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少问社会为什么,多问自己有什么

1.这个世界不会在乎你的自尊

来自社会底层的我们,虽然自尊心非常强,内心却非常脆弱,有点像瓷器。特别初入社会,虽无成就,却强烈渴望社会其他成员能给予我们最起码的尊重。

在残酷的现实社会中,不能不说这是一种单相思。如果不符合对方理想中的恋人标准,我们爱得越深,越会遭到对方的鄙夷。我们要想获得对方的眷顾,达到对方的标准才是最应该做的事。

身处弱势、身无长物的我们,特别希望每个社会成员对我们有同情心,凡事要照顾到我们的自尊心。事实上,这个世界不会在乎我们的自尊,无论我们的自尊心有多强。

有人说,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得有自尊,但仅有强烈的自尊还远远不够。自己尊重自己很容易,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就得有值得别人尊重的资本--我们必须是这个社会需要的人,而不是这个社会发展的拖累。

自从这个星球有了国家,国家就有了发达与落后、文明与愚昧之分,国民就有了高贵与卑贱、贫穷与富有之分。

我们只要选择活着,就得面对这种差距。这个差距能改变,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改变。

我们都渴望生活在发达、文明的国度,身份高贵、家庭富有。遗憾的是,我们对此没有选择的权利。当我们跨越了生命之门,这一切都已成事实。

我们是群居的、有感知的高级社会动物。没有人能脱离一个国家、集体而独立存在。作为社会成员,获得身边的人的尊重与肯定,是一个人起码的心理渴求。

我们有这种需要,别人却没有义务满足我们这种需要。我们存在与否,只要不影响别人的利益,别人就有权利对我们视若无睹。

很多人都是势利的,他们没有时间和心情去关注与自己无关的人,除非这个人能给他们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初入社会的我们,暂时还是社会中的弱者。即使我们的父亲权倾天下,富可敌国,别人可能会给予我们足够的尊重,事实上他们是在尊重某某的儿子,而不是我们。脱离了父亲,我们和其他草根一样,不值得他们正视。

我们越想通过父辈或者家庭来获得别人的尊重,别人越是对我们嗤之以鼻。父辈不是我们,在社会上只代表他们自己,我们同样也代表不了他们。

人看人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仰视,一种是鄙视。仰视是用来看社会地位比自己高、权力比自己大、财富比自己多的人;鄙视是用来看社会地位比自己低、权力比自己小、财富比自己少的人。

这是人性的弱点,是不应该存在的,但是这个世界上不应该发生的事情太多了,也都发生了。有时候人连同类的生命都可以轻易剥夺,为什么一定要尊重不如自己的人呢?

巴菲特是不怕别人说他穷的。尽管他不怕,但也没人敢说,因为说他穷的人,任何人都会认为他精神不正常。

穷人的确没钱,但是最怕我们说他穷,说他无能。穷人认为我们这样说他,是对他的侮辱,是不顾及他的自尊和感受。如果我们说穷人有钱,穷人也认为那是讽刺,是挖苦,是他难以承受的一种打击。

看来我们对穷人只能什么都不说。如果我们比穷人富有,而且对他什么都不说,穷人也会认为我们不愿搭理他,冷落他,他心里也未必能好受。

事实上,作为社会中的一员,不论贫穷还是富有,彼此都应该相互尊重。但是,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尊重,总得有让别人感觉应该给予我们尊重的理由吧?

我们在门口遇到一个乞丐,第一个月可能会毫不犹豫地同情他,可怜他,会给予他帮助。谁都有倒霉的时候,说不定哪天我们也会像他一样,需要别人的帮助。

如果第二月这个乞丐依然来到我们门前,我们仍然能尽自己所能帮助他。翻身是需要时间的,任何改变都有一个过程。

如果这个乞丐三个月、半年、一年、甚至是三年,一直出现在我们的家门口,我们还会同情他吗?乞讨成为他的职业,不劳而获成为他的习惯,我们再给予他施舍和同情,结果是什么呢?

上帝让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时,并没有对我们做出任何安排。因为他知道,即使他再万能,也不会把所有人都安排得心满意足。

上帝不安排我们,是为了让我们安排自己。社会上有很多位置,我们都可以获得。即使我们渴望的位置已经被别人占据,我们依然可以取代。

这个世界属于人类的一切,没有永恒的。如果有的话,那就是改变。我们不改变自己,就得被别人改变。当然也包括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评价。

别人选择用什么词语形容我们,用什么态度对待我们,取决于我们,而不是他们。

2.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标准

美国《探询者》杂志为了做一次关于人性的调查,邀请一位略有名气的女模特配合,在一条车流量非常大的马路旁进行一次精心设计的试验。

这位女模特名叫萨莉·马林斯,22岁,身材高挑,相貌出众,性感十足,魅力无限。杂志社的编辑让她扮演社会中五种不同的女人,在同一地点手举写着“停车”的牌子,等候救援,以验证开车的男人对不同女性同样要求的反应。

第一次,她梳着披肩长发,戴着眼镜,穿职业装,以公司女性白领的模样站在那里,焦急地向过往的车辆摇着手里的牌子,杂志社的编辑在暗处统计时间。在90秒内,70辆各种不同的汽车从萨莉·马林斯身边驶过,但只有一辆卡车停下来,询问她需要什么样的帮助。

第二次,她穿上孕妇装,把肚子垫得高高的,吃力地摇着牌子。150秒内,有150辆车经过她身边。无论她怎样哀求和呼喊,没有一辆车停下来。

第三次,她装扮成一个上年纪的老太太,戴上灰白的假发,驼着背,弓着腰,哆哆嗦嗦地站在那里,还不停地咳嗽。五分钟内有200多辆汽车驶过,只有一辆车停下来。

第四次,她伴成一个新潮的朋克族,戴上爆炸式的彩色假发、遮住半个脸的大墨镜,上身穿大花衬衫,下身穿有几个窟窿的牛仔裤,一副嬉皮士打扮,翘着脚,耸着肩膀,吹着口哨,拿着牌子冲着开过来的车辆有一下没一下地摇着。结果在15分钟内,有370辆轿车、摩托车、货车开过去,竟没有一辆车停下来,有的车还加了速。

第五次,她露出本来面貌,一头金色的长碎披肩发,穿上露大半个巨乳的粉色小背心,白皙紧凑的小腰如握,再配上一条紧裹着浑圆屁股的超短裙,显得那两条笔直、圆润、娇嫩的大腿超乎寻常的长。她妩媚地站在路边,时不时地扭着浑圆的小屁股!还没等她把牌子举起来,就有两辆车在她身边停下来,两个司机殷勤地表示愿意为她免费效劳。

