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 国际货币秩序混乱的开端——金本位

本章导读:金本位制是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国际货币制度,是金融全球化的最初形式。20世纪30年代,随着金本位的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对其的评论也多了起来。有人评论说,正是由于金本位制的取消使得整个货币体系变得更加不稳定。格林斯潘在其早年的文章中也指出,“在没有金本位的情况下,将没有任何办法来保护(人民的)储蓄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将没有安全的财富栖身地”。

针对历史上对金本位制度的争论,本文并没有支持或反对哪一方,而是将其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来客观地审视该制度的历史发展进程,以及在其发展中对经济的影响。我们最终应该认识到,我们应该以史为鉴,懂得任何货币制度都是人类自身的创造,其是否能有效运行还是取决于人类自身的妥善协调和管理。

“偶然”中产生的金本在人类货币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金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以及产量稀少等特点使其最终成为人们交易媒介的首选,所以卡尔·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据记载,在公元前700年,小亚细亚地区已经出现了一些黄金与白银合金制成的钱币,被称为琥珀金。到了公元前600年,金币在小亚细亚的利迪亚王国首先被铸造出来。在这以后,黄金则在人类历史上长期被人们看作是财富的象征。

但是关于金本位制度产生的原因,金融史却基本上都是一笔带过,在我国最常见的解释就是上面卡尔·马克思那句名言。但这句话显得过于笼统,任何一件历史事件都有它发生的历史背景,金本位也不例外。关于该制度的产生,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的管清友博士从英国的货币重铸谈起,具体生动地为我们讲解了金本位产生时的历史背景。

货币重铸——失败成就黄金在货币体系中发生作用,最早可追溯到16—18世纪被各个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广泛采用的金银本位制或复本位制。当时运行的金银复本位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行本位制”,一种是“双本位制”。“平行本位制”即:金币和银币同为本位货币,都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均按各自所含金属的实际价值信息流通,两种货币的交换比率由金银市场比价确定,国家不加以规定。如英国,金币“基尼”与银币“先令”,就同时按市场比价流通。由于市场形成的金银比价并不稳定,它会因各种原因而波动,造成交易混乱,不利于商品交换和经济的发展,所以这种平行本位制极不稳定。“双本位制”就是试图来克服“平行本位制”下金币和银币比率频繁变动的缺陷的,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金银两种货币的比价,两者按法定的比例流通。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曾采用这种制度。

但实际上由于两种货币金属都有自己的市场价格,要想克服金币和银币比率频繁变动的缺陷是不实际的。市场价格的波动必然会导致货币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于是产生了“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实际价值高于名义价值的金币被人们收藏、熔化,逐渐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名义价值的银币则充斥市场。英国的格雷欣爵士在1558年上书伊丽莎白一世陈述了此种现象,提出了防御的措施,据说因此才有了1560年英皇关于反对银币成色不足的公告。(1)约300年后,英国经济学家麦克劳德(MacLeod)著书立说,白纸黑字写下“劣币驱逐良币”(Bad money drives good money out of circulation),并命之为“格雷欣定律”(Gresham’s Law),即价值量较高的金属(良币)将被融化从而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收藏,导致在市场上流通的将是价值量较低的金属货币(劣币)。

对于该定律中的“良币”和“劣币”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在我国就有张五常教授和浙江大学叶航教授的争论。张五常认为,“该定律说,金币有新有旧,新的完整无缺,旧的给人磨掉小量金。市场的人于是只用旧的劣币,新的良币不再在市场流通,被劣币逐出市场也”。他的侧重点是一种金属货币的足值与否。叶航则认为,“‘格雷欣定律’其实说的是双本位制,也就是金、银同为法定货币制度下的事。既然金币和银币都是法定货币,国家就要规定它们的比值,比如一块金币等于20块银币。但金、银的市场价格终久会发生波动,比如实际比值变为一块金币等于20.1块银币,那么金币就成了币值低估的“良币”而银币则成了币值高估的‘劣币’”。他侧重的则是由于金、银市场价格的波动而引起的币值的高估与低估。

而事实上,这两个理解都正确,都属于该法则的范畴,在实际运行中这两种现象都是曾经存在过的。关于由于金银市场价格波动造成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情况为此提供了一个极好的例证。美国在1792年实行复本位制时,法定金银铸造比价是15∶1,但在1795—1833年的·39年里,国际市场上金与银的实际价值对比是15.6∶1,法国在1803年实行复本位制时规定的铸造比价为15.5∶1。这个国际条件,使银币在美国成了“劣币”而金币成了“良币”,于是,白银从国外(包括法国)大量流入美国,而黄金则从美国大量输往外国(包括法国)。张五常教授讲的那种情况在18世纪之前的英国则经常发生,致使英皇于1560年发布关于反对银币(1717年之前英国实行的是银本位制)成色不足的公告,并将银币采用花边扎压,防止硬币削边和磨损。

