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纸币的诡计——抵御通货膨胀,你应该知道的6件事

调控经济的杠杆——货币政策

据初步统计,全国2008年上半年6.7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代表的纺织行业中小企业倒闭超过1万家,有2/3的纺织企业面临重整。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现在,为什么突然出现这么多的企业倒闭?如此众多的中小企业倒闭,其原因是很复杂的,有经济大环境因素,企业自身的结构,市场优胜劣汰等诸多原因。但有一条原因不能否认,那就是我国的货币政策。

金融体系完整的国家都有中央银行,广义上说,中央银行就是政府的银行,在特殊时期采取必要措施,来保证货币政策的贯彻实施。英国的中央银行是英格兰银行,美国的中央银行是联邦储备体系,日本的中央银行是日本银行,而我国的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

中央银行在宗旨、职能、业务等方面和一般的商业银行有着很大的差别。可以说,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带有管理和被管理性质的特殊关系。作为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在国家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银行实施货币政策,有三样制胜“法宝”: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和公开市场业务。

1.存款准备金率

作为追求最大利益的银行家,明白存款是有需即付的,只要顾客来提取自己的存款,银行必须在第一时间支付,这就需要银行有足够的储备,来满足这种需求。银行需要具备的这些储备就叫做存款准备金。那么存款准备金的数额是多大呢?

如果所有的存款在同一时间必须全部付清,那么准备金的数额就要等于存款的总量;但是在现实中这种情况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而且,在同一天之内,总有一些人存款一些人取款,这两类交易的数额常常互相抵消。对于银行家来说,以准备金形式持有的资金是无利可图的,它们躺在银行的保险柜里连利息都赚不到,于是早期的银行家们就想到,把顾客的存款借贷出去。把大部分货币存款借贷出去赚取利息,而留下小部分货币存款作为现金准备金应付顾客的支取。这样银行家的利润在开始单纯的收取手续费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借贷的利息,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

那么商业银行留取准备金的数额应该占存款总额的多大比重呢?这就需要中央银行来制定。

各国的金融法规都有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必须把自己吸纳的存款的一部分存到中央银行,而这部分资金与存款总额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如果提高存款准备金率,那么流通中的货币会成倍缩减,因为商业银行交到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多了,可供自身支配的资金便少了,因而银行给企业的贷款就会减少,相应的,企业在银行的存款会更少,于是在整个社会上就会出现“存款~贷款”的级级递减,导致社会货币总量的大幅降低。就像我们在调试音响的过程中,如果降低功放机的功率,输出的音量就会减小,中央银行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就是这个道理。反之,如果中央银行把存款准备金率调低,流通中的货币量就会成倍增加。

2.再贴现率

企业向商业银行借贷货币时,常常把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转让给银行,以取得贷款,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称为贴现。

而中央银行作为“银行的银行”,扮演的是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商业银行在囊中羞涩、资金周转困难时,就需要向中央银行求借。这种借贷和企业向商业银行借贷的性质一样,也需要有所付出。于是商业银行就如法炮制,把从企业那里得来的没有到期的商业票据再转让给中央银行,这种行为在经济学上称为再贴现。而中央银行接受商业银行的票据,也是有条件的,要在票据原价的基础上打折,这个折扣率就是再贴现率。很明显,中央银行如果对再贴现率作出改动,就相当于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贷款成本,抑制或鼓励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积极,同时,货币供应量也会相应地收缩或膨胀。

贴现率是一个在现代经济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基本概念,它解决了未来的经济活动在今天如何评价的问题。所谓的贴现率,是指未来的款项折合为现值的利率。

我们前面说过,商业银行需要增加贷款或者现金吃紧时,需要一部分货币,这时它们就把自己银行拥有的一部分商业票据交给中央银行,中央银行按照一定的比率扣除一部分钱后兑换为现金。这样商业银行就可以把票据换为现金或者充当存款准备金,扩大自己的放款数量。而这个折扣率就称为再贴现率。

