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繁荣的诡计——经济运行周期的8个原则

不受干扰的市场机制——完全竞争

在美国的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里,人们为了保护鹿,就消灭了狼。鹿没有了天敌,生活很是悠闲,不再四处奔波,便大量繁衍,引起了一系列的生态问题,致使瘟疫在鹿群中蔓延,鹿群大量死亡。

后来,护养人员及时引进了狼,狼和鹿之间又展开了血腥的生死竞争。在狼的追赶捕食下,鹿群只得紧张奔跑以逃命。这样一来,除了那些老弱病残者被狼捕食外,其他鹿的体质日益增强,鹿群显得生机勃勃,恢复了往日的灵秀。

完全竞争又称为自由竞争,是指一个市场完全靠一只看不见的手,即价格来调节供求。完全竞争具备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所提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不存在产品差别;买者和卖者都很多且规模相当,以至于没有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例如:小麦市场就是一个很典型的完全竞争市场,有成千上万出售小麦的农民和千百万使用小麦和小麦产品的消费者。由于没有一个买者或卖者能影响小麦价格,所以,每个人只是价格的接收者,竞争地位平等。

完全竞争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一、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

二、同一种产品都是同质的,没有差别;

三、市场资源是完全自由流通的;

四、所有人都掌握着关于市场的全部信息。

为了便于理解,我们对这四个特征作一些补充说明。既然市场上有大量的需求者和供给者,那么其中任何一个人买与不买,或卖与不卖,都不会对整个商品市场的价格产生影响;既然产品都是一样的,那么对消费者来说,购买任何一家厂商的商品都是一样的;既然信息是非常充分的,那么也就排除了由于信息不畅可能产生的市场同时存在几种价格的情况,价格只能是一种,否则顾客当然会去挑最便宜的商品。

在这样的完全竞争市场里,商品的价格将彻底地由市场供给和需求决定,并且,每一种商品都会在最后形成一种均衡价格,也就是当市场供需相等时的价格。

如果多逛逛农贸市场,你很快就会发现,作为生活必备食品,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提个袋子或篮子去买鸡蛋,而且,卖鸡蛋的摊位也实在是很多。如果我们“想象”一下,就可以认为鸡蛋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每个摊点的鸡蛋都大同小异,只要不是碎的、坏的,一般没有人会去较真,硬要比较不同摊位的鸡蛋有什么区别,否则,那就真成了“鸡蛋里挑骨头”了。所以,可以看做所有的鸡蛋完全同质。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其他两个特征,我们可以看到买方和卖方都能自由选择进入还是退出(也就是鸡蛋买卖完全自由),至于鸡蛋市场的信息,并没有多少值得掌握,所以也可以看做人们全部了解相关信息。在这个鸡蛋市场里,各个摊位的价格都一样,而且是由供需决定的均衡价格。通过鸡蛋市场,我们可以更形象地理解完全竞争市场。实际上,大多数农产品市场基本上都和完全竞争市场近似。

那么,这里还有问题,在完全竞争市场或者近似的市场里,因为同质同价,卖方究竟怎样才能赚取更多的利润呢?难道只能靠运气的青睐吗?的确,在这样的市场里,卖方完全受到市场支配,竞争激烈,在产品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卖方就不得不在降低成本上大做文章(比如降低运费、减少商业开支等)。除此,卖主还要进行价格外的营销竞争,比如要热情周到的服务,把鸡蛋装进盒子便于顾客提携,给鸡蛋贴上商标等。都可以吸引更多顾客。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消费者和生产者都不会有什么不利,因为完全竞争的存在,迫使商品生产者竞相在降低成本、压低售价上做文章,可以使消费者按实际可以达到的最低价格来购买,而生产者按此价格出售也可获得正常利润。从社会角度来看,完全竞争促使社会资源可以有效地分配到每一个部门、每一种商品的生产上,使之得到充分利用。生产效率低的企业在竞争中逐步被打败,就使得它的资金、劳力、设备等社会资源重新组合到生产效率高的企业中,这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因为竞争能够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刺激生产者的积极性,所以,要大力鼓励竞争,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

我们已经知道,现实中并不存在着真正意义上的完全竞争和市场。但是就像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室一样,现实中能否实现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了这种完全竞争市场的模型,并对之进行分析,我们就有了一把尺子,一面镜子,就可以很好地加深对非完全竞争市场的理解。

经济学家建议:有一把尺子就可以丈量物件;有了牛顿第一定律,就可以理解更普遍的运动;有了完全竞争市场,就可以分析更复杂的市场。作为一种理想化的理论模型,完全竞争市场对于现实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

没有选择的可能性——垄断

同竞争企业一样,垄断企业的目标也是利润最大化。垄断由此带来的市场结果,从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往往不是最好的。