这是一次随机不记名的实验,证明每个人在不同人的同等需要面前,会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应。这次实验,可以说很真实地折射出人性的几个方面。如果把这个故事放在网站的论坛上,意见肯定会压倒性的一致。很多人都会抨击、批评那些从吃力的孕妇、年迈的老太太身边经过但视而不见无动于衷的人,也会辱骂那两个见到性感小妞便大献殷勤的贱人。在网络上,这类代表正义、正直、善良的人,数不胜数,但那只是在匿名的网络上,大义凛然的代价也不过是敲几下键盘而已。做正人君子和卑鄙小人,都不需要付出任何代价。这也是杂志社选择在生活中而没有选择在网络上调查的原因。

说和做,永远是两码事。现实生活永远都是赤裸残酷的。我们每个人都具有阳光和阴暗的两面性,无所谓伟大和渺小。我们期待所遇到的人都是好人,或者把所遇到的人都当成坏人,都是在犯同样的错误。很多人在不同的场合下,都会选择认为最利己的角色;也会为了更好的获得,去扮演不同的角色。

杂志社的编辑对此次实验做了总结性的概括,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高高在上的强势人群,人们习惯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

2.每人都不希望别人成为自己的麻烦,或自找麻烦。

3.对特例独行的人,普通人难以接受。

4.能给自己带来愉悦和快乐的人,很多人愿意接触。

5.在生活中,你扮演的角色不同,被人接受的程度也会不同。

6.别人都有可能会用你最不愿意接受的态度对待你。

我们在社会上行走,极有可能是萨莉·马林斯扮演的五个角色中的其中一个,或是让人感觉无法靠近,或是成为别人急于甩掉的负担和包袱,或是最受别人欢迎的人。别人如何对待我们,取决于我们扮演的角色。不要指望别人应该做什么样的选择,那是别人的事。

在生活中,我们处于强势还是弱势呢?如果有幸处于强势,也应该放下自己的身段,为人处世低调一些,不要让人感觉无法靠近。每个人容忍度都是有限的,没有人希望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强迫自己做有悖自己真实需要的选择。这样,我们会把朋友变成对手,把对手变成敌人。由朋友演化而成的对手,更容易抓住我们致命的弱点。

不论我们现在的境况如何,都尽量把遇到的每个人当作朋友,把对手看成共同繁荣一个行业一个市场的队友。只有彼此相互帮助相互提携,路才会越走越宽,钱越赚越多。

假如我们不幸成为弱者,那么首先就别指望遇到的人都是好人,都是应该无偿帮助我们的人。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是我们心目中的标准好人,这个社会就永远不会有矛盾,有歧视,永远不会有冷漠与荒芜、猜疑与嫉妒。

社会上总有形形色色的人,素质低下觉悟不高还是占大多数。凡是事业成功的人,在他们处于弱势的时候,不仅仅善于和他们志同道合的人相处,更能和他们讨厌、憎恶的人相处,而且处得比朋友还要好。这不涉及人品的问题,而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须学会和我们讨厌的人、憎恶的人和平相处,甚至从他们身上学到我们需要的知识和经验。

我们作为社会中的弱者,往往是自尊心极强而又极度自卑,担心别人瞧不起,害怕别人不把自己当人。别人无意间的一言一行,我们总觉得有所指,还把这些沉甸甸地压在心里。如果得不到宣泄和解脱,我们还会产生过激的行为。

别人瞧不起我们,那是因为我们还不具备别人瞧得起的资本!要想改变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和定位,只有我们做得比他们好,取得他们无法取得的成绩,用自己的实力去折服他们。要记住,实力和能力,永远都是我们行走世界的万能通行证。在靠实力说话的社会里,只有具备相当强大的能力和实力,我们才能在一个行业里具有话语权和选择权。到那时,我们根本不需要别人的肯定,也不会在乎别人的否定。

比尔·盖茨永远不会在乎别人说他是一个穷人,哪怕他吃饭的时候真的身无分文。

身为弱者,别人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我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具备的东西我们不具备,不要嫉妒;对别人用三天就能轻松做成、我们用三十年也未必实现的事情,别说不公平。

在这个世界上,公平于我们而言,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所以,我们想活着,或者想活得好,唯一的办法就是主动去适应社会,适应我们身边的人,适应很多不公平的事。

当然,在这个阶段,我们一定知道自己处于什么位置,要到什么位置上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什么样的牺牲达到什么目的,一定要清楚。

所以,不论我们现在如何,都不要因为别人的选择利己而乐观,也不要因为别人的选择损己而悲观。人性里有善也有恶,还有更多的是不好不坏、或者可以随时改变属性的东西,我们应该学习泰然面对,做最好的自己。

因为心有所向,所以我们不仅要学习别人的优点,还要包容别人的种种不完美,以此更好地保护自己。我们只有在尊重别人种种选择之后,才会更洒脱地面对那些乏味的人和无聊的事,然后让内心取得平衡,把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做到完美。

3.接受自己所在的时代和社会

接受自己所在的时代和社会,似乎不是话题的话题,值得放在这里探讨吗?当然值得。因为我们经常在网络上或者生活中抱怨自己所在的时代和社会。抱怨就意味着厌倦或者憎恨,当然就无法谈到爱我们所在的时代和社会了。

我们之所以厌恶这个时代和社会,因为感觉它不公平。这个时代为社会制造了各种各样的潜规则、无规则游戏,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让涉世不深的我们大伤脑筋。发生在眼前的很多事情,我们看不懂,读不透。在学校读书时,我们曾经笃信不疑的东西,似乎全被否定。我们花大把金钱、时间和精力研读的专业知识,到头来也是百无一用。

在这个时代,我们走进社会,就会发现社会上早已经画好了一个个圈子,每个圈子都是壁垒森严,想成为圈子里的成员,好难好难,特别是拥有巨大利益的圈子。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能恨这个时代和社会,原因有二,也很简单:

1.只要活着,我们就脱离不了这个时代和社会;

2.这是属于我们的时代和社会,就像我们的父母和家庭一样。我们即使不爱,也只能接受,别无选择。

我们接受这个时代和社会,必须要知道这个社会和时代的特点。那么,现在我们所在的社会,所处的时代的特点是什么呢?

