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沉住气,修炼品格,树立深孚众望的领袖风范

领导者是公司的管理者,是员工的领路人。领导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员工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领导者要领导下属,首先必须通过自己的道德品质来吸引下属。下属往往对领导者的能力表示钦佩,进而服从,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为领导者的个人道德品质所感动,进而无条件地服从和信赖。

沉住气,静下心,清醒地认识自己、解剖自己,反思自己的行为,潜心修炼自己的道德,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是领导者走上岗位的第一课。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是对员工最实际、最有力的动员和教育,对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永远会唤起下属的崇敬、依赖和支持。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打造卓越影响力

领导取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之一,是他们能成功地影响下级、同等地位的同事和较高级的领导。实际上,我们认为,对于那些在领导职位上行事的人来说,影响别人、影响情势、影响事件的能力是他们胜任的基本必备条件。

领导可以使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去影响别人。领导的影响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依靠权力影响下属,这往往得不到下属的同情和认同;另一种是依靠非权力即依靠自身的魅力影响下属,这往往能得到下属的赞成和同情,这是最有效的领导。

如果深入探讨,领导的影响力是有很多种的,并且手段、效果也不尽相同,从其产生的原因来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于威胁的影响力

在人类历史上恐惧可能是最普遍的影响系统之一,甚至在人类跨入21世纪的今天亦然如此。害怕受到心理或生理的伤害在各个家庭、群体、组织中是很普遍的。例如,在企业中,常因担心失业或减薪而产生恐惧感。

在恐惧产生的影响力下,部属是否同意命令或了解命令的原因并没有多大关系,领导者所关心的只是部属是否有能力执行命令,当然如果部属了解也同意命令,强制的压力也许会小一点,但命令的执行却绝不容许改变。

虽然威胁作为领导手段相当吸引领导者,但是它也有个最大的缺点就是成本太高。采用威胁手段的领导者必须时常盯着下属,以发现不按规定行事的行为,并为了维持下属的恐惧感一定要对下属加以处罚。这样就使得处罚和监督的成本都很昂贵。

此外,恐惧本身也可能导致失效,在长期的恐惧压力下,人们对恐惧不会再有任何感觉,并有可能在长期的压力下爆发出相反的作用力。这是任何一个领导者所不希望看到的。

2、基于传统的影响力

传统习惯大概是历史上产生影响力最普遍的方式,这种传统习惯可能起因于恐惧,然后对恐惧的服从经过内化和制度化,融入了社会的组织结构和人们的意识形态。对影响者的服从可能由于尊敬他的高明之处,也可能由于社会习俗使然,认为服从领导者是天经地义的。由此可见以传统为基础的影响力的最大优点在于:具有正面的激励作用而不是使人因恐惧而不得不服从。并且影响力来自于职位而不是来自于占有职位的人,这种“对位不对人”的影响力带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即使换了人,影响力依然存在。正因如此,系统的影响力也就有了一个最大的缺点,便是对影响力的发生者,其影响力与本身的能力没有了关系,于是这种影响力就可能成了基于盲目信从的影响力。

3、基于理智信从的影响力

假设我们能够计算所有影响事件的次数,会发现最普遍的影响过程是通过理智服从,这在领导人员和技术人员中表现尤为突出。追随者基于某些事实,相信领导者有足够的知识和能力,而且做事确实有其自己的原则和道理,因而愿意服从领导者。所以在这种影响力下,下属之所以服从可能因为他了解行动的缘由,而且同意这是解决问题的适当行动。在这种影响力发生的过程中,领导者要有更多的主动精神,即领导者要对下属解释,这是对下属最基本的尊重。这种方式等于说:“我认为你有能力和知识了解我所说的,而且我花时间跟你解释,说明我尊重你。”因此,下属觉得领导者对他相当尊重。

有这种影响力的领袖多数是依赖他的亲和力和专家权威劝服下属,而不以命令方式使下属服从,这样便让下属觉得自己已分享了领导者的权力,不觉得被领导者统治。行动的成功又反过来增强了领导者的权力,结果下属就会基于理性而信从领导者对他们的领导。

4、基于人格的影响力

人格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管理工作中,通过自己的品德素质、心理素质和知识素质在被领导者的身上产生影响的一种力量。其中品德素质是人格影响力的基础。领导者良好的道德、品行、作风往往会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领导者的心理素质,是人格影响力的关键。在心理素质中,领导者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对员工充满热忱并关怀备至,这样才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而知识素质是领导者人格影响力的能源,在管理工作中,知识渊博、业务素质高的领导者自然会形成一股凝聚力,员工自然会信服领导者的管理。

5、基于感情的影响力

感情是人对客观事物好恶倾向的内在反映,人与人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感情关系,便能产生亲切感。在有了亲切感的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吸引力就大,彼此的影响力就大。领导者平时待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时时体贴关怀员工,和员工的关系相处十分融洽,他的影响力往往比较大。如果领导者与员工关系紧张,时刻都要互相提防,那么势必会造成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是一种心理对抗力,超过一定限度就会产生极坏的影响。

