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快速提升你的职业素质

销售工作是一种影响他人的工作,自身没有影响力是很难做出卓越的成绩的。影响力,不仅是外部能力的展现,更是自我内部职业素质修炼的外延。因此,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电话销售人员,创造卓越的成绩,需要迅速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为成功销售铺平道路。

销售欲望:是想要,还是一定要

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销售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向来是不穿鞋的。第一个销售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买我的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另一个销售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他想方设法打开市场,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大获成功。

同样是非洲市场,同样面对打赤脚的非洲人,由于一念之差,一个人灰心失望,不战而败;而另一个人满怀信心,大获全胜。

销售员总是会感到一些微妙的东西存在,这些东西对他的销售能力有重大的影响。只是这些东西若隐若现,难以琢磨。心理学家的大量研究发现,人的社会性动机其实就是这样的因素。但是很多销售人员一遇到困难,就想:“我不行了,我还是算了吧。”显然,他们往往会失败。而成功的销售员遇到困难,仍然保持销售的欲望,有一定要销售出去的信心,千方百计地去销售。对于电话销售人员来说,通过一个传声筒把产品销售出去的难度无疑更大,因此销售的欲望就必须更加强烈,只要有销售出去的信心,就能想出更多的办法获取成功!

欲望是行动的最佳动力,你首先得有赚钱的欲望、销售的欲望,才有进取的动力。如果每天都得过且过、消极应付的话,那你的销售前景和销售业绩肯定是令人担心的。无论用何种方式、何种激励,我们都要努力加强自己的销售欲望。

恒心是胜利法门:坚持到“最后一刻”

威伯先生是一名自动式电器销售员,有一天他去敲屈根保太太家的门。

屈根保太太打开门,满脸怒色,恶狠狠地说:“我不买你的电器,什么电器公司,一班骗子!”

“对不起,屈根保太太,打扰您了。”威伯先生笑着说,“我不是来销售电器的,我是想买一篓鸡蛋。”

屈根保太太把门打开了一点,用怀疑的眼光上下打量着威伯先生。

“我知道您养了许多‘美尼克’鸡,我想买一篓新鲜鸡蛋。”

门又打开了一点,屈根保太太好奇地问:“你怎么知道我的鸡是良种鸡?”

“是这样的,”威伯先生说,“我也养了一些鸡,可是,我的鸡没有您的鸡好。”

适当的称赞,消除了屈根保太太脸上的怒色,但她还是有些怀疑:“那你为什么不吃自己的鸡蛋呢?”

“我养的鸡下白蛋,您养的鸡下棕蛋,您知道,棕蛋比白蛋营养价值高。”

这时,屈根保太太疑虑全消,放心地走出来。门打开时,威伯先生眼睛一扫,发现了一个精致的牛栏。

“我想,”威伯先生继续说,“您养鸡赚的钱,一定比您先生养牛赚的钱要多。”

“是啊!”屈根保太太眉开眼笑地说,“明明我赚的钱比他多,我家那老顽固就是不承认。”

这时,威伯先生成了屈根保太太受欢迎的客人,她邀请威伯先生参观她的鸡舍。

在参观的时候,威伯先生注意到,屈根保太太在鸡舍里安装了一些小型机械。这些小型机械省力省时,威伯先生适时地给予了赞美。

一边参观,一边交谈,威伯先生漫不经心地介绍了几种新饲料、某种关于养鸡的新方法,又郑重地向屈根保太太请教了几个问题。这个话题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屈根保太太高兴地和威伯先生交流起养鸡的经验来。

没过多久,屈根保太太主动提起她的一些邻居在鸡舍里安装了自动化电器,“据说效果很好”,她诚恳地征求威伯先生的意见。

两个星期之后,屈根保太太的良种鸡就在电灯的照耀下,满意地咕咕叫唤起来。威伯先生销售了电器,屈根保太太得到了更多的鸡蛋,双方皆大欢喜。

电话销售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尤其是电话销售人员想要向潜在客户推销产品,不遭遇拒绝是不可能的,这是成功电话销售人员的心得。失败了不要紧,要紧的是失败后还能坚持,哪怕接下来的是继续失败。

