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人生之道

母性辉煌——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原文]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老子·第6章》)

[今译]

太空的元神不死而永生,这就是微妙的母性。微妙的母性之门,这就是天地的根本。它绵绵不断地永远存在,所起的作用无穷无尽。

[按语]

河上公:谷,养也。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谓五脏之神也。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脏尽伤,则五神去矣。言不之有,在于玄牝。玄,天也,于人为鼻;牝,地也,于人为口。天食以五气,从鼻入,藏于心。五气清微,为精神、聪明、音声、五性;其鬼曰魂。魂者,雄也,主出入人鼻,与天通,故鼻为玄也。地食人以五味,从口入,藏于胃。五味浊厚,为形骸、骨肉、血脉、六情;其鬼曰魄。魄者,雌也,主出入于口,与地通,故口为牝也。

蒋锡昌:玄者,幽远微妙之意。“牝”,母也,为生物之本。“玄牝”者,即微妙之生长,以谷神生之而不见其所以生也。

“谷”就是生养,也有人说谷表示虚空。神就是指生养之神,是生养天地万物的道:也有说是不能预测的变幻。“不死”就上为断绝。什么叫“玄牝”?这是指微妙难知的母性。“勤”字的意思就是穷尽。

老子这是说:生养天地万物的道,永存不死,这称为微妙难知的母性。那微妙难知的母性产门,这就称作是天地的根源。它连绵不绝地永远存在,它的作用是永远无穷的。

老子赞叹母亲的微妙之美、玄妙之美、神秘之美、不可言说之美。这微妙难知就是玄啊!老子常要说到“玄”,而且“玄而又玄”,因为“道”就是这样,母爱也就是这样!

1976年7月28日发生于河北唐山的地震,夺去了几十万条生命。在紧张抢救中,在清理废墟中,人们发现了一个震撼人心的事实:许多年轻的母亲,都把孩子紧紧护在怀中,僵硬为辉煌的雕塑。不难想象在那天崩地裂的一瞬间,她们最先想到的是孩子,几乎在同一时间,用同一方式,以自己血肉之躯来保护小生命。孩子们在怀里虽然永远闭上了眼睛,身体却毫发未伤。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时,一位母亲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孩子,在离世前她留下了这样一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年轻的母亲们的生命随时间的天幕渐淡渐远,但她们的母性,已凝固成永远的感动,与日月争辉。

人类如此,动物界亦如此。寒冷的冬天,饥饿的北风凄厉地扫过空荡荡的原野,小枭们在母亲的翅膀下叽喳着绝望。母枭的目光搜遍了整个世界,于是选择了悲壮的献身。它坚硬的喙咬住如铁的枯枝,挂在小枭们头顶的树枝上。小枭们奋起俯冲捕扑,吞噬着甘愿献身的母爱。母枭败羽零落,血点点滴滴,一天天过去,最后只剩下一个骨架。小生命终于长大了,飞去了,独立了,母亲的骨架在风中晃荡,终于铿然落地,只有头还高高挂在天空,因为它的喙还紧咬着树枝。冬天作证,是透彻骨髓的母爱,鸟类母亲的灵旗,凛凛飘扬于雪地冰天。

一只母鼠,被铁夹夹断了后腿,它拼命挣脱,挣扎着回到自己窝里,窝里有九只幼鼠,闭着眼睛吱吱叫,它们需要二十四天才能断奶生存。母鼠趴在窝里,断腿鲜血淋漓,不能再动弹一步。它仍给幼鼠喂奶,最后的时间里,就啃吃自己那条断腿,维持一点可怜的奶水。自己的断腿被啃得只剩下一根白骨了,终于熬满了二十四天,幼鼠们吱吱地走了,它一声轻轻叹息,寂然而逝。

这一切定格于母性的辉煌!无论是从人身上还是从动物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伟大的母爱和每爱的伟大,跨越了生死的界限。

世间万物,一代代生命消失,一代代生命生长。在生命的流程中,母亲的位置最重要,而母性的光辉是永恒的。

天地无私——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原文]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老子·第7章》)

[今译]

天地长久。天地之所以能够既长且久的根由,是因为它不为了自己生存,所以能够长久生存。

[按语]

释德清:以其不自私其生。王夫之:天地不得不食万物矣,而未尝为之食。

河上公:天地所以独长且久者,以其安静,施不责报,不如人居处汲汲求自饶之利,夺人以自与。

天地之所以长久,是因为没有自己的私念,它创造万物,却让万物按照自己的规律发展和灭亡,而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谁。它不因为太阳耀眼,就排挤黑夜,也不因为流星美丽,就夜夜安排它出现。它不会因为天有九日而焦心,也不因为天狗吞日而忧虑。行星各有轨道,恒星各有据点,爆炸就爆炸,聚拢就聚拢,天地从来不干预。然而,天地的无私,却成就了天地的事业。

人生也是同样的道理。看看中国人的“公”字,它里面就藏了一个“私”字:为公所创造出来的好处,自己私人的那一分也一定跑不掉。所以才有人说:“一个人若不计较成功归于谁,他的成就会更大。”

