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政治·治国篇1

仁之所在,天下归之;德之所在,天下归之。

--语出西周姜子牙《六韬·文韬·文师》。拥有仁爱,天下人就会归附;实施德政,天下人就会归附。

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

--语出《尚书·酒诰》。为政的人不应该把水作为镜子,而是应该把人民当做镜子。比喻应以百姓的反映检查为政的得失。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语出《尚书·夏书·五子之歌》。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百姓稳定了国家才会安定。

天视自我民视,天聪自我民聪。

--语出《尚书·泰誓中》。上天所能看到的正是百姓眼中所看到的;上天所听到的正是从百姓那里所听到的。

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语出《尚书·周书·蔡仲之命》。上天对人不分亲近远疏,只帮助那些有德行的人;民心不会永远忠于一个君王,只有对自己有恩惠,百姓才会归附他。

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语出《易经·系辞下》。君子平安的时候不忘危险,生存的时候不忘败亡,大治的时候不忘动乱。这三句话强调的是做人和治国要有一种忧患意识。

上无骄行,下无谄德。

--语出春秋时期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国君不骄傲自大,下面的人就不会阿谀奉承。

不因喜以加赏,不因怒以加罚。

--语出春秋时期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上》。不因为高兴就多加奖赏,也不因为愤怒就加以惩罚。说明奖惩不应因个人的喜怒而变化不定,而是应该有一定的标准。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语出春秋时期晏婴《晏子春秋·内篇·谏上》。(古代贤明的君王)自己吃饱了却知道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却知道还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却知道还有人正在辛劳。

节欲则民富,中听则民安。

--语出春秋时期晏婴《晏子春秋·内篇·问下》。(统治者)节制享乐的欲望,老百姓的生活就能富足,判案断事不偏听偏信,人民的生活就能安宁。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语出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十三章。重视国家的根本像重视自己身体的病患那样的人,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去治理;爱惜国家的根本像爱惜自己的身体的人,可以把天下委托给他去治理。

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语出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我没有过多地干涉百姓,人民自然就会富裕,我没有太多非分的要求,人民自然就会淳朴。

治大国若烹小鲜。

--语出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治理一个国家就好像煮小鱼,手法要简单。比喻治理国家要合乎民意、顺其自然,不要总是人为地干预。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语出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七十三章。天道之网,极为广大,虽然看起来稀疏,但决不会有所疏漏。常用来比喻坏人难以逃脱制裁。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语出春秋时期老子《道德经》第七十四章。既然人民不畏惧死亡,为什么还要用死亡来威胁他们呢?指严酷的刑法不能让人民屈服。

因事之是而是之,因事之非而非之。

--语出春秋时期关尹子《关尹子·三极》。事情对的就肯定它,事情不对的就否定它。也就是说,不以自己的主观好恶,来评价事情的对错。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国语·周语上》。想要堵住百姓的嘴,比起堵塞河流还要难。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成而行之,胡可雍也?若雍其口,其与能几何?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国语·周语上》。百姓心里的想法是经过成熟的考虑后说出来的,这是行成之后的自然流露,怎么可以堵塞其口呢?如果真要堵塞言路,还会有谁拥护你呢?雍,通“壅”。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年》。众人的愤怒不可触犯,一意孤行很难成功。

大义灭亲。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隐公四年》。为了维护正义,对犯罪的亲属不循私情,使受到应得的惩罚。

亲仁善邻,国之宝也。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亲近有仁爱的人,友善地对待自己的邻邦,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很宝贵的。

国无小,不可易也;无备虽众,不可恃也。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一个国家,无论多小,都不能轻视;如果没有准备,即便国家再大,人口再多,也不能倚仗。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僖公三十年》。借助了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别人,这是不仁义的;失掉了自己的同盟,是不明智的。

不义而强,其毙必速。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昭公元年》。用不道义的手段变得强大,其灭亡一定很快。

为政者,不赏私劳,不罚私怨。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昭公五年》。执政的人,不因人对自己的私事卖力就奖赏他,不因人对自己有私怨就惩罚他。也就是不能滥用手中的公权力。

上之所为,民之归也。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上层人物的所作所为,民众也会跟着做。

