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史记》

<读史指南>

《史记》原名《太史公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

司马迁出生于一个学术气氛浓厚的家庭,其父司马谈曾向当时天文、易学、道论的专家学习过,并写过《论六家要旨》的论文。司马迁幼年即开始学习当时的通行文字——隶书;武帝即位后,司马谈被任为太史令,举家迁居长安,他又学习“古文”(即秦以前的文字),向当时经学大师董仲舒学习公羊派《春秋》,向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

二十岁时,司马迁有过一段漫游大江南北的壮举,在漫游中他已开始注意寻访历史遗迹,搜集人物的传闻。漫游后仕为郎中,侍从武帝巡狩、封禅,使他接触了更多的祖国山川,目睹封建王朝的礼仪典礼,还曾参加武帝亲自带头的堵黄河决口的壮举,获得写河渠书的第一手资料。

元封元年(前110年)司马谈随武帝封泰山,因病滞留洛阳,司马迁出使西南夷归来要向武帝述职。赶到洛阳时,见到垂危父亲,父亲谆谆嘱托要他完成自己著述史书而未能完成的事业,司马迁在父亲面前作了保证。司马迁从此把著述历史作为个人的最高理想,蒙挫受折仍旧坚持不懈。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一十五字。司马迁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打破了以年月为起迄如《春秋》的编年史、以地域划分如《国语》的国别史的局限,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典范。

<故事精选>

1.人文始祖黄帝——《史记·五帝本纪》节选

黄帝是传说中上古帝王轩辕氏的称号,姓公孙,名轩辕。他生下来就与众不同的神异之处,襁褓中能言语,幼小伶俐,长大勤勉,长大后敦厚勤奋,成年后见闻广博,能明辨是非。轩辕部落兴起的时候,炎帝神农氏的势力已经衰微。诸侯互相侵伐,残害百姓,神农氏却无力征讨。于是轩辕时时举兵,以征讨不来朝贡的诸侯,四方诸侯都来臣服于神农氏。

炎帝准备侵犯诸侯,诸侯都来归属于轩辕。轩辕于是修明政治,整顿军旅,顺应四时五方的自然现象,种植五谷,安抚百姓,使远方人民也能安居;驯服熊罴貔貅虎等猛兽,和炎帝的军队在阪泉的郊野作战,轩辕大胜而归。

蚩尤作乱,不听从命令,于是轩辕向四方诸侯征集军队,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生擒蚩尤,并把他杀死。四方诸侯都尊轩辕为天子,以取代神农氏,这就是黄帝。天下有不顺从命令的,黄帝便去征伐;平定之后,即便离去。披荆斩棘,开山通道,没有过过一天安适的日子。

黄帝向东到达渤海,登上丸山和东岳泰山;西边到达崆峒,登上鸡头山;南边到达长江,登上熊山、湘山;北边驱逐荤粥,与诸侯在釜山合符;而建都于涿鹿山广平山下的平地。迁徙往来,没有固定的居所;环绕着军队构筑营地以自卫。百官都用云命名,军队称云师。设立左右大监,以监察万国。万国协和,而鬼神山川的祭祀封禅之礼,黄帝亲临主持的占多数。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为官,以治理人民;种植百谷草木,德化及于鸟兽昆虫,遍布于日月、星辰、水波、土石、金玉,勤劳心力耳目,节用水火财物。

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但是得到了姓的只有十四个。黄帝娶西陵氏的女儿为妻,这就是嫘祖。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了两个孩子,他们的后代都曾掌有天下:一个是玄嚣,就是青阳,青阳降为诸侯,住在长江;另一个是昌意,降为诸侯,住在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儿名叫昌仆的为妻,生高阳,高阳有大德于民。黄帝死后,葬于桥山,他的孙儿也就是昌意的儿子高阳,继承帝位。这就是帝颛顼。

太史公说:学者大多说,五帝的年代太久远了。但是《尚书》只记载尧以来的事;而各家叙述黄帝,文字很不典雅。我阅读《春秋》、《国语》,他们对《五帝德》和《帝系姓》的阐发都很明了,我现在一并论列,选择了文字最为典雅的作成本纪,作为全书的第一篇。

2.治水英雄大禹——《史记·夏本纪》节选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洪水肆虐,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于是,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

尧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尧说:“鲧这人违背命令,残害同类,不可以。”部落首领们都说:“先用用看吧,真的不行再不用。”尧接受了他们的意见用了鲧。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但却没能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这个时候,舜受到任用,他代行天子政事,到全国各地去视察。在视察途中,他看到鲧治理洪水没有收到成效,就把鲧流放到羽山,后来鲧就死在了那里。舜又任用鲧的儿子禹,来让他继续鲧的治水大业。

禹遵从舜帝的旨意,命令诸侯和百姓都行动起来,共同治水。他注意汲取前人特别是其父治水的经验与教训,先四处跋涉,摸清了每条河流特别是黄河的变化习性,再针对每条河流的具体情况,制定了以疏通河道为主,再辅之堆堰修坝的措施,对洪水实施综合治理。

