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健康观念

第1节 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健康概念

医学模式的转变

所谓医学模式,是人们对疾病观、健康观、死亡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总体概括。一定的医学模式反映一定历史阶段中医学发展的特征、水平、趋向和目标,也是与一定时代人类科学技术及哲学思想的整体水平相适应的。医学模式是一个动态概念,不是僵死不变的,总是随着医学的发展而发展、转换。当一种医学模式对其涵盖的领域内发生的新变化、产生的新问题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和适当的处理时,必然会被另外一种更有生命力的医学模式所替代。

相对于现代医学模式,传统医学模式指的是发展于西方文艺复兴后的生物医学模式。文艺复兴运动以后,医学进入实验医学阶段,使生物医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各种学科分门别类地对人体的结构、功能及生理、病理状态下的各种生命现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逐步揭示了人体生命的奥秘和疾病的原因、过程甚至机理,这一阶段的医学模式便被人们称为生物医学模式。

半个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经济蓬勃发展,社会竞争也愈演愈烈。人口的迅速增长及迅速城市化,生活节奏加快,住宅拥挤不堪,交通事故频发,失业率上升,人际关系紧张,环境污染严重等等现象,使人们长期处于神经紧绷状态,许多疾病的发病因素越来越复杂。很多疾病不像以前一样由单一病因引起了,而是显现出多因多果的趋势。医学研究表明,当前疾病的致病因素除了生理和遗传因素以外,通常还包含以下几种:环境污染,如噪声、大气污染、水体污染、辐射污染、食品污染、职业危害等等;社会心理因素,如住房困难、工作挫折、人际矛盾、亲人丧失、个人心理缺陷等等;生活方式因素,如吸烟、酗酒、吸毒等。

根据发达国家的综合医院门诊的统计,由心理社会因素协同作用所引起的各类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各占1/3,而由单一因素引起的单纯躯体疾病患者仅为1/3,可见心理社会因素在致病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日益复杂的疾病,尽管新药层出不穷,手术和理疗等治疗技术不断进步,医疗设备也不断更新,可是治疗效果却往往不佳,生物医学模式的局限性和消极影响逐步暴露出来。它不仅已不能充分解释现代卫生保健实践中的一系列问题,而且还束缚着医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指出,“疾病完全可以用偏离正常的可测量生物(躯体)变量来说明”,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是“在它的框架内没有给病患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面留下余地”。事实上仅用生物医学解决不了诸如结核病和性病尤其是艾滋病等疾病的发生、流行和预防问题。正如艾滋病等性病在生物医学技术发达的国家仍无法控制,因为这些疾病更多的决定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等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与疾病转换过程中的重要性已经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结合、微观与宏观结合、主动与被动结合的新医学模式逐渐在人们头脑中树立起来。于是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应运而生,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新医学模式下,确认的医生治疗疾病的手段从传统的“服药、手术、理疗”变为“服药、手术、理疗和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有几百种方法。最开始是奥地利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后来美国发展出行为主义和人本主义疗法,日本主要是森田疗法,我国有钟友彬的认知领悟疗法。当前,行为主义疗法在我国使用较多。

现代医学模式下的健康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新健康概念就是新医学模式的反映。在1946年世界卫生组织成立时,其宪章中就规定了健康的新概念:“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这一概念不仅涉及到人的生理问题,而且涉及到心理和社会道德方面的问题,将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三方面结合起来而构成了健康的整体概念。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世界卫生组织又对健康概念进行了改进:“所谓健康就是在身体上、心理上、道德上、社会适应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仅仅是单纯的没有疾病或虚弱状态。”道德健康也被融入了健康的概念之中。

(一)生理健康

生理健康是人们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本保障,达不到这一点,就谈不上健康,更谈不上长寿。生理健康主要指人的身体能够抵抗一般性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形匀称,眼睛明亮,头发有光泽,肌肉皮肤有弹性,睡眠良好等。

(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同生理健康同样重要。良好的心态,能促进人体分泌出更多有益的激素,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心理健康主要指人的精神、情绪和意识方面的良好状态,包括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乐观、意志坚强、行为规范协调、精力充沛、应变能力较强、能适应环境、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压力、经常保持充沛的精力、乐于承担责任、人际关系协调、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相一致、能面向未来等方面。

(三)道德健康

道德健康主要指人能够按照社会道德行为规范准则约束自己,并支配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有辨别真伪、善恶、美丑、荣辱等是非观念的能力。道德健康是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概念中新纳入的一项内容,是有科学依据的。巴西著名医学家马丁斯研究发现,屡犯贪污受贿罪的人易患癌症、脑出血、心脏病和精神过敏症等疾病,而品行善良、心态淡泊、为人正直、心胸坦荡的人则往往身心健康。这是因为,有违于社会道德准则、胡作非为的人,长期处于心情紧张、恐惧等不良心态之中,有损健康。研究发现,这类人很容易发生神经中枢紊乱、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免疫系统的防御能力减弱等病症,最终会在恶劣心态的重压和各种身心疾病的折磨下早衰或早亡。

