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章 交际的魅力1

没有别人,你就是一座孤岛。或许每一个人在广袤的地球上都能建立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些小天地一定是相互联系、彼此依靠的,其中联系和依靠的纽带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交际。谁也不可能过与世隔绝的生活,谁都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承认和满足。

交际是一件很微妙的事情。《论语》里介绍了很多交际的法则,对我们有较强的指导性。

同理心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第十五》)

【今译】

子贡问道:“有一句话可以一生遵循的吗?”孔子说:“大概是‘恕’吧:自己所不想要的,便不要给予别人。”【评注】

朱子:推己及物,其施不穷,故可以终身行之。

我们先看看“恕”,这个字由如、心构成,意思是一如己心,一如本心,宽容,体谅,同情,将心比心。像我自己的心愿一样,我心里喜欢的,向往的,别人也一样,我心里不想要的,我能想到别人也不想要,通过自己心灵的想象力把自己置于他人的存在和生活的实际情景之中,去亲自体验他人的存在、他人的生活、他人的情感,从而与他人达成思想上的共识与行动上的协调,以免把自己的思想、主张、意志在不知他人是否愿意接受的情况之下强加在他人身上,反过来说,也是如此。

“恕”所表达的是一种广博的同情与宽容的精神,这种精神是社会和谐与社会合作所必需的。

西方文化中也有强调和推崇“恕”的传统,“摩西戒律”强调:“对自己无益的,亦不可施加于人。”耶稣的“黄金法则”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些都是“恕”的最好解释,与孔子的论述有异曲同工之妙。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做人要有同理心。俗话说:“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强调的正是同理心,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做人有同理心,善于体察他人的意愿,乐于理解和帮助他人,这样的人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

老百姓常说:“做人做事要将心比心。”将心比心,也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第六》),也就是“同理心”。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一点将心比心的感悟,就会对老人多一份尊重,对孩子怀一份怜爱;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就可以进入“文明”层次了,就真正有点精神文明了。这一点推广开来,对于整个社会,意义是很了不得的,那样就实现了和谐。

不过,一个人要具有同理心,并不是想做到就能做到的。例如子贡曾经说:“我不欲人之加诸我,吾亦欲无加诸人。”孔子说:“赐也,非尔所及。”(《论语·公冶长第五》)

同理心是从自己这一方面讲,我对别人讲恕,不可强加于人,别人对我也一样,同样不可以强加于我。孔子对曾子说,“吾道一以贯之”,曾子的学生问,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

(《论语·里仁第四》)。这里,子贡的话也是讲同理心,他说:“我不想别人强加什么东西给我,我也不想强加给别人。”孔子说:“子贡啊,这不是你所能办不到的。”

子贡在孔门弟子中是一个全才,出身于商贾之家,后来在鲁国季孙氏手下做了不小的官,据说孔子晚年生活得以维持,子贡出了不少力。孔子死后,子弟们多是服心丧三年,即待师如父,内心服孝三年,子贡却在孔子的墓旁搭了间一茅棚子,亲自在那里守孝三年。在风水先生中还传说,孔子的墓地原先选在葬少嗥帝的地方,但子贡看了后认为那只是一个帝王的风水,孔子是千古圣人,那处风水不行,然后才选了曲阜孔子坟墓所在的那块风水圣地。孔子不称许子贡,可见,要用同理心去推己及人是多么的难以做到。

同理心为什么难以做到?就在于与人相处时难以获得别人的信任。

信任,是所有人际关系的基础。没有信任,就没有顺利的人际交往;没有信任,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分工协作的现代社会取得成功。

要与人建立信任关系,就要在做人时不断体现自己的同理心,并以此证明自己是值得信任和值得尊重的,这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你对别人越真诚、越善于倾听、体谅、尊敬或宽恕别人,别人对你也会愈发真诚和信任,如此持续下去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就可以非常顺利了。

所以,同理心不仅是为了理解别人,也是为了让别人理解自己。

同理心并不要你迎合别人的感情,而是希望你能够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情,希望你在处理问题或做出决定时,充分考虑到别人的感情以及这种感情可能引发的影响和后果。

