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拥有自信,放心大胆地与领导沟通

自信是怎样炼成的

自信作为一种态度和气质,它能够有效地消除沟通中的障碍。要想在职场上出人头地,就要拥有自信,向领导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和主张,用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说服领导。那些缺乏自信不善言谈的人,往往会因为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不堪重负,业绩下降或者无法按时完成。这种人即使工作有成就,领导也未必了解他的想法,更无法了解他的工作有多出色,结果在升职加薪时,把他的名字忘得一干二净。

美国形象设计大师鲍尔说:“成功男人的风格反映在外表,而优雅来自内在,它是你的自信及对自己的满意,它通过你的外表、举止、微笑来展示。”

现代人有多重的压力来源,不论是小朋友、学生、上班族,还是情人间、朋友间、夫妻间……不同的角色与社会关系会有不同的压力存在。面对压力,有不少人会有不自觉的驼背习惯。驼背给人的外观感觉不仅是没有自信和精神,而且会间接地影响人际关系。

不自信源于对自己不满意,对自己不满意不一定是件坏事,但如果这种不满影响了你的工作和生活,影响了你的形象和精神,那么,你就要注意了,它已成了你不自信的根源。产生不自信的原因很多,但无外乎客观因素和主观感受两个方面。客观因素主要包括:自身条件的限制,比如学历、身高、容貌、家庭背景、职业环境对你的认同等。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你对自我的判断,从而影响你的精神面貌、工作能力,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上司对你的看法、与同事的关系以及你个人的升迁之路。主观感受是指对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的判断和我们对自身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工作能力、公关交往、外形气质方面的评价,这种评价来源于旁人对你的点评(其实这种传到你耳朵里的点评又有几分正确呢),以及你拿自己与他人作比较(姑且不论这种比较是对的还是错的)。于是,你就不自信了,走路都不抬头挺胸,开会都不敢发言。

有一个人,他把全部财产投资在一种小型制造业上。由于世界大战爆发,他无法取得他的工厂所需要的原料,因此只好宣告破产。金钱的丧失,使他大为沮丧。于是,他离开妻子儿女,成为一名流浪汉。他对于这些损失无法忘怀,而且越来越难过。到最后,甚至想要跳湖自杀。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名为《自信心》的小书。这本书给他带来勇气和希望,他决定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请作者帮助他再度站起来。

当他找到作者,说完他的故事后,那位作者却对他说:“我已经以极大的兴趣听完了你的故事,我希望我能对你有所帮助,但事实上,我却绝无能力帮助你。”

他的脸立刻变得苍白。他低下头,喃喃地说道:“这下子完蛋了。”

作者停了几秒钟,然后说道:“虽然我没有办法帮助你,但我可以介绍你去见一个人,他可以协助你东山再起。”刚说完这几句话,流浪汉立刻跳了起来,抓住作者的手,说道:“看在老天爷的分儿上,请带我去见这个人。”

于是作者把他带到一面高大的镜子面前,用手指着镜子说:“我介绍的就是这个人。在这世界上,只有这个人能够使你东山再起。除非坐下来,彻底认识这个人,否则,你只能跳到密歇根湖里。因为在你对这个人作充分的认识之前,对于你自己或这个世界来说,你都将是个没有任何价值的废物。”

他朝着镜子向前走几步,用手摸摸他长满胡须的脸孔,看着自己佝偻的身躯,然后退几步,低下头,开始哭泣起来。

几天后,作者在街上碰见了这个人,几乎认不出他来了。他的步伐轻快有力,头抬得高高的。他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看来是很成功的样子。“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一个流浪汉。我对着镜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现在我找到了一份年薪3000美元的工作。我的老板先预支一部分钱给我的家人。我现在又走上成功之路了。”他还风趣地对作者说:“我正要前去告诉你,将来有一天,我还要再去拜访你一次。我将带一张支票,签好字,收款人是你,金额是空白的,由你填上数字。因为你介绍我认识了自己。幸好你要我站在那面大镜子前,把真正的我指给我看。”