最明显的特点是,这个时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平面化、一体化,地域、国界、种族、民族的界线都在淡化。随着人口的增多,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科技迅速发展,个人接受教育程度加深,消费者对服务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进而导致这个时代和社会在一定区域内的竞争空前惨烈。

只要我们步入社会,就会强烈地感觉到,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满各种各样的竞争,每个人都在和我们竞争,而且还不是同一级别的对手和我们竞争。我们往往要面对实力、财力、势力均远远高于我们的对手。

这个世界虽然是平的,但这个社会却没有公平可言。任何竞争,看似平等,其实都是在不平等的情况下进行的。因为我们以合力,而不是体力或智力进行竞争。

举个例子,同一所大学毕业的甲和乙。甲的父母是跨国公司的老总,乙的父母是贫困地区的农民,两个人同在一个城市发展,谁的成功会来得更早更容易一些呢?别以为富家孩子都是纨绔子弟,成功的父母更知道如何科学地培养自己孩子的竞争力。穷人家孩子的人格、性格方面存在缺欠的比比皆是。

甲,在城市里衣食无忧,有父母提供的财力支持,有父母建构的雄厚人脉关系,进可以创业,退可进大公司上班。只要他有理想有抱负,一切问题在他的面前都会很简单,他的飞黄腾达来得很快很早。

乙,在城市里除了一张证明自己受过高等教育的文凭以外什么都没有,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他出卖脑力赚来的钱,要支付城市里高昂的生活费用,还得拿出一部分补贴贫困的父母。人脉存折从零开始积蓄,经验要靠时间去积累。他辛辛苦苦奋斗十年,也未必能拥有甲毕业时的社会资源和财力。

在我们接触这个时代和社会时,就应该认识到,在和平年代,社会财富掌控在少数人甚至是几大家族手里。他们依靠财富的力量,随心所欲地制定各种游戏规则。我们在这个时代和社会上追求财富,在他们眼里就犹如蚂蚁搬运食物一样。他们可以像对待蚂蚁一样对待我们。

如果把时代和社会比作棋盘,我们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棋盘上的棋子,总是被有形或者无形的手操控着。下棋的人把我们摆在什么位置,我们就有什么力量或者什么下场。

所以,我们从贫穷到富有、从弱小到强大,绝对是一个在夹缝中求发展的过程。就像一粒树种,要想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就得经历一次次干旱、狂风、冰雹、虫噬、刀削、斧伐等灾难。任何一次灾难都没有预知,都没有为什么。

万能的上帝把我们派到这个社会上来,就是因为社会还不完美,时代尚需进步。我们要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得担负起属于自己的社会责任。能力越大,担负的社会责任也越大。

我们不论强弱、穷富,都是这个时代和社会中的一员,都承担着社会与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我们在接受自己所在时代和社会的同时,先完善、壮大自己,再去完善这个时代和社会,并在此过程中,使自己获得成功。

我们唯有在某一方面获得成功,才能获得改变时代和社会的力量。

我们都是时代和社会的产物。我们成功与否,和我们认识、接受、适应程度息息相关,同时我们又受时代和社会的制约,反过来又影响着时代和社会。

认识到这一点,对我们个人发展非常重要。我们要把成败得失看得淡一些,不再和自己在乎不起的人和事较真较劲。看淡和忽略,并不意味着作为弱者的我们就认命。而是我们已经意识到,在这个时代和社会,一切靠命运安排和一切靠自己努力,都是不切合实际的。

21世纪是充满激烈竞争和挑战的世纪,我们每个人必将面临很多挫折、困难和失败。我们不要把失败和挫折当作是一种惩罚,而要把它当作是很好的学习、成长的机会。

我们遭遇失败,是因为我们要成功;我们遭遇痛苦,是因为我们要成长。

比尔·盖茨在哈佛大学演讲中,曾经就时代和社会的问题,给年轻人提出一个忠告,他说:

“同这个时代的期望一样,我也要向今天各位即将毕业的同学提出一个忠告:你们要选择一个问题,一个复杂的问题,一个有关于人类深刻的不平等的问题,然后你们要变成这个问题的专家。如果你们能够使得这个问题成为你们职业的核心,那么你们就会非常杰出。但是,你们不必一定要去做那些大事。每个星期只用几个小时,你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得到信息,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发现困难所在,找到解决它们的途径。”

“不要让这个世界的复杂性阻碍你前进。要成为一个行动主义者。将解决人类的不平等视为己任。它将成为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经历之一。”

弱势、贫困、孤立无援的人,是社会的大多数,我们只是其中的亿万分之一。我们应该庆幸的是,我们还有机会在这里抱怨。

因此,我们不但要接受这个时代和社会,还得去爱上它们,进而去改变它们。

4.昨天和明天没有必然的联系

在探讨这个话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个人的经历:

1.6岁时,因为他是黑人,没有一个白人伙伴愿意和他玩耍。

2.8岁那年,他喜欢问父亲的朋友有多少财产,但没有人愿意直接告诉他。

3.上小学时,他经常偷看姐姐的情书。

4.他天生哮喘,夜里咳嗽,白天疲惫,那时的医生根本无法医治此病。他非常懦弱,对很多东西都恐惧。

5.他做什么都没有耐心,就连年轻人非常渴望的牛津大学,说放弃就放弃了。

6.老师问他拿破仑是哪国人,他怀疑老师故意作弄他,自作聪明地回答是荷兰人。

7.别人都认为他弱智,他便去测自己的智商,结果是96,和普通人无异。

如果身边有这样一个人,我们会怎样评价他呢?他天生就不是优良种族,生来就被社会剥夺了很多机会,除了干苦力别无选择;小时候就对谈情说爱感兴趣,简直就是道德败坏的小流氓;连个好身体都没有,对什么都恐惧,还能指望他做什么?对什么都没耐心,肯定是一事无成;谁的话都不信,自作聪明,不吃亏才怪;智商和常人一样,只能过常人的生活。

这样的人,优点不多缺点不少,可以说是吃啥啥不剩,干啥啥不行。如果这样的人都能出人头地,除非火星撞地球。

我们再来看一位伟大人物的传奇人生:

1.他从大学退学,做过厨师,卖过家具,种过地,几乎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31岁的他服务于英国情报局,做了几年间谍。

3.他一生建立庞大、过硬、复杂的人脉,通天入地,无所不能。他能与美国国防部部长称兄道弟,能与纽约的著名律师、名报总编经常把酒言欢。

4.38岁时,一无文凭二无经验的他,以6000美元起家,创办了全球最大的广告公司,年营业额达数十亿美元。

5.虽然没有进修过广告专业课程和广告心理学,他却设计出无数脍炙人口广告词,有的至今仍在流行。

6.因患有先天性哮喘病,他被医生断定活不过40岁,可是他88岁才去世。

7.最后他送人一句话:“永远不要把财富和头脑混为一谈,一个人赚多少钱和他的头脑没有多大关系。”

一个患有先天性疾病,大学没毕业,混迹社会各个阶层,38岁才真正做点事,靠6000美元起家,把公司经营成全球同行业最大的公司的人,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位传奇人物,他的人生真够传奇的。从他一生中经历的事情和所取得的成就来看,我们肯定会不知不觉地把他看成非常人所能企及的天才!

