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内篇2

【品读庄子】

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这句话不仅骂了惠子,还骂了古今中外的天下人,“你心里乱作一团,大草包一个,是个大笨蛋。”后世的文学家经常骂人“蓬心”的典故正是出自这里。

本章节寓言里,同样的药膏,一个利用它得到了功名利禄,一个却无法摆脱家族世代漂洗的命运,悬殊的结局,判若天壤。又例如大樗,人以为无用,其实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正是其不用之用。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心思灵活的人眼里,物无弃物,人无弃人。所以物虽同一,而用则有异。境界的大小,决定不同的思维方式。而有智慧的人,自会看到事物的真正价值。

同理,惠子,作为当时的“名家”,博学多才自不必说。聪明如他,在思想和观念的局促下,会认为葫芦太大没有用,而把它砸碎。是啊,知识使人知道了许多事,使人更聪明。人们能获得丰富的知识固然很好,但智慧更为重要,智慧表现在人聪明地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所以人仅仅有知识,还是远远不够的,人有了知识,还应该明白如何正确地将所掌握的知识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积存得再多,若没有智慧地加以应用,这些知识就失掉了价值。所以智慧包含了知识和聪明,它是头脑的智能,是洞察人生和实践道德的才能,是丰盛生命美好人生所需要的,成功的人生在于不断地把拥有的知识,有智慧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一个人有知识,不一定有智慧,在这样一个知识丰富的时代,我们需要不断地追求学习,在知识上多而又多,更要竭力追求智慧。

丰富知识及不上独特眼光

一所著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没有任何具有商业价值的木材,没有矿产或其他贵重的附属物,因此,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反而给他带来了很多费用,因为他必须支付土地税。

几年以后,政府建造了一条公路从这块土地上经过。一个“未受教育”的人刚好开车经过此地,考虑到这块贫瘠的土地正好位于一处山顶,可以观赏四周连绵几公里长的美丽景色。他(这个没有知识的人)同时还注意到,这块土地上长满了一层小松树及其他有价值的树苗。这样,他就以每亩10美元的价格,买下了这块50亩的荒地。在靠近公路的地方,他修建了一间独特的木造房屋,并附设一间很大的餐厅,在房子附近又建了一处加油站。他又在公路沿线建造了十几间单人木头房屋,以每人每晚3元的价格出租给游客。人们看中了这里安静、幽雅的环境,很多人都来这里旅游。费厅、加油站及木头房屋,使他在第一年净赚1,5万美元。

第二年,他又开始扩张,增建了另外50栋木屋,每一栋木屋有三间房间。他现在把这些房子出租给附近城市的居民们,作为避暑别墅,租金为每季度150美元。

而这些木屋的建筑材料根本不必花他一毛钱,因为这些木材就长在他的土地上(而那位学院院长却认为这块土地毫无价值)。

还有,这些木屋独特的外表正好成为他的扩建计划的最佳广告。这样近距离地接触自然,对于长时间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一般人如果用如此原始的材料建造房屋,很可能被认为是疯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距离这些木屋不到五公里处,这个有头脑的人又买下占地150亩的一处古老而荒废的农场,每亩价格2美元,而卖主则相信这个价格是最高的了。

这个人马上建造了一座100米长的水坝,把一条小溪的流水引进一个占地15亩的湖泊,在湖中放养许多鱼,然后把这个农场以建房的价格出售给那些想在湖边避暑的人。这样简单的一转手,使他共赚进了25万美元,而且只花了一个夏季的时间。但是这个有远见及想像力的人,却未受过正规的“教育”。

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只要能巧妙地运用各种知识,立即可以取得成功。

在提到上面所叙述的那段故事时,那位以500美元的价格售出50亩“没有价值”土地的学院院长说:“大家想想看,我们大部分人也许都会认为那个人没有知识,是个傻子,花了很多冤枉钱,但大家都没有想到,他把他的所知和50亩荒地混合在一起之后,所获得的年收益,却远超过我们靠所谓的教育方式所赚取的五年总收入。”

在生活中,独特的眼光和魄力往往比教育和知识更重要,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

齐物论

《齐物论》是《庄子》一书谈理论最集中的一章,多是纯逻辑的辩论,抽象的说理。甚至可以说,《齐物论》是中国道家哲学的代表作之一。

其中的“齐物”与“齐论”是庄子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与“逍遥游”一并构成庄子哲学思想体系的主体。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庄子还认为各种各样的学派和论争都是没有价值的。是与非、正与误,从事物本于一体的观点看也是不存在的。这既有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明代得道高僧释德清在《庄子内篇注·齐物论》总论:“物论者,乃古今人物众口之辩论也。盖言世无真知大觉之大圣,而诸子各以小知小见为自是,都是自执一己之我见,故各以已得为必是。既一人以己为是,则天下人人皆非,竟无一人之真是者。大者则从儒墨两家相是非,下则诸子众口,各以己是而互相非,则终竟无一人可正齐之者。故物论之难齐也久矣,皆不自明之过也。今庄子意,若齐物之论,须是大觉真人出世,忘我忘人,以真知真悟,了无人我之分,相忘于大道。如此,则物论不必要齐而是非自泯,了无人我是非之相,此齐物之大旨也。”

关于本篇的文学技法,清代诗人屈复于《南华通·齐物论》篇末这样总评:“通篇大势,前半顺提,中间总锁,后半倒应,千变万化,一线穿来,如常山之蛇,击首尾应,击尾首应,击中则首尾皆应也。”

【原文】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1),仰天而嘘,荅焉似丧其耦(2)。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何居乎(3)?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汝闻人籁,而未闻地籁,汝闻地籁而未闻天籁夫!(4)”

子游曰:“敢问其方。”

子綦曰:“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嚼,而独不闻之翏翏乎(5)?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机,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激者,謞者(6),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5),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砜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子游曰:“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注释】

(1)南郭子綦(qi):楚人,居住南郭,故名南郭子綦。隐:凭倚。机:亦作几,案几。(2)荅(ta)焉:亦作“嗒焉”,离形去智的样子。耦:匹对。庄子认为人是肉体和精神的对立统一体,“耦”指与精神相对立的躯体。丧其耦,表示精神超脱躯体达到忘我的境界。(3)居(ji):表疑问的语气词。(4)籁(lai):箫,古代的一种管状乐器,这里指从孔穴里发出的声响。“人籁”即出自人为的声响,与下两句的“地籁”、“天籁”相对应,所谓“地籁”或“天籁”,即来自自然的声响。(5)翏翏(liu)的:大风的声响。(6)謞(xiao):形容箭头的声响。(7)宎(yao):深而沉。

【译文】

南郭子綦靠着几案坐着,仰面朝天,慢慢吐气,仿佛神志不清的样子。他的学生颜成子游陪伺在跟前,说:“老师你这是怎么啦?你的外形像一块枯的木头,毫无生气,内心像死灰一样,冷冰冰的。你今天靠在茶几上休息的这个状况,跟从前的情形完全两样。”

子綦回答说:“偃,这个问题问得好。此时此刻,我已经没有我了,你知道吗?人境界的实在的音声你可以听得到,但是你却听不到地境界的音声,即使你能听见地界的音声,却不一定听见天空中的声响啊!”

