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拿破仑大传
路德维希

前言

一、重点人物概况

拿破仑:生于1769年8月15日,卒于1821年5月5日。1804年称帝前,人们习惯地称他为“波拿巴”。称帝后,改名“拿破仑”。笔者在后面的叙述中,提到帝王一词,则指拿破仑。

莱蒂齐娅:生于1750年(月、日不详),卒于1836年2月2日,是拿破仑的母亲。出身于名门望族,才貌双全。

约瑟夫:生于1768年1月17日,卒于1844年7月28日,是拿破仑的长兄。仪表堂堂,风流倜傥,先被封为那不勒斯国王,后任西班牙国君。

吕西安:生于1775年5月21日,卒于1840年6月29日,是拿破仑的大弟。才思敏捷,在雾月政变中,倾全力帮助拿破仑得以执政。

路易:生于1778年9月2日,卒于1846年7月25日,是拿破仑的二弟。曾出任荷兰国君,其子即为日后的拿破仑三世。

热罗姆:生于1784年11月15日,卒于1860年6月24日,是拿破仑的小弟。曾在法国驻美洲舰队服役,1803年娶美国一女子为妻,生有一子。后在拿破仑的逼迫下离婚,继而被封为威斯特伐利亚国君。

埃利兹:生于1777年1月3日,卒于1820年8月7日,是拿破仑的长妹。被封掌管托斯卡纳。1820年患胃癌去世。

波利娜:生于l780年10月20日,卒于1825年6月9日,是拿破仑的二妹,最得拿破仑的宠爱,被誉为欧洲第一美女。

卡罗利娜:生于1782年3月25日,卒于1839年5月18日,是拿破仑的小妹。丈夫是元帅缪拉。

朱莉:是约瑟夫的妻子,即拿破仑的大嫂。

欧仁妮•德西蕾:生于l777年11月8日,卒于1860年12月17日,是朱莉的妹妹。曾是拿破仑的未婚妻,最终嫁给贝尔纳多特,并被封为瑞典王后。

拿破仑大传前言约瑟芬:生于1763年6月23日,卒于1814年5月29日,是拿破仑的妻子,即后来的皇后,但因一直没有生育,1809年无奈与拿破仑离婚。

欧仁•博阿尔内:生于1781年9月3日,卒于1824年2月21日,是约瑟芬与前夫的儿子。战场上屡立奇功,对拿破仑忠心耿耿。

奥斯坦:生于1783年,卒于1837年,是约瑟芬与前夫的女儿。丈夫是拿破仑的二弟路易,被封为荷兰王后,他们的三子小路易,日后成为法国国君,即拿破仑三世。

莱昂•德尼埃尔:生于1806年12月13日,卒于1881年4月14日,是拿破仑的长子。母亲是德尼埃尔,但该子长大后不争气,终日沉迷于女色,并在赌场中肆意妄为,拿破仑留给他的巨额家产都被挥霍干净。

亚历山大•瓦莱夫:生于1810年5月4日,卒于1868年9月27日,是拿破仑与波兰之妻生的儿子。擅长交际,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颇为深厚。

亚历山大一世:生于1777年12月23日,卒于1825年12月1日,是俄国沙皇。执政期间,与法国的战争多以失败告终,但在神圣同盟的活动中,却是个极为活跃的分子。

库图佐夫:生于1745年9月16日,卒于1813年4月16日。是俄国著名将领,多次击败土耳其军队。法国大举侵入俄国不久(1812年6月),他就被沙皇封为俄军统帅,并在战斗中击退法军。

巴克莱:生于1761年12月24日,卒于1818年5月26日。是俄国将军,在拿破仑率军入侵俄国期间,一味地强调退让,后被亚历山大起用的老将库图佐夫取代。

弗里德里希•威廉三世:生于1770年,卒于1840年,是普鲁士国君,他的叔父是腓特烈大帝。

路易莎:生于1776年3月10日,卒于1810年7月19日,是普鲁士王后,美貌绝伦。

布吕歇尔:生于1742年12月16日,卒于1819年9月12日。是普鲁士将军,人们尊称他为“无畏将军”,因为他本人虽然才不出众,但作战勇猛,从不退缩。曾在70岁高龄时还率军参加抗法战斗,最终在滑铁卢战役中打败拿破仑。

