾性,而且很难在其前辈中找到与之相近的例子。但或许可以从他的思想经历上找到蛛丝马迹。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概括梭罗的四位伟大而久远的老师:苏格拉底、佛陀、孔子和耶稣,他说到的这几位老师的“历史性和唯一性”,正是梭罗在更小意义上与他们所共有的特性。

三、才华

梭罗的田园更接近于生活本质,他反复强调“居住”这个词,他显然不是抱着游览和度假的心态在这里暂时歇脚的。前面说,梭罗力求在精神生活上寻求存在的价值,但这并非说他在行动方面一无是处。

梭罗到瓦尔登湖边隐居,像一个原始人那样简单地生活,他想试试一个人的基本生活需要能够简单到什么程度,想试试用自己的手能做些什么。他用很短的时间就动手造好了一个颇能遮风避雨的小木屋,力求最节俭、最方便;他在瓦尔登湖边自己耕种、收割,对农夫的那一套相当熟悉;他读书、漫游,生活轻松而充满诗意。他有超过一般人的会生活得更好的能力。

梭罗曾经试制过一种新型铅笔。他从百科全书上得到启发,用巴伐利亚黏土混合石墨,生产出的石墨粉更精细;他甚至设计出了钻机,无需切开木条就可以让铅芯直接插入铅笔,但是这些并没有为他换来财富。因为他不想做一件重复的事来营生。

正如梭罗自己所说,他是一个观察家。在康科德,他的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河床上、河里发生的每一件事,他都了如指掌;各种鸟类、鱼类的巢穴和习性,湖岸上青蛙、潜水鸟、水獭、狐狸,森里的松鼠、小鸟,空气的波动,云层的移动,都在他的观察范围之内。他的叙述总是十分准确,永远以观察到的事实为依据;他是康科德植物的代言人,他外出时胸前的口袋总是装着一个日记簿,上面记录着这一天开花的所有植物的名字。他认为他可以从植物分辨出几月几日,而误差不会超过两天。爱默生说:“他所掌握的有关土地、树木、鸟类、印第安遗迹之类的知识,使他能向农场主讲述他们自己以前不知道的农场故事,以至于每个人都开始觉得梭罗先生好像比他们更有权利待在这块土地上。”

梭罗敏锐的观察力还体现在与人的交往上。他一眼就能看到与他交谈的人的弱点和贫乏,一眼就能看到事物的内在本质。没有什么可以逃过他那双眼睛。或许正因如此,他对年轻人总是显得高傲,他的朋友都领教过他的沉默的谴责。

在30岁时,梭罗曾在一份哈佛班级10周年问卷调查上写道:“我是个校长、家庭教师、测绘员、园丁、农夫、漆工、木匠、苦力、铅笔制造商、玻璃纸制造商、作家,有时还是个劣等诗人。”这大概可以概括他一生从事的工作,也可以略窥到他所具有的兴趣和才华。他虽然孤独,却并不寂寞。

四、瓦尔登湖

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并非是对立的。梭罗代表的独立不羁的精神和孜孜不倦的追求,对人类并不是无足轻重,也不是可有可无的。梭罗这样孤独的智者是整个社会的观察员,他们的冷峻、刻薄、批判,甚至理想主义,其实包含着对人生的自觉意识,对人类的总体思考,而这些是在物欲社会中随波逐流的人所无暇或不能思索的。

《瓦尔登湖》翔实地记叙了1845年至1847年间梭罗在康科德镇瓦尔登湖畔林间独居、耕读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他与自然为伴,自耕自足,过着极其简朴的物质生活和极其丰富的精神生活。他带着恬淡愉悦的心情,诗意的栖居,并在他创作的这本散文集中留下了他对生命、自然、宇宙的见解。

在阅读空间上,《瓦尔登湖》连接着心灵和现代,它被誉为美国现代文学中散文作品最早的典范之一。既有对湖光山色优美细致的描述,又具有精辟、透彻的说理,通过阅读此书,我们会惊奇地发现这本写于19世纪的作品并不矫揉造作或者晦涩难懂,反而与海明威、亨利·詹姆斯等人的作品风格十分接近,只不过梭罗的风格更显得丰富而已。

《瓦尔登湖》在1854年寂寞地问世,它不仅没有引起大众的注意,甚至还夹杂着一些本应该亲近它的人的非议,对其报以不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美国废除农奴制的呼声日益高涨,他的影响越来越大。再后来,美国的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精神危机感日益凸显,《瓦尔登湖》再次散发出了浓郁的芬芳。在我们追寻物质文明的过程中,阅读这本书,也可以让我们从中得到精神的给养,让我们沉静下来,更加认清自身存在的价值。

梭罗一生热爱真理。他的真理的丰富性,使得一些即使不用堆砌的字句,读起来也像是一个神话格式的谜语。也许,这种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象征意味,正是一些伟大作品的共同点。 iCM+aVqKNaiYY7x+1JETENkcUvrD/2TDRUOlaTtAgImoB4u3LwcXm4FYIuoI2aa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