子游我:“三籁是什么?”

子綦说:“大地吐出的气,名字叫风。风不刮则已,刮起来整个大地上数不清的穴孔都会怒吼起来。你没听过长风呼啸的声音吗?山林参差不齐的地方,百围大树上的裂缝,有的像鼻子,有的像嘴巴,有的像耳朵眼,有的像春臼,有的像很深的洼地。有的像平浅的水池;长风进入孔穴发出的声音,有的像湍急的流水声,有的像大火燃烧声,有的像怒喝声,有的像抽气声,有的像叫喊声,有的像嚎哭声,有的声音低沉,有的声音悲切,就如同一唱一和。微风则相和的声音小,疾风则相和的声音大,烈风停止了,则所有的孔穴就都空寂无声了。你难道没有看见万物随风摇晃的情景吗?”

子游说:“地籁是从万种窍穴里发出的风声,人籁是从竹管里发出的声音。那天籁又是什么呢?”

子綦说:“风吹万窍声音不同,它们发出声音或停止都是出于自身。这都是自然状态所致,发动它们的还能是谁呢!”

【品读庄子】

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本阶段庄子提出来,形而下万有的现象里,自然界分天、地、人三籁,并用声音来比喻。这是个值得注意的事情,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在哲学上,尤其是宗教哲学上,最喜欢应用音声来表达由形而下到形而上的过程。这个宇宙中的音声和光是范围最广的,是使人可以走到另一个世界去的引导力量。所以,庄子提出天、地、人三种声音。

万事万物生灭无常,不会永恒存在,“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吾丧我”的境界,“丧我”即去除“成心”(成见)、扬弃我执、打破自我中心。一个人要真正解脱困扰,解脱一切烦恼而到达真正的逍遥,唯有“丧我”,忘我。

忘掉人在社会生活里面的角色的种种限制,沉浸在自然本来的面目中。重要的不是技术,不是技巧,而是心态。

有时候事情做得不好,阻碍人的不是智力,不是各自的学术修养,而是人对种种功利的考虑。庄子洞察到这一点,他教人按自然的原则,以一种自然忘我的状态做事情,这样人的自然潜能才能得以发挥。所以我们要按自然的原则来生活,从偏执的自我中超脱出来,而不是仅仅世俗地做事情、过日子。

心态决定成败

在一家公司的裁员名单中,有这样两位中年女员工,一位是大学毕业生,在公司里担任工程师。另一位只有初中文化。就起点和学历而论,这位拥有大学文凭的无疑超过了那位普通工人,然而,她们的结果却大不一样。

文凭高的女员工被裁员了!这成了车间的一个热门话题,大家议论纷纷。女工程师对这一变化深怀怨恨,整天闷闷不乐地待在家里,不愿出门见人,更没有想到要脚踏实地地做点事情,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

另一位普通女工却大不一样,她很快就从阴影里解脱出来,乐观地接受了现实。在亲戚朋友的鼓励下,做起了小本生意。由于她尽心尽力、努力工作,生意做得越来越大,自己也过上了比在工厂时更好的生活。一个是高学历的工程师,一个是只有初中文化的普通女工,她们都曾面临着同样的困境,但被裁员后她们的命运却迥然不同。

成就的大小不在于职位的高低,不在于文凭,也不在于智商的高低,而在于拥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

【原文】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1)。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2);其留如诅盟(3),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4),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蜇,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5),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6),其所由以生乎!

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是亦近矣,而不知其所为使。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联,可行已信,而不见其形,有情而无形。百骸、九窍(7)、六藏,赅而存焉(8),吾谁与为亲?汝皆说之乎,其有私焉,如是皆有为臣妾乎,其臣妾不足以相治乎,其递相为君臣乎宁其有真君存焉?如求得其情与不得,无益损乎其真。

一受其成形,不亡以待尽。与物相刃相靡,其行尽如驰,而莫之能止,不亦悲乎!终身役役而不见其成功,苶然疲役而不知其所归(9),可不哀邪!人谓之不死,奚益!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可不谓大哀乎,人之生也,固若是芒乎,其我独芒,而人亦有不芒者乎?

夫随其成心而师之,谁独且无师乎?奚必知代而心自取者有之?愚者与有焉。未成乎心而有是非,是今日适越而昔至也。是以无有为有。无有为有,虽有神禹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注释】

(1)觉:睡醒。形开:身形开朗,目开意悟。一说形体不宁。(2)司:主。“司是非”犹言主宰是非,意思是“是”与“非”都由此产生。一说“司”通“伺”,窥伺人之是非的意思。(3)留:守住,指留存内心,与上句的“发”相对应。沮盟:誓约;结盟时的誓言,坚守不渝。(4)厌(ya):通“压”,闭塞的意思。绒:绳索,用绳索束博。(5)相代:相互对应地更换与替代。(6)旦暮:昼夜,表示时间很短。(7)九窍:人体上九个可以向外张开的孔穴,指双眼、双耳、双鼻孔、口、生殖器、肛门。(8)赅(gai):齐备。(9)苶(nie)然:疲倦困顿的样子。疲役:犹言疲于役,为役使所疲顿。