一个领导者要将他的决策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单凭职位权力显然是不够的,即使是有能力方面的吸引力,在很多时候也是力不从心的。因为员工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人,而是渴望得到关怀的社会人。因此领导者要想使员工心悦诚服,为其所用,就要保证员工在感情上能和领导者心心相印,忧乐与共,以便领导者发挥感情的影响。对感情影响力的培养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要克服官僚主义的领导作风,做到从感情入手,动之以情,以取得彼此感情上的沟通。

如果领导者按照理论,前后一致地运用上述种种影响过程,一定会有效果。但不能保证任何一种影响过程,在任何对象和情况下都能成功。因为在实际工作中,影响力不会单纯地来源于权力、传统或者说理智、人格、情感,更多情况下是几者的结合体,而如何成功地把握其中的分寸,是一个成功领导者实施其影响力的关键所在。

在领导者实施影响的过程中,其结果是否会与其想像的一致,还在于具体操作过程中的某些具体因素。追随者的工作动机和努力有赖于:

(1)预计努力会达到领导者所设置的目标的可能性。

(2)预计如果达到目标,领导者会奖赏或减少、取消惩罚的可能性。

(3)预计奖赏能满足需求的可能性。

(4)所满足的需求的重要性。

当所满足的需求非常重要,奖赏成为满足需要的工具,通过努力达到目标并且得到奖赏的可能性越大,下属就会有越强的工作动机并付出更多的努力。

以非凡的品质熔炼非凡的领导魅力

《财富》杂志的调查发现,即使不断加薪,无论商业、制造业还是咨询业,企业都面临着员工背叛的问题。即便在高薪的支撑下,高科技企业的流动率还是高得令人难以接受,这说明巨额薪金并不能帮助组织挽留知识员工。美国管理专家霍根曾经做过一项调查,他发现无论在哪里,无论是在什么时候进行调查,无论针对的是什么样的行业,60%~75%的员工会认为在他们工作中,最大的压力和最糟糕的感受来自于他们的直接上司。

领导者要获得对成员的感召力、影响力,其个人魅力是最重要的前提之一。魅力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没有魅力的领导者也能行使领导权,但同有魅力的领导者相比,领导效果是截然不同的。领导魅力是领导者所具备的非凡的品质,在领导活动中表现为对追随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进而形成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的和谐关系,是一种对被领导者所起的一种权力难以达到的、心悦诚服地拥护和信任的影响力。领导魅力既是领导者的隐形素养,又是其为官为政受用终身的宝贵财富。

华盛顿一生的行事为人,处处让人体会到他的谦卑、真诚和执着。他功勋卓著却不贪恋权力,即使在处于权力巅峰、统率千军万马之时,他也从来没有自我膨胀,没有任何狂妄的野心。他作风平和,踏实认真,讲话不多,但他的每一次讲话都发自内心,真挚感人,能字字句句打入人的心坎。告别政坛之后,他毅然临危受命,再度应召为国服务,却断然拒绝了总统提名,他的每一次选择都证实了他纯洁无私的人格。

作为美利坚合众国的首位总统,他肩负起组建联邦政府机构的责任。他心胸宽广,把美国第一流的人物都纳入他的政府。为了确立政府的威信,他力求以人的才能和品德来判断选举人才。他对各部官员的选择有两个条件:第一要受到人们的欢迎和爱戴,第二要对人民有影响力,两者缺一不可。面对政府内阁中的党派之争,他总是冷静地用超人的智慧加以调解,对待联邦党人和共和党人的论争,他希望能不带偏见地将对美国有利的观点集中起来。他不想压制别人的意见。他对别人过人的才干,毫无卑劣的嫉妒之心,他把当代最伟大的政治家团结在自己周围,使之造福国家。他主张为人处世要襟怀坦白,光明磊落。

他虽然大权在握,却始终听从良知的召唤,谨慎谦卑地使用权力。后人可以从他身上看到,原来政治家还能够是这样一种形象。也正是他,用自己的言行,告诉世人,政治和道德可以良性结合到什么程度。华盛顿犹如一座政治人格的灯塔,时刻提醒着拥有或想拥有权力的人们,不要在权力的迷宫里晕头转向。

正是他的这种伟大品格,使他赢得了众人的信任和爱戴,所以才在独立战争期间,大陆会议决定授予他相当独断的军事指挥权,最终帮助美国获取了独立。而在联邦政府成立期间,他被一致推选为第一任总统。在宪政陷入争吵的时候,也正是凭借他的伟大人格,才有效地协调了各派的利益,把各种不同派别的人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他的伟大品格促成了他的丰功伟绩。

李嘉诚在总结他多年的管理经验时说:如果你想做团队的老板,简单得多,你的权力主要来自地位,这可凭借来自上天的缘分或凭仗你的努力和专业知识;如果你想做团队的领导,则较为复杂,你的力量源自人格的魅力和号召力。由此可见,领导者只有把自己具备的素质、品格、作风、工作方式等个性化特征与领导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较好地完成领导任务,体现领导能力。没有人格魅力,领导者的领导能力难以得到完美体现,其权力再大,工作也只能是被动的。