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原文】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颜渊第十二》)

【今译】

孔子说:“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助别人做坏事。小人相反。”

【评注】

朱子曰:君子、小人,所存既有厚薄之殊,而其所好又有善恶之异,故其用心不同如此。

“成人之美”即成全他人的好事,也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他人实现其美好的愿望,譬如为政和从教,孔子认为这都是君子“成人之美”或“立人”、“达人”的理想途径之一。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的态度,体现了一个人处世的境界。尤其是那些不仁之人,孔子仍主张不宜记恨太深。“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论语·泰伯第八》)我们面对的即使是丑陋的恶人,也应把握分寸,不道一时之怨,也要试图去感化对方。化干戈为玉帛,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气度,一种胸怀,一种君子风范。只有当这种风范成为每个人自觉的追求时,天下才会安定,社会才会和睦。好人常常使人爱屋及乌,坏人让人痛恨及其亲近之属。孔子能客观理性地分别对待一个人的好与坏,使人之美尽诏于天下,故孔子不说“成人之大美。”

而只说“成人之美”,只要是美的,不分大美小美,都应予以接纳。

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别人的扶助。成人之美,是一种高尚的行为,是助人为乐、利人利众的仁义表现。

仁者爱人,宽则得众。人是有感情的动物,没有感情便没有人性的出发点。

苏秦、张仪本是要好同学,苏秦深知张仪的学问在己之上。但苏秦却先成功了,做了六国的宰相,当落魄的张仪前来投靠苏秦时,谁知竞遭到他无数的奚落,愤怒的张仪决计只身赴秦,自找出路。苏秦却暗中派人沿途照料,补给张仪所需,直到张仪高就宰相,才明白苏秦为不埋没他的才干,不使张仪依赖苏秦所想出的办法,目的是成全能者,可谓用心良苦,使张仪感激不尽。

古代有很多成人之美的义举。《水浒》里的武松,不平于蒋门神霸占施恩的快活林酒店,行侠仗义,挺身而出“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西厢记》里的红娘,同情和促成张生与莺莺的爱恋,事发被拷,仍仗义执言,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电影《升官记》里的徐九经,秉公断案,不媚权贵,终使倩娘嫁得意中人。尽管丢了乌纱帽,但他心安理得,问心无愧,在成全了别人的同时也成全了自己的名节,受到人们的敬重。

成人之美的事,在当今的社会到处都有。当自己的幸福以别人的痛苦为前提时,他们都自愿地放弃自己的幸福,这就是他们的高尚精神所在。主动支援一时经济拮据的友人,使其免除后顾之忧;尽力帮助友人掌握知识,使其早日榜上有名等等,总而言之,凡是好事情,好愿望,你伸出热情之手,予以大力帮助,使之功成事就,都可以说是“成人之美”的“君子”行为,都是得人心,受欢迎的。

助人为乐,济人危难,这种成人之美是人类最美好的思想感情。

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必须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真正做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要扶正压邪,放手和坏人坏事做坚决的斗争。

有些怕惹是非的人,偏偏被是非惹上了,正所谓“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在这种时候,恐怕他最想见到的,不是像他自己一样遇着“是非”绕道走的人,而是盼望那“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勇士快快到来,以解救他的危难。所以,我们必须批判那些对人漠不关心、见危不助、见难不帮、见义不为、见暴不除、见死不救的极端利己主义的思想行为,因为这和我们民族成人之美、助人为乐、救人危难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

以礼待人

不学礼,无以立。

【原文】

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世。不知言,无以知人也。”(《论语·尧日第二十》)

【今译】

孔子说:“不懂得命运,就不能称其为君子。不懂得礼仪,就不能立身处世。不能分辨别人的话语,就无法理解别人。”

【评注】

朱子曰: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又曰:当独立之时,所闻不过如此,其无异闻可知。

自古以来,中国被称为“礼仪之邦”。一个国家的人民,能够崇尚礼仪,就能国泰民安;假如全民没有礼节,则长幼不分,伦理败坏,社会失序,那就是国之乱本。

周公所以为后人尊为圣贤,因为他制礼乐,订下了人与人之间的分寸。凡是合乎礼者,皆为有“理”也;凡是没有礼者,在道理上必很难站得住脚。

礼貌,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尊重。“来而不往非礼也”,只要求别人尊敬你,你不尊敬别人,这是不礼貌的。