没有看过哪个自信的人是驼背的。凡是那些对生活充满希望、做人做事蓬勃有朝气的人,无不挺胸抬头、直面做人。

给自己一个自信的新形象。从形象入手,无论你多大的年纪,都要挺起胸来。穿比实际年龄小五岁的服装,换一个时髦的发型,走路步伐加大15厘米,加快速度,说话声音大20分贝,在走廊与旁人热情地打招呼。这是建立自信新形象的开始。

在健身会员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一些人,无论他们在健身房里如何努力,也无法摆脱不良体形的阴影。归根结底,是他们无法彻底告别跟随他们多年的不良习惯。

不要以为你平时的一些不良习惯不会影响你的外观。那些小动作正在慢慢吞噬你的魅力!本着对自己负责的原则,从今天起:

第一,抬头挺胸昂首阔步。

抱着胳膊、慵懒地散步看似优雅,却暗藏鼓励赘肉生成的危机!抱着胳膊走路,会使你的身体不知不觉向前倾,小腹因受到压迫而隆起,此时腹肌处于不出力的状态,脂肪逐渐囤积,赘肉也就跟着来报到了。

从今天起,摆动手臂、昂首阔步吧!走路时伸展筋骨,不仅血液循环顺畅,还会因此而消耗脂肪。

第二,腰杆打直挺胸而坐。

人体由骨骼与骨骼相连接而成,而骨骼之间由肌肉连结,哪个部位的肌肉没有张力,该部位就会瘫软,形成赘肉。坐在椅子上把腰杆打直,与挺胸打坐相仿,腹肌和背肌都必须用力,这就是一种运动。坐在会议桌、办公桌前时,与其驼背发呆,不如积极改变坐姿,训练腹肌。

第三,永远不要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也许你有做错事的时候,例如说错话,但这并不表示你是笨拙的。也许你长得一般,但也没必要感觉自己丑陋。

第四,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找些小卡片,把它们分成两种颜色:一种代表优点,另一种代表缺点,每张卡片写一个优点或缺点。然后检验一下哪个优点还没发挥,怎么去发挥这个优点;哪个缺点是你可以不在乎且可以忽略的,然后把它划掉。然后你会发现自己的优点比缺点多。这样做能使你集中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自己的缺点。

第五,别人跟你讲话时,眼睛要看着对方,害羞的人常常忘了这一点。当然不必盯着对方,但至少要让对方知道你是在倾听。

第六,别人没有应答你的话时,要再重复一遍。不要替自己找理由说是别人对你的话不感兴趣。

第七,别人打断你的话时,要继续把话说完。我们讲话时会被打断,而害羞的人有时还会用动作来造成别人打断他的话,就好像那正是他自己所期望的事。有时对方插话也表示他对你说的话很感兴趣,所以下次不要把中断谈话当做借口而逃出人群。

带着自信亲近老板

在现代办公室里,许多非常优秀的员工并没有得到老板的赏识,其主要原因是与老板过度疏远,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向老板表现和推销自己,没有把自己的能力和才华介绍给自己的老板。

有些人到一家公司上班几年了,老板对这个人都没有什么深的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对老板有距离感甚至是有恐惧感导致的。他们见了老板噤若寒蝉,一举一动要么不自然,要么遇上老板就躲开,或者装作没有看到。这样消极地与老板相处,尤其在大公司里,老板又怎么可能留意到你呢?

要想得到老板的赏识,就需要平日多与老板接触和沟通,懂得主动争取每一个机会。事实证明,很多与老板匆匆一遇的场合,可能决定你的未来。

比如,在电梯间、走廊上,或者是吃工作餐时,遇见你的老板,你要主动迎上去并微笑着谈几句,或者说几句工作上的事。千万不要像其他同事那样,极力避免让老板看见,即使与老板擦肩而过也一言不发。

