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中国篇(中)

大文豪欧阳修

欧阳修,北宋时期重要的政治家、著名的文学家和杰出的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并在当时被认为是一代文坛领袖。

欧阳修的父亲欧阳观,曾做过官,但在欧阳修四岁时就去世了。失去父亲的欧阳修,家庭生活非常贫苦。母亲郑氏不得不带着他离开家,到今天的湖北随州去投靠在那里做官的叔父。因为家里很穷,不但没有钱供他上学读书,甚至连纸笔都买不起。他母亲就用荻草枝儿在地上写字来代替纸笔亲自教他识字。这件事后来一直被人们传为美谈,成为历史上一个有名的家庭教育故事。“画荻教子”的典故就是由此而产生。

欧阳修长到十岁,就开始到当地有藏书的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还把借来的书从头到尾抄下来。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就是在这种十分艰苦的环境中,经过母亲的辛勤教育和自己的刻苦学习,打下了很好的文化知识基础。

有一次,他到一个藏书很多的李姓人家去借书。他从一只废书箱里偶然发现了一部残破的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他向李家把这部书借来,带回家反复阅读,越读越有味。当时他虽然年纪还小,对这部书的思想内容还不能完全领会,可是却被韩愈文章的那种不平凡的风格深深地吸引了。他感觉韩愈所写的散文不仅结构严谨、说理透彻,而且气势磅礴、感情奔放,有很强的说服力。从此以后,欧阳修就把韩愈的文章当作他心目中的典范,立志要做一个像韩愈那样的文学家。同时,他越来越觉得当时流行的那种只讲究辞句华丽而内容空洞的所谓时文是一种毫无意义、不值得去学的文章。

欧阳修在写作方面以勤学苦练著称于世。他说:“为文有三多。”即看多、做多、商量多。他还善于利用零星空闲时间进行构思。他曾说过:“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

生花妙笔王安石

王安石,是北宋时期伟大的社会改革家、思想家、文学家。

王安石生活的时代是一个天才风起云涌的时代,是一个思想很活跃的时代。那时,天下虽然也不是完全太平无事,但也没有什么真正的战乱发生。于是,人们都沉下心来思考,出现了苏轼等一大批人物。王安石也一样,小时候就心怀大志,希望能学得满腹经纶,为天下百姓做很多好事。因为抱着这样的想法,所以王安石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努力读书。据说他为了找到一个好的老师竟然不惜步行上百里拜师。听说宜黄(今湖北)鹿岗书院的杜子野有大学问,远近闻名,他就背负上自己的书籍,带上自己的行李,从家乡步行来到宜黄。在那里,他日夜苦读,每至深夜而不去睡觉。王安石读书不仅刻苦,常有所得,而且因为他生性严谨,有疑必问。

这一日,王安石翻阅《开元天宝遗事》(主要记载唐明皇时代的一些旧闻杂事),得知李白曾梦见自己所用的毛笔上长出一朵美丽的花,而后便才思横溢,以至以天纵之才名闻天下。他很是怀疑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于是便拿着书问老师杜子野先生:“先生,人世间难道真会有‘生花笔’吗?”

杜子野一听非常郑重地说道:“当然有啊!实际的情况是有的笔头会长出美丽的花,有的笔头则永远不会长出来,只是我们的肉眼难以分辨罢了。”

王安石看到老师如此的郑重,也认真起来,就向老师说:“先生,你能给我一枝生花笔吗?”杜子野也不说话就出去了。过了一会儿,只见他抱来一大捆毛笔,笑着对王安石说道:“这里总共有九百九十九枝毛笔,其中一定会有一枝是生花笔。具体究竟是哪一枝,连我自己也弄不清楚,还是你自己在使用的时候自己寻找吧。”

王安石有点儿不明白老师的意思,就躬身俯首再请教老师。杜子野捻着下巴上的胡须,沉思片刻后说:“你只有用每枝笔去写文章,写秃一枝就换一枝,如此一直写下去,你能写出惊世文章的那枝笔就是你要找的‘生花笔’。你就将这些笔拿回去自己找去吧。”说着就摆手让王安石离开。

按照杜子野先生的教导,王安石开始了更加刻苦的学习。每到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路,王安石便会高高兴兴地拿出老师给的那些毛笔在纸上写下来。苦读勤练了很长一段时间,都快磨秃了一捆的毛笔时,王安石发现自己写的文章还不足以惊天地,泣鬼神,后来他终于受不了了。所谓的“生花笔”看样子还是踪影全无。他带着有点儿沮丧的心情来到老师的屋里,去问杜子野先生道:“先生,我都用秃了这么多笔了,怎么还没有找到那枝能生出美丽的花朵的毛笔呢?”

杜子野看着弟子那认真的表情,没有说什么,只是顺手拿起书桌上的毛笔,饱蘸墨汁,挥笔写了四个大字:“锲而不舍”。王安石看到这四个字便没有说什么,心中反而责怪自己没有耐心。他返回自己的书屋,继续苦读勤练。

一晃几个春秋过去了,春花开了又谢,树叶长了又落。这些似乎和王安石无关。他只是在读书,写文章。终于有一天他觉得自己的文章可以拿出来让师友看一看了,觉得手中的笔似乎有点儿感觉了,但是,那文章仍然没有惊世骇俗的威力。那就再回到书屋,再读再写。

这时的王安石开始慢慢地明白了老师的意思:希望自己能够刻苦读书,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成为为天下的百姓实现幸福生活的人。他也就慢慢的不再去想“生花笔”的事情。王安石再写文章的时候也不再一味的求惊人,而是多了一份成熟的思考。又过了几年,王安石终于写出了自己的《策论》。写作的时候,他只觉得文思潮涌,行笔如云。杜子野看到文章时也拍手称快,赞不绝口。

之后,王安石辞别老师,参加选拔人才的考试(当时是科举考试)。用他在几乎整个青少年时代所练就的笔法连连高中,也是他手中的笔写出了许多改革时弊、安邦治国的好文章,写出了变法的各种方略。

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发动了中国少数几次巨大变法中最大的一次变法——王安石变法。尽管这次变法没有给腐朽的封建专制社会带来什么长远的变化,也不可能改变中国几千年专制的统治,但是它是一种精神,让我们能够在想起它的时候而振奋,面对任何成见和任何思想的时候有一种自己思考的勇气。

科学家沈括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沈括就出生在这地上的天堂之地。那里的灵山秀水培养了聪明好学的科学家兼学者。他出生在一个小官的家庭,不是很富裕,但为沈括提供了稳定而幸福的童年生活。沈括的父亲在现在的镇江、泉州、开封、南京等地当过一些小官。这一方面使少年时代的沈括能够跟随父亲走南闯北,见识到了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山川地理;另一方面使沈括在少年时能够读到大量的典籍和资料。两个方面都对沈括的兴趣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为沈括长大以后的研究和学习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沈括的一生也是相对平和与稳定的,二十多岁任小官,三十几岁成为进士,进京编校昭文馆(当时的一个图书馆)的书籍;后来改任提举司天监,一生中剩下的大部分时间在开封研究天文,改革历法;晚年在南京居住写作中国科学史上的重要著作《梦溪笔谈》。

沈括的一生以精细的观察、严谨和求实的科学态度而闻名。传闻有人曾经嘲笑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诗中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诗写错了。他们认为这首诗写于四月九日,桃花肯定都已经谢了。可是,沈括却认为深山里气候比较寒冷,桃花比平原上开得迟,而白居易这两句诗正好符合这种情况,并没有错。对于诗歌这种可以虚构的文学作品尚且如此,别的事情更加不用说了。事实上,他的这种精神和态度也曾经为宋朝外交立下过汗马功劳。