如果你想在电话销售中获得成功,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必备的。不管遇到多少反对,不管遇到多少挫折,不管周围不利因素的干扰有多大,成功者都能坚持下去。这是成功者天性的一部分,他们永远不会放弃。因此,我们要做的仅仅是再坚持一下,不要因为一次挫折、一次失败就放弃那些好不容易才接近的客户。

在这个世界上,最优秀的电话销售人员往往是遭受挫折次数最多的销售人员。但失败是成功之母。如果把电话销售过程比作一把披荆斩棘的“刀”,那么挫折就是一块必不可少的“磨刀石”,为了销售的成功,为了快乐地工作和生活,销售人员一定要学会勇敢地面对挫折,在挫折中越挫越勇。有恒心坚持这个磨砺的过程,我们才能最终销售成功,从销售队伍中脱颖而出。

即使局面不利,也要争取成功销售

一位年轻的发明家带着他的创意到20家公司推销,其中包括一些全国性大公司。可是他的创意并没有被这20家公司接受。到了1947年,受尽冷遇的发明家终于找到了一家公司,这家公司愿意出高价购买他根据静电原理发明的影印技术。后来,这家公司赚取了巨大的财富。

在电话销售过程中,无论是对方决策人一开始就表示异议,还是在电话销售将要结束时拒绝成交,电话销售人员都不应过早地放弃努力。暴单应该是最后的失败,电话销售人员不要把暴单和客户的拒绝等同起来。

电话销售人员应当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自我激励。

(2)把销售坚持到最后。

(3)积极反省,直接向客户请教。如果电话销售人员已努力完成销售,而对方依然说“我想再考虑一下”,此时,电话销售人员需要知道对方不购买的理由。通过询问对方,可以巧妙地追究掩藏在深处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4)调整策略,迅速改正错误。当知道了客户不购买的真正原因后,电话销售人员应调整策略,迅速改正错误,尤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避免使用“我知道你为什么那样想”,这样的话会使客户产生抵触心理,因为他们会在心里想:“你根本不知道我怎么想的。”

(2)不要与潜在客户争论,即使他们给你提的意见不正确。不要用“是的,但是……”因为这会使其客户的推理大打折扣,并且很容易引起争论。

一次不成交没有关系,重要的是不能每次都不成交、徒劳无获。屡次不成交的根本原因就是电话销售失败后未能认真反省、吸取教训、调整对策、总结提高,这才是电话销售人员的大敌。

对待大客户低三下四,赔了面子又丢单子

俞恒是一个刚进入销售行业不久的新人,平时跟朋友、同事交往时都很自信,而且言谈风趣,不少年轻女孩都很喜欢他。但是当他在拨通客户电话,向别人介绍产品时,却好像完全变了一个人。他总觉得自己比客户矮了半截,平日的潇洒自信顿时烟消云散,代之以满脸的怯懦和紧张。

这种情况在他接近那些老总级别的人时,尤为明显。有一次,俞恒获得了一个非常难得的销售机会,不过需要跟那家合资公司的老板电话交谈。俞恒拨通那个老总的电话时,就紧张得不得了,浑身打战,甚至连说话的声音都发起抖来。他好不容易控制自己不再发抖,但仍然紧张得说不出一句话。老总拿着听筒有些不耐烦。终于,他磕磕巴巴地说道:“王总……啊……我早想来见您了……啊……我来介绍一下……啊……产品”,他那低三下四的语气让王总觉得莫名其妙,甚至怀疑他有什么不良企图。

会谈于是不欢而散,大好机缘就这样被生生浪费了。

大人物一般来说社会地位高,有一定的社会威望。许多电话销售员在电话拜访时经常畏首畏尾。然而销售最大的忌讳就是对待大客户低三下四,过于谦卑。像案例中的俞恒这样,还未到正式谈判就已经败下阵来。心理素质如此脆弱的人,不失败才怪。

卑躬屈膝的推销,不但会直接影响你的形象和人格,而且会使你所推销的产品贬值。畏畏缩缩、唯唯诺诺的电话销售员,不可能得到客户的好感,反而会让客户非常失望。因为你的表现证明你不是一个光明正大的人,而是个不可信赖的人,那么他对你所推销的产品就更不相信了。

