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方式篇

情感代替理智,一溺爱二打骂三放任

孩子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生活在敌意之中,他就学会了争斗;如果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如果生活在暴力之中、地狱之中,他就会成为魔鬼!

——教育研究者

一切教育都是理性行为,家庭教育也不例外,而且是充满情感的理性行为。如果情感冲淡理智,甚至失去理智,就必然发生违背规律的非教育行为,甚至于反教育的行为,达不到教育的效果。而这是目前家庭教育中比较普遍的一个问题。

比如,有的父母认为“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人,不打不成才”,“打是疼,骂是爱,气极了,拿脚踹”,“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有的父母对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喜欢吃什么就给什么,一味迁就溺爱孩子;有的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加约束,任其自然发展。

把孩子一“托”了事

很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进了名园、名校,将来就能出人头地,有些家长会认为全托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小霞的父母因忙于工作,平时无法腾出更多的时间照顾小霞,把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看管,又怕老人把孩子惯坏了,另外也担心增加老人的负担,于是便考虑将小霞送去上“全托”。对此,小霞的爷爷奶奶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孩子这么小就上“全托”,实在是太可怜了,不如让孩子就近入托,由他们天天接送。可小霞的父母看到周围那么多人都将孩子送入“全托”,更坚定了送孩子寄宿的想法。为此,小霞的父母和爷爷奶奶闹起了矛盾。

抚养教育孩子是全方位的一项事业,培养自理能力、学习交往能力,不上全托也一样可以做到,养育儿女永远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培养孩子是家长应担负的主要责任,不要把孩子推给幼儿机构,自己回避责任。因此,如果你不想让孩子觉得自己是父母双全的“孤儿”,请谨慎从事。

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

初一(3)班开完了家长会,王辉的母亲被老师留了下来。王辉近来经常逃课,而且他上课老心不在焉,喜欢讲话,不遵守课堂纪律,成绩不断下降。老师了解到,王辉的父母都是个体户,平时忙于生意,很少有时间照顾孩子,于是要求王辉的父母不能只要钱不要孩子,应当加强对孩子的管教,配合学校一起把孩子教育好。听了老师的话,王辉的母亲心里很不高兴,很不客气地回敬了年轻的女老师一句:“孩子既然送到了学校,交了学费,就应当由学校来管;学不好,那是学校的责任,怎么能赖到我们做父母的身上来呢?”

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父母,为了生活,为了赚钱,真是含辛茹苦、狂命奔波。到了晚上,就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倒头就想睡觉,无暇顾及孩子。很多父母存有王辉母亲那样的想法,自己太忙,没时间管孩子,既然把他(她)交给了学校,那就让学校去负责吧。自己的责任就是让孩子吃饱,穿好,尽量满足他(她)在物质方面的需要就行。

就在我们国家的一些父母把教育自己子女的责任推给学校的时候,在西方的一些国家,比如英国,“家庭学校”正在兴起。现代社会中,家庭在孩子教育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作为父母,你一定要知道:家庭——永远是人类的终身学校,如果把教育子女的责任推给学校,那你就犯错了,而且是大错特错!

认为“树高自然直”

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家长只顾自己,不关心孩子成长,放任自由发展,认为“树高自然直”,平时只管孩子的吃穿,把教育的责任完全推给社会和学校,对子女的事情漠不关心,更不用说感情交流。这样家庭中,父母与孩子往往容易产生感情上的隔膜,孩子经常会感到孤独无依,生活空虚,无所寄托,常常混迹于街头巷尾,很容易染上偷、赌等不良习惯,走上违法之路。

一些青少年之所以陷入违法犯罪的泥坑,除青少年自身的思想品德、文化修养等社会方面的原因外,家庭教育不当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客观因素。

为了使孩子能德、智、体、美、劳健康全面地发展,父母应注重素质教育,针对目前德育工作的薄弱,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情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德育工作,树立孩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过分溺爱孩子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做“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自感特殊,习惯于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这样在百依百顺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当步入社会以后,或是在复杂而正常的社会生活中会失去生活的勇气,或是走上反抗社会,铤而走险的道路,这样反而害了孩子。因此,家长们不要过分溺爱自己的孩子。

娇生惯养孩子

外国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4口之家,有父亲,继母,前妻所生之女和继母带来的女儿。继母一反常态地对前妻所生之女十分娇惯,让她过着悠闲自在,舒适安逸的生活;而对自己所生的女儿却严加管教,让她成天在田地劳作,劳累终日,毫不怜悯。于是这位继母受到了村民的崇敬。后来,有一位年轻英俊,聪明勇敢的王子,对继母所生的勤劳善良,心灵手巧,聪明智慧的女儿一见钟情,而轻蔑地拒绝了前妻所生的娇惯、愚笨、游手好闲的女儿的求爱,至此大家才明白了这个不寻常的继母的害人之意。这则故事说明,不同的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继母对前妻之女的爱,实际上是一种迫害,过分宽容和放纵,表面是爱,实际是害了她,而对自己生的女儿才是真正的爱。

父母在教导孩子时,一定要把爱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要掌握好爱的分寸,同时要把爱和管教结合起来,做到爱而不娇,教而有方。千万不能溺爱孩子,娇惯孩子。

把孩子扔给祖辈不管

现实中,往往有些父母,因为各种原因,把孩子完全托付给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教育,也乐得自己轻松、清静。有时,祖辈无原则的“隔代亲”,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很多问题。