英格兰采用的另一种方法则是货币重铸,而官清友博士通过查阅历史资料认为,正是由于17世纪末的一次货币重铸失败,导致了金本位制度的形成。

当时,17世纪的欧洲可以说是战火不断,各个国家为了争夺欧洲霸权不遗余力地扩军备战,当时比较有名的战争有:1618—1648年的欧洲大陆“三十年战争”,1642—1649年英格兰内战,1652—1654、1665—1667、1672—1674年三次英荷之战,1689—1697年反法的奥格斯堡联邦战争。战争需要强大的经济作为后盾,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军费开支膨胀,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战争的巨大支持无疑消耗了财富,人们对于未来的忧虑使得“劣币驱逐良币”现象越来越严重。根据克里尔的描写,“大剪刀”们打磨铸币的行为似乎在“九年战争”(1689—1697)开始的时候更加猖獗了。1688年,手工铸币的含银量还在88%,但是到了1695年已经缩减到了50%。此时,关于取消手工铸币的传言也开始在社会中流传,人们不再愿意持有不足值的银币,开始拼命储藏银块或换取黄金,最终导致了1696年英格兰银行的挤兑风潮。此时,英政府不得不再次把银币重铸提上日程。

这次的货币重铸在当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他们争论的焦点是,货币单位是计算名称还是金属重量。一种是以财政大臣威廉·朗兹为代表的名目论者,代表君主和国家利益。他认为,只要有君主的印鉴,货币材料并不一定非得是金银,金银货币也不一定非要足值,只要能按照它的面值在市流通即可。他主张降低货币成色或减轻货币重量,让新先令的重量等价于旧先令的80%,并且允许那些缺损的旧币继续按照面值与足值货币等价流通。因为当时英法正处于战争状态,如果采用他的这种建议的话,有利于战后解决通货紧缩的情况。另一种则是以哲学家约翰·洛克为代表的货币金属论者,代表了商人的利益。他主张,真正的货币必须是金银,货币单位就是构成货币的金属重量,因此货币必须有十足价值,反对降低货币成色和减轻货币重量。他建议还是应该按照旧制重铸银币,来代替流通中不足值的银币。

其实这两种建议会产生的后果的差异也是比较大的。按照朗兹的做法,政府作为货币的发行方,利用货币贬值其实是在掠夺持币方的财富,这种做法在经济学上被称作征收“铸币税”。通过这种方式,国王可以合法地赖账,利用少量的白银来清偿积累的大量战争贷款和政府赤字。相反,洛克的做法则会使国家增加负担,损失比较大。

虽然当时争论比较激烈,但是英政府最终还是因循了旧制,并于1696年5月4日,废止了手工铸币,按照洛克的建议货币重铸正式开始。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则是困难重重。首先,由于争论一直存在,致使议会通过的法案也经常变化。1696年2月15日,议会通过表决决定将几尼的价值降到28先令。但是后来发现这个价格仍然很高。1696年2月24日,议会通过“取消银币铸造义务,鼓励铸造几尼金币法案”。1696年2月26日议会又决定几尼价值应该降到26先令,3月26日的法案又决定几尼价值不能超过22先令。但是10月份,几尼实际上已经降到了22先令以下了,禁止黄金进口的法案也成为一纸空文。1699年2月16日,议会又决定不得强迫任何人按照22先令接收几尼。1699年几尼的价格为22先令,铸币局将之降为2l先令6便士。事实证明这个价格仍然太高。金子被输送到铸币厂,但银子却很少。在一个几尼等于22先令的情况下,金与银的比率为15.93:1。在等于21先令6便士的情况下,比率为15.58:1。在等于21先令的情况下为15.21:1。而在汉堡,金与银的比率却接近于15:1。国内和国外的巨大利差使得禁止黄金的进口和阻止白银外流几乎是不可能的(3)。其次,由于白银的大量出口使得当时的铸币局几乎无银可铸,到1696年6月底,只有12%的银币重新回到了流通之中。由于一系列的困难使得重铸工作进展困难,直到1699年,货币重铸也没能完成,公众也开始对重铸失去信心。

