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不能总对别人好——距离与美感的关系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和体会:与某人的关系越亲密,就越容易发生摩擦和矛盾,反倒不及与初次见面者交往容易。家庭成员、情侣之间常常相互埋怨,正是这种情况的表现。按理说应该是交往得越深,就越容易相处,相互之间的人际关系也越好,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这种现象可以用心理学上的“刺猬法则”(也叫心理距离效应)来解释。

“刺猬法则”说的是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寒冷的冬季,两只困倦的刺猬因为冷而拥抱在了一起,但是由于它们各自身上都长满了刺,紧挨在一起就会刺痛对方,所以无论如何都睡不舒服。因此,两只刺猬就分开了一段距离,可是这样又实在冷得难以忍受,因此它们就又抱在了一起。折腾了好几次,它们终于找到了一个比较合适的距离,既能够相互取暖又不会被扎。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例子举不胜举。一个你原来非常敬佩或喜欢的人,与其亲密接触一段时间后,对方的缺点就会一点点的暴露出来,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对其原有的感情,甚至感到失感,有时还可能会讨厌他(她)。夫妻、恋人、朋友以及师生之间都不例外。

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一个大阅览室中,当里面仅有一位读者的时候,心理学家走进去坐在他(她)身旁,来测试他(她)的反应。结果,大部分人都快速、默默地远离心理学家到别的地方坐下,还有人非常干脆明确地说:“你想干什么?”这个实验一共测试了整整80个人,结果都相同:在一个仅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中,任何一个被测试者都无法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着自己坐下。

由此可见,人和人之间需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人人都需要一个能够把握自我的空间,它犹如一个无形的“气泡”为自己划分了一定的“领域”,而当这个“领域”被他人侵犯时,便会觉得不舒服、不安全,甚至开始恼怒。

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将军曾经说过:“仆人眼里无英雄。”这也说明了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应该留有一定的余地——相应的心理距离,否则伟大也会变得平凡。戴高乐是一个非常会运用心理距离效应的人,他的座右铭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句话深刻地影响了他与自己的顾问、智囊以及参谋们的关系。在戴高乐担任总统的10多年岁月中,他的秘书处、办公厅与私人参谋部等顾问及智囊机构中任何人的工作年限都不超过两年。他总是这样对刚上任的办公厅主任说:“我只能用你两年。就像人们无法把参谋部的工作当做自己的职业一样,你也不能把办公厅主任当做自己的职业。”这就是他的规定。

后来,戴高乐解释说,这样规定有两个原因。第一,他觉得调动很正常,而固定才不正常。这可能是受到部队做法的影响,因为军队是流动的,不存在一直固定在一个地方的军队。第二,他不想让这些人成为自己“离不开的人”。唯有调动,相互之间才能够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够确保顾问与参谋的思维、决断具有新鲜感及充满朝气,并能杜绝顾问与参谋们利用总统与政府的名义来徇私舞弊。

戴高乐的这种做法值得我们深思。如果没有距离,领导决策就会过分依赖于秘书或者某几个人,易于让智囊人员干政,进而使他们假借领导名义谋一己之私,后果将会非常严重。如此说来,还是保持一定距离为好。

在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看来,彼此间的自我空间范围是由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与他们所处的情境来决定的。据此,他划分了四种区域或者距离,每种距离分别对应不同的双方关系。

1.亲密距离

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距离,甚至被叫做零距离,也就是人们经常说的“亲密无间”。它的近范围是在6英寸(约0.15米)内,在此距离内,人们相互之间可以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至于能够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以及气息;它的远范围是6~18英寸(0.15~0.44米),在此距离内,人们可以挽臂执手或者促膝谈心,通过一定程度上的身体接触来体现出相互之间亲密友好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距离主要出现在最亲密的人之间。在同性间,常常仅限于贴心朋友;在异性间,常常仅限于夫妻与恋人。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倘若一个不属于该亲密距离圈中的人,在没有经过对方允许时随意闯入这个圈子里,无论其用心与目的怎样,都是不礼貌的行为,都会引起对方的反感与彼此的尴尬。

