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篇第一章

家庭教育是孩子人生的第一站

原文:古者,圣王有胎教之法(1):怀子三月,出居别宫,目不邪视,耳不妄听,音声滋味,以礼节之。书之玉版,藏诸金匮。子生咳提(2),师保固明孝仁礼义(3),导习之矣。凡庶纵不能尔,当及婴稚,识人颜色,知人喜怒,便加教诲,使为则为,使止则止。比及数岁,可省笞罚。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

出自“教子第二”

注释:(1)胎教之法: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受孕妇言行的感化,故孕妇须谨守礼仪,给胎儿良好影响,叫“胎教”。

(2)咳提:一作“孩提”,即幼儿。

(3)师保:古代担任教导皇室贵族子弟的官员,有师有保,统称师保。

译文:古时候,圣王有胎教的方法:王后怀太子三个月时,就搬到专设的房间居住,不看、不听有悖礼仪的事物。音乐、饮食,都遵循礼节。这种胎教的方法,书写在玉版上,珍藏在铜盒中。太子长到两三岁时,师保就已经确定了。从那时起对他进行孝、礼、仁、义的教习指导。平民百姓必然不能如此,但在婴儿能够辨识大人脸色,知晓大人喜怒时,就要加以教诲。大人让做的事情他才去做,大人不许做的事情就不去做。如此,当他长到几岁的时候,就能够省去对他进行打竹板式的训斥了。父母平素威严而又心怀慈爱,子女就会自然地敬畏谨慎,从而生发孝心。

太任对周文王的胎教

周文王姬昌是我国历史上的贤君,管辖着周地(今陕西岐山北),他勤于政事,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特别喜欢人才,经常礼贤下士。他拜姜子牙为军师,问以军国大计,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在位五十年,为其子周武王灭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周文王之所以能成为圣贤,与他从小接受的严格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姬昌的父亲名叫季历,母亲名叫太任,据西汉文学家刘向的《列女传》中记载:太任自从怀上姬昌以后,便“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敖言,能以胎教”。其一切行动均须循礼而动,受礼节制。

怀胎七个多月后,太任移居分娩前的专门测室中,由宫廷内的乐官(太师)、膳夫(太宰)、卜筮官(太卜)分别拿着奏乐用的乐管、炊事用的斗器和卜筮用的蓍草、龟甲侍护王后。在以后的三个月当中,如王后对声乐和饮食等方面的要求有悖礼法时,他们就以“不习”“不敢”之类的托辞婉言拒绝,以保证王后胎教的质量。在当时,人们认为孕妇要特别注意所接触的事物,因为“感于善则善,感于恶则恶”。母亲接触真善美的东西,胎儿就有真善美的天性;母亲接触假恶丑的东西,胎儿就有假恶丑的天性。所以怀孕期间,妇女要做到“声音滋味,以礼节之”。

等姬昌出生了,太任在后宫挑选“宽裕、慈惠、温良、恭敬、慎而寡言者,使为子师,其次为慈母,其次为保母,皆居子室。他人无事不往”。子师、慈母、保母合称“三母”,其中,“子师,教以善道者;慈母,审其欲恶者;保母,安其寝处者”。由她们共同负责孩子德性的培养与日常起居的照料。

据史书记载,等姬昌长大一点的时候,便由德高望重的人负责教导他懂得孝、仁、礼、义,并且反复去做。为了让他每天看到的都是正事,听到的都是正言,走的都是正道,将他周围的邪人赶走,使他的视野之内没有丑恶的行为。为了让他接触到的都是正人,又从各地挑选那些言行端方、懂得孝道的人作为他的伙伴,每天与这些品行端正的人在一起。

凭着太任严格的教育,加上自身天资极高,聪慧明圣,智力超群,周文王最终成为一代圣人。

原文:人生小幼,精神专利,长成已后,思虑散逸,固须早教,勿失机也。

出自“勉学第八”

译文:人在幼小的时候,精神专注敏锐,长大成人以后,思想容易分散,因此,对孩子要及早教育,不可错失良机。

司马池从小教导司马光

司马光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司马光自幼就非常喜欢学习,尤其喜欢看《春秋左氏传》。司马光的成长与父母对他的家教是分不开的。

司马光家里很富,他的父亲司马池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学者,他没有沉湎于富裕的家产之中,而是专心读书,锐意进取。在成家立业之后,以做学问的认真态度和质朴做法,来待人处事。司马光的母亲聂氏知书达理,才德俱佳。宋天禧三年(1019年),司马光就诞生在这个书香门第的贵胄之家,在严父慈母的直接影响和教育下,度过了自己的少年时代。

司马光6岁开始读书。起初,他对所学的东西不能理解,背书也记不住,往往都是同窗们都背会了,他还没背出来。父亲知道了,就告诉他:“读书不能只是机械地背诵,还要勤于思考,弄懂意思,诵读与理解并重。”

于是,别人做游戏时,司马光不去,一个人找个清静的地方苦苦攻读,直到把书背得滚瓜烂熟为止。很快,他的学业进步了,对学习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第二年,他开始学习《左氏春秋》,书不离手,句不离口,刚听完老师的课,他就能够明白书的大意,便讲给家里的人听。渐渐地他像着了迷一样,常常因学习忘了吃饭睡觉。