纳尔逊:生于1758年9月29日,卒于1805年10月21日。曾任英国海军司令,声名显赫。1798年,在尼罗河口大败法国海军,使其没有退路。在海战中,身体多处受伤,甚至失去了一只眼睛,右臂也被截去。1805年10月,在特拉发加战役中,他率领英国舰队大胜法、西海军,自己却不幸以身殉职。

威灵顿公爵:生于1769年,卒于1852年。是英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曾于1814年击败拿破仑,1815年6月18日,在滑铁卢战役中,再次重创法军,因此名震天下。

罗马王:生于1811年3月20日,卒于1832年7月22日。是路易丝之子,被封为罗马国君。自幼生活在奥地利宫廷之中,不幸染上家族遗传性结核病,英年早逝,死时年仅21岁。

弗朗西斯二世:生于1768年2月12日,卒于1835年3月2日。是大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执政于1792—1806年。

玛丽•瓦莱夫斯卡:生于1786年12月7日,卒于1817年12月15日。是波兰伯爵夫人,1807年曾与拿破仑在华沙热恋,并为其生下一子。

博利厄:生于1725年,卒于1819年。是奥地利著名将领,但在1796年第一次意大利战争中,败于拿破仑。

维尔姆泽:生于1724年5月7日,卒于1797年8月27日。是奥地利将领,三军统帅。1797年2月,所率部队屡受重创,73岁高龄的老将无奈地在26岁的拿破仑面前降服,将曼图亚要塞拱手相让。

玛丽•路易丝:生于1791年12月12日,卒于1847年12月17日。是奥地利大公主,1810年与拿破仑结婚,生有一子。1814年,因拿破仑退位,母子被人挟持,从此离开拿破仑。

梅特涅:生于1773年5月15日,卒于1859年6月11日。是奥地利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从政数十年。曾组织反法同盟,重创拿破仑,使得濒临灭亡的奥地利又获得了新生。

小克勒曼:是元帅大克勒曼的儿子。马仑哥战役中,曾率领骑兵大败敌军,作战勇猛,与缪拉不相上下。

巴拉斯:生于1755年6月30日,卒于1820年1月29日。是法国政治家,在大革命中扮演恐怖分子角色,于1794年发动热月政变。为官期间,腐败不堪,贪污受贿,无所不能,而且生活作风糜烂,拥有众多情妇。唯一的可取之处是发现并提拔了拿破仑。

塔列朗:生于1754年2月2日,卒于1838年5月17日。身兼政治家、外交家双重身份,在法国颇有名气。不仅在拿破仑当权时地位显赫,波旁王朝复辟,甚至在路易•菲利普政府中,也是举足轻重的人物。

富歇:生于1759年5月21日,卒于1820年12月25日。是法国政治家,组织创立了法国警察,本人为雅各宾党。1794年参与热月政变,并支持拿破仑的雾月政变。被拿破仑封为警务司令,但其忠心欠佳。滑铁卢战役后,担任临时政府主席,拿破仑被其逼迫离开法国。

贝尔蒂埃:生于1753年11月20日,卒于1815年6月1日。是拿破仑手下最有才华的参谋,被任命为元帅、亲王。

奥热罗:生于1757年10月21日,卒于1816年6月12日。被拿破仑封为元帅、伯爵。曾于1797年9月发动果月政变,但此人厌战情绪明显,在拿破仑初次退位后,效职于路易十八。

马塞纳:生于1758年5月6日,卒于1817年4月4日。被拿破仑封为元帅、亲王,并被其誉为功绩最大的人。

贝尔纳多特:生于1763年1月26日,卒于1844年3月8日。被拿破仑封为元帅,并深得其喜爱,妻子是拿破仑当初的恋人欧仁妮•德西蕾。1810年8月,受封为瑞典王储,即后来的查理十四世。

