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部分 中国名人 第1章 先贤圣哲

孔子:万世师表的一代文圣

孔子(约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编撰的《春秋》开私人修史先例,他的学说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正统思想的本源。在中国,2000多年来因孔子的思想影响深远,他被人们尊为“圣人”。

大约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在鲁国陬邑(现在山东曲阜)。鲁国东南有一座昌平山,山下即古昌平乡,昌平乡东有一座不太高的小山,名叫尼丘山。父母认为他是尼丘山赐予他们的,便给他起名为丘,字仲尼。孔子3岁时,72岁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孀居的母亲只好与年幼的孔子相依为命,在贫困中度日。

当时的鲁国都城曲阜是鲁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典籍丰富,名师众多。因此,孔子自幼就生活在曲阜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接触到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周王朝的典章文献、礼仪制度。孔子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光宗耀祖,继承先圣商汤的业绩,长大后成为有出息的人,教他学习周王朝的《诗》、《礼》、《乐》。因此,他在父亡母寡、家道中落的情况下,仍然发愤学习周礼。

小时候的孔子是个听话又好静的孩子。当他一个人游戏的时候,常爱摆设“三宝”,学祭神的动作。“这孩子与众不同,竟然能做敬神的游戏,真难得。”他的母亲看着幼小的孔子做游戏,常这么想着。尽管他们吃穿都不如别人,母亲还是常给孔子讲孔家历代祖先的辉煌故事。不知不觉中,孔子幼小的心灵中产生了“我要努力,不辱没祖先的荣誉”的信念。

孔子的母亲因终日操劳变得体弱多病。每次母亲病倒,孔子都尽心地服侍左右。当母亲病情严重时,他便衣不解带地陪伴在她左右。母亲有时看他太辛苦了,便劝他去睡一会儿,可是他一直不肯,并说:“我睡不睡没关系,您的身体要紧!”母亲常为他的孝顺懂事掉下辛酸而幸福的眼泪。

13岁的孔子开始上学,教师都是由村落中的长老担任,当然,他们只是将《诗》、《书》、《礼》、《乐》简单地介绍一番。一开始,孔子所学的主要是敬神祭祀的礼节、对待长辈的礼貌和一些修身做人的道理。孔子刚开始只是默默地听老师讲解,从不发问,后来,他常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每一个疑问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他的老师和母亲经常被他问得不知如何作答才好。

孔子后来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也就是说他从15岁开始对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孔子好学不倦,博学多识,主张“学而优则仕”。他盼望有朝一日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可仕途的大门却迟迟没向他打开。孔子认为人应该“三十而立”,于是,他30岁时办起了私学,招收了很多学生,据说前后大概有三千多人。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贵族子弟、平民子弟,甚至鲁国以外的青年都慕名而来。孔子培养学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他善于循循善诱,教学成效显著,弟子中精通六艺的得意门生就有72人之多。

孔子在教育上是成功的,但在仕途上却屡屡碰壁,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孔子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渴望得到一位贤明君主的重用,出仕从政,以实现自己的“仁政德治”,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救民于水火之中”。

50岁时,孔子终于有机会升任鲁国的司寇。孔子做得很出色,除了取得外交胜利,打击了割据势力,其他方面的政绩也为人称道:商人不敢胡乱涨价,社会秩序大有改善。但邻国齐国担心鲁国强大起来对己不利,就设法从内部进行破坏。齐国君知道鲁定公是好色且喜欢犬马之乐的人,便投其所好,给他送来美女、华丽马车。鲁定公果然陷于其中,难以自拔,不再理会朝政,自然也不再找孔子商议政事了。孔子感到自己已经不能继续施展政治抱负,于是,带领弟子们离开了鲁国。

公元前497年,孔子开始了为期14年的周游列国的漫长旅程。他盼望着从中寻到一块能实现自己抱负的乐土,可当时各国诸侯争战不休,纵使他有满腔的学问和治国主张,也没有人对此感兴趣,用他自己的话说,犹如丧家之犬,受到驱逐。他周游各国,历尽磨难,最终未被重用。最后,孔子只得返回家乡,这时,他已经68岁了。