现代人身体健康的具体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现代人身体健康的具体标准是“五快三良好”。

这“五快”即“吃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主要是针对身体健康。别看这五条标准内容简单,但真正做到并不容易。

(一)吃得快

吃得快是指胃口好。什么都喜欢吃,吃得迅速,吃得香甜,吃得平衡,吃得适量。不挑食,不贪食,不零食,不快食。不是吃得越快越好,中老年人吃饭,要做到细嚼慢咽,充分分泌唾液,可以减轻胃的负担,提高营养吸收率,甚至可以减少癌症的发生。

(二)便得快

便得快是指大小便通畅,胃肠消化功能好。良好的排便习惯是定时、定量,最好每天一次,最多二次。起床后或睡眠前按时排便,每次不超过5分钟,每次排便量250~500克,说明肛门、肠道没有疾病。假如便秘,大便在结肠停留时间过长,形成“宿便”,有毒物质就会吸收得多,引起肠胃自身中毒,产生各种疾病,甚至得肠癌。

(三)睡得快

睡得快是指上床后很快熟睡,并睡得深,不容易被惊醒,又能按时清醒,不靠闹钟或呼叫,醒来后头脑清楚、精神饱满、精力充沛、没有疲劳感。睡得快的关键是提高睡眠质量,而不是延长睡眠时间。睡眠质量好表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抑制功能协调,内脏无任何病理信息干扰。睡眠少或睡眠质量不高,疲劳得不到缓解或消除,会形成疲劳过度,甚至得疲劳综合症,降低免疫功能,产生各种疾病。

(四)说得快

说得快是指思维能力好。对任何复杂、重大问题,在有限时间内能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语言表达全面、准确、深刻、清晰、流畅。对别人讲的话能很快领会、理解,把握精神实质,表明你思维清楚而敏捷,反应良好,大脑功能正常。

(五)走得快

走得快反映心脏功能好。俗话说“看人老不老,先看手和脚”,“将病腰先病,人老腿先老”。加强腿脚锻炼,做到活动自如,轻松有力,不要事事时时离不开车,不要忘记腿是精气之根,是健康的基石,是人的第二心脏。

“三良好”的标准是针对人的心理健康而言,即:

(一)良好的个人性格

良好的个人性格包括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二)良好的处事能力

良好的处事能力包括观察问题客观实在,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三)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在人际交往和待人接物时,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便于自我监测的健康标准

为了方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及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世界卫生组织还提供了一些关键的健康指标供人们进行自我监测。

(一)体重

基本稳定,一个月内体重增减不超过4千克,超过者为不正常。

(二)体温

基本保持在37℃左右,每日的体温变化不超过1℃,超过1℃为不正常。

(三)脉搏

每分钟跳75次左右,一般不少于60次,不多于100次,否则为不正常。

(四)呼吸

正常成年人每分钟呼吸为16~20次,呼吸次数与心脏跳动数的比例为1∶4,每分钟呼吸次数少于10次或多于24次为不正常。

(五)大便

基本定时,每日1~2次,若连续三天以上不大便或一天4次以上为不正常。

(六)进食量

每日进食量保持在1~1.5千克,连续一周每日进食超过平常进食量的3倍或少于平常进食量的1/3为不正常。

(七)尿量

一昼夜的尿量在1500毫升左右,连续三天每天24小时内尿量多于2500毫升,或一天内尿量少于500毫升为不正常。

(八)月经周期

成年女性月经周期在28天左右,超前或推后15天以上为不正常。

(九)生育

正常成年男女结婚后,夫妻生活在一起未避孕,三年内不育为不正常。

(十)睡眠

每日能按时起居,睡眠6~8小时,若不足4小时或每日超过15小时为不正常。

关注亚健康

(一)亚健康是健康的第三状态

医学家把健康称为人体第一状态,把身患疾病称为人体第二状态,把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生理状态称为第三状态,又叫亚健康。亚健康的基本特征是身体无明显疾病,但体力表现为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精神状态欠佳。亚健康可以间断或持续地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是脏器各种疾病的重要起源和基础,但通过科学调理,又可明显地消失,恢复正常的精神状态。