父亲不仅关心他的学业,而且在做人上严格要求,以培养他的优秀品格。在司马光6岁时,一天,他想吃青核桃,姐姐替他剥皮,却怎么也剥不开。姐姐走开后,一个女仆把青核桃放在开水里烫了一下,皮就很容易剥了下来。姐姐回来一看,便问是谁剥下来的,他说是自己剥的。这个过程恰巧被父亲知道了,见他撒谎,就严厉地训斥他:“怎么能这样撒谎!”这件事虽然很小,但却给他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此,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学习,他总是十分诚实,不敢有半点虚假。

在父母的教诲下,司马光到了15岁便“于书无所不通,文辞醇深,有西汉风”,而且学到的知识都很扎实,以至终身不忘。后来,他经过历时19年的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冰心对女儿的教育

冰心有三个孩子。吴青是冰心最小的女儿,吴青从小就和妈妈在一起生活,受到冰心的教诲最多。

妈妈对女儿做人最有影响的就是教育她从小要讲真话。有一次,吴青偷拿家里的点心吃,妈妈发现后问她,她开始不承认,结果挨了一顿打。母亲对她说:“你想吃点心可以找大人要,但不能偷,更不能撒谎。”妈妈对吴青说脏话、假话有一种独特的惩罚办法:用肥皂水洗嘴,还要喝奎宁水。

吴青9岁时,父母带她到了日本。一次偶然的机会,吴青读了国人带去的一本书《日本帝国主义侵华史》。她看了日本侵略军在中国的种种暴行后非常气愤,便把在日本的中国孩子组织起来,到街上打日本孩子。

吴青准备了一个小药箱,如果中国孩子受了伤,她就用药箱里的药品和绷带给他治疗。那时候的吴青很天真。妈妈起先不知道她出去干这事,后来知道了就对她说:“尽管我们国家受日本军国主义的欺辱,但日本人民的孩子是无辜的。”

冰心的一句名言是:“有女万事足。”号召女性要自强自立。吴青小时候非常淘气,她看电影里的飞行员跳伞的镜头后,回家便拿了一把伞,到外边站在很高的地方张开伞往下跳,结果磕破了腿,流了很多血。她以为回家后妈妈会打她,可谁知妈妈见状并没有生气,只是给她讲了一些跳伞的道理,让她知道雨伞和飞行员的降落伞是不一样的。

她们小时候经常听妈妈说:“你们虽然是女孩子,但要有独立性,不能依附于别人。”这些话对女儿的幼小心灵触动很大,姐妹俩从小就养成自立、自强、自尊、自爱的品质。吴青说在她成长的过程中从来没觉得自己是女孩子,也从来没想去依靠什么人,包括名气很大的母亲。

原文:吾见世间,无教而有爱,每不能然;饮食运为,恣其所欲,宜诫翻奖,应诃反笑,至有识知,谓法当尔。骄慢已习,方复制之,捶挞至死而无威,忿怒日隆而增怨,逮于成长,终为败德。

出自“教子第二”

译文:我看这人世间,父母不知教育子女,只是一味溺爱的,往往不能如此。吃喝行动,任凭他为所欲为,须当训诫的却要夸奖,应该喝止的反倒面露笑容,到了子女懂事,就以为那样做是当然的了。骄纵傲慢的积习已经养成,才去纠正制止,即便到了鞭笞子女到死的地步,也难以树立父母的威信了,反倒使子女因为父母对自己的不待见,从而心生怨恨,终究成为道德沦丧的人。

触詟说赵太后

赵孝成王元年(前265年),先王赵惠文王刚刚去世,新君孝成王年幼,就由赵太后代理执政。秦国趁着赵国新丧又是孤儿寡母住持国政的时机,加紧了对赵国的武力威胁。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说:“必须把长安君送来作为人质,我国才能够派兵支援。”赵太后坚决不肯允诺这个条件,大臣们极力劝说太后同意送长安君去齐国当人质,以便求得援军,太后不留情面地告诉左右的人说:“有谁敢再来对我说要送长安君去做人质的,我就要在他的脸面上吐口水。”

太后听说左师官触詟有进宫见她的请求,就气哼哼地等着他。触詟慢慢地小跑着进入了宫中,到了太后跟前谢罪道:“老臣脚是老毛病了,终究不能快步走了。因此好久都没能来看望您了,我为了这件事很自责,还在心里自己说暂且原谅自己呢。但终究我还是怕您玉体欠安,所以依旧到宫中来看望您。”太后说道:“我的腿脚也不灵便了,时常虽也出去转转,但都必须依靠坐车来达成了。”触詟又问道:“您每天的饮食还和往常一样吗,食欲还好吧?”太后道:“现在吃不进去什么,不要说肉食了,就是饭菜也少得可怜,顶多喝点稀饭了。”触詟说:“我近来也是食欲不振,总是吃一点儿就觉得很撑了,但还是勉励自己坚持散散步,每天走三、四里,人的身体要多活动,活动之后食欲也就随着稍稍增加了一些,身体也感觉舒畅了许多。”太后说:“可惜活动散步的事情我做不到啊。”随着和触詟闲聊生活上的琐事,太后的怒色稍稍地消了些许,绷紧得那根关于长安君的神经也放松了许多。