孔子为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施展而伤心失望。最后,他决定为后世留点有价值的东西,也希望借此警告天下的乱臣贼子,能使天下恢复先王之道,于是他决意编写《春秋》。

孔子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文化教育事业并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大力提倡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认为“仁”即爱人,还提出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论点。孔子以为做到“仁”就能很好地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也会安定。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刚毅木讷,近仁”,意思是真正做一个人不是那么容易的,必须刚强、果敢、朴实、谨慎才行;要使天下归仁,就更不容易,首先要厚道,要有敏感的同情心。所以,他主张治国要减税、宽刑,主张以德服人。孔子说,一个人要做到“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才真正是个仁厚之人。这些话看似容易,要实现它,才知道这其实是至高至难的境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孔子重视“礼”,反对统治者滥施刑罚、草菅人命,以杀戮来威慑人民。他强调教化的作用,主张用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达到统治的目的。他特别赞美周礼。齐景公曾问孔子:“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呢?”孔子回答:“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说,无论是君主、臣子、还是父亲、儿子,各人有各人的职守与本分。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总结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比如他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主张“温故而知新”,“多闻阙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他对保存古代文献也作出了巨大贡献:《春秋》的编撰,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例,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创造性贡献。孔子办教育,成六艺,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绝后的伟业。孔子对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所作的卓越贡献,奠定了他的“万世师表”的“文圣”地位。

老子:道家学派的始祖

老子(约前580—前500)生活在春秋时期,原名李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河南周口鹿邑人,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老子的母亲因食下杏子怀了九九八十一年的身孕,从腋下产出老子。他一生下来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称为老子。老子曾在周国都洛邑任藏室史(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关(今河南灵宝)点化函谷关总兵伊喜,一路西行至盩厔(今陕西省周至县),观此处依山傍水(终南山田峪河)、峰峦起伏,遂在此驻足,并结草为楼修行说经,写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或《老子》、《老子五千文》)沿传至今。老子曾写经文的地方,现称楼观台,内存历代文人骚客墨迹碑石300余座,史称道教发源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8公里的西楼观,现存老子墓。老子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邑向老子问礼。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

关于老子的姓名,历来说法不一。《庄子》称他为老聃,书中的内篇《德充符》,外篇《天地》、《天运》、《田子方》、《知北游》等都把老子视为前辈,这是战国中晚期道家学派笔下的老子。秦汉之际成书的《礼记》,其中的《曾子问》篇也把老子视为与孔子同时代的知礼守礼的长者。《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大体上把老子描写为道家,其中掺入老莱子和太史儋两个名字。

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解释说,“于周则老子”,“于楚老莱子”。可见老子和老莱子是两人。至于太史儋,司马迁说,自老子死后百二十九年,有周太史儋见秦献公云云。清代到近代学者汪中、梁启超等把老子世系同太史儋联系起来研究,认为老子就是太史儋,战国时人,是《道德经》的作者。也有学者认为可能“老”是老子的姓或氏,其名为聃,故称老聃。他们提出,《庄子·天下》曾综述关于老聃的学说,《吕氏春秋·不二》也称“老聃贵柔”,名字与思想一致,故老聃就是老子。但是《道德经》书中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与传说中孔子问礼于老聃有矛盾。《道德经》中有些词句不可能出现在春秋时期,如“万乘之主”,当时并没有万乘的大国,也不见于战国以前的著作;另有一些文字也存在类似情况。所以,《道德经》一书是否为老聃所作也有疑问。当今学术界不少人认为老子其人可能生活于春秋末年,《道德经》一书却是战国时期的作品。但探讨老子哲学,只能以《道德经》一书为依据。