历史记载:东汉时期,肃宗即位,立母亲马皇后为太后,章帝又打算赐封各位舅父,但马太后不同意。适逢天旱,有人上书说是因为末封外戚的缘故,于是有关部门奏请依照旧制赐封。马太后下诏说:“那些上书建议封外戚的人,都是要向皇帝献媚,以谋求好处罢了。从前,王氏家族一日之内有五人一起封侯,而当时黄雾弥漫,并末听说有天降好雨的反应。外戚富贵过盛,很少不归于倾覆。所以先帝对他的舅父慎重安排,不放在朝廷要位,还说:‘我的儿子不应与先帝的儿子等同。’如今有关部门为什么要将马家同阴家相比呢!况且卫尉阴兴,受到天下人的称赞,宫中的使者来到门前,他连鞋都来不及穿,便急忙出迎,如同蘧伯玉一样恭敬有礼;新阳侯阴就,虽然性格刚强,略微莽撞,然而胸有谋略,攻城占地,议论战略战术,朝中无人能与他相比;原鹿侯阴识,为人勇敢忠诚而有信义。这三个人都是天下群臣中的出类拔萃者,难道能比得上吗!马家比阴家差远了。”她坚持不同意赐封。章帝看到马太后的诏书后悲哀叹息,再次请求,太后回答说:“我反复考虑此事,希望能对国家和马氏双方有益,难道只是想博取谦让的名声,而让皇帝蒙受不施恩于外戚的怨恨吗?从前窦太后要封王皇后的哥哥,丞相条侯周亚夫进言:‘高祖有规定,无军功者不得封侯。’如今马家没有为国家立功,怎能与阴家、郭家那些建武中兴时期的皇后家相等呢!我曾观察那些富贵之家,官位爵位重迭,如同一年之中再次结果的树木,它的根基必受损伤。况且人们所以愿封为侯,不过是希望上能以丰足的供物祭祀祖先,下能求得衣食的温饱罢了。如今皇后家的祭祀由太官供给,衣食则享受御府的剩余之物,这难道还不够,而定要拥有一县的封土吗?我已深思熟虑,你不要再有疑问!”

这不仅是马太后能居高思倾、居安思危、处己以虚、持而不盈,而且是她希望章帝的各位舅父处于“虚而不满”之中,以避免将来遭到大臣的嫉妒而身败名裂的下场。在这段话里,我们能读出马太后公正无私和认识大体的胸怀。

《韩非子·饰邪》中说:“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薛文清公读书录·体验》中说:“公则四通八达,私则一偏向隅。”为人公正,就能走遍天下;心中存私,则将到处碰壁。公正无私,对于社会的安定进步,有着重要的影响。

抵制诱惑——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臭。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12章》)

[今译]

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嘈杂的音调使人听觉失灵,浓厚的杂味使人舌不辨味,纵情狩猎使人心放荡发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为不轨,圣人只求三餐温饱,不逐声色之娱。所以应当舍弃物欲的诱惑和华而不实的虚名,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

[按语]

河上公:贪淫好色则伤精失明也。好听五音则和气去心,不能听无声之声。爽,亡也。人嗜五味于口则口亡,言失于道味也。人精神好安静,驰骋呼吸,精神散亡,故发狂也。妨,伤也。难得之货,谓金银珠玉。心贪意欲,不知厌足,则行妨伤神辱也。守五性,去六情,节志气,养神明。目不妄视,妄视泄精于外。去彼目之妄视,取此腹之养性。

淮南子: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五声哗耳,使耳不聪;五味乱口,使口爽伤;趣舍滑心,使行飞扬。此四者,天下之所养性也,然皆人累也。

诱惑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名利的诱惑、金钱的诱惑、声色的诱惑、美食的诱惑,如此等等,不一而足。面对诱惑,没有好奇和心动是不正常的,关键在于在诱惑面前你如何把握自己。

春秋战国时期,鲁国的大臣公仪休,是一个嗜鱼如命的人。他被提任宰相以后,鲁国各地有许多人争着给公仪休送鱼。可是,公仪却正眼不看,并命令管事人员不准接受。他的弟弟看到那到多从四面八方精选来的活鱼都被退了回去,很是可惜,就问他:“哥最喜欢吃鱼,现在却一条都没有接受,为何?”

公仪休很严肃地对弟弟说:“正因为我爱吃鱼,所以才不接受这些人送的鱼。你以为那帮人是喜欢我、爱护我吗?不是。他们喜欢的是宰相手中的权,希望这个权能偏袒他们、压制别人,为他们办事。吃了人家的鱼,必然要给送鱼的人做事。执法必然有不公正的地方,不公正的事做多了,天长日久哪能瞒得住人?宰相的官位就会被人撤掉。到那时,不管我多想吃鱼,他们也不会给我送来了。我也没有薪俸买鱼了。现在不接受他们的鱼,公公正正地做事,才能远地吃鱼。”

人非对贤,很难让自己一辈子清心寡欲,不产生一丝邪念。然而,人的高尚和可贵就在于面对外物的引诱,善于运用自己的理智抵制诱惑。

有一个走私犯,由于警方追捕太紧,他灵机一动,带着所有的走私货物,躲进了一家破旧的教堂里。他请求牧师答应他将走私货物藏在教堂的阁楼里。那位虔诚的牧师当然立即拒绝了走私犯的要求,并要此人马上离开,否则他就要报警。

“我给你一笔钱,以报答你的善行,你看20万怎么样?”走私犯苦苦哀求。牧师坚定地说:“不!”“那么50万呢?”走私犯忍痛加码。牧师依旧拒绝。

“100万好吗?”走私犯仍不死心地问。牧师突然大发雷霆,用力把那人推到门外去:“你快给我滚出去,你开的价钱,已经快接近我心里的数目了。”

这个牧师的故事给我们的启迪是深长的。牧师尽管“离上帝最近”,可他毕竟不是圣人。他的心里,也有“贪”的念头,只不过他给自己的道德定的价码比常人要高而已!这位牧师又是可敬的。当他眼见走私犯出的价码逼近了他自定的道德价码时,他果断地掐灭了贪欲,在巨大的诱惑面前说出了“不”。他最终守住了自己做人的底线。