垄断一词最早源于孟子“必求垄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网市利”这句话。原指站在市集的高地上操纵贸易,后来泛指把持和独占。在资本主义经济里,垄断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的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经济学的垄断一般指唯一的卖者在一个或多个市场上,通过一个或多个阶段,面对竞争性的消费者——与买者垄断刚刚相反。垄断者在市场上,能够随意调节价格与产量(不能同时调节)。由于垄断者是其所生产产品的唯一卖者,因此,直接面对整个市场,换句话说,他将面对向下倾斜的市场需求。而买者人数众多,因此是竞争性的,也就是说,买者是价格接受者。因此,卖者可以通过控制产品价格,或者产量来最大化自己的利润。

日本尼西奇公司的董事长多川博是世界有名的“尿布大王”。

原来,尼西奇只是一家小公司,生产雨伞雨衣之类的产品,公司的业绩并没有达到多川博的要求,因此他一直在为寻找公司的主导产品而冥思苦想。直到有一天,多川博无意之中看到了一份日本人口的普查表,普查表上说,日本每年有250多万名婴儿出生,那些年轻的妈妈没有谁不为孩子的尿布而发愁。多川博立即从中意识到了,尿布虽小但却蕴含着一个巨大的市场。他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每个孩子每年仅使用2条尿布,那250万名儿童一年就将需要500万条。而一名儿童一年远不止只用2条尿布。

于是,多川博立刻放弃了原来产品的生产,而专门生产被一些大企业看不上眼的儿童尿布,并且专门成立了尿布公司。结果正如多川博所预料的那样。短短的时间内,多川博的尼西奇公司不仅在日本打开了销售局面,建立了众多的销售网点,而且其生产的尿布还被推广到了世界市场,并得到了各国消费者的认可。最终,尼西奇公司几乎占领了整个尿布市场,由此也确立了其对尿布市场的垄断地位,这使得尼西奇公司一下子变成了赫赫有名的跨国企业。

垄断在现实中指的是单一的企业或少数几个企业控制着某一个行业的生产或销售。通俗地说,就是独家生意。或者说得长一点,是独家经营,或者重要产品、服务的最先推出和独家拥有。具有这种优势的企业或机构,在本地区本国独此一家,别无竞争。例如,美国辉瑞药厂的伟哥刚推出来的时候,就被独家垄断。当然,垄断除了独家生意以外,还有一种叫寡头垄断,我们在市场上经常能发现,80%的市场和利润被两至三家最大的生产组织所拥有。银行信用卡大部分必须通过万事达或维萨两家国际组织的网络,世界上的碳酸性饮料的市场基本上就被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所垄断。不过,独家垄断更具有优势。

关于垄断是出现在自由市场之前的说法只要看过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在自由市场作为一种制度还没有确立并获得理论支持之前,各国政府都习惯性地创造着形形色色的垄断企业,19世纪初,自由企业伴随着工业革命崛起。然而,到了19世纪末,舆论的潮流又转向了。在自由市场出现后,为了控制企业的垄断对小企业的冲击,政府建立了反垄断制度。不过,一百多年来,该制度对于保护和促进竞争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经济学家并无定论。

垄断可以理解为经济力量过度集中,少数企业市场占有率太高;也可以理解为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市场占有率高并不违法,只有当企业利用在某个市场的支配性地位设置障碍阻止其他竞争者进入,或者以捆绑销售,等方式在另外的市场进行不平等竞争,才构成需要反对的垄断行为。前者是结构规制的思路,注重市场结构的平衡;后者则可以称为行为规制,针对企业的具体办法。

要打破垄断绝非轻而易举。通常,完全垄断市场有三座护卫碉堡,其一是垄断企业具有规模经济优势,也就是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垄断企业之所以能打败其他企业,靠的是生产规模大、产量高,从而总平均成本较低的优势。其二是垄断企业控制某种资源。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就是长期控制了制造该饮料的配料而独霸世界的,南非的德比公司也是因为控制了世界约85%的钻石供应而形成垄断的。其三是垄断企业具有法律庇护。例如:许多国家政府对铁路、邮政、供电、供水等公用事业都实行完全垄断,对某些产品的商标、专利权等也会在一定时期内给予法律保护,从而使之形成完全垄断。

经济学家建议:同竞争企业一样,垄断企业的目标也是利润最大化。垄断由此带来的市场结果,从社会利益的角度来看往往不是最好的。因此,政府可以通过行政手段改善这种不利的市场结果。

商业活动运行的基础——信用

我国商业领域每年因为信用缺失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数额巨大。我们显然不能回避这样一个事实:商业诚信背后隐藏的秘密,危害着整个社会的商务环境,和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会增加交易的难度和风险,干扰投资、贸易与信贷等正常业务,降低人们投资与消费的信心,给社会经济稳定增长带来巨大损害,甚至会让整个国家失去竞争力。

