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幽幽后宫深几许1

历代后宫妃嫔等级制度

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不同的王朝中,有一个逐步成熟的封建官场等级制度一直运行着。同样,在不同的皇帝后官,一个同样等级清晰的后宫女人等级制度也在悄然地运行着。

夏殷以前,中国后妃制度比较简单,文字记述也很模糊,将天子的配偶统称为妃。如黄帝有四妃,帝喾有四妃。正嫡叫元妃,其他的都称为次妃。

周代天子开始立后,正嫡便叫王后。《周礼》规定:天子立一后,三夫人(正一品),九嫔(正二品),二十七世妇(正三品至五品),八十一御妻(正六品至八品),共121人五者相参,以定尊卑。与外朝六官、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相对应。“六宫”即前一宫,后五官。“后五宫”指后一官、三夫人一官、九嫔一宫、二十七世妇一宫、八十一御妻一宫。后正位宫闱,体同天王;夫人坐论妇礼(啥事也不干,只陪伴国王);九嫔掌教四德(负责处理皇宫事务);世妇主丧、祭、宾客(主持祭典和招待入官朝觐的贵妇);女御序王燕寝(负责安排嫔妃们依次陪侍国王过夜)。

到了公元前3世纪的秦王朝,花样翻新:超级为“皇后”,第一级为“夫人”,第二级为“美人”,第三级为“良人”,第四级为“八子”,第五级为“七子”,第六级为“长使”,第七级为“少使”,但史书上没有记载她们的职务是什么。

汉帝国后妃制度继承秦制,并明确规定皇帝的祖母称太皇太后,母亲称皇太后,中国后妃制度的母后称号就此确定,历代相沿。公元前2世纪70年代,西汉王朝第七任皇帝刘彻,对此再度进行改组。于是,大批美丽的词藻洋溢纸上,他把皇宫里排山倒海的美女分为十级--超级为“皇后”,位比皇帝,爵比皇帝;第一级为“婕妤”,位比宰相,爵比亲王;第二级为“娌娥”,位比上卿,爵比列侯;第三级为“傛华”,位比中二千石(副宰相),爵比关中侯;第四级为“充依”,位比真二千石(部长),爵比大上造(文官最高级,一品);第五级为“美人”,位比二千石(州长),爵比少上造(文官第二级,二品);第六级为“良人”,位比千石(州长级),爵比中更(文官第三级,三品);第七级为“八子”,位比千石(州长级),爵出左更(文官第四级,四品);第八级为“七子”,位比八百石(副州长),爵比右庶长(文官第五级,五品);第九级为“长使”,位比八百石(副州长级),爵比左庶长(文官第六级,六品);第十级为“少使”,位比六百石(县长),爵比五大夫(文官第七级,七品)。

上述的十级编制,维持了七十年,到了公元前5世纪50年代,第十一任皇帝刘奭在位,他觉得十级编制还不够,于是扩大为十五级,在最末两级之内,再分为若干级--超级为“皇后”,跟老祖宗时代一样,位比皇帝,爵比皇帝;第一级为“昭仪”,位比宰相,爵比亲王(新设的最高位号头衔,原“夫人”取消);第二级为“婕好”,位比上卿,爵比列侯(原是第一级,在新编制中,降为第二级);第三级为“娙娥”,位比中二千石,爵比关内侯(原是第二级,在新编制中,降为第三级);第四级为“俗华”,位比真二千石,爵比大上造(原是第三级,新编制中,降为第四级);第五级为“充依”,位比二千万,爵比少上造(原是第四级,在新编制中,降为第五级);第六级为“美人”,位比千石,势比中更(原是第五级,在新编制中,降为第六级);第七级为“良人”,位比千万,爵出左更(原是第六级,在新编制中,降为第七级);第八级为“八子”,位比八百石,爵比右庶长(原是第七级,在新编制中,降为第八级);第九级为“七子”,位比八百石,爵比左庶长(原是第八级,在新编制中,降为第九级);第十级为“长使”,位比六百石,爵比五大夫(原是第九级,在新编制中降为第十级);第十一级为“少使”,位比四百石,爵比公乘(原是第十级,在新编制中,降为第十一级。“公乘”,文官制度最末一级);第十二级为“五官”,位比三百石(“五官”,雇员阶层最高一级,年薪只三百石,微不足道,十二级以下,是刘爽新发明的,但只算雇员阶层,已没有爵位可比。好像少尉以下,便不能算军官,只能算士官矣。);第十三级为“顾常”,位比二百石(雇员阶层第二级,更微不足道);第十四级的名堂颇多,级内再分六等:“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娣”“夜者”,位比百石;第十五级也有两等:“上家人子”“中家人子”,位比斗食(这是小老婆群最低一级,只不过比普通宫女稍有不同。例如《红楼梦》里的平儿小姐,说她是丫头吧,她却有小老婆名份,有丫头服侍她,还可管丫头;说她是正式小老婆吧,她却是个丫头,跟丫头拿一样的钱)。