宋朝虽然国家富裕,但是力量却比较弱小,时常受到周围国家的侵扰。这些国家中,辽国是最强大的,也是最富有侵略性的。宋朝的皇帝为了能够更加安稳地过骄奢淫逸的生活,就每年向辽国送大量银钱和绢(一种华贵的丝织品)。辽国的掌权者是国家的太后。她也看到了宋朝不愿打仗的弱点,于是往往漫天要价,经常故意制造事端来向宋朝要更多的钱,甚至侵吞宋朝的土地。

1075年,辽国派大臣萧禧到宋朝来要求划定边界。宋神宗就派了一个大臣和他进行谈判,争了几天也没有结果。萧禧说黄嵬山(在今山西原平县西南)一带三十里地方应该属于辽国。而谈判的大臣明明知道这样的说法是错误的,但是不了解那里的地形也没法反驳他。

宋神宗知道了这事情。他听说沈括比较通晓地理知识,平常又喜欢做细致的观察和精心的考量,于是便派人将沈括召到京城来,派他去谈判。沈括知道这是一件棘手的事情。他知道一定要有充足的证据才能驳倒辽国的使者。他先到枢密院(相当于国家管理中心),从档案资料中把过去议定边界的文件都查清楚了,证明那块土地应该是属于宋朝的,然后去谈判,最终驳倒了萧禧。

但是,宋神宗仍然怕辽国出兵,便又派沈括出使上京(辽国的京城)。沈括便让随从的官员在路上将证明的资料都背熟,应对无错,以防止辽国的人再说起边界问题。

到了上京,辽国果然再次提到了边界问题,仍然认为那块地是他们的。辽国的太后知道沈括掌握了很详实的材料和证据,不容易被驳倒,便另派了一个得力的大臣来和沈括谈判。她派的大臣是宰相杨益戒。

以杨益戒为首的辽国谈判团以为自己只要多问问题一定就可以将沈括等人驳倒。谈判一开始,辽方提出了大量的问题。但是,沈括和官员们早已料到了这一点,对于辽方的问题对答如流,有凭有据,可以说无一丝偏差。杨益戒一看既是佩服又是生气,就板起脸来蛮横地说:“你们宋朝连这一小块儿土地都斤斤计较,难道你们想跟我们断绝友好关系吗?”

沈括却一点儿也不怕,反而理直气壮地指责辽国背弃过去的盟约,想用武力来胁迫宋朝的野心。最后,沈括还表明了真正要打起仗来辽国未必会占到什么便宜。看到沈括坚决的面孔,又没办法驳倒他的证据,杨益戒只好放弃了他们的无理要求。

沈括为了避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还特意在边境巡视了近一年画出了当时中国的大致地形图。经过十二年的游历和修改,他的地图最终就成了当时最准确的一本全国地图——《天下郡国图》。

上面只是沈括在地理方面的典型例子。事实上,沈括的科学精神表现在很多方面。他在天文、算学等方面都曾经取得很大的成果。

沈括是我国北宋时期杰出的科学家、政治家,也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位巨人。他一生兴趣广泛,博学多才。他的科学贡献涉及到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学、医学、生物学、工程技术、文学和音乐等诸多领域。他的《梦溪笔谈》一书更是中国科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系统而全面的著作。

东坡居士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人。

在唐宋八大家中,被人们并称为“三苏”的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以其出色的散文、词、赋格外引人注目。苏轼的诗词文章尤为洒脱豪放,波澜壮阔,别具一格,开创了豪放词派。

《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石钟山记》就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被誉为传世绝唱。

翻开中国历史的画卷,父子三人能够在文学界同时拥有如此高的造诣,并不多见。苏轼兄弟二人自然从小就深受其父的熏陶,一步步成长为才子。出身在富有文学气氛的封建知识分子家庭里的苏轼,从小就对诗词、曲赋特别感兴趣。在他十岁那年的一个早春的夜晚,温柔的东风吹拂着长长的细柳,溶溶的月色映衬着淡淡的梅花。苏轼随着父亲在园中游玩,如诗的夜色开启了苏轼孩童时期的丰富想象力,他真希望能将眼前的美景如实地描述出来。但试了几次,均未能尽如人意。于是,他向父亲请教写文章的秘诀。

看着苏轼那稚气的样子,同时也深深被眼前夜景所陶醉的父亲苏洵,想了想对儿子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你能在这两句中各添一字,使这两句诗的意境更具有动态美,并且更有韵味吗?”

苏轼思索了一会儿,说:“前一句加个‘摇’字,后一句加个‘映’字,成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行吗?”

“太平淡,少韵味。再看看,再想想。”父亲摇了摇头说。

苏轼又观察了一阵,思考了一番,念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父亲听了,微微点头说:“比刚才强了许多,但还不够好。别急,一定要多多观察,细细揣摩。”

苏轼依照父亲的吩咐,冥思苦想着。夜深了,微风轻拂,丝丝垂柳摇曳着身姿。月光透过细细的柳枝,若有若无。月影仿佛被筛碎,如乳的月色中,朵朵梅花也若明若暗。垂柳、月色、梅花融为一体,交相辉映。苏轼看得出神,两个字不知不觉间跳入他的脑海,他情不自禁地吟咏道:“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多美的句子!一个“扶”字,既绘出了杨柳的轻盈多姿,又传出了春风的情意,一个“失”字,写出了月色、杨柳、梅花相溶的意境,给人一种富有诗意的朦胧般的现实美。

父亲听了,连声称妙。他顺势启发苏轼说:“佳句妙语,看似出于自然,妙手偶得之。其实不然,不花费一番心血反复琢磨是不成的。写诗做文,不仅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还要热爱生活,善于观察,反复研究。这也许就是写好文章的秘诀吧。”

苏父的话不仅给了苏轼写作的诀窍,也给后人提供了技巧。要想提高写作水平,不仅要向书本求教,还要学会观察揣摩,向生活求教。最好的写作素材都在自然生活中,这就需要有意地去挖掘、去创新。

苏轼因为其才情出类拔萃,在科举考试中被皇上选为进士。他先后在杭州、徐州等地为官。苏轼在徐州做太守时,遇上黄河决堤,眼看就要困住徐州城。苏轼知道情况危急,一方面与官民们一起努力防堤筑坝。另一方面又镇定自若,安抚民心,以免大家乱了方寸。城南住的多是一些富户,害怕大水庵没徐州,急忙要乘船逃跑。苏轼见状,把他们聚在一起,好言相劝:“你们一走,就会让民心动摇。就算大家都走了,房屋田产家具都带不走,出外谋生也比较困难。况且现在风急浪高,船少人多,万一翻船,后果将不堪设想。大家还不如和我一起努力,克服困难,渡过难关,这样岂不是更好。”听苏轼分析得有理,富人们决定和苏轼一起守城。后来苏轼的真诚感动了朝廷,朝廷调动了一大批官兵,徐州城终于保住了。

苏轼虽然在文章上豪放不羁,但在政治上却倾向于保守。他多次在诗词中流露出对王安石所推行的变法中出现的一些毛病的不满。这使得本来可在京城做大官的他处处被新政者排挤。后来由于有人借此对他进行陷害,他被贬到黄州(今湖北黄冈),每年拿很少的俸禄。

为了缓解生活中的困难,苏轼带领家人开荒垦地,种粮种菜。生活倒也悠闲自在。他想到白居易被贬忠州后,曾在城东坡开荒种树,写过很多以东城为题材的诗。想到自己境遇和他差不多,居住和耕作的地方也在山坡东面,就给自己起了一个“东坡居士”的雅号,这也就是苏东坡这个名字的由来。

出身寒门的良将岳飞

岳飞,古代著名爱国将领,宋朝杰出的抗金民族英雄,为国家建立了卓越功勋。

岳飞出生后不满一月,家乡遭了大水。从此,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了贫困的境地。岳飞童年时期就参加劳动,常到野地里去拾柴割草,稍长大一点儿又耕田种地。