优秀的电话销售员要有敢于向大人物推销的勇气。如果你总是逃避,不敢去做你害怕的事情,不敢见大人物,那么机会一定不会光顾你。

其实许多你害怕的事情往往蕴藏着成功的机遇,向大人物推销往往比向小客户推销容易得多。因为销售员都畏惧大客户,所以他们也很少光顾这里。如果你敢于迈出这一步,向大人物推销自己的商品,那么你就很可能成功。

另外,在大人物这里,由于前来推销的业务员很少,因此,他们往往不像小客户那样一听到是销售员就说“不”。一个真正成功的大人物或者一个从基层干到上层的人,是不会对你的推销感到厌恶的,很多情况下他们会怀着一颗仁慈的心来接纳你,并给你一次机会。

现实生活中,众生平等,人与人之间也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在平等的语境里交流,才能更加顺畅。对于电话销售员来说,自信要比低三下四更能吸引客户,因为你的自信让你的产品也会获得信任。相反,低三下四并不能获得客户的好感,所以销售员要学会不卑不亢,认真摆正自己的心态。

1.正确认识销售工作,销售不是卑贱的行业。

2.告诉自己:“大人物也是有感情的,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3.肯定自身的价值,不要自卑。自轻自贱是许多电话销售员不敢接近大人物的根本原因。

4.在电话销售过程中,要尽量保持与客户平等的语气,说话要自信坚定。自信坚定的语气能给人以安全感。

诋毁竞争对手,弄巧成拙自讨苦吃

一位采购员讲过这样一件事:

“我在市场上招标,要购入一大批包装箱。收到两项投标,一个来自曾与我做过不少生意的公司。该公司的销售员打电话来,问我还有哪家公司投标。我告诉了他,但没有暴露价格秘密。他马上说道:‘噢,是啊,他们的销售员小罗确实是个好人,但他能按照您的要求发货吗?他们工厂小,我对他的发货能力说不清楚。他能满足您的要求吗?您要知道,他对他们要装运的产品也缺乏起码的了解。’

我应该承认,这种攻击还算是相当温和的,但它毕竟还是攻击。结果怎样?我听完这些话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好奇心,想去小罗的工厂看看,并和小罗聊聊,于是前去考察。他获得了订单,合同履行得也很出色。”

某企业的总经理正打算购买一辆不太昂贵的汽车送给儿子当做高中毕业礼物。萨布牌轿车的广告曾给他留下印象,于是他到一家专门销售这种汽车的商店去看货。而这里的销售代表在整个介绍过程中却总是在说他的车如何如何比“菲亚特”和“大众”强。作为总经理的他似乎发现,在这位销售员的心目中,后两种汽车是最厉害的竞争对手,尽管总经理过去没有开过那两种汽车,他还是决定先亲自看一看再说。最后,他买了一辆“菲亚特”。对此结果,那位销售员只有愕然和后悔。

不诋毁竞争对手是销售员应遵循的一个原则。上述案例中的两个销售员,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典型。这两个例子表明,一个销售员也可以为竞争对手卖东西,因为他对别人进行了攻击,客户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了亲自前去考察的念头,最后造成了令攻击者大跌眼镜的结局。

其实这是电话销售新手常犯的错误,他们低估了客户的智商和警惕性。电话销售员如果主动攻击竞争对手,将会给人留下这样一种印象:他一定是发现部分对手非常厉害,觉得难以对付。人们还会推测,他对另一个公司的敌对情绪之所以这么大,那一定是因为他在该公司吃过大亏。客户下一个结论就会是,如果这个厂家的生意在部分对手面前损失惨重,他的竞争对手的货就属上乘,应当先去那里了解一下。

推销中完全不遇到竞争对手的情况是很少的,尤其是电话销售,你必须做好应付竞争对手的准备。毫无疑问,避免与竞争对手发生猛烈“冲撞”是明智的,但是,要想绝对回避他们也不可能。但是你绝对不能轻易攻击竞争对手。

与此相反的做法是:赞赏竞争对手。对竞争对手的优点给予肯定,会让客户感到你是一个公平理智的销售员,这样,客户在无形之中就向你靠近了。

在电话销售过程中,如果客户问:“你认为A公司怎么样?”你可以这样回答:“A公司也不错,而且A公司的产品最大的优势就是集中在L产品上。如果您对L产品有很高要求的话,使用A公司的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客户说:“我也需要A公司的L产品。”你可以这样回答:“就您刚才所谈的,L产品只是您所有要求中很小的一部分,对您最重要的还是B产品,而B和L我们做得都不错,尤其是B,所以,B真的很适合您,您说是不是?”