有德则乐,乐则能久。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君主有了德行,就能叫人民快乐;人民快乐了,国家就能长治久安。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无论诉讼案件的大小,即使不能完全查清楚,也要诚心地去处理。

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国家要兴旺就要听从民意;国家要灭亡,必定是迷信神鬼的安排。

勤民以自封者,死无日矣。

--语出春秋时期左丘明《国语·楚语下》。劳困人民以满足自己的,末日就快到来了。

得士者靖,失士者乱。

--语出战国时期庚桑楚《亢仓子·政道》。得到人才,国家就会安定;失去人才,国家就会混乱。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语出战国时期文子《文子·上义》。管理国家有一定的准则,即以对老百姓有利为根本。

世治则愚者不能独乱,世乱则贤者不能独治。

--语出战国时期文子《文子·道德》。社会安定,那么少数人也就没有机会作乱;社会动荡,贤明的人也不能仅凭一己之力使它恢复稳定。

天生万物,惟人为贵。

--语出战国时期列御寇《列子·天瑞》。上天创造了那么多事物,只有人是最珍贵的。

圣人不察乎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语出战国时期列御寇《列子·说符》。圣明之人不是着重看国家的兴亡,而是透过这一现象,着重看国家之所以兴亡的原因。

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语出《论语·颜渊》。如果百姓都富足了,那么君王怎么会不富足?百姓饥寒交迫,那么君王又怎么能富足呢?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语出《论语·颜渊》。从古到今人都难免一死,如果国家失去信任,那么政权将不会牢固。

小不忍,则乱大谋。

--语出《论语·卫灵公》。小事上不能忍耐,就往往会破坏了大计划。

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语出《论语·季氏》。国家的政治清明,那么,百姓就不会有非议了。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语出《论语·季氏》。不担心分配的财物少,而是担心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心物资匮乏,而是担心生活不安定。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语出《论语·季氏》。偏远地方的人不信服,就要推广文化、提倡德行使他们来归顺。

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语出《论语·学而》。节约费用,爱护官吏,役使老百姓要在农闲时节。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语出《论语·子路》。执政者如果自身言行正当,即便不下命令,下面的人也会去做;如果其言行不正,纵然下了命令,下面的人也不会听从。

近者说,远者来。

--语出《论语·子路》。君主向近处的百姓施惠,使其欢悦,那么远处的百姓也会纷纷前来归附。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语出《论语·泰伯》。一个人不在那个职位上,便不谋划那个职位上的政务。

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

--语出战国时期尸佼《尸子》。鱼失去水就会死,水失去鱼还是水。用“鱼”和“水”的关系比喻君民关系,统治者如果失去了老百姓的支持就会灭亡,而老百姓还是老百姓。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语出战国时期商鞅《商君书·更法》。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过去。

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

--语出战国时期商鞅《商君书·更法》。没有百倍的利益,不要轻易变法;没有十倍的功效,不要轻易改变政策。

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于礼。

--语出战国时期商鞅《商君书·更法》。如果能使国家强盛,就不必效法旧制,如果能有利于百姓,就不必遵循旧的礼制。

治则强,乱则弱。

--语出战国时期商鞅《商君书·弱民》。社会安定国力就强盛,社会动荡国力就贫弱。

以杀去杀,虽杀可也。

--语出战国时期商鞅《商君书·画策》。用杀人的办法去制止杀人,是可以的。说明用严刑来惩办坏人的必要性。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语出战国时期商鞅《商君书·修权》。蛀虫太多了,树木就会折断;墙上的缝隙大了,墙就会倒塌。比喻国家有太多的贪官、政治上有大的漏洞就会灭亡。

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

--语出战国时期商鞅《商君书·去强》。政务能在当日处理完的,可以称王天下;能在当晚处理完的,能使国家强大;要等到第二天才处理完的,国家就会削弱。

善为国者,仓廪虽满,不偷于农。

--语出战国时期商鞅《商君书·农战》。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即便粮仓总是满满的,也不会放松农业生产。