触詟又说:“老臣的那个年岁最小的贱子舒祺,非常不成器,做什么都不像样子,然而我已经衰老了,心里却始终很怜爱他,总担心他在我老死之后没有个着落,在此我希望他能进宫充当一名卫士,来保卫王宫。我今天来就是特意为了这件事情冒死向您禀告。”太后答道:“好吧。他多大了?”触詟道:“15岁了。虽然他还小,不过,我却希望在我活着的时候能把他托付给您。也请求您了却老臣这个心愿。”太后问道:“男子汉也爱他的小儿子吗?”触詟答道:“要说起来,比起女人对自己的小儿子,男人要爱得更深呢!”太后答道:“女人才是格外疼爱自己的小儿子啊,那毕竟是自己身上掉下的肉啊。”触詟说:“但是在我的心里总感觉,在您这里,对女儿燕后的爱怜远远超过了对长安君的爱啊。”太后说道:“您说错了,我对燕后的爱远远赶不上对长安君的爱啊!”触詟说道:“为自己的子女的长远利益进行考虑,才是父母疼爱自己孩子的表现啊。您把燕后嫁出去的时候,您十分悲伤,握着她的脚后跟,不断地为她哭泣,不愿意她离开您,远嫁到燕国去,此情此景至今回忆起来也足够感伤的了。燕后走了,虽然时间日复一日,但您心中对她的思念没有丝毫的衰减。可是每当祭祀时为她祝福,您都会祷告说:‘千万别让她回来。’您难道不是为了她长远利益考虑才这样做的吗?希望她的子孙后代能在燕国相继为王吗?”太后答道:“确实是这样的。”

左师触詟又说:“从现在的赵王上推三代(赵武灵王的时代,这时赵正式称王),直到赵氏从大夫封为国君为止(从赵烈侯到赵肃侯的时代),历代赵国国君的子孙受封为侯的人,他们那些承袭了祖先封爵子嗣们,还有拿着爵位风风光光的存活在世上的吗?”太后答道:“据我所知是没有了。”触詟又问:“不单单是赵国,其他的诸侯国有这种情况吗?”太后道:“至少我没听说过这种情况存在了。”触詟说道:“这大概就叫做:从近处说,要在自己身上产生祸患;往远一点说呢,子孙就会受到灾祸的牵累了。难道是因为这些继承爵位的人都是自身的问题才导致不能平安得活在世上吗?只不过是由于他们地位尊贵,但是对国家却没有什么功劳;拿着优厚的俸禄,但没有立下任何的政绩,而国家中的大量奇珍异宝却是被他们所占有的。这样的情形下,他们就危险了。当今您给予长安君如此尊贵的地位,又将赵国最肥沃的土地封给他,并且还赏赐给他许多宝物,然而不借着能让他为国立功的机会,树立功业,到了您的百年之后,长安君又能依靠什么在赵国立足呢?我觉得您在为长安君的考虑上目光太过于短浅了,因此我认为您对他的爱远远比不上对燕后啊!”太后答道:“行了,要将长安君派往什么地方,就全由您做主了。”于是触詟为长安君准备了上百辆车子,到齐国作人质。齐国随即派兵支援了赵国。

子义听到这事说:“国君的孩子,那可是国君的亲骨肉了,尚且还不能凭借没有功绩得来尊位存在世上、依靠没有勋劳得来的俸禄来守住财产与地位,更何况是臣子的后代们呢!”

陈景润教子有方

陈景润是我国著名的数学家,被誉为“他的每一项工作,都好像是在喜马拉雅山巅上行走”。他不但在数学领域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是一位称职的好父亲,为广大家长留下了教育子女的宝贵精神财富和颇可借鉴的方式方法。

他和夫人由昆在结婚后生育有一子,取名叫陈由伟。“陈由伟”这个名字是陈景润起的。陈、由是他与夫人各自的姓,伟则希望儿子长大成人后对人类有伟大贡献的意思。这寄托了陈景润作为父亲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

起初,陈景润是希望孩子将来能够继承他这个做父亲的志向,继续从事数学领域的研究,从而突破他的成就,当一位更优秀、对国家贡献更大的科学家。以至于他在孩子尚没有出生的时候,就想着未来的事情了。他就和妻子由昆商量孩子的事情,如果生下来的是儿子,就让他以后专攻数学。1981年,他们的儿子出生了。小宝宝才刚刚几个月大,小拳头总是攥得紧紧的,陈景润硬是将儿子的小手掰开,在儿子的小手里放上一支小铅笔,想要教给儿子学写字:小由伟才刚刚长到一岁多的时候,陈景润就在家里教给他学英语。把家里的桌椅板凳、糖果玩具等等,日常用具孩子能看得到,摸得着的都贴上字,让孩子能在日常中就熟悉这些英文单词。儿子渐渐长大了,他又把培养数学能力,作为孩子教育的重点来抓了。可是事情的发展轨迹并没有按照他想象的情况来进展,一门心思想让儿子也从事数学研究的陈景润发现“接班人”对正负数、奇偶数等数字概念根本就提不起任何兴趣,明显有一种“回避数学”的姿态。陈景润毕竟是数学家,没有像一般父亲那样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而是从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态度上找原因。