曹魏时出于文学的浪漫和对雅号的喜好,嫔妃又被分成十二等: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修仪、婕妤、俗华、美人、良人。

魏太祖建国,皇后之下分后妃五等:夫人、昭仪、婕妤、俗华、美人;魏文帝增五等:贵嫔、淑媛,修容、顺成、良人;魏明帝增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剃除顺成。太和时,魏明帝诏复夫人之制,位在淑妃之上,夫人以下爵凡十二等:贵嫔,夫人位次皇后,爵无所视;淑妃位同相国,爵比诸侯王;淑媛位同御史大夫,爵比县令;昭仪比县侯;昭华比乡侯;修容比亭侯;修仪比关内侯;婕好视中二千石;俗华视真二千石;美人视比二千石俸;良人视千石俸。

晋时在皇后之下,设三夫人:贵嫔、夫人、贵人,位比三公;又设淑妃、淑嫒、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傛华、充华九嫔,位比九卿;在九嫔下设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位比千石以下官员。

北朝承魏晋制度,略有增减。“道武追尊祖妣,皆从帝谥为皇后。始立中官。余皆或称夫人,多少无限,然皆有品次。太武稍增左右昭仪及贵人、淑房等。后庭渐多矣。又魏故事,将立皇后,必令乎铸金人,以成者为吉,又则不得古也”。

北魏孝文帝改定内官:左右昭仪视大司马,三夫人视三公,三嫔视三卿,六嫔视六卿,世妇视中大夫,御女视元士。后来又置女职,以典内事:内司视尚书令、仆;作司、太监、女侍中三宫视二品;监、女尚书、美人、女史、女贤人、女书史、书女、小书女五宫视三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宫人视四品:表衣、女酒、女飨、女食、奚官女奴视五品。南朝宋在晋制上有增有删,至宋明帝时规定:以贵嫔、贵妃、贵姬为三夫人;以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以婕妤、俗华、充华、承微、列荣为五职;另设散役包括美人、才人、良人。

南朝齐高帝建元元年,设置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修华、修仪、修容、淑妃、淑媛、淑仪、婕妤、傛华、充华为九嫔,美人、中才人、才人为散职。建元三年,太子妾分三等:良娣、保林、才人。子宫置内职,良娣比开国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驸马都尉。

南朝梁、陈以贵妃、贵嫔、贵姬为三夫人;淑媛、淑仪、淑容、昭华、昭仪、昭容、修华、修仪、修容为九嫔;婕妤、傛华、充华、承微、列荣为五职;美人、才人、良人为三职。

北周宣帝自称为天元皇帝,皇太后便被尊为天元皇太后,又设正阳宫皇后、天皇太后、天皇后、天右皇后、天左皇后,后宫制度至此全乱了。大象二年二月,改制诏为天制,敕为天敕。颂令:尊天元皇后为天无皇太后,天皇太后李氏为天元圣皇太后,天元皇后杨氏为天元大皇后,天皇后朱氏为天大皇后,天右皇后元氏为天右大皇后,天左皇后陈氏为天左大皇后,正阳官皇后称皇后。

隋文帝杨坚得天下后,鉴于前朝的积弊,一一加以革新。后宫中也一改旧制,只设皇后正位宫闱。开皇二年,吩咐依照《周礼》著内官程式,省减后宫人数,规定嫔3人,掌教四德,视正三品;世妇9人,负责宾客祭祀,视正五品;女御38人,主管女工丝台,视正七品。

隋炀帝时,后妃、嫔没有专职,“唯端容丽饰,陪从燕游而已”。炀帝醉心此事,自制嘉名,以贵妃、淑妃、德妃为三夫人,品第一;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为九嫔,品第二;婕妤12人,品第三;美人、才人15人,品第四;为二十七世妇,宝林24人,品第五;御女24人,品第六;采女37人,品第七,为御妻。总计120人。另有承衣刀人等,“皆趋侍左右,并无员数,视六品以下”。

唐代皇后以下,设四夫人:贵妃、淑妃、德妃、贤妃;九嫔: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嫒、充仪、充容、充媛;二十六世妇:婕好、美人、才人各9人;八十一御妻:宝林、御女、采女各26人。

唐王朝宫廷初期:第一级惠妃,第二级淑妃,第三级德妃,第四级贤妃,位比亲王;第五级昭仪,第六级昭容,第七级昭媛,第八级修仪,第九级修容,第十级修嫒,第十一级充仪,第十二级充容,第十三级充嫒,位比宰相;第十四级婕好,位比部长;第十五级美人,位比省长;第十六级才人,位比厅长;第十七级宝林,位比郡长(太守、知府);第十九级采女,位比县长。

唐开元时期,以皇后以下设四夫人不合旧制,“乃置惠、丽、华三妃,六仪,四美人,七才人,而尚官、尚仪、尚服各二”。

唐明皇李隆基时,第一级贵妃,位比亲王,第二级惠妃,第三级丽妃,第四级华妃,位比宰相;第五级芳仪,第六级芬仪,第七级微仪,第八级昭仪,第九级修仪,第十级充仪,位比部长;第十一级美人,位比省长;第十二级才人,位比厅长;第十二级尚官,第十三级尚仪,第十四级尚服,位比郡长(太守、知府)。