祖辈对孩子的疼爱往往带有溺爱的成分,对孩子呵护有加、事事包办代替,不注意管教和培训孩子的自立能力。所以,祖辈带出来的孩子多有娇气、任性、缺乏自我控制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的问题,不利于孩子独立意识、行为能力和责任感的建立和发展。

如果父母确实无法独立完成教养孩子的任务,需要祖辈来帮助时,也应该尽量创造条件多与孩子在一起,关心和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需要,而不要把孩子推给老人就撒手不管了,只是在发现孩子的问题时批评和训斥孩子。

纵容孩子贪吃

有些母亲过于溺爱孩子,总是毫无节制地让孩子进食,从而让孩子养成了贪吃的恶习。或许认为让孩子多吃东西是为了增加孩子的营养。父母只想到为了加速孩子的成长,为了使他们的身体变得强壮,必须给他们加强营养。所以,这些父母只要听说有什么食品能强身健体,就不惜一切代价地为孩子买来,毫无节制地灌进孩子的胃里。其实,贪吃并非是孩子的天性,而是由于父母的无知和纵容所致。很多孩子往往不知饥饱,因贪吃而得病,在这种不合理的状态中,即便实施了早期教育或其他什么教育,也是白费。

尽管这种不理智的做法会对孩子产生这么多负面影响,但不幸的是,很多父母对此并未特别在意。很多父母就是用他们这种“爱心”对待孩子,这种做法愚蠢透顶。

父母的“爱心”实际上害了孩子。其实,纵容孩子贪吃的想法是大错特错的,因为贪吃会使孩子食欲紊乱,消化不良,影响肠胃,反而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甚至还会使他的大脑也得不到很好的发展。有规律地进食有利于增进孩子身心的发展。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无止境地给孩子撑起保护伞

有位美国人在对比中美两国教育孩子的异同时,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学步的孩子一旦摔倒了,中国人是把他扶起来,而美国人是让他自己爬起来。如果说美国孩子一生下来就独立生活,未免夸张。但是像中国那样,被母亲抱在怀里拍着、哼着、走着,或者骑在大人脖子上逛公园,美国孩子没有这种福气。

美国母亲对待孩子的方式对于今天许多给孩子以“溺爱”的中国母亲来说,应是一剂苦口良药。“溺爱”是一种错误的爱的表达方式,对于孩子今后在社会上立足无一利而有百害。

不要一味地给孩子撑保护伞,只有经历风雨考验的孩子,才能成为有用的人。所有的母亲们应该知道,爱孩子,这是动物都有的本事,可是对孩子施以真正的爱,却只有人类才会做到。

与孩子有冲突往往妥协退让

父母与子女之间发生冲突时,双方都有责任,往往是相互不理解造成的。这时,只要其中一个人退出争吵,另一个人也就“孤掌难鸣”了。如果父母撤离“战场”,那么孩子也就变成“孤军”了。

首先必须了解孩子的动机。孩子从小就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和优越感,本能地用各种小手段来达到控制大人尤其是母亲的目的。父母如果屡屡让步妥协,孩子的自我中心思想就会越来越膨胀,变得十分任性,在家里就会越来越多地与父母发生冲突。因此,父母不可太过迁就孩子的任性行为。

当冲突发生时,可以采取“无为而治”的方法,既不动怒也不理睬,让孩子自讨无趣,没有人参与,没有观众,他自然就会偃旗息鼓了。“无为而治”,它看似淡泊无为,实质却深含哲理,运用到教子上,能使家庭和睦,纷争减少,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孩子的好性情。

轻易迁就孩子不合理要求

小米从学校一回家,放下书包就坐到了电视机旁,开始看他最喜欢的动画片。妈妈走过来问他:“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还没有,我先看会儿再写。”“那你先看10分钟再做,好不好?”“嗯。”小米盯着电视机回答了一声。10分钟到了,妈妈又来到小米身边:“小米,该做作业了。”“妈妈,我再看5分钟,好不好?”“就5分钟。”妈妈只好回去做自己的事了。5分钟很快到了,“听话!时间到了。”“不,我就是要看。”妈妈火了,把电视关上,从小米的书包里把他的作业本拿出来,放在他面前。可是小米却两眼看着窗外,一动也不动。“还不快点做。”妈妈高声叫道。

可是小米一点儿反应都没有,妈妈也拿他没办法。

对孩子不要一味迁就,要做到坚持原则,迁就和顺从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实际上是助长他们的“自我为中心”,容易使孩子变得自私自利。因此,父母要拒绝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让孩子明白,在这个世界上,不可以为所欲为,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望。

母亲过分袒护孩子

在母亲对孩子的态度中,袒护的现象比比皆是。

晚上,回家的途中,母子俩边走边说白天的见闻。

孩子:“妈妈,今天在幼儿园,有个小朋友打我了。”

母亲:“是吗?快告诉妈,打你哪了?疼不疼?”

孩子:“不疼!”

母亲:“那你为什么不打他呢?是不是他先打的你?”

孩子:“不是。是我先抢他的座位,他不给,我把他推倒了,他就打了我,老师批评了我俩。”

母亲:“什么?你挨了打,老师还批评你?下次,不用跟老师说,谁打你,你就使劲打他,不能让别人欺负你,知道吗?”