他翻山越岭,经过之处都作出标记,以便确定治理高山大川的规划。禹不知疲倦地劳作,戴着箬帽,拿着锹子,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在生活上,他不讲究自己的起居饮食,而是把所有财力和物力都用来治水。在陆地上行进的时候,他坐着车;在水路行进的时候,他驾着船;在泥滩上行进的时候,他乘着橇;在山地里行进的时候,他就穿上带铁齿的鞋。

在接受治水任务时,禹新婚仅仅三天,还来不及照顾妻子,便为了治水,到处奔波,三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妻子生了病,没进家去看望。第二次,妻子怀孕了,没进家去看望。第三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还是没进去探望。

就这样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禹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过了十七年,舜死后,他继任部落联盟首领。后来,大禹的儿子启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后人也称他为夏禹。

太史公说:有人说禹是在江南会合诸侯,考核功绩时逝世的,就埋葬在那里,就命名那里叫会稽。会稽,是会合考核的意思。

3.一笑倾国褒姒——《史记·周本纪》节选

公元前782年,宣王逝世,他的儿子幽王宫湦继位。幽王二年,西周都城和附近泾水、渭水、洛水三条河的地区都发生了地震。伯阳甫说:“周快要灭亡啦!从前,伊水、洛水干涸夏朝就灭亡了;黄河枯竭商朝就灭亡了。如今河源的水流又被阻塞,水源被阻塞,河流必定要枯竭。这样看来,国家的灭亡用不了十年了。”

周幽王三年,幽王得到了一个美女褒姒,等褒姒生下儿子伯服后,周幽王竟把申后和太子都废掉了,让褒姒当了王后,伯服做了太子。周太史伯阳诵读历史典籍后感慨地说:“周朝就要灭亡啦。”

典籍上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从前夏后氏衰落时候,有两条神龙降落在夏帝的宫廷,说:“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君。”夏帝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后来进行占卜,结果不吉利,又卜占要将他们的唾液藏起来,结果才吉利。于是摆设出币帛祭物,向二龙祷告,二条龙不见了,留下了唾液,夏王让拿来木匣子把龙的唾液收藏起来。夏朝灭亡之后,这个匣子传到了殷朝,殷朝灭亡之后,又传到了周朝,但始终没有打开过。到周厉王末年,打开匣子看了。龙的唾液流在殿堂上,怎么也清扫不掉。周厉王命令一群女人,赤身裸体对着唾液大声呼叫。那唾液变成了一只黑色的大蜥蜴,爬进了厉王的后宫。后宫有一个小宫女,六、七岁,刚刚换牙,碰上了那只大蜥蜴,到成年时竟然怀孕了,没有丈夫就生下孩子,她非常害怕,就把那孩子扔掉了。在周宣王的时代,小女孩们唱着这样的儿歌:“山桑弓,箕木袋,灭亡周国的祸害。”正好有一对夫妻在卖山桑弓和箕木制的箭袋,宣王命人去抓捕他们,想把他们杀掉。夫妇二人逃到大路上,发现了先前被小宫女扔掉的婴孩,就收留了她,一路逃到了褒国。后来褒国人得罪了周朝,就想把被小宫女扔掉的那个女孩献给厉王,以求赎罪,因为当初这个被扔掉的女孩是褒国献出,所以叫她褒姒。太史伯阳感慨地说:“祸乱已经造成了,没有法子可想了!”

幽王自得褒姒后,十分宠幸她,一味过起荒淫奢侈的生活。褒姒虽然生得艳如桃李,却冷若冰霜,幽王为了博得褒姒的开心一笑,想尽了一切办法。有个佞臣叫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个主意,提议用烽火台一试。于是周幽王带着褒姒,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骊山烽火台,命令守兵点燃烽火。各地诸侯一见警报,以为犬戎打过来了,果然带领本部兵马急速赶来救驾。到了骊山脚下,连一个犬戎兵的影儿也没有,只听到山上一阵阵奏乐和唱歌的声音,一看是周幽王和褒姒高坐台上饮酒作乐,诸侯们始知被戏弄,怀怨而回。褒姒见千军万马召之即来,如同儿戏一般,果然哈哈大笑。幽王很高兴,因而又多次点燃烽火。后来诸侯们都不相信了,也就渐渐不来了。

幽王废掉了申后和太子后,申侯很气愤,联合缯国、犬戎一起攻打幽王。幽王点燃烽火召集诸侯的救兵。诸侯们没有人再派救兵来。申侯就把幽王杀死在骊山脚下,俘虏了褒姒,把周的财宝都拿走才离去。于是诸侯都依附申侯了,共同立幽王从前的太子宜臼为王,这就是平王,由他来继承周朝的祭祀。

太史公说:秦灭掉了周。汉朝建立九十多年后,天子将要去泰山封禅,向东巡视到河南时,访求周的后代,把三十里的土地封给周的后代嘉,号为周子南君,和其他列侯平列,让他供奉对周朝祖先的祭祀。