《西游记》中讲述的唐僧,历史上真有其人,法名玄奘。在他的传记中有一段这样的记载:“年八岁,父坐于几侧口授孝经。至曾子避席’忽整襟而起,问其故。对曰:‘曾子闻师命避席,吾今奉慈训,岂敢安坐。’父甚悦,知其必成。”

这段记载包含两个故事:一是孔子学生曾子,当老师与他讲话,他马上离坐站起来,以表对师长的尊敬;二是玄奘听到父亲讲述“曾子避席”后,也立刻离开座位站起来,表示学习曾子,尊敬父亲;从他们俩人的事例,不难看出我国人民讲究礼貌的风习由来已久。

《浅近录》中说:“对待富贵的人,不难有礼,而难于有恩。对待贫贱的人,不难有恩,而难于有礼。”礼,不难于开始,而难于终结;不难于疏远,而难于亲近。对待任何人,只要以礼待他,对他恭敬有加,恰到好处,他一定不会产生怨恨,久而久之他必然服从你,这就是以礼服人。所以孔子说:“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第八》)孔子生逢乱世,礼崩乐坏,庶民议政,各种遭际激起他满腔热忱。他向往和平安宁的社会生活,向往天下有道的清明政治,希望重振礼仪以恢复先王时代的盛德大业。

对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道德沦丧和礼仪制度混乱不堪的现状,孔子表现出极度的不安。当时鲁国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在祭祀祖先时僭用天子的礼仪,唱着《雍》诗撤去祭品,其中有这样的诗句:“相维辟公,天子穆穆”,意思是说,有诸侯们前来助祭,天子主祭,庄严肃穆。

孔子说:像这样的诗句怎么能用到三家祭祖的庙堂上呢?(《论语。八佾第三》)为了挽救礼崩乐坏的混乱局面,孔子每次人太庙都要向人们问礼,以便警戒统治者。季氏家人讥讽孔子说:“孰谓陬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问事。”孔子却说:“是礼也!”义正词严。孔子的学生子贡想把每月初一祭祖庙的那只活羊取掉不用,孔子说;“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论语·八佾第三》)孔子因好礼与授徒而名声远播,有位边防官想拜见孔子,便说:“君子之至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他见过孔子后,对孔子的随行弟子说:“你们何必担心没有做官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老天将要以夫子为木铎来警醒世人!”

(《论语·八佾第三》)孔子好礼、重礼可见一斑。

今天,人与人之间有的用尊敬、用叩拜行礼;有的用赞美、用歌颂行礼。有的用物质相敬为礼;有的用金钱祝福为礼。有的用注目为礼,有的举枪为礼,有的举手为礼。所以,人与人之间表现礼者,举世虽有不同,但是其“理”一如。

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都有它行礼的表达方式,甚至军人以敬礼为礼,社会人士用握手为礼,西方以拥抱为礼,佛教用合掌为礼,学生以鞠躬为礼。总之,礼者,心之敬也!只要心里表示恭敬,就有替人间维系和谐的价值。

生活中,夫妻“相敬如宾”、兄弟“兄友弟恭”、父子“上慈下敬”、朋友“谦恭礼让”、邻居“守望相助”,都是礼。

礼,维护了伦理道德;礼,维护了社会的秩序;礼,成就了人性的尊严。“礼多人不怪”,但礼太多了,繁文缛节,也不合时宜;适中的礼节,这是现在的时代所应讲究的。

交友之乐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原文】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学而第一》)

【今译】

有朋友从远方赶来相聚,不是很快乐的事吗?