【译文】

大智慧的人宽广博大,小聪明的人梢致细腻;大道言论气焰凌人,浅薄言论喋喋不休。他们睡觉时心烦意乱,醒来后身体不安;与世事纠葛不断,用尽心机算计他人。有的疏怠迟缓,有的高深莫测,有的用词严谨。遇到小的惧怕心神不安,而大的惊吓就失魂落魄。他们辩论发言就像利箭一样迅疾,寻找他人的漏洞;他们有时什么都不说,就好像发过誓言一样,等待胜利的机会。他们衰败犹如秋冬的草木,一派肃杀的景象;他们沉溺在所作所为的活动之中,再无法使他们恢复原状;他们的心灵被贪念束缚无法自拔,沿着衰老枯竭的道路一意孤行,没法使他们恢复自我。他们喜怒无常,他们优思、叹惋、反复、恐惧,他们躁动轻浮、奢华放纵、情张欲狂、故作姿态。犹如空洞的管箫发出的声音,又像菌类从地上的蒸气中产生出来一样。交互更替在眼前,而不知道它们是怎样萌发出来的。得了吧,还是算了吧!一旦懂得了这些情况发生的道理,就懂得了它们发生的根由了。

没有心灵的活动,就没有我;没有我,这种状况就不会出现。这样的认识达到了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然而却不知道受谁支配。如果有真正的主宰者,却发现不到它的端倪。从它的作用上得到信息,却看不到它的形体,它的确存在,却是抽象的。四肢百骨,九窍六脏,我全都具备,我与哪一部分最亲近呢?你都同样喜欢它们吗?还是偏爱其中某一部分呢?如果不是,那它们就都是奴仆吗?就不能相互支配吗?还是轮流作为君臣呢?难道真的有主宰者存在?无论寻求到它的究竟与否,对于主宰者来说,既不损失什么也不增加什么。

人一旦受到阴阳之气,成为生命的载体,不参与变化而等待生命的灭亡。芸芸众生,它们与外界相抗争,追逐奔驰,不能止步,这不是很可悲吗!一辈子忙忙碌碌,却没有成功,疲乏劳累让他萎靡不振,这能不悲哀吗!人们说他还活着,这有什么意思呢?人的躯体渐渐地枯蝎,人的内心世界又困缚其中随之消毁,这能不算是极大的悲哀吗?人活着的时候,难道真要如此愚昧无知吗?难道是众人皆醒我独醉吗?

如果把偏执己见当作判别是非的标准,那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何必一定要了解事物变化之理的智者才有呢?再笨的人也有他自己的判断标准。他还没有形成自己的思想,就有了判断的能力,就如同今天去越国,却说昨天就已经到了。这是把不存在的事情认为已经存在。把不存在当成存在,就是神通广大的大禹也不能理解,我又能怎么样呢?

【品读庄子】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本章节中,涵盖了庄子对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一些见解。学派之间的争论,以至众人役役、迷失自我。在庄子看来,各种各样的学派争论都是没有价值的。庄子看到了客观事物存在这样那样的区别,看到了事物的对立。但出于万物一体的观点,他又认为这一切又都是统一的,浑然一体的,而且都在向其对立的一面不断转化,因而又都是没有区别的。这既涵盖宇宙观方面的讨论,也涉及到认识论方面的许多问题,因而在我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见识广博的人,胸襟豁达不与人争辩,狭隘的人才会斤斤计较。

寺院里,禅师对小沙弥说:“一等人来访,只在禅床上迎接;中等人来,需要下禅床迎接;末等人来,就要走出大门去迎接。”禅师的话,与世间想法相反。一般人都会对一等人阿谀逢迎,而禅师懂得“大知闲闲,小知间间”。末等人最爱斤斤计较较,繁文缛节统统在乎。中等人在自卑心作祟下,对待他们需要礼数周到,这样他们才会高兴。而一等人,因为他光明磊落,无所求取,只需要真诚相待,就能让他们自在愉快。

天地广阔,我们实在没必要做一个对细枝末节斤斤计较的人,放宽心胸,做个不与人争辩的人,才是明智之举。

痛苦是盐

一位禅学大师有一个爱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大师派这个弟子去集市买了一袋盐。弟子回来后,大师吩咐他抓一把盐放入一杯水中,然后喝一口。

“味道如何?”大师问道。

“咸得发苦。”弟子皱着眉头答道。

随后,大师又带着弟子来到湖边,吩咐他把剩下的盐撤进湖里,然后说道:“再尝尝湖水。”

弟子弯硬捧起湖水尝了尝。

大师间道:“什么味道?”

“纯净甜美。”弟子答道。

“尝到咸味了吗?”大师又问。

“没有。”弟子答道。

大师点了点头,微笑着对弟子说道:“生命中的痛苦是盐,它的咸淡取决于盛它的容器。”

其实不仅是生活中的痛苦,一切事物都需要有一颗大度的胸怀去包容才好,要知道,对别人的宽容,也是对自己的宽容。为别人着想,别人也会为你着想,真诚才能换真心。生活中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世界一定会更加和平、安宁,生活也会更加和谐,充满欢乐。

【原文】

夫言非吹也(1)。言者有言,其所言者特未定也。果有言邪,其未尝有言邪,其以为异于鷇音(2),亦有辩乎?其无辩乎?

道恶乎隐而有真伪?言恶乎隐而有是非(3)?道恶乎往而不存,言恶乎存而不可,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4)。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5),亦因是也。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果且无彼是乎哉?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枢始得其环中(6),以应无穷。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以指喻指之非指,不若以非指喻指之非指也;以马喻马之非马,不若以非马喻马之非马也。天地一指也,万物一马也。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谓之而然。恶乎然,然于然。恶乎不然,不然于不然。恶乎可?可于可。恶乎不可。不可于不可。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橘怪,道通为一。

【注释】

(1)吹:风吹。根据本段大意看,“言”不宜看作一般所谓的说话、言谈,而指“辫论”,下句的“言者”则当指善辫的人。辫言之是昨出于己见,而风吹出于自然,所以说“言非吹”。(2)鷇(kou)音:刚刚破卵而出的鸟的叫声。(3)恶(wu):何,怎么。(4)莫若以明:不如用其自然加以观察。(5)由:自,经过。一说用,“不由”就是不用。服:现察。天:事物的自然,即本然。(6)环中:环的中心;“得其环中”喻指抓住要害。

【译文】

说话辩论不是刮风或者奏乐。言论有它的内容,他们的言论虽独特但没有结论。真的说过什么吗?还是不曾说过什么?他们认为自己的言论与小鸟的叫声有所不同。到底是有区别还是没有区别呢?