4.孟尝君门客三千——《史记·孟尝君列传》节选

孟尝君名叫田文,是齐国宰相田婴的庶子。田婴有四十多个儿子,他的小妾生了个儿子叫文,田文是五月五日出生的。田婴告诉田文的母亲说:“不要养活他。”可是田文的母亲还是偷偷把他养活了。等他长大后,他的母亲便通过田文的兄弟把田文引见给田婴。

田婴见了这个孩子愤怒地对小妾说:“我让你把这个孩子扔了,你竟敢把他养活了,这是为什么?”田文的母亲还没回答,田文立即叩头下拜,接着反问田婴说:“您不让养育五月生的孩子,是什么缘故?”田婴回答说:“五月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身体跟门户一样高,会害父害母的。”田文说:“人的命运是由上天授予呢?还是由门户授予的呢?”田婴不知怎么回答好,便沉默不语。田文接着说:“如果是由上天授予的,您何必忧虑呢?如果是由门户授予的,那么只要加高门户就可以了,谁还能长到那么高呢!”田婴无言以对便斥责道:“你不要说了!”

后来田文问父亲:“儿子的儿子是什么?”田婴说:“孙子呗。”“那孙子的孙子呢?”“玄孙啊。”“玄孙的孙子呢?”“不知道。”田文笑笑说:“父亲在齐国当相国,已经经历了3个国王了。齐国的地盘没有扩大,而父亲的累积了不少财富,门下却没有一个贤人。我听说将门出将,相门出相。现在父亲家里的奴婢都能穿好衣服,而人才却连破衣服都穿不上;仆人都能吃肉,而人才只能吃糠。父亲积累这么多财富,不知道以后留给谁,我觉得很不可思议。”田婴由此开始重视起田文,让他在家里接待宾客,很快就有很多人才来投奔。诸侯们都请田婴立田文为继承人,田婴同意了。田婴死后,田文继承了爵位,这就是孟尝君。

孟尝君特别喜欢招揽宾客,天下的人才都乐意到他家去。他家有三千门客,不管什么身份都能和他平起平坐。孟尝君接待客人的时候,屏风后面总安排有人专门记录他们的交谈,尤其是客人的家庭情况。等客人回到家后,孟尝君已经派人把礼物送到家了。有一天晚上孟尝君和客人吃饭,有个人背着火光看不清楚,以为自己的饭不好,生气了,扔下筷子掉头就走。孟尝君赶紧起身,把自己碗里的饭菜给那人看,发现都是一样的。那人非常羞愧,自刎而死。

后来秦昭王请孟尝君去秦国当相国,孟尝君去了。有人对秦王说:“孟尝君是个贤人,但他是齐国人,他来秦国当相国,肯定会把齐国的利益放在秦国之上,这样秦国就危险了。”秦王就把孟尝君关了起来,准备杀了他。孟尝君叫人向秦王的宠妃求情,宠妃说:“我要孟尝君的那件白狐皮衣。”但孟尝君已经把那件皮衣送给秦王了,这事不好办。有个门客善于偷东西,当天晚上就装成狗偷偷跑到秦国的仓库里把皮衣偷了出来。宠妃得到皮衣后就替孟尝君说好话,秦王就把他放了。孟尝君一出狱就带领门客赶快逃走。不久秦王后悔了,又派人去追。孟尝君等人好不容易才逃到秦国的门户函谷关,但当时正是半夜,而法令规定鸡叫的时候才能开门。眼看追兵就快到了,这时候门客中有个善于学鸡叫的人叫了起来,于是门打开了,孟尝君才得以逃脱。当初这两个人当门客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羞耻,现在才知道他们的作用,对孟尝君佩服得五体投地。

回到齐国后,孟尝君被任命为相国。当时他手下有个名叫魏子的门客替他在封地上收税,去了三次而没有拿回来一文钱来。孟尝君问他是怎么回事,魏子说:“我看到有贤人就把钱给他们,所以没有拿回来。”孟尝君很生气,就把魏子赶走了。几年后,有人在齐王面前说孟尝君的坏话,诬陷他要造反。不久齐王又差点被刺,就怀疑是孟尝君指使人干的。孟尝君无法辩解,只好偷偷逃走。魏子和受了恩惠的贤人听说这事后就上书说孟尝君不会作乱,而且发誓用自己的性命担保,上书后不久,他们就在宫门口自刎而死,以表明孟尝君是冤枉的。齐王大惊,赶紧重新调查,发现孟尝君确实没有造反,就想把他召回来。但孟尝君拒绝了,请求在自己的封地薛地养老。

孟尝君死后,他的儿子们争着要继承爵位,爆发了战争。齐国和魏国合兵平息了内乱,把他的儿子全部杀死,孟尝君就这样绝嗣了。

太史公说:我曾经路过薛邑,那里的风俗是,乡邑间有很多凶狠好斗的子弟,与邹国、鲁国不同。我问这样的原因,他们说:“孟尝君招徠天下的豪杰侠客,到薛邑中的大概有六万多家呢。”世间传说孟尝君以好客而自鸣得意,名不虚传。