人不可被诱惑所淹没,否则,人便失去了自我。人一旦失去了自我,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由此观之,面对诱惑,既应有所取又应有所舍,既应有所投入又应有所自持,既应有所热忱又应有所节制,从而能在诱惑的包围之中,头脑清醒,心态平静,行为规范。

俭朴人生——见素抱朴

[原文]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第19章》)

[今译]

保持纯真,生活俭朴,减少私心,减少欲望,弃绝学习,能做到这些,就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了。

[按语]

庄子:其民愚而朴,少私而寡欲。河上公:见素者,当抱素守真,不尚文饰也;抱朴者,当见其笃朴以示天下,故可法则。少私者,正无私也;寡欲者,当知足也。

刘师培:按“私”当作“思”。《韩非子·解老篇》曰:“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思”“欲”并言。又《文选》谢灵运《邻里相送方山诗》李注引《老子》曰:“少思寡欲。”此古本作“思”之证,即释此“少思”也。

《易·否卦象》中说:“君子用节俭的品德克服艰难。”《说苑·反质篇》里面记载:秦穆公问由余说:“古时候圣明的君主、帝王,他们得到政权和失去政权的原因是什么呢?”由余说:“我听说是因为节俭才得到政权,因为奢侈又失去了政权。”范尧夫告诫他的子弟说:“只有俭,才能帮助你清廉;只有仁恕,才可以使你修养道德。”五代时的王朴和世宗说:“恭敬节俭,可以增加财富。”

俭朴,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俭朴的生活方式,使一个人内心感到充实。我们常说知足常乐,有恬淡修养的人,他在物质上永远会满足、喜悦;而物欲愈多,想要享受和占有的也越多,他的内心会感到越空虚。一个内心有空虚感的人,就是一个贫穷的人。所以富有或贫穷,并不是看他拥有多少财富,而在于是否有节俭的习惯。一个节俭的人,他是富有丰足的;一个浪费的人,他永远不会富有,而且会慢慢走向贫穷,内心常有贫穷匮乏的感觉。俭朴的人,生活单纯,懂得集中心力;他们不奢侈浪费,深知无欲则刚的道理。俭朴使一个人能集合心力和财力,去创造更多有益于社会大众的事业。无论是企业家或慈善家,他们都深谙此道。作为一个普通的人,俭朴更是知足常乐之道。所以勤俭是我们中国人一向重视的生活智慧。

俭朴有三大益处:使人安分守己,不求于人,培养廉洁的作风;使人积极奉献,多行善事,广施功德;使人珍惜眼前拥有的一切。陈嘉庚是著名的爱国华侨,早年他白手起家,靠着过人的聪明和坚韧的意志,终于发了大财。可是,他日常生活依然十分俭朴。他年纪大了去检查身体,发现营养不良,钱到哪里去了?全做了社会慈善事业,新加坡南洋大学就是他亲手创办的。在国内自己的家乡,他也到处兴办学校,提倡教育,帮助一些苦难的人。他自己有钱并不享受。有一次和儿子一起出国办事,儿子坐的是头等舱,他自己坐经济舱,下了飞机后,他对儿子说:“我们同时到达,何必花那么多冤枉钱?”我国著名的佛学大师净空法师高度赞扬陈嘉庚“这老人不同凡响”。他的儿子曾经被强盗绑票,强盗提出条件要多少赎金。陈嘉庚通知强盗:“你把我儿子杀掉好了,我一分钱也不会给你,我的钱全部拿去做公益事业了,绝不给后代。”真正是全力做社会慈善福利事业,念念为人想、为社会想,没有为自己想。那个强盗接到通知,把他的儿子放掉了。所以直到今天,提起陈嘉庚老先生,祖国内地和新加坡许多人都对他的伟大人品念念不忘。

又如台湾台塑集团董事长王永庆,被誉为“华人经营之神”,他取得事业的成功后,生活上却十分俭朴。王永庆很少在外面吃饭,一般是在台塑大楼后半栋顶楼的招待所内宴请客人。采用的是“中菜西吃”方式,大家围在桌旁,各人端着盘子,由侍者分别分菜,一人一份,吃完再加,避免浪费。除了必要的活动外,他一般不穿西服。他的一条旧毛巾用了27年,妻子心疼地想换一条,王永庆却说:“既然能凑合着用,又何必要换新的呢?就是一分钱的东西也要捡起来加以利用,这不是小气,是一种精神,是一种警觉,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像陈嘉庚、王永庆这样事业有成的富豪,发财后并没有过着奢侈的生活,而是将赚来的钱用到社会上去,使之成为有用之物,他们在创造着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在创造着精神财富,这样的人生,是品质人生,是智慧人生。

费定说:“艰苦的生活比舒适的生活往往会更使人养成良好的品质。”爱因斯坦说:“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佩索阿说:“俭朴的生活,总是伟大而高尚的。”武者小路实笃说:“健康的简朴的物质生活,能生成最崇高的精神生活。”田伟说:“简朴不是生活小事,是智者洞察世界后产生的美感。”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太多的奢靡与享受,以致沉沦为物欲的奴隶,容易受外物引诱,因而常会判断错误,甚至一失足成千古恨。生活俭朴的人,内心平静、恬淡。单纯的生活习惯,使我们的思考能集中,智慧、精力不会分散,做事情才容易成功。

一个俭朴的人,他对物质、自然资源的消耗,将降到最低点,他从不向外索取什么,并且还无私地奉献,因此,他堪称是一部最省油、性能最好的车子。俭朴的人生,也是最有活力的人生。

回归自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原文]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25章》)

[今译]

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道取法于自然。

[抨语]