莫非道是被什么遮掩才出现真伪?言论被什么掩盖而有了是与非呢?道在什么地方才会出现真伪呢?言论在哪方面会出现是与非呢?大道被偏见所遮掩,正确的言论被夸夸其谈所掩盖。所以,世上才出现儒家和墨家的是非之辩,他们都肯定对方不赞同的主张,反对对方认为正确的东西。倒不如互相认可对方,世上本来就不存在是非曲直。

万物都是相互对立而存在的,只看一方面,不能得出结果。以这一方为参照去看那方面,就会看得明白。两者是相辅相成而又相互对立。虽然这种说法有它的道理,但是它本身也有对立面;肯定会立刻成为否定,否定也转眼变成肯定;相信正确的同时也沿着错误的方向发展,沿着错误的方向也可能走向成功。因此,圣人不经由是非之途而只是如实地反映自然,也就是因任自然这条道理。事物的这一面也就是事物的那一面,事物的那一面也就是事物的这一面。事物的两面都存在着对与错。事物的两面性真的存在吗?事物的是非真的不存在吗?彼此两个方面都没有其对立的一面,这就是大道的枢纽。枢纽就如同圆的中心,可以应付无穷的变化。“是”的变化是无穷的,“非”的变化也是无穷的。所以说不如以空明的心境去反映事物的实情。

用大拇指的概念来说明大拇指不是手指,不如用非大拇指来说明大拇指不是手指;用白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不如用非马来说明白马不是马。其实,天地就是一个手指,万物就是一匹马。

可以这样吗?一定有可以加以肯定的东西方才可以认可;路是人走出来的,事物是人们称呼出来的。什么是对?对的就是对的。什么是错?错的就是错的。怎样才可以?可以的时候自然可以。怎样才不可以?不可以就是不可以。事物有它存在的理由,都各有合理性,没有什么事物是错的,没有什么是对的。因此,就像小草和梁柱,丑女与西施,荒诞的,千奇百怪的现象,从“道”的观点来看它们并没有区别。

【品读庄子】

事无绝对遇到困难何不换个角度

本篇讲“彼与此、生与死、是与非”,无疑我们会想到“事无绝对,遇到困难何不换个角度”这个道理。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作为庄子认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是说事物的这面也就是事物的那面,事物的那面也就是事物的这面。从关系上看,物与物没有彼此之分。彼因为此而成立,没有彼也就不会有此,反之也一样。

生活在多元化的社会当中,我们会碰到很多对立矛盾的问题。单看问题本身,可能看不到问题的真面目,但若能换个角度,就能有新的认识和发现。

最终的一切都将归之于大同。这便是“齐物论”中“万物齐一”的宗旨。“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恑橘怪,道通为一”则最能体现“齐物论”的“万物齐一”观点。这句话是说细小的草茎和高大的庭柱,丑陋的女人和美丽的西施,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现象,从“道”的观点看它们都是可以相通浑一的。而在世人眼中的尊卑、美丑、得失、快乐与悲伤等等,在庄子看来都是相对性的存在,全都是表象,不真实。

人生一切不好的遭遇都会有积极的那一面,就看人能否换一个角度,重新找到希望的出路。

聪明的中国人

一位居住在加拿大的中国人,在市场里开了一个小店,他的生意很红火,这遭到很多店家的嫉妒。那些人总是很嫉恨地把垃圾扫到他的店门口,而这个老板总是很宽容地一笑置之。

过了十几天,别人问他:“这种事情简直就是一种羞辱,你怎么一点都不生气呢?”这个来自中国的男人微笑着回答:“在我们中国有个风俗,过年时家里的垃圾越多,就代表着会有更多的财富。他们每天都往我的门口送钱,我高兴还来不及,干嘛还要生气呢?你看我现在的生意做得多红火啊!”

从那天开始,再没有人故意往这家店门口堆积垃圾了。

【原文】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唯达者知通为一(1),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适得而几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狙公赋芋曰(2):“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蓦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恶乎至,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果且有成与亏乎哉?果且无成与亏乎哉?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3)!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4)。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是故滑疑之耀(5),圣人之所图也(6)。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注释】

(1)达:通达,“达者”指通晓事理的人。(2)狙(ju):猴子。狙公:养猴子的人。(3)几:尽,达到顶点。(4)坚白:指石的颜色白而质地坚,但“白”和“坚”都独立于“石”之外。会孙龙子曾有坚白论之说,庄子是极不赞成的。昧:迷昧。(5)滑(gu)疑:纷乱的样子,这里指各种迷乱人心的辫说。(6)图:瞧不起,摒弃。

【译文】

此物的消散就是那物的生成,这物的形成预示那物的毁灭。一切事物没有成与毁的分别,还是把它们看成是齐一的。只有得道的人才会明白万物齐一的道理,因此,他不固执己见,把思想寄托到常人的看法中去。不用成败的观点去看问题,而是用发展的眼光去对待;学会融会贯通,便可透彻领悟,才能接近真理。顺其自然吧,把万物看成齐一而不去深入了解它,这就叫做道。费尽心思,方才认识事物浑然为一,却不知事物本身就具有齐一的性状和特点,这就叫“朝三”。为什么叫做“朝三”呢?养猴人拿橡子喂猴子,说:“早上分你们三升,晚上分四升。”猴子们都恼怒了。养猴人便改口说:“那么就早上四升晚上三升吧。”所有的猴子们都高兴了。不论名称还是实质都没有变,只是换了一种喂的方法,猴子的喜怒就不一样了,这就是顺应猴子的心理作用罢了。所以,圣人调和是非而不去争论,也就是并行不悖的意思。

古代人,他们的思想达到了很高的造诣。为什么说是很高的造诣呢?古代的人认为,宇宙开始时不存在具体的事物,这就已经达到了极点,完全符合于道,没有比这更高的境界了。其次,有人认为存在一个客观世界,自己与客观世界不分彼此。再其次呢,认为自己与客观世界存在区别,但又与之相融合,并没有是非矛盾。是与非的出现,对于认识宇宙万物就会存在差别,认识上出现亏损与缺陷,偏私的观念也就因此形成。到底是有形成与亏缺还是没有呢?正是因为事物有了形成与亏缺,所以昭文才能够弹琴。没有形成和亏缺,昭文就不能够弹琴。昭文善于弹琴,师旷精于乐律,惠施乐于靠着梧桐树高谈阔论,这三位先生的技艺都算得上是登峰造极了,因此载誉于晚年。他们都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因而眼别人大不一样;既然有这样的特长,就希望显现于他人。不是别人所非了解不可的而勉强要人了解,最终死守在“坚白”的愚昧论上面;而昭文的儿子从事昭文的余绪,终生没有什么作为。如果像这样也叫做成就的话,那么我也算是有成就的;如果不认为他们取得了成功,那么万物和我一样也没什么成就。所以,那些迷乱世人的炫扭,圣人是一定丢弃的。所以无用寄寓于有用之中,把道理寄予万物自身上面,才是明明白白地反映事物。

【品读庄子】

顺应自然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看来,在庄子的眼里形成与毁灭,是没有分别的,这些都只是事物存在的两个方面。就像成熟的麦子,磨成面粉,可以做成很多不同的好吃的东西。因为分散,成就了美味的食物;又好比新买的电脑,从使用那天开始,就预示着部件的老化,也预示着毁坏。所以,“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天地万物没有永远存在的,也没有永远毁坏的,最后都还是要归到“一”。这就是顺应自然。

而“朝三暮四”的故事论述了万物相通的道。世间的一世事物,都应该顺其自然,而不能自以为是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人。

有时候我们常常会强调自己的心,却违背了自然的客观规律。我们甚至都不能认清自己,又怎样能认清客观的事物呢?