在现代社会,各种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销售行业。因此,如何应对竞争对手且在销售中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竞争对手是每一个销售人员需要思考的。

1.不贬低、诽谤同行业的产品是销售员的一条铁的纪律。请记住,把别人的产品说得一无是处,绝不会给你自己的产品增加一点好处。

2.对待竞争对手除了给对手真诚的赞赏外,还要尽量掌握对手的情况。

3.在实际行动中,要承认对手,但是不要轻易进攻。

4.最好不要和你的客户进行对比试验。

5.平时可多搜集对手的相关信息,对于竞争对手的缺点或产品存在的缺陷不要幸灾乐祸,对客户的提问要做出公正的回答。

不善于自我反省,屡错屡犯原地踏步

日本近代有两位一流的剑客,一位是宫本五臧,另一位是柳生又寿郎。宫本是柳生的师父。

当年,柳生拜师学艺时,问宫本:“师父,根据我的资质,要练多久才能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宫本答道:“最少也要10年吧!”

柳生说:“哇!10年太久了,假如我加倍努力地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宫本答道:“那就要20年了。”

柳生一脸狐疑,又问:“如果我晚上不睡觉,夜以继日地苦练,多久可以成为一流的剑客呢?”

宫本答道:“你晚上不睡觉练剑,必死无疑,不可能成为一流的剑客。”

柳生颇不以为然地说:“师父,这太矛盾了,为什么我越努力练剑,成为一流剑客的时间反而越长呢?”

宫本答道:“要当一流剑客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永远保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地反省。现在你两只眼睛都看着一流剑客的招牌,哪里还有眼睛注视自己呢?”

柳生听了,满头大汗,当场开悟,终成一代名剑客。

我们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是,要当一流的剑客,光是苦练剑术不管用,必须永远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地反省;要当一流的电话推销家,光是学习推销技巧也不管用,也必须永远留一只眼睛注视自己,不断地反省。要认识自己必须依靠自己与别人,自己就是前述的自我剖析,别人就是他人的批评。由于自我剖析往往不够客观与深入,因此要依赖他人的批评。

所谓“反省”,就是反过身来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犯了哪些错误,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般来说,自省心强的人都非常了解自己的优劣,因为他时时都在仔细检视自己。这种检视也叫做“自我观照”,其实质也就是跳出自己,从外面重新观看,审察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是最佳的选择。这样就可以真切地了解自己了,但审视自己时必须是坦率无私的。

能够时时审视自己的电话销售员,一般都很少犯错,因为他们会时时考虑:我到底有多少力量?我能干多少事?我该干什么?我的缺点在哪里?为什么失败了或成功了?这样做就能轻而易举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为以后的行动打下基础。

要培养自省意识,首先得抛弃那种“只知责人,不知责己”的劣根性。当面对问题时,很多电话销售人员总是说:

“这不是我的错。”

“我不是故意的。”

“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

“这不是我干的。”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

这些话是什么意思呢?

“这不是我的错”是一种全盘否认。否认是人们在逃避责任时的常用手段。当人们乞求宽恕时,这种精心编造的借口经常会脱口而出。

“我不是故意的”则是一种请求宽恕的说法。通过表明自己并无恶意而推卸掉部分责任。“没有人不让我这样做”表明此人想借装傻蒙混过关。

“这不是我干的”是最直接的否认。

“本来不会这样的,都怪……”是凭借扩大责任范围推卸自身责任。

找借口逃避责任的人往往都能侥幸逃脱。他们因逃避了自身错误造成的不良后果而自鸣得意,却从来不反省自己在错误的形成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为了免受谴责,有些电话销售人员甚至会选择欺骗手段,尤其是当他们明知故犯的时候。这就是所谓“罪与罚两面性理论”的中心内容,而这个论断又揭示了这一理论的另一方面:当你明知故犯一个错误时,除了编造一个敷衍他人的借口之外,有时你会给自己找出另外一个理由。