在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有一个小伙子欠了别人一笔债,正在发愁的时候,他外面的朋友唆使他,让他趁着天黑去偷邻居家地里的西瓜。他经不住朋友的一再唆使就去偷瓜,当他向村外偷运西瓜时却被邻居逮了个正着。此后,这个小伙子就背上了“偷瓜贼”的恶名,村里人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都说:“千万不要学谁谁谁,把家里的脸都丢光了。”

在上面这个例子中,小伙子偷他人的东西,不但破坏了本村淳朴的民风,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变坏了。对借钱给他的人而言,即使他还钱了,今后其他人也不会再借给他钱了,这就是信用与破坏信用所付出的代价。

从纯经济学的角度对信用定义为:因为价值交换的滞后而产生的赊销活动,是以协议与契约保障的不同时间间隔下的经济交易行为。如果想维护经济秩序的自觉性,还要有法律做保障。假如没有法律保障,经济秩序就会被破坏。

个人信誉的流失会导致如此严重的后果,对于一家企业而言,信用更为重要。企业之所以能够持久发展,除了在产品上不断开拓,更重要的是和别的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良好关系,企业的产品才会有销路。曾有人说:“诚信是企业的生命与灵魂。没有诚信,企业就犹如得了软骨病,没有凝聚力与号召力,就像行尸走肉一般。”

信用卡的出现和发展就是信用应用与商业活动最好的例子。如今,信用卡被广泛应用于生活当中。它不方便快捷,安全系数又高。可以说现代的消费,是刷卡时代的来临。

有关信用卡的产生有过这样一段趣事:一天,美国商人麦克纳马拉在纽约的一家饭店请客吃饭,到了结账时才发现自己没带钱包,他深感难堪,只能打电话叫妻子带现金来结账。这件事让他产生了创建信用卡公司的想法,于是于1920年和朋友共同创建了“大莱俱乐部”。这个俱乐部为会员提供一种证明自己身份与支付能力的卡片,会员凭借卡片可以记账消费。后来,随着银行信用的介入,这种商业信用卡渐渐转变成了以银行信用为特征的信用卡。信用卡一经面世,很快便风靡起来。

看来,信用卡的出现,它的初衷就是要给人们提供一种信用凭证,让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经济收入与信用,从银行得到一定的信贷额度。因此,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能为人们提供一定限额的消费信贷。而这是信用卡的一个根本标志,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功能,信用卡才具有了真正的“信用”意义。

企业尚且是这样,国民经济中的诚信就更不可缺少了。诚信是衡量一个国家发展状况的标准。若国民的诚信度低,就会造成经济行为具有不确定性与不可预期性,投资的机会成本与商品的交易成本就会非常高,经济运行效率低,社会资源与人力资源浪费就会更加严重。在国民经济中,诚信水平下降的根本原因是人们追逐不当得利及追逐不当得利被发现与受到惩罚的机会成本很小。怎样减少与消除因为国民不诚信行为,而给社会经济带来的不利影响,进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运行效率呢?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建立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诚信机制,尤其是要设置科学的诚信标准。

在现实生活中,诚信的标准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诚信的道德标准。它主要指人们在为人处世时诚实守信的行为规范,主要包括经商要有商德,为师要有师德,从医要讲医德,做百姓要遵守社会公德,做官要有官德等。二是诚信的规则标准。它主要是指为了让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等活动中,必须遵守诚信原则而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这主胃包括政治、经济以及法律规则等。

以前,社会相对封闭,人们总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偷一次瓜的后果就是一生被叫做“贼”。偷窃的成本这么高,以至于几乎无人敢这么做。而现代社会,流动性大,有的人就想钻空子做“一锤子买卖”,社会的信用体系不再安全。信用低造成企业行为如履薄冰,影响了市场经济主体的正常运营,对市场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利。

经济学家建议:经济信用关系是一种以平等身份为条件的自由经济活动关系。在这种活动过程中,交往双方通过在商谈基础之上的承诺及其合理期待,相互交换权利、义务。这种承诺中的权利、义务交换,既是平等的,又是自愿的,在这个意义上,经济信用关系又是一种信任关系,并以诚信为主观精神前提。这种信用关系是长期积累的,是难得易失的。费十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由于一时一事的言行而失掉。所以为了经济的繁荣发展,我们应当把它“信用”作为经济活动的基础。

准确度背后的损失——机会成本

齐国有个女儿,有两家男子同时来求婚。东家的男子长得丑但是很有钱,西家的男子长得俊美但是很穷。

父母犹豫不决,便征询女儿的意见,要她自己决定愿意嫁给谁:“要是难以启齿,不便明说,就袒露一只胳膊,让我们知道你的意思。”

女儿便袒露出两只胳膊。

父母感到奇怪,就问其原因。女儿说:“想在东家吃饭,在西家住宿。”