领导者常常是一个组织的核心,这是领导工作的基本特点。但是,领导者怎样才能真正以人格魅力起到核心的作用,这就需要领导者有较高的人生境界。

修身养性,管人先管己,修己以安人

领导活动是修己安人的历程。孔子说:“修己以安人。”

任何一个人,都应该先把自己修治好,再通过做人做事的具体表现,来促进大家的安宁。中国文化中诸子百家的管理思想尽管不同,但他们大多都认为管理学是一门“以人为本”的“修己安人之学”,管理就是一个“修己安人”的历程。

对于儒家的修身学问,梁启超先生有过高度而精确的概括:“儒家哲学,范围广博,概括起来,其功用所在,可以《论语》‘修己安人’一语括之,其学问最高目的,可以《庄子》‘内圣外王’一语括之。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至于条理次第,以《大学》上说得最简明;所谓‘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就是修己及内圣的功夫;所谓‘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安人及外王的功夫。”

曾仕强先生对此也有高论:“修己、安人都能够日新又新,这是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目标。领导者以修己为第一纲领,从自身内部的修治做起,由格、致、诚、正,然后层层扩大,齐家、立业、治国,推到平天下。所有决策,悉依止、定、静、安、虑、得的历程,时刻不忘安人为第二纲领。秉持光明正大的理念,执经达权,以不停滞的精神,适时调整而权宜应变,是第三纲领。这种管理之道,就是中国管理哲学的精义。”

“修己”的意思,是修造自己,而不是改变他人。有人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改变别人。这种错误的做法,浪费了很多管理成本。领导者若是一心一意想要改变员工,员工就会保持高度警觉,不是全力抗拒,便是表面接受,阳奉阴违。领导者不如用心改变自己,让员工受到良好的感应,自动地改变自己,更为快速有效。

在与柳传志交往过的人中,没有人不赞美他谦和、友善的为人风范,没有人不被柳传志的个人魅力吸引、感佩。秦朔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写道:“和他在一起,你绝对感受不到来自他的声名与威望的压力,柳传志‘低’的这一步,让你海阔天空。这在中国的文化里,叫自谦、自抑。”

身边的工作人员评价他最大的优点是“自律、自持”,正如万通董事局主席冯仑对他的评价:“伟大在于管理自己而不是领导别人。”他还戏称柳传志作为中国企业领袖,已经可以把自己的像挂在墙上供人顶礼膜拜,换句话说,他已经是中国企业家中教父级的人物。

柳传志重视做人的理念在商界广为人知。他有一段很有名的话:“做人要正。虽然是老生常谈,但确确实实极为重要。一个组织里面,人怎么用呢?我们是这么看的,人和人相当于一个个阿拉伯数字。比如10000,前面的1是有效数字,带一个零就是10,带两个0就是100……企业中的一把手就像有效数字的1,后边的人就是0,单位中领军人物选不好,也就发展不好……作为‘1’的你一定要正。”

柳传志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联想公司开会不许迟到,凡是开会迟到的人,如果事先没有请假,要先罚站一分钟。这是很严肃的一分钟,所有人都在看着迟到的人,会议室里像默哀一样,那种感觉很难受。柳传志大概被罚了3次,其中一次是被困在电梯里面,电梯坏了,敲门叫人帮忙请假,最后没人,这也是要罚站的。

2007年上半年,温州商界邀请柳传志前往“交流”。当时,暴雨侵袭温州,柳传志搭乘的飞机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员建议第二天早晨再乘机飞往温州,柳传志不同意,担心第二天飞机再延误无法准时参会,叫人找来“公务车”连夜赶路,终于在第二天早晨6点左右赶到了温州。当柳传志红着眼睛出现在会场时,温州的那位知名企业家激动得热泪盈眶……

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说到的事情必须做到,除非不可抗力”,柳传志首先这样约束自己,然后再去影响他人。的确,联想公司在柳传志的带领下,由一个只有20万元的企业发展为有上百个亿的大企业,成为了中国电子工业的龙头老大,而柳传志也被人们看做“民族英雄”,成为一个具有崇高威望的企业领导人,这与柳传志的人格魅力和高尚品格是分不开的。

现代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在为其专著《有效的领导者》一书再版作序时指出:“一般的管理学著作谈的都是如何管理别人,本书的目标是如何有效地管理自己。一个有能力管好别人的人不一定是一个好的领导者,而只有那些有能力管好自己的人才能成为好的领导者。事实上,人们不可能指望那些不能有效管理自己的领导者去管好他们的组织和机构。从很大意义上说,管理是树立榜样。那些不知道怎样使自己的工作更有效的领导者树立了错误的榜样。”

修己代表个人的修治,做好自律的工作。中国人一方面不喜欢被管,另一方面不喜欢被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管。不喜欢被管就应该自己管好自己,这便是自律,也就是修己。不接受连自己都管不好的人的管,常常抱怨这种人管不好自己,还想来管人?这表示每一个人在管人之前,必须先把自己管好,也就是需要自律。

