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求学路上的坎坷

1.学习压力很大,苦恼于不知道怎样调节

问题困扰

现在是学习的关建时期,每天都在无休止的习题和单词中度过,无论是思想还是心理压力都很大,因为我知道没有优秀的成绩不仅是对不起父母和没有面子事,这更关系到我的未来和前途。可是该怎样调节呢?

分析解答

精神压力即心理压力,现代生活中每个人都有所体验。心理压力可来自于各个方面,总的来说有社会、生活和竞争三个压力源。而作为青少年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的繁重、父母的期望等,而其实不论年长、年少或多或少都有压力感。虽然这是社会文明时代产生的一种自然形态,但是,久而久之日积月累,往往会造成某种障碍或生理机能失调,看上去也类似于病态。因此减轻自己的精神压力是必要的。根据国家职业安全和健康协会的统计,与工作压力相关的心理、生理方面的疾病已经成了导致工人残疾的最主要的原因。压力以及相关问题导致的缺勤、停工、意外事故等给美国公司每年造成大约2,000亿美元或者更多的损失。

世界卫生组织称精神作压力是“世界范围的流行病”。很显然,压力对我们有很大的不良影响。我们能否消除现代学习和生活所带来的压力?在生活中我们需要一定的压力。压力可以刺激我们采取一些行动,挑战我们自身的能力,帮助我们达到自己认为不可能达到的目标。问题就出在我们怎么处理、安排和缓释工作中的压力从而不至于因为压力过度而垮掉。

为了减轻学习压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真确认识压力

人生活在社会中,有点压力是正常的,比如一个习惯于紧张工作的人,一旦退休却感到非常不适,觉得无聊,甚至苦恼,长期的养尊处优,没有压力感的人实际上很难经受环境的考验,会加速机体的衰退。因此对来自正常的压力并不需要全面排除,但是,应当有个尺度,太大的压力、太重的心理负担当然要想办法减轻了。

(二)主动疏泄

当感到压力太大时,应当学会主动疏导发泄,把自己的体验讲给亲人、同学、朋友,让郁闷释放出来。这样就会觉得有所安慰。

(三)转移注意力

参加文娱或体育活动,增加自己的兴趣,调整自己的情绪,以豁达的心情面对现实,乐而忘忧。

(四)重新评价

这是只对自己或客观事物而言,当需求与可能之间发生矛盾时,必然要有所取舍,若事与愿违就要进行重新评价,不能期望值太高更不能盲目追求,急躁从事,在受到困扰时可以暂时避开,在心平气和时再思考,不要钻牛角尖。

(五)增强信心

增强信心,提高压力的承受能力。为此,应当加强意志和魄力的训练,培养自己不畏强手,敢于拼搏的精神。

除此而外,还应当注意生活节奏的调节,加强休息,提高工作效率。这样,精神压力就会离开了。

2.马上高考了,总是失眠怎么办

问题困扰

高考的日子一天天的近了,我最近总是没名的紧张又有些不知所以的兴奋,尤其令我烦恼和不安的是我最近以来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失眠,这导致我白天很没有精神,而且连日的失眠让我更加的紧张。

分析解答

高考前,由于过度紧张,异常兴奋,心情抑郁等,常引起失眠。失眠又影响人的心理状态,会使人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焦躁等,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必须赶走失眠。失眠只会对自身的精神状态产生一定影响,但并不影响已掌握的知识体系,所以没必要为失眠而忧虑。对待失眠,考生可以从行为上预防,如遵循以前的作息规律,不要为获取更充足的睡眠而提前睡觉,这样反而扰乱了自己的生物钟。另外,高考前几天可进行适当运动,使紧张的神经得以放松。

考生应当从以下几点来调节自己的作息,尽量使自己轻松起来!

(一)消除对失眠的恐惧心理

心理学家指出:失眠有害,对失眠的恐惧和忧虑更为有害。学习过于紧张,偶尔失眠也不奇怪。失眠后如果一卧床就忧心忡忡,是越怕越睡不着的。而不怕就有信心赶走失眠。

(二)注意睡前的心理卫生

古人说:“先睡心,后睡眠”。其意为睡前精神要放松,情绪安宁,自然就容易入睡。

(三)注意睡前的生理卫生

睡前不要吃东西,不喝浓茶或咖啡等刺激性饮料,用热水洗脚,有条件的洗个热水澡,房间要布置得舒适安静,枕头不宜过高、过软。感到舒坦才易入睡。

(四)严格规定生活作息时间

严格规定生活作息时间,多参加适当的文体活动。

(五)适当进行心理咨询

加强自我调节,维护心理功能平衡。按医生意见服点安神镇静药,是不会损害神经和智力的,而有助于调节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平衡,会更有效的赶走失眠。

下面还有三招可以使你轻松入睡,也不妨多试试!