两宋嫔御的名号没有准则,比较杂乱。大致地说,初入官时,女子的名号有:侍御、红霞帔;再进一步,封君,封夫人。南宋改君为夫人,君和夫人在人数和郡名上没有一定。夫人以后,再进便是才人、美人、婕好,然后进为昭仪、昭容、修媛、修仪、修容、充媛、婉容、婉仪、顺容、贵仪等;再进为妃一级:贵妃、贤妃、德妃、淑妃、宸妃。宋后官的显著特色是无定位,由初级开始,随宠遇增长,不断晋级。

辽代皇后之下,有元妃、德妃、文妃、惠妃,各妃之间没有什么等级差别。元代除了皇后和各妃这两个称谓,后宫中再没有别的名号。金代则复杂和完善一些。

金是女真人建立的王朝。金代明确规定,选后不取自庶族。金创国之初,后官嫔妃没有名号。到金熙宗时,始有贵妃、贤妃、德妃之称。海陵王执政时,后宫寝多,宠妃有12位:元妃、姝妃、惠妃、贵妃、贤妃、宸妃、丽妃、淑妃、德妃、昭妃、温妃、柔妃。金世宗天定年间,后官简少。金章宗明昌时期,后宫规制大备。

金代后宫仿照汉制定了一套嫔御制度,明文确定:皇后下设贵妃、贤妃、德妃三妃,正一品,同汉三夫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正二品,同汉九嫔;婕妤9人,正三品;美人9人,正四品;才人9人,正五品;同汉二十七世妇;宝林27人,正六品;御女27人,正七品;采女27人,正八品,同汉八十一御妻。另有尚宫、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都不得是后官内官。

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朝代,元后宫除了正皇后以外,不无所谓的第二皇后、第三皇后,只要皇上高兴,设多少皇后都行。

明代的后官宫女很多。宫女被皇帝御幸以后,便获得妃的名号,进入了皇帝嫔妃的行列。但明代后官除了皇后的称谓,只有妃这一级,没有嫔。妃有贵妃、淑妃、宁妃、贤妃、恭妃、宸妃、康妃、庄妃、裕妃,其中贵妃在妃这一级中地位最高。

清太祖初起时,官闱未有位号,俗称妃为“福晋”。到了清入关以后,坐镇北京的第二位皇帝康熙皇帝玄烨确定了后官号位定制:尊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太皇太后、皇太后住慈宁官,太妃、太嫔随住;皇后坐镇中官,主持后宫事务:皇后下设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分住东西十二官;嫔以下设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随皇贵妃分住东西各宫。清后宫制度规定,皇帝大婚之前,选八位比皇帝大的宫女,供皇帝进御,即献身皇帝。八位宫女都有名分,授以宫中四个女官的职衔:司账、司寝、司仪、司门。

三宫六院嫔妃有多少

帝王是一个特殊的阶层,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不仅理所当然实行一夫多妻的婚姻制度,而且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天下美女人宫侍奉自己一个人。关于帝王妃嫔制度始于何时,难以确考,而帝王妃嫔的数量、名号、等级制度,历朝历代也各不相同。所谓“三官六院七十二妃”只是民间一种大概的说法,与实际的后官体制并不符合。

《史记·五帝本纪》以及《烈女传》等典籍记载,帝尧将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一并嫁给了帝舜,姊妹共事一夫,这大概是见诸文献的最早的君王的“一夫多妻制”。而根据郑玄所注《札记·檀弓》,帝喾、帝尧都是四妃,帝舜有三夫人。

据《通典》记载,“天子娶十二女即夏制也”。“殷人又增以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也就是说,夏王的后妃有12人,殷商王的后妃有39人。后妃制度真正发轫于西周时期,明确天子的后妃是121人。《礼记·昏义》云:“古者天子后立六官,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在后宫内,王后为六宫之主,妃嫔的地位据说与西周的官爵等级是相对应的。“三夫人”位同三公、诸侯,“九嫔”如同九卿,“世妇”如同大夫,“御妻”如同士。虽然很多学者认为,这些记载不无附会或者带有理想色彩,但是《周礼》《礼记》的记载确实对后世的后妃制度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的侍妾人数已达数百人。《孟子·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管子·小匡》篇说齐襄公“唯女是崇,九妃六嫔,陈妾数千”。这数千人大概包括了宫中女乐和宫女。

秦并六国,统一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称帝后,在后宫建立了由皇太后、皇后、夫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等构成的后妃体制。秦始皇后官规模如何,史书没有详细的记载。但是,秦始皇在咸阳先后建成宫殿270余座,沿泾、渭两河岸边东西绵延400余里,官室的规模如此庞大,居于宫中的人数之众也就可想而知了。唐代文人杜牧的《阿房官赋》从文学的角度描写了秦始皇后妃之众,“朝歌夜弦,为秦官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另外,“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36年,有的宫人竟然始终没有轮上见皇帝一面。《史记·秦始皇本纪》,《正义》引《三辅旧事》:“……表中外殿观百四十五,后官列女万余人……”