爱人者不阿,憎人者不害,爱恶各以其正,治之至也。

--语出战国时期商鞅《商君书·慎法》。对我所喜欢的人无法去阿谀奉承,对我所憎恶的人无法去陷害他,喜欢和厌恶也要遵循正道(这里指法律),这就是治国的最高境界。

为天下者不慢其民。

--语出战国时期慎到《慎子》。治理国家的人不轻视自己的百姓。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语出战国时期孟轲《孟子·公孙丑上》。采用强力去压服别人的人,不是别人信服你,他们只是力量不够而已;用仁德使别人自愿归顺的,他们就会心悦诚服地追随你。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语出战国时期孟轲《孟子·公孙丑下》。能够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而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语出战国时期孟轲《孟子·梁惠王下》。以百姓的快乐为快乐,那么百姓也会分享他的快乐;以百姓的忧愁为忧愁,那么百姓也可以与他共忧愁。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语出战国时期孟轲《孟子·尽心下》。百姓最为重要,国家次之,君主放在最后。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

--语出战国时期孟轲《孟子·尽心下》。贤德之人,总是自己先对问题有了透彻的理解,才去教导别人。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语出战国时期孟轲《孟子·离娄上》。只靠善意不足以实施政令,单靠法令,法令就无法顺利推行。

兵,恃之则亡。

--语出战国时期庄周《庄子·列御寇》。如果太依靠军队的力量,国家就会灭亡。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语出战国时期荀况《荀子·大略》。大事做不来,小事不去做,这是亡国亡身的道路。

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

--语出战国时期荀况《荀子·大略》。道义强过利益纷争,世道就会安定;利益纷争多过道义,世道就会混乱。

不富无以养民情,不教无以理民性。

--语出战国时期荀况《荀子·大略》。物质生活不富足就没有办法培养百姓的感情,不教化就没有办法陶冶民众的情操。

主好要则百事详,主好详则百事荒。

--语出战国时期荀况《荀子·王霸》。如果君主善于提纲挈领,那么百事都会做得十分周详;如果君主喜欢什么都管,那么什么事情都会荒废。说明君主应该是统筹大局,而不是事必躬亲。

听言不可不察,不察则善不善不分,善不善不分,乱莫大焉。

--语出战国时期吕不韦《吕氏春秋·听言》。听来的话一定要详细地考察,不考察就可能会分不清好坏,分不清好坏,就会酿成大祸。

令苛则不听,禁多则不行。

--语出战国时期吕不韦《吕氏春秋·适威》。法令过于严厉,人们反而不听从;禁令过于繁多,反而不能执行。

一则治,异则乱;一则安,异则危。

--语出战国时期吕不韦《吕氏春秋·不二》。统一可以达到安定有序,不统一就会导致混乱和危险。

时移而法不易者乱。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心度》。时代已经变化了,而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改变,那么,国家就会出现混乱。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心度》。法度能够跟着时代一起变化,就会使国家安定;治理的方法能够与社会实际相适应,就会有成绩。

焚林而田,偷取多兽,后必无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难一》。烧掉树林打猎,虽然可以一时获得很多猎物,但以后就不会再猎到野兽了;用欺骗的方法来对待百姓,虽然可以蒙蔽百姓一时,但以后就不会再得逞了。比喻领导者要取信于民。

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饰邪》。家里有了固定的产业,即使遇上饥荒也不会挨饿;国家有了固定的法制,即使遇上危难也不会灭亡。

国治则民安,事乱则邦危。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制分》。国家治理得好人民生活才能安定,国事混乱无序,国家就危险了。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诡使》。以私心做事的,国家就混乱,按法度办事的,国家就太平。

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主道》。如果确实有功劳,即使是关系疏远、地位卑微的人,也要赏赐;确实犯了过错,即使是亲近、宠爱的人也要加以责罚。

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扬权》。一个家中有两个当家的人,什么事情都办不成。

安危在是非,不在强弱;存亡在虚实,不在多寡。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虚实》。国家安全与否在于君王是否是非分明,而不在于力量的强弱;国家的存亡在于君王是否掌握了实权,而不在于手下有多少人。

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五蠹》。不期望完全遵循过去,也不效法那些陈规,要研究现在的事情,从而做出相应的准备。说明政策应该因时而定。