【评注】

朱子曰:朋,同类也。自远方来,则近者可知。程子曰:以善及人,而信从者众,故可乐。

蔡元培对这句话注解说:“人情喜群居而恶离索,故内则有家室,而外则有朋友。朋友者,所以为人损痛苦而益欢乐者也。虽至快之事,苟不得同志共赏之,则其趣有限。当抑郁无聊之际,得一良友慰其寂寞,而同其忧戚,则胸襟豁然,前后殆若两人。至于远游羁旅之时,兄弟戚族,不遑我顾,则所需于朋友者尤切焉。”

人生的快乐有一大半要建筑在人与人的关系上面。只要人与人的关系调处得好,生活没有不快乐的。许多人感觉生活苦恼,原因大半在没有把人与人的关系调处适宜。这人与人的关系在我国为“人伦”。

在人伦中先儒指出五个最重要的,就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这五伦之中,父子、夫妇、兄弟起于家庭,君臣和朋友起于国家社会。先儒谈伦理修养,大半在五伦上做功夫,以为五伦上面如果无亏缺,个人修养固然到了极境,家庭和国家社会也就自然稳固了。

五伦之中,朋友一伦的地位很特别,它不像其他四伦都有法律的基础,它起于自由的结合,没有法律的力量维系它或是限定它,它的唯一的基础是友爱与信义。但是它的重要性并不因此减少。如果我们把人与人中间的好感称为友谊,则无论是君臣、父子、夫妇、兄弟之中,都绝对不能没有友谊。就字源说,“友”含有“爱”的意义。无爱不成友,无爱也不成君臣、父子、夫妇或兄弟。换句话说,无论哪一伦,都非有朋友的要素不可,朋友是一切人伦的基础。懂得处友,就懂得处人;懂得处人,就懂得做人。一个人在处友方面如果有亏缺,他的生活不但不能是快乐的,而且也决不能是善的。

有朋友从远方来相聚会,旧注常说“朋”是同学(“同门日朋”),因此是来研讨学问,切磋修养;在古希腊,“朋友”也是关于哲学、智慧的讨论者。其实,何必拘泥于此?来相见面,来相饮酒,来相聊天,不也愉快?特别又从远方来,一定是很久没有见面了,在古代,这就更不容易,当然更加快乐。这“乐”完全是世间性的,却又是很精神的,是“我与你”的快乐,是真正友谊情感的快乐。陶渊明有一首思念朋友的诗: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陆依阻。静寄东窗,春醪独抚,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停云霭霭,时雨蒙蒙,八表同昏,平陆成江。有酒有酒,闲饮东窗,愿言怀人,舟车靡生。

谁都知道,有真正的好朋友是人生一件乐事。人是社会的动物,生来就有同情心,生来也就需要同情心。读一篇好诗文,看一片好风景,没有一个人在身旁可以告诉他说:“这真好呀!”心里就觉得美中不有不足。遇到一件大喜事,没有人和你同喜,你的欢喜就要减少七八分;遇到一件大灾难,没有人和你同悲,你的悲痛就增加七八分。

孤零零的一个人不能唱歌,不能说笑话,不能打球,不能跳舞,不能闹架拌嘴,总之,什么开心的事也不能做。世界最酷毒的刑罚要算幽禁和充军,逼得你和你所常接近的人们分开,让你尝无亲无友那种孤寂的滋味。人必须接近人,你如果不信,请你闭关独居十天半个月,再走到十字街头在人群中挤一挤,你心里会感到说不出来的快慰,仿佛过了一次大瘾,虽然街上那些行人在平时没有一个让你瞧得上眼。

人是一种怪物,自己是一个人,却要显得瞧不起人,要孤高自赏,要闭门谢客,要把心里所想的看成神妙不可言说,“不可与俗人道”,其实潜意识里面唯恐人不注意自己,不知道自己,不赞赏自己。世间最欢喜守秘密的人往往也是最不能守秘密的人。他们对你说:“我告诉你你不要告诉别人。”他不能不告诉你,却忘记你也不能不告诉人。这所谓“不能”实在出于天性中一种极大的压迫力。人需要朋友,如同人需要泄露秘密,都由天性中一种压迫力在驱遣。它是一种精神上的饥渴,不满足就可以威胁到生命的健全。

益友和损友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原文】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第十六》)

【今译】

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朋友直爽,朋友信实,朋友见闻广博,这就有益了。朋友虚浮,朋友圆滑,朋友夸夸其谈,这就有害了。”