有关资料表明:美国每年有600万人被怀疑处于“亚健康”。澳大利亚处于这种疾病状态的人口达37%。在亚洲地区,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的比例则更高。不久前日本公共卫生研究所的一项新调研发现并证明,接受调查的数以千计员工中,有35%的人正忍受着慢性疲劳综合症的病痛,而且至少有半年病史。在中国的长沙,对中年妇女所做的一次调查中发现,60%的人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

另据卫生部对十个城市的工作人员的调查,处于“亚健康”的人占48%。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处于“亚健康”疾病状态的人口在许多国家和地区目前呈上升趋势。据统计,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20~45岁,以致医学界不得不把“亚健康”列为二十一世纪人类健康的头号大敌。

调查表明:“亚健康”状态在一些从事企业管理、商业活动的人中所占的比例最高。这主要是因为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理承受能力日渐加重的缘故。

(二)导致亚健康的因素

临床证实,促使亚健康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心理、社会、环境、营养、劳动、运动、生活方式与行为、气象生物、服务等诸多方面,每个因素都有特定的内容,又相互关联。

例如,嗜烟酒成癖,烟碱、酒精缓慢损害肌体;劳逸失度,娱乐过度,紧张,睡眠不足或经常睡懒觉,引起肌体代谢紊乱;饮食无节制,营养不合理,吸收失控,体液、血液酸碱度pH值失衡,给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环境(空气、水源、阳光、花草、噪音等)遭受污染,人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及化学物质的感染;长期患慢性病不愈等,导致产生亚健康的一些具体体征,如神态疲倦、体力不支、心烦意乱、忧郁寡欢、易受刺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皮肤干燥等。但一旦采取诸如及时休息,调整饮食结构,保持生活规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戒除不良嗜好,加强精神心理修养,融洽人际关系等措施,亚健康可不再发展或自愈。

(三)如何预防亚健康

亚健康状态作为健康与疾病的中间状态,处理得当可向健康转化,处理不当将直接导致严重的疾病。

专家们认为对“亚健康”患者来说,最重要的在于调整。长期以来,社会上形成一种共识:身体差了就需要“补”。再加上一些保健品广告的宣传,目前很多人对防治“亚健康”的理解就是服补品,其实这是错误的。过去,处于营养不良、虚弱状态的人比较多,现在已经很少了。大多数人是由于紧张、压力,再加上营养过剩、代谢失常才促成了“亚健康”。

预防“亚健康”先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逸结合,平时注意锻炼身体,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膳食合理,饮食要少盐、少糖,应多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豆制品等。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鱼和水产品,这样可以补充人体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同时还要注意不要暴饮暴食或偏食。暴饮暴食会造成消化道器质性病变,偏食会因为缺乏某种营养物质而诱发“亚健康”状态。

总之,预防亚健康应从纠正病因开始,从平时的生活抓起,要从思想上重视,科学健身、提高修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也就是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全面加以预防。

未来的保健新趋势

科学家们认为,未来的医疗保健将强调整体性医疗、信念治疗、顺势治疗、中医中药,并与科学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的营养、适宜的体育锻炼、乐观的情绪、平衡的心理等相组合,形成保健的新趋势。

(一)整体医疗

要求避免单一的药物治疗,充分利用一些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来提高人体各个方面的功能水平,包括躯体的健康和心理的稳定,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健全和伦理道德的完好,从而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和加速康复、益寿延年的目的。人类正朝着这种理想的保健模式努力。

(二)信念治疗

是指患者通过意念或想像力,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征服死亡的愿望,从而消除紧张情绪,使精神上完全放松,体内的生理生化也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如心、肺和呼吸放慢,血氧耗量和肌肉紧张降低,同时抗体的免疫功能得以增强,有利于减轻病痛,延长生命。由于肿瘤及很多老年性疾病的不断增加,人们愈来愈重视“信念治疗”。例如美国的医疗研究人员让一组肿瘤患者全身放松,安静地假想肿瘤部位正在接受化疗和放疗,射线与药物正在杀死肿瘤细胞。这样每天想像3~4次,该组患者的存活期普遍延长。

(三)顺势治疗

就是应用微剂量的取自植物、动物或矿物的天然药物,以激发人体的反应,提高人体的整体免疫能力,达到改善人体健康情况的一种治疗方法。它能克服传统西医疗法治标不治本,以及容易出现依赖药物、中毒或其他不良副作用的缺点,可以说,“顺势治疗”是西药治疗方法的补充和改进。

(四)中医中药治疗

与西方的“顺势治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中医中药治疗方法,不仅历史悠久,而且随着高精尖科学技术和仪器设备的不断出现和更新,对其研究将更为广泛,这必将对人类未来的保健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2节 心理与身体的统一性