波尼亚托夫:生于1763年5月7日,卒于1813年10月19日。是波兰国君的侄子,被封为亲王,曾给拿破仑做了两天的元帅。

内伊:生于l769年1月10日,卒于1815年12月7日。作战勇猛,无人能比。被拿破仑封为元帅、伯爵、亲王。

苏尔特:生于1769年3月29日,卒于1851年11月26日。被拿破仑封为元帅、伯爵。在滑铁卢战役中,任参谋长,他没有很好的军事才能,做事拖拉,下达的命令内容不明确,并因此而贻误战机。

缪拉:生于1767年3月25日,卒于1815年10月13日。是法国元帅,妻子是拿破仑的小妹。1808—1815年,被封为那不勒斯国君。

莫蒂埃:生于1768年2月13日,卒于1835年7月28日。法国的每一次革命战争,都亲身参与,拿破仑封他为元帅、伯爵。

拉纳:生于1769年4月11日,卒于1809年5月23日。立有卓著战功,为人秉直,是第一个为了拿破仑的伟业战死沙场的元帅。

达武:生于1770年5月10日,卒于1823年6月1日。被拿破仑封为元帅、伯爵、亲王。为人忠诚,竭尽全力效忠拿破仑,心思缜密,立有无数战功。

马尔蒙:生于1774年7月20日,卒于1852年3月2日。与拿破仑是战友,两人情同手足。他久经沙场,是拿破仑最信任的人,被封为元帅、伯爵。

格鲁希:生于1766年,卒于1847年。他是拿破仑封的最后一位元帅,身为骑兵统帅,立有显赫战功。但在1815年6月的滑铁卢战役中,因他指挥的援军未能及时赶到,造成了全军最终的惨败。

迪罗克:生于1772年10月25日,卒于1813年5月23日。是法国将军,深得拿破仑的信任。为人有大将风范,极具儒家风度,对拿破仑毫无二心,被封为宫廷总监。

科兰古:生于1773年12月9日,卒于1827年2月19日。与拿破仑是朋友,而且交情深厚,是法国的将军,擅长外交,被封为公爵。

卡尔诺:生于1753年5月13日,卒于1823年8月2日。在法国大革命期间,他的军事、政治才华充分地展现出来。

拉斯卡斯:生于1766年6月21日,卒于1842年5月15日。出身于法国贵族,曾经流亡国外,后被召回。他对拿破仑赤胆忠心,带着自己的儿子跟随拿破仑流放,寸步不离其左右。著有《圣赫勒拿岛回忆录》,书中详述了拿破仑在岛上流放时所过的非人生活。

梅内瓦尔:生于1778年,卒于1850年。是拿破仑的秘书,对其忠心不二。后随玛丽•路易丝到维也纳。1815年5月回到法国,为了纪念拿破仑,著书《忆拿破仑》。

贝特朗:生于1773年3月28日,卒于1844年1月31日。是法国将军、伯爵。多年追随拿破仑,1815年携家眷同拿破仑一起流放到圣赫勒拿岛,直至拿破仑去世。著作《札记》中,记录了拿破仑最后7年中的大部分言论。

蒙托隆:生于1783年,卒于1853年。是法国将军、伯爵。1815年,带家属随拿破仑一起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拉法叶特:生于1757年9月6日,卒于1834年5月20日。是法国著名政治家,而且参与了美国的独立战争,号称“两个世界的英雄”。

克莱贝尔:生于1753年3月9日,卒于1800年6月14日。是法国将军,在1794年6月26日攻克比利时的战役中,立下奇功。拿破仑远征埃及时,他战功卓著,被封为驻埃及法军司令。

古尔戈:生于1783年11月,卒于1852年7月25日。是法国将军,曾和拿破仑一起征讨俄国,在1814年的战争中,使得拿破仑死里逃生,1815年,他主动追随拿破仑流放到圣赫勒拿岛。