治强易为谋,弱乱难为计。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五蠹》。安定强盛有利于发展,贫弱动荡国家就很难发展。

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功名》。只用一只手拍,速度再快,也没有声响。比喻君臣之间应互相配合,才能奏效。

力多则人朝,力寡则朝于人,故明君务力。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显学》。国家强大,别人就来朝见,国家弱小,就要去朝见别人。所以,英明的君主会致力于壮大自己的实力。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有度》。惩罚有罪过的人,就是大臣也不要放过;奖赏有功劳的人,就是平民百姓也不能遗漏。

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如果赏罚不守信用,那么禁令就难以推行。

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八说》。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按才能的大小授予职务。

不怀爱而听,不留说而计。

--语出战国时期韩非《韩非子·八经》。不怀着偏爱去听取意见,不抱着成见去计谋事情。

偏听生奸,独任成乱。

--语出西汉邹阳《狱中上梁王书》。偏听偏信,就会被邪恶的人钻空子;独断专行,就可能造成祸乱。

百姓以德附,骨肉以仁亲。

--语出西汉陆贾《新语·道基》。以德治国,百姓就会跟随;以仁治家,骨肉之间就会亲近。

废一善则众善衰,赏一恶则众恶多。

--语出西汉黄石公《三略》。对一次善行视而不见,会使善行逐渐减少;对一次恶行进行褒奖,会使恶行越来越多。

小功不赏,则大功不立。

--语出西汉黄石公《三略》。小的功劳如果没有得到赏赐,那么很难建立大的功业。

去一利百,人乃慕泽;去一利万,政乃不乱。

--语出西汉黄石公《三略》。除去一个恶人,从而使上百人受利,人们就会仰慕其恩泽;除去一个恶人,从而使上万人受利,国家的政治就不会发生混乱。

自古至于今,与民为仇者,有迟有速,而民必胜之。

--语出西汉贾谊《新书·大政上》。从古到今,凡是与人民作对的,或早或晚都要被人民所胜。

国尔忘家,公尔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义所在。

--语出西汉贾谊《新书·阶级》。为了国而忘记家,为了公而忘记私。有利不随便求取,有害不轻易去掉。一切行为要看是不是符合道义。

闻正言,行正道,左右前后皆正人也。

--语出西汉贾谊《陈政事疏》。(如果君主)喜欢听正直的话,走正直的路,那么他的左右前后也就会聚集正直的人。

善御者不忘其马,善射者不忘其弓,善为上者不忘其下。

--语出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好的车夫总是爱惜自己的马,好的射手总是爱惜自己的弓,而好的君主总是想着自己的百姓。

水浊则鱼喁,令苛则民乱。

--语出西汉韩婴《韩诗外传》。水太浑浊了,鱼就会将嘴露出水面;政令过于苛刻了,百姓就会人心不安。

有谔谔争臣者其国昌,有默默谀臣者其国亡。

--语出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如果大臣都敢于争相直言进谏,那么这个国家就能昌盛;如果大臣都不思言谏,专事阿谀,那么国家就将衰败。说明国君应虚心纳谏,并任用直言之士。

善御者,不忘其马。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善于驾车的人,不会忘记他的马匹。

存在得道而不在于大也,亡在失道而不在于小也。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氾论训》。国家能够安存不在于疆土辽阔,而在于其合乎道义;国家灭亡也不在于地域狭小,而在于不合乎道义。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氾论训》。治理国家有不变的法则,但最根本的是让人民获利;政治教化也有固定的模式,但最紧要的是让政令畅通无阻。

亡国之法有可随者,治国之俗有可非者。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亡乱国家的政治也有可以仿效的地方;安定国家的习俗也有可以批评的地方。说明亡乱国家并非一切都是坏的,安定的国家也并非一切都是好的。

欲致鱼者先通水,欲致鸟者先树木。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要想引来鱼儿,就要先开通水道;要想引来鸟儿,就要先种上树木。