反思了自己的教育上的偏失之后,他决定用民主的态度对待儿子。家庭民主,父子民主,母子民主,使孩子能自由自在地成长,使他的思维方法更具有个性。这种教育方法的改变,是小由伟变得活跃了起来,爱说也爱笑了,也喜欢主动去发现新奇的事物,爱问为什么。陈景润认为,凡是文艺家、政治家、科学家都靠个性的发展才获得成功,有个性是孩子能够将来成才的必备条件之一。

陈由伟继承了父亲的智慧,应该说天生的聪明过人,每当他拿到新玩具,总是会好奇地把玩具想方设法地解剖——拆开看个明白。一个玩具几十元,当时的几十元相当于普通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收入了。做母亲的看到儿子这样不知道爱惜东西,便拉下脸来严肃地批评儿子。这时,陈景润总是乐呵呵地站在儿子一边说:“有好奇心对于孩子是一件好事。拆开玩具来看,则是他有求知欲望的证明,有去探询问题的好奇,进而有培养研究问题的能力。当父母的要支持他才对。”

陈由伟长到三四岁的时候,陈景润因出车祸诱导并发症长期住院了。即使在医院的病榻上,他也没放弃对孩子的教育与培养。

儿子上小学后,常常向陈景润聊自己的事,学习、劳动以及与同学的交流等等。陈景润每次都会认真听孩子讲自己的事情,然后给孩子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建议,或是鼓励表扬或批评纠正。并且在不违背大原则的基础上,尽量依照孩子的思路。很快,他就获得了孩子的信任,和儿子成了朋友。

儿子终究还是个孩子,也有叛逆心理。小学五年级时,父母给他报了华罗庚数学班。陈景润也是普通的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极其强烈。附近邻居也看到陈由伟从小就聪明,就对他们说:“陈老师的数学才能都被你们这个儿子继承了,应该好好培养,一定能成才的。”但当时的陈由伟并不大愿意去学数学。他终究只是个贪玩又自我意识强烈的孩子,可以把很多小朋友都望而却步的数学加分难题迎刃而解,却也会在简单题上因为一两步粗心大意的运算错误而栽了跟头。这种聪明但又容易忽略细节在简单问题上轻视马虎的学生,在我们身边也是很常见的。几堂课过后,他觉得数学班上起来实在太枯燥乏味了,就自己做主把课退掉了,再没去过。

陈景润知道教育子女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环境不同、孩子的性格也不同,教育的方式方法也要有所取舍,不能一概而论。他一直照顾孩子的兴趣,顺着孩子的意愿。他说,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是好事情,应该尽量顺着他。被他人强硬去修饰的孩子,就好像盆景一样,虽然好看但不自然了。能够塑造孩子的,除了孩子本身没有任何人了。

今日的陈由伟也在专攻数学专业,子承父业。细想起来,如果不是陈景润这种开明的教子方法,恐怕逆反心理强烈的陈由伟即便学了数学也不是自愿的。望子成龙但要照顾孩子的意愿,因材施教是陈景润留给我们宝贵的教子经验。

曹操家教有方众子成才

曹操共有25个儿子,长大成人孩子中,文有曹丕、曹植,都是著名的诗人,武有曹昂、曹彰,都曾任将率兵征讨四方,曹冲虽然13岁就夭折了,但却是史上极其罕见的神童。曹操的几个孩子大多能文能武,且在当时表现出杰出的才能,而曹操诸子的成才,和曹操的成功家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孩子童年的启蒙教育曹操就抓得非常紧。据《典论·自叙》中记载,曹操看到时局混乱,于是在曹丕5岁的时候就教他学射箭,6岁的曹丕能开弓,8岁时就能骑射了。从很小的时候,曹丕就随军南征北战,练就一身过硬的技能,并且曹丕还擅长弹琴,精于诗赋,为当时人杰,后来他继承了曹操的大权,清除异己、收了众兄弟的兵权,又逼当时的皇帝汉献帝退位,最终自己穿上了龙袍。

曹植10岁出头就诵读《诗经》《论语》以及众多辞赋等,而且下笔成文,倚马可待。曹操对其有着如此敏捷的文才不敢深信,曹植要求面试,于是曹操当邺城铜雀台刚建成时,带领儿子们登台,要求每人各作赋一首,曹植第一个交卷,这就是著名的《铜雀台赋》,曹操看了不由得连声称赞儿子的才气了。

曹操对儿子的要求都极其严格。曹操对曹植非常的宠爱,很想立其为世子。公元213年,曹操率军南征孙权,命令曹植留守邺城,在行军之前对曹植说:“我23岁时做的事情,现在回想起来,并没有什么过错,今年你也23岁了,难道还不应该努力吗?”言辞间可谓对其寄托了深切的期望。

可是,由于曹植恃宠而骄,放纵不羁,有一次乘车在“驰道”上走,又私自打开“司马门”出去。而只有皇帝才享有在这两条路上行走的特权,曹植这么做,就等于触犯了国家的法律。曹操听闻后,非常生气,但又舍不得对自己的孩子下杀手,便下令斩了守门官吏,并宣布说:“始者谓子建,儿中最可定大事。”“自临淄侯植私出,开司马门至金门,令吾异目视此儿矣。”