贫困的生活并没有减少岳飞强烈的求知欲望。缺钱买灯油,他就拾取枯柴晚上燃点照明,由父亲教他识字。当他能够自学时,就更加勤奋,往往读书到半夜,甚至通宵不寐。他特别爱读《左氏春秋传》,并喜欢研究孙、吴兵法。

《左氏春秋传》又叫《左传》,是秦代以前学者用来解释儒家经典《春秋》的三传之一。这部书提倡德义,主张从成败中汲取经验教训,推尊中央王朝,叙述了许多古代打仗和人物的故事,十分引人入胜。书中的这些故事和人物深深地吸引着岳飞,使他手不释卷,反复探究其中的道理,不知不觉地在他的心灵中埋下了忠义为国的种子。

岳飞少年时期就喜欢学习军事,钻研兵法,很早就娴熟孙、吴兵法,这就为日后的军事指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岳飞从小就热爱劳动。长期的劳动,使他受到很好的锻炼。他身体结实,力气超人。在少年时,就已能拉开三百斤的硬弓和八石的腰弩。

离岳飞家不远的永和乡,有一位老人名叫周同,擅长弓箭。岳飞便拜他为师,很快就学会了一手好箭法,并能左右开弓。

岳飞的外祖父姚大翁,特别喜爱岳飞,他特地请当地的神枪手陈广给岳飞传授“技击”。在陈广的精心指导下,不久岳飞的枪法就非常高超,成了远近闻名的“无敌枪手”。

年轻的岳飞平日少言寡语,深沉宽厚,但生性刚直,心里想说什么,决不有所顾忌。他很有礼貌,对师长非常尊敬。

良将出寒门,岳飞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对他以后成长为一个智勇双全的名将,是很有影响的。

岳飞生活的时代,正面临着金兵的大举入侵。金兵来到中原后一路烧杀抢掠,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离开老师后,岳飞顺应国家的召唤从了军。开始,他在东京当一名小小的军官。

有一次,他带了一百多名骑兵,在黄河边训练。忽然对面喊声冲天,尘土飞扬之处来了大队金兵。士兵们都吓呆了,一个个站在那里瑟瑟发抖。岳飞知道此时稳定军心最重要,就不慌不忙地说:“敌人虽然多,但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们的兵力到底有多少。我们可以趁他们还没做好准备的时候快速击败他们。”说着,就带头冲向敌阵,斩了金军一名将领。士兵们备受鼓舞,也冲了上去。金兵虽然强大,但一路南下还从没遇见过如此骁勇善战的劲敌,早就被吓得魂飞魄散,几个回合下来就纷纷落荒而逃。这一战打得相当漂亮,岳飞未损失一兵一卒,便把金军杀得七零八落。这样一来,岳飞的勇敢出了名,他的声望大大增加。

转眼间又过了几年,岳飞在宗泽部下当将领。宗泽很器重他,对他说:“像你这样智勇双全,即使古代名将也不过如此。但是光靠冲锋陷阵,毕竟不是常胜的办法。”为此,他交给岳飞一份古代的阵图,说:“你拿这个去好好研究一下。”岳飞接过阵图,向宗泽道了谢。宗泽接着说:“按照阵图作战,这是兵法的常规。至于灵活运用,随机应变,还得靠当将领的多多用心研究。”岳飞听了,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岳飞跟宗泽一样,始终把抗金作为自己的职责。宋高宗即位以后,他就马上写了一份奏章,希望高宗能亲自率领宋军北伐,激励士气,恢复中原。在奏折中他还批评了黄潜善、汪伯彦一伙投降派的主张。奏章呈上去,宋高宗不但不听,反而嫌岳飞小小将官,多管闲事,革了他的军职。宗泽死后,岳飞归东京留守杜充指挥。杜充是一个贪生怕死之人,金兵刚刚大举进攻,他就逃到了建康。当金将兀术攻打建康时,杜充又无耻地向金军求降。杜充手下的将士四分五裂,只有岳飞的队伍仍旧坚持在建康附近战斗。趁兀术北撤的时候,岳飞跟韩世忠配合,把兀术打得大败。然而单靠这一小股力量抵抗简直是杯水车薪。金兵北撤以后,宋高宗从温州回到临安。金朝在中原地区立了一个傀儡皇帝刘豫,国号大齐,充当金朝的帮凶,骚扰南宋地界。岳飞率领将士多次打退了金齐联军,建立战功。到他三十二岁的时候,已经从一个普通将领提升到节度使的地位,跟当时的名将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并驾齐驱了。

好汉施耐庵

施耐庵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小说家。他在小说《水浒传》中塑造了一百零八位栩栩如生的英雄人物。他们的故事在民间久久流传。《水浒传》也成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苏州城阊门外,怀胥桥北施家巷有一户施姓人家,是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的后裔。这一支传到施耐庵的父亲已是十四世。元成宗元贞二年(公元1296年),施家添了一个男丁。一位老秀才给婴儿起了个名字,叫彦端,意思是这孩子长大了,定是位行为端正的才子。这个襁褓中的彦端,就是后来写出千古名著《水浒传》的施耐庵。

施耐庵七岁时,家里贫穷,无法上学。但他天资聪明,刻苦好学,经常借书看,遇到不懂的就向当地比较有学问的人请教,有时还到学府去旁听。就这样,他读了《大学》、《论语》、《诗》、《礼》等许多书。十三岁时,已能在大庭广众之中,对答如流,下笔如神。

施耐庵十三岁那年,父亲把他送到私塾读书。私塾先生是个武举出身的老人,壮年时因打抱不平,误伤了一个“鞑子”才隐姓埋名,到此地教书。

一天早上,施耐庵听到后院内有风声,却不见树叶飘动,他对着门缝朝院内望去,原来是先生在练功。先生手舞钢鞭,风声“呼呼”,人影难分。

先生练完鞭后,又打起拳来,只见他挥掌向一块大石劈去,“咔嚓”一声,掌到石裂,施耐庵惊呆了、先生练完功后见到他,问他为什么呆在这儿。施耐庵见瞒不过去,只好直说:“学生看先生练功入了迷,站在这儿发呆。”说完他就求先生教他武功。

先生不肯教他,施耐庵并未灰心,从此他每天早起偷看先生练功,白天学习,晚上就模仿着练,这样坚持了三年,竟也练出了名堂。

有一年清明节,先生放学生一天假,让他们到郊外春游。施耐庵和同学们正在赶路,忽听到“救命”的喊声。原来是个恶少在强抢民女,好多来劝阻的人都被恶少打伤了。施耐庵见了,怒火中烧,他赶忙上前喝道:“光天化日强抢良家女子,天理难容,快放了她!”那恶少见是个书生,不放在眼里,举起一块石碑,朝施耐庵猛砸过去。可施耐庵并不慌乱,闪身跳出圈外,同时挥掌朝石碑劈去,只听“咣当”一声,石碑劈成两半。那恶少大吃一惊,见势不好,吓得抱头鼠窜。施耐庵刚要追,被先生叫住。

施耐庵连忙跑来,跪在先生面前说:“学生出来惹事了,望先生恕罪。”可先生并没有责备他,还称赞道:“我因几个败家的徒弟而冷了心,本不想再收徒,今见你如此见义勇为,我就收下你这个徒弟吧。”从此,施耐庵在老先生精心培养下,不仅能写一手好文章,还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元文宗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春,年已三十六岁的施耐庵,上京应试。天从人愿,秋闱一举告捷,不久,朝廷派施耐庵到钱塘担任县尹。但是,只当了两年,由于他不愿昧心事权贵,便愤然辞官而去。

施耐庵从钱塘弃官回来,在苏州城东南隅的施家桥开学授徒。四乡八邻,纷纷慕名前来投师。一天,一位商人领着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前来拜谒施耐庵。这个商人姓罗,是山西太原人,经常往来于苏杭做生意,久闻施耐庵大名,这次专程把儿子罗贯中带来投师求学。施耐庵见罗贯中生得眉清目秀,谈吐文雅,心中十分喜爱。

冬去春来,施耐庵痛感自己有志救民,无处展才。有一天,他路过书铺,看到不少手抄元人话本,其中有一本名叫《张叔夜擒贼》,是讲梁山泊宋江等一百零八人故事的。他不惜高价买了回来,打算以此为线索,把其他有关梁山泊故事的话本内容加以糅和,写出一部《江湖豪客传》。

施耐庵在施家桥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写作和修改《江湖豪客传》上,眼看全书即将写完,他又觉得书名不够含蓄,想换一个。罗贯中看出了老师的心思,就向他建议说:“老师,书名就叫《水浒传》吧!”施耐庵觉得这个意见很好,说:“水浒,就是水边,含有‘在野’的意思,还有典故,诗经上有‘古公掸父,朝来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是歌颂周代发祥史的。这书是写起义英雄的,叫它‘水浒’,非常合适!”