2.个人距离

这是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在此距离内,人们相互之间直接的身体接触已不多。其近范围在1.5~2.5英尺(0.46~0.76米),以能够互相握手及友好交谈为宜。这是熟人之间交往的空间。若是一个陌生人贸然进入此空间,就会构成对他人的侵犯。其远范围在2.5~4英尺(0.76~1.22米),所有朋友与熟人都可以自由进入该距离,但一般情况下,和比较融洽的熟人谈话时,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近距离(2.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交往时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一端。

3.社交距离

它和个人距离相比,无疑又远了一步,体现的是一种社交性或者礼节上的比较正式的关系。其近范围是4~7英尺(1.2~2.1米),人们在工作场所与社交聚会上通常都保持这种空间距离。

一次,一位主办人在安排外交会谈座位的时候发生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未摆放茶几。结果,坐在那儿的两位客人一直都尽可能靠在沙发的外侧扶手上,而且身体也经常后仰。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情境和关系下,人们就需要调整不同的人际距离。倘若距离和情境、关系不对应的话,就会使人们出现明显的心理不适。

这种社交距离的远范围是7~12英尺(2.1~3.7米),它被认为是一种更正式的交往关系。在公司里,经理们一般使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在离桌子一段距离处摆放来访者的座位,这样就能和来访者在谈话时保持一定的距离。同理,在企业领导人之间谈判、工作招聘面试、教授与学生的论文答辩等时候,也常常都要隔一张桌子或者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便可能增加庄重的气氛,也增加了双方的适应程度,显得更得体与正式。

4.公众距离

这种距离是在公开演说时演说者和听众之间保持的距离。它的范围一般在12~25英尺(3.7~7.6米),其最远范围在上百英尺以外。这是一个基本上能够容纳所有人的“门户开放”空间。在此空间内,人们是可以相互之间不发生任何联系的,甚至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此空间内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和他们交往。

在人际交往时,空间距离是彼此之间是否亲近、友好的重要标志。人与人之间选择正确的空间距离非常关键。

有的时候人们常有这样的感觉,每天和爱人朝夕相处的时候,不觉得爱人很重要,一旦对方出差很长时间,就会感觉对方在自己的生命里尤为重要。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距离产生美”。

有时候,我们经常在影视剧里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男孩一直苦苦追求一个女孩,在追求的时候对她无比关心,可是女孩却总不领情,当这个男孩丧失信心停止追求之后,女孩往往会突然发现,自己好像爱上了这个男孩。这种感觉也是“距离产生美”的心理效果,它不一定是真的爱,却肯定是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用“距离”来操纵对方的心理,实现自己的目标。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与下属保持心理距离,可以避免下属的防备和紧张,可以减少下属对自己的恭维、奉承、送礼、行贿等行为,可以防止与下属称兄道弟、公私不分。适当的距离既可以获得下属的尊重,又能保证在工作中不丧失原则。一个优秀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做到“疏者密之,密者疏之”,这才是成功之道。

著名的酒店之王希尔顿深谙此道。

希尔顿为自己的旅馆王国立下过一条原则:最低的收费和最佳的服务。他要求饭店的所有职员一定要做到和气为贵,顾客至上。不管谁违反了这一规定,都要受到严厉的惩罚。

在平时的工作中,希尔顿总是和蔼可亲,他爱与员工们谈天,关心他们的生活,热心帮助解决员工的困难,所以员工们与他的关系都很融洽。和希尔顿聊天,就像是和一位长辈谈心,不用拘束,也不用担忧,因为他是把每个人都当作酒店的主人来对待的。

但是在原则问题上,他是绝不含糊的。在工余时间,他从不要求管理人员到家做客,也从不接受他们的邀请。

一次,饭店一位经理与顾客发生了争执,居然还大吵了起来。希尔顿知道这件事后,立刻辞退了这位经理。虽然这位经理业务能力很强,为饭店作出过不小的贡献,但希尔顿并没有姑息他,而是严格的执行了规章。希尔顿这种说一不二的性格,使得许多员工都认为他是一个特别严肃的人,所以都很尊重他,希尔顿在酒店中的威望与日俱增。

正是这种保持适度距离的管理,使得希尔顿的各项业务能够芝麻开花节节高。

与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会使你高高在上,也不会使你与员工互相混淆身份,这是管理者的一种最佳状态。距离的保持靠一定的原则来维持,这种原则对所有人都一视同仁:既可以约束领导者自己,也可以约束员工。掌握了这个原则,也就掌握了成功管理的秘诀之一。