《道德经》成书于战国前期,有人认为它基本上是春秋时期老聃思想的记述,然后经过后人的加工和补充。关于《道德经》一书的作者,学术界争论较大。韩非认为是老聃,司马迁指出也可能是太史儋,但后来很少有人从后说。还有人认为李耳与老聃并非一人,老子是李耳而不是老聃。学术界一般认为老子就是老聃。近人高亨考证,老聃亦即《左传》中的老阳子,可备一说。从汉初崇尚黄老以来,历代对《道德经》一书的研究和注释之多,仅次于儒家的《论语》,其注本就有六七百种。

关于《道德经》的性质,有人说是“兵书”,也有人说是讲“南面之术”,即政治统治理论的书。这正表明该书是一部哲学著作,能被应用于各个方面。《道德经》一书中最高的哲学范畴是“道”。“道”本来是具体的道路,但在老子后,已成为表示客观规律和人们处事原则的哲学概念。当时思想家们主要关心的问题是弄清自然界和社会的规律性,广泛谈论“天道”、“人道”、“治国之道”、“用兵之道”等等。《道德经》的巨大功绩就是把这些具体领域中的“道”概括为普遍的、不带具体规定的“道”,并且对“道”的性质和内容作了多方面的阐释。

长沙马王堆帛书《道德经》甲本(部分)老子说,道无形无象,看不见摸不着,是和具体物根本不同的东西。他认为,具体物是有对立的,有美就有丑,有善就有恶,“长短相形,高下相倾”;而道是无对立的,它“混而为一”。万物都有生有灭,“夫物芸芸,各归其根”,因而是“不常”;而道是“常”,是永恒存在的。他反对人们争胜斗强,有所追求。他还认为具体的事物都要向其反面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只有得道才能使人长生久视。得道的人要像无知的婴儿那样减少欲望的追求,“不言”、“无为”,这样不仅能保全自己,使大家免于斗争,也能把天下治理好。但是人们被具体事物所迷惑由来已久,不知“物壮则老”,这是不合乎道的。不合乎道就会很快灭亡,所以人们应像水那样,甘心处于柔弱、卑下的地位,无所追求,也不和人争执。汉初的统治者采取“与民生息”的政策,曾一度把老子的“无为”思想作为信条;魏晋时期政治混乱,战争频繁,玄学家们感到人生无常,也从《道德经》中寻找安慰。《道德经》对后世也影响深远,以它为主,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和儒家对立的道家学派。

《道德经》的传本颇多,较著名者有河上公注本、王弼注本及唐傅奕的《老子古本篇》。现今通行的是河上公注本和王弼注本,其顺序为《道篇》在前,《德篇》在后。1973年马王堆汉墓发现帛书本,则是《德篇》在前,与《韩非子》所引文句顺序一致。《史记》称道家为“道德家”,并有“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的记载,似乎司马迁所见《老子》传本仍是《道篇》在前,可能该书当时就有两种顺序不同的传本。

老子的思想主张是“无为”,其内容主要见于《道德经》这本书。他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道德经》含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老子哲学与古希腊哲学一起构成了人类哲学的两个源头,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学思想而被尊为“中国哲学之父”。老子的思想被庄子所传承,并与儒家和后来的佛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内核。道教出现后,老子被尊为“太上老君”;从《列仙传》开始,老子就被尊为“神仙”。《道德经》一书在国际上影响也相当深远,其国外版本有1000多种,是被翻译语言种类最多的中国书籍。

庄子:返璞归真的道学逍遥王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期宋国人。他崇拜自然、蔑视权威、追求个体的精神自由;他的文章想象丰富、气势恢宏、机智辛辣,是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的瑰宝,他是战国中期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庄子生于战国时期宋国蒙地(今河南商丘顺河清凉寺),曾在蒙地做过漆园小吏,但不知是因他不善管理而被罢免,还是他不愿做官,他很快就不做了。为了维持生计,他以打草鞋为业,经常过着入不敷出的日子,有时不得不靠借贷度日。但是,贫困的生活并没有使他颓废,相反,他自寻其乐,以追求身心的解脱。

庄子为人清高孤傲,对人世间的功名利禄非常淡泊。他忘情山水之间,逍遥遨游,怡情乐性。在肉体上逃避现实,免受动乱的残害;在精神上则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超凡脱俗,翱翔于幻想的精神世界之中。庄子每每从他的遨游山水中感悟人生。