“修己安人”的领导方式,从“修己”——领导者的自我管理,到“安人”——感化员工也自动修己。双方都主动修身养性,循序渐进,才是最为合理、有效的方式。

培植人格魅力根基,用品德统帅才华

金世宗完颜雍,虽然以少数民族的身份入主中原,却信奉儒学,以“德治”作为自己的治国原则。他实施“德治”宗旨,就是想尽一切办法使社会得到安定,在安定中求得稳步发展。

金朝初年,皇帝的护卫亲军,年龄大了后都得改任地方临民官。金世宗对此提出异议,说:“护卫都是武人,有的连字都不会写,怎能治民呢?天子以黎民百姓为赤子,不能亲自过问每家的事,只能依靠各级官员。明知官员不称职而强授之,老百姓会说朕什么呢?”于是命令护卫皆改任他职。世宗本人躬行节俭,很大程度上也是从爱民的角度出发的。他曾说过:“朕如果想使饮食丰盛,每天宰五十只羊也能办得到。但一想到浪费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就于心不忍。”

元妃李氏死,金世宗到兴德宫举行葬礼。他见街市上十分冷落,就对随行的大臣们说:“不应因元妃之丧而影响了百姓的生计,让他们照常营业。”还有一次,世宗因事驾幸兴德宫,朝官们请他走前门,金世宗怕出行的队伍妨碍了市民的生业,便改从别的路走。

金世宗始终把“德治”看做是社稷的根基,身体力行,使得金朝出现了一段时期的繁荣局面。这使他自己在历史上也享有很高的声誉。《金史•世宗本纪》对他的评价是:金世宗由于在位前长期在地方任职,所以十分了解国家祸乱的原因,知道管理官吏的得失,即位五年,就实现了南北和平,与民休息;接着躬行节俭,推崇孝悌,讲信赏罚,重视农桑,谨慎挑选官员,严格督查责任。他孜孜不倦,夜以继日,治国利民,真可以称得上是“得君之道”,当时就被人称为“小尧舜”。

孔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就是说领导者以道德来治理国家,他就会像北极星一样,自己安居在其位置上,而众星都环绕并拱卫着它,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德乃为人之本,本固则德厚,德厚则威高。”良好的道德修养是为人立业之本,是人格魅力之基。有道德、品德,就有人格魅力,就有吸引力,就有凝聚力,就有感召力,就能够成为一个核心,就能够被众人拥戴,就会形成权威。

古人云:“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才华是让品德良好的人更加出色的凭借,而品德则是有才华之人的统帅。只有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对员工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说服力。员工往往对老板的能力表示钦佩,进而服从,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为了领导者的道德品质所感动,进而产生无条件的服从和信赖。如果老板道德品质低下,即使他的职位再高、资历再深、能力再强,也会失去威信和影响力,从而失去对员工的有效管理。

法国管理学家法约尔在《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一书中指出:“重要领导人在道德品质方面,哪怕是最小的缺陷都可能导致最严重的后果。”只有那些有德的领导者,才能被称为一流的领导者。

成都恩威集团公司总裁薛永新十分强调人生经营,其目的就是讲明领导者的道德素质的极端重要性。他用佛家的“四无量心”来修养自己的身心。所谓修“四无量心”就是培养“仁爱”之心。修“四无量心”就要排除“十恶八邪”,走“八正道”。“八邪”,指邪见、邪思维、邪语、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邪业。“八正道”,指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薛永新认为:“高尚的道德像生命一样宝贵。因为没有高尚的道德,宝贵的生命就很容易在人生的海洋中迷失、淹没、断送。人生离不开好的品德,就像生命离不开一颗好的心脏一样。高尚的品德,就是人生健强的心脏。它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部分。没有它,人生就完了。”

彼得•德鲁克说:“领导者成功的根源不在财富,不在地位,而在内心。”

开垦魅力的沃土,灌输品格的力量

领导要做到以德服人,就不能不强调人格的力量。人格本身是一种有价值的力量,领导者只有依靠其人格所产生的威望(地位和权力难以产生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员工。

中国人重视“以德服人”,而不是“以才服人”或“以力服人”,就是要求领导者要用自己的高尚宽厚的人格感化对方,使其心甘情愿地服从自己。这一管理思想是建立在领导者的道德感化基础之上的,领导者的道德越高尚,对于被领导者的感应性也就越大。

彼得•德鲁克主张:“品格是发挥领导力的手段。”德行具有精神、意志和感情的一种性质,它们慢慢地灌输品格的力量和人格的稳定。

1994年6月,进入华为的金森林正赶上C-C08数字机问世,经过了紧张而有序的短期技术培训以后,他被分到总测车间。7月的一个晚上,由于用户板厚膜电路来料不良,测试进度非常缓慢。吃夜宵的时间过了很久,所有的测试人员都还沉浸在测试中,没有一个人去用餐。将近午夜12点,车间的门开了,一位五十来岁食堂大师傅模样的人领着几个食堂工作人员推着餐车进来了,他一边给盛饭,热情地招呼大家喝点鸡汤,一边要大家注意休息不要太熬夜。也许是吃了夜宵的缘故,后面的测试居然比较顺利,在不到一点钟的时候就全部测完了。