现在可以非常负责地说,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个黑皮肤的懦弱、多病的不良少年,和后面手眼通天的亿万富翁是同一个人,他的名字叫做大卫·奥格威,奥美广告公司创始人。

我们把38岁之前的大卫·奥格威和38岁之后的奥美广告公司创始人所有事迹一一对照,我们似乎找不到一点必然联系,也无法解释没有耐心的人如何缔造一个庞大的跨国集团公司,更解释不了患有先天性哮喘病的人怎么能活到88岁,同样解释不了一个对什么都充满恐惧的人如何能做几年间谍,智商不高的人为什么会有惊人的智慧。

我们解释不了的事,大卫·奥格威却用他的行动证明了。这就是铁铮铮的事实。

也许有人说大卫·奥格威的成功是一个个例,他的成功不可复制。那么,我们看看他的以前,是个例吗?我们仅看他的前半生,敢断言这个人能成功吗?恐怕一点成功人士的影子都找不到。

他后半生取得的成就与他前半生的行为有必然的联系吗?恐怕不存在。在他的前半生的种种生活迹象,我们确实找不到决定后半生的因素。

万事万物的变化都存在着固定的规律,唯独我们的人生却充满变数。一位哲人说:“人生永远不变的法则就是改变。”一位著名的人类学家说:“任何人的命运都是不可估量。”

我们的人生只有两万多天,每一天的我们却因选择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今天也许是一个乞丐,明天可能就成为富翁;今天还是不可一世的权贵,明天可能就是阶下囚。看来一个人的人生不可预测,也不能预测。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一切皆有可能,一切尽在把握。

所以说,不论我们过去做错了什么,今天遇到了什么不幸,都不要过多地关注它。这些都是因为我们发生的,就是逼迫我们做出改变的。

在一次各国权贵、富翁、明星的聚会上,世界著名的汽车商约翰·艾顿遇到他的朋友、后来成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两个人无所不谈,最后艾顿向丘吉尔说起他不堪回首的往事。

艾顿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农村,父母早逝,和姐姐相依为命。姐姐靠给别人做浆洗工、当保姆赚钱度日,两个人过着吃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姐姐出嫁后,姐夫容不下他,把他轰到舅舅家。舅妈很刻薄,在他读书时,规定他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和剪草坪。上班当学徒时,他根本租不起房子,有将近一年多的时间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丘吉尔没想到这位大富翁竟然有这样悲惨的过去,疑惑地问:“我们认识好几年了,怎么从来没听你说过这些呢?”

艾顿呵呵一笑说:“有什么好说的呢?努力把它改变就是了。昨天和明天没有必然的联系。如果一定将它们联系在一起,那就是看你今天做了什么,是把昨天糟糕的状况延续,还是让今天与昨天不同。”

我们昨天是谁不要紧,今天是谁也不要紧,关键是明天我们是谁。如果明天的我们依然是今天的我们,我们在今天就已经被时代埋葬了。

5.彻底宽恕自己的过去

出生在这个社会上,无论我们是谁,在三件事上都没有选择权。

1.谁是自己的父母;

2.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

3.家庭在哪一个国家。

这三点,对我们人生走势、生活质量、所处位置都有重要的影响,甚至决定着我们今生的前途和命运。遗憾的是,这么重要的三点,任何人都没有选择的权利。在我们跨越生命之门后,这一切已经成为我们别无选择的现实,只能接受,不需要表决。

我们的父母,可能是富可敌国的超级富豪,生活在社会金字塔的顶端,受世人仰慕,决定和影响着很多人的命运;也可能是食不果腹的难民,居无定所,颠沛流离,受世人冷待,连自己的明天都不知道怎么度过。

30岁之前看父敬子,30岁之后看子敬父。这句话的意思是,30岁之前,父亲在世人眼里如何,我们便如何;30岁之后,我们在世人眼里如何,父亲在世人眼里就如何。

不要埋怨世人如此势利,因为埋怨也没用。

如果父母能量大,就会给我们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发展的环境,给我们提供庞大的人脉资源、巨大的资本支援,使我们从很高的起点出发。同龄人奋斗十年二十年,即便运气不错,也很难达到我们起点的高度。

如果我们有这样的父母,这样的家庭,应该倍加珍惜。我们以虔诚的感恩之心,接过父母手中的火炬,把他们的事业做大做强,把他们的爱心发扬光大,向世界更远的地方传递。

如果父母只能给我们带来贫穷、饥饿和劳苦,我们因此经常遭受歧视、冷待和伤害,活着都成为社会的累赘和负担。我们想发展,没钱没机会没资源;找工作,没门路没关系,不得不在社会金字塔的底层,为了简单的衣食住行,驴子似的到处奔波。种种难以言表的经历,让我们感觉到自己就像荒原上的野草,自生自灭,没人在乎。

假如我们不幸陷入如此境地,也不要埋怨自己为何要经历这样的生活,因为生活本身就没有公平可言。这不是我们选择的,不能证明什么。

父母的境况代表不了我们的生活,我们的过去代表不了今天,更代表不了将来。

只要我们健康地站在今天的码头,就没有必要抱怨自己过去乘坐的船有多破,因为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从现在开始,无论我们出身草根还是豪门,有一点是一样的--明天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未知的,一切都在于我们如何把握。

对于出身卑贱、家境贫寒的我们来说,要想明天有所作为,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宽恕自己的过去。如果我们现在还对自己说,“如果我的爸爸是富翁,如果我能获得更多的支持或者有更给力的关系就好了”、“如果我上大学时选别的专业就好了”等类似的话,只能徒增我们的悔恨和悲痛。结果只能使自己感到前途渺茫,后续无力。

只有坦然地接受自己的过去,停止那些虐心的想法,立即去做自己能做的事、应该做的事和想做的事,否则,我们就会像一个背着沉重行李的人,步履蹒跚,寸步难行。

如果不能宽恕自己的过去,过去一切不如意的经历就会牵扯我们更多的精力。所以,我们最好把那些用来抱怨、哀叹的精力和时间,用在能改变自己现状的地方,用在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上面。

一位著名的教练曾经说过:“上帝让你的眼睛长在头的前边,就是为了让你向前看,向前走,而不是老盯着过去。”

有位诗人这样描写如何正视自己的过去:“我相信有一天,我流过的泪将变成花朵和花环;我遭受过千百次的遍体鳞伤将使我一身灿烂……”

所以说,不论我们过去贫穷还是卑贱,失败还是失意,都应该把这些从心头卸去,彻底地宽恕自己和自己的不幸,还给世界一个真实的自己,真正的自己。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赖斯,10岁时随全家到华盛顿旅游。她非常想进入向往已久的白宫参观,却仅仅因为她的黑色皮肤,无法像白人那样自由进入白宫。小赖斯并没有因为自己无法选择的肤色向父亲抱怨,而是凝神远望白宫良久,然后转身告诉父亲:“总有一天,我会住在这里!”