庄子学识渊博,对当时各派学术都有研究,他尤其深入地探索了宇宙本源和万物产生的问题。他认为,世间万物皆出于“道”,“道”能生化万物,它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和变化,并有着自己的运动规律。“道”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能自动产生并且永不会毁灭的东西。他认为“道”不但无形,还“无为”。他还认为,天道自然,主张人也应该顺应自然,否则就会违逆万物的本性。

庄子的妻子去世的时候,惠施前去吊唁,看到庄子坐在地上边敲瓦盆边唱歌,就说:“你的妻子跟你过了一辈子,为你生儿育女辛苦一生,现在她死了,你不哭就够可以了,还唱歌,这恐怕太过分了。”庄子说:“并非如此。当她刚死的时候,我怎能不哀伤呢?可是后来一想,她起初本来是没有生命的;不仅没有生命,而且也没有形体,没有气息。在若有若无之间,变而成气,气变而成形,形变而成生命,现在又变而为死。这样的生来死往的变化就好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当她静静地安息在天地之间的时候,而我却还哭哭啼啼,我以为这样做是不通达生命的道理啊!所以才不哭了。”

这些故事都反映了庄子的世界观,即视人的生死为自然规律,生不足乐,死不足悲;蔑视权贵,追求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庄子生活的时代,各诸侯国为了兼并对方互相混战不休,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度都超过以往的时代,因此庄子的超脱厌世思想也更趋极端。他甚至认为人兽杂处的时代是至德之世。

《逍遥游》、《齐物论》是庄子留给后人的哲学巨著和文学杰作,是珍贵的古代文献。

庄子用奇妙的寓言和生动的词语描述自己的思想。《逍遥游》中有一则寓言讲:北海有条大鱼,名鲲,个子大得不知有几千里,它一变而成鸟叫鹏,鹏的背不知有几千里长。鹏奋起飞翔,翅膀像从天上垂下来的云彩。鹏趁着海水震荡飞往南海,激起三千里海浪,掀起旋风,盘旋而上,飞到九万里高空。小雀们听说后嘲笑大鹏说:“它何必飞那么远呢?我向上飞还不过几丈高就落下来,在蓬草香蒿中翱翔,已经是飞的顶点,还要飞哪里去呢?”小雀不理解大鹏而嘲笑它。庄子认为,不论是大鹏雄飞万里,还是小雀腾跃蓬蒿之间,只是大小差别,其实它们都要受到时空的限制。只有想不受时空局限而任意遨游的人才能进入“无所待”的绝对自由境界——逍遥游。

庄子塑造了一个最典型最美好的人物。他描述道:在藐姑山上住着一位女子,她的皮肤像冰雪一般洁白,丰姿像处女一般秀美,不吃五谷,只吸风饮露,平日乘着云气,驾着飞龙,在四海之外遨游。她的精神凝聚专一,能使万物免受病害。她同万物融为一体,洪水涨到天一样高也淹不着她,大旱时山石都烤焦了,她也不感觉热。这就是庄子所追求的绝对自由境界。人们平时的是非之争、唇枪舌剑,在庄子看来都是劳心骨而无谓的。

庄子认为天地万物和人浑为一体,都是“道”派生出来的,本质是一样的,于是就有了《齐物论》中庄周化蝶的寓言。一次,庄周做梦时,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翩翩起舞,感到很惬意,竟忘了自己是庄周。过了一会他醒了,惊疑不定,不知怎么又变成庄周了。于是,他弄不清自己到底是庄周做梦或是蝴蝶做梦了。这则寓言其实意在说明庄周也罢,蝴蝶也罢,外形虽变,其实质“道”没变。

庄子还说,天下没有比鸟兽新生的羽毛尖端再大的东西了,而泰山是最小的,没有比夭折的孩子更长寿的,而寿至800岁的彭祖则是短命鬼。这种说法恰恰与人们的常识相反。庄子认为,虽然事物千变万化给人以万物各异的感觉,如果能认识到事物本质都是“道”,万事万物就便齐同了。这就是他的齐物论。