如果你自信地主动与老板打招呼,主动与老板交谈,你大方、自信的形象,会在老板心中留下印象。

有一个员工,工作非常出色,老实正直,只知道埋头苦干,缺乏与老板的沟通,因此他根本不在老板的视线之内。

有一次,公司举行联欢会,老板的兴致很好,很快加入到了他们中间,这位员工见到老板,一举一动就不自然起来,没过多久就逃出老板的视线,独自坐在一个角落里喝饮料。不知为什么,他好像天生就有畏惧老板的毛病。在走廊上、电梯间或在餐厅里,遇到老板,他都不是主动打招呼,而是迅速离去。即使自己的主管不在,老板找到他们的部门来,他也缩在一旁,一概装作不知,由其他同事应对了事。这样一来,他和老板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产生了隔膜,他给老板唯一的印象就是怕事和不主动。老板怎么会把升职的机会给一个不敢和自己说话的人呢?

不主动与老板交往,是一种对自己的前程和发展不负责的态度。一个不在老板视线范围内的员工,根本就没有担当重任的机会,又何谈成功呢?

人与人之间的好感是通过实际接触和沟通才能建立起来的。一个员工,只有主动与老板面对面地接触,让自己真实地展现在老板面前,才能让老板充分认识到你的才能,你才会有被赏识的机会。

刚毕业的陈娜和另外七八个年轻人一同被一家正向集团化迈进、急需大批新生骨干力量的公司聘用。为了表示对这批“新鲜血液”的厚望和鼓励,老板决定单独宴请他们。

酒店离公司不远,新人们三三两两结伴而行,唯独将老板抛在了一边。陈娜看在眼里,不禁替老板尴尬。进入酒店落座之前,陈娜借故先去了趟洗手间。回来一看,果然不出她所料,同事们或正襟危坐、谨口慎言,或低头相互私语窃笑,不仅没人上前跟老板搭话,更将老板左右两边的座位空了出来。看见老板勉强挤出笑容的样子,陈娜赶紧说:“我建议咱们都往一起凑凑吧!”说完,便很自然地坐在了老板左边的座位上,并对老板投来的赞许目光报以会心一笑。

怎么样,陈娜的做法聪明吧!相信就是再尖酸的人也没道理指责她在“拍马屁”了。本来这次老板就是想和新员工亲近一下,说不定还想借此发掘人才呢!可多数腼腆木讷的年轻人却辜负了老板的美意,把他晾在一边,他能高兴吗?其余的人可能也想在老板面前好好表现,但就是碍于脸面,怕别人说是“马屁精”才退缩的。

一个不能主动为自己争取机会的人,如果被提升,将来管理公司、面对客户或参加为公司争取利益的谈判时怎么能有魄力和手段呢?如果换成你是老板,你会提拔这样的人吗?

那次晚宴,陈娜给老板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但毕竟只是一次饭局,何况陈娜初进公司,还只是一只“菜鸟”,她实在没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老板。俗话说:“做事不看东,累死也无功。”

要是没有老板的赞赏和支持,就算拼死拼命地干,要想超越上面层层“屏障”,也实在是太难、太慢了。陈娜是个肯干会干的人,她知道只有自己制造机会才能接近老板。经过努力,陈娜不止一次地在电梯里与老板“不期而遇”。

有备而来的陈娜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硬着头皮和老板没话找话,而是笑吟吟地和老板打着招呼。要是老板问她最近工作如何,她回答得有条不紊。但大多时候老板都会和她聊一些轻松休闲的话题,陈娜总是表现得很健谈,而且还了解了好多老板的个人爱好,更以此加深了老板对她的印象。

聪明的老板是愿意给员工留下一个和蔼可亲的印象的,他也希望员工对他亲近追捧。可因为自卑心和恐惧心在作祟,许多人见到老板都避之唯恐不及,何况是在几尺见方的电梯里呢?殊不知老板面对一个拘谨无措、憋得脸红脖子粗的人,也会觉得尴尬呀!