看来,秦始皇的后官人数已经从春秋战国时期的数千人上升到万余人。

西汉王朝建立后,不仅“采选”制度渐渐形成,而且妃嫔等级制度也逐步确立。据《汉书》卷97上,《外戚传序》及颜师古注,汉初“嫡称皇后,妾皆称夫人”。承秦制,有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长使、少使之号,武帝的时候设置了婕妤、娌娥、傛华、充依,元帝加昭仪,于是在“位同至尊”的皇后以下,妃嫔就分为了14个等级:昭仪、婕妤、娙娥、俗华、美人、八子、充依、七子、良人、长使、少使这II个等级是有爵位的,并与朝廷的爵位、官职、俸禄挂钩;第十二等级是“五官”,第十三等级是“顺常”,都没有爵位,俸禄分别是三百石和二百石:第十四等级也无爵位,俸禄只有百石,名号有无涓、共和、娱灵、保林、良使、夜者等。此外还有每年采选人官未能进入上述等级的普通宫女,她们没有封号,也称“斗食”“有秩”,人数众多。

王莽的新朝虽然短命,但期间后宫人数也不少。《后汉书》卷41《刘玄传》:

“王莽败,唯未央宫被焚而已,其余官馆一无所毁,宫女数千,备列后庭。”

东汉光武帝刘秀鉴于西汉弊政,崇尚俭约,裁减后宫的人数和供奉。据《东汉会要》卷2《内职》,后富有爵秩的只有皇后和贵人两个等级,下置美人、宫人、采女三等,“岁时赏赐充给而已”。然而,没有多久东汉的后宫规模就扩大起来,顺帝时,“官人侍御,动以千计”。桓帝时后宫女子已达到五六千人。《后汉书补逸》卷20《陈蕃》,陈蕃谏桓帝:“宫女数千,脂粉之耗,不可胜数。”

魏晋时期,妃嫔制度又有变化;据《三国志·魏书·后妃传》,曹操建魏国,在王后之下设夫人、昭仪、婕好、容华、美人五等;曹丕称帝,增设贵嫔、淑嫒、修容、顺成、良人五等;魏明帝曹睿即位,又增设淑妃、昭华、修仪三等,去除顺成。于是,皇后之下共设12个等级,依次是贵嫔、夫人、淑妃、淑媛、昭仪、昭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美人、良人。

晋武帝时,皇后之下,设贵嫔、夫人、贵人为三夫人,位比三公;以淑妃、淑媛、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傛华、充华为九嫔,位比九卿;在九嫔以下还设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等作为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爵位比千石以下官员。晋灭东吴之后,武帝把吴主孙皓的姬妾、宫女五千余人据为已有,后宫增至一万余人。《晋书》卷3l《胡贵嫔传》:“武帝多内宠,平吴之后,复纳孙皓宫人数千,自此掖庭殆将万人,而并宠者甚众。”

南北朝时,后富名号屡屡变更,人数有增无减。

据《隋书》卷36《后妃传》,隋文帝在独孤皇后死后,确立妃嫔制度,三贵人分别为贵妃、淑妃、德妃;九嫔为顺仪、顺容、顺华、修仪、修容、修华、充仪、充容、充华;婕好十二人,美人、才人十五人,合为二十七世妇;保林二十人,御女二十四人,采女三十七人,合为八十一御妻。隋炀帝时还有所谓“承衣刀人”等姬妾,动辄数千,随意而置。

唐代后宫人数之多空前绝后,《旧唐书·宦官传》:“开元、天宝中,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官,皇子十宅院,皇孙百孙院,东都大内、上阳两官,大率宫女四万人。”《新唐书·宦者传上》:“开元、天宝中,宫嫔大率至四万。”

据《旧唐书》卷51《后妃传序》,唐初在皇后之下设置四妃,即贵妃、德妃、淑妃、贤妃;九嫔为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嫒;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合计二十七人;保林、御女、采女各二十七人,合计八十一人。

唐高宗时,裁撤后官人数,更易内官名称,置赞德两人代替四妃;宣仪四人代九嫔;承闺五人代美人;承旨五人代才人;卫仙六人代保林;供奉八人代御女;侍栉二十人代采女;又置侍巾三十人,统称“内官”。

据《唐六典》卷12《内官》,唐玄宗时根据法象之意改四妃为三妃,名为惠妃、丽妃、华妃,并以六仪代替九嫔,名为淑仪、德仪、贤仪、顺仪、婉仪、芳仪。另外,还有美人四人,才人七人。