这个故事中的选择在现实中是不可能成立的。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选择吃鱼,就不能吃熊掌,这就是选择的机会成本。

所谓机会成本就是指在经济决策过程中,面对许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因为选择某一方案而要放弃其他方案,而做出这种选择将会失去做出其他选择也许会得到的潜在利益,这一潜在利益就是机会成本。

在企业中,某种资源往往具有多种用途,也就是有多种使用的“机会”,可是不管哪种资源,只能用于某一方面,不能同时在另一方面使用。所以,在决策分析过程中,必须将已经放弃的方案也许可以得到的潜在收益,与已选方案的所得利益进行比较,当已选中的方案也许得到的利益大于所放弃方案的利益时,才能认为选中方案的经济效益高,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有一次,A国与B国的部队联合演习,有一个任务就是摧毁树林中的一个目标。B国部队使用的坦克炮筒十分长,准确度高;而A国部队使用的坦克,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炮筒比较短。在接到指令以后,A国部队马上派一个人爬到树上,首先找到两个教堂的尖顶作为参照点,然后把测量数据输入电脑中,按电脑计算的结果来调整角度,进行射击;接着,根据首次射击的偏差再校准角度,第二次射击时就击中目标,耗时x分钟。而B国部队不同,他们在看准了大致方向之后就射击,然后一直前进、射击、调整偏差,最后基本毁掉了用来演习的整个树林,才击中目标。但是,他们用的时间要比A国部队少。

上面的故事,体现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战术思路,即“预备、瞄准、射击”与“预备、射击、瞄准”。

非常明显,A国部队的思路是“准确,不浪费一粒子弹”,而B国部队的思路则是“速度,无论需要多少子弹”。这两种方法在真正的战争中都各有千秋。可是,从做企业的角度来看,“预备、射击、瞄准”的方法,收效通常会更好一些。

由于市场是时时刻刻变化的,我们时常谈到成本,可是更多人仅仅知道看得见的经营成本,而常常忽视了一个更关键却看不见的机会成本。

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在经过深思熟虑得出结果之后,机会也许早已远去。如果说暂时的经营成本增加,只是减少了暂时的短期利润;可是如果不懂得把握机会成本的真谛,那么我们在选择方案时就会感到彷徨迷茫。在丧失机会成本时,再谈那些看得见的成本就已经完全没有任何意义了。

其实,生活就是在不断地选择。我有买一套服装的预算,但同时看中了两套各具特色的衣服;我攒了一笔钱,准备添置新的家具,是买一套组合柜呢,还是买一台录像机;我大学快毕业了,是继续攻读研究生,还是到公司去工作;我有一笔资金,是投向计算机软件业,还是投向音像出版业,等等。这些问题都等着我们去做决策,只不过决策的内容有大有小。

如果几种选择之间优劣分明,做决策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比如:有两家公司,其他情况都相同,一个答应每月付你1000元,另一个答应付你1200元,应该去哪家公司是不言自明的。但如果都愿付你1200元工资,你就很难判断去哪一家更好。当然,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两种方案的成本收益完全一样的情况是极为罕见的,更多的是它们优劣相近,难分伯仲。这时我们就要费心权衡,这其实就是犹豫。在甲、乙两公司均愿意每月付给你1200元工资的例子中,如果你接受了甲公司的工作,从而得到每月1200元工资的同时,你就会失掉乙公司每月付你1200元的机会,因此你获得1200元收益的机会成本也是1200元。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指出:经济学研究人与社会怎样做出最终抉择,在使用或不使用货币的情况下,来使用可以有其他用途的稀缺的生产性资源,在现在或者将来生产产品,并将产品分配给各成员以供消费。它分析改进资源配置形式可能要付出的代价与可能产生的效益。也就是说,经济学是一门有关选择的学问。

选择有时候会很难,难就难在一种资源也许有多种用途,而不是仅有一种选择。因为有多种选择,用于某种用途就必须放弃其他用途。机会成本就是因为选择行为而产生的成本,也叫选择成本。

经济学家建议: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样东西。机会成本具有比较优势。简单的讲,可以理解为把一定资源投入某一用途后所放弃的在其他用途中所能获得的利益。机会成本主要应用在投资过程中。在投资决策中,放弃次优方案而损失的“潜在利益”,是选取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

规模是否决定效益——规模经济

规模经济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折不断”固然是事例,但“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却也是一个著名的故事。人多力量确实大,但未必就一定会有更高的效率。

一个老太太一天可以做两双老虎头布鞋,每双卖15元,那么老太太一天可以卖得30元,但我们把老太太组织起来,每人只负责一道工序,有的人负责捺鞋底,有的人负责绣花,有的人负责裁剪,有的人负责缝制,这样一天下来却可以做12双老虎头布鞋。每个人平均每天生产了三双老虎头布鞋,生产效率提高了。四个老太太凑到一起,就能够每个人多加工一双布鞋,那么她们的收入也就随之增加了。