年幼的赖斯明白,再计较自己是黑人还是白人,再抱怨为什么白人和黑人不能享受平等的社会待遇,对她,对全体黑人而言,毫无用处。她能做的,就是宽恕、接受,再去改变。

果然,25年后,以优异成绩从丹佛大学毕业、已成为俄罗斯问题专家的赖斯,以无可争议的优势昂首阔步进入白宫,担任总统首席俄罗斯事务顾问,后又升为国务卿,成为著名外交家。白宫那条歧视黑人的规定,也早已在黑色人种的努力下成为过去。

一位父亲带着儿子去参观梵高故居。在看过那张小木床及裂口的皮鞋之后,儿子问父亲:“梵高的画那么值钱,他应该是百万富翁才对啊!”父亲笑道:“梵高生前穷得连媳妇都没娶上。”

第二年,这位父亲带儿子去丹麦。在安徒生的故居前,儿子又困惑地问:“爸爸,安徒生不是生活在皇宫里吗?”父亲笑道:“安徒生是鞋匠的儿子,他就生活在这栋破旧的阁楼里。”

这位父亲是职业水手,常年在大西洋各个港口忙碌。因为是黑人,他的收入少得可怜。他的儿子叫伊东·布拉格,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获普利策奖的黑人记者。20年后,在回忆童年时,他说:“那时我们家很穷,父母只能靠出卖苦力养家糊口。看到和父母一样的黑人,只能从事又脏又累薪水又少的工作,我也习惯性地认为,像我们这样地位卑微的黑人是不可能有什么出息的。好在父亲让我认识了梵高和安徒生,这两个人告诉我,上帝没有看轻卑微。成功是没有任何既定人选的,它只属于能为它奋斗的人。它不属于一个人的过去,只属于一个人的将来。”

我们怎样对待自己的过去,就会有怎样的将来。我们能坦然地面对自己的过去,就会有一个光明的将来。如果我们对自己的贫穷、卑贱无能为力,就别指望别人能大发慈悲高看自己一眼。任何同情和悲悯,也无法挽救已经把自己看低的人。

我们最难跨越的,就是我们的过去;我们前行的最大的障碍,也是我们的从前。我们不能用过去迷惑自己,束缚自己,沉溺自己,把自己的将来和过去画上等号。

宽恕让自己感到尴尬、耻辱甚至是愤懑的过去,是为了我们自己,而不是为了他人。

放下即是快乐,彻底宽恕过去的人和事儿,会让我们身心健康,精力充沛,心里坦然。

想想看,如果我们总是死盯着别人在过去带给我们的伤害不放,就会浪费我们很多宝贵的精力和时间--这些精力和时间,本来可以直接用于实现我们的梦想和目标的。我们需要向前看,并积极行动,而不是停在过去或者现在原地踏步。我们需要放下包袱,把自己从别人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以便轻装出发。

从过去的痛苦记忆中解脱出来,对自己不满意的地方立即采取积极的行动,这是我们获得成长、成熟和成功的关键。

要记住,没有人能够伤害我们,过去可以,但是现在将来却不可以,除非我们允许他这么做!没有人拥有凌驾于我们之上、为我们选择未来的权力,除非我们认为他可以拥有。

大部分的伤感来自于自怜。当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获得成功之后,以前非常渴望的同情、怜悯和尊重,对那时的我们来说,已经变得一文不值。

6.甭想一步从卧室爬到天堂

在英国古老的建筑物威斯敏斯特教堂旁边,矗立着一块墓碑,上面刻着一段非常著名的话:

当我20岁的时候,我的理想是改变这个世界;当我30岁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理想变小一点,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当我到了60岁以后,我发现我不能够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生活水平,但是,这也不可能。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突然意识到:如果在20岁的时候,我仅仅去改变自己,然后,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世界上的事情有很多,但不外乎两种:我们想干的和不想干的,或者是我们能干的和不能干的。

遗憾的是,我们想干的往往是我们不能干的,我们能干的却是我们不想干的。结果便是,想干的一直没干成,能干的一直没干,导致我们庸庸碌碌好多年,不成一事,一事无成。

从我们懂事那天起,总是有人告诉我们天堂是多么的美好。上帝对我们说,他的每一个子民都可以从卧室爬到美好的天堂里去。怎么才能从卧室进入天堂?上帝说爬上去;至于怎么才能爬上去,他没说。

按我们对爬高要求的理解,从卧室爬到天堂必须要找到一个梯子。这年头,梯子不好找,即使找到梯子,也未必结实;即使有结实的梯子,还得靠对墙。这些都找到了,还得看我们的体力如何。

人生短短几十年,出名要趁早,发财要趁早。看着比自己还年轻的人,都已经在天堂里成为VIP了,我们能不急吗?

也许有人说,我们从卧室爬上天堂的梯子不是改变世界,也不是改变国家,而是去找一份好工作。希望自己能进入一家知名跨国公司,在优美的办公环境里,面对成群的美女,做着轻松的工作,并且拿着高薪高福利。这样的公司,就是自己的天堂。

我们职场里的天堂,最好像美国的微软公司一样,除了高薪不说,每位员工都有一间20平方米的独立办公室,任自己随意布置,没有任何规定。办公楼里每一层都设置一间很大的咖啡厅,免费供应咖啡、乌龙茶、牛奶、可乐等多种饮料。如果员工还想吃另外的某一种东西,他只需填好单子后,一会儿就会有人送到办公室。办公楼里有宾馆式的房间,里面日常用品、食品一应俱全,员工可以住在那里,而且是免费的。

员工个人的许多事情,也由公司代劳。比如水电费缴纳,公司花钱请水电部门上门来收;员工有亲戚朋友来,公司花钱请服务公司去接站;员工要租房、买房,公司请房地产公司上门来服务。即便不成交,公司也照样付给房地产公司中介费。

这样的公司,不仅是刚毕业的职场菜鸟,就是混迹职场多年的老油条来说,都是可望不可即的天堂。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就是怀着宁缺毋滥的想法,非世界500强不去,非知名大公司不就业。就算勉强屈就于中小型公司,在职位上也应该是副总级别,有独立的办公室,有专车接送上下班。

暂不说这样的要求高不高,我们还是拿职场员工心目中的天堂微软公司来说,微软公司像仁慈的上帝一样,给它的员工免费提供各种个性化的服务,那么微软公司对员工是不是也有要求呢?当然有。“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话,在微软公司同样成立。

微软公司不是印钞公司,公司所有的利润都来自世界各个市场,必然它手里就有一把最铁质的“算盘”--微软公司是按分钟计算员工创造的效益,经理级别的员工,每分钟要为公司创造50美元利润,普通员工每分钟要为公司创造10美元利润。

一天以8小时计算,一周5个工作日,共计40个小时、2400分钟,即每周每个普通员工为公司创造利润24000美元,每月利润96000美元。这还不算加班。要知道,在国际大公司,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

如果我们有本事每年能为老板带来150万元的利润,而我们要求的年薪是50万,恐怕没有老板能拒绝。想赚钱的人不会把摇钱树栽到竞争对手的院子里。

公司给员工什么样的待遇,和员工给公司创造的价值是成正比的。不论是世界500强企业,还是个体小公司,都是需要员工创造效益的。在这一点上,全世界的老板都一样。没有效益的公司是无法存在的,更不用说和同行业对手进行市场竞争了。