皇帝之外,太子东宫亦有“内官”,设太子妃一人,下有良娣、良媛、承徽、昭训、奉仪等品级。

唐玄宗虽然改四妃为三妃,但是仍封杨玉环为贵妃,惠、丽、华三妃照旧设置。杨贵妃原来嫁的是玄宗的第18个儿子寿王李瑁,武惠妃是李瑁的亲生母亲。武惠妃死了以后,“后官数千,无可意者”,所以玄宗才看上了儿媳妇杨玉环。

后宫女性的身份除了后妃,还有女官、宫伎、宫女。虽然后三者与皇帝之间并无配偶的名分,但是皇帝对她们是有着宠幸的权利的,随时可以占有,亦随时可以抛弃。

从南北朝起,后官设立女官系统,佐治内事,掌管着后妃的教育以及衣食供给等。唐代的女官制度进一步完善,分门别类,职掌清楚,除了管理六宫各类事务,皇帝升殿上朝亦有女官随侍。唐代的女官机构仿照朝廷的六部二十四司设六局二十四司,六局分别为:尚官、尚仪、尚服、尚食、尚寝、尚功,统称“六尚”,都是正五品。此外,还设有宫正一人,也是正五品。据统计,从正五品到正八品的女官共有252名,女史85名,还有分担各类杂物的官人若干。

“所谓官妓,是专指在皇宫内服务的女妓,主要供皇帝享乐,同时也为政府和社会服务。”(武舟《中国妓女文化史》)宫妓由宫廷供给衣食,属于后宫女性的一部分。虽然她们有着被皇帝占有的可能性,但实际上由于后宫女性人数众多,轮到她们侍寝的机会微乎其微。

内外教坊中伎女分为“内人”“宫人”“搊弹家”三类。崔令钦《教坊记》:

“妓女人宜春院,谓之内人,亦日前头人,常在上前头也”;“官人”指的是云韶院的伎女;“搊弹家”则是从民间选人宫中学习音乐的女子。

至于宫女,唐代都城长安,东都洛阳都有大量官室,亦配置大量宫人。在洛阳的上阳宫,住着大量失宠或者从来不曾得宠的宫人。

五代十国时期,妃嫔与宫廷女官合二为一,名目繁多,人数多达数千人。

宋代的后宫规模比唐代大为缩减,一般维持在数百人。最高数字是风流天子宋徽宗时的万人左右。辽金元三朝均为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与汉制略有不同,但又受到汉制很大影响。明代妃嫔中以贵妃地位最高,等级时有变动,人员亦不局限于规定的常数。据《清朝野史大观·清官遗闻》:“明季宫女至九千人。”

清代是后宫人数最少的朝代,而且后官内职一概使用宦官,不置女官。皇后主内治总摄六宫,以下妃嫔分四等,皇贵妃一人,贵妃二人,妃四人,嫔六人,之下还有贵人、常在、答应三个等级,没有固定数额,随妃嫔分居东西十二官。

清代的宫女一般在四五百人,而且康熙皇帝规定未得封号的秀女,二十五岁遣出宫外,使宫女的采选和释放成为一种正常的运行机制。

1923年9月,残余的清皇室遣散宫女,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释放宫女,后宫制度也随之衰败直至崩溃。

历代君主以一己之利、一人之乐为目的,以千万女子的青春为代价构筑了人数众多、等级森严的后宫体系,更是制造了一种畸形的婚恋制度。后宫的后妃们无论是权倾一时,还是独得恩宠,都无法回避她们以色事君、成为帝王玩物的事实。

后妃们为了在残酷的后宫中生存,不得不参与钩心斗角、惨绝人寰的政治斗争。

虽然后妃制度作为封建遗存早已陈封在历史之中,但这一制度对中国女性摧残是发人深省的。

历代帝王如何选美

帝王又称为“九五之尊”,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威,这种权威体现在许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对女性的大量占有,皇帝享有“三官六院八妃九嫔七十二御妻”;并有大量侍妾作为后妃的补充,这些女子称为宫女或宫人。她们要随时提供皇帝所需的服务。由于历朝历代的嫔妃制度的差异,帝王所拥有的异性多寡也随之不尽相同。但有一点却是无庸质疑的,中国古代帝王所占有的女性数量之多,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而且历朝历代后宫嫔妃是呈递增之势,有增无减。

历代帝王后宫中这成千上万的妃嫔和宫女是怎样人官的呢?据史书记载,她们最初来自征战,战败国的女俘会成为战胜国帝王的嫔妃和宫女。《易经》上有“匪寇婚媾”之语,说明远古时期的婚媾手段与匪寇之争并无大异。《晋书》上载“昔夏桀伐有施,有施人以妹喜女焉;殷辛(殷纣王)伐有苏,有苏人以妲己女焉”。

妹喜和妲己是中国古代少有的美人,而她们都是因讨伐有施和有苏而获得的,西周末的君主幽王姬宫涅,出兵打败褒国(今陕西汉中地区褒城一带),褒国献上美女褒姒后,周幽王才肯罢兵。