我们看到随着生产规模的变化,企业的规模报酬也在发生变化。那么,使得规模报酬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在经济学上,将这个原因称做规模经济,是指由于产出水平的扩大或者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引起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

一个企业当然希望随着生产的规模扩大,生产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增的情况,因为这往往意味着规模经济的实现。在实际生产中,我们也看到大部分企业都在力争扩大生产规模。那么,规模扩大,为什么能出现规模报酬递增呢?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大规模生产有助于更好地实现“专业化分工协作”。大诗人李白小时候见到一个老婆婆磨一根铁杵,“只要工夫深,能磨绣花针”,由此深受激励,奋发读书。作为一个励志故事,老婆婆的行为很有教育意义。但是以企业生产的角度看,则是效率太过低下。18世纪的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已经以大头针行业为例说明了这个问题。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一天下来也只能做一个大头针,但是如果将生产化分为18道工序,每人只承担一道工序,平均算下来,大头针的人均日产量竟然可以达到4800个。这已经很形象地说明规模经济的显著。

第二,除去生产协作的因素外,某些生产要素自身的特性也需要规模经济。某些大型设备与小型设备相比,每单位产出的制造费用和维修费通常就要低。比如国际上的输油管道,如果将其直径扩大一倍,其周长也相应扩大1倍,但由简单的面积计算公式可知,油管的截面积将超过1倍,即其运输能力也将超过l倍。这就是规模经济,每单位原油的运输成本将随之降低。另外,像电脑管理、流水作业这样的先进工艺和技术,只能在产量达到一定水平时才能够采用。比如汽车制造,实施流水线作业时,其成本优势十分明显。一般计算表明,一家汽车制造厂的年产量如果大于30万辆,其生产成本将会比小规模生产大大降低。在20世纪初,美国的福特汽车公司率先应用了大批量生产工艺,从而大大降低成本,成为汽车工业的领军人物。

这就是规模经济的效果,经济学上的规模经济的定义是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各生产要素协同效应的发挥,那么从而带来产品平均成本的降低。规模经济也可以称作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描述为产量增加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比例。规模经济,顾名思义,当生产有一定规模了,生产效率会提高。但事实上真的完全如此吗?中国很久以前就有个寓言故事,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就没水喝。为什么人越多,效率反而越低呢?我们再接着看老太太缝布鞋的例子。

生产者看到人多可以提高效率,于是就想更多的生产,所以准备再增加人手,如果我们再继续增加,增加到6个人,那么其中就有两个人需要给某道工序帮忙,比如缝制,由于一个人正好可以胜任,另外一个人就是白白耗费的劳动力,而且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每个工序的老太太都需要另外一个帮忙来减少自己的工作压力。于是彼此之间会产生矛盾,互相扯皮,从而影响了工作效率,原来一双布鞋一个小时就成了,现在需要两个小时,那么结果一天下来,只生产了6双。而老太太却有6个人,平均每个人生产了一双,还不如一个老太太单独干的时候,每个人可以生产2双。在经济学上这种现象叫做规模不经济,与规模经济相对是指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在管理上和体制上存在的不协调因素而无法发挥各生产要素的作用,从而引起产品平均成本的下降。规模不经济也可以称作规模报酬递减,即产量增加的比例低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

如果规模过大,会使管理层级过多,体制内的摩擦增加,内耗严重。从而降低工作效率。两个和尚抬水喝是工作效率最佳的阶段,当三个和尚的时候,必定有一个劳动力是浪费的。但产出还是一桶水,这倒在其次,关键是三个人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效用最大化的,用小投入获得高效用,这样的话就会在责权不明确的情况下,使生产效率降到最低,出现一桶水也没有的情况。

可见生产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很多企业就是因为盲目上项目扩大生产规模而最终倒闭了。但生产规模太小也不好,专业化分工必定可以带来高效率。所以企业应该量力而行,把生产规模控制在可以充分调动企业内一切生产要素的范围内。

规模经济在生活中的应用也很广泛,比如流行的谚语众人拾柴火焰高,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团结就是力量等等,在现实生活中,要善于借助别人的优势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所谓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就是这个道理。很多事情只有团队去完成的时候才会完成的更加出色。尤其是现代的信息化时代,更需要团队精神,如果只注重个人英雄主义,在这个时代是跟不上发展步伐的。但团队一定要协调,不能出现内耗,在一个团队内,要彼此帮助共同进步,把劲往一起使,如果各自往相反的方向使力气,那就是做无用功,出现规模不经济的现象。

经济学家建议:规模经济理论除了一般企业应用外,在生活中也可以借助其理念,比如一起合作做事,一起联合采购或营销等等,都要进行明确的专业化分工,而且要避免出现内耗,这样才能充分的把大家一起合作的效率充分的发挥出来。

穷人更穷,富人更富——马太效应

让富有的人更富有,让没有的人更没有。这就是发展经济学中著名的“马太效应”,用来形容正向回馈,即“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

在美国乡村住着一个老头,他有个和他在一起相依为命的儿子。

有一天,他的老同学基辛格路过此地,前来拜访他。基辛格看到朋友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就对他说:“亲爱的朋友,我想把你的儿子带到城里去工作。”

没想到这位农民朋友连连摇头:“不行,绝对不行!”