第一招:上床后熄灯,躺下仰卧,做一次舒畅的深吸气,然后徐缓地往外呼气。在第二次吸气时,你默念数字“l”,呼气时默默地对自己说:“放松。”与此同时,试着想面前有一块黑板,你在黑板上写了“l”和“放松”这几个字。在下一次吸气时,默念数字“2”,呼气时默默地对自己说“放松”。如此往下做,直默念到数字“20”,每次深呼吸都要想像听到了并看到了那些数字和“放松”这两个字。这样做的目的是要反复地用一些不致引起自己情绪激动的词语和景象来占据自己的思想。如果自己的思想能够保持着持续地在听和在看这一系列的单调词语,那么,考试的焦虑和紧张思绪就不容易挤进你的大脑中去了。

第二招:上床后熄灯躺下仰卧,先做3-5次深呼吸,然后想像在黑暗中有一个不太亮的白点,并集中注意力控制这一想像中的白点进行缓慢的圆周运动50次,再换成缓慢地勾画五角星轨迹50次。如果感到心情改变不大,则重复上述意念运动程序数次。然后再进行两次深缓呼吸。每进行一次深缓呼吸,就对自己进行一次暗示:“我已经睡着了。”这样就可以起到良好诱导入睡的效果。这一方法的原理同方法一的原理是一致的。如果条件允许,平时和考试期间都应养成午睡的习惯。午睡一般小睡半个小时,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这样做既能达到使大脑休息的目的,醒来时头脑也会很快清醒过来。

第三招:躺上床之后,不必刻意入睡,让自己处于无意识的状态。首先要告诉自己,打疲劳战得不偿失,睡眠是必需的;不要过分关注自己是否入睡,可以想一些轻松的事情;告诉自己一定会成功的,根本不用焦急。其次想像自己如漂在水面上,告诉自己我现在很舒服,很快就可以入睡了,有了良性的心理暗示之后,情绪就会放松,入睡也就容易了。

另外,高考前,学生大都处于脑力劳动强度大、学习时间长的紧张状态,因而常常会出现精力不足、精神难以集中,头昏脑胀,复习效率不高的现象。有时还出现暂时性的低血糖、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营养跟不上。那么大考前的学生在营养上应当注意哪些问题,多吃些什么食物呢?

(一)除了有足够的主食提供充足的热量外,最好每天多吃些鸡蛋或瘦肉、肝、牛奶、大豆及其制品。因为上述食物不但能提供人体所需要的优质蛋白质,而且还能提供卵磷脂和胆碱。卵磷脂是构成神经组织和增加脑代谢的重要物质。根据试验,用大豆卵磷脂给正常人服用,精力比不服用前充沛,工作和学习的坚持力也大大增强。这是由于卵磷脂能提供磷酸,磷酸又是构成ATP(三磷酸腺甘)的主要原料。三磷酸腺甘是脑细胞内能量代谢必要的高能物质。同时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也必须有磷酸的作用。大豆含有1.6%的卵磷脂,蛋黄中含有15%的卵磷脂,瘦肉和肝里也都含有这种物质。胆碱是乙酉先胆碱的前身,而乙酉先胆碱是神经细胞的重要传递物质,有增强大脑忘记力的作用。胆碱也大量存在于以上食物。从增强脑力、维持健康、使精力充沛来看,多吃上述食物是非常必要的。

(二)每天要多吃些绿色或橙黄色的蔬菜和水果。这些食物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核黄素、硫胺素、抗坏血酸、纤维素等。硫胺素和尼克酸能通过对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作用,影响大脑对能量的要求。纤维素则可以促进肠的蠕动,有利于粪便形成和排泄,以防止由于紧张脑力劳动出现的便秘。这类食物有胡萝卜、青菜、苋菜、大白菜、菠菜、西红柿、黄花菜、空心菜、荠菜、韭菜、桔子、香蕉、橙、山楂、龙眼、鲜枣等。

(三)多吃些坚果食物。如花生米、核桃仁、葵花子、芝麻等,它们都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植物油、磷脂、维生素和无机盐等。把它们作为辅助食品,对学生大有好处。

(四)适当用一些酸性或辛香的调味品,以刺激食欲,保证学生能摄取足量的营养物质。期末考试、高考的时间适逢暑季,炎热的天气本身就影响食欲。考生紧张地用脑,会使胃肠吸收能力减弱,因此在食物的色、香、味等花样上下点功夫,多吃些酸味辛香的调味品是必要的。但是,在考试期内不宜多吃含油多的食物,以免消化道用血多而影响大脑供血,不利考试。

3.大考临近,成绩毫无起色而郁闷

问题困扰

于军马上要高考了,他一向就很差的英语仍然没有任何起色。在距离高考有限的时间里,如何提高复习效率,使英语成绩有较大提高呢?他觉得束手无策。晚上甚至开始做落榜的恶梦,甚至有时会因为忧虑过度而失眠。