这一过程开始受到铸币厂厂长的关注,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艾萨克·牛顿。他前半生致力于数学、物理学、天文学的研究和教学,担任英国剑桥大学著名的三一学院的首席讲座,在校期间研究成果累累。1969年在其恩师、时任英国财政大臣的查尔斯·蒙塔古推荐下他做了英国皇家铸币厂监督,他利用自己在数字和逻辑方面的天赋很快就把铸币厂管理的井井有条,并于1699年被任命为铸币厂厂长。当上厂长之后,牛顿正式参与到政策讨论和决策当中,他坚持认为银币是本位币,本位币不能被改变,也即是说牛顿是支持洛克的。但是,当他看到货币重铸的努力几乎没有任何用处,他在任期间投入到流通中的700万英镑银币很快就退出了流通这些事实后开始怀疑自己的观点。

牛顿也注意到,一个金路易在法国价值为17先令3/4便士,而在英格兰为17先令6便士,巨大的利差使得金子大量流入伦敦,本来就不足的白银继续留出英国。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717年。1717年9月21日,牛顿在货币报告中指出,英国当时的白银短缺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即使英国尚有很多银器,可以把这些银器拿来铸造成银币,但是国与国之间存在的巨大利差将会使这些银器很快就被用光。面对着不断增多的黄金,牛顿开始不再坚持自己以前主张的银本位,考虑是否能把金币作为本位币。因为事实上随着黄金的大量流入,人们已经开始拒绝使用银子进行支付。即使接受银子,支付者也要付出额外的费用。在报告中,牛顿将黄金价格定为每金衡盎司(纯度为0.9)3英镑17先令十又二分之一便士。

有人说正是由于英国银币重铸的失败无意中促成了其金本位的确立,以致许多人认为金本位从是1717年开始的。其实白银的非货币化的进程是到了1774年的又一次货币重铸过程中完成的。1816年,利物浦伯爵(Robert Banks Jenkinson)成为联合王国首相,6月22日,在他的主持下,英国议会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规定沙弗林金币用22开(11盎司或者91.67%的纯度)标准金铸造,重量为123.27447格令,含纯金113.0016格令。这个法案以法律的形式规定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金本位开始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长达一个多世纪的统治地位。

对于牛顿在金本位制确立中的所做的贡献历史学家还是给出了很高的评价。格林·戴维斯就在其所著的《货币史》中就将牛顿担任铸币厂厂长列为是货币史上的一件大事,并将1699—1727牛顿主政铸币厂列入1600—1699年的货币大事年表。金德尔伯格在其所著的《西欧金融史》中除了列入了1696年的银币重铸以外,还写到,“1717年英镑按黄金固定了价格,这个价格一直延续到1931年,其中从1797年至1819年之间和1914年至1925年之间中断过”。而《货币史:从公元800年起》的作者乔恩的评价则更加直接,“在牛顿改革之后,联合王国转向了事实上的金本位制,并且在1816年被正式确定下来”。

金本位论战——金本位制全关于金本位制在历史上还是有一段小插曲的,那就是发生在1797—1821年的“金本位论战”,虽然这次论战针对的是英格兰银行的货币政策,但是该论战对金本位制的巩固及在世界范围内展开起到了积极作用。

事情的起因是18世界末的英法战争,成立于1694年的英格兰银行面对不断流出的金银储备,先后实行紧缩货币发行和暂停1797年刚刚开始发行的纸币对金银的兑换权的政策,致使英国出现物价上涨,英格兰银行纸币相对于金银的贬值。面对这一现状,当时英国议会内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方是金本位主义者(以李嘉图为代表),另一方是反金本位主义者(以博赞克为代表)。

两者都是以古典货币理论为基础,但是反对金本位主义者以亚当·斯密的“真实票据学说”为自己的理论支撑,即“当以真实票据贴现时,银行券仅仅是替代了本来大量会处于闲置的金银,因而能用于流通。所以,银行券数量相等于在既定的经济活动水平上不存在这些银行券时投入流通的金属货币的极大值”。据此理论,反对金本位者认为,当时英国汇率的下降是“由于战时向国外额外大量汇款所造成的压力,与英格兰银行的国内政策无关;该行只限于发放以高质量商业票据为抵押的贷款,用以支付生产和分配过程中的货款,因此不可能发行过多,也不可能促使物价上涨”。而以李嘉图为代表的金本位主义者认为,“汇率下降,纸币贬值,金价上涨的原因是纸币发行过量,而纸币停止兑现则又助长了这种过量发行。”他们认为防止纸币发行过量,恢复货币均衡的有效措施正是恢复战前的纸币兑现制。