5.范雎变祸为福——《史记·范睢列传》节选

范睢,字叔,是魏国人。他口才出众,游说各国,想侍奉魏王,但是很久也没有被任用。由于家庭贫穷不能自己养活自己,就先服侍魏国中大夫须贾。

须贾有一次作为使者出使齐国,范睢作为随行人员也跟着去了。他们在齐国待了几个月,一直没有什么消息。齐襄王听说范雎口才很好,就派人送给他十斤黄金和一些食物,但范雎婉言谢绝了。须贾知道这事后很生气,以为范雎出卖了魏国情报才会得到这些礼物。回国后,须贾把这事告诉了相国魏齐,魏齐大怒,派人把范雎狠狠地打了一顿。可怜的范雎被打得奄奄一息,肋骨都断了,牙齿没剩下几个。范雎昏死了过去,魏齐命人用草席把范雎裹起来,放在厕所里面,让人把尿撒在范雎身上,魏齐这样做是为了警告别人不要卖国。范雎后来苏醒过来,对看守他的人说:“你能把我救出去的话,我一定重谢你。”那人答应了,就向魏齐请求让他把厕所里的尸体弄出去丢掉。魏齐答应了,范雎这才逃得一命,后来他在朋友郑安平的帮助下逃走了,改名为张禄。

这个时候秦昭王正派使者王稽出使魏国,郑安平化装成一个士兵,向王稽推荐了范雎。不久,范雎就在王稽的帮助下逃出了魏国,来到了秦国。王稽向秦昭王推荐了范雎,说他是天下奇才。范雎拜见秦王时,提出了远交近攻之策,就是和远方的国家搞好关系,而对邻国采取蚕食政策,这样秦国就会越来越强大,他的话让秦王非常赞许。范雎很快就当上了秦国相国,这时候他仍然叫张禄,所以魏国人都不知道秦国相国原来就是范雎。

魏齐听说秦国把进攻重点放在邻国身上,而魏国是重点之一,于是派须贾出使秦国游说。范雎听说须贾来了,就换上破旧的衣服去见他。须贾看见范雎后大惊,问道:“范雎你还活着?过得还好吧?”范雎说:“还可以。”须贾笑道:“你游说秦国没有?”范雎说:“没有啊,以前得罪了魏国相国才逃到这里,哪里还敢耍嘴皮子了?”须贾问:“那你现在做什么呢?”范雎说:“给人家当佣人。”须贾很同情他,表情有点哀伤,把他留下来吃饭,对他说:“你都冷成这样了。”说完拿来件袍子亲手披在范雎身上。须贾又问道:“秦国相国张禄你认识吗?我听说秦王很信任他,什么事都听他的。我这事也由他决定,你有没有朋友和他有交情的?”范雎说:“我主人认识他,所以我和他有点交情,让我把你引荐给他吧。”须贾说:“我的马病了,车也坏了,没办法出门。”范雎说:“我帮你借辆好车来。”

范雎回家取了一辆大车,他亲自驾车送须贾去相国府。路上人们见范雎驾车,纷纷躲避或行礼,须贾觉得很奇怪。到了相国府门口的时候,范雎对须贾说:“你在这儿等我,我先通报一声。”须贾等了好久也不见他出来,就问看门人:“范雎怎么这么久还不出来?”看门人说:“什么人?”须贾说:“就是带我进来那个人啊。”看门人说:“那是我们相国张禄啊!”须贾吓坏了,赶紧脱掉上衣,跪着走路,去向范雎谢罪。范雎说:“你有多少罪?”须贾说:“我的罪比我的头发还多。”范雎说:“你有三条罪,当初你怀疑我和齐国有勾结,在魏齐面前说我坏话,这是第一条罪;当年魏齐侮辱我,你不替我说话,这是第二条罪;我躺在厕所里,你居然往我身上撒尿,这是第三条罪。不过我不会杀你,今天你送我那件袍子说明你还有点良心,还把我当老朋友,所以我会放了你的。”须贾吓得不敢说话,赶紧退出去了。范雎把事情的原委告诉了秦王,让须贾回国了。

须贾走之前向范雎辞行,范雎设宴为他饯行,还请了很多人来。他唯独让须贾一个人坐在堂下,面前只摆了一盘豆子,让两个囚犯喂他吃。然后责备说:“你替我告诉魏王,快把魏齐的头拿来,否则我就带兵杀进大梁!”须贾回去后告诉了魏齐,魏齐就逃走了,躲在赵国平原君家里。

秦昭王听说魏齐在平原君家里,想为范雎报仇,于是把平原君骗到秦国,要他交出魏齐。但平原君宁可死也不肯出卖朋友。秦王写信给赵王,让他想办法解决。赵王只好发兵将平原君家围住,魏齐乘夜逃走了。赵国相国虞卿弃官跟随魏齐一起逃走,两人逃到魏国,请求信陵君帮忙。但信陵君害怕秦国,不肯出来见他们。后来门客说虞卿是个大贤人,信陵君很后悔,赶紧追了出去。可惜魏齐已经自杀了,他的头被送到了秦国。秦昭王就把平原君放了,而范雎的大仇终于得报。

太史公说:范睢、蔡泽是世上所说的一代辩士,可是游说诸侯的说客直到白了头也没有遇到知音,不是他们的计策笨拙,而是游说缺乏效力。等到二人旅居到秦国,相继取得卿相之位,功垂天下的原因,本来是强弱的形势不同。可是这二人要是不受困厄,怎么能够奋发向上呢?