庄子生活的年代,正值百家争鸣的繁荣时期,与世无争的庄子却没有置身事外。为了维护自己的学说,他也不怕劳累身心,不遗余力地对以儒家为首的各家各派都进行了批评。他说:“古代的圣人品德真是太完备了。他们可以与神明比美,他们把天地当做准则,使天下得到和平与安宁,恩泽施及百姓!不仅通晓大经大法,而且也了解大经大法所包含的细枝末节。无论政务有多少头绪,大的也罢,小的也罢,精的也罢,粗的也罢,道的运行无处不在。”

庄子快要离开人世的时候,他的学生想把他的丧事办得排场一些。一向甘于淡泊,只求与天地合为一体的庄子不同意这样的安排。他幽默地对学生说:“我死以后,以天地作为棺木,以太阳和月亮作为连城之璧,以星星为珠玑,以天地万物作为陪葬之品。难道我用这样的葬具还不齐全吗?为什么还要增加我的丧葬费呢?”学生也被逗笑了,回答说:“我们担心乌鸦和老鹰把老师吃掉了啊!”庄子说:“天葬被乌鸦和老鹰吃掉,土葬被蚂蚁吃掉,你们把我从这个嘴里夺来给那个,不也太偏袒着另一方了吗?”

庄子当时已经接触了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问题,他把道家哲学思想用妙趣横生的寓言来阐述,含义深刻且想象力惊人。比如他说过这样一则寓言:任公子钓大鱼,用巨大的鱼具和50头牛的肉作为钓饵,坐在会稽山顶,钓东海的鱼。钓了一年,钓起大鱼后,任公子将鱼分给浙江以东至湖南嶷山的人吃,到最后人们都吃够了鱼的肉。这则寓言构思奇特,启示人们只有那些有远大理想、才识过人而又不急于求成的人,才可大有作为。

庄子才华横溢,行文汪洋恣肆,所用词汇如万斛珠泉随地涌出。他创造的众多词汇丰富了祖国的语言宝库,比如:“鹏程万里”“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等,至今还常常为人们引用。

韩非子:法家思想集大成者

韩非子(约前280—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今河南新郑)人,韩王室诸公子之一,法家的创立者,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我国古代一位卓越的思想家。

《史记》记载,韩非精于“刑名法术之学”,与秦相李斯都是荀子的学生。韩非因为口吃而不擅言语,但文章出众,连李斯也自叹不如。他的著作很多,主要收集在《韩非子》一书中。

《韩非子》是韩非主要著作的辑录,共有文章55篇,10余万字。里面的文章风格严峻峭刻,干脆犀利,保存了丰富的寓言故事,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

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韩非认为这是“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便退而著书,写出了《孤愤》、《五蠹》、《内外储》、《说林》、《说难》等著作,洋洋10万余言。韩非的书流传到秦国,为秦王嬴政所赏识,秦王以派兵攻打韩国相威胁,迫使韩王让韩非到秦国为其效力。韩非在秦国倍受重用,引起了秦朝李斯的妒忌,李斯、姚贾在秦王面前诬陷韩非,终因他是韩国宗室,未得秦王信任,被投入监狱,最后被逼自杀,终年47岁。有记载说,韩非尸体运回韩国,葬在故土。

韩非虽死,但他的思想却在秦始皇、李斯手上得到了实施。韩非著作吸收了儒、墨、道诸家的一些观点,以法治思想为中心。他总结了前期法家的经验,形成了以法为中心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体系,被称为法家之集大成者。

韩非着重总结了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的思想,把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融为一本。他推崇商鞅和申不害,同时指出,申、商学说的最大缺点是没有把法与术结合起来;申、商学说的第二大缺点在于“未尽”,“申子未尽于术,商君未尽于法”(《韩非子·定法》)。韩非按照自己的观点,论述了术法的内容以及二者的关系。他认为,国家图治,就要求君主要善用权术,同时臣下必须遵法。同申不害相比,韩非的“术”主要在“术以知奸”方面有了发展。他认为,国君对臣下,不能太信任,还要“审合刑名”。在法的方面,韩非特别强调了“以刑止刑”思想,强调“严刑”“重罚”。