然而,随奴隶制度逐步瓦解,帝王后宫中的嫔妃主要来源有:一是友邦的赠送。如晋文公重耳逃亡到秦国,秦穆公把已嫁给晋太子为妻的亲生女改嫁给重耳,还先后送给重耳五个美女,帮助重耳回晋国杀晋怀公。秦穆公的一切行动只为了利用重耳控制晋国。战国时代,美女被帝王们当作是一种礼物相互赠送,更是司空见惯。二是臣子进献。战国末期,七雄并立。秦孝文王为取信于赵国,将夏姬所生之子异人(后更名子楚)作为人质送往赵国的国都邯郸,于是便发生了大商人吕不韦献姬谋政的故事。到了秦汉时期,皇帝皇宫的嫔妃是按照一些制度从民间良家子中选出一些符合制度的女人,其中有大部分宫女都运用强权被迫入官服役的。

东汉时,每年八月,宫中派中大夫、掖庭丞内廷官偕同精通相术的人员,一起到京都洛阳乡中,挑选良家子。挑选的标准是,年龄在十三岁以上,二十岁以下,姿色秀丽、容貌端庄、面相合乎相法者。选中者当即坐上车,加载宫中。

东汉以后,遴选后妃形成制度。每年秋季八月开始从民间遴选良家女子。三国时期,三国鼎立争雄,各国没有从民间选取民女人宫。宫人的征集多靠战争中掠夺女子、籍没罪臣妻妾、女儿入宫,从民间选送者是少数。晋武帝夺得皇帝宝座后,下诏“禁天下嫁娶”,进行大规模选美,晋武帝后官美女五千人,晋灭吴后,又把东吴孙皓后官美女五千人全部接收下来,使后宫人数达到一万人。

魏晋南北朝时,史书记载十六国后赵皇帝石虎,劫夺民间妇女三万置后宫。石虎的儿子太子石宣和诸公也仿效石虎的选美,也有美女一万之众。

石虎的十二位选美使者因选美有功封为列侯。石虎选美采用极为残忍的手段,杀夫、夺妻,被逼得愤而自尽者,前后有三千之众。荆、楚、徐、扬为之一空。

“百姓有美女……求之不得,便诬以犯罪,死者百余家,海岱、河济间人无宁日”。

隋炀帝杨广败南陈时,听说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有倾国之貌,攻入建康(今南京)之际急命臣下高颖留下张丽华,但高颖没有听令,将张丽华斩首,杨广愤恨不已,耿耿于怀。唐玄宗时,每年派遣使臣到全国各地挑选美女,充实后官。

《清异录》记载下南唐后官,美女如云,彩蝶飞舞,蜻蜓游弋花丛。李后主宫中,最有名的是窗娘和缠足之事。尧娘纤弱秀丽,能歌善舞。后主为她造了大莲花。莲花上面装饰各种宝物,中间是五色莲,后主还命尧娘用布带把双脚缠起来,使足尖像月牙,然后让尧娘在莲花上飞旋、凌波,跳后主喜欢的舞蹈。从此以后,后宫美女人人皆模仿以讨好君王,这一发明,竟影响了中国上千年,害苦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妇女。唐镐诗云:“莲中花更好,云里月长新。”就是为窗娘缠足所作。

元代时,清礼亲王昭裢说:“元朝,后官宫女多至四万,久禁不放。”明、清二代,宫中的嫔妃数量之多虽未明确记载,但史书中却记载着许多大臣劝谏皇帝尽量裁减宫女的事情,由此可以看出明清二代的后宫女性亦不甚少。

纪昀在《明懿安皇后外传》中记载了明熹宗天启元年“选美”的盛况:“熹宗朱由校将举行大婚礼,先期选天下淑女十三至十六者,有司聘以银币,其父母送之,正月集京师(今北京市),集者五千人。”可谓盛况空前,接着又说:“天子分遣内监选女,每百人以齿(以年岁大小)序立。内监循视之,日:某稍长、某稍短、某稍肥、某稍脊,皆扶出之。遣归者千人。”然后“诸女分立如前,内监谛视耳、目、口、鼻、发、肤、颈、肩、背,有一不合法相者去之。又使自诵籍、姓、年岁,听其声之稍雄、稍窳、稍浊、稍吃者皆去之,去者复二千”。次日,“内监各执量器,量女子之手足。量毕,复使周行数十步,以观其风度,去其腕稍短、趾稍巨者,举止稍轻躁者,去者复千人。其留者仅千人,皆招入宫。分遣官娥之老者引至密室,探其乳,嗅其腋,扪其肌理,于是人选者仅三百人,皆得为宫人之长矣。在宫一月,熟察其性情言论而评汇其人之阴柔愚智贤否,于是人选者五十人,皆得为妃嫔矣”。五千人,最后才选上五十人,真可谓“百里挑一”。这种“选美”制度一直沿袭到清朝末年。

清代皇帝的选美制度是不同于与其他朝代的,它创立了具有自己特点的“选秀女制度”。如果按照爱新觉罗·溥杰的夫人嵯峨浩的《食在宫廷》中的说法,选秀女之事从顺治二年起“直到康熙帝之后,这种事一次也没有发生”。但事实并非如此。