6.楚庄王一鸣惊人——《史记·楚世家》节选

公元前614年,一代枭雄楚穆王含恨而终,嫡长子熊旅即位,是为楚庄王。楚庄王是楚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君主,可他刚即位的时候大家都把他看作少不经事的年轻人。

楚庄王即位后过了3年花天酒地的生活,他不处理政事,成天躲在后宫里鬼混。大臣们都很痛心,纷纷进谏。楚庄王被他们搞得很烦,干脆下了道命令:“敢进谏的人杀无赦!”很多人都吓得不敢多说话了,但还是有人不怕死的。

大夫伍举入宫进谏。当时楚庄王左手抱着郑国来的美女,右手抱着越国美女,坐在乐器中间,听着淫靡的音乐,开心得不得了。伍举说:“我想请大王猜个谜语。”楚庄王来了兴趣,急忙问是什么谜语。伍举说:“楚国有一只大鸟,一连三年不飞也不叫。请问是什么鸟?”楚庄王说:“三年不飞,但一飞就能冲天;三年不鸣叫,一鸣惊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了。”可几个月过去了,楚庄王反而比以前更堕落了。大夫苏从看不下去了,跑去进谏。楚庄王板着脸说:“你不知道我的禁令吗?”苏从说:“如果我的死能换来大王的醒悟,那我就心甘情愿!”楚庄王很感动,于是改掉了以前的坏毛病,开始上朝听政。他把那些小人抓起来,杀掉了好几百人,又提拔了几百个贤臣。由于伍举和苏从当初劝谏过他,他知道这两人一定忠心,所以把朝政交给他们。很快楚国就恢复了以前的国力,百姓们都很高兴。

楚庄王把精力都放在了处理国事上面,之前楚国多次被晋国打败,军队士气低落。楚庄王抓紧训练军队,并发动对外战争,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不久他讨伐陆浑戎,路过东周都城洛阳的时候周天子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向王孙满问东周的九鼎大小轻重。九鼎是天子的象征,他这么问表明了自己的野心。王孙满是个很聪明的人,他告诉楚庄王:“国家强盛关键是在于道德而不是鼎。”楚庄王说:“你别阻碍我看九鼎。把楚国的鱼钩的尖头搜集起来就足够铸造九鼎了。”王孙满说:“你怎么忘了?当年舜和禹统治时期,远方的部落前来归附,献上了九块铜,禹用那些铜铸造了九个鼎,从此就作为传国之宝。夏桀没有德行,九鼎就搬到了殷商,让商朝延续了六百年之久。纣王暴虐,九鼎就归了周。只要有道德,鼎即使很小也必然重;如果没有道德,再大的鼎也很轻。现在周虽然衰落了,但天命没有改变。所以鼎的轻重不是你能问的。”楚庄王顿时语塞,于是就带兵回去了。

陈国发生内乱,楚庄王前去平乱,杀死了作乱的大臣。叛乱平定后楚庄王却把陈国灭掉,纳入自己的地盘。这种不讲道义的行为引起了申叔时的反感,大家都庆贺,但他却没有表示。

楚庄王问他为什么不庆贺,他说:“牵着牛过别人家的田地,田地的主人就把牛拿走。践踏别人的庄稼固然不对,但为了惩罚却把人家的牛拿走,这不是太过分了吗?大王因为陈国爆发内乱而率领诸侯讨伐,以道义为名却贪图人家的土地,以后还怎么号令天下?”楚庄王觉得很惭愧,就恢复了陈国。

一年后,郑国背叛楚国而和晋国结盟。楚庄王出兵讨伐,打了整整三个月才攻下了郑国都城。郑国国君打着赤膊,牵着一头羊出城投降。他请求不要灭掉郑国,并保证忠于楚国。大臣都建议不要听他的,楚庄王却说:“郑国国君能够让自己受委屈,居于人下。这种人一定能取信于民,怎么能灭亡他呢?”楚庄王于是下令退兵三十里,和郑国结盟。刚订盟约不久,晋国来救援的军队就到了,双方大战了一场,晋军大败。这是几十年来楚国第一次战胜晋国,从此树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太史公说:楚灵王刚刚在申邑与诸侯会盟,诛死齐国庆封,建造章华臺,索求周王室九鼎的时候,志向高远,把天下看得很小;等到他饿死在申亥的家中,被天下人讥笑。节操、品行没有修得,可悲呀!人们对于权势,能不慎重吗?奔疾凭藉动乱得以即位,宠爱秦国女子,太过分了,几乎再度亡国!