【评注】

朱子曰:友直,则闻其过。友谅,则进于诚。友多闻,则进于明。

便,平声,习熟也。辟,婢亦反。便辟,谓习于威仪而不直。善柔,谓工于媚而不谅。便佞,谓习于口语,而无闻见之实。三者损益,正相反也。尹氏曰:自天子至于庶人,未有不须友以成者。而其损益有如是者,可不谨哉?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关系是重要的人际关系,友谊是幸福生活的重要内容。友谊能带来温暖,友谊能带来力量,通过朋友这扇窗,你可以看到整个世界。

人人都渴望交到一位好朋友,人人都渴望获得一份真友情,但朋友有好坏之分,好朋友帮助你,让你成长更成功;坏朋友麻烦你,引你走上歪路。所以一个人在交友时需要慎重,需要有所选择。

孔子告诫说,要交好的朋友,不要结交不好的朋友,要亲近正直、诚实、博学的益友,远离虚伪、谄媚、言过其实的损友。

和正直的人交朋友,我们会受到他的人格的影响,从而使我们做人有责任感,说真话,做实事,对于任何事物,既心态平和又坚持原则,这样,能给我们带来许多财富:友谊,信任,钦佩和尊重。

友谅,就是诚实的朋友。看到的是什么,就说什么;心里头怎么想的,就让它怎么表现出来,这是诚实的表现。诚实最主要的在于不假不欺,这里的不欺是“内不欺己,外不欺人”。诚实的人,言行一致,不文饰,不虚美,胸怀坦荡,光明磊落,诚实的人总是以真实的一i面出现在朋友面前,不管什么人,也不管什么时候,所以诚实的人总能赢得朋友的信任。

多闻,就是见闻广博,知识面宽,就像“诚实”和“守信”联系在一起一样,“多闻”和“博学”也常联系在一起。博学多闻的人总让人敬慕。博学多闻的人,在事业上屡有建树,因为他们知识丰富,胸襟远大,思路开阔,不但不会死守条条框框,而且有明确的目标和犀利的目光,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增长我们的见识,多闻对我们的人生有重大的助益。

相反,不能和虚伪的人交朋友,不能和谄媚的人交朋友,不能和言过其实的人交朋友。

虚伪的人是危险分子,他爱掩过饰非,喜欢做作,谦逊过分如俗话说的“过谦者多诈,过默者藏奸”,皮笑肉不笑,嘴里像抹了蜜,然而,甜言蜜语的背后却是虚情假意、关键时刻只顾自己。

谄媚的人笑里藏刀,内心恶毒,喜欢背后说人的坏话,挑拨离间,行动诡秘,态度暧昧;当面奉承,背后诋毁;貌似朋友,热情扑面,实则利用,借刀杀人;造谣生事,心狠手辣,自以为手段高明,得意非凡。这种人是典型的“两面派”、“双面人,”十分可恶,当面对你和颜悦色,恭维奉承,背后却对你捅刀子,诋毁你,其心理十分阴暗。

言过其实的人人天生一副伶牙俐齿,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没有他不知道的事,但实际上他肚子里没有多少真东西,华而不实,“绣花枕头一包草”。

无论做人做事,还是为人处世,我们都要亲近益友,远离损友,朋友的好坏不是商品标签,贴在脸上一目了然。孔子要求我们用知识去体会,用经验做对比,提高对人和事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明亮的眼睛明辨是非,美好的心灵感悟是非,坚持不懈地努力实践检验是非,结交益友为自己储备能量,远离损友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

友谊的距离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原文】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论语·里仁第四》)

【今译】

子游说:“事奉国君,太烦琐,便会受到羞辱。对待朋友,太烦琐,便会遭到疏远。”

【评注】

胡氏曰:事君,谏不行则当去;导友,善不纳则止。至于烦渎,则言者轻,听者厌矣。是以求荣而反辱,求亲而反疏也。范氏曰:君臣朋友皆以义合,故其事同也。

子游,名言偃,子游是他的字,吴国人,小孔子四十五岁,以文学著名。做过武城宰的官,颇具管理才能。

数,读shuo,宋代学者程颐解释为烦数,也就是烦琐,子游说,辅佐领导,历数其事而频繁进谏,这是自取其辱啊。朋友交往,多次劝导他的言行,反而会使朋友感到难堪不快而疏远自己。