8月的一天快下班时,部门领导通知金森林晚上七点去参加新员工座谈会。会议主持人宣布座谈会开始,并兴奋地告诉大家,今天有幸请到了公司总裁参加新员工座谈会。在掌声中,金森林诧异地发现那个他一直以为是食堂“大师傅”的人站了起来,对着与会人员深深地鞠了一躬,说:“欢迎大家来到华为公司,我叫任正非,希望大家喜欢华为公司。”他边说边走到大家面前,从口袋里拿出一大迭名片,一个个将名片递过去,并与新员工们一一握手致意。

名片发毕,任正非开始给新员工讲话,精彩的发言赢得了阵阵掌声,其中一段话让金森林记忆尤为深刻:“我希望大家在十年以后还保留我的名片,把华为当成自己的家,尽管目前大家的岗位不一样,但我希望你们踏踏实实地干好它,就如法国的焊接工人一样,一辈子做焊接,直到做成世界一流的焊接专家,我期待着大家的成功。”

现在金森林仍然保留着那张名片,每当看到它,他的眼前便浮现出那段紧张而又令人难忘的日子。

权力不会自动点燃你的魅力,有权力并不意味着你有某种魅力可以掌握人心。一个员工愿意为他的老板或企业竭尽全力工作,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的老板所拥有的个人魅力像磁铁般吸引了他的心,激励他勇往直前。

《道德经》上讲:“君子以厚德载物。”具有优秀品德的老板自然有很大的吸引力,而这种力量有时看得到有时看不到,但只要你一进入其间,即使他不说一句话,你仍然能感觉到那“看到的内心深处的力量。”

有魅力的老板才有感召力,有感召力的老板往往有魅力。

你可能会听到一个下属说:“你和他在一起待上一分钟,你就能感受到他浑身散发出来的光和热。我之所以卖命努力,那是因为他强大的魅力深深吸引我。”

曾经在一个报告会上,有一位著名的企业家说:“在现实世界里,众所皆知的一流领导者无一例外地都具有一种罕见的人格特质,他们处处展现出魅力领袖的风范。他们不但能激发下属们的工作意愿,而且具有高超的沟通能力,能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浑身散发出热情洋溢的力量,尤其重要的是,他带领团队屡创佳绩,拥有一连串骄人的辉煌成就。运用奖赏力与强制力来领导,也许有效,但是如果你要提高自己的领导魅力,赢得众人的尊重和喜爱,我建议你们要尽最大的努力来影响和争取下属的心。假如你们之一谁能做到这点,谁就能成为一位成功的领导人,而且也可能完成许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做管理工作,须知权力产生的威信常常会因为职位的变化而改变,而因为优秀品德和人格魅力带来的威信、敬重、感召力、凝聚力却不会轻易改变。前者属于职务内权威,具有强制性,他不得不服从;后者属于职务外威信,与组织和职务没有关系,他的服从和认可完全是自发的,发自内心的,心甘情愿的,无怨无悔的。前者如同“捆绑夫妻”,面和心不和,口服心不服;后者如同“自由恋爱”,铁了心牵手,上刀山下火海义无反顾,面不改色心不跳。这时候精神感召力的巨大作用远远超越了金钱以及其他利益带给人的激励,“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法则也有不起作用的时候。

人格魅力远胜于权力。老板要想团结、凝聚所有的成员,就要“注重人格的感化力,以德才能服人,而不是借权威管人”。只有这样,员工们才会信任并敬仰他,企业内部也才会出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局面。

一位心理学家说过:“每个人都有一方魅力的沃土,等待你去开垦。”

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自己的领导魅力,以仁德征服人心,以正直换取信任,以诚实赢得尊重,以无私获取追随,是每个领导者提高内在道德素质,树立良好外在形象的必修课。

正所谓:人之足传,在有德不在有位。

熔铸如金品格,放射磁石般的吸引力

品格,也就是人的品质性格,包括人的品性和品行,既体现人的性格,也表现人道德的行为。领导者的品格主要包括道德、品行、人格、作风等,它反映在领导者的一切言行之中。

人的品格高下直接决定人的能力素质高低,领导者的品格同样影响其领导力。优良的品格不仅是担任领导职务的素质要求,也是领导影响力重要的组成部分。领导者的领导力由公信力、感召力、意志力、魄力、专业能力等因素决定。领导力是一种获得追随者的能力,它需要令人信服的远见卓识,他的任务就是告诉追随者们应该朝哪个方向前进;它需要令人信服的表率作用,领导不仅是领袖,也是导师。导师不仅要告诉追随者应该做什么,还要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具有高尚品格的领导者,容易使被领导者产生亲近感和信赖感,并诱导他们去模仿和认同,从而产生更巨大的号召力、鼓舞力和说服力。

子张向孔子问仁,孔子说:“能够处处实行五种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张问是哪五种。孔子说:“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能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能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领导别人。”

哈佛商学院管理实践教授比尔•乔治在采访了125位来自世界各地的成功领导者后,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道德上的完善不仅可以帮助一个人成为合格的领导者,这同时也是一种最有效的领导方式。