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自己拥有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增加了货币投放,也就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再贴现额的高低,并且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进而影响再贴现的整体规模。一方面,再贴现率的高低直接决定再贴现成本的高低,如果再贴现率提高,那么再贴现成本就随之增加,反过来也是同样的道理,因此影响到再贴现需求;另一方面,再贴现率的变动,是中央银行政策意向的反映。中央银行通过调整贴现率来实现某种货币政策,当经济过热时,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货币数量和商业银行的放款额度,就会提高再贴现率,以减少商业银行的借贷款数量;而当经济萧条时,中央银行就会降低再贴现率,把商业银行手中的债券吸收过来实行贴现以增加商业银行的准备金,鼓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刺激社会的消费和投资,实现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

3.公开市场业务

在平时对货币政策做宏观调控时,中央银行使用最多的是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公开的金融市场上购买或售卖政府有价证券,增加或减少商业银行的准备金,从而影响整个经济活动,实现既定目标的行为活动。中央银行买进有价证券时,会向出卖者支付货币,从而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而中央银行在卖出有价证券时,就会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

公开市场业务最大的优点是对经济的震动小,因而中央银行可以经常运用它对经济进行微调,而且操作过程灵活方便。自20世纪50年代起,美联储90%的货币吞吐就是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来实现的,其他很多国家也都采用公开市场业务来调节货币供应量。

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可以分为两类:能动性的公开市场操作和保卫性的公开市场操作。能动性的公开市场业务以改变准备金水平和基础货币为目的;保卫性的公开市场业务则以抵消影响货币基数的其他因素的变动为目的。比如美联储公开市场操作的对象是美国财政部和政府机构证券,特别是美国国库券。

公开市场操作相对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具有主动性强,灵活性强等明显的优越性。于是各国政府的货币操作手段逐渐出现趋同趋势,都逐渐向依赖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靠近。但是公开市场业务想要有效地发挥作用,还受一些条件的限制,只有满足了这些重要的前提,公开市场业务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国家的货币政策就像一只大手,不断地校正着国家经济的方向,对经济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那么,我们就很有必要对货币政策作深入的了解。

通常来说,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和。

货币政策分为紧缩性的和扩张性的两种。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经济学家建议: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全方位的调控,调控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货币政策是国家经济发展的调节器。经济发展过快,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经济出现下滑,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

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

人们常常认识不到货币体制乃至货币政策的细微变动会给社会乃至国家的命运带来影响,其中的原因是,在人们的眼中货币太过神秘。其实货币就是一种信念。

通俗地讲,货币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钱。我们买衣服需要钱,坐车需要钱,接受技能培训需要钱,看电影需要钱……货币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是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货币产生于人类为生活而进行物品交换的需要,是作为物品交换的媒介而存在的。人类社会的早期,是没有货币的。当时,人们需要的物品并不多,想要哪样物品,就可以用自己拥有的物品直接去换。假如一个人狩猎时获得了一只鹿,他想要食盐,而另一个人拥有食盐,他想获得食物,于是这两个人直接交换就行了。后来,人们需要的物品越来越多,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这种物品在当时都是非常珍稀的,人们不容易获得。

历史上曾经有过很多物品作为货币使用,如中国人用龟壳、贝壳、布帛、烟草,法国人用兽皮,阿兹特克人用可可豆,印度原始居民用杏仁,危地马拉人用玉米,巴比伦人用大麦,蒙古人用砖茶等。这些物品之所以能被分离出来充当货币使用,是因为随着人民社会分工和交换行为的日渐频繁,易货交换需要一种大家普遍愿意接受的物品作为媒介。

人类对用哪种物品作为货币的挑选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后来,人们发现金、银、铜、铁等金属容易建立重量和质量标准,更易保存和携带,而且它的制造需要人工,无法从自然界大量获取,就用它们来取代早期的货币实物。数量稀少的金、银和冶炼困难的铜逐渐成为主要的货币金属。

在商品的交易过程中,人们意识到金属铸币的重量和成色并不是十分重要,而重要的是作为一种信用符号存在。人们需要货币并不是需要货币本身,而是需要的在流通过程中的作用,人们并不是为了拥有货币而是为了把货币花出去,实现自己的消费目的。这就为纸币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货币在经济生活中主要具有两大基本功能:交换媒介和贮藏手段。