人们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兴奋激动时,人会面色潮红、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呼吸急促;极度悲伤时,人则面色苍白、心跳缓慢、血压降低、呼吸不畅,还会因胃肠蠕动变弱而消化不良。反过来,生理改变也会导致心理变化,比如女性在怀孕期或更年期时心理上会有很大变化,脑部病变的人往往出现精神障碍,甲亢的人容易激动发怒,而甲低的人则表情冷漠、缺乏热情等等。这一切现象都无可争辩地说明:人的心理与身体是统一的,即人具有心身统一性。

祖国医学的心身统一观

我们的祖国医学即中医学,博大精深,经几千年而不衰,一直深深影响着我国乃至世界医学的发展。“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的心身统一观是中医学的理论基础和整体医学思想。这种理论基础和思想与现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倡导的思想是一致的。

中医宝典《黄帝内经》中,从天到人、从理论到应用,把“形神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高度系统化,深深影响了中医学几千年。我国中医学者用现代语言将《黄帝内经》中关于心身关系的内容概括为以下八个方面:

1.生命活动与精神活动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如《灵枢·天年》之“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2.不同的情志活动可以相互影响。如《素问·阴阳应象》之“怒胜思”、“恐胜喜”等。

3.精神活动与机体活动密切相关。如《素问·阴阳应象》之“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宣明五气》之“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精志”。

4.心主宰精神活动,尤其是有目的、有意志的活动。如《灵枢·口问》之“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

5.人的情绪活动是机体整个“气”的活动状态的变化,不一定固守某个脏器。

6.基本体质不同,人会表现出不同的性格、气质类型。如中医有阴阳五态人、阴阳二十五人等说法。

7.精神状态的调整有利于疾病防治,肉体痛苦的解除有助于精神状态的改善。

8.身体与心理交互作用可引起不同疾病。如《灵枢·本神》之“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素问·阴阳应象》之“怒伤肝”、“喜伤心”、“恐伤肾”等。

但中医学的心身统一观也是存在缺陷的,例如带有很大推测性,缺乏科学实验证据,不能解释生理活动与心理活动之间的联系机理等。

现代医学理论中的心身统一观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人脑的机能是心理活动的实质,心理是人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所以说人脑是心理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心理活动的物质载体和主宰。心理体验的形成过程是这样的:外界的各种刺激通过外周神经系统的各种感觉神经元传入中枢神经系统,即大脑和脊髓,然后大脑对各种传入的信息进行接受、加工、保存、整合、程序编制等过程,形成各种心理体验。心理体验通过传输神经传到各组织器官,便会完成各种生理功能。

下面以情绪和情感心理活动为例来说明心理与生理的统一性。

现代医学理论认为,情绪和感情活动中所发生的机体变化和外部表现,与神经系统的多种水平的机能密切相关。

(一)情绪与植物性神经系统

人们早就发现,情绪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控制之下的。

植物性神经系统是整个神经系统的一部分。它的主要机能是支配有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生殖等内部器官的活动,调节内脏、平滑肌和腺体的功能。植物性神经系统起源于下丘脑。它的神经联系从下丘脑下行到脊髓,在脊髓的一些部位离开脊髓,通过植物性神经节达到各内脏器官。它是在大脑皮层的控制之下进行活动的。

植物性神经系统分为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它们共同控制内脏器官(心脏、血管、胃肠、肾等),外部腺体(唾腺、泪腺、汗腺等),以及内分泌腺(肾上腺、甲状腺、胰腺等)的活动。

交感神经系统所带来的神经兴奋普遍影响很多器官,引起普遍的神经兴奋和广泛的效应,因此它的作用在于普遍的发放,如引起瞳孔放大,心率增加,血压升高,血液从内脏输送到四肢。这些反应以整体的形式为有机体的应急活动做准备。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作用与交感神经系统是相对立的,二者互相制约。交感神经系统使身体准备应急,副交感神经系统使之恢复到正常,以保证内脏和整个机体的正常活动。例如,交感神经系统可引起瞳孔放大、心率增加、皮肤及内脏血管收缩而冠状动脉舒张、消化道蠕动减弱、血糖浓度升高等;相对应地,副交感神经系统则引发瞳孔缩小、心率减低、内脏血管舒张、胃肠蠕动增强、血糖浓度降低等现象。

情绪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联系是十分密切的。人在情绪状态下会表现出许多生理反应。呼吸、循环系统,骨骼、肌肉组织,内、外腺体,以及代谢过程的活动,在情绪状态中都发生变化。例如,在激动、紧张的情绪状态中,呼吸加速、加深,心跳加速、加强,外周血管舒张,血压升高,血糖增加,血液含氧量也增加;突然的惊惧,呼吸会出现暂时的中断,外周血管收缩,脸色变白,出冷汗、口干;焦虑,忧郁状态抑制胃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引起食欲减退。