分析解答

其实我国高考英语试题命题的指导思想总体是稳定的,只是部分有些发展。总体稳定,就是其命题原则、试题结构不变,试题难度与前几年基本一致,继续强调语言测试的交际原则,加大语言交际能力考查的力度;部分发展,就是在某些题型的难度上会有小的调整,使考查的英语更接近于真实英语。比如听力部分的语速可能会提高,连读现象可能会增加;完形填空中所选的文章可能会增加对文章理解的考查难度,阅读理解的选材会更丰富、更大程度地取自真实的英语资料,作文的难度会增加,而短文改错的考查则可能会相对弱化。

主要的注意事项如下:

(一)多种形式考查英语交际性

对英语交际性的考查并不局限于英语的口语交际和试卷单选题中的部分对话交际题。其实,这种考查是多种形式的。比如,语法单选题中某个题目,从语法角度考虑,下面所设的四个选项不止有一个正确答案。怎么选呢?原则是所选的选项应必须适合具体的交际行为,即适合情景、时间、地点、身份、交际目的等,从而成为最符合题意的最佳答案。再比如,阅读理解中,如果出现一篇新闻体裁的文章,那么,这篇新闻的一些事实性信息,如何时、何地、对何人发生了何事等肯定是命题的重点,也是同学们阅读的要点。

(二)加强语言基础复习

复习冲刺阶段,大部分同学已完成了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梳理复习,进入以做题为主的训练阶段,这个阶段,不仅要经常复习学过的语言知识,还要温故而知新,如对已掌握的单词可进一步了解一词多意的情况,或者通过增加前、后缀来扩大词汇量。

提高做题效率。为了提高成绩,都做了大量练习,效果如何呢?有些同学不注意所做题目的选择,做了一些不符合目前高考命题原则的题目,浪费了大量宝贵时间;也有些同学,做完题、对完答案就束之高阁,收效也不大。所以,要提高做题训练的效率,首先要保证题目的质量。可以充分利用近几年国家高考真题和各省、市的地方高考真题,而不要盲目相信各类高考模拟题。许多同学做题时偏爱语法单项选择,而对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写作等题型总是省去不做,这是非常有害的。高考冲刺阶段,如不能保证这几部分题型的训练量,会对成绩带来很大影响。保证训练的质量就是做完题后注意可以学到的语言知识,总结每类题目的做题方法,提高做题技巧。

(三)错题要建档

应建好自己的错题档案,把自己做各类练习、试题中的错误集中到一个本子上,并经常翻看,对薄弱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

(四)调整好应试状态

临近高考,同学们一要安下心来,不急不躁,按计划复习,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阅读一些英语版的杂志、报纸,收听、收看英文节目,既可以放松身心,又可以丰富文化背景知识。另外在最后复习阶段做综合题时可以多选择下午,提高此时段对英语的兴奋程度。

4.进入大学,不知如何调整学习方法而苦恼

问题困扰

我是某理科大学的女大学生,现在觉得自己上课听不懂,作业不会做,学习成绩总上不去,尤其是高等数学和英语最感头疼。过去在读高中时,自己能控制、掌握自己,通过努力,学习成绩总能赶上去,可是自从上了大学,这一套却不管用了,真不知该怎么办。

分析解答

进入大学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课堂讲授知识后,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学习方法对学习结果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而大学的学习方法又与中小学的方法差别很大,许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在高校心理咨询中心,一些大学生心情沮丧、神态忧郁,主诉的内容多与学习上的挫折有关。

究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承袭过去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方法,即使勤奋用功可能也难以获得能力的全面提高,这在大学新生里是相当普遍的现象。尤其对那些高中阶段的学习尖子来说,这种挫折可能会造成自信心的丧失,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症和精神病。要使他们从这种打击中恢复过来并非一两天的事。

进入大学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变成了以学生为主导的自学模式。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后,学生不仅要消化理解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而且还要大量阅读相关方面的书籍和文献资料。可以说,自学能力的高低成为影响学业成绩的最重要因素。这种自学能力包括:能独立确定学习目标,能对教师所讲内容提出质疑,查询有关文献,确定自修内容,将自修的内容表达出来与人探讨,写学习心得或学术论文等。从旧的学习方法向新的学习方法过渡,这是每个大学新生都必须经历的过程。尽早做好思想准备,就能较好地、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少走弯路,减少心理压力,促进学业成绩的提高。所以,学校一般在新生入学时会进行入学后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经验的介绍。对于大学新生本人来说,应该积极观察、思考,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顺利度过学习适应期。

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19世纪狄慈根德国哲学家也提出“重复是学习之母”。他们都强调复习在学习和巩固新知识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现代心理学的研究更有利的证明:要巩固知识,防止遗忘,必须进行复习。良好的复习效果不是取决于复习次数的多少,而是取决于正确的组织安排与活动方式。

