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社交中的心理效应(1)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投射效应

有这样一个笑话。

在一个漆黑的晚上,在偏僻的公路上,一个年轻人的汽车抛了锚--汽车轮胎爆了。

年轻人翻遍了工具箱,也没有找到千斤顶。怎么办?这条路半天都不会有车子经过。他远远望见一座亮灯的房子,决定去那个人家借千斤顶。可是他又有许多担心,在路上,他不停地想:

“要是没有人来开门怎么办?”

“要是没有千斤顶怎么办?”

“要是那家伙有千斤顶,却不肯借给我,该怎么办?”……

顺着这种思路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气。走到那间房子前时,他敲开门,主人刚一出来,他冲着人家就是一句:“你那千斤顶有什么稀罕的?!”

主人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以为来了个精神病人,就“砰”地一声把门关上了。

这个笑话是说,人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他人身上,是多么可笑,因为人家未必像你想象的那样。

在心理学上,那种把自己的某些心理特点加给对方的现象,叫做“投射”,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以己之心,度人之腹”。

很多时候,人们不考虑别人的情况和自己是否相似,就胡乱推测别人。比如有时我们和别人交往,感到对方似乎不像以往那么热情,或者无精打采,就怀疑对方是不是对自己有什么意见?其实对方可能是身体不舒服,或者遇到了什么不愉快的事而心情不好,当然无法像平时那么热情,但并不是对你有什么意见。我们不要轻易下结论,而要继续观察观察。

总之,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个小世界,我们很难了解其他人的世界里发生了什么事情影响了他的心情和状态,所以我们对别人的表现不要过于敏感,更不要以己度人,疑神疑鬼。

当然我们也不否认,有时候投射是正确的。因为人性有相通之处,有些事情不同的人的确会产生相同的感受。但是,人和人也有不同之处,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如果任何时候,都拿自己的感受去揣度别人,仅凭主观想象别人会和自己一样,是会发生错误的。

有人向一个国王进献了一只珍贵的小鸟。国王从没见过这么可爱的小鸟,非常喜欢,就用金丝笼子把它养起来,天天给他吃山珍海味,给他奏最好的音乐听,让人伺候它的起居,对它进行细心的照顾。没想到的是,没过多久,这只鸟竟死掉了。这是因为,人喜欢的,不一定也是鸟喜欢的。而国王却犯了以己度鸟的错误。

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犯类似的错误,以为自己喜欢的就是别人喜欢的,爱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强加给别人。比如妻子喜欢逛商场,以为丈夫也喜欢,就强迫丈夫陪自己逛;家长觉得弹钢琴是好事,想让孩子多才多艺,就逼迫孩子学……

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不同的人看到的世界可能是大相径庭的。瑞士精神科医生罗夏曾编制了一种测验人格的方法。他设计了十张墨迹图,有五张是黑白色的,三张是彩色的,另外两张除黑色外,还有鲜艳的红色。这十张图片都编有一定的序号,施测的时候每次出示一张,问被试者:“你看这像什么?”或者“这让你想起了什么?”结果每个人的描述都各不相同。这个有名的实验证明了不同的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也就是说,“人心如面,各不相同”,俗语中还有“尔之砒霜,吾之熊掌”,都是告诫我们不要轻易地以己度人。

对陌生人的最初印象比较深刻--首因效应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到某报社问总编:“你们需要一个编辑吗?”

“不需要!”

“那么记者呢?”

“不需要!”

“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

“不,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

“那么,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东西。”说着,他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上面写着“额满,暂不雇用”。总编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说:“如果你愿意,可以到我们广告部工作。”

这个大学生通过自己制作的牌子,表现了自己的机智和乐观,给总编留下了美好的第一印象,引起对方极大的兴趣,从而为自己赢得了一份满意的工作。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环境,参加面试,或与某人第一次打交道时,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忠告:“要注意你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噢!”

第一印象,又称为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陌生人第一次见面时所获得的印象。那么,第一印象真的有那么重要,以至在今后很长时间内都会影响别人对你的看法?