河上公:人当法地安静柔和也。种之得五谷,掘之得甘泉,劳而不怨也,有功而不制也。天澹泊不动,施而不求报,生长万物,无所收取。道清净不言,阴行精气,万物自成也。道性自然,无所法也。

王弼:法,谓法则也。人不违也,乃得全安,法地也。地不违天,乃得全载,法天也。天不违道,乃得全覆,法道也。道不违自然,乃得其性。

老子把人和天地并提,都列为宇宙间最珍贵的事物,可见他对人的估价不低。可是他又强调说,人必须“法地,法天,法道”,也就是“法自然”。这就大有深意了。人固然是了不起的,可是人的了不起并不是他能主宰宇宙抗拒自然,而是他能像天地一样顺应自然,服从自然的规律。正像列宁指出的那样,“外部世界、自然界的规律……乃是人的有目的的活动的基础”,而人只有在其活动方式、活动过程中反映这些规律,才能把自然材料转变为“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人最伟大的特点就在于,他能意识到自己在宇宙的位置,因而能自觉地按照自然的方式去生存、生长,以保持人原有的那种质朴、纯真的自然属性。这一点,东晋诗人陶渊明特别值得称道。

陶渊明原是晋朝大司马陶侃的后人,他一生仕途不达。原来在家乡附近得了一个小县令他正准备赴任时,有名督邮前来视察,旁人提醒他“应速带是之”,要送些厚礼给他。陶渊明一听心里不高兴,督邮算个什么人物?乃乡里小儿。我怎能为五斗米折腰呢?这样他就找了理由辞去了这个县令,归乡隐后,回归自然。

返乡后,陶渊明过着耕读的生活,生活虽然并不富裕,但精神上自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舟摇之以轻曳,风飘之而吹衣”,他过着悠然自得的生活。以后他写下了《桃花源》的著名诗篇,表达了他的理想。

自然可以开启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人久居闹市,心久系官场,人实际活得很累,一些荣华富贵,一些名声誉赞都是很表面的。月明风清时,人立于月下,就会突然觉得自己生活的很可笑,荒唐。整日绞尽心思与人斗,为官职而不耻说那些不愿说的话,为何要这样难为自己?此时,放下来,走出去。到自然的怀抱中沐浴春风,攀登高山,放歌旷野,你会舒服许多。因为,自然是功名的清新剂。

盖棺论定——死而不亡者寿

[原文]

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老子·第33章》)

[今译]

不丧失其本性的就能长久,身死而精神永存的才算长寿。

[按语]

张松如:“不失其所”之“所”字,在这里尚未与“能”字对称,然已具有了中国哲学中认识论的一对范畴之含义。原“能知”和“所知”,即认识主体与认识对象。释家以为“所知”依附于“能知”,即把认识对象消融在认识主体中,否定客观世界的存在,所谓“消所以入能,而谓能为所”。

易顺鼎:《意林》“亡”作“妄”。“死而不妄”,谓得正而毙者也。河上本虽亦作“亡”,而注云,目不妄视,耳不妄听,口不妄言,则无怨恶于天下,故长“寿”是亦读“亡”为“妄”矣。

生命是做什么用的,这不是人人都能够回答的问题。让生命有意义是一种活法,让生命没有意义也是一种活法。有的人活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领略了一世的风采;有的人活得空空寂寂,窝窝囊囊,消磨了一生的无聊。前者所成自然顺理成章,后者所失无疑理所当然。

生与死是人生的两大问题。人生在世,不能对生死的两大问题有所觉悟、有所理解,无论成就有多大的人,学问名望有多高的人,也会失去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而且是枉然人生,实在与禽兽无异。

生与死的完成,不是死亡的完成,也不是生命的完成。死亡作为人生的最终结局,只有达到死亡的标准,才算完成了自我,才算完成了生命。有成语说“盖棺论定”,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棺材没有盖上,他的是非功过就不能做出结论。为了有一个好的人生结局,我们在生命旅程中,就要善待生命,善待自我,以至在死亡之后,世人有一个好的评价。

我们这里可用历史上有名的“兴亡两太后”——“兴国太后”孝庄太后、“亡国太后”慈禧太后的例子来印证老子“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这句名言。

孝庄和慈禧两太后的生平相似,她们都是早年进宫,不甚得宠,好不容易生下个独子,机遇巧合地做了太后;后来的发展所不同的是孝庄太后以国为重,立了贤君(康熙)而自居太皇太后,使国家大治。而慈禧太后却因为不肯放弃垂帘听政的权力,不肯当太皇太后,而蓄意立了童稚的光绪为帝,仍以太后的身份掌权;等到光绪长大后,她更不肯放弃政权而使光绪终生无所作为,终致引发英法联军、八国联军等重大历史事件,断送国家的前途。

兴亡两太后的真正关键仅在于一个“本分”而已!孝庄因为持守本分,不为自己的权力欲望所蒙蔽,所以立康熙,退居深宫,一心扶持、培养孙儿。正由于这种远见卓识,孝庄将康熙培养成一代雄主,对清朝的巩固与康乾盛世的出现,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慈禧则正好相反。一样改变历史,兴国亡国却是两极;盖棺论功过,孝庄太后名留青史,精神不朽;慈禧却是受到历史审判,遗臭万年。

人有生必有死,这是自然的情形,不必悲哀,也不必恐惧,重要的是如何建立人生永久的价值,这个永久的价值建立了,则人虽死犹生。人能“不失其所”,就可以“死而不亡”,老子的人生论意义深远,值得我们再三玩味。

大器晚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原文]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老子·第41章》)

[今译]

最大的方形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皿最后完成;最大的音乐听来无声,最大的形象没有踪影;大道隐匿于无名。

[抨语]