比尔·盖茨是慈善家,但微软公司却不是慈善机构。微软公司要想在世界软件领域保持领先的位置,没有效益就是一句空谈,因为公司的发展必需有大笔的投入做支撑。比尔·盖茨说微软公司的优势只能保持18个月,这就意味着每天微软公司都在海量地投入资金,对软件进行更新和完善。这些投入的资金,都是来自微软公司员工创造的效益。

比尔·盖茨在亚洲博螯论坛上说过,“我们微软成功的秘诀,一个是高素质人才,一个是低内耗”。他讲的低内耗,肯定不是什么窝里斗,而是员工达不到企业发展的要求就会被解雇。

微软公司从创建到现在,一直坚持雇用最好的员工。最好的员工,毕业学校、学历、专业成绩是必须参考的,同时在面试的时候,还要考核这个人的全方面素质,看他面对很困难的问题时,怎么去解决,遇到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如何去面对。

我们要想进入微软公司,或者想进入像微软一样的公司,先看看自己是否符合这样公司的要求。

由此可以看出,能进入天堂的人,都是有资本进入天堂的人。我们没有进入天堂的资本,还想进,只能认真、踏实地积累自己的资本。把有实力的梯子靠在哪面墙上,都能爬上天堂,没有实力的梯子,肯定要从卧室跌进地狱。

7.你在自我感觉良好之前先要有所成就

在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作为个体的人,自尊意识被唤醒。尊重自己的个性和选择成为社会的主题。父母把孩子也当作独立的社会人看待,学校的老师也开始向学生们灌输自尊独立的观念。

随即出现的便是成功学。每个成功大师都不停地鼓吹着一套套所谓的成功理念,并形成了许多口号式的励志名言,如:“年轻就是资本”、“相信自己,一切皆有可能”、“做你认为是正确的事情”……

这些成功大师可谓是对“症”下药,也许自己都活得很失败,却对年轻人大谈成功,把成功鼓吹成一蹴而就的事,让年轻人听着热血沸腾,感觉明天自己就能主宰世界,拥有世界上的一切。

年轻人最喜欢这样的口号,觉得一切事情在他们面前都变得很简单。他们陶醉于自己的未来,很少去真正研究一下真正良好的感觉应该来自什么。自信不是简单地相信自己就可以,成功也不是想到了就万事大吉。

他们错误地认为,父辈之所以没有富甲天下,是因为他们是在否定中长大的,胆小怕事,没有挑战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弱,在机械、简单的重复中勤奋,在盲目、盲从中不计成本与效益地付出。

因此,他们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认为自己接受了高等教育,有青春有热血,有冲劲有智商,什么事情在他们手里都会变得简单,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来得及。只要他们敢想,敢做,一切皆有可能。

于是,这些受鼓励长大的孩子们,自信心极度膨胀,大有天下舍我其谁的架势。只要自己是名校毕业、有高学历,便认为毕业后就一定会获得高薪、高职位。

年轻人虽然自我感觉良好,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年轻人自我陶醉,并不知道身边正在发生什么;年轻人喜欢评论身边人的美与丑,却不知道自己是美还是丑;年轻人有太多的是梦想或者幻想,却不会为理想张开搏击长空的翅膀。

他们是特定社会环境造就的一代人,考虑事情以自我为中心,以自我为出发点,遇到事情想到自己的多,考虑别人的少。敢做但浮躁,胆大但脆弱,庞杂但肤浅。他们需要在进入社会的第一天起,就得小心地迈出坚实的每一步,冷静地去面对残酷的现实生活。

这样的人,根本就没有意识到,他们也许从7岁到27岁之间,从小学生到博士,都在学习,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但是事实上,他们学到的知识永远都用不上,用得上的知识在这二十年都没有学。他们之所以自我感觉良好,是因为还不知道做成一件事情多有难。

自我感觉过于良好,他们就不会为遭遇失败做任何准备。遇到一点挫折,他们就会全面溃败,信心丧失,一蹶不振,为失败找的借口和自我感觉良好的理由一样多。

其实这样的年轻人已经在思想和行动上犯下了两个错误:

在思想上,年轻人认为,曾经发生过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也和自己无关。自己前面的大事、重要的事才是值得自己去做的。在行动上一直在寻找能一下子改变自己命运的大事。他们认为只要抓住一个做大事的机会,就能从卧室直接爬上天堂。

自我感觉良好的年轻人一路狂奔,一奔就是几年十几年,最后迷路了,迷茫了。回头看一眼,很多人把自己曾经不屑做的事做成了,成为千万富翁;从前公司的小职员也已经成为公司的负责人,甚至是公司的股东。这些人现在取得的成就,就是他们一直渴望的。

没有一个老板会把公司里的事情交给感觉过于良好的人,但会交给已经取得成就的人。没有取得任何成就之前的自我感觉良好,是盲目的自大;取得一定成就的自我感觉良好,是一种从容的自信。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在没有做成事之前,最好还是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取得一些小的成功。当然,在社会上做事情不等于在学校里考试。在学校里考试,是对过去学习结果的一种检查方式,甚至是在考我们的记忆力。

我们能记住什么并不重要,因为现在只要我们把想要查的东西在电脑上搜索,几乎没有查不到的。考试能考满分的人,如果不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记住再多的知识也是没用的。

知识不在于能记住多少,而是在于用知识能解决多少问题。

我们在社会上做事,其实就是解决问题,解决别人遇到的问题或自己遇到的问题。

我们在不能解决问题,或者没有解决过问题之前便自我感觉良好,就是一种无知。盲目地自我感觉良好,会导致小问题不屑解决,大问题解决不了。

我们不屑做简单琐碎的小事,期待做彻底能改变命运的大事。但是,能改变命运的一件大事是不会存在的,因为一件大事也是由很多小事组成的。

重要的事总是很简单,简单的事情往往最难做。小事做不好,大事肯定做不成。

我们自我感觉良好并不是缺点,但必须有成就有底蕴才行。就像微软公司的最大野心,并不是维系“世界最好最赚钱的公司”的虚名,也不是打败同业中所有竞争者,而是把世界上所有优秀的人才都集中在微软公司。

微软的团队,拥有着世界一流的人才,已经创造出一流的业绩,他们有足够的理由说自己是世界上一流的团队,但是这个团队却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优势只有18个月。

在世界一流的团队中,没有自我感觉过于良好的人,即使他们都已经取得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就。这是因为在他们身边,没有最优秀,只有更优秀。