情绪状态与内分泌腺的变化也是密切相关的。例如,在激烈紧张的情绪状态中,肾上腺分泌的反应比较直接,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导致血糖、血压、消化、其他腺体一系列的变化反应;处于愤怒状态时,由于去甲肾上腺素分泌的增加,引起血糖、血压升高和肌肉紧张度提高,使机体处于应急状态;处于焦虑状态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出现外周血管收缩,血糖下降,肌肉松弛,消化腺活动下降等生理现象。内分泌系统是情绪反应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情绪的中枢机制

现代生理学的研究强调中枢神经机构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许多研究成果证明情绪的特殊体验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丘脑、下丘脑、边缘系统和网状结构的机能。大脑皮层则调节着情绪和情感的进行,控制着皮层下中枢的活动。

1.丘脑。

丘脑是较早被发现的情绪中枢。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凯仑提出了情绪的丘脑学说。他根据丘脑受损伤或丘脑活动在失去大脑皮层的控制时,情绪变得容易激动或发生病理性变化等一些事实,认为丘脑在情绪的发生上起着最重要的作用。

凯仑认为,丘脑部位冲动释放会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情绪的定位问题。他用药物使低级中枢从皮层的控制下释放出来,被试者出现笑和哭的情绪反应。根据这些事实,他认为主张情绪无特定的脑中心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可是凯仑的丘脑学说并不完善,它强调了大脑皮层对丘脑抑制的解除是情绪产生的机制,但是却忽略了外周性变化的意义,以及大脑皮层对情绪发生的作用。实验证明,给已去皮层的动物切除全部丘脑之后,怒反应仍然存在,而只有当下丘脑结构被切除后,情绪反应才消失;同时如果情绪反应是由于丘脑机构从皮层抑制下的释放,那么排除皮层抑制的来源就应当产生连续、持久的怒反应,但是实际上发生的怒反应是暂时的,而不是连续的;而且,怒反应也可以在刺激下丘脑、大脑皮层,甚至小脑时发生。这些事实都不能用皮层抑制的释放来解释。

2.下丘脑。

许多研究证明,下丘脑在情绪形成中具有很大的作用。下丘脑的一些核团已被认为是在许多不同种类的情绪性和动机性行为中是主要的。背部下丘脑对产生怒的整合模式是关键的部位。如果这个部位被损坏,被试只能表现出一些片断的怒反应,而不能表现协调的怒模式;如果下丘脑未被破坏,在它的上部的脑组织无论去掉多少,被试者都仍能表现有组织的怒模式,甚至把被试的脑在下丘脑以上全部去掉,仍能得到这些行为模式。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初期,学者通过实验研究,提出在下丘脑、边缘系统及其临近部位存在着“奖励”和“惩罚”中枢,即“快乐”和“痛苦”中枢。当刺激这些部位时就会产生愉快的或不愉快的情绪。

3.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

在情绪的构成中,网状结构起着激活的作用,其所产生的“唤醒”是活跃情绪的必要条件。它可以降低或提高脑的积极性,加强或抑制对刺激的回答反应,人的情绪色彩和情绪反应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网状结构的状态。

从外周感官和内脏组织来的感觉冲动通过传入神经纤维的旁支进入网状结构,在下丘脑被整合与扩散,兴奋脑觉醒中枢,激活大脑皮层。激活的作用包括一般的警戒和注意,以及去行动或促使去反应,也包括情绪的被激活,使感情的冲突尖锐。所以网状结构的作用在于产生唤醒,是产生情绪的必要条件。

边缘系统位于前脑底部,它之所以称为边缘,是因为它环绕着脑干形成一个边界,围绕着、并延伸到大脑的全部领域。边缘系统的主要部分重迭在下丘脑之上,调节着植物性神经系统,诸如探究、喂食、攻击、逃避等活动,因而调节着与有机体的天然需要相联系的情绪的机构。

大脑皮层促成感情体验,下丘脑促成情绪表现。这样的观点已为一般人所接受。

4.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是皮层下部位以及整个有机体的最高调节器。情绪、情感的多水平的中枢在皮层下各部位,同时与大脑皮层的调节是密不可分的。大脑皮层可以抑制皮下中枢的兴奋,于是它直接控制情绪和情感。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认为暂时神经联系系统的维持或破坏使人对现实的态度发生改变,“应当认为,在建立和维持动力定型的情况下,大脑两半球的神经过程是符合于我们通常称为两种基本范畴的情感的东西的,即积极的与消极的情感,以及由于种种情感的组合或不同的紧张性而发生的一系列的色调的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提出,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联系着。她给情绪下定义为:情绪是对趋向知觉为有益的、离开知觉为有害的东西的一种体验的倾向。这种体验倾向被一种相应的接近或退避的生理变化模式所伴随。这种模式在不同的情绪中是不同的。