7.信陵君窃符救赵——《史记·魏公子列传》节选

魏公子无忌,是魏昭王的小儿子、魏安釐王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魏昭王死后,魏安釐王即位,赐封公子为信陵君。信陵君为人仁厚,尊重士人,士人无论是才能高的还是才能低的,都很谦恭地以礼交往,不敢因為他的富贵而傲慢地对待士人。因此方圆数千里内的士人争着归附他,招致的食客达三千人。

一次,魏公子和魏王赌棋,北方边境传递着举起烽火,说“赵国侵略者来了,将要侵边界了”。魏王推开棋具,想召集大臣商议抵御。公子制止魏王说:“赵王是在野外打猎,不是入侵。”又照旧下棋。魏王害怕了,心不在棋上面。过了一会儿,又从北方传来消息说:“赵王是在野外打猎,不是入侵。”魏王非常吃惊,说:“公子怎麼知道的?”公子说:“我的门客中有能探到赵王的私事的人,赵王干什麼,门客就把它报告给我。”此后魏王害怕公子的贤能,不敢让公子负责国政。

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七十岁了,是大梁夷门的看门人。公子听说了,前去问候,想送给他丰厚的礼物,侯嬴不肯接受。但是信陵君并没有放弃,他摆酒大宴宾客。坐定后,公子带着车马,空着左面的座位,亲自迎接夷门侯生。侯生整整破衣服帽子,直接坐上上座,没有谦让,想以此观察公子。公子握着缰绳,更加恭敬。侯生又对公子说:“我有个朋友在街上的屠坊里,希望让我拜访他。”于是公子驾着车马到市场,侯嬴下车见了他的朋友朱亥,故意久久地站着和他的朋友说话,暗中观察公子,公子脸色更加温和。

在这时,魏国的将相、王亲、宾客满堂,等着公子开宴。市场里的人都看到公子握着缰绳,都暗骂侯嬴。侯嬴看到公子脸色始终不变,就告辞朋友来到车上。

到了家,公子领着侯嬴坐到上座,饮酒尽兴后,公子站起来到侯嬴面前祝寿。侯嬴就对公子说:“我侯嬴是夷门守门的人,可是公子亲自驾着车马迎接我,本来不应如此过礼,而我侯嬴想成就公子的名声,故意久久使公子的车马停在市场中,借拜访朋友来观察公子,公子更加谦恭。市场的人都认为我侯嬴是小人,认为公子是能够尊重士人的长厚的人。”在酒宴撤了后,侯嬴就成了上宾了。侯嬴对公子说:“我拜访的屠夫朱亥很有才能,世上没人能了解他,所以隐居在屠坊里。”后来公子多次去问候朱亥,朱亥故意不回拜,公子对此感到奇怪。

秦国在长平大败赵国后,将40万赵国士兵坑杀,然后乘胜追击,一直打到了赵国都城邯郸。赵国的精锐部队已经全部死在了长平,根本没有力量抵抗秦国的大军,眼看就要亡国了。赵国平原君的夫人是魏国信陵君的姐姐,她多次写信给魏王和信陵君,请求援助。魏王派晋鄙率领十万人马去救赵国,秦王派人通知魏王:“赵国马上就要被打下来了,谁敢救赵国的话,打下赵国就马上去打谁!”魏王害怕了,通知晋鄙,让他按兵不动。

平原君看到这种情况很着急,不停地派使者去魏国责备信陵君:“我之所以肯和你联姻,无非是仰慕公子的大义。现在赵国马上要灭亡了,而魏国却不来救,公子你的救人以危难中的品德哪里去了?”信陵君也很着急,多次请求魏王出兵,派了好多说客日夜游说魏王。但魏王怕秦国追究,始终不听他的话。

信陵君没有办法,觉得不能让赵国灭亡了自己还独自活下去,于是把门客召集起来,组成一支100多辆战车的军队,准备开赴赵国,和赵国一起死。

信陵君临走的时候去见侯嬴,和他诀别。侯嬴说:“公子加油吧,我老了,就不跟你去了。”信陵君走了几里后觉得很不舒服,想:“我对侯嬴可以算得上仁至义尽了,现在我要去死,他居然没有任何表示,是不是我有不对的地方?”于是他回去找侯嬴。侯嬴笑着说:“我就知道公子会回来的。公子现在去救赵国,犹如羊入虎口,白白送命而已,有什么用呢?”信陵君赶紧下拜,向侯嬴请教。侯嬴让周围人退下,悄悄地说:“我听说晋鄙的另一半兵符在大王卧室里,而如姬最受大王宠幸,她有偷到兵符的能力。当年如姬的父亲被人谋杀,是公子帮她报的仇,所以她一定会帮你。等拿到兵符后再去收编晋鄙的军队,事情不就成了吗?”信陵君恍然大悟,去找如姬帮忙,不久就得到了兵符。