(一)及时复习

根据在识记后的最初阶段遗忘速度最快,以后逐渐缓慢的遗忘规律,复习应安排在大量遗忘产生之前,这就必须做到及时复习。心理学的实验也有利的证实了这个问题。斯皮泽给两组被试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学生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没有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只保持33%。

(二)分散复习正确分配复习时间

分散复习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对复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复习时间分配有两种方式:一是集中复习,而是分散复习。一次复习较长的时间,叫集中复习,将较长的时间分几次使用,叫分散复习。一般说来,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习的效果,但分散复习的时间间隔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视材料的性质、数量、难度以及记忆已经达到的水平而定,总的来说,是先密后疏为宜,即开始时间隔短一些,随着所学的知识不断的巩固,以后可逐渐增加间隔的时间。

(三)重视重现和反复识记相结合

在材料还没有记住前,就积极的试图重现,重现不起来的再识记,这种复习方法比起简单的一遍又一遍的阅读直至记熟为止的方法要好的多。他在识记的时间上花得少,识记的速度来得快,保持的时间也更长。

5.我是优秀生,可为何也会有行为偏差

问题困扰

我一向都是以优秀学生的面目出现,而在进入大学前夕产生了莫名其妙的症状和恐惧感。进入大学两个月后,开始出现紧张、焦虑和恐惧不安的低落情绪。还出现了暴饮暴食及自行引吐等症状,还伴随着与同学发生冲突,我的这种行为是因为什么,问题出在哪儿,为何会如此?我心理真是充满了烦恼和痛苦。

分析解答

社会学习论创始人班杜拉认为,人类最初的行为是一种习得性行为,来源于个体的生活经验。一些学生根据过去的生活经验觉得,只要学习成绩好就能够得到父母、老师和同学的认可和赞扬,自己也能够得到极大的满足感和愉悦的心理体验,并不需要与同学搞好关系,学习与同学相处的技巧。因此,他的学习行为受到正面评价而得到强化,并成为一种固定的行为被保留下来。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社会化基地,在校学习则成为学生社会化的过程。过去一段时期以来,无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认为学生的任务就是学习,考试成绩好,家长及教师就会表扬、鼓励。学生由于得到社会的赞扬和父母的肯定,并被公认为好孩子、好学生,导致他们只重视学习的行为得到强化,其他的生活技巧和适应能力没有受到重视,所以,他们不明白学习只能代表知识的一个部分,并不是生活的全部。

精神分析认为,当人们在陷入困境和预感到威胁时,由于必须接受新的痛苦,恐惧心理被激活。一个健康的成年人必须使自己的角色或行为能力符合社会及其家庭的期望,使自己向理想和目标靠近。而对于一些依赖性较强,社会适应能力较差的人来说,他们缺乏勇气面对现实,或是害怕独立时,就有可能一次又一次回到病人的角色之中。虽然这种退行性行为能够得到暂时的好处,家人、亲戚、朋友、爱人或是单位可能会宽容,或是多给予一些生活上的照顾,但是,这只能是一种短期行为,试图通过这种退行性行为回到昔日只能是梦幻。

孩子之所以表现出退缩、无能和依赖行为,是因为他们在新的学习环境中感到无能为力,担心环境中充满了对自己不利的因素,在应对和处理环境事件过程中无法体现自我效能感,并由此而感到沮丧、情绪低落,以各种保护性的退缩行为或防卫行为被动地应对环境。而他们的自我效能感不足是因为在社交方面的效能感不足,导致自尊的丧失而出现焦虑、抑郁甚至恐惧。这些行为方式既限制了个性的发展,又妨碍了主体功能的发挥。

不少父母陷入两难境地,留在孩子身边陪读会强化孩子的依赖心理,离开孩子可以给他们独立的机会,可他们目前的行为状态连正常生活都得不到保证。于是,这些父母十分疑惑地问:“我们到底该怎么办?孩子怎样才能自立呢?”

适应当前的学习环境针对不同情况可以尝试如下方法,以缓解症状:

(一)提高自我警觉性。

对自己重复出现的行为要有所觉察,发掘这些行为模式的消极意义,提醒自己要有决心摆脱这些习惯。

(二)提高对自我的认知。

我们一生中的每一个行动都会带来必然的后果,要学会生活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三)选择弹性解决问题的方案

改变适应能力,学会让自己保持弹性,拟定可行的行动计划,可以使自己随时随地有重新开始的机会,并能从容不迫地面对新的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