政治家需要良好的品格,因为他要实现有效的领导,同样领导者也需要实现有效的领导,因此领导者同样需要良好的品格。

印度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理尼赫鲁,在政治生涯开始时便追随圣雄甘地,支持甘地所领导的运动。甘地本人对他十分欣赏,寄予厚望。甘地经常和尼赫鲁在各种问题上交换意见,主动提拔他担任领导职务,由于甘地的作用,尼赫鲁在国大党的地位迅速提高。尼赫鲁虽然9次被捕入狱,但是他从未放弃他的政治抱负和理想。更加可贵的是,尼赫鲁并不盲目地追随甘地,他不怕困难,对欧洲进行了考察,在很多问题上的看法早已超过甘地。他始终走在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最前列,提出了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目标,得到了印度人民的广泛拥护。他所具有的良好品格以及对独立事业的坚定信仰和目光的远大,深受印度人民的崇敬和信赖。

也有些人对品格不屑一顾,如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他的《领导者》一书中对道德表示轻视。他说:“美德不是伟人领袖高于其他人的因素。”但是这种认识从根本上来说是错误的,它将权力等同于权术。权术往往是不择手段的,在不够民主和透明的权力机制下,它有可能发挥作用,但是在民主化和透明度很高的机制下它往往会让领导者寸步难行。尼克松最终因为“水门事件”而下台,正说明了这点。因此只有道德被认可,才能实现有效的领导,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品德就像一艘船的舵,而能力就是它的马达,马达决定船行的快慢,舵却控制着船行方向。你只有开足马力,并沿着正确的航线前行,才能更好更快地到达目的地。如果方向错了,船开得越快,偏离的方向就会越远。缺乏好品德,一个人的人生航程随时都有走入歧路的危险,而更多的能力也随时都有可能成为更大的祸源。

一直以来,对品德的考核始终是人事考核因素中的首要内容。一些资深的人力资源领导者认为,在创业时期,只求其才,不顾其德,只能是权宜之计;守业阶段,要靠“德”来巩固业绩,拢住人才,则必须德才兼备才行。

良好的品格造就优秀的领导者,恶劣的品行则是成功的羁绊。一个领导者能使人感念的,往往不是威势,而是他的德行与恩泽。只会发号施令的领导者,自以为很权威,实际上并没有得到下级的认可,反而会扼杀下级的创造性和进取心。

领导者必须通过自己的道德品质来吸引员工。员工往往对领导者的能力表示钦佩,进而服从,但是更多的时候是为领导者的道德品质所感动,进而产生无条件的服从和信赖。因此领导者要注重自身道德品质的培养,虽然不能做一个伟大的人,但是一定能做个崇高的人。

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培养胸中浩然之气

用品格来武装自己,那么首先就要求领导者注重对自己品性的培养。事实上,在我们国家历来成大事的人都非常注意品性的锤炼,以此确保成功的基石。我国历史上的湘军统帅曾国藩曾经说过:“自古圣贤豪杰,文人才士,其治事不同,而其豁达光明之胸,大略相同。吾辈既办军务,系处功利场中,宜刻刻勤劳。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如篙工之上滩;早作夜思,以求有济。而治事之外,却须有冲融气象,二者并进,则勤劳而以恬淡出之,最有意味。”“写字时心稍定,便觉安恬些。可知平日不能耐,不能静,所以致病也。写字可以验精力之注否,以后即以此养心。万事付之空寂,此心转觉安定,可知往时只在得失场中过日子,何尝能稍自立志哉。”

读曾国藩的这一番话,我们仿佛置身于一位饱经沧桑、聪明睿智的老人面前,有一种大彻大悟之感。人活着,如果一直浑浑噩噩而不知所谓“豁达光明之胸”、“冲融气象”为何物,而只是“如农之力穑,如贾之趋利”,那是很难做成什么大事的;不但事业做不好,人生也未必幸福。

在东方古典文化中,儒家也好,道家、佛家也好,都强调一个“静”字,即万象放下、心无杂念,达到豁达光明、冲融虚廓的心境。在儒家,称作“正心”,“诚”或“无妄”;在道家,称作“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在佛家,称作“明心见性”,“无行住而生其心”。

怎样才能达到圣贤的境界呢?曾国藩在给胡林翼的信中,极赞孟子的养气说和庄子的逍遥说,从中可见他在这两个方面是深有感悟的。

养气说是孟子人生修养方法中最有特色的学说,即所谓“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的“养气”实际上是一种锻炼人格意志和身体素质的方法,它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使某种意志信念高度集中、凝聚,然后让其充沛完满,贯注全身。此时,人的身心成为意志和信念的凝聚体,而意志和信念也找到自己的物质载体。孟子的“养气”与中国古代的气功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它们都揭示:如果人们祛除各种心理杂念,保持心理意志的高度凝聚,特使周围磁场发生物理变化,由心理变化导引出生理变化,而生理变化又反馈和强化人的心理变化。这大概是孟子“养气”的真正内涵。