在金本位制论战进行的如火如荼、不可开交的时候,英国政府不得不考虑采用什么手段来解决由于战争而造成的通货膨胀这一现实问题。1816年英国通过了《金本位制度法案》,从法律的形式上承认了黄金作为货币的本位来发行纸币。纸币的出现可以缓解因黄金不足而造成的货币短缺状况,但是乱发和乱印纸币的问题却影响着大众对纸币的信心。因此政府定下制度,银行发行的纸币,需要维持与黄金的可兑换性,国家不能发行超过所拥有黄金总值的银纸。由于持有银纸便可以向政府库房兑换黄金,官方以黄金来保证纸币的流通和价值。1819年恢复了因为英法战争而停止的银行券自由对换黄金的业务,当时一项国会法许可英格兰银行恢复以金块进行现金支付。1821年的法案又允许以金币进行现金支付,而且取消了把金币熔化成金块的法律限制,宣布金银锭可以自由交换。随着金本位制的确立,金本位论战也在1821年结束了。

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白银大量增产,银价猛跌,资本主义国家为稳定币值,相继实行金本位制,金本位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全面铺开。法国虽然在1928年才正式实行金本位制,但在1873年限制银币自由铸造时,就已经在事实上实行金本位制了;美国在1900年正式实行金本位制,但实际上在1873年也停铸银元;德国在1871年实行金本位制。到1876年,世界上的主要国家,除了中国和印度仍采用银本位制外,都采用了金本位制。

金本位制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1)每个国家规定以黄金为货币金属,确定本位币(金铸币)货币单位名称与含金量,公民可持一定量黄金请求铸造或由国家银行换得金币,也可将持有的银行券、辅币要求兑换为金币。(2)各国不同的金铸币按各自含金量形成固定比价,建立比较稳定的国际货币联系,允许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因此,典型金本位制具有所谓“自由铸造”、“自由兑换”、“黄金自由输出输入”的特征。

在国际支付上,黄金是支付和清算的最后手段,从而,各国中央银行及政府为应付国际支付需要,都必须在手中掌握一定量的黄金,这就形成每一国家的黄金储备。保有和扩大黄金储备也就成为每一个采用金本位制国家迫切关心的事项。黄金储备成为经济实力的一种反映。

所谓金本位的“黄金百年”

如果从1816年英国率先采用金本位算起,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差不多是一百年。这一百年可谓是金本位的黄金百年,同时也是欧美经济最美好的百年。

学术界关于金本位的争论至今未休。支持金本位的学者会拿出实行金本位制的百年期间欧洲经济快速稳定发展,以英、美、法、德、意等国家的崛起作为自己最好的例证。因此奥地利学派的米赛斯将金本位高度评价为整个西方文明在资本主义黄金时代的最高成就;反对派则认为金本位的成功是欧洲经济长期繁荣的结果而不是原因。反对派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凯恩斯,他认为保持国内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是首要目标,为此应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而在金本位体系下的固定汇率制度恰恰使得一国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本书无意于对金本位地位进行争论,只是把金本位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看其在那段让马克思惊叹的时期起到什么作用。

我们知道,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机器大工业的出现,使生产力大增,一国国内的市场已经无法满足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一些先进国家迫切需要到海外去寻找销售市场、原料和生活资料来源。而这时,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促进了国际间的经济交流。因此,形成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大量销售工业品;落后国家的自然经济逐渐被打破,变成先进国家倾销工业品的市场和提供原料、粮食、劳动力基地的格局。原来一国内部工业与农业之间的分工和对立,开始转化为世界范围内以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与以自然条件为基础的农业国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对立。由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都卷入了国际分工的范围,通过国际商品交换,各国经济开始建成一个整体,世界经济初步形成。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英国率先完成第一次产业革命而一直处于世界各国发展的前列。经济的强盛使得世界各国采用以黄金为本位的英镑为结算货币,也因此成就了英镑近百年的金融霸权地位。前面我们提到其他国家纷纷采用金本位一方面是受英国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白银大量增产,银价猛跌,各国为了稳定币值而不得不采用金本位。不管各国出于什么样的目的采用金本位,我们关心的是金本位在当时经济环境中到底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它在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首先,金本位制保证了汇率的相对稳定,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这里就需要介绍一下金本位中的“输金点”套利机制。输金点包括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黄金输出点是指汇率波动的最高界限是铸币平价加运金费用,黄金输入点则是指汇率波动的最低界限是铸币平价减运金费用。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外汇汇率上涨超过黄金输出点,将引起黄金外流,货币流通量减少,通货紧缩,物价下降,从而提高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输出增加,输入减少,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当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汇率下跌低于黄金输入点,将引起黄金流入,货币流通量增加,物价上涨,输出减少,输入增加,最后导致国际收支恢复平衡。经济学家的研究结果表明,金本位制时代,美元与欧洲各国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略高于1%,欧洲各国之间的汇率波动幅度在0.5%—1%之间。正是由于黄金输送点与物价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机制,把汇率波动限制在有限的范围(输出点与输入点之间)内,对汇率起到自动调节作用,从而保持汇率的相对稳定,对一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其次,我们需要指出的是金本位制度下各国都是以黄金平价来发行货币,各国在国际货币体系中都是平等的。即使当时英国是世界头号强国,它也不能像今天美国那样随意贬值美元来掠夺世界财富。相反地,英国为了保证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不得不妥善管理英镑,因为人们对英镑的信心是建立在其与黄金的长期稳定兑换性上。支持恢复金本位的学者就抓住这一点,攻击在当代的浮动汇率下没有什么可行的机制来约束美国的货币政策,致使美国肆无忌惮地向全世界输出通货膨胀,掠夺世界人民积累的财富。