(四)对自我负责

对自己的行动计划负责,并监督计划的执行。

(五)进行客观地自我评估

不要忘了奖赏自己的进步与成功行为,强化自己想要改变的决心、信心。

6.以前是佼佼者,进入大学变得普通而苦恼

问题困扰

光明在亲朋好友的祝福和同龄人的羡慕中走进了大学的校门,而经过一段时间的大学生活他开始苦恼。因为他在高中是一向是名列前茅的佼佼者,而今他发现自己是如此的普通和平凡。他开始为没有鲜花和掌声的大学生活而失落。

分析解答

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专家将这段问题高发期称为“大学新生失衡期”。相关研究表明,导致失衡的因素首先是新生心目中的大学与现实中的大学有差距,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环境,尤其是复杂的人际关系、不同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导致心理失调。另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新生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与他们以前作为佼佼者的优越感冲突,从而导致问题产生。

此时一定要注意自我调整,新生不适应新环境,如不及时调整,会产生诸如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一般来说,这种因心理不适应而导致的心理失衡,存在时间因新生心理素质的好坏而有长有短。有些新生因心理素质较差,又得不到外部支持,很可能需要长期调试才能度过心理失衡期。有的还可能因长期不能适应,而导致一些心理问题和疾病的产生,甚至因此而退学。所以,新生入学后应注重对自己的调试。

若要安全度过心理失衡期,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进行调节:

(一)新生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

新生要正确认识、评价自我,给自己重新进行角色定位,扬长避短。新生在中学阶段,一般都有心理优越感。而入学后,作为大学中普通的一员,许多人心理很难接受这一角色,从而导致心理失衡。对此,新生首先要逐步接受已成为普通一员的事实,能够接纳自我。

新生在认识、评价自我时,也应对心目中的大学进行调整,使其回归到现实中,以减少理想大学与现实大学间的冲突而导致的心理落差和失衡。同时新定位的角色也只有建立在现实大学的基础上,才可能正确。

(二)新生入学后要有目标

经常要问自己“我来大学干什么”,“我在今后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样有利于角色定位,适应新环境。新生在认识自我的过程中,应积极与他人做比较,通过比较发现自己的优缺点,恰当地评价自我,发挥自身的长处,克服弱点,这样会获得自信,减轻心理压力。

(三)要学会与人相处,调整人际关系

新生入学,常常会由于人际关系复杂,交往受挫而引发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大学生行为目标多元化,也是导致人际关系复杂难处的一个原因。为了与同学和睦相处,要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优缺点和性格特性,找到相同点,交往起来就较容易。与人交往时,既要自尊,不要为了交往而有意委屈自己,同时也要尊重别人。与同学发生不快和矛盾时,应通过换位思考冷静处理。

(四)培养独立学习、生活的能力,积极寻求外部支持

新生多为独生子女,自理能力差,又远离家庭,一般会不适应新的环境。所以入校后,新生在生活上要逐步学会独立自理,如在生活、学习、作息上合理安排,学会自主理财。在学习上,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学会独立思考问题。

(五)面对学习、生活的不适应,新生除自己调试外,还可积极寻求外部支持。

如对老师上课方法不能适应,应积极向老生请教,还可向老师反映,取得老师的理解与帮助。可积极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在活动中体验集体的力量和温暖,认同新集体。参加各种学生组织,在组织中展现自己的长处,获得自信。心理问题长久不能解决的,则应该寻求老师和心理医生的帮助。

(六)重新确立在大学的学习、奋斗目标

许多新生入学后,往往会有意放纵自己,导致目标、理想、方向的迷失,这是诱发心理问题的“病灶”。因此新生入学熟悉环境后,应立即确立一个新的学习、奋斗目标。同时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这样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的不利影响,摆脱因不适应而带来的心理问题。有了明确目标,就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

7.玩与学习,该怎样协调它们呢?

问题困扰

我每天都会学习不少时间,可是我学习时候老是想着什么时候可以玩;而真的去玩了,又老是担心学习的事情。常常想自己要是能够做到玩的时候尽情的玩,学习的时候全神贯注的学习多好啊!

分析解答

针对这个问题,是青少年中非常普遍地存在的现象,几乎可以说每个青少年学生身上都会发生的现象。下面以一个例子来分析解答这个问题:电影院搞经典影片回顾活动,在放映一部不大容易看到的好莱坞影片,喜欢电影的阿华犹豫再三,终于还是没去看,还有86天就到外语过级考试了,阿华曾经起誓:通过六级之前决不上电影院。

阿华是那种绝对的用功学生,他的日程表从早上六点钟起床,到晚上11点半上床(真正的睡觉时间是在床上听完半小时外语磁带之后),除了一日三餐,其余的时间被不同的学科交替分割了,阿华就是我们在校园里很容易见到的一个类型的代表:他们脚步匆匆地从教室到图书馆到自习室,坐下去就是大半天,不论什么时候手中总是捧着一本书,甚至走在路上口里还念着外语单词,吃饭时耳朵上还塞着练听力的耳机,如果你告诉他们有一个名叫张建伟的青年记者提出“拼命地玩,玩命地干”,他们一定会大摇其头:怎么能把学与玩并列呢?学习是重中之重。