除了在管理上这样,做生意也是如此。有的时候对人过度热情,不但起不了什么效果,反而会招来反感吓跑客户。

比如美容店、理发厅给爱美的女士极力推荐美容新产品,推销办理各种会员积分卡、消费卡;影楼拍摄照片,店员极力推荐所谓的“优惠套餐”,并想尽办法让你增加洗片数量;到银行办理贷款,柜员费尽口舌要你办理某种理财业务;进入超市购物,服务员极力推荐某种洗发产品等等。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对商家来说,顾客是上帝,你必须提供热情的服务。但是,倘若“热情”过度了,便会使消费者觉得毫无真诚可言,甚至引来反感。这种看似的“热情”,实则比冷淡还难以令人接受。

热情过度的服务,难以收到商家预期的效果。随着广大消费者对产品认知的心理越来越成熟,绝大多数人已不会凭一面之词的夸赞就相信某一种产品了,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越来越成熟,选择商品更加理性。

从消费者的心理来说,人往往都具有一种天生的逆反心理。你越讲得好,越吹得天花乱坠,他反而会产生怀疑,最终导致对这一产品不信任甚至厌恶。

所以,不妨改变一下策略,有的时候创造“热情”,不如创造点“距离”,保持点“神秘”。我们来看一个经典的例子。

出版商为了让J·K·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哈利波特和火焰杯》取得轰动的销售成绩,特意制造了媒介、书迷和作者的距离感,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收效。出版商是怎么制造距离的呢?

原来,出版社在出版前全面封锁消息,书籍的标题、篇幅和价格保密到发行前两周。不赠送供评论用的赠阅本,不允许采访作者,因为担心考虑不周导致泄露而推迟译成外文版本。

首发日之前,刺激性的情节细节,包括关键人物之死和哈利的性唤醒一点点透露给垂涎已久的记者团。要求印刷商和销售商签订绝对保密的协议。经销商则受到严格审查,不过有些被允许仅仅在“哈利·波特”即2000年7月8日前,在限定的场地短时间内展示令人眼馋的册数。

当时,几册新书样本“无意中”由西弗吉尼亚州最偏僻的一家不知其名的沃尔玛超市销售了出去,不过其中一个“幸运的”孩子被全球媒体长篇累牍地加以跟踪报道,并刊登在了备受关注的每个头版的显著位置。

经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拉大了书迷们和书的距离,从而使书迷非得到不可的情绪更为狂热。到头来,该书的普遍畅销就不可避免,出现在了杂货商店乃至路边餐馆的每个地方。

换个角度思考,如果该书在出版之前,就过度热情地接受各种媒体的访谈,毫无保留地披露书的内容,恐怕书迷的热情会随之降低,不会出现如此疯狂热销的情况。

所以,巧用距离感来操纵员工、顾客的心理,不失为一种策略。只要运用得当,就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你是如何处理和爱人之间的关系呢?是把对方紧紧拴在身边?还是给彼此一些自由空间?下面这个故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一个女孩问她的母亲:“在婚姻里,我应该怎样把握爱情呢?”母亲没说什么,只是捧来一捧沙,递到女儿面前,女儿看见那捧沙在母亲的手里,没有一点流失,接着母亲开始用力将双手握紧,沙子纷纷从她指缝间泄落,握得越紧,落得越多,待母亲再把手张开,沙子已所剩无几。

手上的沙子握得越紧,它流失得越快,夫妻之间也是一样。爱如流沙,越是想要紧握,越是散落一地。越是想要挣脱,陷落越深。要让彼此有一个自由的空间,那会使你的婚姻生活更加的完美。

想想看,你欣赏一幅油画的时候,太近了看着不怎么像画,太远了像画又看不清楚,只有不远不近,恰到好处,才能看出“效果”。两个人之间的相处也是这样,要保持一个恰到好处的距离。

德国著名的黑格尔派美学家费歇尔说:“我们只有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到美,距离本身能够美化一切。”

恋爱和婚姻中的男女,彼此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自由的私人空间、拥有自己的朋友、爱好和事业。在感性的爱情里也不要忘记留存一点理性的生活空间,不要试图去主宰什么,因为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成为他人的傀儡。