交换媒介是指在交易过程中购买者付给卖者的东西,比如我们在商店里卖一件衣服,我们付给商家货币,而商家给我们衣服,在这个交换过程中货币所承担的角色就是交换媒介。一般来说,货币发挥交换媒介功能主要通过充当交换手段、作为计价单位和充当支付手段等方式来实现。货币的这种功能降低了产品的交换成本、价值衡量和比较成本,使交换效率得到了提高。

储藏手段是人们可以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化为将来某一时间购买力的东西,比如我们现在把货币储藏起来,在五年后需要时才用它购买商品。货币的价值贮藏功能提供了最具流动性的价值贮藏形式,丰富了贮藏手段,当然,在现实中,货币并不是唯一的储藏手段,人们还有很多其他的形式把现在的购买力转变为将来的购买力。而且,货币的储藏手段作用要受到社会经济大环境的影响。

货币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之后,最终以纸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现代生活中。而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在我们的社会步人信用经济时代后,货币的具体形态已经不再重要,甚至一张卡片或几个数字就能满足交易。这时货币又出现了新的形式,即信用货币,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信用卡。

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一般人手中都有几张不同的信用卡,然而关于信用卡的定义,却并不一定理解,下面我们就对信用卡的定义和特点做一个简要的介绍。

一般来说,信用卡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信用卡指能够为持卡人提供信用证明、持卡人可凭卡购物、消费或享受特定服务的特制卡片。广义上的信用卡包括贷记卡、准贷记卡、借记卡、储蓄卡、提款卡(ATM卡)、支票卡及赊账卡等种类。而在狭义的理解上,在国外的主要是指由银行或其他财务机构发行的贷记卡,也就是不需要预先存款就可以贷款消费的信用卡,属于先消费后还款的类型;在国内,主要是指准贷记卡,这种信用卡需要先存款后消费,在一定的环境中允许小额、善意透支。

我们生活中所说的信用卡一般指广义上的信用卡。作为新出现的消费支付工具,信用卡是目前仅次于现金、最普遍受欢迎的塑料货币。信用卡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自身的特点为使用者带来了众多好处:不必携带大量现金,避免出门时存在的风险;拥有“先消费、后付款”的好处;有“循环信用”的功能,延后部分款项的支付,有利于弹性理财;肯定个人信用和身份。除此之外,使用信用卡还可以在每月的对账单中得知个人的消费记录,每一笔刷卡消费都有签账单作为对账依据,这样个人的收支就清楚明了,有利于用户理性理财。

到目前,信用卡已经成为全球普遍通行的支付工具,在200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有1300万家以上的特约商店接受信用卡、在全球各地有16万台以上的提款机接受信用卡提领现金。可以说,信用卡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经济学家建议:货币的本质是交换媒介或支付手段,其他职能则与此相关。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就使用货币来表示价格或记录债务。货币作为计价单位是其作为交换媒介的前提条件。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是把货币作为保存购买力的工具,或者资产的一种形式。这是作为交换媒介的延伸。只要交换还存在,货币就永远不会贬值。

货币流通的中转站——银行

银行一词源于意大利语Banca,意思是板凳,早期的银行家在市场上进行交易时使用。英语转化为bank,意思为存放钱的柜子,早期的银行家被称为“坐长板凳的人”。

最早的银行业发源于西欧古代社会的货币兑换业。最初货币兑换商只是为商人兑换货币,后来发展到为商人保管货币,收付现金、办理结算和汇款,但不支付利息,而且收取保管费和手续费。随着工商业的发展,货币兑换商的业务进一步发展,他们手中聚集了大量资金。货币兑换商为了谋取更多的利润,利用手中聚集的货币发放贷款以取得利息时,货币兑换业就发展成为银行了。