有一个心理学实验证明了这样一个规律:在和陌生人的交往中,他初期给我们的印象往往比较深刻。

心理学家设计了两段文字,描写一个叫吉姆的男孩一天的活动。其中一段将吉姆描写成一个活泼外向的人:他与朋友一起上学,与熟人聊天,与刚认识不久的女孩打招呼等;而另一段则将他描写成一个内向的人。研究者让有的人先阅读描写吉姆外向的文字,再阅读描写他内向的文字;而让另一些人先阅读描写吉姆内向的文字,后阅读描写他外向的文字,然后请所有的人都来评价吉姆的性格特征。

结果显示,先阅读外向文字的人中,有78%的人评价吉姆热情外向;而先阅读内向文字的人,则只有18%的人认为吉姆热情外向。可见,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倾向于根据最先接收到的信息来评价别人。

由此可见,第一印象真的很重要!人们对你形成的某种第一印象,通常难以改变。而且,人们还会寻找更多的理由去支持这种印象。有的时候,尽管你表现的特征并不符合原先留给别人的印象,但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仍然要坚持对你的最初评价。第一印象在人们交往时所产生的这种先入为主的效应,被叫做首因效应。

人类有一种特性,就是对任何堪称“第一”的事物都具有天生的兴趣并有着极强的记忆能力。承认第一,却无视第二,不经意地你就能列出许许多多的第一。如世界第一高峰,中国第一个皇帝,美国第一个总统,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等,可是紧随其后的第二呢?你可能就说不上几个。

在生活中,人类同样对第一情有独钟,你会记住第一位老师,第一天上班,初恋等,但对第二就没什么深刻的印象,这就是“首因效应”的表现。

因此,我们要特别注意给别人的第一印象,要争取在第一次亮相的时候,就表现出最有光彩的自己。

对熟人的近期印象比较深刻--近因效应

生活里,我们总是强烈谴责在婚姻上喜新厌旧的人,认为他们的行为是不道德的。然而,在交往中,其实很多人都有喜新厌旧的习性--比较重视新的信息,而不太重视旧的信息。

新近的信息比以前得到的信息对于交往活动有更大影响,突然的一个“信息”会使人们早已习惯的认识和印象发生质的飞跃,这和首因效应正好相反,在心理学上叫做近因效应。

那么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它们并不矛盾,而是各自有着适用的范围。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般情况下,当两种矛盾的信息连续出现时,首因效应突出,而当两种矛盾的信息间断出现时,近因效应更为明显。在与陌生人交往时,首因效应影响较大,而在与熟人交往时,近因效应则有较大影响。

生活中有许多近因效应的例子。比如某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一生声名卓著,但因为一桩私生活的丑闻而晚节不保,这就是近因效应的作用。在朋友之间的交往中,有时多年的友谊会因一次小别扭或误会而告终;夫妻之间吵架,一气之下,可能全忘记对方过去的好和曾经的恩爱,只想着离婚,这都是近因效应惹的祸。

近因效应还有一个表现就是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往往最后一句话决定了整句话的基调。比如老师跟学生说:“随便考上一个学校,该没有什么问题吧?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或者说:“虽然录取率那么低,总能考上一个学校吧?”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但因语句排列的顺序不同,给人的印象也全然不同。前者给人留下悲观的印象,后者则给人乐观的印象。

曾国藩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也能说明这个效应。曾国藩在最初和太平军的交锋中,一直处于劣势,于是在奏折中称自己“屡战屡败”。但他幕下的一个师爷告诉他不要这样写,而将四个字的位置变动一下,变成了“屡败屡战”。曾国藩恍然大悟,把奏折改了过来,交了上去。结果一个“常败将军”的形象变成了败而不馁、坚忍不拔的形象。

因为这个规律的存在,老师批评学生或上级批评下属时,也应该注意语句的先后顺序,尽可能使它产生一个良好的近因效应。比如在进行了严厉的批评后,不要忘记安抚对方的情绪:“……也许,我的话讲得重了一点,但愿你能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很抱歉,刚才我太激动了,希望你能好好工作。”用这种话作结束语,被批评者就会有受勉励之感,认为这一番批评虽然严厉了一点,但都是为自己好。

近因效应提醒我们在人际交往中,不能吃老本,而要时刻注意近期的表现,时刻注意保持已经树立起来的形象。

平时在和老朋友的交往中,每一次交往都要认真对待,特别是要注意每一次交往最后几分钟留给别人的印象。由于是老朋友,就没有首因效应可言了,而到底哪一次交往能发生近因效应,却是无法预料的。只要有一次表现有点异样或特别,那么,过去的表现就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一笔勾销。因此,每一次交往都需小心行事,不能因为是老朋友就“忘乎所以”。