河上公:大方无隅,大方正之人无委曲廉隅。大器晚成,若九鼎瑚琏不可卒成也。大音希声,大音犹雷霆,待时而动,喻常爱气希言也。大象无形,大法象之人质朴,无形容。道隐无名,道潜隐,使人无能指名也。

王弼:凡此诸善,皆是道之所成也。在象则为大象,而大象无形;在音则为大音,而大音希声。物以之成,而不见其成形,故隐而无名也。

人生成功的真正意义,在于鼓励信心。如果因为成功而不务正业,那成功的笑,也会变成失败的哭。

后唐振兴时曾有过这样的一幕镜头。晋王李克用因为他的盟友有的叛变,有的欺骗了他,他一气便病倒了。临终前,他把儿子李存勖叫到床前,叮嘱说:“朱温是我们的仇人,这不说你也知道;刘仁恭是我保举起来的,却投了朱温;还有契丹,撕毁盟约,翻脸不认人。这几口气没出,我死难瞑目!”说着,他叫人拿三支箭来,交给李存勖说:“记住报仇。”李存勖跪在床前,哭着接过箭,誓死报仇,李克用便阖然长逝。

李存勖果然很为父亲争气,父亲死后,他用心练兵,整顿军纪,使自己的部队锐不可当。平时他把三只箭供在家庙里,出征时,都带在身上,以鼓励自己。经过十几年的浴血奋战,他一个个打败了父亲的仇人,并统一了中国北方。他改国号唐。以示继续已灭亡的唐王朝,历史称他为后唐庄宗。

这个后唐庄宗,功业不小,也挺争气。可成功了以后,他不思统一中国,不务正业,一心想到戏台上唱大戏,并给自己起了个艺名“李天下”。后唐庄宗还做出荒唐事,跟他辛苦征战的将士得不到相应的职位,他却让两个戏子当刺史。后来,他的亲军叛变,攻进皇宫,他一手建立起来的功业又毁在自己手上,多可惜!

自然,人生功业善始善终不止限于此一例所反映的范围,应当是时时、事事处处。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小失不补,必成大错;人生那一时,那一地,那一事可放四肆呢?

不过不必太拘泥。首先,不应以成败论英雄。其次成败也可讨论。如果人生先成后败,又是毁在自己手上,则绝对应引以为鉴,但有些事到底不定期存在“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情况,个人尽到最大努力,于事无补,功败垂成,也就问心无愧了。像岳飞、文天祥、史可法这些悲剧英雄就是。

更有一种情况一生不遇,但能愈挫愈奋,百折不扰,意志所向,一往无前,最后,大器晚成。这样一类人,一生大部分时间无成,且饱受失败折磨,但因最后成功,也使一生带闪光的成功色彩。这当然是笑到最后,笑得最好了。这样的成功,在于意志顽强,他的笑应笑在这一点上。如果他的个性里埋藏着某种浅薄轻狂的因素,预示在成功后某个时间里会走向自己的反面,那他大器晚成,一生付出虽太多,对他仍是福音。因为,他避免了最后的失败和自己打倒自己的命运。这一情况我们也应看到。

所以,真正的成功,无成就之日,也无满足之时,能有所成也是应该的,成功绝不是人们放荡、堕落的理由,这就是大器晚成。

懂得珍惜——治人事天,莫若啬

[原文]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老子·第59章》)

[今译]

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懂得珍惜更重要的了。懂得珍惜,正是早作准备;早作准备,就是不断地积“德”。

[按语]

韩非:书之所谓“治人”者,适动静之节,省思虑之费也。所谓“事天”者,不极聪明之力,不尽知识之任。苟极尽则费神多,费神多则盲聋悖狂之祸至,是以啬之。啬之者,爱其精神,啬其智识也。故曰:“治人事天,莫如啬。”

高亨:啬,从来从回。来,麦也,即收麦而藏于回中之象也。是啬本收藏之义,衍而为而爱而不用之义。此啬它谓收藏其神形而不用,以归于无为也。

由于自然的必然性而发生的一切事件,不管多么可怕,它们自身都包含着一种安慰。人生如朝露,如梦幻,应该懂得珍惜,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就生命的有限性而言,能活着就是一种福报,一种令人赞叹的喜悦。但有许多人不懂得珍惜它,一天到晚挑剔东挑剔西,不满这不满那。他们失去欢笑,也失去生活的勇气。他们把生活变成了烦恼,把人生变成了受尽煎熬的历程。

具有睿智的老师,总是举起他们的教鞭,敲醒学生们的昏沉说:“别再傻了!虽然穷,但谁也阻止不了你在苦中作乐。为什么不唱一首歌,额手称庆说‘今天我活得很开心,精神生活很平静’呢?”

有一次,一位妈妈跟心理医生说起自己的不幸遭遇:“我的婚姻生活触礁,先生另有新欢,我活得很痛苦。”她说着就哭起来了,诉说心中的恨事。最后心理医生告诉她说:“你的婚姻生活已经够惨了,为什么还要这样折磨践踏自己呢?要惜福!除了先生有外遇这件事,你各方面都还好,有子女、有工作、有住处、有体力、有理想。为什么不把眼光投在现在有的事物上,去珍惜它,赞美它,拓展它,而要一头栽进那点缺陷,做缺陷世界的囚犯呢?”这位妈妈与心理医生谈了半个小时后,终于拭干了自己的眼泪,告诉心理医生说:“我愿意珍惜自己现有的一切。”