通过上面的阐述可以看出,情绪和情感有着十分复杂的生理基础。情绪和感情是大脑皮层和皮层下神经过程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皮下神经过程的作用处于显著地位,大脑皮层起着调节、制约的作用。情绪和感情的生理基础过程实现着神经系统各个水平上的整合。

同样的道理,其他心理活动也是有复杂的生理基础的。总之,心理的阐述依赖于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功能,而心理产生后,又会反过来通过大脑和神经系统来调节生理活动。心理和生理密不可分,心身的有机统一构成了人的完整生命。

第3节 心身疾病及其防治

什么是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概念

心身疾病也称为心理生理疾患,是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心身疾病有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的概念,是指社会、心理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等。如果将躯体器质性疾病改为躯体功能性障碍,心身疾病就成了心身障碍,例如神经性呕吐、偏头痛等。广义的概念,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即狭义的心身疾病和狭义的心身障碍的总称。

(二)心身疾病的特点

心身疾病的主要特点如下:

(1)心身疾病的发病原因是或主要是社会、心理因素;

(2)心身疾病具有与躯体症状相关的病症;

(3)心身疾病的病症通常体现在植物神经系统所支配的系统或器官上;

(4)心身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及个性特征有一定的关系。

同样强度、同样性质的社会、心理因素,可能引发心身疾病易患者的病理生理反应,而对一般人则只可能引起正常范围内的生理反应;

有些病人能够较清晰地了解社会、心理因素致病的过程,大部分病人则不了解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但或许能感到某种心理因素能加重自己的病情。

(三)心身疾病的范围

就目前情况来看,心身疾病一般包括以下种类:

(1)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心律不齐、阵发性心动过速等;

(2)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枯草热;

(3)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过敏、神经性呕吐和食道贲门或幽门痉挛等;

(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月经紊乱、阳萎、痛经、经前期紧张症、神经性多尿症等;

(5)内分泌代谢系统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肥胖症等;

(6)皮肤疾病,如神经性皮炎、搔痒症、斑秃、过敏性皮炎、湿疹、慢性荨麻疹、银屑病等;

(7)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痉挛性斜颈、紧张性头痛等;

(8)神经系统疾病,如偏头痛、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症等。

其中,一般认为原发性高血压、冠心病、哮喘和溃疡病是更为明确的心身疾病。

(四)心身疾病的分布趋势

心身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较广,并且近来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

在患病人数上,例如,美国一个有1600名居民的社区中,曾患溃疡病者占居民总数中的7%,支气管哮喘者3%,高血压者8.6%,神经性胃病者6%,消化不良症状者8%。要知道,这个调查尚未包括冠心病和经前期紧张症等其他常见的心身疾病。在发达国家综合性医院的初诊病人中,则有差不多1/3为心身疾病患者。在性别上,心身疾病患者中女性一般高于男性。但有些病种如溃疡病、冠心病、支气管哮喘则以男性患病率为高。年龄上,15岁以下的少年和65岁以上的老人患有心身疾病的比率较低,青年人略高,更年期为患病率高峰。

另外,心身疾病的分布还有如下特点:城市高于农村,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工业化的社会高于工业不发达的社会。

为什么会患心身疾病?

(一)心身疾病的致病因素

心身疾病是生物、理化、心理和社会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导致的过激是主要致病因素。

1.社会因素。

社会因素指的是社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事件对人体的影响和作用,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不良,如环境拥挤、环境污染、交通拥挤、车祸、竞争激烈、节奏紧张、吸烟、酗酒、吸毒等等;社会动荡,如发生战争、政治剧变、天灾人祸等等;社会文化因素,如文化矛盾、道德规范等等;意外事故,如亲人去世、离婚、重病等等;职业因素,如工作单调、工作环境不好、过度劳累等等。这些社会因素会使人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导致植物神经紊乱,最终使人患上心身疾病。

2.心理因素。

心理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影响健康的内在情绪、态度、观念等一切心理活动;狭义上,指心理矛盾、冲突、刺激和个性缺陷等。

心理矛盾和冲突,是指和环境不适应所引起的精神紧张和情绪抑郁,程度较轻的话称为“心理矛盾”,程度严重的称为“心理冲突”。心理矛盾和冲突会使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挫折感和应激状态。并非所有心理矛盾和冲突都会导致心身疾病,只有当心理矛盾和冲突达到个体难以忍受的程度时或者个体长期处于冲突状态中时,才会引发心理应激状态,从而导致心身疾病。