孩子:“可是,我们老师说,打人不是好孩子,互相谦让才是好孩子。”

母亲:“……”

这种过分袒护孩子的行为易导致孩子自私的性格,影响他的人际关系,更为重要的是阻碍了孩子的社会性发展。所以,母亲应该改变这种过度的亲子意识,站在一个比较客观的立场,判断孩子的行为以实施正确的教育。

对待孩子过度严厉

有些母亲认为对孩子训斥、恐吓、打骂才是爱孩子,尤其是一些父亲,更以为如此,殊不知他们的这种过分严厉使他们走向了与溺爱对立的另一个极端。

这种爱的方式主要表现为:

打骂威胁:部分母亲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物品看待,完全忽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动辄就打骂、吼叫,甚至威胁送派出所、公安局。

无故斥责:自己不顺心就拿孩子出气,孩子的一切言行,都在其训斥之列,无休止无理由地训斥孩子,这也不对,那也不对。

蛮横专制:在家里,孩子的一切言行都必须听她的,不许孩子稍有越轨行为,好发号施令,指手画脚、高嗓门,希望孩子服服帖帖,唯唯诺诺。

由于以上几种不正确的爱孩子的方式,会使孩子成为冷漠的孩子。这样的孩子由于从小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感觉不到母亲的和蔼可亲之处,容易对周围的人或事采取冷漠和无动于衷的态度。

建议父母多跟孩子说道理,不要用打骂、斥责的方式对孩子,因为打骂对孩子会有很大的影响。平常父母要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用讲道理的方式教孩子会较为适当。

认为“树不修不成料,儿不打不成才”

在中国,自古以来父母对孩子最拿手的教育方法就是打。“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树不修不成料,儿不打不成才”,“棍棒底下出孝子”,这都是历史上相传的教子经验。孩子犯了错,一些脾气暴躁的父母在恨铁不成钢的恼火下,失去理智地对孩子进行打骂,想以此来促使孩子改正错误。

然而,打骂这种粗暴的教育方法,不但不能达到父母的教育目的,而且会使孩子形成说谎、冷漠、孤僻、仇视、攻击等心理问题,而这些,往往会成为孩子日后不良行为,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根源,也会造成孩子出走、自杀等令父母终生遗憾事情的发生。

心理学实践证明,存在心理问题的孩子,大多是因为父母采取了“单向教育”,他们不了解孩子的内心,刻板的说教、粗暴的打骂、无情的强制、精神的虐待,不仅恶化了亲子关系,还让孩子丧失了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个性的健全发展。

当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父母应耐心细致地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告诉他哪儿错了,为什么错了,同时还要告诉他,同样的错误不要重犯,要及时地纠正,要吸取教训。切莫用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认同“棍棒底下出才子”的观念

父母教育孩子的错误观念以及由此导致的错误家教方法,不仅不能纠正孩子的缺点,反而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而抱着一味批评和指责,认为“棍棒出才子”,企图用这种压力迫使孩子改正缺点、错误的想法也是错误的。这种做法,往往使孩子越来越没有信心。

孩子总会渐渐长大的,特别是进入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逆反心理会越来越明显,故意不听话,甚至与父母对着干的情况时有发生。这种情况如果单纯归为孩子的缺点显然不太科学。对此,父母究竟应该怎么办?不少父母采取强制孩子服从的办法,坚决不允许孩子的不顺从行为,这是不恰当的。强制服从,即使孩子表面上屈服了,但他们的心里是不服的。心理压抑久了,总有一天要爆发,到那时,酿成大问题,后悔可就晚了。

错误的方法只能得到错误的结果,因此,每一位做父母的,在抱着教育孩子改正缺点、发扬和光大优点的美好愿望的同时,千万不要一相情愿,不讲科学,采取这些错误的方法来教育孩子。

父母要像天使一样悦纳孩子的缺点,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更好地改掉缺点,养成更多的优点。

采取严厉的暴力行为

天下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然而并非每一位父母都知道自己的子女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父母。因此,很多父母对子女的教育陷入了误区。

2002年11月12日中午,在湖北武汉,父亲去接11岁的儿子夏某放学回家,得知孩子因贪玩逃学没去上课,书包也被没收了,父亲一怒之下,用尼龙绳将儿子五花大绑地悬空吊在暗楼的横梁上,然后去取书包。半小时后回来时,儿子已经瞳孔放大、气绝身亡。

2002年11月25日在辽宁沈阳,8岁男童王某比较淘气,父亲让他学习,他跑出去玩,事后生怕父亲责怪,当晚跑到奶奶家住宿。

第二天父亲让儿子罚跪,一会儿又发现儿子坐在地上玩耍,盛怒之下,父亲拳打脚踢,将儿子狠狠打死。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容易冲动、喜欢对孩子报以拳脚的父母们一定要引以为戒,摆正自己的心态,不要粗暴地对待孩子。否则,一失足成千古恨。

孩子经常受到大人的恐吓

当孩子调皮捣蛋时,家长为了制止孩子胡闹,经常恐吓孩子说,“你再闹就让老虎把你吃了”,“你再不听话,晚上魔鬼会把你抓走的”等等。虽然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能让孩子安静下来,殊不知,这些话对于一个辨识能力不强的孩子来说,会带来相当大的心灵创伤。

要让孩子自信有激情,家长首先必须纠正经常吓唬孩子的做法。家长要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外出活动及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尤其是由祖父母、外祖父母带养的孩子,更应从家庭的小圈子里解放出来。应经常带孩子到公园或其他公共场所去,让他们走向社会,接触外界,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家长还应带他们走亲访友,去各地旅游,以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知识。

有些孩子本来就性格内向懦弱,不喜欢多说话,更不善于争辩,尤其在陌生人面前、大庭广众之中,更是如此。如果你再经常吓唬他,势必会影响其健康成长。对于这种孩子,家长应多为孩子创造条件,为其提供大胆讲话的机会。