孟子的“浩然之气”是一种充溢着刚性的“力”,这种刚性之力并非来源于人体质的健壮和权势的显赫。身强力壮和位高权重固然有某种威慑力量,但若没有仁、义、礼、智、信做精神支柱,则不过是“匹夫之勇”和“妾妇之道”而已,因为它们只能让人口服而不能使人心服。“浩然之气”的刚性之力来源于人们对自我与宇宙合一的体认和对仁义礼智的信念和践履。孟子“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与他的“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于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于谓神。”这是中国古代关于充实之美的理论基础。这种“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实际上不就是指人的一种真力弥漫、生气勃勃的内在精神状态和充实郁勃的人格之美吗?它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身上,得到了完美圆满的体现。

孟子的“浩然之气”有一种无坚不摧、大无畏的品格。有了这种浩然之正气,就能坚持正义、气节和情操,“宁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为了捍卫自己的人格而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决不苟且偷生,玷污自己。孟子的“浩然之气”与其“舍生取义”一道,给后人以巨大的精神力量和激励作用。南宋末年,民族英雄文天祥在抗元失败后被俘,他严词拒绝了元朝统治者的威逼利诱,在狱中写下了慷慨激昂、流传千古的《正气歌》,其序云:“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其诗中写道:

“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文天祥认为的正气贯注于宇宙间的万事万物。气势磅礴,光耀日月,万古长存。有了这种浩然正气填塞于胸,就达到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可以面对敌人的威胁利诱而不动心;面对敌人的屠刀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

曾国藩写信给胡林翼,与他一同欣赏《庄子》,谈庄子冲淡、超旷的人生理念,认为与孟子的“浩然之气”有异曲同工之效。他说:“因思古来圣哲,胸怀极广,而可达到德者约有数端,如笃恭修己而生睿智,程于之说也;至诚感神而致前知,余思之训也;安贫乐道而润身睥面,孔、颜、曾、孟之旨也;观物闲吟而意适神恬,陶、白、苏、陆之趣也。自恨少壮不努力,老年常多悔惧,于古人心境不能领取一二,反复寻思,叹喟无已。”

养浩然之气,这既是领导者培养良好的品格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成大事的必备条件之一。

以己为镜,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领导者善于自省自律也是甚为要紧的事。随着地位和经济条件的变化,有些人就会不知不觉地放松要求,骄傲自满,奢侈铺张起来。因此,领导者一定要能把握住自己,要能正确地对待名利、地位等问题,也就是说要善于自处。

善于自处的前提,是有自知之明。

知人难,知己更难。古人说,人的眼睛能看清楚远处的东西,却看不见自己的睫毛。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很不容易,因为自己看自己,难免带有主观的成分、感情的色彩。就像有些家长看不见自己子女的缺点或毛病一样,这并非是因为他们的智力不够,而是因为被溺爱之情蒙住了双眼,迷住了心窍。从实践中来看,在就任之初,位子尚未坐稳时,领导者通常比较谨慎,能恰当地估计自己。但当工作打开局面,取得成绩,受到表扬、赞扬时,有些人往往就不冷静,容易飘飘然起来。一些领导者因此会变得不谨慎,周围的人都能感觉到。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知彼,不知己,虽称得上是智者,但还算不得是明白人。领导者不但要尽可能地了解他人,更应该充分地了解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具体说来,就是要客观地、辩证地看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恰当地评价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实事求是地决定自己能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和不能做的、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无论是过高还是过低地估计自己的德才水平,都会对自身和领导工作产生消极影响。有的领导者认为,不要高估自己的形象,不要高估自己的成绩。但也不要低估自己的价值,低估自己的潜力。这样想,这样做,才较为有利。

领导者要做到具有自知之明和善于自处,乐于自省,严于解剖自己。省是察看、检查的意思。自省即是自身的反省,这既是自身修养完善的手段,也是通过修养而达到的一种美德。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毛泽东说:“我们决不能一见成绩就自满自足起来。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季米特洛夫也说过:“要找出时间来考虑一下一天中做了些什么,是正号还是负号。假如是正号——很好,假如是负号,那就采取措施。”

乐于自省的人是在工作、生活中深思熟虑的人,乐于自省是自觉性的表现。能这样做,便能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其进步必然快。古人云:“反己者,触事皆成药石。”一个人只要多做自我反省,任何事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借鉴,作为自己行为标准的药石之言。自省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一是对自己的思想活动、言行表现等进行反省,冷静地分析对错得失,明确努力的方向。很多领导者都有这方面成功的经验,如每天下班后、就寝前“过过电影”,坚持写日记、周记等。有一位老教育家说过:“日记虽小事,然作时多在深夜,追省一日所为,有益于防患未然,悬崖勒马皆在此时。若日日无间断,虽无意自省已尽自省之功矣。”