于是,我们开始对我们这类人的学习方式及产生这种方式的深层思想意识进行反思。我们这类人大都具有非常强烈的超越意识,我们知道,求知是我们“超越”的凭借,所以我们格外珍惜学生这样一种身份,对知识孜孜以求,而且,就如大翻译家傅雷所说“我们的时间观念,或者说time sense和space sense比别人强。”

人生一世不过如白驹过隙的话,在我们的确是极真切的感觉,所以把生活看得格外渺小,把有知觉的几十年看作电光一闪似的快而不足道,所以我们就要尽量把时间用到学习上,要闲着一事不做,至少是不务正业,实在很不容易……好像虚度一日便对不起自己,对不起一切,于是,我们就成了没有闲暇的人,所有个人的爱好,与别人的交流都不在我们生活的范围之内了。学习就是我们生活的一切,学习就是我们的生活。

但生活本身不是学习,生活是休息、娱乐、学习、与他人交往的集合。当休息这个因素被剔除之后,人就成了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生活便成了机械运动,生产产家对产品做的毁坏性实验证明,一台启动了就不停止的机器,虽然短期内可能创造更好的效益,但使用寿命往往只是正常使用的同类的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我们选择近似修行的方式,以达到“超越”的目的,看似合理,实际上,除了证明我们对目标的热忱之外,对目标的实现并无实际的意义,与人交往、交流是维持友情、亲情、爱情的纽带,时间是与人交往的必要条件,这段时间从生活中剔除之后,人生便失去了感情维度,成为被抽空的人生。由此看来,不仅在实现“超越”采取的方式上我们错了,在出发的方向上,我们也错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实际上是一种高投入,低产出的粗放式“经营”,唯一可取的是我们对投入的忠诚和热情。

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看,“拼命地玩,玩命地干”给予休息,娱乐,感情交流和学习,工作以同等重要的地位,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在两者上花费同样的时间和精力,也许可以据此推导一个公式:集约化学习=(学习+娱乐)×忠诚与热情。

9.考试前总出现各式各样的健康问题,很苦恼

问题困扰

期末又到了,我这时最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健康问题。例如:无明显原因的发烧、腹痛、腹泻、消化不良、口舌溃疡、流鼻血等,还有的考生会出现头晕脑胀、烦躁焦虑、失眠多梦、心悸易疲、记忆力减退、头痛腹痛、食欲差等现象。我真的很苦恼啊,不知该怎么办?

分析解答

专家告诉您,这些不适多与考生心理压力大、过度紧张、天气炎热及饮食休息不当有关。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很多见,一名即将参加期末考试的中学生在运动时跌倒摔伤,被送进了医院。虽然外伤并不严重,但是这名考生的四肢却不听使唤了。好好的孩子怎么会四肢瘫痪呢?医生的一番细心询问终于发现了答案:这是考生潜意识中的“逃避考试心理”在作怪,四肢瘫痪是一种心理反应,这在医学上被称为“癔症”。虽然这样极端的例子很少见,但考生中有类似心理状态的并不在少数。

考生在考试前的心理调节十分重要,减少心理压力的较好方法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3R原则”:即放松(relaxarion)、缩减(reduction)及重整(reorientatation)。换句话说,是将放松自己、减少遭遇压力源的机会、重新调整心态三者结合起来,建立新的心理平衡点。

考前的适度紧张是完全正常的,莫须担心;但若过分紧张就会影响考生的竞技状态,影响考试成绩,严重时还会出现焦虑、心悸、失眠、极度紧张、手心出汗、尿急尿频、恐惧不安等“高考综合征”。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如何克服“高考综合征”呢?现教你八招,让你轻轻松松上考场。

第一招:期望适中

期望值不可定得太高,定得太高,若遇题不会,即会慌张;定得太低,缺乏激情,无法维持最佳竞技状态。只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选择志愿,才能确保在考试时,镇定自若不慌张。有了准确的、适当的目标,你便能胸有成竹、心安理得地应试了。

第二招:知己知彼

科目众多,但每个考生都有自己的强项和弱项,故应先了解自己的优势何在、薄弱何在。例如,有的考生语文基础好,作文尤其好,复习时就可少花功夫,而把主要精力用到自己最感棘手的数学上。在数学复习上,又要把重点用到令自己最头痛的平面几何上,防止大题丢分。但即使这样,还是怕数学,那你可争取考60-70分,有了这个心理准备,在考场上拿到试卷,看到难题,便不至于“昏过去”了。看到自己擅长的作文也能尽情发挥,语文高分,正可补数学低分。所以,对自己各科成绩与高考试题,一定要知己知彼,以防阵脚大乱。当然,答题时,要先答容易的,最后做难题。