公元前2000年的巴比伦寺庙、公元前500年的希腊寺庙,都已经有了经营保管金银、收付利息、发放贷款的机构。近代银行产生于中世纪的意大利,由于威尼斯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当时的贸易中心。1171年,威尼斯银行成立,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银行,随后意大利的其他城市以及德国、荷兰的一些城市也先后成立了银行。

当时这些银行主要的放款对象是政府,并带有高利贷性质,因而不能适应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要求。最早出现的按资本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股份银行是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

在我国,明朝中叶就形成了具有银行性质的钱庄,到清代又出现了票号。第一次使用银行名称的国内银行是“中国通商银行”,成立于1897年5月27日,最早的国家银行是1905年创办的“户部银行”,后称“大清银行”,1911年辛亥革命后,大清银行改组为“中国银行”,一直沿用至今。

那么银行在商业活动中,是如何担当起货币流通的中转站的角色的呢?假如银行有100元存款,银行借给别人,才有利息,才有赚钱。银行怎么赚钱?通过息差赚钱,比如,银行通过息差赚取2%的利息。银行不能100%放贷。如果老百姓存了100元钱,银行全都放贷了,但是当人取钱时,银行没钱给人怎么办?这就会造成金融危机。因此,中央银行要求每一家银行必须要保存一定的存款准备金,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别人来取钱时,没有钱的状况。中央银行时刻要求保留一定的存款准备金,即银行就会把储户存款的一部分拿来放贷,剩下的不能放,放了就麻烦了。老百姓去提款的时候,银行没钱,那是很麻烦的事情。所以存款准备金如果是20%,那就是20%的存款留在银行,供提款人取现金用。也就是说,如果银行有100元钱的存款,他就只能放贷80元。银行就是通过这样不断的吸纳存款,不停的发放贷款来完成货币的流通的,并在货币的流通中赚取利润。

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规模巨大的股份银行纷纷建立,成为资本主义银行的主要形式。随着信用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国家对社会经济生活干预的不断加强,又产生了建立中央银行的客观要求。1844年改组后的英格兰银行可视为资本主义国家中央银行的鼻祖。到19世纪后半期,西方各国都相继设立了中央银行。早期的银行以办理工商企业存款、短期抵押贷款和贴现等为主要业务。现在,西方国家银行的业务已扩展到证券投资、黄金买卖、中长期贷款、租赁、信托、保险、咨询、信息服务以及电子计算机服务等各个方面。

经济学家建议:现代银行结构非常繁杂,按职能可划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储蓄银行和其他专业信用机构。它们构成以中央银行为中心、股份商业银行为主体、各类银行并存的现代银行体系。

多少现金才能讨好你的女友——货币需求

人们对货币有需求的原因是货币是最具方便性、灵活性、流动性的资产。持有货币能满足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

假设你是一位正处于热恋中的小伙子,你很爱你的女友。有一天,你俩一起逛商场时,你那位漂亮的女朋友看上了一条项链。这条项链实在是价格不菲,要花3000元!为了取悦自己的女友,你决定花血本为她买下这条项链。可是,不巧的是,你已经把钱都买了股票。这时,你就遇到了流动性短缺问题。为了不让你的女朋友失望,你有两种办法:第一,卖出部分债券或股票;第二,向亲朋好友借钱。在第一种情况下,卖出股票或债券要缴纳一定的佣金和印花税,如果你应了那句情场得意、赌场失意的话,卖出时的价格比买进时还要低,那么你就要遭受资本损失。在第二种情况下,如果借给你钱的那位朋友不够义气,乘机宰你一把,要求3%的利息,你又要发生一笔支出了。虽然你的目的达到了,女朋友也很高兴,可是你心里难免会为承受的非流动性成本而闷闷不乐。

在这样一次教训之后,你学精了。在与女朋友一起逛商场时,为了应付上述突发的货币支出,你决定随身带上6000元钱,够她买一两条项链的。但是这6000元在你的钱包里闲置了三个月后,你的女朋友才再次突发购买的欲望。如果存银行的年利率为3%,在这三个月里你损失了45元利息,你又遭遇了机会成本。虽然不多,但也足够你俩来回打车的钱。