近因效应包含着人类喜新厌旧的本性。这提醒我们人际关系是需要“保鲜”的--尤其是夫妻之间。我们大概都还记得电影《手机》中那句流行一时的台词:“在一张床上睡了20年,难免会有一些‘审美疲劳’。”就是说,不管当初如何恩爱、如何甜蜜,如果不能经常保持新鲜感,近因效应会使我们忘记对方过去的好,而因为喜新厌旧,产生移情别恋的可能。

人们都喜欢和自己相似的人--相似效应

钟子期和俞伯牙的友谊非常有名。俞伯牙有出神入化的琴技,而只有钟子期才能听得懂他弹奏的音乐,于是钟子期和伯牙成为知己,相约第二年再聚。但不到一年钟子期因病去世,俞伯牙如约而至,得知钟子期已亡,非常伤心,摔断瑶琴,决定终生不再弹琴了。因为已经没有人能够听得懂了,何况这还会勾起他对钟子期的怀念和伤感。

钟子期、俞伯牙之所以有超乎寻常的友情,就是因为他们有个相似的特点--对音乐高超的鉴赏力。因为无人能取代钟子期,所以他在俞伯牙心中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

有个成语叫“臭味相投”,还有个俗语叫“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说的都是人们对和自己相似的人看着顺眼,容易和他们成为朋友。相反,如果志趣不投,人和人就不容易成为朋友;即使本来是朋友,发现志趣各异,也会变成陌路。古时候“割席断交”的故事,就和钟子期、俞伯牙的故事正好相反。

管宁和华歆在年轻的时候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经常一起吃、一起住、一起读书。有一次,他俩一块儿在地里锄草,管宁碰到了一块黄金,但是他自言自语地说了句:“我当是什么硬东西呢,原来是锭金子。”接着,就继续锄草。

华歆听说捡到金子了,忙跑过来,激动地拿在手里看,显出贪婪之色。管宁责备华歆说:“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去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该贪图不义之财。”华歆不赞同他,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又有一次,他们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忽然外面热闹起来,一片鼓乐之声,夹杂着人们看热闹的声音。他们走到窗前一看,一位达官显贵正从这里经过,他们一行人衣着华丽,威风凛凛。

管宁看完了,就回到原处继续读书。华歆却完全被这种张扬和豪华的排场吸引住了,书也不读了,干脆跑到街上去看个仔细。

管宁看到华歆的行为很失望。等华歆回来后,管宁拿出刀子把他们共同坐的席子从中间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两人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样了。从今以后,我们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再也不是朋友了。”

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志向不同,就像两条道路上跑的车,怎么也走不到一块去,所以真的没有必要在一起。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要求一些年轻人回忆他们结交的一位最亲密的朋友,并列举这位朋友与他们有哪些相似之处与不同之处。大多数人列举的都是他的朋友与他的相似之处:“我们性格内向、诚实,都喜欢古典音乐”,“我们都很开朗、好交际,还常常在一起搞体育活动”,等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人生观、宗教信仰、对社会时事的看法比较一致的人,更容易谈得来,感情融洽。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面,如信念、兴趣、爱好、价值观等。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相同经历的人容易相处;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世态度、追求目标一致的人更容易相互扶持……

那么,人为什么会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呢?

首先,人们和与自己观点相似的人交往时,能够得到对方的肯定,便会增加“自我正确”的信心感。他们之间发生争辩的机会较少,双方都容易获得对方的支持,较少受到伤害,比较容易有安全感。

其次,相似的人容易组成一个群体。人们试图通过建立相似性的群体,增强对外界反应的能力,保证反应的正确性。人在一个与自己相似的团体中活动,阻力会比较小,活动更容易进行。

人们都喜欢能和自己形成互补的人--互补效应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不仅特征相似的人会相互吸引,而且彼此之间差异较大的人,也能够建立较为亲密的关系。在需要、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特长和思想观念等方面,如果存在差异,而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又正好能够互补,就可以产生相互吸引的关系。这证明人不仅有认同的需要,也有从对方获得自己所缺乏的东西的需要。

那么互补和相似效应是否矛盾呢?它们并不矛盾,因为差异并不一定都能形成互补关系。互补的前提是交往双方都能得到满足。如果不能满足这一要求,那么相反的特性就不能够产生互补,甚至还产生厌恶和排斥,比如高雅和庸俗、庄重和轻浮、真诚和虚伪等,这些就只能造成“道不同者不相为谋”。