家长动不动就训斥孩子

许多家长都望子成龙,对孩子要求很苛刻。当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家长的愿望时,家长就会严厉地训斥孩子,骂孩子没有本事,甚至体罚孩子。这样做会大大地挫伤孩子的自信心。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多利用时间好好学习,把孩子管得过死,甚至剥夺了孩子除学习以外的一切自由。长期发展下去,孩子的活动范围就特别小,甚至不敢和人打交道,怯懦的性格就慢慢形成了。

家长要让孩子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让孩子有充分发挥的余地。适当的时候要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使孩子敞开胸怀,开阔眼界,还要教给孩子适当的技能,如唱歌、绘画、手工等,使孩子坚信自己并不笨,从而增加自信心,敢于参加小伙伴的活动。

碰到事情,家长可以多问孩子:“你看怎么办?”如果孩子说得对,家长应大加赞赏,给孩子以鼓励,使孩子获得自信和勇气。如果孩子说得不对,或表达得不确切,也不要责怪孩子,不要让他感到难为情,应指导孩子,让他自己思索为何说得不对。这样,可不断提高孩子说话的能力,克服孩子懦弱的性格缺陷。

家长对孩子的爱太多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许多家长疼孩子疼得太过分,对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揽。有人这样描述一些溺爱孩子的家长的举动:“饭不用他自己盛,生怕烫着;苹果不用他自己削,生怕伤着;路不让他多走,生怕累着;高处不让他去,生怕跌着;学骑自行车,父母双双跟着扶着,生怕摔着……”这样做实际上是在暗示孩子,你什么都不能做,孩子自然就对父母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心理。

家长应培养孩子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们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一味包办,而要让他们自己想法解决。当然,开始时父母要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处理各种事,不能一下子就不管不问使孩子手足无措,以至于更加胆小。

父母应该充分地意识到对孩子的溺爱、娇宠,只会造成孩子怯懦、任性的性格。父母要树立起纠正孩子怯懦性格的信心,要认识到只有教育得当,才能使年幼的孩子得到健康发展。

过分保护或粗暴让孩子怯懦

过分保护型与粗暴型的家庭教育方式都可能造成子女怯懦的性格。前者,家长代替了子女的思想和行为,子女缺乏经验,生活办事能力差,单纯幼稚,遇事便紧张、恐惧、焦虑。后者,家长剥夺了子女思维和行动的机会,子女时常担心遭批评和斥责,遇事便紧张、焦虑、消极、被动。有些家长对儿童的胆小不加引导,孩子见到生人或到了陌生的地方,便习惯性地害羞、躲避,没有自信心。孩子进入青春期后,自我意识逐渐加强,敏感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希望自己有一个“光辉形象”留在别人的心目中,为此,他们对自己的一言一行非常重视,唯恐有差错。这种心理状态导致了他们在交往中生怕被人耻笑,因此表现得不自然、腼腆。久而久之,便羞于与人接触,羞于在公开场合讲话。

让孩子勇于和别人交往。让孩子向经常见面但说话不多的人如邮递员、售货员等问好;与人交往,特别是与陌生人交往,要善于把紧张情绪放松。让孩子使用一些平静、放松的语句,进行自我暗示,这样能起到缓和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的作用。

不准孩子哭,认为哭是懦弱的表现

孩子的成长需要欢乐、轻松,但实际上,令家长揪心的是孩子的哭声,从一出生起,哭声就陪伴着孩子。那么,如果孩子今天为这个哭,明天为那个哭,一哭你就慌了,怎么办?怎么才能让他不哭,让他都是笑声而不是出现哭声?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孩子没错,家长认识有误区。有些家长认为哭是懦弱的表现,特别是对男孩子,认为男孩子就应该坚强,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孩子一哭,就马上制止,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而这种做法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

哭能很好地调节人的情绪,哭是最好的心理治疗方式。如果强忍情绪,压抑下去,积累到一定程度,情绪是会爆发的,这样对人的伤害是非常大的。而且孩子可能因为服从家长的权威,说不哭就不哭了,将难过的情绪压抑到内心深处,但压抑了情绪,并不表示情绪消失了,日积月累,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问题。

无原则地为孩子辩护

有的家长只喜欢听别人夸奖自己孩子的好话,而听到别人提及自己孩子的缺点、错误则一脸不高兴,甚至无原则地为孩子辩护。孩子之间发生争吵,总是千方百计地庇护自己的孩子,这样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幼儿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父母的态度往往是孩子判断是非曲直的依据。父母对子女的缺点和过失不批评,就等于默认,这样会使孩子是非不分,以致助长错误的发展。父母千方百计为孩子的错误开脱,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对别人的教育劝告无动于衷,甚至形成知错不改、明知故犯的坏习惯。

过分庇护孩子,孩子会把家长当做保护伞,做错事就找家长庇护,久而久之会养成不讲道理、专横的坏习气,助长孩子的依赖心理,会妨碍孩子独立自主个性的形成和与人交往能力的锻炼。

纵容孩子的任性

在现在社会中,任性可以说是独生子女的通病。

5岁的芳芳聪明可爱,乖巧的时候,也着实惹人喜爱。由于芳芳能歌善舞,语言表达能力强,在家里,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都争着疼爱她。可是,芳芳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太任性。在家里随心所欲,什么事情都得依着她,稍不如意,她就会大发脾气,哭闹不止,谁的话都不听。为此,她的父母伤透了脑筋。尽管他们一再告诫她“你下次再也不许重犯了”,可不愉快的事情还是不断发生着。这天一大早,妈妈因为着急去上班,就匆忙帮芳芳把尿盆倒掉了。芳芳的脾气立刻又上来了,号啕大哭:“你为什么要倒尿盆?这是我自己的事情!”她的脾气越来越大,没完没了,眼看着妈妈上班要迟到了,那也不行!最后还得是大人让步,哭得一抽一噎的芳芳,拿着尿盆走进厕所,从抽水马桶里舀回“该自己倒的”尿,重新倒一遍,才算完事!