当先生晚归时,妻子不需要,也没有必要问他去了哪里,或为什么回来晚了。你给对方越多空间,你们就越紧密地在一起。你们容许彼此越多自由,你们就越亲密,不是亲密的敌人,而是亲密的朋友。不论怎么爱,都应该留给彼此一些空间,不然,爱,就会变成桎梏了。

一对恋人,天天厮守在一起,重复着同一套生活模式,难免会生出厌倦乏味的感觉。正如赫尔岑所说:“人们在一起生活太密切,彼此之间太亲近,看得太仔细、太露骨,就会不知不觉地,一瓣一瓣地摘去那些用诗歌和娇媚簇拥着个性所组成的花环上的所有花朵。”

适当的距离和空间,有利于保持夫妻间的神秘感和新鲜感。美国、日本的社会调查表明,每周见一次面的夫妻感情最好,关系最稳定,让相互的爱情在若即若离、不冷不热中久远维持。

两个人各自保留一定空间,这不能视之为对爱情的不忠,这是一种相处的艺术。相互深爱的两个人就像两只相互依靠彼此取暖的刺猬,远了,温暖不到对方;近了,会被对方身上的刺扎到。两个人都要学会慢慢调整距离。

弟弟对姐姐抱怨说:“姐,我又和女朋友闹别扭了。”

“为什么呀?这些日子不是挺好的吗?”姐姐一脸的诧异,“前些日子不是好好谈了吗?又怎么了?”

“前几天,我和她在路上碰到我的一位女同学,我就和同学笑着挥了挥手,一句话都没说,她就生气了。我就不明白,碰见熟人,我只是打个招呼,就不行……”

“哦,你女朋友吃醋了。”

“为这吃醋,忒不值得吧?”弟弟自嘲地说,“对了,还有一件事,让我特恼火。”

“什么事?”

“手机短信,那天她非得要看我的手机短信,看完后就火冒三丈,对我大嚷大叫,和我吵得天翻地覆……”

姐姐打断了他:“手机短信怎么了?”

“不就是我手机里的短信女的发的多点嘛,其实根本没什么事,她就是不依不饶……”

这样的事情,在年轻情侣之间太常见了。或许是因为太在乎,怕失去。爱不是简单的占有,不是要占有对方所有的空间,让对方无立脚之地,所思所想所为都由自己来控制,那不是爱。你是在找亲密爱人,不是在找机器人。

如果你懂得距离之美,就请留给彼此一些自由的空间,尊重别人的同时,也是对自己的尊重。学会用心了解对方,让对方能够在那个空间里自由地畅游,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不要太束缚对方,否则的话会出现逆反心理,得不偿失。对待感情,彼此都有空间才不会那样局促无奈。

情侣间不仅要保留空间的距离,也要保持心理上的距离。爱情的安全线,恰恰是看不见而且摸不着的心理距离。有些时候,真的就是这样,夫妻双方因为爱而彼此走近,近得恨不能不分你我。于是走进婚姻,长相厮守。此后,彼此的距离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拉开,亲密有间。

几年前,有好几家报刊上曾经刊登转载过一个关于“他为什么离婚”的报道,说的是一个记者与其妻离婚不是因为她不好,而是因为她太好了,好得对他百依百顺,俯首贴耳,永远与他保持一致。他故意找茬与她吵几句都吵不起来,她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使他腻烦不堪。也就是说,他一心想同她拉开一点心理距离,可就是拉不开,最终只有索性离开她。

两个人之间相处的道理很简单,要想让爱情长久美满幸福,那就不要每天盯着看着防着握着,各自保留心中的一块自由活动的绿地,让对方有独立的人格、独特的个性和适度的自由的生活圈。还是那句话,有距离才有美。

每个人都有秘密,心里的秘密,本来你自己看家的内涵,你也把它放得很高、看得很重,仿佛正是拥有了它而使你自己有了资本,因此你也变得含蓄和深沉。可一旦你向别人说了自己的秘密,你的“它”就没有了。如果要是让有城府的人掌握了你的隐私,那么他便会利用它来操纵你,牵着你的鼻子走。

这一切都是因为你把自己内心的一块领地向别人出售了,别人就因此有了更强大的内心势力。他的大城府占据了制高点,他便可以在自家阳台上任意俯视你的小城府,而且一览无余。到那时你会变得既不自在,又毫无神秘可言!而假若你想“回访”一下别人,人家可是庭院深深深几许的,你根本没有这种可能。试想由于你的疏忽,你的拱手相让,你的自己出卖了自己,从而使自己的心理被别人操纵,这是多么的不值得!