有一篇《豪猪的哲学》寓言,说有一群豪猪,身上长满了尖刺,大家挤在一起过冬,它们老有一种困惑,就是不知道大家在一起以什么样的距离取暖最好,离的稍微远一点,冬天就冷,互相借不到热气,大家就往一起靠,结果一旦靠近了,彼此的刺尖扎着对方了,于是又开始远离对方,但是再远的话大家又觉得寒冷,又想借助别人的体温取暖,就再靠近,看看又受伤了,然后再拉远距离,多少次磨合以后,豪猪们终于找到了一种最恰如其分的距离,那就是在彼此不伤害的前提下,保持着群体的温暖。

《论语》里无处不有哲学,朋友的问题就是哲学的问题。子游说的“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向我们传达的讯息是,无论对领导还是对朋友,都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掌握好亲疏远近的分寸,明白距离和独立是一种人格的尊重,这种尊重在亲人朋友之间也应该保持,无论是亲人还是朋友,一旦没有这种尊重,越过了尺度,一切过于亲近,亲近得彼此都不独立了,这就潜藏着隐患,这就离疏远不远了。

有人说,好朋友之间也要保持距离。既然是好朋友,那为何还要保持距离,这样不就彼此疏远,缺乏诚意吗?

人为什么会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就是因为被彼此的气质互相吸引,一下子就越过鸿沟而成为好朋友,这个现象无论是在同性还是异性之间都一样。但两个人不管相互之间的吸引力有多大,他们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彼此所处环境不同,所受教育不同,因此人生观、价值观再怎么接近,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如果没有差异那就是两人同体了,就不存在彼此之间的吸引力了。

正如一对处于“蜜月期”的新婚男女一样,当二人的蜜月期一过,便不可避免地触碰彼此的差异和缺点,并且这种差异表现得越来越多,结婚之前,他们一直在求同,眼里闪烁的尽是对方的优点,而经过一个阶段后,求同的动力变小,差异就显露出来,于是从尊重对方开始变成容忍对方,直至最后要求对方,当要求不能如愿,便开始相互挑剔、批评,然后人离情散。

朋友之间交往的艺术与夫妻之间相处的艺术有些共同之处,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你有了好朋友,与其因为太接近而彼此伤害,不如适度保持距离,以免碰撞,而且还能增进双方的关系。所以,我们交友时要多参考子游说的那句话。

我们怎样与朋友友好相处呢?子贡也曾就此问题咨询过他的老师,孔子的答复是:“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第十二》)看到朋友有做得不对的地方,犯了错误,你要忠心地加以劝告,善意地加以引导,如果他不听劝告,也就算了,不要自取其辱。

孔子与子游都是讲与好朋友相处要有个度,要保持距离。朋友之交在于信,在于义,但是朋友之所以为朋友,在于保持适度的距离,不要以为自己的见识就是唯一,别人就必须听取,我们的意见可以坦诚提供给朋友参考,我们有义务为朋友提供帮助,但是我们没有权利要求朋友一定服从于我们的意志。

称得上是朋友的人,是志同道合的人,是容易交流沟通的人,更是坦诚相待直言相告的人。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所以自以为是朋友,关系很铁很深,两个人一帽子厚,每当看到朋友不妥之处的时候就由不得要发表意见,要求对方改正,以为这才是对朋友负责的表现。

但孔子说在与朋友交往中要很好地把握“度”:对朋友要忠,要及时忠告,还要善道之,注意讲求方式方法,做恰当的引导,尤其要点到为止,不可一意孤行,否则很可能事与愿违而自取其辱。

孔子的观点很有道理,因为朋友是两个相互独立而平等的主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是非观,处于“和而不同”的状态。因此,当发现对方有缺点时,要负责任地为其指出来,开导、引导、启发,帮其改正,但不能包办,因为你不能代替他思考,更不能代替他行动。