信陵君走时,侯嬴来送行,对他说:“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这样对国家有好处。公子合上兵符之后,如果晋鄙不把兵权交给公子,却再次请示魏王,事情就一定很危险了。我的朋友朱亥可以同公子一道(前往),这个人是个大力士。我的朋友朱亥力大无穷,可以跟公子一起去。晋鄙听话的话当然好,不听话的话,让朱亥对付他。”于是信陵君哭了。侯嬴说:“公子怕死吗?为什么哭呢?”信陵君说:“晋鄙是一个有威势的老将,我前去,恐怕他不听从,那就要杀掉他,因此才哭泣!哪里是怕死呢!”信陵君就去请朱亥,朱亥笑着说:“我是个杀猪的,而公子多次来亲自拜访我,我之所以不感谢公子,是觉得小礼没有用。现在公子有急事,这就是我效命的时候了。”于是就和信陵君同行。侯嬴说:“我也应该去,但年纪大了。我会计算公子的行程,等公子到了晋鄙那儿,我会面向公子的方向自刎。”

信陵君赶到邺城,假称魏王的命令接替晋鄙。晋鄙虽然看到兵符是真的,但心里还是怀疑,不想把军队交给信陵君。朱亥在袖子里藏了柄四十斤重的铁锤,这时拿出来将晋鄙砸死。信陵君就把军队接收了过来,传令道:“父子都在军中的,父亲可以回去。兄弟都在军中的,哥哥可以回去。是独生子的,回去赡养父母。”这样就精选了8万人出来。信陵君率领这8万人向秦军发起了进攻。秦军早已疲惫不堪,不是士气旺盛的魏军的对手,很快就被打败了。邯郸之围被信陵君顺利解开,赵国因此保存了下来。正在这时,侯嬴自刎的消息也传到了信陵君耳朵里。

太史公说:我路过大梁城的废墟,向当地人请教所说的夷门。夷门,是大梁城的柬门。

天下各公子也有喜欢士人的,但是信陵君接近山门隐士,不以与比自己低下的人交游為耻,是有道理的。他的名望超过了各国君主,不是没有根据的。高祖每当路过这里就命令百姓祭祀他,没有断过。

8.万世基业秦始皇——《史记·秦始皇本纪》节选

秦始皇,是秦国庄襄王的儿子。庄襄王曾以秦昭王的孙子的身份作为人质抵押在赵国,在邯郸看见大商人吕不韦的妾,十分喜爱,就娶了她,生了个儿子,起名叫政,这就是始皇。政十三岁那年,庄襄王去世,于是政继承王位做了秦王。

这时候,秦国的疆域已吞并了巴郡、蜀郡和汉中,跨过宛县占据了楚国的郢都,设置了南郡;往北收取了上郡以东,占据了河东、太原和上党郡;往东到荥阳,灭掉西周、东周两国,设置了三川郡。任用吕不韦为相国;李斯为舍人;蒙骜、鹿公等为将军。秦王年纪小,刚刚登上位,把国事委托给大臣们。

前238年,秦王在雍城蕲年宫举行冠礼。嫪毐动用秦王御玺及太后玺发动叛乱,攻向蕲年宫。秦王早已在蕲年宫布置好三千精兵,打败叛军。嫪毐转而攻打咸阳宫,但那里也早有军队等候,嫪毐只好一人落荒而逃,没过多久便被逮捕。秦王将嫪毐五马分尸,曝尸示众;又把母亲赵姬关进雍城的萯阳宫。秦王随后免除吕不韦的相职,把吕不韦放逐到巴蜀。其后,他听从秦国贵族所言,下了《逐客令》,逐出六国食客,但被李斯的《谏逐客书》所劝阻。

秦王亲政后开始策划剿灭六国,这时大梁人尉缭来到秦国,劝说秦王给各国权贵大臣送礼,利用他们打乱诸侯的合作计划。秦王听从了他的计谋,会见尉缭时以平等的礼节相待,衣服饮食也与尉缭一样。尉缭说:“秦王这个人,高鼻梁,大眼睛,老鹰的胸脯,豺狼的声音,缺乏仁德,而有虎狼之心,穷困的时候容易对人谦下,得志的时候也会轻易地吃人。”于是逃走,秦王发觉,坚决劝止,让他当秦国的最高军事长官,始终采用了他的计谋。

接下来秦国相继灭掉了北方的燕、赵,中原的韩、魏,东方的齐和南方的楚六个国家,在公元前221年结束了春秋以来长达500余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战乱局面。

天下初定,秦王政第一件急着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给自己确定一个称号。御史大夫冯劫、廷尉李斯等都说:“从前五帝的土地纵横各千里,外面还划分有侯服、夷服等地区,诸侯有的朝见,有的不朝见,天子不能控制,现在您兴正义之师,平定了天下,在全国设置郡县,法令归于一统,五帝也比不上的。我们这些臣子冒死罪献上尊号,王称为‘泰皇’。发教令称为‘制书’,下命令称为‘诏书’,天子自称为‘朕’。”秦王说:“去掉‘泰’字,留下‘皇’字,采用上古‘帝’的位号,称为‘皇帝’,其它就按你们议论的办。”于是下令说:“可以”。追尊庄襄王为太上皇。又下令说:“从今以后,废除谥法。我就叫做始皇帝,后代就从我这儿开始,称二世、三世直到万世,永远相传,没有穷尽。”