尤可称道的是,韩非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法不阿贵”的思想,主张“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是对中国法制思想的重大贡献,对于清除贵族特权,维护法律尊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韩非认为,光有“法”和“术”还不行,必须有“势”作保证。“势”,即权势、政权。他赞赏慎到所说的“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提出了“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的论点。

韩非用进化的历史观点分析了人类历史。他把人类历史分为上古、中古、近古、当今几个阶段,进而说明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那种想用老一套办法去治理当世之民的人都是“守株”之徒。韩非的进化历史观在当时是进步的。他看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并用这种发展的观点去分析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韩非把社会现象同经济条件联系起来,这在当时是极其难得的。韩非对经济与社会治乱的关系有了初步认识,注意到人口增长与财富多寡的关系,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人民众而货财寡”会带来社会问题的思想家。韩非反对天命思想,主张天道自然。他认为“道”是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源,“道”先天地而存在。有了“道”才有了万物,“天得之以高,地得之以藏,维斗得之以成其威,日月得之以恒其光。”“宇内之物,恃之以成。”韩非同时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理”这个哲学概念,并论述了它与“道”的关系。他认为,“道者万物之所成也,理者成物之文也。”“理”在韩非看来,就是事物的特殊规律,人们办事应该尊重客观规律。

韩非的认识论继承了先秦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的思想传统,他提出的反对“前识”和“因参验而审言辞”的观点,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所谓“前识”,就是先验论。韩非主张“虚以静后”,通过观察事物得到认识而非妄加揣测。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提出了“矛盾”的概念,他所讲的矛与盾的故事,对人们分析问题表达思想至今仍有着深刻的启发作用。

韩非是一个君权至上论者,他提倡尊君,主张君主集权、专制。他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他认为君权集中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要求定法家于一尊。他激烈地批判和攻击法家以外的其他学派,特别是当时影响最大的儒家和墨家。他主张严格统治言论与思想,禁止私人著作流传和私人讲学,只准学习国家颁布的法令,只准以官吏为师,即所谓“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是境内之民,其言谈者必轨于法”。在他看来,封建统治者不需要什么诸子争鸣,只需要人民成为“无二心私学,听吏从教”的顺民。韩非的这种君主专制和文化专制思想,是战国末年各国间走向统一、各国内部趋向君权集中的反映。

韩非积极倡导的专制主义理论的法治思想,适应了中国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需要,为秦的统一提供了理论基础,在中国封建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过程中起了一定的思想指导作用,对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玄奘:西天取经的佛经翻译家

玄奘(602—664),俗姓陈,名袆,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人。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佛教唯识宗创始人,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是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

玄奘生长于隋唐时代。他的父亲陈惠,平时潜心学问,一生不做官,很为当时人所景仰。玄奘法师是他的第四个儿子。玄奘自幼聪明绝顶,悟性特高,深得父亲的钟爱,八九岁就开始攻读古代的经典。

中国在南北朝时代佛教大为流行,当时,出家做和尚的人很多,玄奘的二哥陈素,法名长捷,就是在东都洛阳净土寺出家。当时洛阳有四个道场,其中有不少佛学名家。玄奘的二哥对玄奘的学业极为关切,常约他到道场学习佛经。

隋炀帝大业十年,朝廷决定要度27个和尚,特举行公开考试。那时玄奘才十多岁,又因读经时间太短,没有被录取。他惆怅徘徊在公门旁边,被主考官大理寺卿郑善果看见,郑善果问他为什么要出家,他说:“我要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听到他要继承释迦的事业,弘扬世尊的遗教,又惊佩他的浩壮志气,就破例把他录取了,并向同僚表示:“我这次要度这个孩子成和尚,是因为想到诵业易成,风骨难得。我看他很有成佛的风骨,将来必能成为佛门伟大的人才。”就这样,玄奘在净土寺出家了。