《唐语林》中有两则吃饼的故事。唐太宗大宴群臣,宇文士及割肉,割完之后,用面饼揩手上的肉汁,太宗不做声,眼睛斜视着他。不知是这位宇文士及有节俭的习惯还是因为感觉到芒刺在背,总之是不动声色地用饼揩好手,然后从容地把这块饼吃下去了。那一边太宗也松了一口气。到了唐玄宗这一辈,国家已经很富裕,宠妃还享用万里飞骑送来的荔枝,但他本人却也很舍不得一块饼。这一回割肉的是太子李亨,他也用饼擦手上的肉汁,玄宗也一直盯着他看,大不高兴。太子慢慢地举起大饼,大口大口地吃起来,玄宗非常高兴,对太子说:“福当如是爱惜。”“福”在古代是指祭神的酒肉,也泛指食物。中国语言中有“惜福”一词,就是从爱惜粮食这个意思上来的。

为人处世,应有勤劳节俭、冰清玉洁的操行。也只有勤俭,才能永保廉洁;只有冰清玉洁的操行,才能长久处世。守住节俭并依此修持,贫穷时可以独善其身,富贵时可以兼济天下。守住了勤俭,就足以为万世师表。勤就不缺乏财物,俭就知道节余;劳就能进益,节就能知足,这是古代人惜福的方法。在勤、俭、劳、节中,俭是首要的。

宋史记载:宋代的永宁公主,曾经以一身豪华的高贵打扮来拜见皇上,皇上说:“从今以后不要这样打扮了。”公主笑着说:“这又能花费多少钱?”皇上说:“作为皇帝的女儿都如此奢华,宫廷里必然效仿起来。宫里人人都绫罗绸缎,京城市面上的高档服装价格就会抬高。京城里的高档服装价格太高了,百姓们必然追求利益。你生长在富贵的家庭里,应该知道珍惜福分,不能生出不好的念头来。”

人生福禄,都有定数。珍惜福分的人,福常有余;暴殄天物的人,福常不足。所以老子以俭为宝贝。并不只是生活中应该懂得节俭的道理,如果所有的事情都懂得节俭,将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吃喝上节俭,可以养护脾胃;在嗜好上节俭,可以集中精力;在语言上节俭,可以调养气息;在应酬上节俭,可以养身安神;在思虑上节俭,可以少生烦恼;在欲望上节俭,可以清心养德。凡事减省一分,便增益一分。这虽然是持身之道,也不失为处世之道。

旧时,许多长辈告诫子女们说:“老天爷给每个人安排了一定的福分。如果你小时候把福分享用光了,老的时候就会穷苦。”这句教诲对今天的每个人都适用。人应该珍惜自己的福分,慢慢享用,不要挥霍。“宁吃少时苦,不受老来贫”。年轻时候苦一点,年纪大的时候,就多一点享福的可能。至低限度,俭朴的生活习惯,可以帮助人有多一点力量去适应各种环境。

活到天年——长生久视之道也

[原文]

深其根,固其柢,长生久视之道也。(《老子·第59章》)

[今译]

根扎得深,柢长得牢。正符合长生久视的道理呀。

[抨语]

河上公:人能以气为根,以精为蒂,如树根不深,则枝叶不坚,则落。言深藏其气,固守其精,使无漏泄。

对于养生的概念,老子将其名之为“长生久视”。“长生久视”被道家或信奉仙术的人们解释为“长生不老”。

所谓长生,即活得时间长。但它不仅止于时间上存活的久,而且要在质量上活得快活、有价值。围绕这个主题,中国人有精竭殚虑,研究出许多方法,整理归纳在一起,大抵有三:保精(房中术);行气(深呼吸运动);服药。其中服药术特别受重视,即丹药的制造与服用。

自古以来,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平头百姓都受此影响,梦寐以求地渴望着得到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汉武帝就是一位求神若渴的帝王,他命人日益炼制仙丹,还把女儿嫁给方士,以求走捷径通神。更为可笑的是,他宣贾谊上殿退左右,问的不是军国大事,而是如何求仙,弄得贾谊啼笑皆非。秦始皇也曾派方士徐福率三千童童女,到东海蓬莱去求不死之药。结果仙药没求来,连求药人也一去不回,白白损失一大笔财力。

三千年来,人们孜孜以求,至今虽有成功事例,但也积累总结出了不少健康知识,医药知识,成为人类灿烂文明的宝贵成分。

伏尔泰说:“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身体健康的保证。一个人长时间不做体力活动,不仅身体得不到锻炼,思维也会变得迟钝。

最新的研究资料表明,危害都市人健康最主要的因素是运动不足,平均30岁体力就开始走下坡路,40岁以后体能更高是亮起了红灯。该调查研究的项目是进行三分钟登楼梯、脂肪测验、仰卧起坐、身体前曲,以及心肺功能、肌肉力量、耐肌力和柔软度的身体健康测试。参加测试的很多人爬两三层楼梯就气喘喘吁吁,弯腰时手指只能碰到小腿肚子。调查发现,完全不运动者的比例高达28%,而身体健康的几大要素检测正常者的比例都不到10%,被检测的人普遍存在活动量不足、体能不佳、肥胖、高血压、高血脂等健康隐患。

要克服以上隐疾,我们就必须运动。生活中,那些喜欢运动的人,大多朝气蓬勃,精力充沛。美国西部某镇上有一位长寿老人,已过百岁的他每天都从家里步行两站地到公园去散步。一次,镇长在公园里偶然遇见了这位百岁老人,他上前恭敬地问道:“先生您是我们镇上年龄最长的人,可您的身体和精神看上去却很年轻。请问您保持长寿的秘诀是什么?”