或者大的方面,比如人生观、为人处世原则、人生追求等,这些如果不同,就难以相互理解,不容易相互吸引。而形成互补的,往往是相对较小的方面。就像人们常说的:“该相似的地方相似,该互补的地方互补。”

互补-般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交往中的一方能满足另一方的某种需要,或者弥补某种短处,那么前者就会对后者产生吸引力。如能力强、有某种特长、思维活跃的人,对能力差、无特长、思维迟缓的人来说,就具有吸引力;依赖性特别强的人愿意和独立性强的人在一起;脾气暴躁的人和脾气温和的人能够成为好朋友;支配型的人和服从型的人能够成为知己。试想,如果两个都是支配型的人结为夫妻,那家中还能太平吗?

互补的另一种情况是:因为别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你的理想,而增加了你对他的喜欢程度。比如一个看重学历的人,自己又没有拿高学历的机会,就会很看重高学历的朋友。

任何人都与生俱来地具有一些缺点,而且性格不是那么容易改变。为了弥补自己的不足,我们往往在寻求生活伴侣和事业伙伴时,注意寻找能弥补自己缺点的人。如小张是一个好与人争辩且十分任性的人,他找的是一个大大咧咧的老婆。小张之所以喜欢她,是因为她能够让小张从容地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和他较真,让他很安心。

在事业的合作上,寻找和自己互补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比尔·盖茨原来自己经营微软公司,时间长了,逐渐发现自己在管理方面的能力欠缺,而且他自己真正的兴趣是在软件开发上,所以逐渐感到分身乏术,力不从心,工作兴趣也下降了。后来他逐渐认识到管理方面需要有专门的人才来为他打理,于是就找到了大学时的同学鲍尔默。鲍尔默恰恰是个管理方面的天才,他豪情万丈,善于影响别人,善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对比尔·盖茨来说烦琐乏味的管理工作,对于他来说则乐趣无穷。这就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强强联合,创造了辉煌的业迹。

人们都喜欢模仿和攀比别人--攀比效应

战国时代,越国有一个最出色的美女,名叫西施。她长得非常漂亮,无论怎样打扮,一举一动都美丽动人。西施有个心口疼的毛病,犯病的时候,总是用手按着胸口,皱紧眉头,这在别人眼里就显得更加妩媚可爱了。

有一天,她在村中的小路上走着,突然,胸口疼了起来,她紧皱眉头,便不知不觉地用手按着胸口。正巧,迎面走来一位东村的丑姑娘。因为她住在东村,故称东施。东施长得丑得很,她看见西施皱着眉头,用手按着胸口,就觉得西施的样子十分好看。于是,东施姑娘就模仿起来。丑姑娘东施本来没有胸口疼的毛病,却也用手按住胸口,把眉头也照样紧皱起来,自以为这样就美丽了。村民们看到她一反常态的样子,莫名其妙地多看了她两眼,丑姑娘东施却以为人家喜欢上她了,于是她更加紧皱眉头咧开大嘴强笑,这一下,把路人都给吓跑了。

东施效颦,其结果不但不美,反而更丑了。这个故事用来比喻不了解对方的长处而胡乱学习、生搬硬套的行为。

东施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做模仿。模仿是每个人都有的一种心理机制,是指有意和无意地效仿他人行为的活动。模仿是学习的基础,人们学习任何知识和技能,都离不开模仿。而我们这里要说的是在日常生活中作为社会行为的模仿。

当我们看到别人有比我们好的条件或东西时,我们就倾向于模仿别人。因为“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都想变得更好,那么比我们强的人,就成了我们模仿的榜样。

生活中模仿很常见,比如:看见别人留长发,自己也留长发;看见别人穿牛仔裤,自己也穿牛仔裤;看见别人家里怎样装修,自己也怎样装修;等等。但是有的模仿因为差距太大,反而显得可笑,东施对西施的模仿就是如此。

法国剧作家莫里哀曾塑造了一个文学形象--茹尔丹先生。这个茹尔丹先生是个模仿迷。他得知别人家在举办家庭音乐欣赏会时,认为“我家也应该有”,于是赶忙去请音乐教师到家里来。服饰穿戴,茹尔丹也处处向“上等人”看齐,却又模仿得很不得体。大白天,他要穿一件据说是“上等人”才有的睡衣。裁缝给他裁错了衣服,编瞎话哄他,他居然也信以为真了。结果,尽管衣服上的“花朵都是头朝下”的,但他只要听说是模仿而致,“那么行啦”,就这样干。