臣不得其所欲于君者,君亦不能得其所求于臣也。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如果大臣不能从君主那里得到他想要的东西,那么君主也就不能从大臣那里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刑罚不足以移风,杀戮不足以禁奸。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单靠刑罚不能够改变社会的不良风气;单靠杀戮也不能够禁止坏人坏事。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凝聚集体力量干事情,就没有不胜利的;会集大家的智慧所采取的行动,就没有不成功的。

衡之于左右,无私轻重,故可以为平;绳之于内外,无私曲直,故可以为正。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考察左右的人,任用人没有偏私,才可以算是公平;监督朝廷内外,判别是非没有偏颇,才可以算是正直。

公正无私,一言而万民齐。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为官若能做到公正无私,才会口出一言百姓都会听从,齐心合力把事情办好。

用百人之所能,则得百人之力;举千人之所爱,则得千人之心。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缪称训》。充分采用一百个人的才能,就可以集合一百个人的力量;提出一千个人所喜好的东西,就可以得到一千个人的拥护。

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齐俗训》。世道不同了,事情也就随之改变;时代不同了,社会风俗也随之变化。

为治之本,务在宁民。宁民之本,在于足用。足用之本,在于勿夺时。

--语出西汉刘安《淮南子·泰族训》。治理国家的根本,在于务必使人民生活安宁。人民生活安宁的根本在于生活富足。生活富足的根本在于使人民能够正常地生产而不受于扰。

琴瑟不调,解而更张;为政不行,变而更化。

--语出西汉董仲舒《贤良策》。如果琴弹出来的调子不对,就要把它拆开来重新上弦;政令无法推行,就要加以改变。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语出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用仁爱来安抚别人,用义理来规范自己。

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不分亲疏,不分贵贱的差别,一切用法律来判断。

奉公如法则上下平,上下平则国强。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奉公守法就会使国家上下公平,上下公平就能使国家强盛。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能得到人心的就会兴旺,失去人心的就会垮台。

为政者不在多言,顾力行何如耳。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治理国家的人并不在于说太多的话,要看实际措施怎么样。

安危在出令,存亡在所任。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楚元王世家》。国家的安危在于它所发出的政令是否正确,国家的存亡在于它所任用的官员是否合适。

安民之本,在于择交。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苏秦列传》。使百姓民心稳定的根本,在于选择合适的外交伙伴。

轻虑者不可以治国,独智者不可以存君。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蒙恬列传》。考虑问题轻率不周全的人不能治理国家,刚愎自用的人不可能保持君位。

渊深而鱼聚之,山深而兽往之。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序》。水深了,鱼就会纷纷聚集;树林茂密,鸟兽就会争相前来。

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

--语出西汉司马迁《史记·陆贾列传》。骑马打下来的天下,怎么可以还在马上治理呢?

下之事上也,不从其所令,从其所行。

--语出西汉戴圣《礼记·缁衣》。下级对待上级,不是听从他的命令,而是顺从他的行为。说明以身作则比强迫命令更有效。

苛政猛于虎。

--语出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可怕。

君好之,则臣为之;上行之,则民从之。

--语出西汉戴圣《礼记·乐记》。君王喜欢什么,臣下就做什么;领导怎样做,下面人就跟着怎么做。

财聚则民散,财散则民聚。

--语出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财富聚集在自己手里就会失掉了民心,财富在百姓手中,人民就会聚集在你的周围。

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

--语出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当权者应该爱民之所爱,恨民之所恨,才能算得上是百姓的父母。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

--语出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身居高位,不欺凌地位低的人;身居低位,也不攀附地位高的人。比喻领导者应该端正自持。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语出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得到民众的支持就能得到国家;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就失去了国家。

张而不弛,文武弗能也;弛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语出西汉戴圣《礼记·杂记下》。只拉紧弓弦而不放松弓弦,即使是文王和武王也做不到;只放松弓弦而不拉紧,文王和武王也是不会做的;有时拉紧弓弦有时放松弓弦,这才是文王和武王治理民众的办法。