任性作为一种不良的性格,除了与天生的秉性有关以外,最主要的是与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关。孩子小的时候,常常有不合理的要求,父母觉得孩子小,不懂事,就迁就他,时间长了,就会形成孩子放任自己的心理定式,习惯于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并要求他人服从自己。所以,父母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把握爱的尺度,不要过分地、没有原则地宠爱孩子。

孩子发脾气,自己的脾气更大

孩子和成人一样,有着自己的个性与脾气,但是过于频繁地发脾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坏脾气”了。

脾气不好,往往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因此,父母一定要从小纠正孩子爱发脾气的毛病,但是有些父母的方法相当不可取,一看见孩子要发脾气,自己先大发脾气,想以此把孩子镇压下去。虽然这种方法可能有效,但是,这绝对不是改变孩子发脾气的最好办法。

正确的做法是,父母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家长碰到孩子发脾气时,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先发一顿脾气,或是对孩子的行为过多责难,或是实行体罚,那样做效果只会适得其反。心理专家认为,心病还需心药治。对孩子的坏脾气,父母只有通过沟通交流,慢慢地开导,才能予以有效的化解。

教育孩子,应当有一点“雅量”,即容人之量。心理容量大的人,能尊重理解别人。而心理容量小的人,承受刺激量也小,往往会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发雷霆。

失去控制对孩子大吼大叫

当孩子犯了错误或做出一些令父母难以接受的行为时,有些父母一时过于激动,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打断甚至不听孩子的解释,对孩子采取训斥或粗暴的打骂。的确,孩子在父母的大吼大叫下,或许会表现得听话、服从,但这样的手段会使父母逐渐无法控制局面。这种做法会让孩子受到惊吓,影响稳定的情绪和心理发育。逐渐就会使孩子有错也不向父母说,采取隐瞒、撒谎等方法来逃避父母的斥骂,久而久之也会像父母一样以同样的手段对待别人。

所以,父母在和孩子的谈话中,如果孩子的意见和自己有冲突时,千万不要失去控制大吼大叫,应该冷静地分析一下孩子的意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的要给予支持,如果是错误的,父母应该在商讨的气氛中用温和的态度给孩子分析,切记不要一味地否定孩子的意见,不然会使孩子形成沉默寡言的孤僻性格。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不仅影响孩子智力发展和学习,也影响孩子其他能力和人格的发展。如孩子的社会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主能力、独立能力等。人的这些能力是在童年时代奠定下基础的,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对孩子在这些方面能力的形成有巨大影响。

听到孩子打人了便破口大骂

有的父母听到孩子打人了,不问清事情的原委便破口大骂起来。这是很不妥的做法。应当先以平和的语气对孩子说:“我知道你很生气。”以表示明白孩子的感受,然后坚决地说:“但是动手打人是绝对不对的。”说明自己反对这种野蛮行为。再给孩子清静的空间进行思考,平复孩子激动的情绪。

父母要教育孩子懂得,做事要公正,不要强词夺理,当然自己有理也不要随便妥协,不讲原则。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动手打人,尽可能用讲道理的方式化解矛盾。

孩子打人、骂人是不文明的行为。孩子身上的任何缺点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形成的。因此,对孩子打人的坏习惯,父母有责任尽早予以教育和纠正。

不分青红皂白给孩子“定罪”

周末,爸爸妈妈去接小志,爷爷却告诉他们,小志竟然没有告诉爷爷就从爷爷的抽屉里拿了200块钱!

爸爸妈妈认为小志的行为实在是太让他们失望了,这不是个小问题,是道德品质问题呀!尽管小志认了错,事情也过去很多天了,可爸爸妈妈还是想起来就生气,一有机会就利用这件事教训小志一番,还把事情告诉了外婆、外公、舅舅、小姨,让大家都来给小志讲道理,好让他以后再也不敢“偷”钱了。

有些父母不分青红皂白地给孩子定罪,甚至因为痛恨孩子的错误,就忍不住把孩子的行为告诉所有人,以期孩子可以在大家的教育下改正错误。

父母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孩子的行为有时是冲动的、不计后果的,却并非是有意的。如果父母不分析孩子这种行为的原因、动机,就把它定性为道德品质败坏,会使孩子因一次偶然的错误行为而背负上深深的负疚感、罪恶感,成为一个沉重的心理负担和阴影,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性格发展和自尊心、自信心的建立。

把孩子的错误公布于众,以示惩罚、教训,对孩子来讲是一种简单的、粗暴的,甚至是很残酷的方式。孩子有思想、有感情,他在明白了自己的错误后,也会很后悔、很难过,会希望自己悄悄地改正错误,重新得到父母的认可、喜爱。

无微不至地嘱咐孩子

中国父母最常见、最可怕的错误就是“太爱”自己的孩子了。做父母的事无巨细、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孩子,每天把嘱咐时时刻刻挂在嘴边。当孩子没有做好时,更是说个不停、抱怨个没完。