看来在身上装的现金太少和太多都不好。现金少了,有非流动性成本;现金多了,则有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保留多少现金在身边真是一项需要好好琢磨的经济问题。

货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派生于人们对商品的需求。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定商品,具有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贮藏手段等职能,能够满足商品生产和交换的需求,以及以货币形式持有财富的需求等。

居民、企业和单位持有的货币是执行流通手段和贮藏手段的。如居民用货币来购买商品或者支付服务费用,购买股票和债券,偿还债务,以及以货币形式保存财富等;企业以货币支付生产费用,支付股票、债券的息金,以货币形式持有资本等。

货币需求指经济主体(如居民、企业和单位等)能够并愿意持有货币的行为。经济学意义上的需求指的是有效需求,不单纯是一种心理上的欲望,而是一种能力和愿望的统一体。人们对货币有需求的原因是货币是最具方便性、灵活性、流动性的资产。持有货币能满足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凯恩斯的货币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居民、企业等持有货币是出于不同的动机,它包括交易性动机、预防性动机和投机性动机等。与此相对应,货币需求也可以分为交易性货币需求、预防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等。

其中交易性货币需求是居民和企业为了顺利进行交易活动而必须持有一定的货币量,对于个人来说就是购买基本生活用品所保留的现金。交易性货币需求是由收入水平决定的。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为了应付意外的事件而形成的货币需求。例如,你一直想买一套时髦的沙发,在途经一家家具店时,恰好发现你想要的商品正在减价50%出售。此时,如果你存有预防性的货币,你肯定不会错失良机。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由于未来利息率的不确定,人们为了避免资本损失或增加资本利息,及时调整资产结构而形成的货币需求。

经济学家建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首先要留足交易性货币和预防性货币,然后再拿剩下的钱去投资。否则,如果你把财富全盘投向股票,遇上不好的年景,你的基本生活就会受到威胁了。

钱不值钱的背后——通货膨胀

忽然感觉的挣的钱越来越不够花,房子开始涨价,猪肉开始涨价,鸡蛋也开始涨价,吃菜吃不起,住房住不起,于是人们慨叹: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其实这是经济学上的通货膨胀现象。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通货膨胀成了人们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粮价涨了,油价涨了,猪肉价涨了,房价更是在涨……”可以说是涨声一片。这让敏感的老百姓渐渐紧张起来,办公室、菜市场、洗手间、公交车、网络论坛……关于涨价的讨论随处可闻。那么,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该怎样认识通货膨胀呢?

通货膨胀,就是货币相对贬值的意思。说得通俗一点,就是指在短期内钱不值钱了,一定数额的钱不能再买那么多东西了。假如以前,8元钱能买1斤猪肉,可是现在却需要15元才能买1斤猪肉。而且这种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现象还比较普遍,也就是说,不光是猪肉涨价了,当你环顾四周,看到绝大部分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这就可以断定通货膨胀确实发生了。

通货膨胀,是由于流动性过剩造成的,一般在经济繁荣时期,大量的钱在市场上流动,不管是数量还是流通速度都比平时要快,货币的流动性大大加快。按照通行的经济学规则市场上所需要的货币总额等于市场上所有物品的价格总和除以货币流动速度,当货币总额增多的时候,货币流通速度加快,那么商品的价格就会高涨。这是因为繁荣的经济刺激了居民信心,吸引了资本的介入,使货币增加。通货膨胀一般分为几种类型:

1.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类型,也是最常见的。大多数通货膨胀是由需求拉动造成的,由于需求过度扩张,导致产品供不应求,物价上涨,货币贬值。比如房地产行业,在经济上升时期,由于自住房和投机房需求加大从而导致房价上涨,房产业需要的资金比较大。属于经济里的龙头产业,房产业的价格上涨往往拉动其他产业,从而导致GDP出现过度需求的局面,关于这个类型的通货膨胀,经济学里有一个经典的故事:

一个人买粮食的时候认为粮食贵了,卖粮食的说,是因为面粉贵了,卖面粉的说,是因为油条和面包贵了,卖油条和面包的说,因为他们要吃猪肉,而猪肉太贵了,他们必须提高价格来增加收入。卖猪肉的说,因为生猪太贵了,所以肉贵。养猪的老大娘说,因为粮食贵了,所以生猪贵了。

这一个过程是循环的,找不到哪个环节是最初的根源,但是肯定是由于需求的过度扩张造成的,一个环节的过度会导致其他环节都提高价格,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价格上涨,也许是由于粮食稀缺造成的,也许是由于养猪的少了,但不管怎样,由于需求扩张而产生的物价上升直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提价。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这主要是由工资上涨引起的,工资本身具有刚性原则,只上涨不可跌,通常认为工资的降低会挫伤员工的积极性。由于工会力量的强大,工资和福利经常出现被人为拉动到超出社会承担能力的程度,由于发放工资过多导致货币发放超出实际需要,从而造成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一般在西方容易出现,因为西方国家的工会属于比较独立的机构,他们只从工人的角度去考虑,不顾提高工资的社会成本,这样容易造成通货膨胀。还有采购成本突然提高,而造成通货膨胀也属于成本推动型,比如1973年由于石油输出国联合垄断价格,导致石油价格猛涨,形成了世界性的通货膨胀。

3、利润拉动型通货膨胀,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垄断或者是联合定价而导致企业利润增加,货币需求扩大,从而产生通货膨胀。这种通货膨胀是比较少见的,而且也不重要。

三种通货膨胀类型虽然不一样,但是一旦通货膨胀发生时候,往往是三种因素共同起作用造成的。原来一个产品只需要一元钱,现在产品没有变,而货币却增加了,一个产品需要二元钱了。所以原来的钱就不值钱了,无形之中,你手头的财富缩水了。市场上的钱太多了,这可能是需求增加后,投资增加造成的货币富裕,也可能是利润增长的太快,马上把利润转化成投资投放到市场上。也可能是银行又多放贷了货币。当通货膨胀发生的时候,你挣的工资就得看它的购买力来核算工资的价值。

通货膨胀发生的时候,都是不知不觉的,你明显感觉到物价上升了,这就是通货膨胀了。通货膨胀是有周期性的,一般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出现,然后伴随经济的衰退,出现通货紧缩现象,当需求扩张的时候,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价格上涨接着就又会供应过度,价格降低,需求下降,货币需求也随之减少,物价低迷,通货紧缩到来。与通货膨胀相反,原来一个产品需要一元钱,现在货币量减少了,也可能是货币流通速度变慢了,因为商品价格总额等于货币量乘以货币流通速度。这时候可能一个产品只需要8角了,物价低迷。

经济学家建议:通货膨胀原因很复杂,但百姓唯一的感觉就是物价上涨,这也是对百姓最为不利的地方,面对通货膨胀,应该减少消费,积极理财,尽量使财富增值。但通货膨胀往往与通货紧缩是交替出现的,通货紧缩的时候可以增加消费,这时商品都是很便宜的。

几家欢乐几家愁——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从2007年开始一直不断升值,2008年更是突破了对美元1:7的关口。从1994年人民币改革以来,这是中国人民币迫于国内外压力第一次大规模升值,对于人民币的升值,有的人认为是好事情,而有的人认为是坏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那么,到底人民币升值是好是坏呢?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有多大影响?该如何对待人民币升值?

有的人认为人民币升值了,钱值钱了,老百姓出国旅游、买原装进口汽车、瑞士表更便宜了,大企业到国外吞并企业成本降低了……美国为什么下大力气逼迫人民币升值?难道美国人傻吗,让自己国家的钱不值钱?其实我们从日元相对美元的升值就能看到其中的道理。1985年美、英、法、前联邦德国在纽约广场饭店举行会议,迫使日本签下了著名的《广场协议》,签字之前美元兑日元在1美元兑250日元上下波动,《协议》签订后,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里,快速下跌到200日元附近,跌幅20%。到1987年最低到达1美元兑120日元,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美元兑日元贬值达50%,也就是说,日元兑美元升值一倍。日本人当时也以为自己一夜之间成为了富翁,但事实却是日本的经济所遭受的打击用了20年也没有缓过劲来!