天无二日,人无二主。

--语出西汉戴圣《礼记·曾子问》。天上没有两个太阳,人间不能够有两个君主。

善为政者,弊则补之,决则塞之。

--语出西汉桓宽《盐铁论·申韩》。善于治理国家的人,发现了弊端就会立即补救,看到了漏洞,就会马上堵塞。

任能者责成而不劳,任己者事废而无功。

--语出西汉桓宽《盐铁论·刺复》。任用能人的人督责他们完成任务而自己不必劳苦,依靠自己力量的人徒劳而无功。

治大者不可以烦,烦则乱;治小者不可以怠,怠则废。

--语出西汉桓宽《盐铁论·刺复》。处理大事的人不能繁琐,繁琐会使事情混乱;处理小事的人不能懈怠,懈怠了就办不好。

善罪身者,民不得罪也;不能罪身者,民罪之。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小称》。严于自我批评的人,人民就不会抱怨他;不肯自我批评的人,人民就会谴责他。

蛟龙待得水而后立其神,人主待得民而后成其威。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形势解》。蛟龙在有了水以后,才有神威;君王在有了民众的拥护后,才有其威信。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正世》。对百姓来说,最好的事情莫过于社会安定,最坏的事情莫过于社会动荡。

国侈则用费,用费则民贫。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八观》。统治者奢侈花费就多,花费多百姓就会贫穷。

得人之道,莫如利之。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五辅》。得到民心的最好办法,就是给人民带来切实的利益。

不法法则事毋常,法不法则令不行。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法法》。有法不依,事情就没有常规;执法不严,法令就不能执行。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治国》。治国的方法在于先使百姓富足。

治国常富,乱国常贫。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治国》。安定的国家往往富有,而社会混乱的国家则常常贫穷。

草茅弗去则害禾谷,盗贼弗诛则伤良民。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明法解》。不除掉有害的杂草,就会妨害庄稼的生长;不诛杀盗贼,就会伤害到守法之民。

治国无法,则民朋党而下比,饰巧以成其私。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君臣上》。治理国家如果没有法度,人们就会结帮拉派、相互勾结,弄虚作假来牟取私利。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牧民》。粮食充足了,百姓才会知道礼节;解决了穿衣吃饭问题,百姓才能知道荣辱。

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霸言》。观察一个国家首先要看国君是否贤明;观察一支军队要看带兵的将军如何。

尧舜之人,非生而治也;桀纣之人,非生而乱也,故治乱在上也。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霸言》。尧舜时代的百姓,不是天生就好治理的;桀纣时代的百姓,也不是天生就爱作乱的,所以,治世与乱世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君主啊。

用赏者贵诚,用刑者贵必。

--语出西汉刘向《管子·九守》。行奖赏贵在诚信,施惩罚贵在坚决。

以书为御者,不尽于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于事之变。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只按照书上的方法来驾御车马,是不能完全掌握马的脾性的;只用古人的方法来管理现世,是不能通达时势的变化的。

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在小节上循规蹈矩的人,不能实施大的威权;对小耻辱耿耿于怀的人,不能树立光荣的声誉。

明主者务闻其过,不欲闻其善。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英明的君主总是愿意听取自己的过错,而不想听别人对自己正确行为的夸赞。

数战则民劳,久师则兵敝。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多次发动战争百姓就会劳苦,长期打仗士兵就会疲劳。

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官,塞私门之请。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罢免没有才能之人,裁撤无用的机关,减少不急需的官员,杜绝私人请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以前的事情不要忘记,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循法之功,不足以高世;法古之学,不足以制今。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遵循现成的制度建立的功业不可能超过当世,效法古人的做法不能够管理好现在的国家。

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语出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治理国家要有一定的原则,但要以有利于民众为出发点;处理政事有一定的法则,但首先的是政令能够顺利施行。

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树怨。

--语出西汉刘向《说苑·至公》。善于做官的人会树立自己的恩德,不会当官的人常常四处结怨。

政有三而已:一曰因民,二曰择人,三曰从时。

--语出西汉刘向《说苑·政理》。为政之道有三点:一要照人民的需要去做,二要选择贤能的人,三要顺从时势。

临官莫如平,临财莫如廉。

--语出西汉刘向《说苑·正理》。做官要公平,管理财政要廉洁。

外以德自立,内以力自备。

--语出东汉王充《论衡·非韩》。(国家)对外用仁德树立自己的形象,对内要锻炼自己的力量。

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语出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百姓受到伤害,就会民心涣散;农民受到伤害,国家就会贫穷。