玄奘在净土寺跟严法师学《摄大乘唯识论》(综合大乘要义的典型著作),兴趣极为浓厚。由于他一听就懂,再看一遍就全部记得,很使大家惊奇,于是就请他担任复述。这时他虽然还是一个小孩子,可是已经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四年后,玄奘同哥哥离开洛阳到四川。玄奘是个求知欲极强的人,他精通佛教经典,在四川已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因而又想东归访求高人,不料哥哥坚决拦阻,不肯放行。不得已,玄奘只好私自和商人结伴乘船东下,路过荆州天皇寺,讲学半年;再向北走到相州(汤阴县),向休法师质疑问难;到赵州,跟深法师学《成实论》(佛教小乘“经部”的要典);入长安大觉寺,跟岳法师学《俱舍论》(小乘“一切有部”的要典)。这些佛教经典的学习,玄奘不但耳听一遍就能完全懂得其中旨趣,目过一次就能记在心,并且还能深入钻研,领会到大家所见不到的道理。当时长安有常、辩两大德,号为佛学权威,声驰海外,从学如云,都对玄奘特加称赏,赞为佛门“千里驹”。

玄奘法师在国内遍向佛学名家学习,已精通了不少重要的经典。但他觉得这些人各擅宗派,义旨有殊,考验经典,亦不尽同。使他意识到过去的翻译,词不达意处一定很多。他认为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要解决这些疑问、求得正确理解,不到印度研究,便难达到目的。

这年秋天,陕甘一带发生霜灾,灾民四出逃荒,玄奘就乘机夹在灾民群里向西出发,决定由现在的甘肃,经新疆至印度求学。他由秦州(天水县)过兰州,到了中外通商要地的凉州(武威县)。在这里,玄奘曾接受邀请,讲经月余,西域各国的商人来听讲的很多。商人归国后多向国王称赞,所以玄奘法师的西行求法,在西域早已到处流传了。

玄奘法师进入北印度后,到处观礼圣迹、学习经典,曾在迦湿弥罗国,跟七十余岁的著名的法称法师学《俱会论》、《正理论》(都是小乘重要著作)及《因明》(印度的逻辑学)、《声明》(印度的文字文典学)。迦湿弥罗国延续着重视学术的传统,有96万字的佛教经典论文刻在赤铜上保存下来,玄奘法师为学这些经论,在那里停留了两年。

中印度是释迦牟尼佛出生的地方,佛教学术最盛,玄奘法师在这里前后游历了三十余国,停留时间也最长。

中印度的恒河两岸,有个摩揭提国,原为古代佛教的著名地方,是释迦牟尼佛成道的所在。还有弥勒、迦叶波等许多菩萨的遗迹。摩揭提国有个那烂陀寺,是全印度最大的寺院,也是全印度最高的学府。寺内有许多精通各项学术的学者,常驻一万左右的人。该寺主持戒贤法师年已一百余岁,他的道德学问为众景仰,大家不呼其名,称他为“正法藏”。寺内学者听说玄奘法师求法而来,极为感动,当即派人迎入,引见戒贤法师。

那烂陀寺内讲座每天有百余所,学习风气浓厚。国王为了表示钦重,拨出百余城邑负担供养,学人得以无忧衣食,安心向学。玄奘法师先到南部游学了一个时期,然后回寺,听戒贤法师谈《瑜伽论》三遍、《正理论》一遍、《显扬》及《对法》(即《俱舍论》)各一遍。并随时提出对其他经典的疑问,请为解释。同时他也学习婆罗门书及印度各派学说。玄奘法师在此钻研了五年,最后都能洞达词意。