这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国家。各国要想让人们对本国货币产生信心,避免国际间的投机活动,就得遵守金本位的基本规则,固守本国货币的长期金平价。当人们对货币产生了长期的信心之后,就会放心地进行国际间的经济活动,而不用整天为了汇率的波动担心。这有利于19世纪资本主义的海外扩张,促进世界经济的初步完成。

金本位对当时经济发展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很难具体地描述出来,因为很容易就夸大了它的作用。不过我们可以从宋鸿兵著的《货币战争》列举的一系列物价指数中窥探一二,“从1664年到1914年的250年间……英国的物价在长达250年的漫长岁月中保持着平稳而略微下降的趋势。当今世界中,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国家能够连续不间断地保持了这样长久的物价数据了。英镑的购买力保持了惊人的稳定性”,“法国法郎,从1814年到1914年,保持了100年的货币稳定;荷兰盾,从1816年到1914年,保持了98年的货币稳定;瑞士法郎,从1850年到1936年,保持了86年货币稳定;比利时法郎,从1832年到1914年,保持了82年货币稳定;瑞典克朗,从1873年到1931年,保持了58年的货币稳定;德国马克,从1875年到1914年,保持了39年的货币稳定;意大利里拉,从1883年到1914年,保持了31年的货币稳定”(6)。书中还指出,正是由于金本位的存在为西方文明提供了一个稳定合理的货币度量衡。如果没有这个度量衡,要想具有19世纪资本主义的巨大创造财富的能力,将会是无法想象的事。

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点是,金本位制并非是各国使用黄金作为法定通货,而是将黄金作为法定通货的储备支持。事实上根据经济学者收集的证据也表明,金本位时代,各国之间贵金属的流动并不是贸易收支调节的主要手段,因为当时全球货币供应量的构成中,贵金属货币所占比例不到30%,大部分是具有贵金属作背后储备支持的信用货币(纸币或信用凭证)。这样的话货币是否与贵金属直接挂钩也不是那么关键了,只要各国对国际支付货币有充分的信心,世界经济活动即可正常运行。如果将此推向极致的话,就可以认为,只要各国汇率固定,只要国际资本市场高度整合和稳定,即使各国信用货币完全没有贵金属作为背后储备支持,国际的经济活动同样可以平稳、有序、自动地进行。(7)但是,由于人们对发行的纸币很有信心,久而久之人们就不愿再去换黄金,纸币在市场中安然地周转。只需要少量的黄金储备就可以发行大量的纸币,这被当时精明的银行家所注意。当时被看作是金本位制的核心力量——英格兰银行,就多次多发纸币而受到人们质疑。但是,银行家们通过在公开市场上收购英镑或提高贴现率来维护英镑价值,多次将这些危机化险为夷,但这也成了金本位制内在的一大弱点。

金本位第一次世1914年6月,奥匈帝国皇储在萨拉热窝被刺,以此为导火索,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一战其实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各国为了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展开的一场实力较量,参战的双方其实没有正义、非正义之分。大战前夕,各参战国为了准备这次世界大战,加紧对黄金的掠夺,使金币自由铸造、纸币与金币自由兑换受到严重削弱,黄金的输出入受到严格限制。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参战国军费开支猛烈增加,纷纷停止金币铸造和纸币与黄金的兑换,禁止黄金输出入,这就从根本上破坏了金币本位制赖以存在的基础。随着战争的深入,各国军费开支迅速膨胀,于是在没有金本位约束的情况下,各国开始利用纸币的大量发行来弥补巨额的军费支出和财政赤字,致使汇率脱离黄金平价。