刚接触一个全新的人际环境,就更应该注意矜持和城府问题。因为这时候,你极容易被一团和气所迷惑,觉得人人都好,于是将逢人只说三分话的古训抛到了九霄云外。俗语说:日久见人心。慢慢地你就了解到,尤其是你看到了对方生活深处的时候,你才猛然意识到原来看到的只是人家的一个侧面,此时所见的才是完整无缺立体多面的人。

于是,你就再考虑如何抽身回转,为了保护自己要与他人保持一种距离,然而,你把自己交出去,就如同泼出去的水,是收不回来的。事已如此,以后你就再也不可能平衡的与人保持一种相等的距离了。别人想到你这儿来时,可以长驱直入,而你想到别人那儿去时,却是寸步难行。为此你也毫无他法,只好带着满身的痱子,在这些人中间疙疙瘩瘩地生活着。

朱莉在某家合资公司的职业生涯很短暂,三个月不到便被老板找个理由炒掉了,其“功劳”要归于她最信任的男同事吉姆。

朱莉的职位是出纳,刚入职的时候,大家都为她担心,因为她的上司——财务主管孟会计是个人见人烦的角色,已经有三位出纳忍受不了她的工作方式仓皇逃走,所以有好心人提醒她要小心行事。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孟会计对朱莉特别好,而且还破天荒地在老板面前表扬了她。这使得那位好同事吉姆很好奇地问她究竟使了什么高招让孟会计就范。

也许是接触久了渐渐熟识,加之吉姆平时对自己很照顾,或是初涉职场真的不懂加密隐私,没心没肺的朱莉告诉吉姆一个秘密:她是孟会计的远房侄女。

“哈,怪不得她对你这么好。”吉姆嘴上赞许,但心中却十分妒忌。

“不过你千万别告诉别人啊,孟会计说这件事谁也不能说。”朱莉叮嘱道。

没过多久,当大家背着朱莉再议论此事时,吉姆很小心谨慎地透露了朱莉的秘密,最后竟还要求别人替朱莉保密。

秘密传来传去不知怎么就传到了总经理南希那里,南希是个生性多疑的女人,她立即想到:如果财务部里的人都是亲戚关系,那将不利于公司财产账目的管理。她可不想因为用错人而留下什么隐患,公司已经有人在说风凉话了:“哈,财务部都要姓孟了。”

于是,小心眼的南希找个理由很容易地炒了朱莉的鱿鱼。

可怜努力又敬业的朱莉,竟不知那个出卖自己的同事其实就是最信任的吉姆。

人在职场里打拼,要特别注意同事之间的关系,如果关系太疏远,对工作不利;如果关系太亲密,将有可能一句话没说好,就让自己的软肋被别人揪住,别人反过来制约自己。俗话说得好:“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最愚蠢的人就是那些全盘托出的人,稍微聪明点的人都知道如何把握分寸,不会轻易泄露自己的整个心事。不过,当遇到老实的人,你们一见如故,分享心中的秘密,也许会因此成为至交。而现实生活是复杂的,这样的情况是最可能发生的:你把整个心交给他,他却会因此而看不起你,更有甚者会因此而起了坏心,打起了歪主意,想着怎么暗算你。因此,在待人处事中,为了不让自己吃亏受到伤害,特别是对摸不清底细的人,一定要将“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句话铭记于心。否则,到时候只能哑巴吃黄莲有苦难言。

总而言之,不要随意地将自己的心声向众人袒露,紧记袒露之心就如同一封摊开在众人面前的信,它会使你受人操纵。在与人交心时也要格外小心,因为这种交流是危险的,它会让别人有了控制你的把柄,使你不能自主,成为任人驱使的奴隶。 eeDofxu8V+V96ucGeN5WQH15oKcNAfgYAnW6T1XTuxw4h34hglSOcde1QLJdMGP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