做父母的一心一意地为孩子着想,大事小情都为孩子安排得妥妥帖帖,唯恐因为自己的疏忽、不周和提醒不到而耽误了孩子。父母很累、很辛苦,但孩子却往往不领情。

这是因为,随着孩子独立意识的增强,他们希望摆脱父母的安排,能自己做决定,找到长大成人的感觉。如果父母仍然把他们当作小孩,无微不至地“关怀”着、“嘱咐”着,孩子必然会厌烦,觉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并由此产生逆反、对立的情绪。尤其是父母在外人、同伴面前数落他时,这种逆反会更加强烈。

父母要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进行一些管理、指教。在对孩子有要求时,父母要尽量用简洁的、孩子可以听懂的语言,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讲清楚,并提出具体的建议、指导,让孩子真正明白父母的意思,并允许孩子对此提出他的意见和想法,然后再去做。

口无遮拦说气话

老师对秦猛妈妈说:“您今天要是不来呀,我原来也想请您明天来的,得跟您好好谈谈。秦猛跟同学打架,我批评他,你猜他说什么?他说,上次同学把他的头打破了,回家他爸就告诉他,‘以后再有人打你,你就打他!看谁还敢欺负你?’您说说,哪儿有这样教育孩子的?”秦猛妈妈这才明白,连忙对老师说:“唉,他爸那是看见孩子被打了,一时说的气话,这孩子怎么就当真了?”

有时,父母也觉得孩子之间的矛盾大人无法插手,但又为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而心疼。一时气愤或不冷静,往往说出一些不慎重、不妥当的话,却被孩子当真了。

父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孩子的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有限,有时不能理解父母说这些话的真正用意,在与同学发生冲突时,就把父母的话当作了金玉良言,父母怎么说、他就怎么做。这样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激化与同伴之间的矛盾。

在对待孩子的事情上,父母必须永远保持冷静、慎重的态度,不该说的话一定不要随便说出口。不要因为觉得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就一时失去理智,给孩子造成错误的概念。

不立规矩地训斥孩子

有些父母在事先没有对孩子外出的同伴、地点进行了解,也没有给孩子规定回家的时间,出现问题时又不能用冷静和理智的方法对待,不顾孩子的请求,与孩子赌气,想怎么惩罚就怎么惩罚。

俗话说,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对孩子是一定要立规矩的,尤其是在孩子与同学、朋友一起外出的问题上。但这个规矩不是临时要求孩子,或是在有问题以后再告诫孩子,而是要在平日里就明确要求孩子做到的。如每天放学以后没有特殊情况应该直接回家,有事情晚归或是与同学一起外出,必须事先跟父母打招呼,并讲清楚和谁一起出去、去哪里,以及什么时间回来等,让这些成为孩子的行为习惯。

当孩子偶有很小的失误没有遵守规矩时,父母不要因为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而忽视,要严肃地提醒孩子并提出批评,以强化孩子的规则意识。

盲目且有害地爱孩子

有些父母,尤其是相对年轻的父母,在对待孩子上,往往缺乏应有的“分寸感”。他们对待孩子往往是无原则的,过分的溺爱。有的对孩子姑息迁就,任其发展;有的只知道想方设法满足孩子的锦衣美食,却不懂得给孩子良好的精神食粮和思想营养。这样,势必会把孩子惯坏、宠坏。这种“爱”是盲目的、有害的。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父母必读》一书中的序言有这样一段话:“子女固然由于父母方面爱的不足而感受痛苦,可是,他们也会由于那种过分洋溢的伟大感情而腐化堕落。理智应当成为家庭教育中常备的节制器,否则孩子们就要在父母最好的动机下养成最坏的特点和行为了。”这段话讲得十分深刻。

在爱孩子的过程中,要能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感情,克制那些无益的激情和冲动。

关爱与严格要求不结合

严格要求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这是因为,孩子们往往缺乏经验,是非界限有时不清,而且对自己的情感和行为往往也不善于独立控制。如果家长对他们不严格要求,他们往往还不能主动、自觉地学习和按行为道德标准来行动。因而,这就更需要父母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有严格的要求,使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和行为习惯。仅有爱不见得能教育和培养出优秀的孩子来,而应该把热爱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

严格要求也是热爱孩子的一种体现。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就是说,严格要求正是出于深切的爱。所以,做父母的不应该受盲目的爱所支配,要“严”中有“爱”,“爱”中有“严”。当然严格要求并不意味着对孩子的严厉、动辄训斥打骂,而是要做到以合理为前提。同样,态度应该是耐心的,循循善诱的。

父母对子女一定要怀着带有严格要求的热爱,千万不要溺爱姑息孩子、过分地迁就孩子与宠爱孩子。一定要有理智,有“分寸感”。只有这样,才能把孩子培养成为有良好个性品行的优秀人才。

认为孩子永远是孩子

中国父母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拿出自己养老的基金,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美国华裔家庭的孩子,几乎没有一家不是不惜血本地让孩子学习钢琴、小提琴、舞蹈、绘画、运动等。甚至,上了美国名牌大学的华裔子女,如果选择了文科专业,比如历史、文学科目时,有的父母即刻出来威胁子女必须改学其他专业。

应该说,中国父母和美国父母都爱自己的子女,美国父母爱子女,爱得比较超然,他们爱孩子的所爱,爱孩子的志愿、孩子的梦想,其中包括孩子的美中不足。

而大部分中国父母,是为孩子要实现自己的梦,而去爱孩子、管孩子、鞭策孩子的,更直接地来讲,中国父母有一种强烈的占有欲,因为你是我的孩子,你是我的,我要求的是这样,所以你要怎样怎样。美国父母和孩子之间,成长路上多为朋友关系,到了18岁之后,更是你走你的路、我过我的日子,就是孩子回来看父母,到餐厅一起用餐时,还会各付各的花费。然而在中国父母的眼里,孩子永远是孩子,孩子像风筝一样,飞得再高再远,父母都不会放走手中的线绳。