1918年11月11日,《贡比涅森林停战协定》签订,德国投降,历时4年零3个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的胜利告终。·但是,战争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损失,事后统计,协约国士兵的阵亡人数为5497600,占士兵总数的占36%;同盟国士兵的阵亡人数为3382500,占士兵总数的22%。直接经济损失达1805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达1516亿美元。另外,虽然战后英、法等国仍然统治着与1914年以前一样多,甚至更大的海外殖民地,但这只是表面现象,真实地结果是战争使得整个欧洲霸权受到削弱,战前不被人注意的美国迅速崛起。当时的英国外交大臣格雷伯爵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原来为世界金融中心及世界霸主的英国,在战争中士兵伤亡约80万,军费开支近100亿英镑,国民财富损失了三分之—。对外贸易方面,1914年,英国进口各种商品总值69600万英镑,1918年达到131600万英镑,但同时期英国的出口额仅为进口的二分之一。如此巨额贸易逆差,迫使英国变卖海外投资的四分之一(法国失去了三分之一,而德国则失去了全部对外投资,要知道战前欧洲经济很大程度上是靠大规模海外投资支撑的)即10亿英镑去补偿贸易的巨额逆差。这样在1913年,英国在世界出口贸易中还占据首位,美国位居第二,可在战后,英国与美国位置恰好互换。此外,这场战争还把英国变成了一个债务国。通过举借外债解决财政困难和贸易逆差,战前美国欠英国债务30亿美元,战后英国倒欠美国47亿美元。这样,英国已由美国的债权国变成了美国的债务国了。同时,英国的内债因战争而直线上升,战前英国内债为6.45亿英镑,战后猛增为66亿英镑。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昔日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经济出现衰退,英镑的强势地位受到质疑,伦敦金融中心的地位也不那么牢固。

大西洋的另一岸,第一次世界大战却给美国带来了普遍繁荣,大规模的战争物资采购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各行业的生产与服务,使美国在炮火连天的欧洲尝尽了甜头。战前,美国发展所需要的资本主要是靠欧洲提供的,到1914年时,美国对欧洲投资者的债务约为40亿美元。如果用现在的标准来衡量,这是一笔微不足道的款项,但却是那个时期国债的三倍。然而,战争完全改变了这种关系,因为协约国政府为了支付战争物资款,先被迫出售了它们在美国的股份,然后又向美国政府以及私方借款。因而,到1919年时,美国已成为一个借出款项达37亿美元之多的债权国,到1930年时,这个数字已上升到88亿美元。在工业上,与此相同的格局也很明显,因为欧洲许多工业区已遭破坏,而美国的工厂却在战时极大需求的椎动下,犹如雨后春笋惊人地发展起来。到1929年时,美国的工业产量至少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42.2%,这一产量大于包括苏联在内的所有欧洲国家的产量。因此,我们可以说,欧洲与美国的经济关系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完全改变。欧洲已不再像19世纪时那样,是世界的银行家和世界的工场。这两方面的领导权已转到大西洋彼岸(8)。

无一战结束后,各国开始着手战后恢复工作,但由于战争期间放弃了金本位致使汇率脱离金平价,处于剧烈波动状态,于是各国开始考虑恢复金本位。但只是也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他们反对恢复金本位,主张建立浮动汇率制度。其中比较有名的是卡塞尔教授,他在与恢复金本位制度支持者的论战中指出,货币的金平价是可以改变的,一成不变的固定货币平价无法长期维持下去,因此,应当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此时已经小有名气的凯恩斯也站出来,利用自己研究成果来支持建立浮动汇率制度。与以往学者不同,凯恩斯首先区分了“内部稳定”(即稳定的价格)和“外部稳定”(稳定的汇率和国际收支平衡),然后指出内部稳定更为重要。进而,他主张灵活的汇率。因为,在凯恩斯的年代,主要的经济问题是有效需求不足,物价紧缩,经济衰退。由于选择固定汇率之后就要由实体经济进行调节,而在当时的情形下这意味着经济要进一步紧缩,因此固定汇率制不为凯恩斯所赞同。而如实行弹性汇率制,则可由名义汇率贬值来进行调节,实体经济至少短期内可不必大幅度进行调整(9)。另外,当时为浮动汇率制度实施而不遗余力地进行宣传的还有以《货币购买力》而名闻世界的欧文·费雪。