人民币的升值对富人的好处确实是显而易见,如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以前8.5元人民币换一美元,现在不到7元就可换到,到国外去玩、去购置产业就更廉价了,显而易见富人手里的钱更值钱了。张老板就是对人民币升值津津乐道的人,因为这次他去美国旅游,花了更少的钱却享受了同样的服务,以前他住旅馆的费用是一万,现在8千就下来了。而且他还购买了大量的商品带回国内,张老板感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对他这样的人就是带来了诸多好处。

人民币升值就是意味着人们手里的钱更值钱了。以前8元人民币才能兑换一美元,现在7元就可以兑换一美元,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每一单位货币在不同的国家应该买到同样数量的商品。一元人民币在中国可以买一个苹果,在美国也照样可以买一个苹果。一美元在美国可以买8个苹果,在中国也照样可以买8个苹果。但现在人民币升值了,一美元只能兑换7元人民币,在中国可以买7个苹果,那么中国7元人民币就可以换1美元,在美国却可以买8个苹果。对于有钱的人可以去国外旅游的人而言,人民币升值的确好处很多,他们可以用同样的人民币换取更多的美元。可以在国际上买更多的商品。

与张老板不同的是,刘老板的日子却因为人民币升值而变的日常艰难。刘老板是做进出口业务的,有一个出口公司,每年采购商品向国外发货。由于人民币升值的影响,刘老板的定单不但减少了很多,而且美国客户多以美元结算,结算后换得的人民币就更加的少了,然后用换取的人民币去采购货物,发觉物价还上涨了,而美国客户的价格没变,再换回人民币后发觉利润越来越微薄。

人民币升值对出口企业是最不利的,因为同样的商品要换取美元,再兑换回人民币,而美元却是相对贬值的,比如10万美元可以换取80万人民币,但现在10万美元只能换取70万人民币。同样的价格,由于人民币的升值,收入却凭空减少了10万人民币。与此同时,人民币的升值反而影响到国内商品的价格,刘老板也不明白,不但自己换回的钱少了,而且货物的采购成本也提高了,这是怎么回事?

一般老百姓只在新闻上听到人民币升值了,觉得钱应该更加值钱了呀,但自己在买商品的时候,发觉钱不但没有值钱,反而不如以前了。原来可以一元钱买一斤白菜,而现在却1元5角买一斤白菜,这样来看自己的钱反而更不值钱了。

这是因为人民币升值,会导致更多的人愿意持有人民币,一般老百姓感觉不到,似乎升那么一点值对自己没什么影响,但是持有大量资金的个人或金融机构对此却是十分敏感,哪怕只是升值那么一小点。他们的财富便可以因此增加或减少很多。比如一个人拥有80亿人民币,他原来可以兑换成10亿美元。但现在人民币升值后,他只用70亿就可以兑换10亿美元,白赚了10亿人民币。由于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一直高涨,所以未来对人民币的预期更加乐观,认为还会继续升值下去,于是大量的外币机构开始储备人民币。人民币需求越大,人民的价值就会越来越提高。而大量的人民币必然会涌进中国市场,因为只有中国消费人民币。这样便会在中国造成通货膨胀,使物价上涨,所以人民币升值后对普通老百姓而言,并没得到太多好处,尤其对出口商打击很大,但像很富裕的人张老板喜欢去国外旅游购物的人却比较欢迎人民币升值。所以人民币升值有利也有弊,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谨慎而理性的看待。

经济学家建议:对普通百姓而言,人民币升值情况下,应该把余钱拿出购买不动产或储蓄人民币,尽管当前可能物价上涨有些不利影响,但人民币升值大趋势不会变,所以应该多储存人民币,尽量使自己变成像张老板一样的富裕之人就可以享受到人民币升值的快乐了。 xQmoVyQGb/nTiwBTenP6N9W04N1RfY5DilVdKxScct2eXYrE185/Ysy/TYQM3Og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