基辛格笑了笑说:“如果我在城里给你的儿子找个对象,可以吗?”

他的朋友还是摇头:“不行!我从来不干涉我儿子的事。”

基辛格又说:“可这姑娘是罗斯切尔德伯爵的女儿(罗斯切尔德是欧洲最有名望的银行家)。”

老农说:“嗯,如果是这样的话……”

基辛格找到罗斯切尔德伯爵说:“尊敬的伯爵先生,我为你女儿找了一个万里挑一的好丈夫。”

罗斯切尔德伯爵忙婉拒道:“可我女儿太年轻。”

基辛格说:“可这位年轻小伙子是世界银行的副总裁。”

“嗯,如果是这样的话……”

又过了几天,基辛格又找到了世界银行总裁对他说:“尊敬的总裁先生,你应该马上任命一个副总裁!”

总裁先生摇着头说:“不可能,这里这么多副总裁,我为什么还要任命一个副总裁呢,而且必须马上?”

这个人说:“如果你任命的这个副总裁是罗斯切尔德伯爵的女婿,可以吗?”

总裁先生当然同意:“嗯……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绝对欢迎。”

基辛格之所以能够让农夫的穷儿子摇身一变,成了金融寡头的乘龙快婿和世界银行的副总裁,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充分利用人们的一种心理:宁可锦上添花,也不雪中送炭。这是中国的传统说法,对这种现象,西方经济学家有另外一种更为哲理化的定义: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出自《圣经》新约全书中的“马太福音”中的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三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

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了他5座城邑。第三个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巾里存着,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锭银子也赏给第一个仆人,并且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首先应该承认,领先者已经取得过一定的成功,并能够把成功的经验累积起来,形成优势。优势积累得越多,就会有越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这就是强者更强。对于弱者,如果想要超越强者,就必须要付出比强者以往多出几倍的努力,一旦弱者成功变成了强者,他也就拥有了和强者一样的优势。

“马太效应”在各行各业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无论你是企业的领导,还是企业的员工,如果你想成为强者,通过努力取得成功,那么你就将是“马太效应”的受益者。如果你没有努力,可能你就是故事中那个越来越穷的仆人。

市场经济中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贫困的一个重要根源就是穷人自身素质的相对低下,包括知识水平、努力程度等等。而自身的贫困反过来又让穷人缺少提高自身素质的能力,这其中的潜在逻辑就是穷人因为穷所以穷,陷入了纳克斯所言的“贫困的恶性循环”。

但这种贫困循环很容易给人一种假象,即认为是市场竞争引致了贫困,贫困的形成是经济学中“看不见的手”造就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经济学中所言的市场是一个自由市场、公平市场,没有“看得见的手”来潜在的控制生产和分配。但现实就是,穷人生来并不平等,而且在市场竞争中也不能拥有平等的权利。于是,《新约全书·马太福音》中发出了这样一句感叹:“对已经富有的人还要给予,使之锦上添花;而对一文不名的人,即使有了一文,也要强行夺走。”

经济学的灵魂是自由和公平,这也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内在动力。因此,只有去洞察穷人经济学的本质,还穷人以起点公平,才是经济学家履行社会职责的方向。正如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有“经济学良心”之美誉的印度发展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在《作为能力剥夺的贫困》开篇说的那样,“贫困必须被视为是一种对基本能力的剥夺,而不仅仅是收入低下”。他的这一思想已经被联合国机构接受并发展为人类贫困指数概念。所以,“劫富济贫”的政策建议是对本不平等的穷人权利的再剥夺,这不仅有违人道主义的经济学良心,也偏离了自由平等的经济学主旨。

所以说,贫困不是市场的产物,而是不公平的后果,富人对经济资源配置的控制力是贫困的重要来源。就像阿马蒂亚·森在《贫困与饥荒——论权力与剥夺》中所言:“繁荣过程自身就有可能成为饥荒的诱因”。

经济学家建议: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能充分利用自己的手脚和脑子,应该说不会永远处于贫困当中。然而还是有一些人,他们劳作了一辈子却依旧难脱贫穷。为什么会这样呢?基督教《圣经》中说:“凡是有的,还要给他,使他富足;但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新约全书·马太福音》说:“对已经富有的人还要给予,使之锦上添花;而对一文不名的人,即使有了一文,也要强行夺走。”由此衍生出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