最佳的善意形式

那天下班,小文买了一大堆东西,然后坐小巴回家。上了车才发现到处是人,小文站在门口,两只手上是大口袋,提着特别重。一路回去要近半个小时,想想她都发怵。向上看看放行李的格子,满了。看看坐着的人,心想,唉,这个理由让别人让座,太勉强了。

这个时候,坐在靠近车门的一个女人说:“把东西给我吧!”

小文一愣,心里犯嘀咕,“她要做什么,怎么要我东西?”

她看出小文的不安,一笑后说:“没什么的,别误会啊!我的意思是,你把东西先放我腿上,下车再提,这样你就不累了。而且,放腿上也不觉得很重。”

小文有点尴尬,把东西放上去,有点脸红地说:“谢谢你啊。”她还是一笑,说:“我有时候也是这样,请别人放一下,大家都方便。”

虽然没人让座,但其实不用让座,小文手上轻了,站着完全不觉得累。而那个帮她的女人也不用让座,一路坐着,不费什么力气就帮到了小文。小文的袋子也不会跟着车而晃动,不会磕磕碰碰撞到人。两全其美,都不用彻底牺牲自己的利益。

很多事情其实也是这样,找到平衡点,大家都好。好心加上一点聪明的平衡,就是善意的最佳形式。

【原文】

今且有言于此,不知其与是类乎,其与是不类乎,类与不类,相与为类(1),则与彼无以异矣。虽然,请尝言之(2)。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始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始也者。有有也者,有无也者,有未始有无也者,有未始有夫未始有无也者。俄而有无矣(3),而未知有无之果孰有孰无也。今我则已有谓矣(4),而未知吾所谓之其果有谓乎,其果无谓乎?

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5),而大山为小(6);莫寿于殇子(7),而彭祖为夭(8)。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9),而况其凡乎(10)!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11),而况自有适有乎!无适焉,因是已(12)。

【注释】

(1)类:同类、相同。(2)尝:试。(3)俄而:突然。(4)谓:评说、议论。以下几句同此解。(5)于:比。豪:通作“毫”,细毛。末:末稍。秋毫之末比喻事物的细小。(6)大山:发音为泰山。(7)殇子:未成年而死的人。(8)夭:夭折,短命。(9)历:历数,计算。(10)凡:平凡,这里指普通的人。(11)适:往,到。(12)因:顺应。已:矣。

【译文】

如果现在又一种言论在这里,不知道与我的说法一样呢还是不一样?一样也好,不一样也好,既然都是言论,那也就与其他人的议论没有什么差别了。既然如此,允许我把这一问题说清楚:宇宙有它的开始,也有它未曾开始的开始,还有它未曾开始的未曾开始的开始。有“有”的,也有“无”的,也有未开始就有“无”的,同样还有未开始就有的未开始的“无”。顷刻之间有了“有”和“无”,却不知道“有”与“无”谁是真正的“有”,谁是真正的无。现在我说了这些话,但却不知道我是真的说了呢呀?还是没有说。

天下没有比秋毫末梢更大的了,泰山看起来都比它渺小;没有比夭折的婴儿更长寿的了,而彭祖却是短命的。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体。既然已经说过合为一体了,还能再说什么呢?既然已经称作一体,还能说没有说过吗?客观存在的“一”和我议论的“一”加起来就是“二”,“二”如果再加上一个“一”就成了“三”,以此类推,最高明的数学家也不能得出最后的答案,何况一般的人呢?所以,从无到有已经生成“三”了,又何况从“有”发展到“有”呢?如果不想被凡事牵着走,还是顺应事物的本原。

【品读庄子】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这是庄子对《老子》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句的创造性的解释。

老子的“一”,是指“气”。“道”是无形的,“气”也是无形的,但“气”却可以从功用上表现出来。古人认为“气”是构成世界的最基本元素。“气”又分为“阴气”与“阳气”,这就是“二”。阳气上升,化为动力精神,阴气下凝,化为形质。生物都有精神与物质两个方面,所以叫“负阴而抱阳”,阴阳两方面能协调一致,就是“和”。这是因为它们本质上都是“气”,可以交流、转化,这叫“冲气以为和”。精神、形质及相互之间的交流、转化,构成物的统一体。万物莫不如此,因此说“三生万物”。

但是,从古至今,在不知不觉间,世代累积的经验使人们形成了固定的认知:秋毫是小的,泰山是大的,夭折的婴孩是短命的,彭祖是长寿的。这样的认知就像一加一等于二,永远只有一种标准答案。庄子说:“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大山为小。”不是要违背世俗常规,而是倡导我们要有一个不同的思考方式。

身处瞬息万变、不可捉摸的世界,只接受一种固定的模式,就等于放弃了其他可能的发生,而当下的我们,最需要的就是一种求变的思维。

享用意外

人类许多超凡的想象和发明创造都是在一些意外的情况下获得的。

最早的自行车是没有轮胎的,靠木轮子的滚动来行驶,既不舒服又累人。有七次,一个叫邓禄普的医生正在给病人看病,发现他的小儿满头是血地跑了进来,原来是骑自行车摔的。

这天,医生正在用橡胶管子给花浇水,他感觉得到里面的水在很有弹性地流动。他灵机一动,心想:“要是把灌满水的橡胶管装在车轮上,车轮有了弹性,不就可以免于颠簸之苦吗?”