但是,玄奘法师并不以此为止,五年以后,他又向南行,继续四处寻师。他在伊烂等国,从但他揭多和羼底僧诃二大德学《毗婆沙》、《顺正理》等论一年。又在南萨罗国跟一个婆罗门读《集量论》(印度因明大师陈那的代表作)月余。在驮那羯磔迦国,跟苏部底、苏利耶学《小乘大众部根本阿毗达磨》等论。游历了南印度许多国家后,玄奘才重回那烂陀寺。当他参见戒贤法师后,又听说寺西有个出家大德名般若跋陀罗的,学问很好,乃又从学两月,咨询所疑。然后特赴杖林山胜军居士处,学《唯识决择论》、《成无畏论》、《庄严经论》以及问瑜伽、因明等疑问二年,才再度回到那烂陀寺。

玄奘法师久游思归,寺内诸大德苦留不许,经向戒贤法师说明归国译经、宏扬佛学的志愿后,得到戒贤法师允许。

贞观十九年(645年)正月,玄奘法师经过长途跋涉,回到长安。从他出发到归来,已整整十八年了。带回来的东西计有:如来肉舍利(就是佛骨)一百五十粒;金佛像二,一高三尺三寸,一高三寸;檀佛像四,各高二三寸不等;银佛像一,高四尺;佛教经典,共计520夹657部。由20匹马驮来。这时,唐太宗李世民将要用兵辽东,他赶到洛阳相见,太宗亲自出迎,赐坐畅谈,殷勤慰劳,并一再劝他还俗做官,他都坚决地拒绝,表示决心从事翻译事业。

玄奘法师西行目的本在搞通佛教教义。回来后,除奉命口述,由辩机笔录了一部《大唐西域记》(本书已成研究古代西域及印度唯一重要著作),详细叙述西域和印度各国的政治、社会、风土、人情等。玄奘摆脱了一切俗务,专心于翻译事业。他先后住在长安弘福寺和大慈恩寺从事翻译工作。唐朝为提倡这件大事,曾命各地举荐通达经典的人,做他的助手。当时被荐译经的大德有沙门灵涧、道深、道因等12人;长于文辞的大德有沙门道宣、慧立等9人;长于字学的大德有沙门玄应;精通梵语梵文的大德有沙门玄谟。此外还有担任抄写事务等,共计50余人。后来唐太宗又派于志宁、许敬宗、薛元超等润色译文,范义硕、郭瑜、高若思等帮助翻译,由玄奘法师主持这一规模宏大的翻译机构。

玄奘法师先后用了19年时间(645~664)致力于翻译工作,直到去世前不久才停止,共译出菩萨藏经及《瑜伽师地论》等经典75部,计1330卷。

玄奘法师精通梵文和中文,此项工作创造了他翻译事业上空前伟大的成就。在他以前,中国对于佛经的翻译最初是“口授”,后来是“笔授”不附原文,或懂得原文而译得不成熟,自玄奘法师翻译佛经始,才是中国佛经翻译事业真正的开始。

玄奘法师的翻译态度极为谨严,当翻译《大般若经》时,梵文有20万颂,文字过于冗长,同事屡请删略,他本有接受之意,后因想到像鸠摩罗什法师那样的除繁去重,总不妥帖,还是一字不遗地把它译出来了。当时正流行晦涩难懂的骈文体,玄奘法师却毅然采用了朴素的通俗文体,因此,他的翻译不仅真实传达了佛教的内容,同时也影响到唐代文体的改革。

玄奘法师不仅把佛经译成中文,据说还曾把中国老子的著作部分译成了梵文。所以,玄奘法师不仅是古代中国最优秀的翻译家,更是古代中国第一个把中文著作介绍到外国去的文学家。

唐高宗麟德元年,玄奘法师圆寂于长安的西明寺,享年69岁。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因劳苦过甚,身体已十分衰弱,但他不肯休息,仍然努力译经,终致积劳不起。

玄奘法师的一生,恭谨好学,专心学术,不骄不谄,行藏合时,深受佛教徒和非佛教徒的崇敬。

玄奘不仅是我国佛教学界负有崇高声望的大家,而且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翻译家,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于冒险的且勇于克服困难的、在沟通中印文化上最有贡献的一个人。 mUlF2pLJmsaODFp6J65lyRWnBum7U8SeyjnYhZvMIdNXRvJ/Rw8rEXfuO9oQkC1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