施耐庵死后,罗贯中把施耐庵留下的书稿做了一番整理后,即动身到全国的刻书中心——福建的建阳去,准备把《水浒传》刻印出来。可是,这里所有的书坊,没有一家敢承受。

过了一百五十年,《水浒传》才由坊间刻印出版。可惜的是,这个最早的《水浒传》版本,几经改朝换代,人世沧桑,现在只剩下一个五回残本。明万历十年,有个化名“天都外臣”的人,根据民间抄本,自己写了个序,重新刻印问世,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古本《水浒传》。

不愿当官的医学家李时珍

李时珍,明代著名医学家。他撰写的《本草纲目》被外国人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李时珍出生在一个医学世家。父亲李月池有丰富的医疗经验,对药物很有研究。李家的园子里栽着各种各样的花草,如牡丹、芍药、水仙、山茱萸等,差不多一年四季都开满了花。这是李月池为研究药草而栽培的。李时珍小时候常常跟在母亲后面,为这些花草浇水。他一天几次跑到花盆旁耐心地观察它们怎样抽条,怎样长叶、开花。当他看到一种新奇的花儿开放的时候,就情不自禁地大叫:“开喽!爸爸的花开喽!”父亲看儿子这样喜欢花草,就有意识地给他讲述有关花草的知识,认真地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渐渐地,李时珍开始懂得:世上的许多花草,原来是可以作药给人治病的呀!

在贫苦环境里长大的李时珍,看见穷乡邻们的真诚待人,看见官僚地主的仗势欺人,他的感情自然倾向穷朋友们一边。他看到父亲耐心地给穷人治病,深受感动。因此,他常常对附近的渔民伯伯说,长大以后,一定像爸爸那样,一心一意给他们治病。

但是李月池并不愿意儿子继承家业当医生。当时,做医生的社会地位很低,李家几代做医生,常常受官僚和富人的气,不但穷了几辈子,还被人瞧不起。有钱有势的豪门贵族,传唤医生像对待奴仆一样,真叫人受不了。他打算让李时珍走做官的道路,使他们李家能扬一下眉,吐一口气。李时珍十二岁那年,父亲就向他说明这个意图,要他念八股文,好去参加科举考试。

听了父亲的话,李时珍当即回答道:“我不想做官,那些做官的人欺压百姓,不是好东西。”可是,李月池实在不愿意儿子再当医生。他讲了许多医生被人轻视的故事,想让独生子抛弃学医的念头。

李时珍十四岁那年,考取了秀才。这使父亲李月池感到非常高兴。但是,在以后的举人考试中他却屡屡失败。李时珍第三次参加举人考试,李月池亲自陪着儿子到武昌去。父子俩在武昌呆了一个月,直到发榜为止。可是,李时珍仍然名落孙山。

从此以后,李月池只好答应儿子跟他学医了。李时珍立志要做个像华佗那样的神医,学习非常刻苦,进步很快。

李时珍从二十岁起,就独立给人看病了。正巧这一年家乡发大水,又流行瘟疫,百姓贫病交加,生活十分困苦。李时珍拿出全副精力给穷人看病,深受父老乡亲的爱戴。

所以每天慕名找他看病的人很多,尽管很忙,李时珍还是一有空闲就专心读书,并摘录笔记。到他三十五岁时,古代的医书药书,他几乎读遍了。他发现好些医药书并不完全可信,需要补充和整理。

为了获得真实的知识,李时珍决心到各地去游历,增长见识。他不怕艰险,足迹遍及湖北、河南、安徽、江西、江苏等地。通过实地考察,他弄清了书本上没有解决的许多问题。

李时珍最终花了整整三十年的功夫,记下了几百万字的笔记,经过一遍又一遍修改,到他六十一岁那年,终于写成一部中药巨著《本草纲目》。这部书在他逝世以后才得以刊印出来。

《本草纲目》全书共分16部:动物药6部,植物药5部,矿物药2部,其它药3部。全书包含着丰富的动植物知识。这部书已经译成许多种文字,流传于全世界。它至今仍然是经常被人们查阅的医药书籍,受到各国人民的重视。

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明代著名爱国将领,军事家。1528年出生于山东,祖籍安徽定远县。他不仅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且著述颇丰,大有建树。

戚继光的父亲戚景通在正德、嘉靖年间,曾在山东、大宁、京师等地历任军职,官至神机营副将。当时明朝官场弥漫着贪污贿赂的恶浊空气。戚景通不愿同流合污,嘉靖十七年,以终养老母为由,请告还乡。这时,在明王朝北方,鞑靼不断用重兵大举南犯,严重威胁着明王朝西北边境。戚景通回乡后,虽是晚年,仍然忧虑国家安危,他摒弃一切俗务,总结自己的军事经验,潜心研究对付鞑靼入侵的对策。

戚继光出生时,父亲已经五十六岁。戚景通白头得子,欣喜异常。他对自己的儿子寄予了殷切的期望。戚继光少年时,父亲就经常给他讲,武将必须有舍身报国的高尚气节,打起仗来应有身先士卒的勇猛精神。这位爱国老将希望儿子将来能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事业。他对戚继光的要求十分严格。

当戚景通告老返乡时,祖居的房屋已近百年,很是破旧。次年,他打算修缮一下,命工匠安设四扇镂花门户。这年戚继光十二岁,已经开始懂事了。工匠们对戚继光说:“公子家是将门,请安设十二扇镂花门户吧!”戚继光向父亲提出这个意见。父亲严厉斥责儿子这种图虚荣、讲排场的想法,说你将来长大成人,能世守此业,我就满意了。如若不然,贪慕虚荣,连这点儿家业也会保不住的。戚继光默默地接受了父亲的批评。

戚继光十三岁那年订婚了。外祖父家送他一双考究的丝履。戚继光穿着这双丝履走过庭前,父亲看见了,十分生气地批评他:“小孩子穿这么漂亮的丝履干啥!现在就想穿丝履,将来就要着锦衣,吃肉食,你父亲清白一世,一定不会满足你的要求。你就势必要侵占士卒的粮饷,以满足自己的欲望。”老人接着伤心地说,“这样下去,就难以继承我的事业。”父亲后来虽然弄清丝履是外祖父家送的,又是母亲叫戚继光穿的,还是将丝履毁裂,不让戚继光从小养成奢侈享受的坏习惯。

戚继光一面刻苦学习武艺,一面立志发愤读书,以求继承父亲的业绩。十五岁时,戚继光以深通经术名扬于家乡一带。

父亲戚景通去世后,戚继光依照朝廷惯例继承了父亲的职位,开始了金戈铁马的军旅生涯。

在戚继光十七岁的时候,到登州(在现在山东省)当了一名军官。十年以后,他又升了官,管理三营二十五卫所,负责明朝的海防。

当时,明朝海防空虚,兵纪败坏,守卫山东沿海的士兵,多半是老弱残兵,纪律十分涣散。

戚继光一到任,就决心整顿军队。可是,一些军官看戚继光个头不高,又那么年轻,并不把他放在眼中,常常违抗军令。在这些人中,还有一个是戚继光的远房舅父。

戚继光想:“这位舅父总是倚老卖老,不听命令,不光是让我为难,还引得别人也不守军纪。要是不先处分他,我怎么能指挥全军呢?”