所以,你根本不用害怕没话说,因为在这种场合下,老板为了打消你的顾虑是会主动和你交谈的,你只要把这当做是一次亲近老板的机会,别战战兢兢的就行了。

也许你会觉得陈娜太有心计了,但她的心计是摆在桌面上的,是充满智慧的,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大有好处。老板也是人,也需要在业余时间轻松一下,那些见到老板就像老鼠见到猫,总想绕道走的人,只会与机遇擦肩而过。

对于陌生的环境,我们常以沉默拘谨应对,远离同事,尤其是远离上司,这种做法是不利于个人才能发挥的。如果换个角度思考,能经常有意无意地亲近老板,让他记住你,让他了解你的意见和想法,你才有可能收获意外的惊喜。

不要对领导有畏惧心理

一个人的自信是社交成功的关键。一个初出茅庐的人在职场中行走,要想令别人不由自主地伸出大拇指,除了本身内在的潜质外,还必须拥有充分的自信,自信是点燃希望的火种。自信可以给人以希望、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力量,使人在成功的坦途中大步流星地向前迈进!

有不少职场人士说过,自己在面对朋友时可以侃侃而谈,但在领导面前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呼吸急促,声音发颤,思维迟钝。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般来说有这样几个:一是个人性格比较内向,不长于社交;二是早期家庭管教比较严格或者老师很严厉,形成对权威人物的一种畏惧心理;三是由于几次不成功的社交经历使他尽量避免同领导接触,而与领导接触少又导致相互之间沟通不足,反而更加加深了面对领导时的紧张感。

领导是人不是神,因此,不要把领导看得过于高大与神秘,从而产生顶礼膜拜,甚至畏惧的心理。其实,领导一般也不希望自己的员工递上公文夹就走。高处不胜寒,一名领导人要承受的压力和孤独是无法言喻的,这背后也许包含着诸多动人的“私人故事”:他被迫不能兼顾家庭和事业;他最终成了每月只有一次机会探望儿女的“成功人士”;他最终为事业而付出了健康的代价。即使身为老板,他也找不到能分担苦恼的人,因为,他已被人们的想象熔铸成精神上的“钢铁战士”。所以,领导也需要关怀。世事就是这么奇妙:很多人是先在私人压力上安抚了处在强者位置上的领导,然后,他们意外地获得了成功的机遇。所以,当员工了解到这些“背后的故事”时,就不会觉得领导有多高大神秘和不可亲近了,在面对领导时的紧张心理也会减轻一些。

但现实中就是有这么一些人,如果不是向领导交报告,他们决不愿意到领导办公室去坐上一坐,谈上五分钟;召开部门会议时他们总是坐在离领导最远的地方,既不提建设性意见,也不提批评意见;即使领导点名令他发言,他也仅是仓促结束与领导的四目交接,木讷地附和别人;甚至在单位安排年假旅游时,领导一再声明要与大家尽情游乐,彼此放下职位等无形约束,他们仍显得拘谨或者不自在,不想与领导分享同一只木排或橡皮艇。他们总是与“群众”在一起,言谈之中,他们似乎还非常鄙薄那种亲近领导、亲近权威的行为。然而,很不幸,这些在领导的印象中总是“朦朦胧胧说不出好坏”的基层职员,总是缺少申明自己看法、发挥自己才华的机会,他们总是显得怀才不遇、郁郁寡欢。

曾丽已经工作2年了,业务还算过得去,同事关系也很融洽,可就是怕面对领导。也不知怎么回事,只要有领导在场,她就心跳加快,手足无措。如果有事要找领导,她也总是尽量拖延,到最后实在拖延不下了,才硬着头皮在领导面前结结巴巴地汇报工作。领导若是中间打断,向她询问某些问题,她往往隔好半天才能反应过来。但一离开领导办公室,她马上就头脑清醒了,懊悔自己刚才的回答太没水平,也知道应该怎样回答就好了。

在职场中,有不少像曾丽这样的员工,他们对上司总是怀有畏惧心理,平时还好好的,一见到领导就方寸大乱。这与他们缺少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关,所以,职场人士要想和领导有效沟通,必须先过心理素质这一关。例如,平常领导高高在上,突然某天跟自己同乘一座电梯了,这时员工就会紧张:天哪,找个什么话题?这个领导喜欢什么?他眼睛朝着上面,是不是不认识我?上帝呀,第N层快点儿到吧!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先稳定心神,暗暗地做几下深呼吸,然后面带微笑地对领导说些这样的话:某某领导,您今天气色很好;您这个包配您这件大衣,真是绝了;您看起来要多精神就有多精神……