提到“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对曹冲这个人就不会很陌生。当曹操向部下征询称象的办法时,仅仅只有5岁的曹冲竟能直抒己见,丝毫没有半点的畏惧和拘谨,提出大船称象的好办法,曹操还高兴地依此办法执行。

同时曹操在给孩子们选择老师这方面也非常重视,并要求他们尊敬老师。他给儿子们选拔属吏时下令要选德行堂堂的人物。他选了被称为“国之重宝”“士之精藻”的邴原为曹丕的长史。曹操有次出征时,让曹丕留守,派张范、邴原辅佐,严令曹丕有事必须尊重张范、邴原二人的意见,并对张范、邴原二人“行子孙礼”。

曹操对儿子们的学习抓得很紧,在品德上尤其严格要求。公元218年,他派曹彰带兵讨伐代郡乌桓的叛乱。出发之前对曹彰说:“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这是告诉他王法无私,如若犯了过错切不可指望能够依靠父子之情而最终得到宽赦。曹彰果然兢兢业业,拼死杀敌,所向披靡,完全平定了北方。后来回禀曹操时,并不居功自傲,而是将所有的功劳都归于了自己的部下。曹操听后非常开心,亲切地握着曹彰下颌的黄胡须说:“黄须儿竟大奇也!”

曹操虽为魏王,为人奸诈奸恶,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要天下人负我”这样自私之极的话语为行事准则,但在家庭生活中他和子女舐犊情深,之间的关系非常的融洽,这也给了孩子们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祖父因材施教祖冲之成科学家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杰出的数学家、科学家。他最大的贡献是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三个领域。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和他父亲对他的严格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

父亲祖朔之是一位小官员,他望子成龙心切,总是希望祖冲之能够出人头地。据说小的时候祖冲之经常会受到父亲的责骂。在其不到9岁的时候,父亲就强迫他去背诵晦涩难懂的《论语》。很长一段时间过去之后,祖冲之仅能背出十多行,父亲气得把书摔在地上,怒不可遏地骂道:“你真是一个大笨蛋!”

几天后,父亲又把祖冲之叫来,苦口婆心地对他说:“你一定要用心读经书,将来考取功名,谋得一官半职;不然,就没有出息。现在,我再教你,如若再不努力,我定不会轻饶你。”但是,祖冲之打内心里就不喜欢这深奥难懂的经书。他对父亲说:“这经书我是说什么也不读了。”

当祖冲之说完这句话后,父亲气得伸手打了他两巴掌。祖冲之就大哭起来。这时,祖冲之的祖父来了,他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对祖冲之的父亲说:“如果祖家真是出了笨蛋,你狠狠打他一顿,他立马就会变得聪明起来吗?孩子是打不聪明的,只会越打越笨。”接着,祖父批评祖冲之的父亲:“经常打孩子,丝毫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会使孩子变得粗野无礼。”

祖朔之无奈地说:“我这么做也全是为了他好!他不读经书,这样下去,将来有什么出息可言?”

祖冲之的祖父批评说:“经书读得多就有出息,读得少就没有出息?我看未必。有的人满腹经纶,但只会之乎者也,其他的什么事都不会做!”

祖朔之听了不语,祖冲之的祖父又说:“不能硬赶鸭子上架,做父母的,最要紧的是要明白孩子的理想和追求,不要横加阻挠,要学会加以引导,方可让孩子成才。”听了父亲的话,祖朔之同意不再把祖冲之关在书房里念书,还让祖冲之跟着祖父到建筑工地上去开阔视野。

祖冲之不用再读经书了,特别开心,内心有前所未有的放松。有一次,祖冲之对祖父说,他对天文感兴趣,将来想做个天文学家,祖父对祖冲之说:“孩子,我支持你。正好,咱们家里有很多天文历法方面的书,我先找来给你看看,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可以来问我。”

于是,祖冲之在祖父的支持下,学习天文历法,渐渐地,父亲也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从此,父亲不教祖冲之学习经书,祖冲之对天文历法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后来,祖冲之终于成为一名著名的科学家,为后世作出了很大贡献。

郑板桥爱子必以其道

郑板桥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他的书画书法皆享有很高的声望,被人称为三绝。

郑板桥3岁丧母,生活清苦。50岁以前,读书、教书、卖画;乾隆七年(1742年)考中进士。在山东潍县、范县做了12年的知县。勤于政事,取得了很显著的政绩。后因荒年主张赈济饥民而得罪官绅,61岁,辞官回到家乡,以卖画为生。他到52岁时才有儿子,起名小宝。他对小宝非常疼爱。为了将孩子培养成有用之才,郑板桥非常注重自己的教育方法。

郑板桥被派到山东潍县去做知县,将小宝留于家中,交由妻子和弟弟郑墨照管。郑板桥看到当时富贵人家子弟的诸多劣迹,唯恐自己的儿子也会被娇惯坏,因此其身在山东,却日日惦念老家的儿子。因此,他从山东不断写诗寄回家中让小宝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九九八十一,穷汉受罪毕,才得放脚眠,蚊虫跳蚤出。”在母亲的领读之下,小宝一遍又一遍地背记着这些诗句,至此明白了很多的人生哲理。