8.尝试接受与你不同的人

在一座庙里,胖和尚和瘦和尚一起修佛。因为胖和尚出家早,自认为比瘦和尚悟性高,所以他总是瞧不起瘦和尚,明里暗里跟别的和尚说瘦和尚是到庙里混饭吃的,根本不是为了修行成佛,因为瘦和尚经常在参禅打坐时睡觉,出去时眼睛还盯着美女看……总之,在胖和尚的眼里,瘦和尚根本就不配做和尚,更不配和他在一个庙里修行。

有一天晚上,胖瘦两个和尚被方丈派到庙门口值班,两人一左一右站在庙门口。半夜时分,瘦和尚突然感到脚面一阵剧痛,用手一摸,脚面上肿起一个大包。他一瘸一拐地到门房里取来蜡烛一照,原来脚被蝎子蛰了。

盛怒之下,瘦和尚提着灯笼出来,在门口不远处找到那只蝎子,拣起一块石头就想砸。胖和尚一把夺过石头,大声训斥道:“先行者在求道之时,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甚至以恭敬心割发布施、为善知识铺平道路;或者投崖饲虎、割肉喂鹰,以护持不退之菩提心。你不过是被蝎子蛰一下而已,就动杀生之念,你和屠夫有什么区别?出家人应该以慈悲为怀,不能胡乱杀生,还是放它一条生路吧!”说着,胖和尚便向蝎子连念阿弥陀佛,护着它逃进草丛。

第二天,胖和尚见谁就跟谁说瘦和尚昨天晚上想杀生的事。众和尚纷纷指责瘦和尚俗念未了,六根未净,犯了杀戒,还联名上书方丈,要求剥夺瘦和尚的修行资格,轰出山门。方丈听了他们所说的理由,低吟道:“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论人。”然后便不做声。

七天之后的一个晚上,又轮到胖瘦两个和尚一起到庙门口值更,胖和尚在门口还没站稳,便“哎呀”惨叫,一屁股坐在地上。瘦和尚赶紧端来蜡烛,胖和尚不顾疼痛,翻身站起,抢过蜡烛四处寻找,发现了那只蝎子,二话不说,一脚下去就把那只蝎子踩得稀巴烂。

同一只蝎子,蛰了瘦和尚的脚,胖和尚就对瘦和尚欲杀生的行为上纲上线,训斥指责;而蛰了自己的脚,却杀之而后快,根本不需要任何理由。看来即使一件同样的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和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的感受和言行是不一样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

这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故事。在生活中,那个胖和尚极有可能就是我们自己。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我们在闲暇之时,不也和别人谈论身边的某某无聊、乏味、小气、虚伪和自私吗?习惯利用任何机会取笑、挖苦、讽刺那些人吗?甚至对其进行打击或报复!

我们经常这样做,习惯这样做,还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就是正义的化身,代表着真知灼见。对于那些龌龊、卑鄙、心理阴暗的小人,就得该出手时就出手、决不能心慈手软。

我们真像自己认为的那样,在什么事情上都一贯正确吗?别人真的像我们说的那样糟糕吗?未必!社会上的人和事,本身都是一道多解的方程。每个人都代表着不同的利益集团,都习惯于趋利避害。自身的情况不同,所在立场不同,目的不一样,对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生的同一件事,做出的选择给出的答案也就不同。

任何是非对错,都是人为地强加上去的。瘦和尚被蛰欲打死蝎子,胖和尚自然体会不到瘦和尚的痛苦和愤怒,可以肆意指责。等蝎子蛰了自己的脚,便暴跳如雷,也没那么多讲究了。看来事情不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就不能盲目、草率、轻易地对当事人的行为下结论。我们应该从当事人的角度考虑,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我们在一个集体里,总会有性格、喜好、价值取向相同或相近的人,我们与这些人很容易成为朋友,建立起较亲密的关系;也会有与我们各个方面截然相反的人,感觉和这样的人相处很乏味,很累,很不愉快,便习惯把这样的人视为异己,讨厌并排斥,老死不相往来。最可笑的是,我们还把与这样的人交往当作是自己的耻辱,并时刻找机会与这样的人过不去。

我们这样做,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也没觉得有什么损失,其实则不然。我们刻意与人为敌,同样是迫使别人与我们为敌。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多堵墙。我们不能因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能,无故地给自己制造本不应该出现的麻烦。

就像故事中的方丈所说的那样,“欲除烦恼须无我,各有因缘莫论人”。我们之所以对别人感到无聊和乏味,是因为“我”在我们的心目中被看得神圣不可侵犯,而我们的“目标”却被忽略。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目标实现”而存在、努力的,也是通过目标的实现,来证明“我”的。过度地重视“我”而忽略“目标”,烦恼自然铺天盖地席卷而来。

看来,我们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儿。我们把自己太当回事儿,别人就会把我们不当回事儿。

美国海军陆战队在某次战斗中,有一个排分成三组执行任务,十个人一组。其中一名战士找到排长请求换组。排长问他要求换组的理由。

这名士兵说:“我认为我所在小组的那些士兵,各方面的能力都非常差,和他们在一起,我们不可能完成任务。我要求到其他两组去。”

排长耸耸肩膀说:“很遗憾,我本来想把你分到另外一组,可是他们说你是合作能力太差的人。就连你所在的小组内,你也不是非常的受欢迎。我做了其他九个人的思想工作,他们才同意让你参加他们小组的。现在你只有两个选择:一是退出这次行动,二是马上回去感谢那九个人给你立功的机会。”

我们总是习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以自己的需要与好恶为标准,要求别人也应该如此。我们待人处事总是以“我”为出发点,一旦得不到良好的回应,便武断地认为是对方不知好歹,宁可放弃自己的目标,再不愿与其合作。

要知道,我们在不喜欢别人的同时,别人也会同样厌恶着我们。只有我们无条件地喜欢、接受别人,别人才能无条件地喜欢、接受我们。美国教育家布克·华盛顿说:“我不会让别人拖垮到让我憎恨他。”我们有什么理由因为别人而放弃自己的目标呢?

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总是要在一个家庭、一个团队、一个集体里存在,在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过程中,不可能不与别人发生联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每个人的成长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人生经历不同,素质高低不同,价值取向也不同。我们和有着这样或那样差异的人在一起学习或工作,就得相互理解、包容、接受和支持,绝对不能以自我为中心,强迫别人对什么问题都要与自己保持一致。

强迫别人与自己保持一致,或者强迫自己与别人保持一致,都是非常危险的。即使是我们的妻子或者孩子,他们在我们面前,也都有绝对自由的选择权利,更何况其他人呢?