施泰因:生于1757年10月26日,卒于1831年6月29日。普鲁士人,被誉为19世纪最伟大的政治家,通晓法律、经济、历史等多门学科。曾担任税务大臣,1804年提出改革体制的建议,此举激怒了普鲁士国君,后来无奈流亡俄国,被沙皇聘为顾问。

查理大公:生于1771年9月5日,卒于1847年4月30日。是奥地利国君的胞弟。被封为陆军司令,在军队中实行改革,效果很好。曾经战胜过法国军队。

施瓦岑贝格亲王:生于1771年4月15日,卒于1820年10月15日。是奥地利元帅。自1792年之后,每一次的反法战争都亲自参加。曾被封为奥地利驻法大使,并为拿破仑与路易丝主持了婚礼。

若米尼:生于1779年3月6日,卒于1869年3月24日。是瑞士的军事家,理论性强,曾效力于拿破仑,但后来倒戈投降反法同盟。

二、作者自述

一个人的生命历程是与同时代的大背景相联系的,但我们不能因此把人物的历史与社会的历史等同起来。因为二者有着显著的区别。因此,在记载这二者时,写作手法也是迥然不同的。想要混淆二者,使之结合成一体的想法,显然是不可实现的。普鲁塔克普鲁塔克(467—1207):罗马人,是希腊传记作家、伦理学家。著作中《希腊罗马名人比较列传》最著名,被后人广为传诵。倾力于人物传记,而卡莱尔卡莱尔(1795—1881):苏格兰人,是散文作家、历史学家。著有《法国大革命》等著作,曾被聘为爱丁堡大学校长。则注重史实,两位大家各自著书立说。不过,在我看来,后人中到今天还没有谁能够与普鲁塔克齐名。

人物传记,不是历史学家的研究范畴,但同样要求素材的真实性。那些文人墨客喜欢戏说历史人物,甚至会写出四不像的东西,还自称为“历史小说”。对此,歌德与拿破仑观点一致,认为这样的东西毫无脉络可言,一切都乱糟糟的。

如果一个人的行大于言,那么,想要为这个人作传就会更加不易。历史上的风云人物:恺撒恺撒(公元前100—公元前44):古罗马人,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是他,改变了希腊至罗马的历史。与庞培、克拉苏并称为前三雄。著作有《高卢战记》、《内战记》。其“吾至,吾见,吾胜”的名言被后人广为传诵。腓特烈大帝腓特烈大帝(1712 1 24—1786 8 17):普鲁士国君。最主要的言论为“国君,应该是人民的第一公仆”。他禁止在审讯过程中拷打人犯,宣扬人人平等。著作有《反权术主义》。在他的带领下,普鲁士赢得“天下无敌”的美名。和拿破仑,都曾因为战场上的战无不胜而成为万人之首,但是,时至今日,这些战役的意义已经显得没那么重要了。曾经轰动一时的法萨卢斯战役法萨卢斯战役(公元前48年8月9日):是古罗马内战中的决定性战役。恺撒率军大败庞培,而自己的军队只伤亡了二百多人。他看到战场上尸横遍地,说:“他们自寻死路,活该!”、罗斯巴赫战役罗斯巴赫战役(1757年):普鲁士军队大获全胜,奥地利士兵溃不成军。和奥斯特里茨战役奥斯特里茨战役(1805年12月2日):这是拿破仑执政一周年纪念日,他率领法军,在摩拉维亚小镇大胜奥地利俄国联军,此战也被称为“三皇之战”。联军伤亡惨重,拿破仑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大概只有酷爱军事的人才会有兴趣谈起了。如果前面提到的三位统帅只是一介武夫,别无所长,那就同克拉苏克拉苏(公元前115—公元前53):古罗马人,是政治家、商人。在苏拉夺取政权中为其效力,并击败了斯巴达克领导的奴隶起义。他本人因此成为一方首富,公元前54年,在一次战役中横死疆场。赛德利茨赛德利茨(1721—1773):腓特烈大帝执政时,被封为骑兵统帅,作战勇猛。1757年,在罗斯巴赫战役中,因战功显赫,被提升为西里西亚骑兵总监。和马塞纳马塞纳(1758—1817):法国人,是大革命时期的著名将领。拿破仑评价他为功绩最大的元帅。没有两样了。唯有他们的政治天赋,才能让他们风姿卓越。因为政治家将影响到世界的风云变幻。