顺治皇帝6岁登基,14岁举行大婚,24岁死去,在位18年。前7年由多尔衮摄政,那时顺治才十来岁,自然不会有选秀女这事,多尔衮虽然专横,却从未选过秀女。顺治七年,多尔衮病死。翌年顺治帝亲政,同年举行大婚礼,册立科尔沁蒙古旧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但顺治十年八月,即以皇后乃“睿王于朕幼冲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与朕意志不协,宫阃参商”为由,下令将其降为静妃,改居侧宫。

顺治十年十月,他下令“选立皇后,作范中官,敬稽典礼。应于在内满洲官民女子,在外蒙古贝勒以下,大臣以上女子中,敬慎选择”。这次选秀女,从上谕颁布后,直到第二年五月,才择定科尔沁蒙古镇公绰尔济之女,废后静妃的侄女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并于同年六月举行了大婚礼。

尽管“选秀女”这一词并未在顺治的前述上谕中出现,但为了解决皇帝的配偶,而在满蒙官民女子中大规模阅选的做法,却与后来所谓的“选秀女”的制度是完全一样的,实为清代皇帝第一次选秀女。

当制度被定型以后,即每三年在固定的八旗内部选一次秀女。其目的正像清人吴振或指出的“或备内廷主位,成为皇子皇孙栓婚,或为亲郡王及亲郡王之子指婚”。即是说,从八旗之中选出符合制度的秀女不仅是给皇帝做后妃用的,有的也可能是配给皇帝其他的宗亲用的。

清代选秀女有着非常严密的制度。秀女一般从满、蒙八旗中遴选。凡年龄在14至16岁(虚岁),身体健康无残疾的旗籍女子,都必须参加阅选。嘉庆六年以前,甚至是公主下嫁所生之女也不能破除此例。秀女年满14岁称“及岁”,超过17岁称“逾岁”。“逾岁”者一般不再参加挑选。如因某种原因未能阅选者,则必须参加下届阅选,否则即使到了二十余岁也不能在家人的擅自主张下下嫁于他人,违者将受惩处。凡应选的旗女,在未阅前便私自与他人结婚者,也将由该旗都统参查治罪。

即使的确因残疾不堪不能参加选秀者,亦须各旗层层具结,呈报本旗都统,然后由都统咨行户部上奏皇帝,才能免选。乾隆六年时,两广总督玛尔泰的女儿恒志,年已过17岁,但从未人选秀女,玛尔泰为此曾专摺奏请为女完婚,结果遭到皇帝的斥责。

如果被选中记名的秀女,在记名期内(一般为五年)私相聘嫁,那么上至都统、副都统、参领、佐领,下至旗长及本人父母,都要受到一定的处分。如果选中留牌子的秀女久不复选,而记名期已过,那么,这样的女子只得终身不嫁了。

户部负责主办选秀女这个活动。届时,由户部行文八旗各都统衙门、直隶各省驻防八旗及外任旗员,将适龄备选女子呈报备案。每届入选日期,均由户部奏准,然后通知各旗,具备清册,准备入选。

在阅选之日,秀女们都在神武门下车,按顺序排列,由太监引入顺贞门,让帝后们选看。选看地点各朝各代不尽相同。同治年间慈安和慈福两位皇太后曾在“静恰轩”选看秀女,而光绪皇帝的后妃则是在西宫体元殿选看的。

《养吉齐丛录》曾记有嘉庆、道光年间选秀女的经过情况:挑选八旗秀女时,每日选两旗,以人数多寡匀配,不序旗分也。挑选之前一日,该旗参领、领催等先排车,如挑正黄、镶黄两旗,则正黄之满、蒙、汉分三处,每一处按年岁册分先后排定,然后车始行。首先是正黄之满州,继而蒙古、汉军。接着是镶黄之满、蒙、汉,贯鱼衔尾而进。车树双灯,各有标识。日夕发轫,夜分人后门至神武门外,候门启,依次下车而人。其车即由神武门夹道出东华门,由崇文门大街直至北街市,还绕入后门而至神武门,计时已在次日巳午之间。选毕者,复依次登车而出,各归其家。虽千百辆车,而井然有序,俗谓之排车……应选女子入神武门至顺贞门外恭候,有户部司官在彼管理。至时太监按班引入,每班五人,立而不跪,当意者留名牌,谓之留牌子,定期复看,复看而不留者,谓之格牌子。其牌子书某官某人之女,某旗满州人(蒙古、汉军,则书蒙古、汉军)。入选秀女,凡获得皇帝封号者,至死不得出官另嫁。被选定为皇后的秀女,还必须通过大婚礼,由大清门、午门入官,至坤宁宫完婚。

历代帝王如何临幸妃子

皇帝高高在上,呼风唤雨,力掌乾坤,权倾天下!嫔妃进御之事,是内廷的一件要务,如在外廷皇帝上朝一样重要。对于皇帝来说,后者可以免去,而前者一日不可或缺。后富有专人负责办理、记录寝妃进御之事。