“哦,镇长先生,我没有什么秘诀,我只是比别人更注意运动而已。从年轻时不注重锻炼,每天都做一点运动,风雨无阻,也许这就是我的长寿原因吧。”老人说。

每天坚持运动,这是百岁老人告诉镇长的长寿秘诀。每天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工作等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比如练习太极拳、参加球类运动等。

民间流传的一首《十长寿不老歌》也可以作为我们日常运动养生的参考:一、酒饮适量精神爽,贪多是毒要切记。二、心胸开朗笑嘻嘻,饭后散步不忘记。三、细嚼慢咽,少食精食。四、恃杖而行,慢步徐行。五、多为益事,切勿懒惰。六、多做运动,长练太极。七、闲来长揉鼻,开窗透清风。八、轻拍面与颊,闲来晒太阳。九、早睡复早起,病魔不附体。十、风景放眼望,无忧又无虑。

以上十条从各个角度谈了养生之道,若能兼收消化,实际运用,定能益寿延年,有利于健康。

宠辱不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原文]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老子·第13章》)

[今译]

什么叫得宠受辱都使人感到担惊受怕呢?因为当得宠的人处于卑下的位置时,得宠会使他惊吓,失宠亦使他惊恐不安,所以说宠辱都使人担惊受怕。

[按语]

释德清:世人皆以宠为荣,却不知宠乃是辱。又说:宠为下,谓宠乃下贱之事也。譬如僻幸之人,君爱之以为宠,虽卮酒脔必赐之。非此,不见其为宠,彼无宠者,则傲然而立。以此较之,虽宠实乃辱之甚也,岂非下耶!故曰宠为下。

《小窗幽记》中有这样一副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人做事能视宠辱如花开花落般平常,才能不惊;视职位去留如云舒般变幻,才能无意。

现在的人大多觉得活得很累,不堪重负。大家很是纳闷,为什么社会在不断进步,而人的负荷却更重,精神越发空虚,思想异常浮躁。的确,社会在不断前进,也更加文明了。然而文明社会的一个缺点就是造成人与自然的日益分离,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其结果便是陷于世俗的泥淖而无法自拔,追逐于外在的礼法与物欲而不知什么是真正的美。金钱的诱惑、权力的纷争、宦海的沉浮让人殚心竭虑。是非、成败、得失让人或喜、或悲、或惊、或诧、或忧、或惧,一旦所欲难以实现,一旦所想难以成功,一旦希望落空成了幻影,就会失落、失意乃至失志。

失落是一种心理失衡,自然要靠失落的精神现象来调节;失意是一种心理倾斜,是失落的情绪化与深刻化;失志则是一种心理失败,是彻底的颓废,是失落、失意的终极表现。而要克服这种失落、失意、失志就需要宠辱不惊、去留无意。

一副对联,寥寥数语,却深刻道出了人生对事对物、对名对利应有的态度:得之不喜、失之不忧、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这样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庆历新政”的代表人物。正因为他谨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生宗旨,所以当他被谪至邓州时,能从容处之。从范老夫子这里,不难窥见一种自尊自强的人格魅力,一种淡泊名利的洒脱和机智。

北京大学前任老校长马寅初,因其“新人口论”蒙冤获罪,遭到专横无理的批判,终被革职。当他的儿子把革职一事告诉他时,他只是漫不经心地“噢”了一声。数十年后拨乱反正,仍是他儿子告诉他被平反的喜讯,马老也只是轻轻地“噢”了一声。外表看似静若止水,内心却涌动着机敏与睿智,这是何等难能可贵啊!

19世纪中叶,美国实业家菲尔德率领他的船员和工程师们,用海底电缆把“欧美两个大陆联结起来”。菲尔德因此被誉为“两个世界的统一者”,一举而成为美国最光荣、最受尊敬的英雄。但因技术故障,刚接通的电缆传送信号中断,人们骤然愤怒,纷纷指责菲尔德是“骗子”。面对如此悬殊的宠辱逆差,菲尔德泰然自若,一如既往地坚持自己的事业。经过6年努力,海底电缆最终成功地架起了欧美大陆之间的信息之桥。宠也自然,辱也自在,一往无前,否极泰来,菲尔德之所以为菲尔德,正基于此。

宠辱不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十分困难。我们都是凡夫俗子、草根百姓,红尘的多姿、世界的多彩令大家怦然心动,名利皆你我所欲,又怎能不忧不惧,不喜不悲呢?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的人穷尽一生追名逐利,更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失意落魄、心灰意冷了,我国古代的贬官文化即是此明证。这关键是一个你如何对待与处理的问题。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生存价值,由来功名输勋烈,心中无私天地宽。若心中无过多的私欲,又怎么会患得患失呢?

其次,认清自己所走的路,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不要过分在意得失,不要过分看得成败,不要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只要自己始发过,只要自己曾经奋斗过,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按自己的路去走,外界的评说又算得了什么呢?陶渊明式的魏晋人物之所以有如此豁达风流,就在于淡泊名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可以用宁静平和的心境写出那洒脱飘逸的诗篇。这正可谓真正的宠辱不惊。值得一提的是,将这一精神发挥到极致的还有唐朝的武则天。死后立一块无字碑,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一字不看,尽得风流。这正是另一种豁达,另一种宠辱不惊。

只有做到了宠辱不惊方能心态平和,恬然自得,方能达观进取,笑看人生。著名的社会活动家、杰出的爱国宗教领袖赵朴初先生遗作中写道:“生亦欣然、死亦无憾。花落还开,水流不断。我兮何有,谁欤安息。明月清风,不劳牵挂。”这正充分体现了一种宠辱不惊的达观、崇高的精神境界。

反之道之动——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原文]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老子·第40章》)

[今译]

循环是道的运动,柔弱是道的运用。

[按语]