心理刺激,是指个体在受到应激源刺激后所产生的心理应激状态。个体周围的各种生活事件都可能是应激源,而使人产生心理刺激。过度的不良心理刺激,可引起人们产生不安全感或损失感的心理刺激,很容易导致心身疾病。亲人亡故、遭受天灾等具体事情或工作失误、名誉受损等抽象损失都会引发人的损失感。

个性缺陷,是使心理矛盾和冲突诱发心身疾病的重要内在因素。个性缺陷,如多疑、倔强、情绪不稳定、寡言少语等等,最容易使人患心身疾病。根据统计研究,不同类型的个性缺陷往往对应着不同的心身疾病,如下表所示。

综上所述,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是导致心身疾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其中,社会因素是心身疾病的外部致病因素,而心理因素则是内部致病条件,内外两种因素的结合超过一定强度,就会使个体产生过度心理应激,从而导致心身疾病。

3.理化性刺激因素。

理化性刺激因素包括外伤、高温、高压、噪音、强光、放射线、电磁波、药物、化学品等等。

4.传染性生物因素。

细菌、病毒等病源性微生物入侵也是导致心身疾病的原因之一。

5.遗传因素。

某些心身疾病的罹患率跟先天遗传因素也有关系,如高血压病有明显的家族史,再如十二指肠溃疡也带有遗传性。

6.生理因素。

妊娠、肥胖、年老等生理因素会引起某些心身疾病。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心身疾病是多种因素复合形成的,并且对于不同的心身疾病及其不同阶段,各种因素所起的作用不同。随着研究的深入,关于心身疾病的致病机理已经形成了多种理论,但是没有一种理论可以解释所有的心身疾病。下面简述几种机理学说。

1.心理动力学说。

心理动力学说主要是由精神分析学家提出的。他们认为心身疾病的致病原因是潜意识冲突与躯体及器官功能的联系。对心理动力学说,不同学者也有不同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潜意识冲突导致精神紧张,改变了交感或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扰乱了神经内分泌系统而导致出现器官症状;有的则认为是潜意识冲突的心理动力供应特定器官,表现的症状就是符号化了的“器官语言”。尽管众说纷纭,但都承认心理动力是病因,不同的解释在于发病原因。

2.心理生理学说。

心理生理学说主要强调发病机制。许多学者的实验研究表明,神经刺激可以影响和改变器官功能,即心理活动可影响生理过程,甚至引起疾病。目前,心理生理学说已经不限于情绪活动对器官功能变化的观测,同时也注重解释遗传因素等生物学因素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3.学习理论。

现在医学理论认为,人类心身障碍症状的形成,受条件反射的因素影响,但是社会学习理论中的观察学习及模仿可能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心身障碍有一部分是学习而得的。其中,有的属于条件反射性学习,如哮喘儿童可因哮喘症状获得父母的倍加照顾而喘得更厉害,即奖励性强化;有的则是通过观察或认知而得,如儿童的有些习惯可能是对大人习惯的模仿。再如学医的学生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就是学什么病就出现什么症状,足可证明认知后的自我暗示的力量。

(三)几种常见心身疾病的致病机理

下面就几种最为常见的心身疾病的致病机理做简单的介绍:

1.原发性高血压病。

导致血压升高的因素很多,而人们的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改变是重要因素之一。长期持续的精神紧张或焦虑,能使人血管阻力增加,促使血压上升。同时,交感神经的长期兴奋,使肾小球动脉持续收缩,时间一久就形成高血压。

2.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胆固醇含量增高和高脂血症是患冠心病的重要条件,而心理因素和性格特征起着明显作用。目前发现胆固醇增高的主要原因是情绪波动。有的研究者则指出,冠心病与人们性格有密切关系,例如A型性格者比B型性格者患病率高。

3.胃和十二指肠溃疡。

心理因素可改变胃液分泌,如愤怒、紧张、惊慌和憎恨等心理因素往往使胃酸增加,而抑郁、苦闷或焦虑等会使胃液减少。火灾、洪水、空袭和地震等造成的心理影响常可引起应激性胃溃疡;丧偶、离婚、恐惧、失败等因素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也有一定关系。

4.支气管哮喘。

心理因素可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而致支气管、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从而增加气流阻力。这种体液免疫反应,是心理因素导致肾上腺功能障碍引起的。

5.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其发生与患者性格特征有关。在强烈、急剧的心理因素影响下,易激怒、过敏、多疑善感等性格的人,容易因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或周围组织对甲状腺的利用加速,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