这一天,戚继光当着众将士的面,要舅父去执行一项军令。舅父听完,哼哼哈哈地答应着,可仍旧站着不动。戚继光马上命令军士,按军法处置了他。舅父当众受了处罚,又气又羞,怨恨戚继光不讲情面。

当天晚上,月明风清,戚继光令家人摆酒菜,把舅父请来,让他坐在上位,恭恭敬敬地用晚辈的礼节向他赔罪。戚继光说:“今天是家宴,您是长辈,我要请您坐上位,还要向您赔礼。可我们都是军人,在军中是不分辈分长幼的。您从军多年,应该懂得这个道理。”

舅父见戚继光说得情真意切,心中十分悔恨,倒身跪在地上,对外甥说:“我服气了。希望你今后执法如山,要是我再违令,尽管用严刑惩治。”

这件事传遍了全军。官兵们都十分佩服戚继光治军有方。从此,军中风气好转了,山东的海防得到了加强。

戚继光的名气越来越大,逐渐受到了朝廷的器重。于是,朝廷便把戚继光从山东派往浙江,任定海参将,守卫宁波、绍兴、台州三府,专门对付来犯的倭寇(倭寇就是日本国的海盗。我国古代把日本叫倭奴国,这些海盗也被叫成“倭寇”。他们从元代开始,就经常到我国沿海地区登陆抢劫,杀人放火。明朝时期的浙江、福建一带,倭寇特别猖獗。当时,驻守在宁波一带的明军有八万多人。人数虽多,但缺乏统一指挥,军纪涣散,多次被倭寇打败。)。

在抗击倭寇的斗争中,戚继光建立了一支纪律良好、英勇善战的队伍。他不仅严格训练士兵,还给他们讲解爱国爱民的道理。这支队伍受到了人民的拥护,被称为“戚家军”。

戚家军两次到福建,终于彻底打垮了倭寇。戚继光又挥军南下,和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把进犯广东的倭寇肃清了。从此,从元代开始为害三百多年的倭寇被基本平定了。戚继光和他的戚家军为保卫国家和人民,建立了卓越的功勋。

“三绝”老人郑板桥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诗人,“扬州八怪”的主要代表。他的书、画、书法皆享有很高的声望,被人称为三绝。

郑板桥的父亲郑之本,品学兼优,家居授徒,受业者先后达数百人。当郑板桥出生时,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十分拮据。在郑板桥三岁时,他的生母汪氏就离开了人世。他的乳母费氏是一位善良、勤劳、朴实的劳动妇女,给了郑板桥悉心周到的照顾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成了郑板桥生活和感情上的支柱。因此,郑板桥自幼就和下层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郑板桥资质聪慧,三岁识字,至八九岁时就可在父亲的指导下作文联对。大约在二十岁左右就考取了秀才。

青年时期的郑板桥文思敏捷,别人来求对联都是随说随写,立马而成,且分文不取,所以名气越来越大。有一天,兴化城里东寺的一个和尚死了,和尚的亲戚想请人写挽联送去。这个和尚生前平平常常,没有什么可谈的,请了几个人,都难以下笔。后来有人介绍来请郑板桥。那人进门后,对板桥说:“烦大郎写副挽联。”郑板桥接过白纸,平铺在大桌上,磨好墨,提笔问道:“写什么内容?”

那人答道:“东寺里死了个和尚,我和他有点儿亲……”还未说完,只见郑板桥已写了上联:“东寺死个和尚”六个大字。

那人着急地说:“大郎,这是我说的话,怎么能写上挽联?”

郑板桥笑呵呵地说:“你这句话就是很好的上联。别着急,下联我已经想好了。”

说着,刷刷写了六个大字:“西天添一如来。”

那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连声夸道:“好!好!好!”

郑板桥虽然很有才华,但生活很是贫困,在五十岁之前他基本上以读书、教书、卖画为生。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郑板桥最终考中了进士。在山东潍县、范县(今属河南)做了十二年知县。他在任职期间,勤于政事,政绩显著,深得百姓的爱戴。

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伟大的民族英雄,清末政治家,1785年生,福建福州人。他是近代禁止鸦片运动的领袖,是拉开中国近代史序幕的杰出人物。

林则徐祖父林正澄,一生在外教私塾。由于收入微薄,家口浩繁,他生前将祖遗的一点田产变卖,死时还留下积欠的债款。父亲林宾日是一个穷秀才,当私塾先生,长期苦读应试,未能考中举人。母亲陈帙,又名文华,出身名门,颇有教养,她会做绢花,以贴补家用。

林则徐的启蒙教育,是由他父亲担负的。他四岁时,就被父亲带到罗氏私塾,抱在膝上,教他读书、作文。一直到十二岁,林则徐又跟随父亲,转到文笔书院,继续就读。

林则徐家庭生活清苦。由于林宾日自己有过困苦的经历,所以他的思想比较同情下层劳苦人民的痛苦,对官僚地主巧取豪夺颇为不满。这一切,给林则徐留下了深刻印象。

林则徐儿时,就亲眼看到父亲林宾日把米送给一贫如洗的三伯父,自己家人却忍饥挨饿。一天,他看到一个富豪为保送自己的儿子上学而对父亲进行重金贿赂,被父亲严词拒绝。

父亲的言行举止,不知不觉地浇灌着林则徐幼小的心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林则徐在父亲的教育下,进步很快。到十岁的时候,他的知识已经相当丰富。他最喜欢的对联技艺也日臻成熟,在家乡一带已经小有名气。

有一天,他从私塾回家经过一片池塘的时候,有一个当地的老秀才把他叫住,给他出个上联让他对。林则徐停下脚步,请他出句。老秀才指着池中嬉戏的鸭子,摇头晃脑地吟泳道:“鸭母无鞋空洗脚。”

他刚一吟完,林则徐马上接着吟道:“鸡公有髻不梳头。”

旁观的人们听到这个小孩子的绝妙回答,都为他的神速反应感到吃惊。

十二岁那年,林则徐在父亲陪同下,与诸童生一起应试。他的试卷答得十分出色,与一个年老的童生并列榜首。考官大人决定加试一题,就出了一个上联“童子何知”,请二人作答。

林则徐很礼貌地对那个老童生说:“请您先对吧。”

可老童生支吾了半天,也没能对上来。

考官大人说:“你对对看。”

林则徐立即答出:“大人利见。”

考官于是评定林则徐为第一名。

鳌峰书院的老师并不墨守成规,而是经常带学生到闽江口的鼓山去游玩。有一次他们又来到鼓山峰顶远眺,只见海天相连,波涛拍岸,景象十分壮观。老师吩咐众学生每人做一首七言对子,要求句首必须有“山”和“海”二字。学生们叽叽喳喳,老半天也没有拿出一个满意的对联。老师发现林则徐神情十分悠闲地在观看展翅飞翔的海鸥,认为他想必是胸有成竹了,就问:“林则徐,你怎么对的?”