这个形象或许有点夸张,但他之所以成为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正是因为它来源于现实生活,非常有代表性。让我们看看周围的“茹尔丹先生”吧。

有的人看到邻居为女儿买了架钢琴,也想为自己的孩子买一架;听说表弟买了一辆新摩托车,觉得自己也应该买一辆。自己凭什么要比别人差呢?别人有的自己也该有。

就连小孩子也学会了攀比。孩子想买个游戏机的时候,他会说:“妈妈,我想买个游戏机,我们班好多同学都买了。”这么一说,父母也不忍心让孩子明显比别的孩子差,就只好给孩子买。

说到底,我们今天的许多消费,倒没有多少一定是出于物质上的需要,很大程度是出于心理上的攀比。手机一定要那么高级的吗?其实许多功能你很少用,但你就是要买个新潮的、高级的,不能比同事的那个差。手上戴着个几千元的戒指,有什么实际用途呢?不过是为了让别人看,显示自己的身价。

看到别人结婚摆排场,自己也不甘于落后,根本不考虑量力而行,即使勒紧裤腰带,甚至举债,也要办得大张旗鼓。

有的女孩子在择偶方面眼光过高,看到同事或同学的老公有多少多少财产,便觉得自己也不能差了。看到几十万的,觉得还有几百万的,要是幸运,找个几千万的才最理想。就这样等下去,结果一晃就错过了适婚年龄。

完全避免攀比也许办不到,但攀比应该适度。别人的生活是别人的,也许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当你真正过上了别人的生活时,可能也会发现许多不如意之处。所以不要盲目地去模仿别人、去和别人攀比,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知道什么能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幸福。

邻近的人会对我们形成某种感染--邻里效应

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的母亲带着幼年的孟子,一开始住在一处墓地附近。孟子看见人家哭哭啼啼地埋葬死人,觉得好玩,就跟着学。孟母心想:“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不合适。”就立刻搬家,搬到了集市附近。

孟子看见商人自吹自夸地卖东西赚钱,孟子又学着玩。这可不是母亲想让孟子学的。孟母说:“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也不合适。”就又立刻搬家,搬到了学堂附近。

在这里,孟子就开始跟学堂里的人学习礼节,并且也要求上学了。孟母欣慰地说:“这才是适合我孩子居住的地方啊!”于是便高兴地在那里定居下来。

孟母为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不嫌麻烦,带着孩子搬了三次家。这说明孟子的母亲很懂得心理学上的邻里效应。

生活中有一些人比较有主见,态度比较坚定,似乎不太容易受到周围其他人的影响。实际上严格地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完全避免周围人的影响。心理学上的邻里效应告诉我们,邻近的人会对我们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

这个效应是经过心理学实验证明的。

1950年,美国有三位社会心理学家,针对麻省理工学院17栋已婚学生的住宅楼进行了一次调查。这些是二层楼房,每层有5个单元住房。住户住到哪一个单元,是纯属偶然的,因为原先的住户搬走了,新住户就会搬进去。

调查中,每个住户都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在这个居住区中,和你经常打交道的最亲近的邻居是谁?

结果表明,居住距离越近的人,交往次数越多,关系越亲密。在同一楼层中,和隔壁的邻居交往的概率是41%,和隔一户的邻居交往的概率是22%,和隔三户的邻居交往的概率只有10%。

其实多隔几户,距离上没有增加多少,可是亲密程度却差多了。这似乎说明,人们和邻近的人打交道更多一些。

想想我们自己吧,我们的朋友大多不是同学、同乡,就是熟人介绍的。凭空认识一个陌生人,并成为好朋友,这种情况毕竟很少。

理解邻里效应产生的原因并不难。因为和邻近者交往,要比和距离远的人交往代价小。一是了解对方比较容易,只花比较小的工夫就能了解到对方的信息,这也比较容易预测对方的行为,这样,在和对方交往时,也更有安全感。二是打起交道来方便得多,比如向近邻借东西,起码可以少走几步路。