少数人掌握多数财富——二八法则

通常情况下,我们80%的努力,与我们得到的报酬和成果没有关系,或者说没有直接的关系。二八法则主张,以小的投入和努力,来获取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做到80%的产出,来自于20%的投入;80%的结果,归结于20%的起因;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

1897年,帕累托在研究中偶然发现这样一件奇怪的事情: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分配呈现一种不平衡的模式,大部分的社会财富都流向了少数人手里。偶然的发现引起了帕累托的研究兴趣,经过研究发现,这种不平衡的现象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都能见到,而且这种不平衡的模式有统计学上的准确性,而且在数学上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关系。最终,帕累托归纳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20%的人口拥有80%的财富,那么就可以预测,10%的人将拥有约65%的财富,而50%的财富,是由5%的人所拥有。这就是二八法则,又被称为帕累托法则、帕累托定律、80/20定律、最省力法则、不平衡原则等等。

由此,80/20便成了财富分配等诸多现象不平衡关系的简称,而二八法则也时刻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社会上20%的人占有80%的社会财富。也就是说财富在人口中的分配是不平衡的,反映在数量比例上,大体就是2:8。

在商品营销中,商家往往会认为所有顾客一样重要;所有生意、每一种产品都必须付出相同的努力,所有机会都必须抓住。而二八法则恰恰指出了在原因和结果、投入和产出、努力和报酬之间存在这样一种典型的不平衡现象:80%的成绩归功于20%的努力;市场上80%的产品可能是20%的企业生产的;20%的顾客可能给商家带来80%的利润。

遵循二八法则的企业在经营和管理中往往能抓住关键的少数顾客,精确定位,加强服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美国的普尔斯马特会员店始终坚持会员制,就是基于这一经营理念。许多世界著名的大公司也非常注重二八法则。比如:通用电气公司永远把奖励放在第一,它的薪金和奖励制度使员工们工作效率更高,也更出色,但只奖励那些完成了高难度工作指标的员工。摩托罗拉公司认为:在100名员工中,前面25名是好的,后面25名差一些,应该做好两头人的工作。对于后25人,要给他们提供发展的机会;对于表现好的,要设法保持他们的激情。

二八法则反映了一种不平衡性,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

——20%的产品或20%的客户,为企业赚得约80%的销售额。

——20%的罪犯的罪行占所有犯罪行为的80%。

——20%的汽车狂人制造80%的交通事故。

——80%的能源浪费在燃烧上,只有20%可以应用到车辆中,而这20%的投入,却回报以100%的产出。

——在一个国家的医疗体系中,20%的人口与20%的疾病会消耗80%的医疗资源。

——世界财富的80%,为20%的人所拥有。

这一法则会让我们具备独特的思考方向与分析方法,可以让我们针对不同问题,采取明智的行动,让我们更有效地做事,做最有价值的事。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我们可以假设在付出与所得之间存在这种不平衡关系,然后通过搜集资料来计算这种不平衡关系的百分比,当然也可以做个大概的估计,接下来我们就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因素能让20%的原因产生80%的结果?”而正是对这一问题的全新思考过程,会改变你以往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从而找到一条崭新的途径,重新运用和优化手里的资源,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

也就是说80/20法则提出了这样的一个主张:要以小的投入和努力,来获取大的结果、产出或酬劳。也就是说要付出20%的努力,来争取80%的成果。让关键的少数,决定整个组织产出、盈亏和成败。这一现象就是80/20法则所要表达的含义,在现实中,很多人对这一法则感到陌生,但这一法则却无时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经济学家建议:为了使朋友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和灵活运用这一法则,我们建议大家:

(1)考虑全局,从最有价值的部分做起。

(2)做事情要寻求捷径,而非全程参与。

(3)在生活中,尽量用最少的努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4)抓住关键做出你自己的决策。

(5)做事要有选择性,有目的性,不要事无巨细地逐一参与。

(6)要专注于某件事情,不要事事都要求自己有好的表现。

(7)只做我们最拿手也最喜欢的事情。

“补钙品”广告在为“骨头汤”做宣传——外部性

任何一种经济活动都会对外部产生影响,如汽车销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产生过多的废气而污染环境;而植树造林发展林业就会形成改善环境的结果。

近些年来,补钙之风刮遍了全国市场的每一个角落,各大报纸、电视上有关补钙产品的广告形形色色,而当电视广播上的补钙广告如火如荼时,人们在日常生活的饮食结构上也发生了转变,人们开始通过吃骨头来进行补钙,曾备受冷落的骨头成为菜市场上最畅销的食品。经过各个厂家大肆宣传补钙对人体的重要性,人们意识到了吃什么补什么的原理,觉得吃骨头才是最补钙的,并且吃骨头比吃补钙药品要便宜,还能够避免药品所带来的副作用。