我在努力寻找一种途径,即通过对拿破仑心路历程的描述,让世人更加清楚地认识他,了解他。因为,他的政治生命是与个人的人格紧密相连的。他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在政坛上呼风唤雨,这一切,都在他身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迹。而在此书中,那些辉煌的战役,各国的纷争,都不是最主要的,如同天气总会变化一样,我们无须去注意。但是,他与家人的喜怒哀乐,他脸上表情的每一次变幻,都是他人格的间接反映。

在教科书里,我们通常所能见到的,是拿破仑在历史舞台上的出色表演。不过,在本书中,他的这些丰功伟绩,将被尽可能地压缩。读者在此会看到更多的,他那些曾经被历史学家,军事学家,包括政治家所忽略的东西。我要倾力展现的,绝不仅仅是那些法国作家曾经描述过的“拿破仑”,我所要做的,是让大家真正地走近拿破仑,换一种全新的角度来审视他。本书尽可能多地截取了他一生中的小插曲和片断作为切入点,以此来向世人展示一个真实的人物。我会带领读者一步步走进拿破仑的内心世界,在此,他的果敢与柔情,他的成功与失落,他的一切一切,都将毫无保留地显现在读者面前。所以,我在书中没有花费力气去描写诸多的元帅与将军,因为这些对于我们了解拿破仑的内心世界作用不大。

为了将拿破仑有血有肉的形象真实地再现于读者眼前,就让我们跟随他人生的脚步,一起感受他的成长与变化吧。这样,我在书中尽最大可能用拿破仑本人的原话来说明问题。因为由自己来介绍自己,是对自己最好的而且最真实的评价;或许这其中会有不妥之处,但即便如此,哪怕是他在说谎,也是给世人展示了一个真实的自己。当然,我不得不把自己当做什么也不知道的人,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把自己作为局内人,跟着主人公一起喜怒哀乐。因此,我和拿破仑有着真诚的情感交流,使他的内心世界再无秘密可言。当我作为局外人的身份,冷静地评价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时,已经是本书的结尾了。正如旁观者清。唯此,才能公正客观地给他定论。

在保持史料的真实基础上,我力求语言生动,给读者带来一个血肉丰满的拿破仑。所以,我认为书中所描述的每一事件,都有其发生的必然性,不会随机出现;我也不想去对其进行加工或改造,更不会趋炎附势于某一说法;当然,可能会为了叙述的需要,省略一些事件。

可以肯定,书中除了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其余资料都是无可争议的史实。正如歌德在评价布里昂的《忆拿破仑》时所说:“那些新闻记者、史学家和诗人,花费了诸多力气造就的戴满光环的拿破仑,在此书无可争议的写实面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不过,拿破仑的伟大形象,却因此更加明朗。我们不得不承认,真实才是最有说服力的,只有勇敢的人才敢于把它说出来。”

拿破仑的一生,对于整个历史长河来说是短暂的,但是,他的生命历程如同史诗一般;那深刻的底蕴,肤浅的人根本不可能体会,只有崇尚真实的人才能走到他的内心深处。他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用一生写就了生命的悲歌。在他身上,我们会看到自信和勇气,激情与幻想,勤奋与斗志,而他也凭借这些,使自己的人生达到辉煌。今天,世界充满着变化,无数的机遇,只有那些有卓越才能的人才能得到。全欧洲的热血青年们,没有谁比拿破仑更适合做你们的榜样了!他在所有的西方人中,独一无二,在历史的舞台上呼风唤雨,掀起狂风巨浪,并为之付出了毕生的代价。 cZe6hD6QJ6QHgABQ7OuYYVhtNLEIn7TOFBuHgLH5bxGhvaFpt2+tIMrF16wy39M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