但当权者并没有听取他们的劝告,当时英国并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衰落,仍然想通过恢复金本位重塑英镑在世界经济中的霸权地位。当时的财政大臣温斯顿·邱吉尔以此为己任,踌躇满志地进行金本位的恢复工作。1925年4月28日,丘吉尔在议会上郑重宣布,英国按照战前的汇率平价,即1英镑等于4.86美元恢复金本位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恢复金本位制已经成为大势所趋,限于英国欧洲大部分国家已经恢复了金本位,美国一直都在实行。事实上,1:486是对英镑的高估,因为在市场上英镑与美元的均衡汇率在1:4左右,这意味着英镑高估了10%。为了避免对英镑的投机,保证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向英格兰银行提供2亿美元贷款,摩根财团向英国财政部提供1亿美元的贷款。另外,英美两国还通过大幅拉大两国利差来防止英国资本外逃。这些行动明显地是在动用政府力量来对抗市场行为,为此两国也付出了较大的代价。英镑的高估以及高利率对本国的产品国际竞争力产生消极影响,导致了比较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的低利率政策使得国内流动性过剩,直接催生了股市的大泡沫,可以说这也是导致1929年股市崩盘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战后实行的金本位已经和战前不一样了,战前实行的是金币本位制,战后由于各国紧缺黄金,所以实行的是金块本位制。金块本位也成为金条本位,实行这种制度的有英国、法国等。在金块本位制度下,货币单位仍然规定含金量,但黄金只作为货币发行的准备金集中于中央银行,而不再铸造金币和实行金币流通,流通中的货币完全由银行券等价值符号所代替,银行券在一定数额以上可以按含金量与黄金兑换。比如,英国在1919年停止金铸币本位制度,于1926年恢复使用金块本位制度,其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相等于400盎司黄金的银行券(约合1700英镑),低于限额不予兑换。法国规定银行券兑换黄金的最低限额为21500法郎,等于12公斤的黄金。另外一战前被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一些拉美国家和地区采用的金汇兑本位制也被德国、意大利等国采用。这是一种在金块本位制或金币本位制国家保持外汇,准许本国货币无限制地兑换外汇的金本位制。在该制度下,国内只流通银行券,银行券不能兑换黄金,只能兑换实行金块或金本位制国家的货币,国际储备除黄金外,外汇在国外才可兑换黄金,黄金是最后的支付手段。实行金汇兑本位制的国家,要使其货币与另一实行金块或金币本位制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比率,通过无限制地买卖外汇来维持本国货币币值的稳定。

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都是被削弱了的国际金本位制,本质上是反映了黄金紧缺和纸币发行泛滥之间冲突的妥协。从1914年至1938年期间,西方的矿产金绝大部分被各国中央银行吸收,黄金市场的活动有限。面对紧缺的黄金,各国并没有相应提高金价,从而造成缓解各国流动性不足和通货紧缩的严重困难。欧洲经济在战后还没稳定几年,1929年大萧条来了(关于这次世界性的危机的发生原因本书将在后面的章节中介绍),可以说是这次危机彻底颠覆了金本位制度。

对金本位一向不以为然的凯恩斯在1930年极富远见地指出:“黄金今后再也不会从一个人的手中转到另一个人的手中,人们那渴望触摸黄金的手已经被夺走了触摸它的机会。这很讨人喜爱的家庭守护神以前居住在钱包、长袜、罐盒里,如今在各个国家都被一个大金像给吞并了,它住在地下,人们看不到。黄金现在是看不见了——它又回到地下。但是,当我们再也看不到那穿着金黄华服的神在尘世上行走时,我们便开始将它理性化,就在不久之前,我们对它什么感觉也没有了。”

事实上是,当时整个世界的经济、政治、金融、贸易已经陷入完全混乱之中,许多国家或早或晚地都放弃了金本位,防止本国财富的流失。作为欧洲经济领头羊的英国新一届政府并没有认识到这次危机的重要性,反而认为这是其重新获得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一次机会。刚上台的工党政府无视财政出现巨大赤字,不但坚持开放的贸易渠道与货币的自由兑换,并力图担负起拯救世界经济的重任,向危机中的奥地利银行提供巨额贷款。

但是,英国自身严重的贸易逆差加剧了国库储备的流失,由此引发了人们对英国金融的信任危机。1931年7月,英国的黄金储备流失达到高潮,这又动摇了人们对英镑的信心。本月下旬,黄金以每天250万英镑的速度外流,两周之内,英格兰银行损失超过了1.5亿美元(10)。面对日益恶化的国内经济状况,工党显得无能为力,最终不得不又把权力让于保守党,新的政策也相继出台。9月21日,英国宣布放弃金本位,不再按固定价格兑换黄金,并禁止黄金出口。几天之内,英镑就贬值25%,与美元的汇率由1:4.86跌至1:3.75,年底又跌至1:3.25。刚刚经历了1929年股灾,英镑的巨幅贬值将美元推响了悬崖,美联储不得不提高贴现率,这又造成了银行体系的危机,银行大规模倒闭。1933年4月20日,刚刚宣布就任总统的罗斯福宣布美国终止金本位制,禁止黄金出口。之后德国、法国这些发达国家也相继放弃了金本位制。