其实,作为一个下属,首先要给领导一个认识你的机会,然后领导才会找机会合理地派遣你到最合适的位置上去。一个总是躲避领导的员工,是永远不会有成功机会的。

对大多数人来说,在领导面前自信地沟通可能是一件很为难的事,毕竟他掌握着打开你职业大门的钥匙,得罪了他也许你就翻不了身了。其实,你大可不必像这样因为忧虑而惧怕与领导交往。你可以通过下面这些办法消除畏惧心理:

第一,消除紧张情绪。

在见领导时,谁都会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希望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而想把自己的缺点隐藏起来,这是很自然的事。然而,这种欲望过强,就会很在意自己的表现是否完美、出色,因而造成紧张情绪。我们过分看重自己在领导面前的表现,极力想给领导留下好印象,极力提醒自己不能紧张,这使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的表现上而不是想要谈的事情上,结果越注意越紧张。有过这样的经历,下次面对领导时就会更加关注自己的表现,从而成为一种不良循环。当我们不苛求自己能让人人满意,能容忍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失误或失态,不去过分在意自己的表现,而是追求自自然然地与人交往时,紧张情绪自然就不会产生了。

第二,现在就开口。

说话准确、流畅、生动,是衡量职业人士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基本标准,也是考核他是否具备职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从现在开始,就按着这个基本标准开口说话吧。

第三,昂首挺胸走路。

不但你的声音要充满自信,你的形体姿态也要充满自信,一个腰板笔直、衣着得体、生机勃勃的人更受人尊重和欢迎,形体的自信会更加强化自己的语言自信,帮助自己建立良好的自我感觉。

第四,不但要做,而且要说;不但会做,更要会说。

该说出自己想法和意见的时候一定要开口,该争取自己利益的时候一定要争取,该说“不”的时候一定要说“不”。场合适合时,就不必隐瞒自己的观点,要敢于自我表达,直截了当地说出自己想说的。如此充满信心的你,很可能经常收获意外惊喜,你的努力也会很快变成事业上的成就。

在领导面前积极展示自我

传统观念的人们总是喜欢把“含而不露”看成一种美德,一个人的优点、成绩和才能,只能由别人来发现。至于自己,尽管你已做出许多成绩,有渊博的知识和惊人的才华,也只能说自己“才疏学浅”。如果有谁锋芒太露,就容易招来非议。人们通常喜欢恭顺谦让者,因此,勇于表现自己才华的人,也总不如“谦谦君子”那样受到欢迎。

社会变革的加快,加速了知识更新的步伐。在现代社会,人们的才能和精力都受时间的制约。错过了时机,知识就会贬值,精力就会衰退。如果一个人不能在自己的黄金时代抓住机会,大胆、主动地贡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而总是所谓的谦虚、低调、“藏而不露”,那就会贻误时机。在知识骤增的今天,不管你怎样“学富五车”,也只能在短短时间内保持优势,能不能在这短短的时间内获得施展的舞台,将成为决定你成败的关键。现代社会是人才济济的社会,可供社会选择的人才很多。你既然扭扭捏捏、羞羞答答,表示自己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么,有谁还愿意放着别的能人不用,而花时间来考察了解你呢?而且,既然存在着竞争,面对机会,别人就不会同你谦让,而会与你竞争。一旦你失去被选择的机会,别人就会捷足先登,而你只好自叹弗如了。

自信是职场成功的第一秘诀。古今中外,凡是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具备这样一个要素:自信。自信心就像能力的催化剂一样,它可以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进到最佳状态。员工在面对自己的上级时,同样也要拿出足够的自信来。