“娇子如杀子”,这是多少人用血泪得来的经验教训。当郑板桥偶尔得知小宝经常在家向小孩子们炫耀:“我爹在外面做大官!”有时还会欺负佣人家的孩子,郑板桥立即写信给弟弟郑墨说:“我52岁才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必定要有爱子的办法。“以其道”是真爱,不“以其道”是溺爱,溺爱并非是一种真正的爱。因此,他要求弟弟对自己的孩子严加管教,注意“长其中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弟弟和家人按照郑板桥的意愿对孩子进行教育,收效很大,便给郑板桥写了封信,说孩子在成长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并说,照此下去,长大后定会是一个有出息有本事的人,可以做大官。郑板桥看了这封信后,觉得弟弟对小宝太姑息了,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于是,立即给弟弟郑墨复信说:“一捧书本,便想中举,中进士,做官,如何攫取金钱,造大房屋,置多田产。起手便走错了路,越来越作坏,总没个好结果。”他还说:“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好人。”他所说的好人,是品德高尚、心地善良,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当小宝长到6岁的时候,郑板桥便将其带到了自己的身边。对儿子的读书亲自进行辅导,要求每天必须背诵一定的诗文,并且经常给小宝讲述吃饭穿衣的艰辛,并要求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学洗碗,学扫地。到小宝12岁时,他又叫儿子用小桶挑水,不管是酷暑还是严寒都要挑满,从不间断。因为得到父亲的言传身教,小宝进步极其之快。当时潍县灾荒十分严重。郑板桥向来清贫,家中并无多余存粮。一天小宝哭着说:“妈妈,我肚子饿!”妈妈拿一个用玉米粉做的窝头塞在小宝手里说:“这是你爹中午节省下的,赶紧拿去吃吧!”小宝蹦跳着走到门外,欢天喜地地吃着窝头。这时,一个光着脚的小女孩站在旁边,直愣愣地看着小宝的窝头。小宝发现这个用饥饿眼光看着他的小女孩,赶忙将自己手中的窝头分与其一半。郑板桥得知此事之后,异常开心,就对小宝说:“孩子,你做得对,爹爹真喜欢你!”

郑板桥对于女儿也非常关心。在他的影响和熏陶下,女儿在诗画方面也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眼看女儿就到出嫁年龄了,但还未找到适合的对象。他主动为女儿选择了对象,并且一反婚事大操大办的传统,亲自将女儿送到了男方家中,让男方家人做了几个小菜,以示庆贺。当他要返回时,才告诉女儿说:“这就是你的家,以后就安心在这生活吧!”他为了表示自己对女儿婚事的祝贺,特意作画一幅,送与女儿作为嫁妆,在这幅画上,他题写了一首小诗:“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妆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郑板桥非常注意对子女自立方面的教育。直到离世之前,他还要让儿子亲手做几个馒头端到床前。当小宝将做好的馒头端到床前时,他放心地点了点头,便合上了眼睛,与世长辞了。临终前,他给儿子留下的遗言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天靠人靠祖宗不算好汉。”这则遗言,是对子女的嘱咐,也是他对子女教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原文: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

出自“治家第五”

译文:教育感化这样的事,是由上向下推行的,是从先向后施加影响的。所以,父亲做不到慈爱,子女就不会孝顺;兄长做不到友爱,弟弟就不会恭敬;丈夫没有情意,妻子就谈不上温顺。

房玄龄深受父亲的影响

房玄龄,别名房乔,字玄龄,汉族,齐州临淄(今淄博市人),是唐朝的开国宰相。房玄龄能成为一代名相,和父亲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

父亲房彦谦出身名家士族,但他幼年时期生父就去世了。幼时的房彦谦十分好学上进,7岁时就读过万言书,长大后,还擅长书法艺术。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给了他深厚的影响。大家族的文化熏陶和动荡的政局变换,铸就了房彦谦的清正品格和娴熟的从政能力。18岁时,他就担任了家乡齐郡的主簿,并一直任职,20岁时被郡守举荐进京。史书记载,当房彦谦离职高升之时,地方百姓拦路挽留,并为其立碑颂德。

隋大业九年(613年),随从皇帝到辽东,担任了一阵扶余道(今东北地区)监军。后来,因过于耿直,得罪了权贵,被贬为泾阳县令,69岁病逝于任上。房彦谦为官清廉,所得俸禄大多周济了同事亲友,以至于史书称其为“家无余财”。他曾经和其子房玄龄说过:“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房玄龄牢牢记住了父亲的教导。他从小就博览经史,工书善文,18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房玄龄投靠李世民后,多次跟随秦王出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每平定一地,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招募人才。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才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

房玄龄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唐武德九年(626年)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房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年)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封梁国公。太宗征高句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649年)病逝。

房玄龄继承了父亲的优良传统,素俭清白,清正廉明,政绩卓著,深得李世民的信任,任宰相达15年之久,其女为王妃,其子为驸马。

房玄龄虽位高权重,但为官谨慎,治家有方,他经常告诫子女,切不可骄傲奢侈,更不能以本家的威望权势欺凌百姓。为此,他专门搜集古今名人家训,逐条书写在屏风上,让子女们各取一套,时刻用这些家训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房玄龄很好地继承了父亲的这种高风亮节,最后成为了唐朝的重臣,一代名相。