至此,风光了近百年的金本位制就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后世对其的研究仍在继续,甚至有大批学者仍主张恢复金本位来应对美元霸权。是非已不重要,关键是我们应该以史为鉴,认识到任何货币制度是人类自身的创造,其是否能有效运行还是取决于人类自身的妥善协调和管理。

事金本位制运行了100年,它的崩溃可以说对后世的影响是相当大的。一方面,它为各国普遍货币贬、推行通货膨胀政策打开了方便之门。这是因为废除金本位制后,各国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扩军备战,会滥发不兑换的纸币,加速经常性的通货膨胀,不仅使各国货币流通和信用制度遭到破坏,而且加剧了各国出口贸易的萎缩及国际收支的恶化。艾伦·格林斯潘在其早期的文章中就指出,“在没有金本位的情况下,将没有任何办法来保护(人民的)储蓄不被通货膨胀所吞噬,将没有安全的财富栖身地”。另一方面,在金本位制度下,各国货币的对内价值和对外价值大体上是一致的,货币之间的比价比较稳定,汇率制度也有较为坚实的基础。取消金本位制后,由于各国流通不可兑换黄金的纸币,汇率的决定过程变得复杂了,导致汇价的剧烈波动,冲击着世界汇率制度。其中,国际收支状况和通货膨胀引起的供求变化,对汇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汇率制度,影响了国际货币金融关系。

金本位制崩溃的原因有很多,像前面介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最主要的直接原因。再有就是战后黄金在各国的分布极度不均,1913年末,美、英、德、法、俄五国占有世界黄金存量的三分之二,这必然导致金币的自由铸造和自由流通受到破坏,削弱其他国家金币流通的基础。但是,在关于金本位的争论过程中焦点却集中在黄金存量的有限性上,即黄金生产量的增长幅度远远低于商品增长的幅度,黄金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商品流通需要。

根据经济学常识我们可以知道,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整个社会对货币的需求将是不断增加的,尤其是在技术革新或经济繁荣阶段。但是,黄金的存量,则严重受限于自然资源存量以及开采和冶炼水平。关于黄金的供应问题,凯恩斯在总结了历史经验之后认为,19世纪黄金供应量的增长主要来源于新储备量的发现,以后供应量的增长则主要取决于黄金开采技术的进步,但是这种技术进步又是不可预期的。当有一天黄金储备支撑的货币发行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时,如果这个时候再顽固坚持金本位制,只能使社会流通货币日益稀缺,交易活动难以进行,将会导致通货紧缩,而通货紧缩则是所有经济体的大敌。

现在争论的双方对货币总量需求的不断增大和可用黄金资源的刚性约束之间的矛盾是确定无疑的。在这种情况下,如要一定坚持金本位制度,除非提高黄金的价格,用较少的黄金发行大量的纸币。这颇有点费雪的“补偿美元计划”的味道,但是如果按此逻辑推下去,该方案的极致应该是不用黄金或者非常少量的黄金来支撑整个国家经济货币的需求。这好像和金本位制的本质是不相符的。试想,如果用“一条金链”那么多的资本来发行现在中国全部的3万亿基础货币,是不是感觉到这种制度可有可无呢?

向松祚教授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可谓是精辟,特从其著作《不要玩弄汇率》中摘出一部分作为本篇的结尾。“的确,黄金供应量的不稳定,是金本位制度最主要的缺陷。其推论是:无论采用哪种货币本位制,如果没有稳定的储备货币供应(无论储备的是黄金、白银,还是欧元、美元,或是人民币),我们就不可能建立和维持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贵金属供应不足或不稳定,是几千年以来各国货币当局不断降低货币成色以增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原因(借助降低货币成色,以征收通货膨胀税或铸币税,是另一重要原因)。即使在今天,世界各国用的主要储备货币(美元、欧元),若储备货币供应国不能保证稳定的货币供应,随意放松或紧缩货币供应量,都将造成国际金融体系的崩溃。费雪和凯恩斯都曾明确指出,金本位制并非完全是放任不管的、自发调节的货币秩序。任何货币体系都需要人类理智地审慎管理,这大概是人类货币史几千年来最基本的经验教训”。 IBUcMPS+anCh1GB2aicKStD+EVcwupmhx4JHt/tHWZ+/S5kEZwqwY3R3TvHK0n6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