很多电话销售员一旦电话销售不成功就喜欢抱怨客户、抱怨老板,但就是不会反省自己,认识不到自己身上的缺点和毛病,因此总是犯同一个错误,原地踏步。而只有善于反省,才不会重复犯错误,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

避免在公司内打私人电话

小马是一名经理助理,相对于公司里其他的员工来说,她的工作较为轻松一些。公司为了联系业务方便,安了一部功能齐全的电话,就连越洋的长途电话功能都开通了。

小马是一个很开朗的女孩,朋友很多。小马把公司的电话告诉了所有的朋友,让他们有事直接打到公司的座机上。

所有的朋友都知道了小马新的联系方式,为了小马着想,纷纷把电话打到了小马公司唯一的那部电话上。每次小马都不在乎是不是上班时间,只要有她的电话,便眉飞色舞地聊上很长时间。还好公司的经理比较放纵她,没有因为这种行为批评过她。经理对她的要求不高,能够完成自身的工作也就睁只眼闭只眼地不追究了。类似这样的电话有来就有往,小马也常常趁着经理外出的时候,偷偷地给朋友们打电话。虽然经理对她没什么意见,可是同事对她的意见就大了。在同事的印象中,小马总是抱着公司的电话在说笑,有时还会大声笑出来,笑声经常吓坏一些专心致志工作的同事,但碍于面子谁也没有指责她的这种行为。

公司的电话几乎成了小马的专线。有一次一个很急的业务电话,对方打了几次,电话都在占线,一气之下解除了合约,这使公司莫名其妙地损失了一笔买卖。公司经理真的生气了,经过全面了解,经理发现那天小马占着电话和朋友聊了足足3个多小时。

经理大发雷霆,严厉禁止小马再拿公司电话打私人电话,一经举报便扣除当月的工资。为了能让小马记住这次教训,经理还扣除了她3个月的奖金。

作为电话销售员,在公司内利用销售电话打私人电话害己又害公。电话是公司运作上不可欠缺的主要工具,打电话来的几乎都和商业生意有关,如在打私人电话,恰巧碰上客户的急电,因为你的长舌占据了电话,就有可能给工作造成损失。同样,当你打完私人电话,精神已经懒散时再开始工作,注意力很难再集中到工作上,便会降低了工作效率。

如果接到紧急私人电话,应简短地结束,如果不是很急迫的电话,应尽可能继续自己的事务,用“等一下我再打电话给你”或“晚上再说”做结语,速战速决。因为接到朋友亲友的电话,平常习惯了,就容易出现一些通俗欠妥的用语,不仅影响工作气氛,也会使别人对你产生不好的印象。所以接到朋友的电话还是应该用礼貌语应对,以免影响到工作场所的气氛。如果真的遇到非现在讨论不可的紧急电话时,先向上司主管报告,再用简短的时间解决,以免给别人漫不经心的感觉。

总之,上班时间用公司商用电话作私人用,这种行为已明显地违反了规定。公司的电话是由公司付钱的,所以工作以外的事情都应该避免使用。任意以私人理由使用公司电话,容易遭人非议。

公司电话,主要是为了方便与外界沟通、拓展业务之用。电话是公司运作不可或缺的工具,若当做私人用具使用,是极其不礼貌的行为,也会引来老板的不满。

每天都要保持足够的电话量

电话销售人员的电话量与业绩应该是成正比的。一次,一名电话销售人员提道:“我们公司有个同事,电话量不是很大,但他的业绩也不错啊,而我们的电话量很大,业绩却一般。既然成正比,为什么我们的业绩不如他好?”这里所谈的正比只能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才能成正比。如果这名电话销售人员在电话量不大的情况下业绩就已不错,如果提高他的电话量,结果会如何呢?相信他的业绩一定可以提得更高。

我们应当思考一个问题:电话销售人员每天如何才能保持足够的电话量?