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语出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一个男子不种田,就会有人挨饿;一个妇女不纺织,就会有人没有衣服穿而受冻。

朝无争臣则不知过,国无达士则不闻善。

--语出东汉班固《汉书·萧望之传》。朝廷里没有敢于直谏的大臣,君主便不知自己的过错;国家如果没有通达事理的贤士,就听不进、甚至听不到至理名言。

受赂之家,食赂而已,不与民争业,然后利可均布,而民可家足。

--语出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做官之人,享受国家俸禄就可以了,不要再与民众争夺财富了。这样,利益分配就均衡了,人民的生活也就富足了。

怠情忽略,必乱其政。

--语出东汉班固《汉书·孔安国传》。懒散漫不经心的态度,必然会造成政事的杂乱无章。

乌鸢之卵不毁,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语出东汉班固《汉书·路温舒传》。乌鸦鹞鹰的蛋不被毁坏,然后,才有凤凰聚集而来;君主对犯有诽谤罪的人不诛杀,然后,才有忠良之言进谏。

安者非一日而安也,危者非一日而危也。

--语出东汉班固《汉书·贾谊传》。安定和危乱都不是一天形成的。事物都有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提醒当权者应明察秋毫、防微杜渐。

执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

--语出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多疑的人,容易被谗言所左右;优柔寡断的人,容易让恶人的邪说钻空子。说明当权者不要乱加猜疑,应当善于决断。

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

--语出东汉王符《潜夫论·浮侈》。贫穷生于富贵,弱小生于强大,混乱生于太平,危急生于安定。

治世者若登丘矣,必先蹑其卑者,然后乃得履其高。

--语出东汉王符《潜夫论·衰制》。治理国家就好比登山,一定要先从最底层开始,慢慢登到高处。

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

--语出东汉王符《潜夫论·明暗》。君王之所以能明辨是非,是因为能广泛地听取意见;君王之所以昏庸无道,是因为他偏信偏听。

贤人志士之于子孙也,贻之以言,弗贻以财。

--语出东汉王符《潜夫论·遏利》。贤明者与有志之士对于子孙,留给他们有教益的话,而不是留给他们财产。

水可使不滥,不可使无流。

--语出东汉荀悦《申鉴·政体》。可以让水不泛滥,却不能让水不流动。比喻政令应留有一定的余地,不要太苛刻。

申天下之乐故乐亦报之,屈天下之忧故忧亦及之。

--语出东汉荀悦《申鉴·论政体》。为天下人伸张快乐的,快乐也会报答他;迫使天下人忧愁的,忧愁也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民存则社稷存,民亡则社稷亡。

--语出东汉荀悦《申鉴·杂言上》。人民存在才有国家的存在,人民不存在了,国家也就灭亡了。

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

--语出东汉曹操《论吏士行能令》。不提拔没有功劳的臣子,不奖赏不作战的将士。意思就是要论功行赏,赏罚分明。

圣人不敢以亲戚之恩而废刑罚,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废庆赏。

--语出东汉徐干《中论·赏罚》。圣人不敢因亲戚的私情而废除国家的刑罚,也不敢以怨仇的私愤而不履行该给予的嘉奖和赏赐。

赏毫厘之善,必有所劝;罚纤芥之恶,必有所阻。

--语出三国时期桓范《政要论·为君难》。奖赏再小的好事,也能对人们有鼓舞作用;惩罚再小的罪过,也能对坏人坏事有遏制的作用。

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从可戮之士。

--语出三国·蜀诸葛亮《兵法二十四篇·喜怒》。从,通“纵”,放纵。愤怒的时候,不要触犯到无罪的人;高兴的时候,也不能放纵应该杀头的人。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语出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虽然良药吃到嘴里感觉苦,但对病痛有好处;正直的劝告虽然听起来不顺耳,但对人做事有好处。 EIDd7BFJ/9yZhsZqBwmYJ4C0YFjK42bwkvQBxvSPh18Xe9W1Ss9xgi7tsMCOT+8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