第三招:饮食有节

有的父母拼命为子女买“补品”,殊不知不少“补品”只是高能合剂,有的还含激素,既有兴奋作用,又有抑制作用,所以还是不吃为妙。考生只需在坚持平衡膳食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蛋白质和新鲜蔬菜、水果就足以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临考前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考试时感染、腹泻。粗茶淡饭最养人,不挑食,不刻意求精,食欲好,吃得口口香,更有利于考前情绪的稳定和考试时保持精力充沛。

第四招:睡眠充足

临考前连续开夜车的复习方式是不可取的。连续几天的睡眠不足,会影响记忆、钝化思维,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竞技状态。临考前坚持体育锻炼,中午休息一会,晚上确保至少6小时的睡眠,这是聪明人的做法。防止考前失眠的最好办法是看淡考试:有什么了不起,考不好以后找机会,说不定因祸得福呢!把高考看淡了,压力小了,自然睡得香。考前的晚上不要服安定片之类的安眠药,这些药物往往使人第二天昏昏沉沉,影响临场发挥。

第五招:调侃放松

考前以及各科考试的课间,同学之间要相互调侃、开玩笑,淡化“高考定终身”的观点。如“考不上回家卖烧饼,说不定找个比潘金莲还美的妻子呢!”、“祝你们都考上北大、清华,当博士,当院士,以后我为诸位开车、当保镖!”等,营造一个宽松、活跃的气氛对消除紧张氛围有积极作用。

第六招:笑他稳己

进入考场,在静候响铃发试卷时,是考生最紧张的时刻。此时,你不妨观察一下其他人的紧张样子:有的吓得脸色苍白,有的手发抖,有的嘴唇发干,有的不由自主地干咳……当你看到别人紧张成这副样子,肯定感到好笑,紧张的情绪亦在不知不觉中减轻了,结果,自己反而能泰然处之。

第七招:腹式呼吸

在考试中,有可能因遇到难题而头脑一片“空白”,须知,越紧张越不知从何下手。此时,你不妨闭上眼睛,意守丹田(肚脐下1-2寸处),进行腹式深呼吸18-28次,心绪会立刻平静下来,灵气也会随之产生。

第八招:揉耳按穴

如果在考试过程中,因绞尽脑汁、过分紧张而致头痛、心悸,你不妨放下笔,双手捂耳,顺时针正揉30次,反揉30次,再用两拇指用力揉压双侧太阳穴,会有一种清新感。

10.老觉得记忆力下降,该怎样调理

问题困扰

现在学习任务很重,每天都要学习和记忆大量的资料和公式,可是最近的学习时,尤其是在学习英语时就是觉得自己根本记不住,而且脑子也不像原来那么清晰了,这使我感到很苦恼,如果学习中的记忆力下降了,我的理想和未来不就全完了吗!

分析解答

记忆是一种心理过程,是心理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记忆力随年龄增加而发生变化,是一种记忆的正常老化。除此之外,记忆还与躯体健康状况有关,如脑部肿瘤、糖尿病、酒精中毒、甲状腺功能低下、神经性梅毒等疾病都可引起记忆力下降。同时记忆与心理健康也有十分重要的关系,当人处于抑郁、自卑、焦虑等心理状态时也会引起记忆障碍。前不久,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首次举办记忆力下降义诊咨询活动。现场咨询不仅吸引了古稀老者、白领丽人,而更多的是在职场打拼的成功人士和紧张苦读的莘莘学子,而尤以17至25岁的知识青少年居多。记忆力下降正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对症施治、科学用脑,成为21世纪人们共同关注的话题。

记忆力下降并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在普通门诊中,常常会看到许多年纪轻轻或正当年的病人,主诉存在记不住事,丢三落四等记忆力下降问题。医生诊治这部分病人的通常做法是给一些益智类药物,但常常由于不对症,治疗效果欠佳。记忆力下降常常令病人陷入焦虑和紧张状态;而抑郁也是造成病人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表现为注意力下降。这些症状的出现愈发加重了病人的自卑心理,但是这种病人常常仅以记忆力下降为主诉,回避情绪问题。北京友谊医院心理门诊,曾对30位以记忆力下降为主诉的抑郁病人在抗抑郁之前和用药两个月后分别测试记忆力,结果发现用药前后记忆商平均上升了两个等级。

脑子就像一个生化工厂,在不停地为我们生产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生化递质,以满足人类情感和生存的不同需求。情感障碍出现时,人们会觉得生活无乐趣,出现失眠、沮丧、自卑、易怒、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能集中等问题,多数人没有认识到这是出现了心理障碍,还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试图用“坚强”战胜上述症状。事实是,我们必须像对待其它脏器一样,将脑作为一个生产各种神经递质的化学工厂。当形形色色的不同压力在短期内集于一身,再好的工厂也会出现因原料不足造成的生产不足或质量下降。这就不难解释,人在巨大压力和挫折面前出现的各种反应。