我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们不喜欢的,不能强加给别人,这是对的。但是,我们喜欢的就能强加给别人吗?看来也不可行。别人没有为我们做出改变的义务。

最后只能剩一条了:要想被别人接受,就得先接受别人。

9.尽力满足成为年轻富翁的条件

作为穷二代,过腻了苦日子的我们,是非常渴望自己有一天能成为富翁的。但是,在成为富翁之前,除了好运气之外,我们必须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行。

有一些条件,我们即便具备了,也不一定成为富翁。但是,这些条件我们如果不具备,就根本不可能成为富翁。

发财致富,不是我们年轻人努力奋斗的唯一目标,但是我们努力工作、奋斗、付出和奉献的结果,可能就会让我们拥有名气、身价、财富和地位。这也是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获得的,不论我们在什么领域做什么事情。

在商品经济社会,钱不是万能的,没钱是万万不能的。钱证明不了一切,但做事的结果往往还是靠获得钱的多少来体现的。只要我们把赚来的钱花在正确的地方,有钱总比没钱好。

财富不是在别人的口袋里,而是摆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里,任何人都可以拿到。谁拿到了社会上的财富,谁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改变家人的生活质量,甚至可以给需要帮助的人最有力的帮助。

我们在社会上行走,什么地方不需要钱?稍微夸张一点说,有钱走遍天下,有人情有面子有能力;无钱寸步难行,没尊严没保障没机会。

没钱是我们感到最尴尬、最难受的事情,所以我们都想成为有钱人,最好是富翁,有存款,有名车,有豪宅,有漂亮的女友。

在社会的每个角落里虽然都有钱,但我们拿到手却没有那么容易。因为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想得到金钱,那么我们获得金钱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经历实力、势力的较量,通过关系、人脉的比拼,进行智慧、运气的搏杀,最终金钱归胜利者所有。

如果父辈没有可利用的资源,我们刚进入社会的时候肯定是一个弱者,有的可能只是美好的理想,一股敢冲敢拼的勇气,一纸能证明自己接受教育程度的文凭,但是仅仅靠这些,只能让我们找到一个还算理想的工作,赚有数的钱,并不能使我们成为富翁,不能彻底改变我们的生活和命运。

成为富翁是有条件的,只有具备了这样的条件,有梦想的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创造财富。

如果我们想成为富翁的话,就必须让自己具备成为富翁的条件,否则,我们一辈子总是不得不赚钱,或者不得不走在赚钱的路上,成为为了钱不停运转的机器。

那么,成为富翁至少需要哪些条件呢?通过众多国内外的成功励志专家不断地对各地富翁成功经历的总结归纳,总结出以下十个条件,并在此列出,供年轻朋友参考,看看你们自身已经具备了哪些条件。

1.必须要为自己工作

能成为著名或者顶级的职业经理人,也可以成为富翁,但是这样的人少之又少,没有参考性。在别人的公司里工作,即使年薪再高,待遇再好,赚的钱也是有数的,成为有钱人可以,成为富翁的可能性不大。

你一旦甘心从别人的口袋里拿钱,就会把自己的人生埋没在公司等级阶梯之上,失去了突破、冒险、奋斗的动力。把自己陷于别人圈定的地方,要想长大非常困难。

2.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很难。为了生活,你不得不放弃很多东西。但并不是说你一辈子永远也做不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只要经济条件允许,你还是应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只有做你喜欢的事情,才会让你的聪明才智、兴趣爱好与所做的事情高度吻合,才会不吝啬自己投入的时间、金钱和精力,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运作,那么成功的几率就会大大提高。

3.不要受自己大学专业的限制

打工靠专业,创业靠天赋。你在大学里学的专业,是在你对它知之甚少的情况下选择的,有的是父母老师替你选择的,有的可能就是你望文生义的选择。因为专业不可修改,或者修改代价太大,为了一纸文凭,你才不得不读。

每个人都有一份天赋,只是遭到扼杀、埋没的程度不同而已。大学教育只不过是让你学会了如何学习如何思考。社会上你能做的事情很多,如果你把自己限制在自己所学专业之内,大大降低了成为富翁的机会。

天赋,会让你获得不可估量的能力。

4.时刻关注人们的需要

钱就在人们的口袋里,用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谁先发现了他们的需要并先去满足他们,并做到让他们满意,他们就会把钱交给谁,谁就能成为富翁。

5.珍惜自己的每个想法

有梦想有追求的人,每天都会产生新的想法。有的想法能保持多年,有的想法转眼即逝。要想让自己成为富翁,那么就请你珍惜和重视自己的每个想法,别说那些想法不切合实际,一切都有可能。世界上有很多新事物,都是被人们认为是疯子的人发现的。

有了新奇大胆的想法,你就积极论证它可行的一面,而不要去想它不可行的一面。你对其进行仔细、认真的梳理和推断,然后就去实验和考察。这个想法,就有可能是你撬起地球的支点。

6.快速接受新事物

社会上每一天都会有新鲜事物产生,但是因为人性的某些弱点,很多人对新鲜事物的接受并不是那么迅速,甚至是抵触和排斥。你要想成为富翁,不但要快速接受新事物,还得想办法服务于新事物。

任何时期的富翁,都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引导着一个时代的潮流。人们生活的原始期望就是越来越好。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换人们的生活理念,让人们以最简单最方便最舒适的方式去生活,在此过程中,你就能获得大笔的财富。

7.最先把握住社会发展动向

社会每次重大的改变,都是对社会成员的角色进行重组和调整,对财富进行重新洗牌。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若抓住社会向前发展的新时机,必能创造一番大成就。

时时关注国家新闻,国家领导人的讲话,认真学习国家新的方针政策,梳理出你在寻找的信息,就等于发现了潜在的机会,然后迅速准备,就能抓住一个发财的好机会。

8.比一般人多付出一百倍

天上不会掉馅饼,即使能掉,也未必一定能砸到你的头上。富翁是怎么炼成的?就是在同一时间他们比别人多做了一百件事情。别人在玩游戏的时候你在工作,别人花前月下的时候你在研究,别人在酒桌上你在市场里。

财富的塔基是由心血、汗水、智慧和奋斗搭建的。没有这些,即使有财富也是过眼烟云。要想比别人多一百倍的财富,在原始积累中,就得比别人多付出一百倍的努力。财富属于勤奋并忙到点子上的人。

9.尽早承认失败,另辟蹊径

并不是任何人做任何事情都合适,不合适的人做不合适的事情,肯定要失败。都说失败是成功的台阶,但也要看这个台阶是不是搭建在成功的方向上。

和平社会中的人生,没有一块不可失守的阵地。你明知道靠自己现在的力量已经坚守不住阵地,拼尽全力也是枉然,何必在沼泽里越挣扎陷得越深呢?

失败可以,但不能让失败把我们变得万劫不复。

尽管你身心疲惫,父母的期望一直在那里,只增不减;

尽管你力不从心,妻儿的需要一直在那里,只多不少;

尽管你透支生命,自身的劣势一直在那里,只涨不消。

投胎的错误,会让你感觉活着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

如果你渴望花开似锦的春天,只能狠狠拥抱滴水成冰的冬天。 yfA+nXmlvsVTlLlCBc83IiIPsUbbpn3haBDR9DNsqbllR9rq0zkRw3kQDHJ1Ca6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