周代已有负责君主阴事的阴令。汉代的掖廷令“昼漏不尽八刻,白录所记推当御见者”。就是在夜晚来到之前,记上当日谁侍御寝。

东汉以后这件任务由宦官负责。各个朝代,宫中都有一本备忘录,专记皇帝御幸之事,以备日后查考。如同外廷大臣克尽职守一样,负此职的宦官也是一丝不苟。

北魏文成帝偶然登楼四望,见平城宫内有一位美人。文成帝问左右的人:“此妇人佳乎?”众人一致赞同。于是,文成帝走下白楼,向美妇人走去,两人宿于斋库。该女李氏因此怀孕。

日后皇太后查问,恰有守库者在库墙上记下了当时的时间和事件,两相核对,无差错,李氏怀的这个胎得到了承认。由此可知,皇帝办事固然随心所欲,记录者也能捕捉到踪影,守库者本不负责此职,事关重大,也得及时记录。

西晋武帝的后官生活是和羊车联系在一起的。武帝司马炎是司马昭之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说司马昭握朝中大权,想取代皇帝,但他至死也没有下定决心。他的儿子司马炎早就不耐烦了。权臣虽然有权,但色欲的满足却比不上皇帝,权力即使大过皇帝,也不能像皇帝一样享受无数的美色。

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就早已对老妻厌烦了。司马懿曾卧病在床,正室张春华已经色衰爱弛,蹑手蹑脚地前来照顾丈夫。司马懿一见这个黄脸婆就骂道:“老物可憎,何烦出也!”张春华又羞又恨,要绝食自杀。司马昭兄弟们都同情母亲,也跟着绝食。司马懿发现连累了儿子们,忙向张氏致歉,张氏和儿子们才开始进食。事后司马懿私下对他人说:“老物不足惜,虑困我好儿耳!”

司马炎三十岁那年,司马昭死,他取代了父位,立即逼魏帝禅让,自己登上了帝位。他要好好享受只有皇帝才可享受的待遇。祖父的委屈他不会再遇上了,后富有的是美人。

晋武帝开创了后官万人的历史纪录。由于宫嫔数量太多,晋武帝最初也头痛于到何处过夜。后来,发明了羊车,用羊车载着他在后官的小路上漫游,羊车停到谁的门前,就由谁来侍寝。

官嫔们都盼望皇帝的羊车在自己的门前停下。这时,便有聪明的女子显示智慧了,她们用竹叶插在门前,把盐汁洒在通往门口的小路上,引诱羊舐着盐汁,顺路走到门前,吃门上的竹叶,于是,车子就停了下来。

从此,羊车成了后宫的传世宝物。

风流皇帝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后宫女子多至四万,不知道怎样安排她们为他服务。下朝后走向后宫的皇帝,脚步有些徘徊,打不定主意去找谁,今夜宿在何处。后来,玄宗想出了一个办法,每天将一群官嫔集中在一起,让她们投骰子,投中者中最优胜者,当夜侍寝。私下里宦官把骰子称为“锉角媒人”。

春秋季节,唐玄宗令后宫女子们在门前栽花,玄宗追随着一只蝴蝶走,蝴蝶落在谁的门前,当晚便宿在该处,此法称为“蝶幸”。由于进御的女子太多,玄宗难以一一记住她们的姓名和相貌,便又发明了一则风流办法,将已进御的宫女臂上,打上“风月常新”之印,再渍以桂红膏,使印记牢固,经水洗不褪色。

自杨贵妃入官,夺得皇帝的独宠后,“锉角媒人”、蝴蝶和“风月常新”印都派不上用场,后宫女子只得在七夕向牛郎织女诉幽情。

后来,唐敬宗发明了一种“风流箭”,用意也是决定侍寝之事。用竹皮做弓,纸做箭,纸中间密贮龙麝末香。让官嫔聚在一起,敬宗搭箭一射,中箭者浓香触体,了无痛楚。后来宫中流传着“风流箭中的--人人愿”的话。

后妃宫女的佩物--环,在皇帝的御幸制度中有一定的意义。“环”与“还”同音。后妃在侍寝时寻问皇帝何时回去不直言,而是用佩玉鸣佩环,问:“何时大刀头?”这又拐了一道弯,因环系于刀头,使用刀头代指环。如后妃宫女遇月经,不能侍寝时,也不能直言,而是以丹注面,灼然为识。

蜥蜴因其特有的用途被称为“守官”。蜥蜴被用朱砂喂养于器皿中,因以朱砂为食,身体尽赤,食满七斤以后,将其捣成碎末。用这些赤色粉末涂在或点在宫女肢体上,可以终身不灭,但有房事时则灭。李贺《宫娃歌》中有句诗:“蜡光高悬照纱空,花房夜捣红守宫。” GHO3QavHPFcZ1Y4Lj8st6Q3/+R4iiPSPOJo1ASJHAIW1119Wc29MdBbi6n1eF4S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