由于观念的改变,也因骨头含钙量的丰富,所以人们在买菜时开始将目光停留在猪肉骨头上,特别是猪的脚筒骨,因为其骨髓多,人们都争相抢购。但是一头猪身上的脚筒骨仅有两斤多,供应满足不了需求,所以脚筒骨的价格一路上涨,甚至比里脊肉的价格还要高。各家饭店也顺应市场需求纷纷推出了各种骨头汤,经常名列菜单点击率的首位。这种现象是那些补钙产品的生产厂商所始料不及的,他们没想到自己的广告为饭店做了嫁衣。

在经济学上,一个经济主体在自己的生产和消费活动中对他人产生了影响,这种现象就叫做外部性。外部性有好有坏,好的影响就叫正外部性,或者外部经济性;不好的影响就叫负外部性,或者外部不经济性。若用经济学术语来表述,即一个人的行为可能成为别人的效用函数的自变量。外部性可以分为三类:正外部性、负外部性、介于正负之间的外部性。在现实生活中,这三类外部性都有所体现。

外部性主要是指一个市场参与者的行为对别人或公共利益造成了影响,而这个人却没有因为自己的行为做出补偿。外部性包括消费过程和生产过程。例如在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现象,就是一种外部性,只是这种外部性是负的,尽管生产者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利润,可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损害。

有关正外部性,指人们在进行自己的生产与消费活动时,在实现个人利益的同时,也给社会和周围的人带来了好处,这就是正外部性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例如,养蜂场养蜂取蜜,当自己的蜜蜂飞到别人的果园采蜜时,果园的主人也获得了好处,他们的果树因蜜蜂传粉而结出了更多的果子。在此,养蜂场的生产活动就具有一种正的外部性。

此外,还有另一种正外部性并非实际的物质体现,而是在精神上给社会带来好处。例如,人们在建设自己的房屋时要考虑到外形的美观,而在自家的阳台上或院子里种满花草,花草的芳香会使路人感到赏心悦目。如果社区里的每家每户都能做到这样,那么这个小区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风景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种在精神上给社会带来利益的行为,也具有一种外部经济性。

关于负外部性,某小区附近因为常有偷盗现象发生,家家户户纷纷将自家门窗装上了防盗门和钢条笼子,结果路人从街上经过,抬头望去满目全是黑灰铁条,整个小区简直就是一堆监狱牢房,大杀风景,这就是负外部性了。有个地方在架桥时,对山体进行爆破作业,不料附近有一个养牛场,许多怀孕的母牛听到爆炸后受到惊吓,整夜整夜地不敢休息,结果纷纷流产,造成了经济损失,这种行为就是典型的负外部性。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活动兼具正的外部性与负的外部性。例如我们家里养狗,虽然可以防小偷,但也会误伤好人甚至导致狂犬病的传播。例如商店在营业时间播放音乐,在招徕顾客的同时也会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

一方面,交通运输给社会提供了较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过它所带来的利益往往大于直接支付的费用。但是,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交通运输也对环境产生了恶劣影响。伴随着目前运输业的发展,交通事故不断发生,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伤害,而产生的噪声、污染及气候变化更是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危害。

以上例子的正负兼具的外部性的例子都具有这样一种特点:外部性并不是在相关各方以价格为基础的交换中发生的。如果说个体所付出的成本和得到的收益可以称做个体成本和个体收益,那么个体的活动给他人带来的额外成本或者额外收益,就构成了社会成本(负外部性)和社会收益(正外部性)。比如对于公共物品,全体社会成员都可以无偿享受,可以说它们是社会收益的特例。而最典型的社会成本便是污染问题。有的工厂浓烟滚滚,粉尘弥漫,有的工厂把污水直接排入河流,造成鱼虾死亡,农作物歉收,人们健康受到威胁,这就是极其严重的负外部性了。

一般说来,外部性并非当事的经济主体的本意,即他本来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这么做,并非有意要帮助别人,或者损害别人,只是这种行为产生的效果影响了别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当尽可能避免外部不经济性的事情的发生,作为个体,影响到别人的利益也许会陷入司法纠纷,影响到公共利益便会受到法律惩罚。如果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对某些行为采取有效的制度,能够防止外部不经济性所造成的不良后果。

经济学家建议:经济外部性的存在,促使人们在做任何事时不能只考虑自己,还要想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给别人带来问题。对于具有外部经济性的好事,我们可以通过其内部化转为自己的利益。例如,一家新的电影院建成并开张之后,其周围小吃店的生意就会兴隆起来,在这种情况下电影院可以自建一家餐馆。这种外部经济性的内部化是目前很多企业搞多元化经营的一个因素,多元化的项目最好是外部经济性所及之处。 /Qx6/1hJQGgihBYi67P39Fv2bYdDke+mFuwhNgd5WwEDZY0KpvSt/OqrpBrBMf+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