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向胡雪岩借智慧
燕君

前言

当今世界,商业推动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商界英才层出不穷,很多人企盼跃身商海激流,成为时代的弄潮儿。这时,胡雪岩成为他们在商业领域发展的最佳楷模,以至社会上曾一度流行过这样一句话:“做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就道出了胡雪岩在投身商海的人们心目之中的崇高地位。

胡雪岩所从事的职业,乃是以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为特征的商业活动。成败得失,全在一念之间。个人发挥的余地很大,客观受到掣肘的概率较小,而且表现的方式也大为不同。所以,胡雪岩能以贫寒的出身,最后发展出支撑清朝经济半壁江山的钱庄业,并以自己的商事活动对近代史上重大历史事件的走向发挥影响,充分展现了一个人对自身、对外界的把握和应对。

胡雪岩确实有着让人佩服不已的过人的智慧和胆识,不然,一个赤手空拳的平民子弟,怎么能在商海中得心应手?怎么能在官场中游刃有余?怎么能在乱世之中左右逢源?把他称为一代奇才一点都不为过。

然而,胡雪岩毕竟是一个人,他也有自身局限。这个富可敌国的红顶商人为何会在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由他苦心经营的商业大厦为何在一夜之间化为乌有?我们先不去回答这些问题,但有一点可以断定,在胡雪岩大智大勇的背后,肯定存在某些足以致其于死地的缺陷。

本书之所以拿胡雪岩说事,无非是想为今人提供一些借鉴。那么,我们要“借”的是什么?而要“鉴”的又是什么呢?

我们要“借”胡雪岩什么

胡雪岩在乱世之际由一个穷小子变为商业巨擘,其成功之道主要基于两点:首先是他优秀的人品,其次是他圆通的做事风格。

一、“借”做人之道

胡雪岩的人品很好,贫寒的家境造就了他勤劳的品格,而小时候所遭受的困苦又使他很节俭。胡雪岩的节俭不是吝啬,该花的钱他从不吝惜,不该花的钱则一文不花。中国有句古训叫“当省不用,当用不省”,正是这个道理。

胡雪岩为人大度,不记仇,而且善于忍耐。如果没有这样的性格,他是没有办法面对一生所遭遇的种种挫折的。一个人要么不做大事,只要做大事,就要面对困难和挫折。挫折越大,我们就越知道自己是要做大事的人,只有这样激励自己,才能成功。

胡雪岩善良、热心,经常帮助别人,而且从来不求回报。同时,他也是一个诚实、讲信用的人。胡雪岩常说,信誉就是钱。不管公私事务,他都诚信守诺,所以,听到他讲的话,大家从不质疑。钱庄不消说,就是偶然下海玩出来的胡庆余堂,也成为与同仁堂南北辉映的百年老店,其用料之精、用工之细享誉海内。我们现在知道的“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就是胡庆余堂的经营宗旨。

胡雪岩从小就是一个很自信的人,没有因为自己出身低微而自卑。而且他很上进,喜欢读书,勤学好问。胡雪岩到哪里都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要听什么,要做什么。他的母亲无法教导这些,他的妻子也没有什么学识,他能够自己闯出一番事业,就是靠自己这种好学的态度。

二、“借”做事风格

胡雪岩善于做事。他有眼光,能够识人,因人成事。先是结交王有龄起家,后来又得到左宗棠这棵大树的庇护,结交漕帮成了小爷叔,得到了漕运的便利,而开钱庄、当铺、药店、丝坊,做军火生意,联合商界与洋人抗衡,无一不是因人成事。令人敬佩的是,胡雪岩那么大的生意基本上是靠朋友做的,自家子女并没有介入,在清朝那样的封建时代居然没有让生意变成家族式的企业,可见胡雪岩的眼光及见识的不凡。此外,胡雪岩识人之高、用人之长,简直叫人叹为观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有时连自己都不知道,但胡雪岩知道,而且叫你心服口服、死心塌地发挥自己的特长。