小顾在一个事业单位工作两年了,他工作很努力,能力也不错,按理说应该得到奖励和提拔了。但不幸的是,两年多了他的工作职位一直没有丝毫变动。原来问题在于:他的努力-直没有被主任所认可。主任足个很严厉的人,小顾有些怕他,又很少和他打交道,甚至路上看到了也会远远地避开。而主任似乎对他也格外挑剔,每次都对他的工作吹毛求疵,甚至有时是主任自己的错误也要怪在小顾身上,小顾很是不满。另外,小顾做出的很多努力,由于种种原因,主任都不知道。而对于主任来说,小顾也是个不太令他满意的员工。看到小顾故意回避自己,主任觉得很不解也很不舒服。久而久之,主任和小顾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了。

身为下属,常常存在一种对领导的畏惧心理。下属往往因为上下级之间的等级关系而对与领导的交流心存障碍,有的甚至在交流之前就预先假设领导都是不讲情理、严厉可怕的人,因此就尽量回避和领导沟通。在这样的回避之下,领导也就很少有机会了解到下属的工作进展、个性特征,以及下属的需要和所思所想。而领导,由于身份、地位、权力或者工作繁忙等原因,很难对下属有一些个性和心理方面的关注,有时可能只对下属提出要求,很少给下属表达意见的机会,也很少和下属沟通。这种情况下,就难免对下属缺乏了解,甚至会有一些误解。尤其是那些不太擅长主动和领导沟通的下属,就更没有机会让领导真正了解自己了。

领导常常抱怨下属中没有一个精兵强将,而下属又常常感叹自己无用武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靠下属毛遂自荐,这样才能让领导刮目相看。只有懂得在领导面前展露才能的员工才是企业最急需的人,也是职场晋升的重点对象!因此,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一定要改进与领导疏远的关系。那么,如何改进呢?首先,下属要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对领导的惧怕,通常来自于曾经对严师或者严父的惧怕,很多人下意识地就把领导想象成一个严厉又不能亲近的人。殊不知,领导也和普通人一样,是一个有情感的人,他也希望与下属间能有一种良性的亲近关系,所以下属应该用一种平常心态去对待领导,大胆和他沟通,甚至可以谈一些生活上的事情,这样反而容易与领导建立融洽的关系。其次,领导要关注的面很广,不可能对你的工作能力和工作进展事事掌握。因此,及时向领导报告自己的工作进展,反映自己的想法要求,征求领导的意见建议,都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领导,凭什么要在某些方面欣赏你?你有什么“特异功能”来吸引你领导的眼球?职场,是我们展示实力与智慧的舞台。若想在职业发展中打拼出一片天地,能够获得自己所期望的成功,就需要始终把自己的最好状态展示出来。要把正面而肯定的态度、饱满的信心、积极主动的行动、决不抱怨的做法、脚踏实地的做事风格等在领导面前展示出来。

如果发现自己具有与领导互补的优势时,也应尽量展示出来。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领导也不例外。因此,下属在发现了领导的某些短处而自己在这方面较为强势后,就可以在跟领导进行深度沟通的同时,充分地予以展示,恰到好处地给予补充。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于张扬,要善于做一个“幕后策划人”,否则,容易引起领导的反感,让其感到你有越权或篡权之嫌。

此外,要想让领导欣赏自己、信服自己,还必须提高自己在某方面的专业度,获得领导的信赖。比如,某集团公司一大区经理善于团队管理,经常在一些管理类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在员工中间树立了管理方面的权威形象,因此,凡是有关团队管理方面的决策问题,领导必然要找其进行参谋,结果他成为领导身边比较受器重的红人。

勇于表现,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出风头”。主动进取,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是对自己的尊重以及对公司的负责。有些真知灼见,你不沟通,领导就不知晓。征服畏惧,战胜自卑,不能夸夸其谈,止于幻想,而必须付诸实践,见于行动。用实际行动去树立勇气,直到获得成功。在自我推销的过程中,你要表现出良好的情绪调控能力,要充满信心。你必须确信自己有权占据一个空间,而且在任何地方都感到很自在。你越是对自己充满信心,就越能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和才能,领导才会深信你是一个坦荡的、有能力的、靠得住的人。 2vduE+jW1ucz0eK0QlPJ02VXb+/Adbbxed38v2uTtsuoF2LnzdXiYcaxn0U0u97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