孟母择邻教孟子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又一位杰出大师。后人习惯把他与孔子并列而称“孔孟”。

孟子自幼丧父,家境贫寒,但他的学术能力在流派纷呈的战国时期独树一帜,与他有一位杰出的母亲是分不开的。孟母仉氏教育有方,重在德育,动情晓理,于细微处从小做起,就给孟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

仉氏出身寒微,识字不多,在丧夫后,便与儿子相依为命。当时他们居住在一个偏僻的村落里,旁边住了不少没有教养的人。这些人不但有偷鸡摸狗的行为,而且见孟家孤儿寡母,便常常向孟家扔砖头。母亲非常担心孟子会跟着这群人学坏,心里很不安。

久而久之,孟子和邻家孩子也跟着模仿。母亲感到这样的环境会给儿子的身心带来不好的影响,便决定搬迁。

于是,母亲带着孟子来到鲁国的都城。孟母想,繁华的都城既可以使自己找到一份活计养家糊口,又可以使孟子接受先进的文化,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孟母在都城热闹的街市选择了一间破旧但价格便宜的房子住了下来。她白天做活挣钱,年幼的孟子便和附近的孩子玩耍。可是细心的孟母发现这里两家邻居一个是打铁的,一个是杀猪的,好奇的孟子不是学生意人的吆喝叫卖就是模仿杀猪的动作或者学猪叫。看到这种情景,孟母又开始担心了。

当时鲁国处于战国列强包围之中,军力微弱,齐楚常有吞并之意。于是鲁国有大夫建议,效仿管仲治齐,男者为商,女者为娼,国富兵自强!所以当时鲁国正是全民经商的时候,集市如牛毛,竞争激烈。孟家居住地的商贩们为了争地盘,常常纠纷不断,打杀之声不绝于耳。

一天,孟母做活归来,突见孟子浑身是血,倒在家门口,大惊失色!原来当天集市上有人打架,孟子像往常一样挤在旁边看热闹,一点也不觉得危险,反而受牵连被误伤。于是孟母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为儿子找一个好环境。之后他们迁到都城的一个靠近书院的地方居住。

在新的居住地,孟子每天都能看到一群群安静的书生们从门前经过,他们服饰整洁,谈吐温柔,举止文雅,而书院的琅琅读书声则传达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文化信息。在耳濡目染中,孟子对读书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孟子便与小伙伴们学着摆设祭坛,打躬作揖,进退如仪,为后来的诗书礼仪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一切都被母亲看在眼里。孟母认定,这就是她要找的适合儿子成长的居住地。

这家书院是国家开设的大学,学生多为贵族子弟。孟母虽然家境贫寒,但人穷志不短,她盼着孟子能读书做学问,将来好出人头地。于是孟母找到学校老师,请求学校接受孟子入学。

孟子入了学,学业进步很快,但他自恃聪明,很快对学业心不在焉了。有一次,孟子认为学得差不多了,就中途辍学,回到家里,看见母亲正专心织布。孟母起身问道:“你学得怎么样了?”孟子回答:“学得差不多了。”孟母回头拿起一把剪刀,把织机上织了一半的布齐刷刷地剪断。孟子睁大眼睛,不解地问:“母亲,为什么要把织好的布剪掉呢?”母亲语重心长地说:“你今日学业半途而废,就像我剪断这织了一半的布一样。”孟子恍然大悟,从此拜子思为师,勤学苦读,终成大器。

另外,孟母在礼仪上对儿子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孟子结婚后,有一次在屋外看见妻子在室内蹲在地下,衣冠不整,不守妇道,便对母亲说:她这么不守礼法,应该休了她。

孟母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孟子说:“我从窗户里看见的。”

孟母说:“古人说将上堂,声必扬。将入户,视必下。进屋前应叫别人有所准备,不能乘人不备,突然袭击。你偷看人家是你无礼,不是人家无礼。”孟子知道自己错了,以后也不再提休妻的事情了。

孔融为兄赴死

孔宙,东汉鲁人,是孔子的19代孙。孔宙好学,治严氏《春秋》,举孝廉,授郎中,迁元城令。孔宙以文治之,旬月而平,“田喜于荒圃,商旅交乎险路”。为怀念其政绩,故吏门人自筹经费,采名山要石,立碑示后,是为东汉《孔宙碑》。

孔宙有两个儿子,孔褒和孔融。孔宙的妻子,经常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东汉末年,宦官专权,政治十分腐败,经常迫害好人。孔融15岁的时候,有个叫张俭的官员揭发了当权的宦官侯览和他的家人所犯的罪恶,却反遭陷害,官府要抓他治罪。

张俭是孔融的哥哥孔褒的好友,急迫之中,他逃到孔家,请求掩护。不巧,孔褒外出不在家,孔融就出来接待了他。张俭见孔融还是个孩子,就没有说明来意。孔融看出了张俭神情紧张、欲言又止的样子,一定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就对张俭说:“我哥虽然不在家,但你是他的好友,难道我就不能做主收留你吗?”听了孔融的话,张俭心里踏实下来,他在孔融家里躲藏了好几天,找了个机会,终于安全地逃走了。

不料有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就去向官府告发了。官府抓不到张俭十分生气,就把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抓了起来。

审官对孔融和孔褒说:“你们兄弟到底是谁放走了张俭?你们知道不知道,张俭是朝廷的要犯,放走了他就是犯了杀头之罪。”

听了审官的话,孔融知道哥哥和张俭是好朋友,朝廷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只有自己主动承担罪责,才会保全哥哥的性命。于是他对审官说:“留藏张俭的是我,你要治罪的话,就请治我的罪吧!”