任何人都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谁也不能代替谁思考,谁也不能代替谁选择。我们只能将自己的经验和想法委婉地告诉朋友,至于听取与否,取决于他自己,由他自己决定,你不要凌驾于朋友之上,替朋友设计。任何人都是独立的,朋友更是独立的,他们都是有独立的人格,都有自己选择生活的权利,他们对生活的感受都是独特的。

不必强人所难,也不要自以为是。

庄子说:“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是故亲得以合者,乃得以亲而离。”(《庄子·山木篇》)孔子也在《论语》中点名赞成春秋时期齐国政治家晏婴的交友之道,他说:“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平仲,即晏婴,史书称他为晏子,也就是“晏子使楚”中的晏子。这位晏子很善于与人交朋友,虽然交往很久,仍旧保持恭敬。庄子的“淡如水”,孔子说晏子的“善与人交,久而久之”就是朋友间保持一定距离,讲原则。这样孰是孰非,善恶曲直,易于评判。有错则改,无错则勉,互相监督互相促进,双方是心存敬意的,这样才可能长久。

我们是一家人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论语·颜渊第十二》)

【今译】

司马牛忧伤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只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做一个君子,严谨而不放纵,对待别人恭敬而合乎礼制,到处都可以是兄弟。君子又何愁没有兄弟呢?”

【评注】

胡氏曰:子夏“四海皆兄弟”之言,特以广司马牛之意,意圆而语滞者也。惟圣人则无此病矣。且子夏知此而以哭子丧明,则以蔽于爱而昧于理,是以不能践其言尔。

司马牛发出的这个感慨在《左传·哀公今十四年》有详细记载:宋国桓魋,也就是司马牛的哥哥依恃受到景公宠爱而变得骄盈自大,景公感到他这样做终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暗中谋划想杀掉桓魑。

还没来得及实施,桓魑先行策划谋反,景公要司马牛的另一个哥哥向巢率兵去讨伐桓魑,向巢怎么可能对自己的兄弟动手呢?他带着军队和桓魑一起叛乱。最终两人都失败了,被迫逃向国外。司马牛因为两个哥哥的事情在宋国也呆不下去了,便拿出封地和玉玺买了一条命,四处流亡。

有一次,司马牛很感伤地说:“别人都有好兄弟,唯独我没有。”

子夏听到这句话,于是劝他放开胸怀,冥冥中自有安排,不要想太多,一个人只要为人做事严肃认真,不出差错,与人相交恭谨有礼,这样,天下之大,到处都不缺朋友,何必为没有好兄弟而伤心呢?子夏的意思是,在恭敬礼义这些共同原则的基础上,大家可以和谐相处,像兄弟似的,一家人相亲相爱。

人在家里或在一个环境中生活久了,父母兄弟朋友都很了解你,这种因相知而相爱的感情是美好的。但是人难免要去新的地方开辟新的生活,这时候一片生疏,该怎么办呢?《礼记》上说:曾子的学生要离开老师、同学到晋国去工作,很动感情,说:“我没有知己了!”曾子说:“何必这样呢?”

“轻松地去吧。到那里能与你相知的人以朋友相处;不能与你相知的人,同样,以礼义相处;宽厚待人,把事做好,少发议论,大家就能像兄弟一样在一起共事了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这种交际方式可以说是很重要的。

一位老太太坐在小镇郊外的马路边纳凉。有个年轻人来到老人面前问道:“请问老人家,住在这个小镇上的人怎么样?我正打算搬来住呢!”老太太看了一下年轻人,反问道:“你要离开的那个地方的人怎么样?”年轻人回答:“不好,都是些不三不四的人。我住在那里没快乐可言,因此我打算到这儿来住。”老太太叹口气,说:“小伙子,恐怕你要失望了,因为这个镇上的人,也和你那儿差不多。”年轻人走了,继续去寻找他理想的居住地。