孩子是你生的没错,可路需要他们自己去走。快乐应该是他们自己的快乐,成功应该是他们自己的成功。把握住这一点,作为一个家长,相信孩子才能像你期望的一样——既成功,也快乐。

教育孩子常常情绪化

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常常为自己的情绪所左右。家长高兴时,教育孩子能注意方式方法,不高兴时就简单粗暴,甚至无事找事,把孩子作为出气筒,或打骂训斥、讽刺、挖苦等。这种因家长情绪的好坏而出现的教子尺度不一,其祸害是无穷的。

(1)这会在孩子的行为标准上造成混乱。就是说,这往往会使孩子不知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做,既不利于孩子不良行为的及时纠正,又不利于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这容易使孩子养成看家长脸色行事的坏毛病,并且不利于家长及时、准确地把握孩子的真实情况,不利于家庭教育实现针对性、实效性。

(3)家长的不良情绪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心境,特别是因不良情绪而导致的家长教育孩子方式方法上的简单粗暴,往往会使孩子同时遭到“体罚”与“心罚”的双重伤害,这不仅严重地影响着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甚至会对孩子的一生带来重大伤害。

(4)这往往还会使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大大降低,这种威信的“降低”,往往又会对以后的家庭教育人为地制造出种种障碍,比如,有些家长所说的“孩子大了,反而越来越不听话”,就与这种“障碍”有关。

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应依靠理智的力量学会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比如:学会并善于以自我暗示、自我激励、心理换位等方法来管住自己。

凭着一相情愿“为了孩子好”

绝大多数的父母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孩子们身上。他们宁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尽力满足孩子的物质欲求,与此同时,不少父母并未把自己与子女放在平等的位置来看待,习惯于选择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命令子女,俨然将其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凭着一相情愿“为了孩子好”的心理,很少顾及孩子的内心感受。尤其是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易于表现出几近苛刻的态度。孩子的课余时间不仅被家长安排得满满当当,一旦孩子考试成绩稍不理想,即招致家长“疾风暴雨”或“凄风冷雨”式的回应。这使得孩子难以从学习中体味到乐趣。

当孩子所追求的目标达不到,或因自身能力所限不能获得成功时,往往会因失败而感到苦闷;当他们遇到严重的挫折或伤害时,往往会产生愤怒、恐惧、焦虑等强烈的情绪反应,在这种激情状态下,家长最好不要指责或压抑孩子的焦虑,而是帮助他放松。试图让孩子在极度放松的状态中去想事情可能出现的最糟状态,然后告诉他最糟的事情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这样可减轻孩子的心理负担,消除他的焦虑。

其实每个人都有他的思想、优点和缺点,何必要求孩子迎合自己的要求呢?懂得欣赏孩子已有的成就,自然会让自己和孩子同时达到心情舒畅的目的。

将成人节奏变成对孩子的要求

有专家直言孩子太“慢”,是因为家长将成人节奏变成对孩子的要求,忽视了孩子成长阶段的特性。

家长该做的不是逼孩子加快速度,而是自己放松心情,放慢节奏。到底是孩子动作太慢,还是家长太急?所有这些问题都值得各位家长反思。要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情都快一点,只有找到他慢的根本原因,才能对症下药。想改变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就要避免一味地责备,而是帮助孩子提高动作的熟练和敏捷程度,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增强自信心,提高责任心,教给孩子如何利用统筹方法提高效率、安排时间。

一般情况下,孩子都希望完成任务后马上出去玩,但多数父母却会让他们继续做其他练习。由于孩子看不到玩的希望,所以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对这样的孩子,家长要懂得给孩子适度的任务,留一定的空闲。

喜欢给孩子画框框

有些父母为孩子画框框,定调调,限制孩子的言行,使孩子言行符和父母的意愿。

有的父母反对小孩子趴在床底下玩,总是说:干吗在床底下趴,衣服都弄脏了,快起来。

有的小学生想早点从家走着上学,妈妈说大冬天的天还不太亮,走那么早干什么,不成,再过20分钟走也来得及。

有的学生放学回家就玩,妈妈就说,一回来就玩,哪能这样,赶快做作业。

有的父母对孩子与同学的交往进行限制,只容许孩子同××同学来往,不容许孩子同××同学来往。

有的父母对孩子的发型是什么样都严加限制,并且对孩子的穿戴也严加限制。

有的父母对孩子每天吃的东西及其种类都加以明确规定。

由于父母对孩子过度的限制,过分干涉式的教育方式使孩子适应性差,总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从而使孩子无所适从,变得谨小慎微,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能力,以致遇到困难时,常常束手无策,缺乏主见,这对孩子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都将产生不良影响。

对孩子过分表示亲昵

亲昵本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很自然的。但过分亲昵会使孩子在情绪上不适当地依恋父母,以致影响个性的发展。如幼儿仍有婴儿的行为;学龄儿童仍保留婴幼儿的态度,说话奶声奶气;父母不在身边时,遇事只会哭。正因为父母如过分表示亲昵,孩子将来会不适应社会。

有些孩子恋父、恋母情结严重,也是由于家长从小对孩子过分亲昵的结果。必须要从孩子的幼年开始做起,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性别角色和家庭角色。父母不能过分亲昵孩子,对出现的恋父、恋母情结及时给予疏解,防止在青春期后的情绪冲动和敌对行为产生。