想到这儿,他便开始动手试验,一次又一次,终于,他成功地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轮胎。

想象往往会在那些偶然的瞬间突然诞生,千万不要忽视头脑中闪过的那些转瞬即逝的火花,因为那很可能会成为点燃一盏智慧之灯的火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切伟大的创造都是从一个不起眼的想法开始的。不要抱怨自己没有想像力,因为大多数时候我们忽视了它。从现在开始,不要再浪费那些宝贵的思想之光了,好好地享用上天恩赐给我们的意外吧!

【原文】

夫道未始有封(1),言未始有常(2),为是而有畛也(3)。请言其畛:有左,有右,有伦,有义,有分,有辩,有竞,有争,此之谓八德(4),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世先王之志(5),圣人议而不辩。故分也者,有不分也;辩也者,有不辩也。曰:何也?圣人怀之(6),众人辩之以相示也。故曰辩也者有不见也。

夫大道不称,大辩不言,大仁不仁,不廉不嗛(7),不勇不忮(8)。道昭而不道,言辩而不及,仁常而不成,廉清而不信,勇忮而不成。五者圆而几向方矣(9)。故知止其所不知,至矣。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10)。

【注释】

(1)封:界线,分别。(2)常:定见,定论。(3)是:对的,正确的;“为是”,意思是各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畛(zhen):田地里的界路,这里泛指事物、事理间的界线和区分。(4)八德:八类、八种。(5)春秋:这里泛指古代历史,并非指战国以前的那一段历史年代。经世:经纶世事,这是用调理织物来喻指治理社会。志:记载,这个意义后代写作“志”。(6)怀:囊括于胸,指不去分辫物我和是非,把物与我、是与非都容藏于身。(7)嗛(qian):通“谦”,谦逊。(8)忮(zhi):伤害。(9)圆:这里作做圆、求圆解。几:近,近似。“圆而几向方”,意思是求固却近似于方,比喻事与愿违。(10)葆(bao):藏,隐蔽。“葆光”即潜隐光亮而不露。

【译文】

真理从不分界线,言论也不划分标准,只因为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才有了这样那样的看法,才划分了界线和区别。允许我谈一谈界线和标准:有尊,有卑,有伦序,有等差,有分别,有辩论,有竞言,有争执,这是界限的八种表现。宇宙之外的事物,圣人只默认而不辩论;宇宙之内的事,圣人只研究而不评论。至于古代历史上善于治理社会的前代君王们的记载,圣人只议论内容,而不作出评价。可知有分别就因为存在不能分别,有争辩也就因为存在不能辩驳。有人会说,这是为什么呢?圣人把各种观点藏在心里,而一般人则争辩不休夸耀于人,所以说,大凡争辩的发生,总是因为自己只看到自己正确的一面,却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至理名言不需要称赞,善辩的人是不用发言的,仁慈的人不存在偏爱,清廉正直的人是从不谦让的,勇敢的人也从不去伤害他人。表面的真理不算是真理,逞言肆辩总有表达不到的地方,仁义经常流露也有不周的地方,廉洁清白到极点会虚伪,勇敢到随意伤害别人就不是真正勇敢的人。这五者虽有残缺但也接近道的一方面了。明智的人懂得适可而止。无需言语的辩论,无须声张的道义,又有谁能做到呢?能做到这一点的就是大然界的智库。这种智库,无论注入多少东西,它不会满盈,无论取出多少东西,它也不会枯蝎,而且不知道它的源流来自何处,这就叫做隐藏起来的光明。

【品读庄子】

知止其所不知,至矣

一位名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世上最博学的人在被问到他知道什么时,回答说,他知道他一无所有。”一位发明家也说过这样的话:“人们必须先知其所不知,才能无所不往。”

遇到困难时,如果能义无反顾地面对,按部就班地寻求解决的办法,不仅能丰富知识、增加面对苦难的韧性,也能使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坚强丰满。而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先认清楚问题的全貌,了解自己的欠缺点,才能做有效的处理,“大道不称,大辩不言”,自以为是的辩论、盲目的行动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本章节中庄子的这句“知止其所不知,至矣”与孔老夫子那句我们熟稔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都是智慧的最好体现。但是,又有多少人能认识真正的自己呢?

生活中,我们在用各种标准去评判别人、评判是非的时候,早就忘记了对自我的审视。尽管身边总会有亲朋好友提醒,但是,我们往往又会盲从于他人的言说,渐渐地迷失自己。

放飞自己的思维

某知名报纸的醒目处刊登了一则广告,大意是说某海滨城市有一幢豪华别墅公开出售,靠海、向阳、有花园草地,只售一美元。后面还留有联系电话及别墅详细地址等等。

广告连续刊登了一个月,无人问津。又刊登了一个月,还是无人问津。有一天,一个退休老人读报,又看到了这条广告。于是想:这城市离自己家不远,一美元的别墅是啥样,去看看稀奇。于是就动身去了那座海滨的城市。

老人按地址找到了这幢别墅,简直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真是一幢豪华气派的别墅。他按了一下门铃,一个老太太开门让他进去了。他怀疑地看着眼前的一切,几乎不敢问这幢别墅是不是广告上的那幢。但好奇心还是忍不住,他支支吾吾地向老太太讲明了自己来的目的。老太太说:“没错,这幢别墅只售一美元!”老人大喜过望,掏出一美元,准备购下这幢别墅。这时,老太太指了指桌边一个正在写着什么文件的人说:“对不起,先生,他比你早到了一刻钟,正签订合同呢!”

这下,老人从刚才强烈的好奇一下跌进了深深的懊侮之中,不断地责怪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来呢!

故事的结局简单而又合理--临别,老人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希望房东老太太能告诉自己,为什么这么漂亮的别墅只售一美元?老太太告诉他:这幢别墅是自己丈夫留下的遗产。在遗嘱中丈夫交代,自己的所有财产归老太太拥有,但这幢别墅出售后所得归自己的情人拥有。老太太听完遗嘱,十分伤心,因为她没想到自己深爱着的丈夫竟然会有情人,大怒之下将这幢豪华别墅以一美元出售,然后按法律规定将所得交给丈夫的情人。

一美元能做什么?有时它能购买一幢靠海、向阳、有花园草地的豪华别墅,只是由于我们怀疑一切的眼睛,用惯性给自己设置的精神枷锁让我们失去了机会。有人曾问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对人生有什么感悟,他回答:“我来了,我做了,仅此而已!”真理有时就这么简单。

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有的人总是用一种定势思维去经营自己的人生,结果,怎么也走不出自己为自己设置的牢狱,终生与成功无缘。想想看,这个世界,除了自己,还有谁能让你拥有自由?