林则徐目视大海吟出上联:“海到无边天作岸,”又转视他的同学们:“山登绝顶我为峰。”

同学们都感到由衷地钦佩,情不自禁地喝起彩来。

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

詹天佑,著名铁路工程专家,中国铁路工程的先驱,生于1861年,江西婺源人,曾主持修建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创办中华工程师学会,并出任首任会长。

小时候,詹天佑非常好玩儿,家里有什么东西他都要拆开看个究竟。一次,他把家里的钟表拆开了,想看看为什么能准确报时。父亲发现后,正要训斥他,他却向父亲解释说:“我能安上!”说完,三下五除二,就安好了。父亲转怒为喜,高兴地把儿子抱了起来。后来,家庭日渐穷困,已无机械可拆,詹天佑就用泥巴做成各种机械模型,还做得很像。

詹天佑从小聪明好学。父亲在农闲的时候,给他讲有关鸦片战争的故事,他听得很入神。当听到林则徐虎门销烟、击退英国侵略军进攻的时候,他高兴得跳起来;听到清朝皇帝把林则徐革职,英国侵略军乘机侵入广州的时候,便气得捏紧小拳头,好像要打架的样子。他很纳闷地问父亲:“为什么中国兵老是吃败仗?”

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经过自己的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留美幼童班,到美国求学。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6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把所学本领贡献给了祖国的铁路事业。

1888年,詹天佑进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带着测量队,身背仪器,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着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儿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复勘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还毫无架子,与工人一同挖石,一同挑水,弄得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的紧张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总理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艺术家齐白石

齐白石,中国著名国画家,篆刻家,1864年生,湖南湘潭县人,在中国美术史上有卓越的贡献,原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曾获德国艺术科学院院士荣誉奖和1955年国际和平奖。

齐白石的父亲是一个老实人,平日安分守己,不走一步歪路,不说一句怪话,见了人规规矩矩,做起事来实实在在。齐白石的母亲既勤劳又贤慧,既会操持家务,又很孝顺父母。公公婆婆常常夸奖儿媳妇心灵手巧。这样的家风很利于齐白石的成长。

齐白石幼年非常聪明,四岁时,就学会了数百字。那是祖父用炭画在地上教给他的。六七岁时,齐白石在外祖父的蒙馆里读了半年书。这以后,他就失学在家,帮助家中挑水、打柴、浇菜等,干了不少杂活。劳动的余暇,齐白石抓得很紧,出去放牛打柴,总是带上书本,抽空自学。有一次,他读书着了迷,把砍柴之事忘了。天黑到家,怜爱孙子的祖母一顿责备:“你好学,可惜来时走错了人家。”从此,齐白石上山就先砍柴,捡足粪,再取出书来看,遇到不懂的地方,就趁牛吃草的时候,跑到邻村的外祖父家去请教。虽然没有良好的学习条件,但困难从来没有难住勤奋上进的齐白石。除去读书、写字,他最大的兴趣就是画画。山清水秀的乡村景色,妙趣横生的小说插图,都是齐白石绘画的题材。画画用的纸是从旧账薄上撕的,笔墨是家里以前剩的。

父亲看见齐白石身体单薄,做不成扶犁掌耙的好手,就想让他学习养家餬口的手艺。经过多方说情,托人荐举,齐白石开始在一个老木匠门下学艺。起初,他干些杂活,后来专学雕花的工匠活计。这自然用得上画画的技艺。他与师傅一起钻研,改进刀法,创新了不少花样。苦学两年,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青年木匠出师了。一出师,作为长子,齐白石便责无旁贷地挑起供养家庭生活的重担。他每次外出做工,都把有限的工资全部交给母亲,而每过一处,都留下手艺高强的声誉。

齐白石毕生为钻研国画竭心尽力,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他融合并继承传统写意画和民意绘画的表现手法,形成了独特不群的艺术风格。他擅长作花鸟虫鱼画,笔墨纵横雄健,造型简练质朴,色彩鲜明热烈。他善于把阔笔写意花卉与微毫毕现的草虫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他还画山水、人物,亦能诗文和篆刻。他在诗文篆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

先行者孙中山

孙中山,著名政治家,1866年生,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人。毕生从事民主革命活动,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成立中华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被称为“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家境贫寒,六岁时便跟着姐姐参加田间劳动,直到十岁时,才进了本村私塾。在那里,每天从早到晚,不是练字,就是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百家姓》等,老师又不讲解,很是乏味:于是,孙中山经常到大榕树下听冯爽观老人讲太平天国的故事。冯爽观老人曾亲自参加了太平天国运动。他讲述的太平军的英雄气概深深印在了孙中山的记忆之中。除了太平天国之外,香山这块土地上还流传着很多反抗外国侵略、反抗清朝统治的故事:林则徐曾亲率军队驻扎香山;关天培亲率水师在磨刀师洋抗击过英国海军;香山县的水兵们在广州白鹅潭抗击英军;1854年,香山县又发生了袁亚兴等领导的反清武装暴动……先辈们前赴后继的斗争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革命和反抗的种子。

一天,有两个清兵到翠亨协办案,不但不惩办真正的罪犯,反而乘机诬陷好人,诈取财物,无理地封了人家的房舍。孙中山非常气愤地说:“强盗!清兵就是强盗!”

十二岁那年,孙中山的母亲带他去檀香山看望发了财的哥哥,并打算把他也留在那里。这次远行给孙中山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他第一次看到吞火吐烟的轮船,第一次看到辽阔无垠的海洋。他对轮船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航行而不迷失方向颇感奇怪,自此产生了羡慕西方文化的心理和探索世界奥秘的想法。

哥哥孙眉想到自己家中祖辈务农,没念过书,现在自己手里有了点儿钱,应该让小弟受到教育,于是,便将孙中山送到一所基督教教会创办的学校去读书。

孙中山这次接受教育,是学习西方文明和科学知识。这些课程不仅大大地开拓了他的视野,同时,西方一些进步的文化及思想也深深地扎根于他幼小心灵中,为他日后所形成的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打下了基础。初进学校,孙中山对英文一窍不通。老师就打手势与他沟通。为了和同学们一样听课,孙中山没日没夜地攻读英语,以超人的毅力在很短的时间里便掌握了这门外语。

少年时代的孙中山并没有因为身在异国而忘记了故乡。他经常惦记的是祖国的亲人,他经常盘算着如何使祖国摆脱落后和贫穷。

课余之时,他从不与同学们游戏,而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诵读中国的古诗文,小小的年纪便显示出了与他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的不同之处。他的业余爱好是看书,最喜欢看的是林肯、华盛顿等人的传记。这些知识为他日后创立革命学说和革命实践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国学大师王国维

王国维,浙江海宁人。他是中国甲骨文事业的开创者,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国学大师、诗人、思想家。他的“境界说”可以说恰当地总结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精华和重要特点。他对于甲骨文的破解让我们能够读懂三千年前的文字,准确地了解当时发生的历史事件和人们的思想风貌。此外,他在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等方面均有精深而富有创新性的造诣,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宝库留下了广博精深的学术遗产。

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家中一年的收入基本上可以保证家中的花费。更重要的是,他的家中颇有文化底蕴。他父亲在书画等方面都有一定的造诣。除此之外,据他自己所说家中甚至藏了近十箱的书。这些为他读书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为他以后的学问成就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就这样,他一边自己在家中的书籍储藏中寻找喜欢的书读,一方面在父亲的指导下开始受到传统的教育:识字,读古文。他父亲是一个守旧的人。尽管当时已经是快二十世纪了,他七岁的时候还是被送进了私塾读书,还是被父亲希望能够参加科举,当官以光宗耀祖。这后来没有成功(十六岁时参加乡试而没有成功),但是却为王国维的国学功底打下了深厚的基础。在他读私塾期间,博览群书,上至经典,下到野史轶事都有所涉及。

在乡试失败以后,王国维还曾经参加过一次科举考试,同样是没有结果。事实上,科举考试的失败并不是由于王国维的学习不用功,更不是他的智力不行,而是因为他并没有将主要精力放在准备科举考试上,而是在博览群书中对历史学、古籍校勘、中国古书的考据之学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将大量的时间花费在这上面。也就在这个时候,王国维知道天下原来还有和中国传统学术如此不同的思想和学术。这就是当时的新学——科学以及一些西方先进的哲学和社会科学思想。同时,他的眼光也开始放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开始关心时事,研究国外的新思想,阅读一些宣传新思想的报纸。他开始不再满足于家乡的那个小地方。他以强烈的热情学习,进行着自己的学问积累。终于在1898年的正月,王国维获得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生活境地。他乘船来到了大都市、当时文化的前沿——上海,进入《时务报》报馆工作。