二是从自己的工作对象即周围人和事的反映中,来反思自己的表现和形象。心理学家柯里说:“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作为镜子,都能照出他面前的人的形象。”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等都是自我认识的参照点,有心人在下属中随时会捕捉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警醒。这是在下属中照镜子,从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当下属中赞誉之声鹊起时,要会“正面文章反面看”,及时地“返璞归真”,从中找出差距。当下属中有怨言时,要认真、仔细地分析,怨言中有民情可察、有民意可知,有时往往是不满情绪的表现。尤其在不足和不良倾向方面,领导者要能做到见微而知著。

三是通过与别人比较来对照、检查自己。孔子所云:“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这个意思。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的,只有把自己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比较,才能确定自己的社会位置以及长处和短处。有比较才有鉴别,没有其他人作为参照,就不能有效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是要经历一个比较过程的,自省更要能自觉地放开眼界,特别注意向历史上和现实中的模范人物学习,因为他们的优点和长处更为集中,学习起来目标也更明确。领导者要做学先进、赶先进的带头人。

做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领军人物

《论语•子路》记载,有一次子路向孔子请教怎样管理政事,孔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意思是说,领导者首先要给自己的老百姓带头,然后才能让他们勤劳地工作;并且,领导者要永远以身作则,不能倦怠。“君倡而臣和,主先而臣随。”所以,儒家认为,领导者是被领导者的表率,其言行具有示范的意义。

孔子还有个著名的观点:“政者,正也。”所谓“政”,就是领导者的自我端正。也就是说,领导者在要求别人之前,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品德、作风、言行、举止等,否则,你就不可能管理他人,尤其不能让你的追随者信服。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其身不正,有令不行;其身正,不令而行”,讲的也是这个意思。

荀子说,君主就像测定时间的标杆,民众就像这标杆的影子;标杆正直,那么影子也就会正直。君主就像盛水的盘子,民众就像盘子里的水;盘子是圆形的,那么盘子里的水也是圆形的。

日本企业家井植薰就是一个以身作则的典范。他自律甚严,时时为员工做出表率。比如,他每天早上七点准时到达公司,其误差率几乎精确到秒的程度。天长日久,公司大楼的门卫竟然把他当成了标准的时钟。每当他的身影出现在公司大门前,门卫就会下意识地伸手看看自己的手表,嘴里说“真准时啊”,或“我的手表怎么慢了一分钟”。

井植薰将这种准时上班的习惯坚持了几十年,一直到退休,这是非常不容易做到的。他为什么这样苛刻地控制自己的上班时间呢?提早上班比准时上班省心多了。但井植薰认为,如果提早上班的话,也许会给员工造成某种苛求的印象。他说:“大家可能会学你的样,比你来得更早,这不是好办法。想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我现在所做的,分秒不差。”由此也可见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胸怀。

在一个企业,老板的行为是员工们的榜样。优秀的领导者,应当成为员工的楷模,不仅是有形地在工作中时常给予员工指导,无形中也要将为人及作风带给员工,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

日本企业家士光敏夫说:“以身作则最有说服力。部下学习的是上级的行动。”

美国企业家亚瑟•布里恩说:“位居领导位置的人需要许多天赋的才能,其中最重要的是以身作则。”

领导者必须能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以此来感召员工,凝聚人心。

1944年,日本战败后,松下公司面临极大的困境。为了渡过难关,松下幸之助要求全体员工振作精神,不迟到,不请假。

然而有一天,松下幸之助本人却迟到了10分钟,原因是他的司机疏忽大意,晚接了他10分钟。

他认为必须严厉处理此事。首先他以不忠于职守为理由,给司机以减薪处分。其直接领导、间接领导,也因监督不力受到处分,为此共处分了8个人。

松下幸之助认为对此事负最后责任的,是作为最高领导的社长——他自己。于是他对自己实行了最重的处罚,扣发全月的薪金。

仅仅迟到10分钟,就处理了这么多人,甚至包括企业的最高领导人自己。此事深刻教育了松下公司的员工,在日本企业界也引起了很大震动。

毛主席说:“只有落后的领导,没有落后的群众。”在规定、制度、公约面前,人们是一律平等的。优秀的领导者绝不会让自己凌驾于制度之上。如果领导能自觉遵守制度,员工就不会轻易地违反制度。如果领导都不遵守制度,下级就会步步效法。

领导者必须做到由正己到正人,由修身而治人,由上行而下效。只有真正做到自律,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才能达到治人的效果。正如法国总统戴高乐在《剑刃》一书中所说:“一个领导者为了说服别人遵循他的路线,听从他的指挥,必须能够确定他的权威。”

企业中领导者就是团队的领头羊。领头羊所起到的就是一个标杆的作用。它永远站在队伍的最前方,给群羊以榜样与力量,使得整个团队昂首阔步地向前。

勇当下属学习的标杆,才能赢得下属的尊重和信赖,以心相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于任何一个企业和组织来说,领导者都是员工的表率,领导者的一言一行对员工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自己先行动起来,通过身体力行地做好工作,树立起自身积极、公正、认真、自信的上级形象,做一个能够率领、带动、感染、激励团队朝着既定目标勇往直前的领军人物。 PVD2Eehp3Ch3DvnfhlPcs4mJqG7b4IHmMl77sq8+NVwkWQBurTl1oXupc5wYqDn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