【原文】

故昔者尧问于舜曰:“我欲伐宗、脍、胥敖,南面而不释然,其故何也?”

舜曰:“夫三子者(1),犹存乎蓬艾之间(2)。若不释然,何哉?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乎!”

啮缺问乎王倪曰(3):“子知物之所同是乎(4)?”

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

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

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5)?且吾尝试问乎女:民湿寝则腰疾偏死(6),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栗恂惧(7),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麋鹿食荐,蝍蛆甘带(8),鸱鸦耆鼠(9),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婚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庭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

啮缺曰:“子不知利害,则至人固不知利害乎?”

王倪曰:“至人神矣!大泽焚而不能热,河汉冱而不能寒(11),疾雷破山飘风振海而不能惊。若然者,乘云气,骑日月,而游乎四海之外。死生无变于己,而况利害之端乎!”

【注释】

(1)三子者:指宗、脸、胥敖三国的国君。(2)蓬艾:两种草名。“存乎蓬艾之间”比喻国微君卑,不足与之计较。(3)啮(nie)缺、王倪:传说中的古代贤人。(4)所同是:意思是相互间共同的地方。(5)庸讵:怎么、哪里。(6)湿寝:在潮湿的地方寝卧。偏死:偏瘫,即半身不遂。(7)木处:在高高的树木上居住。惴、栗、恂(xun)、惧:四字都是恐惧、惧怕的意思。(8)蝍(ji)蛆(ju):蜈蚣。甘:甜美,嗜好,这里作动词。带:小蛇。“甘带”意思是以小蛇为美食。(9)鸱(chi):猫头鹰。耆:亦作“嗜”,嗜好。(10)猵狙(bian ju):一种类似猿猴的动物。(8)冱(hu):河水冻结。

【译文】

从前尧问舜,说:“我想讨伐宗、脍、胥敖三个小国,每当临朝,总觉得心神不安,这是为什么呢?”

舜回答说:“那三个小国的国君,就像生存于蓬蒿艾草之中。为什么还要放在心上呢?过去十个太阳一起出来,普照万物,但是太阳远不如你的德行啊!”

啮缺问王倪:“一切事物都有固定的规律,你知道吗?”

王倪说:“我不知道!”啮缺又问:“你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东西吗?”

王倪回答说:“我不知道!”

啮缺接着又问:“那么各种事物便都无法知道了吗?”

王倪回答:“我不知道!虽然如此,我也要试着来谈这个问题。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不是不知道呢?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并不是知呢?你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不是知道呢?我还是先问你:人在潮湿的地方睡觉就会腰痛而偏瘫,泥鳅是这样吗?人们住在高高的树木上就会心惊胆战、惶恐不安,猿猴也会这样吗?这三种动物究竟谁最了解真正舒适的处所呢?人以牲畜的肉为食物,麋鹿吃草,蜈蚣喜欢吃小虫,猫头鹰和乌鸦则爱吃老鼠,人、麋鹿、蜈蚣、猫头鹰和乌鸦,这四种动物究竟谁知道真正好吃的美味是什么呢?雌性猿猴喜欢找雄性的猵狙作为交配对象,麋喜欢与鹿交配,泥鳅则与鱼交配。毛嫱和丽姬,是大家公认的美女,可是鱼见了她们潜人水底,鸟儿见了她们高高飞向天空,麋鹿见了她们四处逃跑。人、鱼、鸟和麋鹿他们也不知道真正的美色是什么。在我看来,仁与义的端倪,是与非的途径,都是纷杂错乱的,我也不清楚它们之间的区别!”

啮缺说:“你不了解利与害,至人难道也不明白吗?”

王倪说:“进入物我两忘境界的至人实在是太神了!泽地焚烧他感觉不到热,黄河、汉水封冻他也不感觉冷,惊雷劈开岩石、暴风巨浪他不觉得震惊。像他这样,便可驾驭云气,骑乘日月,在四海之外遨游,生死都不能使他发生变化,利害这种小事又岂能奈何了他?”

【品读庄子】

做快乐天才其实很简单

大多时候,我们总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猜测其他事物,却没想到有很多的规则是我们所不知道的。就好比,人在潮湿阴冷的地方睡觉,醒了以后会腰疼,更严重的甚至会半身不遂,但是泥鳅住在那儿就没事。我们平时用来形容美女的词汇“沉鱼落雁”,在庄子看来大雁却是被吓跑的,鱼也是被惊吓到逃掉的,他们真的就觉得这个美女就那么美吗?也许在它们眼里,这些美女都是丑陋无比的。这就是本章节中,庄子的观点:世界的一切事物,从它们的角度去观察,会发现它们有着自己存在的奥秘和意义。而人也是一样的。

在庄子的故事里,“灌木丛生的泽地焚烧起来也不能使他感到热,黄河、汉水封冻了也不能使他感到冷,迅疾的雷霆劈山破岩、狂风翻江倒海不能使他感到震惊。”多逍遥的人啊,他们总是“驾驭云气,骑乘日月,在四海之外遨游”。这样惬意的人怎能不称之为天才。

而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天才,他们有的是表演的天才,有的是唱歌的天才,有的是IT业的天才,有的是玩乐的天才。而庄子笔下的“至人”便是--快乐的天才。

快乐其实很简单。小男孩可以用一辆玩具汽车开心地玩上半天,小女孩也会因为得到一个娃娃雀跃不已。哪怕是哭泣时,嘴巴里含上一根棒棒糖,脸上的眼泪就会立马换成满满的笑容。

经验也能引发“灾难”

晴朗的冬日,郊外的湖水已经结成了很结实的冰。护林员小李,正好这天放假,便带着自己的狗去湖边抓野兔。

结实的冰层下是休养了一冬的鱼,何不抓些鱼回去给大伙改善下伙食呢?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炸药,准备在湖面上开一个洞。而这种炸药从点燃到爆炸只有20秒,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小李决定在岸上点然炸药后再把它扔向湖中央。

一切准备就绪,小李点燃炸药,就向湖面抛去。眼看着就要大功告成了,这时却出现了一个意外的情况。他的狗是一只训练有索的狗,它知道,只要主人往远处一扔什么东西,那意思就是要它奔过去将这个东西捡回来。凭着这样的经脸,它几乎是在主人抛出炸药的同时,箭一般地飞身向前。没等炸药落在冰上,就腾空一跃,用嘴接住了这个易拉雄大小的炸药。然后,摇头摆尾地朝主人奔跑过来。

小李赶忙冲着狗大叫起来,想让它丢下炸药。可是,狗哪里能领会他的愈思。情急之下,小李端起猎枪对准自己的爱犬,放了一声空枪。狗被这一声枪响吓坏了,它看主人用枪对着自己,一阵惊慌,赶忙夹起尾巴找地方藏匿。在这个荒郊野外,它所能找到的最佳藏匿的地方就是主人开出来的那辆车,于是,狗毫不犹像地向车下面钻去……

经验固然可贵,但它有时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原文】

瞿鹊子问乎长梧子曰(1):“吾闻诸夫子(2):圣人不从事于务(3),不就利(4),不违害(5),不喜求,不缘道,无谓有谓,有谓无谓,而游乎尘垢之外。夫子以为孟浪之言,而我以为妙道之行也。吾子以为奚若(6)?”