过了一会儿,一位姑娘来到老太太面前,询问同样的问题。老人也同样反问她。这位姑娘说:“哦!住在那里的都是非常好的人。我在那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但我正在寻找一个更有利于我的工作发展的小镇,我舍不得离开那个地方,但是我不得不寻找更好的发展前途。”老太太面露笑容,说:“姑娘,你很幸运。居住在这里的人都是跟你原来住的地方一样好的人,你将会喜欢他们,他们也会喜欢你的。”

正如美国著名的人际关系学家戴尔·卡耐基所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而85%则要靠人际关系和他的为人处世能力。”在今天这个讲究人际关系的时代里,你想寻找敌人,你就会找到敌人;你想寻找朋友,你也就会找到朋友。不善于与人相处的人,到了哪里,都会认为别人难以相处。善于与人相处的人,见到任何人,都会融洽相处。

能够与人融洽相处的人是一个快乐的人,一个大度的人,一个与人为善的人。

救人要救急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

【原文】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

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论语·雍也第六》)

【今译】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为子华的母亲请求小米,孔子说:“给六斗。”

冉求请加一点,孔子说:“给十六斗。”冉有却给了八十斗。孔子说:“子华到齐国去,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贵重的皮大衣。我听说过,君子救人只雪中送炭,而不锦上添花。”

【评注】

程子曰:夫子之使子华,子华为夫子使,义也,而冉子乃为之请。

圣人宽容,不欲直拒人,故与之少,所以示不当与也;请益而与之亦少,所以示不当益也。求未达而自与之多,则已过矣,故夫子非之。盖赤苟至乏,则夫子必自周之,不待请矣。

子华姓公西,名赤,子华是他的字。在年龄上,他比孔子小上24岁。

孔子说的釜、庾和秉,都是古代的量器。釜的形状,小口子,大肚皮,边上安有两个环扣。当时每釜的容量是六斗四升,大致相当于今天的20公斤左右。根据考证,庾的容量,合当时的十六斗。在古代量器中,每秉的容量,合当时的一百六十斗。

子华出使齐国,冉有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要小米,可见他们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不过,当冉有要求孔子增加小米,后来在赠送时又再次要求增加数量,而子华却在齐国骑壮马、穿裘衣时,孔子就说话了:“君子救人急难,但不锦上添花。”弦外之音,是批评冉有的这种做法,有点失了分寸。

我们不能把孔子对冉有的批评看成为是小气,舍不得那五秉粮食。

君子救人急难是对的,这是一种雪中送炭的善举,但是这种善举,应该适可而止,锦上添花是万万要不得的。

一个有钱人对爱因斯坦抱怨:“谁都不喜欢我,他们说我太自私小气。可是我的遗嘱上已经写好,要把我所有的财产捐给一家慈善机构了。”

爱因斯坦说:“也许有个牛和猪的故事,可以给你一点启示。有一头猪到牛那里,对牛抱怨:‘别人总是说你很友善,这点倒也没错,因为你给他们牛奶。可是他们从我身上带走的东西更多啊,他们得到的香肠、火腿、肉不都是我的吗?连我的猪蹄子都拿去炖了!可是,谁都不喜欢我,对人来说,我就是一只让人讨厌的猪!怎么会这样呢?”

牛想了一会儿说:“可能是因为我在活的时候就给他们了。”

爱因斯坦说这个寓言的用意很清楚,给予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真诚地给予,才会收获真诚的感情。

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将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不少厂家因此被迫停产,濒临倒闭。

在这个关系许多企业命运的时刻,李嘉诚毫不犹豫地站到了风口浪尖。在他的倡议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

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因此直接交易。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进口商的垄断不攻自破。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一下子烟消云散。

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还将长江公司的1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场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20万磅配额以原价转让给需求量较大的厂家。危难之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李嘉诚因而被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

俗话说,患难见真情。佛家更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李嘉诚救人危难的义举,为他树立起崇高的商业形象,他的信誉和声望义薄云天。信誉和声望无疑又会回馈他无尽的生意和财富。我们且不论李嘉诚是否有更高层次的思想意识,我们就以商论商,李嘉诚此举,无疑是经商的上乘之作。 c+opeIqy3t2whffXJchSYcmDCCreKrms3gFrMfU4FNYKhV7gzaPR4N0g4aKNNq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