1.必须制订日工作计划

电话销售人员需要做年计划、季度计划、月计划、周计划和日计划,从有效利用时间来讲,日计划是必须做的计划。

电话销售人员在每天下班前,一定要清楚第二天需要打的150个电话的名单,这样就不会一上班的时候再去想今天到底需要给谁打电话。

2.不要在打电话的黄金时间过度做准备

打电话前做准备是必要的,但也不要过度做准备。过度做准备一方面增加了电话销售人员打电话的恐惧感,另一方面占用可能的通话黄金时间。所以,打电话前想1分钟左右是必要的,但尽可能减少准备时间。对于重要电话如果要做准备,尽可能放在中午或者晚上。

3.同一类电话最好在同一个时间段打

打电话给客户会有不同的目的,有陌生拜访的、有第二次跟进的、有纯粹建立关系的、有谈判的等,每种类型的电话所花费的时间会不同,所做的准备也会不同。建议同一类电话放在同一时间段内打,则会大大提高电话销售人员的时间使用效率。比如,早上9:00~10:00打的是陌生电话,接下来打关键谈判电话,下午打跟进电话等。

4.充分利用黄金时间打电话

电话销售人员除了打电话以外,还需要处理一些文书性工作。如果能给电话销售人员配备销售助理更好,如果没有的话,电话销售人员就需要自己处理这些文书性工作。应将这些文书性工作尽可能放在非黄金时间做,以提高电话利用率。

再者,电话销售人员要养成积极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提高电话量。

任何事情的成功都不会自然发生,它必须有良好的计划。你生命中的希望和理想要实现的话,就得先有目标和做好计划。

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一)

一家车行的销售人员正在打电话销售一种新型汽车。在交谈过程中,他热情激昂地向他的客户介绍这辆汽车发动机的优越性。

销售人员:“在市场上还没有可以与我们这种发动机媲美的产品,它一上市就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先生,您为什么不试一试呢?”

客户:“请问汽车的加速性能如何?”

销售人员:“这个,这个啊,我也不太清楚,但我知道它一定不错。”

客户:“我现在还有事,先这样吧。”

(二)

某销售员在为一家非常知名的住宅照明公司服务。2005年底,公司想借用现有渠道扩大产品线,开发出了商业照明产品。设计人员开发商业照明产品的初衷是好的,但是当产品放到经销商面前的时候,却遭到了他们的联合抵制,原因只有一个:贵。当然,这或许也只是他们不愿进货的一个借口。

销售人员:“方老板,您好,我是××公司的产品工程师,您对我们公司开发的商业照明产品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客户:“产品是不错,但价格太贵了。”

销售人员:“这就是您不愿进货的原因吗?”

客户:“对,你想价格一高,买的人就少,我这生意还能好做吗?”

销售人员:“贵?您有什么根据?您了解我们的材质吗?您了解我们的工艺流程吗?您知道我们的铝材采购成本是多少吗……”

客户:“问题是你们的产品看起来跟别家也没什么区别,看不出优势来。”

销售人员:“很好,外观大家都差不多,但您知道安装这种产品可以比别人少用多少时间吗?你知道这种产品的使用寿命是多少吗?你知道它的损耗功率是多少吗……”

客户:“真不愧是专家。那我们先进一小批货试试销量,再决定以后的进货数量。”

无论在电话销售过程中,还是售后的服务中,一个出色的电话销售人员都应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不管你推销什么,客户都尊重专家型的销售人员。在当今的市场上,每个人都愿意和专业人士打交道。一旦你做到了,客户会耐心地听你说你想说的话,这是创造销售条件、掌握销售控制权最好的方法。

除了对自己的产品有专业化的了解,有时电话销售人员也要对客户的行业有大致了解。

电话销售人员在打电话给客户以前,若对客户的行业有所了解,就能以客户习惯的语言和客户交谈,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使客户的困难或需要立刻被觉察而得以解决,这是一种帮助客户解决问题的推销方式。

电话销售人员只有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才能应对客户提出的各种问题。

心理篇

诚心:让你变为客户的朋友

猜心:洞悉“上帝”都在想什么

洞察:细节里窥见客户的心理动向

捕捉:抓住客户若隐若现的下意识 +rROOisPh2vy41v4CAbG5nVgjAV6eAxlJAewRhDfyZJL71WCfneiB5M5jwjWbft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