这大概就是中国古话说的“远亲不如近邻”的原因所在。俗话还说“三年不上门,当亲也不亲”,也说明距离近,经常来往,关系才更容易变得亲密。

其实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人们大部分的朋友,不是同学、同事,就是近邻。

在学校里,关系比较好的,往往是座位比较近的同学。

还比如,人们在选择终身伴侣的时候,大多是从同学、同事或邻居中寻找,而所谓“千里姻缘一线牵”的概率却低多了。

因为邻里效应的存在,我们就要注意对周围人的选择,要像孟子的母亲那样,有意识地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人际环境。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周围的人总会对我们产生无形的影响,从而影响我们的个性成长,也会影响我们对机会的获得。

现在时兴“圈子”一词,每个人都有自己活动的圈子。有一种流行的说法,就是多接近成功者,你就有机会从他身上学到更多关于成功的方法,你也会更容易接近成功。这就是我们对邻里效应的主动运用了。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异性效应

赵女士是某公司公关部经理。她人脉很广,出师必胜,为公司作了很大贡献。公司的原料短缺,材料科的同志四处奔走,连连碰壁,而赵女士一出马,问题便迎刃而解。公司资金周转不灵,急需贷款,急得总经理像热锅上的蚂蚁,而赵女士周旋于银行之间,没多久,就获得贷款上百万元。赵女士因此格外得到领导的器重。

有人笑说:“女将出马,一个顶俩。”而人们仔细观察后发现,赵女士成功的秘诀有两方面的原因。首先,她具有清醒的头脑、敏捷的口才、丰富的知识和阅历,接物待人也比较灵活。此外,她的成功其实也和她端庄的容貌、优雅的仪表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富有女性魅力的外表为她的成功加分不少。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做异性效应,说的是人和人之间“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现象,以及这种现象对社会交往产生的微妙影响。

我们都知道,人们一般对异性比较感兴趣,特别是对外表漂亮、言谈得体的异性,最容易产生好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男营业员接待女顾客,要比接待男顾客热情些。人们一般对异性的评价,也总会不太客观地比同性高些。这些都是异性对我们的吸引力比较大的缘故。

那么赵女士成功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当今的社会还是一个男性占很大优势的社会,外出办事多数要和男性打交道。有的事,由比较有魅力的女性出面,可能会更为顺利。这是由异性独特的吸引力导致的。

生物学家发现,异性之间的相互吸引,气味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宇航员、野外考察人员或男性较多的职业中,时间长了,其工作人员会产生一种莫名其妙的头晕、恶心和浑身不适感。这种状况用药物治疗往往无效,但在与异性接触后,就会很快得到缓解。原来,这种病症是性比例失调严重,异性气体极度匮乏的结果。所以,目前一些国家在派往南极的考察队员中,往往有意识地安排一些女性,这是有其良苦用心的。

我们还听说过:“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一个有男有女的群体,和单一性别的群体相比,会有一些微妙的差别。无论男性或女性,长时间从事某一单调工作时,会感到寂寞、觉得疲劳来得快,而增添了异性后,马上会觉得很快活,时间也感觉过得很快,工作也感到轻松多了。

如果对异性效应进行合理的利用,可以让许多事情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异性在一起工作,往往有以下好处。

1.取长补短,完善个性

男人一般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节、不计较得失、行为主动。而女人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行为比较被动。男女在一起,能够进行优势互补,同时双方都更容易发现自己的缺点,并完善自己。

2.增强凝聚力

男女搭配,可以使一个群体的成员增强感情依托感,增进友谊、荣誉感和凝聚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3.增强推动力和约束力

人总是想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最好的形象,因为得到异性青睐是我们的巨大动力。因此男女在一起,就容易激发出各自最好的表现,使他们各显其能,发挥出最大的能力,同时有一种内在的心理约束力,来规范自己的言行。

不过异性效应也不能滥用。女性外表漂亮,讨人喜欢,如果再加上交往得当,在异性面前办事容易,这是正常的;但是,如果为达到某一目的,用色相去引诱别人,就不道德了。男性对异性,尤其是年轻漂亮的异性热情些、客气些也无可非议,但把异性当做刺激,想入非非,让人感到“色迷迷”的,就超过限度了。因此,与异性交往也要把握好“度”。 bdn39aUNyGpRsLuZkUPVhjInfbse0HbwaoSeWDchhDSnbagNRbs+Ywx+9rw4IeD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