河上公:反,本也。本者,道所以动。动生万物,背之则亡也。柔弱者,道之所常用,故能长久。

高亨:反,旋也,循环之义。

“反者道之动”,简单的五个字有着很大的分量。一切宇宙万物的生化,一切人生世故的变迁,都包含在这五个字当中,道家的处世艺术也由此顺理成章地展开了。

在道家的思想中,“道”这个字是包含了深刻复杂的内涵的。有人专门研究它,写出了很有分量的专著。在这里,我们不必深加考究,只把它简单地理解为“道理”、“规律”之类的意思就可以了。“反者道之动”,说的是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总是向着自己的相反方向变化。

自然界的有机生命总是以毁灭自身作为变化发展的条件。任何生命火焰终将化为死亡的灰烬,这并不是悲观主义的哀叹,而是反者道之动的规律。人类并不总是有勇气承认自然的规律,就象鲁迅笔下的人物没有勇气接受别人指出他的新生儿必定死亡的事实一样。老子惊人的坦诚向后人指出,幸福的终极可能是痛苦的始因,爱恋的结果可能是怨憎的开端,正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老子对人生大智大悲的概括。

在儒家看来,老子的观点过于绝对,因此失之偏激。用唯物辩证法的话来评论,老子的“反者道之动”忽视了事物相互转化的必要条件。不错。老子的生活辩证法确有执其一端的偏颇。他过分强调了人生活动中变动不定的因素,让不少话柄落入了攻讦者的手中。如果老子想要依靠他的《道德经》升一个高级职称的话,他本来可以写得更辩证一点,更圆滑一点,在各方评委面前都能交待得过去。但是问题在于老子就是老子,他的伟大之处甚至包括这点偏颇。老子写《道德经》并非闲来无事,要筹划一个解释宇宙万象的八面玲珑的理论体系。

老子写《道德经》,是针对人世间许多人在物欲名利上过于贪恋偏执,要炮制一副足够分量的清醒剂来唤起这些人对宇宙人生的另一种认识。《道德经》的意义并不在指导人们如何具体地生活,而是要告诉人们具体的生活究竟如何。我们了解了“反者道之动”的道理并不因此就放弃生活的希望,大家去做蛰伏的乌龟!饭依然要香喷喷地吃,觉照样美滋滋地睡,婚仍旧甜蜜蜜地结,官还是乐颠颠地做,只是在人生总体的态度上,要认识到事变人迁的内在奥秘,少一点偏执,多几分妥协,正如俗话所说:“得宽怀处且宽怀,何必双眉抻不开。”

老子是伟大的,即使连黑格尔这种素来轻视中国哲学的狂妄之徒,也不敢正眼小看老子的天才。事实上,黑格尔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在他出世的二十五个世纪以前就已经几乎全部包含在老子的这句“反者道之动”的话里了。

在“反者道之动”的基础上,老子开始进入人生实践理性的领域。可以料想,从老子所选取的思考角度出发,我们不可能指望得到一处积极入世的处世艺术。鉴于追求幸福的努力终将播下痛苦的种子,那么明智的生活态度便是“处无为之事”,听任事物的自然发展。这样幸福虽然不多,但苦恼也因此减少。进一步讲,既然“反者道之动”,一个人仅仅“无为”犹嫌太积极,最好索性甘心无用,常居弱后,反倒有希望由弱变强,以柔克刚。就邓像太阳既然东升西落,那末与其高居东方,莫如甘做残阳隐落西边,这样反倒有从东方重新升起的希望。这个道理很简单,这个结论也很自然。用老子的话来说,就是“弱者道之用”。《道德经》五千箴言,大多是在反反复复地说明这两句话。

以儒家的眼光来看,老子虽然不失机敏勇敢,说出了孔子感觉到却不敢说出来的生活感受,但老子却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在提出处世艺术的见解时,低估了人心和人性的本然因素,因此在现实实用性上很成问题。一般的中国人会感到老子的学说知易行难,可以意会,不可行践。就好象山中的隐士,虽然人们对隐士大都很欣赏、很羡慕,但真的让他去做,恐怕很少有人乐意。

所以,老子命里注定是一位悲剧式的人物,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他都无法与孔子并驾齐驱。我们后人虽然在心底里与老子不乏共鸣,然而在口头上都认为有足够的理由来指责他的消极。究竟是老子太超脱,还是我们太现实?究竟是老子太坦率,还是我们太掩饰?这只好由每个人自己来回答了。

不过,中国人在内心还是喜欢老子的。我们既然已经有了儒家的入世哲学,当然不希望再来一种大同小异的东西。就好象一个人喝足了白酒之后,不想再来一瓶红酒,倒是很想弄一杯龙井香片茶换换口味,虽说清淡一点,但毕竟可以养颐护神,去劳解乏。

老子在世之时,就知道自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物。因为他不知趣地唤醒了沉醉于幸福之中的人们。老子深感自己不为时代所接受,所以在一个风雨飘摇的夜晚,悄然弃官独自西去。他站在函谷关外荒草萋萋的山坡上,望着东方苍茫的暮色,留了下面的这段独白:众人无忧无虑快快乐乐的样子,好象去参加丰盛的筵席,又好象春日登台远眺那样畅适。唯独我,淡泊恬养,无动于衷,象不会嬉笑的婴儿;又是那么懒散,好象无家可归的游子。世人好象皆有所用,皆有所为,唯独我愚钝而且鄙陋。世人都竞逐浮华,崇尚文饰,唯有我与众不同,见素抱朴。为什么我偏要与大家不同呢?实在是因为我太看重内心的生活,抱住人生的本原,明白“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真理啊。 iW9GzYGSxQQ5JR3kn6D8Y/5LTgwFMNHnlhdaNbI5KZtxhtxNaoTN+9iQUUsQM6R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