从事专项研究的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心理门诊大夫和营养专家建议记忆力下降的患者在生活中注意以下几点:

(一)采用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平时要有规律地生活。

(二)正确进行自我调节,注意保持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物品放在相对固定的位置,使用后放回原位,对于一些重要的事情可以采取用笔记录的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饮食中应该注意补充新鲜蔬菜、水果及含有以下几种营养素的食物:玉米、糙大米、全小麦、黄豆、蒜头、蘑菇、酵母、奶、动物肝脏、沙丁鱼、瘦肉类等。

(五)每天可以服用一定量的银杏叶提取物及维生素E。

11.一直被注意力不能集中而困扰

问题困扰

我爱科学,也爱文学,对音乐和美术也有兴趣,总的来说对学习是充满兴趣的,可读了不少书,收效却不大。我总觉得自己不能集中自己的精力到一个焦点上,所以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很苦恼。

分析解答

在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学习过程中,注意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有位专家说: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对学生的学习来说,注意力的好坏也是至关重要的。有经验的教师在总结教学经验时,都知道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可能与注意力不稳定、不集中的分配不合理有关。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被试在注意力高度集中时背课文,只需要读9遍就能达到背诵的程度,而同样的课文,在注意力不集中涣散时,竟然读了100遍才能记住。可见,它与人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效率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有的专家说:“哪里有注意,哪里才会有思考和记忆。”注意是认识和智力活动的门户。

实验和教学实践表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之间明显的差别之一就是注意力的好坏。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集中注意听讲阅读,独立思考问题,认真做作业。他们在学习时很少受外界干扰,即使有时老师的课讲得并不那么生动,但他们也能自我约束,有意识地组织注意力,不让自己的思想开小差。许多学习落后的同学恰恰相反,他们注意力涣散,不能全神贯注地听讲,时而做小动作,抠耳朵,挖鼻孔,抓抓头皮,时而与同学交头接耳,逗闹一下,有时貌似听课,实则思想离开课堂,开了小差。读书时也一样定不下心来,做作业东抄西看。有的甚至在上课或复习课时没有精神,打起了瞌睡。这些同学怎么能够把学习搞好呢?

注意力的好坏并不是先天遗传的,而是靠后天的学习培养和训练得来的。有些人经过培养训练,注意力和注意品质得到很好的提高,所以要想提高注意力,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就应该进行有意识的训练,而且更多的还是自我训练。下面我们介绍几种注意力的自我训练法。

(一)利用课堂听讲锻练自己的注意力

课堂听老师授课是学生学校学习的基本方式,占学生学习时间比重较多,如能重视课堂学习,注意听讲,不仅能掌握好课堂知识,还能发展自己的认识能力,长期坚持专心听讲,还会培养良好的注意的品质。

(二)在阅读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

研究指出,注意力是集中还是涣散直接影响着读书的效果。读书的目的就是理解书的精神实质,记住书的主要内容,要做到这些,就必须集中注意力,特别是在深入思考书中所讲内容的深刻含义时,必须聚精会神,高度集中注意力。所以说在阅读过程中集中注意力是理解和记忆的前提条件。那种随意乱翻,心不在焉的读书是没有什么收获的。阅读教材或有关参考资料,精读其它书籍时,要想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就必须集中注意力,而且把读书与训练注意力结合起来。许多著名的学者都很注意这方面的自我训练。如有的人在读书时,就经常在一些重要内容旁边写上注意,特别注意等。也有的用划符号或用“!”“?”等作记号以引起注意。

(三)根特的集中注意训练法

根特先生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根特在读书时经常使用一种精神集中法。其做法是,当他读书前,或者在书房里深思冥想问题时,他必定是透过窗户凝视着远方屋顶上的一个随风摆动的风向标箭头,他一边眼盯着风向的转动,一边下意识地沉浸于深深地思考之中。这种方法大大帮助了他,哲学中的许多理论就是这样思考出来的。这种方法好像没有什么奇特,我们这些读书人,也有这方面的经验,当两眼凝视着某一点时,一边对着视点出神,一边思考着所要解决的问题,或者思考已读过的内容,好像无形之中,注意力就集中在一起,促进了思考的深度。这种做法所以会产生如此好的效果,也还是有其道理的。当人的双眼长时间地凝视在一点时,视野就会变得狭窄,那些容易吸引你并导致注意力分散的事物也就会进入眼帘,因此人的意识范围也随着变窄,从而使人达到注意力集中的心理境界。 AEjfiCf8C+dvapQiGcWsc/TNHsbuvae38rTBT/SoagC4gDzQn0Igooj7Ap+9O4H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