王国维在上海思想进步,也曾为着祖国的弱小和受欺负愤愤不平,为“戊戌变法”的失败和六君子的遇害而深感不平。同时,这些进步改良运动的失败也给本来就性格犹豫、敏感的王国维带来了很深的消极影响。王国维看不到祖国的希望和中国民族富强的生机,转而思考自己的人生。开始的时候,他主要进行哲学的研究,希望能够从中解决自己一直都想不通的人生问题。他是中国第一个介绍西方现代哲学的思想家。他用叔本华(德国十九世纪伟大的哲学家)的理论分析了曹雪芹的《红楼梦》,见解精辟,分析入微。但是,他很快的就厌倦了,觉得其中除了枯燥的思辨就是悲剧性的推论。而这些是不能给他的人生带来超越感的,就是说不能够达到他的理想人生境界。于是,他很快就转入了文学研究。他写出著名的、可以与宋朝的苏轼、辛弃疾媲美的词集《人间词话》。他还集中了他很多的精力研究中国的戏曲史。他写的《宋元戏曲史》更是中国戏曲史的奠基性著作,不仅脉络分明,而且见解精深。但是,这还是不能够解决他的人生问题,因为他在文学中看到的东西大多不能够在现实的生活中出现。他想要一个能够充实他的现实生活的东西。于是在经过这样的探索和尝试之后,王国维逐渐地就倾向于保守了。

1911年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革命军推翻。王国维携全家随罗振玉(中国著名的考古学家,王国维的亲家)东渡日本,侨居四年余。在这里,他以前清遗老自居,一心扎进故纸堆里,开始研究中国的经学、史学、小学(认识古文和阅读古籍的学问)。尽管这段时间为他的甲骨文功底奠定了基础,但是其中的腐朽气和保守性也是明显的。由于他专力于研究新发现的史料,并能以古文字学为基础,研究古史,从古器物到古代书册、服装、建筑,都有所涉猎和论述,所以写了非常多的书。回国后,他的生活也就这样的过下去,就是工作也是在甲骨文上花费自己的精力。

1927年,王国维在国民革命军就要攻进北京的时候,自沉清华大学校园内的湖泊自尽。

大元帅朱德

朱德,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1886年生,四川仪陇县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委员长等职,被援予元帅军衔。

朱德出生的时候,祖孙三代十几口人居住在地主丁邱川废弃的一座破库房里,全家人仅靠种地主的几十亩薄地维持着生计,日子过得十分艰难。

苦难的日子虽然使人食不果腹、骨瘦如柴,却没有压弯人们的脊梁。朱德的母亲钟氏以她善良、勤奋、吃苦的精神默默地影响着儿子那幼小的心灵。母亲性情和善,从没有打骂过孩子们,也没有和村里人吵过架。在朱德刚刚懂事的时候,便天天坐在母亲的纺车旁,一边静静地看着母亲纺那永远也纺不完的线,一边听母亲娓娓地讲着一个又一个的故事。那些穷苦百姓受苦受难,有钱人家为非作歹的故事,在朱德的心目中留下了深深的印痕。母亲讲到动情处,朱德那明亮的双眸里便盈满了泪水,有时还把小拳头攥得紧紧的。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德在四五岁时便开始帮助母亲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田野里、院子里,在母亲的身躯背后时时可以见到朱德那幼小的身影。虽然显得很吃力,有时不免一次又一次地跌倒在地上,朱德却始终都紧紧地拽着母亲的衣角,艰难地在人生路上迈着顽强的步子。朱德从母亲那里学到了很多劳动知识。到八九岁时他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有一次,朱德从私塾回家,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他悄悄地把书一放,就放牛去了。一到农忙,他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

朱德的母亲不仅教给朱德许多劳动知识,也教给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有一年,南巴地区遭了灾,不少灾民拖家带口地出来讨饭,朱德的母亲没有粮食周济他们,就煮了一锅菜糊糊,让朱德给灾民端去。受母亲的影响,朱德在很小的时候便用他稚嫩的双肩帮助小伙伴们把柴草背回家去。

1892年,六岁的朱德背负着父辈的殷切希望,跟着哥哥代历、代凤走进了离家不远的私塾,开始了艰难而又执著的求学生涯。

朱德同他的哥哥刚到私塾时,原有的十多名学生均是富家子弟,很看不起衣不蔽体的朱氏兄弟,经常找碴欺辱他们。朱氏兄弟忍无可忍,朱德在哥哥的带领下,将富家子弟打得落花流水,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地质学家李四光

李四光,著名科学家,1889年生,湖北黄冈人,著名的地质学家,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立了地质力学,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筋,凡是遇到不理解的事物,他总要追根问底,直到得到满意的答案为止。在他居住的村边,有一块很大的石头,这是李四光常和同村的孩子们捉迷藏的地方。对于这块石头,李四光曾产生过疑问:为什么周围没有这种石头,它是从哪里来的呢?他问了许多人,都不能回答他石头的来历(那块大石头是从哪儿来的呢?二十多年后,李四光在英国求学时找到了答果。原来那块石头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陨石,而是冰川移动过程中从秦岭带过来的,后来他进一步回到家乡考察,还发现了我国第四纪冰川的遗迹,这个发现震惊了世界)的问题。在学习上,李四光经常提出问题。许多问题老师当场都回答不出来,查了资料之后才给李四光解释清楚。爱动脑筋的李四光,在私塾里学习成绩非常好,时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李四光在湖北官办的新学堂上学时,小学堂开设的课程有九门:修身、读经、中文、算术、历史、地理、格致、绘图、体操。每日上课六小时,其中读经占两小时,学制四年。李四光在这里学习非常用功,尤其对西方科学技术知识感兴趣。他像久旱的禾苗,又如常年挨饿的孩子,汲取着各种知识的甘霖和食粮。他既聪明又好学,因此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李四光放寒暑假回乡后,他常想用自己学的知识为家乡办点儿事,回报生养自己的故土和亲人。他看到村里人吃的水,是门前塘里的水,很不卫生,就决定自己动手在屋后竹丛旁挖口井。他找来工具,冒着酷暑,挖呀,挖呀,天不亮就起床,挖出朝阳,挖出满天彩霞,太阳落山了仍不停止,又挖出满天星星和一弯月亮。但是,他那时还没有学地质学,不了解地下水的分布规律,挖了一丈八九尺了,还不见水,他只好作罢。挖井失败了,他又想了一个人工过滤的办法。他买来一口大缸和一口小缸。在大缸的下端凿一孔,装一根竹竿作管子,缸底放一层石子和一层沙子。然后盖一层白布,把挑来的塘水倒在大缸里。塘水经过沙石过滤,从竹管流入小缸内,浑水变成了清水。乡亲们跑来看,都称赞这个办法好,称赞李四光为乡亲们做了件大好事。

努力学习、成绩优异的李四光在1904年官费留学日本,在大阪高等工业学校学造船。1907年在东京加入孙中山先生创建的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推翻满清封建王朝的革命。辛亥革命后,因不满袁世凯、黎元洪篡夺革命果实的行径,李四光辞去政府高官,于1913年再次出国留学,在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地质。取得地质学硕士学位后,他不为国外优厚的待遇和工作条件所动,毅然回国了。

李四光在地质科学上为祖国赢得的第一荣誉,就是发现了中国内地有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大量的实据,推翻了那些国内外学术权威认为在中国不存在第四纪冰川的理论,为我国进行地质研究奠定了真实可靠的理论基础。