太史公说:秦朝的祖先伯益,在唐尧、虞舜的时候,曾经建立功勋,被封给土地,受赐姓嬴。到夏朝、商朝时衰落了。到周朝衰落的时候,秦国兴起,在西部边境建起城邑。从穆公即位以来,逐渐蚕食诸侯,最终成就了始皇。始皇自以为功业比五帝伟大,地盘比三王宽广,就认为跟五帝、三王相比是羞耻。

9.楚汉风云鸿门宴——《史记·项羽本纪》节选

秦末,刘邦与项羽各自攻打秦朝的部队,刘邦兵力虽不及项羽,但刘邦先破咸阳,项羽勃然大怒,派英布袭击函谷关,项羽入咸阳后,到达戏西,而刘邦则在霸上驻军。

沛公的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告诉项羽说:“沛公想在关中称王,让秦王子婴为相,珍奇宝物都占为己有了。”项羽大为愤怒,准备第二日攻打沛公。范增劝项羽说:“沛公住在山东的时候,贪图财货,宠爱美女。现在进了关,财物什么都不取,美女也没亲近一个,他的志气可不小啊。希望您赶快进攻,不要错失良机!”

楚国的左尹项伯,是项羽的叔父,一向跟留侯张良要好。于是项伯连夜驱马跑到沛公军中,私下会见了张良,把事情全都告诉了他,想叫张良跟他一起离开。张良没有答应,他走进军帐,把项伯的话全部告诉了沛公。

沛公将项伯请进来,亲执酒杯,向项伯献酒祝寿,又定下了儿女婚姻,再三表示不敢背叛项王。项伯答应为沛公关说,对沛公说:“明天可千万要早点来向项王道歉。”项伯乘夜离开,回到军营中,把沛公的话报告了项王。接着又说:“人家有大功反而要攻打人家,这是不符合道义的,不如就此好好对待他。”项王答应了。

第二天一清早,沛公带着一百多名侍从来见项王。到达鸿门,首先向项王赔罪,项王说:“是您的左司马曹无伤说的,不然,我怎么会这样!”

项王当日就让沛公留下一起喝酒。项王、项伯面朝东坐,亚父范增面朝南坐。范增好几次给项王递眼色,项王没有反应。范增起身出去,叫来项庄,对他说:“君王为人心肠太软,你进去上前献酒祝寿,然后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坐席上。”项庄进来,上前献酒祝寿。祝酒完毕,又请求舞剑助兴,项王答应了。项庄就拔剑起舞,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用身体掩护沛公。见此情景,张良走到军门,找来樊哙说:“现在项庄正在舞剑,他一直在打沛公的主意呀!”樊哙知道后带着宝剑拿着盾牌就往军门里闯。

樊哙挑开帷帐面朝西站定,睁圆眼睛怒视项王,头发根根竖起,两边眼角都要睁裂了。项王伸手握住宝剑,挺直身子,问:“这位客人是干什么的?”张良说:“是沛公的护卫樊哙。”项王说:“真是位壮士!赐他一杯酒!”手下的人给他递上来一大杯酒。樊哙拜谢,起身站着喝了。项王说:“赐他一只猪肘!”手下的人递过来一只整猪肘。樊哙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猪肘放在上面,拔出剑来边切边吃。项王说:“好一位壮士!还能再喝吗?”樊哙说:“我连死都不在乎,一杯酒又有什么可推辞的!怀王曾经和诸将约定说‘先击败秦军进入咸阳,让他在关中为王。’如今沛公先击败秦军进入咸阳,连毫毛那么细小的财物都没敢动,封闭秦王宫室,把军队撤回到霸上,等待大王您的到来。沛公如此劳苦功高,没有得到封侯的赏赐,您反而听信小人的谗言,要杀害有功之人。这只能是走秦朝灭亡的老路,我私下认为大王您不会采取这种做法!”一番话说得项王无话回答,只是说:“坐!坐!”樊哙挨着张良坐下来。坐了一会儿,沛公起身上厕所,顺便把樊哙叫了出来。

沛公出来后,项王派都尉陈平来叫沛公。沛公担心没告辞不好离开,樊哙说:“如今人家好比是刀子砧板,而我们好比是鱼是肉,还告辞干什么!”于是一行人离开那里,让张良留下来向项王致歉,并让张良将带来的白璧和玉斗献给项王与范增。就这样沛公扔下车马、侍从,脱身而走,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随护。张良进去致歉,说道:“沛公喝得多了点,不能跟大王告辞了。谨让臣下张良捧上白璧一双,恭敬地献给大王足下;玉斗一对,恭敬地献给大将军足下。”项王问道:“沛公在什么地方?”张良回答说已经回到军营。项王接过白璧,放在座位上;亚父接过玉斗,扔在地上,拔出剑来撞碎了,说:“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了!”沛公回到军中,立即杀了曹无伤。

太史公说:项羽自夸战功,竭力施展个人的聪明,却不肯师法古人,认为霸王的功业,要靠武力征伐诸侯治理天下,结果五年之间终于丢了国家,身死东城,仍不觉悟,也不自责,实在是太错误了。 dsOaniyW4bQNgANqftg6TC+/domCaikx8qnvbzi/wWxSQXQ8Z9wYPcfMAkM3WEW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