凡事都有个限度,过犹不及,对孩子的教育和养育也是如此,不能过度。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成才,可有些家长为培养子女倾注了全部心血,孩子的表现却令人失望。

没有一个始终如一的规矩

现在的许多年轻父母,高兴时对孩子放任纵容,不高兴时又格外严厉,没有一个始终如一的规矩,这种朝令夕改的做法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紧张和混乱,从而人为地制造教育孩子的障碍。

要教育好孩子,父母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是非观念,父母自己思想混乱是教育孩子的大忌。另外,父母双方的意见要一致,父母在家庭中的传统形象是所谓的严父慈母,如果这是指父母意见不同或者宽严不一的话,那么,这种家庭教育只能以失败告终。

对孩子的教育,只要从小抓起,孩子就不会感到有任何的痛苦。按这样的教育思路,就要对孩子要求严格,家规始终如一。要知道有时允许孩子这样做,有时又不允许,反而会给孩子带来痛苦。正如席勒所说,我们不会对未曾得到的东西感到不满足。不允许做的事,一开始就不允许,孩子也就不会觉得有什么痛苦了。

家长在家里可以规定3条不可更改的规则。第一条:凡是不该做的事,就是不能做,决无让步可言。第二条:应当使孩子们明白为什么有些事情不可以做。第三条: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都要同样遵守规定的制度。

掌握不好严格教育的度

惩罚的目的是减少孩子不良行为和举止,如果这种不良行为举止不改变,那么这种惩罚就没有发挥作用。

每个孩子都有蛮横任性、不讲理、打架骂人、对长辈无礼、破坏公物的时候。这是因为孩子的感情很脆弱,容易被激怒,内心有种无法遏制的冲动。孩子发怒时什么都忘了,内心被任性所控制。

这时严格的教育是应该的,但有的父母却掌握不好严格教育的度,一生气,就要打骂、吓唬和体罚孩子。而正确的做法是,即便需要惩罚孩子时也要使用以下几种合适的方法:

(1)态度语言暗示。当孩子犯了错误时,他会从父母的语气、音调、表情、态度中觉察出对他行为的不满、伤心和失望。一个爱父母的孩子,会为了重新得到父母亲的欢心和爱,而改正自己的错误行为。

(2)剥夺游戏的机会。如果孩子随便乱扔东西,乱砸玩具,不听劝阻,父母就应该把玩具藏起来,使他在一段时间内失去玩玩具的机会。又如在游戏时孩子欺侮了同伴,父母可以禁止他与同伴游戏,直到他觉得寂寞并请求父母允许他和小朋友一起玩。如果孩子说脏话,屡教不改,父母可以通过不让他看电视,假日不带他出去玩、不和他游戏、不给他讲故事、不买已经答应好给他买的玩具和图书等,以示惩罚。

(3)轻打孩子的屁股。在教育中孩子实在不听话,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父母打孩子的屁股以示惩罚也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不要打孩子的脸,或用棍子狠打孩子,这会使孩子感到屈辱而对父母怀恨在心。

父母首先要认识到,对于孩子重要的不是惩罚,而是某种惩罚可以改变孩子这种不良行为举止。如果它不能改变孩子的不良行为,父母可以尝试其他的惩罚方式。父母可能认为威胁、吼叫、责备、打屁股是好的方式。这些惩罚可以发泄父母的怒气,但不是最好的惩罚方式,对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举止没有长期的效果。

不清楚何时该“打手”,何时该“握手”

在生活中父母的言语、心态、动作会很敏感地传给孩子,形成孩子的能力与性格。父母的日常生活状态,就是对孩子的身教。父母教给孩子的某种事物,固然是教育的手段之一,但不是所有的教育方式。

在童年期的儿童,特别容易受到暗示教育的影响。这个时期正是父母悄悄用自己的意志激发孩子意志,使他们发生变化的关键时期。

但是,有些父母分不清楚什么时候该打孩子的手,什么时候该握孩子的手。

教育专家认为,2岁前要打孩子的手,2岁后就得握住孩子的手。

东西方的教育方式有着一定的差异。在西方教育中如果一个孩子,年轻的妈妈是绝对不会迁就他的,先是叱骂小孩,继而打他的屁股,然后,也不管孩子是哭是闹,夫妻俩竟自己吃起来,不再去理会孩子。这同时也是西方的一大教育特色。

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中国,母亲的这种行为一定会被理解为冷漠,一定会被谴责。可是在西方这是一种极为正确的教育行为。在他们看来,孩子在2岁以前,脑组织尚未成熟与定型,大人对他施以动物性的反复管教,深具意义,而能做好这件事的却只有“管教严格的妈妈”。

所以,在教育孩子中,作为父母必须知道,孩子不会拒绝大人施予的各种方式。在动物性管教期间,孩子大约在2岁之后就会有他自己的意志。这时候,也就是母亲停止做“严于教养的妈妈”的时刻。如果到了这时,仍然无视孩子的意愿,一味要他照着母亲的意思去做,势必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一番热心教育的工夫都属白费。

孩子到了自我意识形成之后,也就是孩子2岁以后,严厉的妈妈就是一个温和慈祥的母亲,这才是理想的妈妈形象。当然,以后,随着孩子长大,教育的方式也要随之改变。

没有什么比不用强制压迫而给予正当动机的教育,更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了。唯有父母亲用心给予孩子深切的理解,才是正确的教育。 Kcfmn1T61yq5NJUQ3oFUkfQJV1LvjrVsOJ3088x+lWsRPO8XRGs+LLgGUnFCBzH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