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竺可桢

竺可桢,中国气象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之一。

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在浙江绍兴东门外的东关镇。竺可桢的父母见他长得又白又胖,非常高兴,亲自给儿子起了一个名字,叫兆熊,小名阿熊。可又一想,觉得孩子还应该有“桢”作为学名。私塾先生说,“桢”字的意思有两种:一种是坚实的木头,一种是古时候筑土墙时用的木柱子称作桢干。“可桢”的寓意就是这孩子将来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

小可桢长到一岁半的时候,父母便开始有目的地教他认字、写字。小可桢每次都能按照父母的意思仔仔细细地练着。有一天,父亲要到外地去办事,临走时对小可桢说:“小熊,今天我有事,不能教你识字了,放你一天假好吗?”这时,小可桢正在母亲的怀中吃奶,听到这话,赶忙从母亲的怀中挣脱出来,拽着父亲的衣角,非得让父亲教完才能走。就这样,竺可桢自小便养成了好学的品性。待他满三周岁时,已经能认识许多单字了,还能背诵《游子吟》等唐诗。

五岁那年竺可桢便进了学堂,跟着私塾先生学《三字经》、《百家姓》及《四书》、《五经》等。七岁那年他便开始写作文。竺可桢的哥哥竺可材比他大十四岁,是镇上的秀才,也是小可桢的老师。兄弟两个天天在一起,一个认真地教,一个仔细地学,小可桢天天都有长进。有一天晚上,哥哥教弟弟写作文,他写了一遍,觉得写得不好,便重新再写一遍,一遍又一遍地写,直到他觉得满意了才停笔。小可桢不仅特别喜欢学习,还喜欢动脑筋。他的家乡经常下雨,有时一下就是好几天。每当这时,小可桢就喜欢趴在窗前或蹲在屋门口看下雨。有一次,他正聚精会神地蹲在门口数着从房檐下滴下的雨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奇迹似地怔在那里。原来小可桢发现门口的石板上有一排小坑,水滴落下来的时候正好落在坑里。他的小脑瓜想了半天也没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他立即跑去找母亲请教。

竺可桢的母亲顾氏,是一位既贤良又识字的女子,对子女的要求既严格又慈爱。她听了小可桢的问话,便坐下来耐心地给儿子解释道:“小熊呀,你问得好,这就叫‘水滴石穿’。那一个个小坑就是被雨水滴成的。你别看一滴水没有什么厉害的,可日久天长就能把石板滴出一个小坑来。”母亲把话锋一转,又循循善诱教导道:“孩子,读书,办事情,也是这个道理,只要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会有所成就的。”小可桢向母亲点了点头,牢牢地记住了母亲的话。从此,“水滴石穿”这一格言成了竺可桢的座右铭,伴随着他从绍兴家乡小镇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竺可桢小学毕业时,他的才学和求知精神,在同龄人中都是一流的。然而,他的个子和体重却比同龄人要差了很多,显得又瘦又小,好像没发育好似的。为了使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小学毕业的竺可桢便被送到了上海澄衷学堂去读书。来到这大都市后,小可桢依然像在家乡时一样勤奋而好学,然而,他那副单薄瘦弱的身子骨却成了同学们冷嘲热讽的对象。

有一天,在教室的走廊里,迎面走过来几个同学,在经过竺可桢身边的时候,几个人嘻嘻哈哈、挤眉弄眼,其中一个人大声挖苦道:“这副小身材,一遇台风准得飞上天。”另一个接着说道:“好一个寒酸的小矮子,准保活不过二十岁。”听到这些话,竺可桢十分气恼,真想走上前去狠狠地回敬他们几句。可转念一想:谁叫自己长了这么一副单薄的身子骨呢。晚上,竺可桢躺在床上久久不能睡着。白天同学们说的话一遍又一遍地在耳边回响着,竺可桢想道:“既然自己立志要为国家出力,想将来成为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得有一个好身体,就得首先战胜自己病弱的身体。”对,男子汉想到就要做到。竺可桢立刻从床上爬起来,连夜制定了一套详细的锻炼身体的计划,还手写了一条“言必行,行必果”的格言,作为警句贴在全宿舍里最明显的地方,时时提醒自己。

从那以后,竺可桢便闻鸡起舞,每天天一亮就从床上爬起来,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即使遇到大雨天,也从不间断。

就这样,竺可桢以顽强的意志坚持了一段时间,体质明显地有了好转,以前请病假是很常见的事,自从锻炼身体后再也没有请过一次病假。小竺可桢凭着自己的勤奋与好学,凭着自己的意志与精神在知识的海洋中越走越远,越走越远……

青少年时代的竺可桢,还确立了以“科学救国”的志向。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成绩取得赴美留学生资格后,认为中国万事以农为本,便进入美国伊利诺大学农学院。1913年他毕业后,又到哈佛大学地学系攻读其幼时即喜爱的气象学。其间,父亲和长兄先后去世,竺可桢克服经济困难坚持学习,直到取得博士学位后于1918年回国。留学回国后,他看到中国没有自己的气象站,气象预报和资料竟由各列强控制,便着文疾呼:“夫制气象图,乃一国政府之事,而劳外国教会之代谋亦大可耻也。”1928年,他被任命为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并于当年在南京建立第一个由中国人管理的气象台,打破了外国人对中国气象事业的垄断。并且他靠着水滴石穿的韧劲,不辞辛劳在全国各地建立了40多个气象站和100多个雨量观测站,奠定了中国自己的气象观测网。

立雪拜师的教育家陶行知

陶行知,著名教育家,1891年生,安徽歙县人。毕生从事教学活动,重视乡村教育,倡导并推行平民教育运动。

陶家祖上曾是殷实富足的大户人家,但后来家境逐渐衰败,到陶行知出生时,父亲手中仅存了一亩一分田。除种地外,他还要去砍柴卖钱,以维持一家老小的生活。

陶行知自幼聪明过人。他的父母也意识到儿子才华出众,但苦于家境艰难,无力供他上学。

邻村有一位名叫方庶咸的私塾先生慧眼识珠,认定陶行知日后必成大器。见陶家境况太差,老先生决定免费收陶行知为学生。陶行知由此开始在方老先生,处接受启蒙教育。那年,他刚刚六岁。

九岁时,父亲在万安镇谋得一份差事,家境略为转好。陶行知随父亲在万安镇上读了两年书。后来,父亲失了业,陶行知也随着失了学,跟父亲一起回到农村的家中。

陶行知是个懂事的孩子。他知道,再想读书已经不可能了。十一岁的他成了家中的半个劳动力,和父母一起,担起了整个家庭的重担。

陶行知本是个读书的好坯子,如今失学务农,乡亲们都深为惋惜,父母更是愁肠百结,不忍心就这样耽误了孩子。

经过想方设法,父母终于为陶行知安排了一个两全之计——边做工边到县城一位姓程的先生处求学。

从陶家到县城程家,大约有十多里路。陶行知每天一大早挑柴赶到城里,卖完柴后,再去程家上学。待学习结束,他还要赶到南山,砍够一担,方能回家。

大人们被陶行知苦学成才的决心和毅力所感动。

当时歙县有一位很有名望的王老先生了解到陶行知的事迹以后,认定他日后必成栋梁之才,免费收他为门生。

陶行知家离王老先生教书的地方有十五里路。他每天仍然是披星戴月,早出晚归,一边干活,一边学习。

有一天,天下着大雪,路滑难行。当陶行知赶到王老先生教书的地方时,王老先生正在上课。陶行知不敢打扰先生,便肃立教室门外,默默听讲。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一直静静地站在那里,身上落满雪花,如同一尊雪人。王老先生下课后,才发现浑身是雪的陶行知。他大吃一惊,连忙把陶行知唤进屋内。

王老先生十分感慨地说:“古有程门立雪,今有王门立雪。天将降夫任于斯人也!” 9zw4OqejiCLngSYgzZtS52E2hcehrRKSCEdwcvXK5uSlW5pBj1hBVryDyamuAx/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