6.荨麻疹。

荨麻疹虽属过敏性疾病,但与心理因素,尤其过度紧张、焦虑、烦闷等,关系较密切。特别是慢性反复发作时,尤为明显。有的患者因烦闷会使荨麻疹多次重复发生。

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则

心身疾病的防治,首先要把握几个共同的防治原则:

(一)综合防治的原则

心身疾病是和心理、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的躯体疾病,既体现出人体器官组织结构和功能的生理学改变,同时又体现出社会、心理因素的重要作用。心身疾病的防治,既需要采取生物医学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又要采用心理社会学的防治措施,如心理治疗、行为治疗、心理素质培养等等。另外,还离不开本人、家属、组织和工作单位的积极配合和支持。总之,心身疾病应该注意综合防治的原则。

(二)整体防治的原则

心身疾病的防治要注意不可“见病不见人”,要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首先要具体分析患者在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然后按照具体情况制订具体的防治方案。另外,在同一病人的不同病程阶段中,情况也是不相同的,防治方案应注意随时而进。

(三)患者本人积极参与的原则

心身疾病的防治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患者本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本人主动采取预防措施、积极配合治疗,才能有效降低心身疾病的防病率和危害。

(四)持续防治的原则

心身疾病多数属于慢性病,其防治往往需要一个相对比较长久的过程。不能存在一蹴而就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心身疾病的治疗

(一)心理干预

1.消除心理学病因。以冠心病患者为例,在其病情基本稳定后,可指导其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综合行为矫正。

2.消除生物学症状。通过心理学技术直接改变病人的生物学过程,提高身体素质,促进疾病的康复。例如较长期的松弛训练或生物反馈疗法等都是有效的治疗技术。

3.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例如,因某一事件引起焦虑进而诱发紧张性头痛的人,可以对其进行心理支持、认知治疗、松弛训练或催眠疗法等,使其改变对这一事件的认识,从而减轻焦虑反应,并借助药物之共同作用,可以取得显著的疗效。

心身疾病的心理干预手段,包括支持疗法、生物反馈、认知治疗、松弛训练、环境控制、行为疗法、暗示或催眠疗法以及家庭疗法等很多种。具体选择哪些方法应视不同疾病、不同层次、不同目的而决定。

(二)药物、手术治疗

药物、手术治疗是主要的生物医学治疗方法,可以缓解躯体症状,但只是治标不治本,只有结合心理治疗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心、身同治

对发病迅疾并且躯体症状严重的人,应以躯体对症治疗为主,以心理治疗为辅。对于以心理症状为主、躯体症状为次,或者以躯体症状为主但表现为慢性的人,则应以心理治疗为主,同时进行常规躯体治疗。

心身疾病的预防

当今,社会生活紧张多变,能否适应社会、保持自身心理平衡、维持心身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大问题。以预防为主是一个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对心身疾病自然也不例外。心身疾病的预防包括社会预防和个人预防两个层次。

(一)社会预防

1.社会各界力量要联合起来,积极倡导心理卫生,做好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卫生工作。

2.做好职业群体心理卫生工作。职业是人生的一大组成部分。来自不同职业的工作环境、劳动条件、劳动强度等形成不同的应激源,不断地作用于人体,引发各种心身疾病。因此,根据心理卫生的规律来组织工作、加强职业心理卫生工作十分重要。

3.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工作。全社会都应积极支持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机构的设立、心理医生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社会氛围。

(二)个人预防

1.培养良好的个性。

一个人个性的形成取决于先天和后天两方面的因素。先天因素主要指遗传因素和生理素质,是个性形成的物质基础和载体。后天因素包括个人实践、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生产关系、政治条件等等,是个性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培养良好个性,从胎儿孕期就应该开始。人的个性从人3~5岁就开始形成,到青春期逐渐成熟。一个人早年的经历对其个性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几乎可以决定其一生。因此,必须注意后天因素的完善,才能培养良好的个性,才能有效预防心身疾病的形成。

2.加强应对能力。

所谓应对,是指一个人对困境所做出的尽可能适当的反应及其反应方式。应对能力可以通过有意识的锻炼而加强。

掌握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是非观,学会正确认识挫折、困境和社会不合理现象,培养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提高社会忍耐力。

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可以有效提高应对能力。只有不断地认识和实践,见多识广,才能知道应该如何应对世间万事。

掌握应对心理刺激的技巧,如自我安慰、自我摆脱、转移注意力、找人闲聊等等。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生活环境。

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生活环境能够给人以安全感、温暖感、信任感和轻松感,使人少生烦恼忧愁,从容面对挫折。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是预防心身疾病的重要方法。 Hgu1tbMONkum1xCvdFz2bR6kN336KLJpPMGHareoaY9GQR2Psf5X7amnrsZuJRh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