长梧子曰:“是黄帝之所听荧也(7),而丘也何足以知之!且女亦大早计,见卵而求时夜(8),见弹而求鸮炙(9)。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奚旁日月,挟宇宙?为其脗合(10),置其滑涽,以隶相尊。众人役役(11),圣人愚芚(12),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而以是相蕴。予恶乎知说生之非惑邪!予恶乎知恶死之非弱丧而不知归者邪!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13),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予恶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之蕲生乎⒁!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⒂。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⒃。君乎、牧乎,固哉⒄!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⒅。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即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则人固受其黮闇⒆,吾谁使正之?使同乎若者正之?既与若同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者正之?既同乎我矣,恶能正之!使异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异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使同乎我与若者正之?既同乎我与若矣,恶能正之!然则我与若与人,俱不能相知也,而待彼也邪?”

“何谓和之以天倪?”

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则是之异乎不是也亦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也亦无辩。化声之相待⒇,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21),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22),故寓诸无竟。”

【注释】

(1)霍鹊子、长梧子:杜撰人物。(2)夫子:孔子。(3)务:事,含有琐细事务的意思。(4)就:趋赴,追求。(5)违:避开。(6)奚若:何知,怎么样。(7)听荧:疑惑不明。(8)时夜:司夜,即报晓的鸡。(9)鸮(xiao):一种肉质鲜美的鸟,俗名斑鸠。炙:烤肉。(10)脗:通。(11)役役:驰鹜于是非之境,意思是一心忙于分辨所谓是与非。(12)芚(chun):浑然无所觉察和识别的样子。(13)筐床:亦写作“匡床”,方正而又安适的床。⒁蕲(qi):祈,求的意思。⒂田:打猎。这个意义后代写作“畋”。“田猎”即畋猎。⒃窃窃然:明察的样子。⒄牧:牧夫,用指所谓卑贱的人,与高贵的“君”相对。固:鄙陋。⒅吊(di)诡:奇特、怪异。⒆黮(dan)闇:昏暗不明的榉子。闇:通暗。⒇化声:指是非不同的言论。(21)倪:分,“天倪”:天然的分际。(22)振:畅。竟:通“境”,境界、境地。

【译文】

瞿鹊子向长梧子说:“我听孔夫子说:‘圣人不做琐碎之事,没有私心杂念,不逃避优患,不贪图妄想,不依据常规;没有说话就等于说话,说了话就如同没有说话,洒脱游于世俗之外。’都是轻率不当的言论,而我认为这些正是可以身体力行的妙道,你觉得呢?”

长梧子说:“黄帝听了也会感到怀疑的,你怎么会如此肯定呢?你太操之过急了,就好像看到鸡蛋就想起公鸡,看到弹子便想马上得到烤斑鸠的肉。我只是随便说说,你姑且听下。何不依傍着日月,挟持着宇宙,与日月宇宙万物合为一体,任凭是非杂乱不齐,把奴仆同样看作是尊贵的人?人们总是忙忙碌碌,圣人同样一副愚昧无知的样子,任凭万物混为一体。万物也全都是这样,而且因为这个缘故相互蕴积于浑朴而又精纯的状态之中。我怎么知道贪生不是迷惑呢?我又怎么知道厌恶死亡就像少年流浪在外不知回家呢?”

“丽姬是丽戎艾地封疆人的女儿,丽戎被晋国打败后她成了俘虏,她当时哭得泪水浸透了衣襟。等她进了晋国王宫,和晋王同床共枕,同吃山珍海味,后悔当时哭得那么伤心。我又怎么知道那些死去的人不会后悔当初的求生呢?睡中开怀畅饮,醒后却痛哭流涕;梦中悲伤哭泣,醒后却狩猎作乐。而做梦的人做梦的时候,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做梦。睡梦中还会卜问所做之梦的吉凶,醒来才知道是在做梦。只有圣人才知道人生不过也就是一场大梦,而愚昧的人则自以为清醒,好像什么都明察的样子。君王啊,臣子啊,都一样浅陋。我说你们是在做梦,其实我也是在梦中。这些言论可以把它称为怪异的言论,也许万世之后会遇到一位大圣人能了解这个道理,这恐怕也是偶尔遇上的吧!”

“倘若我和你展开辩论,你胜了我,我没有胜你,那么你就是对的,难道我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没有胜我,我就是对的,或许你也是对的。是我们两个人有一方是对的,有一方是错的呢?还是我们双方都对,或者都错呢?我与你都不知道,世人本来就受到它的蒙蔽而暗淡不明。我们又能让谁作出正确的裁判呢?让观点跟你相同的人来评定吗?既然看法跟你相同,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定!让观点跟我相同的人来裁判吗?既然看法跟我相同,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定!让观点不同于我和你的人来裁判吗?既然看法不同于我和你,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让观点跟我和你都相同的人来判定吗?既然看法跟我和你都相同,又怎么能作出公正的评判!那么,我和你和其他别人都不评定谁是谁非了,还等待谁来评判呢?”

“什么叫做混同于自然来调和一切是非呢?”就是说:“有是就有不是,有对就有不对。对的假如当真是对的,那么对的不同于不对的,这就不须去争辩;正确的假如当真是正确的,那么正确的不同于不正确的,这也不须去争辩。忘掉生死岁月,忘掉是非仁义,就能畅游于无穷的境界,这样也就把自己寄托在不能穷尽的境域了。” 1MqBhoa9O3GziqpAtGvBkwXOwxu28zVbG8eX1GJ7L2pT1NIqCv6Ycj1IgdmGx6q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