胡雪岩人情世故通达,这一点为人所不及。他善于思考,而且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思考。他能够通过各方面的分析,知道对方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知道对方什么时候需要、什么时候不需要,而且总让对方觉得他确实够朋友、够义气,他是真心地在拿对方当朋友,把对方的利益当做自己的利益来做,并且往往在做好之后,却不要求什么回报。胡雪岩之所以处处遇贵人,是因为他处处为人着想的缘故,在他处理与漕帮、沙船帮、左宗棠的关系时,还有招揽人才的时候,处处可见他对人情世故的通达。

胡雪岩性格坚决果敢,在能力范围之内绝不说不行的话。世事只有两种情况,一曰做,二曰不做。分析好之后,胡雪岩不会再浪费时间去考虑成败,做就努力做,朝着成功的方向走。

我们要“鉴”胡雪岩什么

一、“鉴”用人

胡雪岩得以成功,在于其识人、用人高人一筹,是以智驭人;其失败,在于其始终坚守“用人不疑”的观点。通俗来讲,就是对部属充分授权但却失去了监督,使得像典当行唐子韶、潘茂承等,钱庄朱福年、宓本常等得以兴风作浪。

胡雪岩在全国共开典当铺二十三家,每个月应有四万五千两银子盈余,一年下来约为五十万两,但事实是每年典当部分的盈余从未超过二十万两,每年至少有三十多万两银子被“伙计”私吞掉了。

上海阜康钱庄档手朱福年眼见胡雪岩一片“花团锦簇”的事业,不免起了“大丈夫当如是也”的想法。他虽蒙重用,但毕竟是做伙计。假如辞掉阜康的职务去创业,胡雪岩一定会帮忙的,只是不做大寺庙的知客而去做一个小茅庵的住持,不是一个聪明的办法。因此,朱福年便利用权力调度钱庄的资本做自己的生意,致使八十万两银子葬身海底。

胡雪岩曾委托古应春和尤五出面收买新式缫丝厂,但由于宓本常明处掣肘、暗处破坏而未成。最后,资金周转不灵,造成上海阜康钱庄发生挤兑而无回天之力。

二、“鉴”用事

“这是同外国人打仗,不过不是真刀真枪而已。明晓得打不过,我还是要打,我要给中国人争口气,让朝廷那些先生、大人难为情!”怒气冲冲的胡雪岩恨恨地盯着十里洋场高声说道。面对国外丝商的联手封杀和外国政府的频施重压,以一己之力与其抗争,并要时刻应对来自国内官场和商界的冷箭,这位清朝的红顶商人,既是为自己的生意,更是为身后数万丝农与土法缫丝作坊主的利益,义无反顾地打响了一场凶险异常的“生丝保卫战”。

在我们看来,胡雪岩此举说好听一点是有节气,敢于“螳臂当车”,说得难听一点就是自不量力、不识时务、以卵击石。

在生丝贸易上的中外对抗,随着清朝平定太平天国战事的平稳而愈演愈烈,左宗棠与李鸿章的陆防、海防之争也扩大到双方的羽翼。认定“倒左必倒胡”的李氏势力扣押了海关本应及时兑付给胡雪岩的还款官银,为收复国土而向国外借款由政府行为变为胡雪岩阜康钱庄的个人事件;在生丝商战上誓不低头的胡雪岩无力承受双重重压,而一次借款中暗盘回扣的黑箱操作终于成了胡雪岩事业上的定时炸弹。

无疑,结局是惨烈的!

李鸿章的人采取了多种手段,将胡雪岩一步步逼入困境,同时又设法把胡雪岩向外国银行贷款时多加利息的事情抖搂出来,慈禧太后得知后大怒,立刻下旨封杀胡雪岩,一座商业大厦轰然倒塌,胡雪岩毕生积累的万贯家财在顷刻间烟消云散。

胡雪岩成就事业的过程充满传奇色彩:有平坦的大道,亦有崎岖的山路;有知人善任的美誉,亦有用人失察的过失;有穷致当衣的故事,也有一掷千金的逸闻。不管怎样,胡雪岩思想的亮点,他的价值观、处世哲学,对后人一定会有所裨益,如善加借鉴,一定能少走弯路。

由于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存在错讹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kF7fGp1iadUsureqpKjF5ee4J0WfkmO6v9GV/G4krC60hS9CQiig+Lr/BVNdb/0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