听了弟弟把罪责承担在自己身上,孔褒忙说:“张俭是来投奔我的,这不关我弟弟的事,要杀就杀我吧!”

孔融、孔褒兄弟在堂上争了起来,都说是自己放走了张俭。审官见兄弟俩争罪,怎么也拿不定主意。最后,只好如实上报。他们的母亲却说儿子是我的,如果有罪,全由我承担。

后来审官定了孔褒的罪,下令杀死了他。孔融虽然没能救哥哥,但是他友爱兄长,凛然争死的事迹和孔母大义凛然的形象却流传了下来。

钱承沛的“示范式”教育

被称为“一代儒宗”的钱穆曾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执教,被美国耶鲁大学誉为“古老文化的代表者与监护人,把东方的智慧带出了樊笼,来充实自由世界”,并以此获得荣誉人文博士学位。

可大家也许不知道,钱穆早年连中学都没毕业。但是,钱家有一个很好的家风是:长辈教育孩子,从不疾言厉色,更不打骂,而是示范、启导、熏陶。祖祖辈辈都鼓励读书上进,寓教于乐,注意方法,不是一味死读书。从孩子感兴趣的地方着手,在不知不觉中增长知识。

钱穆出生时,一连三天啼哭不止。父亲钱承沛焦急地抱着他边哄边绕室而走。他说:“我得一子,如人增田二百亩。”

后来,等钱穆稍微大点的时候,父亲每次外出归家,都从镇上食品店带些蛋糕之类,放床前的案几上,用帽子或碗盖住。钱穆每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掀开看食物。入私塾读书第一天,儿子没看到点心。父亲说爱他如既往,不过既已成小学生,应学大人榜样,与哥姐一样,早上点心优待就断了。

钱承沛经常以慈爱与奋发教育子女。钱穆小的时候记字非常快,靠自己悟性凭字形就能识字。父亲表扬他,使他对识字产生兴趣,劲头也更大了。钱穆7岁上私塾。塾师经常体罚让父亲心疼。他认为对学生,教师的职责在于引导。可七房桥小地方,找个有见识的先生太难,他不厌其烦四处打听,访得家住荡口镇的名师。全家为此迁至荡口。

这个老师不但对经史子集有一定功底,对新学尤其是自然科学也有涉及。他的教材《史概节要》《地球韵言》生动活泼,开阔了孩子们的眼界,引起孩子的学习兴趣。后来老师病了,学生也开始不好好学习了。

为避免儿子受不良风气的影响,父亲决定再次迁居。找不到好塾师,父亲就让钱穆自学。那是钱穆难忘的自由自在的读书时光。不久华氏家族在荡口镇建立育果学校,聘请好老师并设立了数理化音乐体育等课。钱承沛认为新学校是培养儿童全面发展的好途径,于是让孩子在这里读书。在这里,钱穆立下了他毕生研究学问的志向。

由于家境与健康双重原因,钱承沛不能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条件,但只要有可能,就陪孩子尽情玩耍。父亲还带钱穆看京剧,告诉儿子京剧的起源,与昆剧的渊源等。

钱穆的母亲蔡氏可谓是贤妻良母。她教育很严,但不疾言厉色。一次钱穆帮做家务,打翻了粥盆,母亲没有骂他,倒急着问烫疼了没有。母亲对人从不贬褒,从不说某人好坏。1906年钱承沛去世。去世后,家族的人来吊唁,才知其生活很艰难,要她依照惯例,到义庄领取抚恤金,她拒绝了。在族人的一再劝说下,她对二儿哭泣道:“汝兄弟闻所言否?幸能立志早谋自立。”后来钱声师范毕业之后开始在乡间任教,虽然薪水有些微薄,母亲不再令儿子去义庄领取抚恤金了。

钱穆17岁的时候不幸得了伤寒,母亲小心地照顾着钱穆。钱穆对母亲感情很深厚。他说性情得益于母亲。1939年,他一个人返回苏州,从此更名隐居,闭户不出。就这样,他一边陪76岁的母亲,一边研究学问,写作编辑《齐鲁学报》。

父亲的人格风范深深地影响着他。钱穆这样评价父亲:“先父之得人尊敬,则日进而益深,愈远而弥殷,环居数十里间,士大夫读书人中,实无有更出其右者。益其得人尊敬,尤有超乎读书为学之上。”

父母的影响教育,使他成为一代儒宗、国学大师。 E5RM+SciCvT9rrB5n7mRXUdYuUNfASuW3bMPq370qzkZhB1Uj7j/ixLZo3Utz0+7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