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章中国篇(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轲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张衡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真理,哪怕只见到一线,我们也不能让它的光辉变得暗淡。——李四光

儒家始祖孔子

孔子,春秋时期鲁国(现在的山东曲阜)人。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编撰的《春秋》开私人修史先例,他的学说成为中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的本源,被尊为“圣人”。

大约公元前551年,孔子诞生在鲁国。鲁国东南有一座昌平山,山下即古昌平乡。昌平乡东有一座不太高的小山,名叫尼丘山。父母认为他是尼丘山赐予自己的,便给他起名为丘,字“仲尼”。孔子三岁时,七十二岁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孀居的母亲与年幼的孔子相依为命,在贫困中度日。

当时的鲁国都城曲阜是鲁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典籍丰富,名师众多。因此,孔子自幼就生活在曲阜的传统文化气氛中,接触到保存得比较完整的周王朝的典章文献,礼仪制度。孔子的母亲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光宗耀祖,继承先圣商汤的业绩,长大后成为有出息的人,就教他学习周王朝的《诗》、《书》、《礼》、《乐》。因此,他在父亡母寡,家道中落的情况下,仍然发愤学习周礼。

孔子是个听话而好静的孩子。当他一个人游戏的时候,常爱摆设三宝,学祭神的动作。“这孩子与众不同,竟能做敬神的游戏,真难得。”他的母亲常这么想着,看着幼小的孔子做游戏。尽管他的吃穿都不如别人,母亲还是常向孔子谈起孔家历代祖先的辉煌故事,不知不觉中孔子幼小的心灵里产生了“我要努力,不辱没祖先的荣誉”的信念。

孔子的母亲因终日操劳变得体弱多病。每次母亲病倒,孔子都尽心地服侍左右。当母亲病情严重时,他便衣不解带地陪伴在她左右。母亲有时看他太辛苦了,便劝他去睡一会儿,可是他一直不肯,并说:“我睡不睡没关系,您的身体要紧!”母亲常为他的孝顺懂事掉下辛酸而幸福的眼泪。

十三岁时孔子开始上学。教师都是村落中的长老担任。当然,他们只是将诗、书、礼、乐简单地介绍一番。一开始,孔子所学的主要是敬神祭祀的礼节、对待长辈的礼貌和一些修身做人的道理。孔子刚开始只是默默地听老师的讲解,从不发问,后来,他常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每一个疑问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他的老师和母亲有时也被他问得不知如何作答才好。

孔子后来自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也就是说他从十五岁开始对学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孔子好学不倦,博学多识,主张“学而优则仕”。他盼望有朝一日能施展自己的政治抱负。可仕途的大门却迟迟没向他打开。孔子认为人应该“三十而立”。他三十岁时办起了私学,招收了很多学生。据说他的学生前后大概有三千多人。孔子招收的学生不分贵贱,贵族子弟、平民子弟甚至鲁国以外的青年都慕名而来。孔子培养学生有一套独特的方法。他善于循循善诱,他的教学成效显著。他的弟子中精通六艺的得意门生就有七十二人之多。

孔子在教育上是成功的,但在仕途上却屡屡碰壁,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孔子是一个有政治抱负的人。他渴望得到一位贤明君主的重用,出仕从政,以实现自己的“仁政德治”,做到“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救民于水火之中”。

五十岁时,孔子终于有机会升任鲁国的司寇。孔子做的很出色,除了取得外交胜利,打击了割据势力,其他方面的政绩也为人称道:商人不敢胡乱涨价,社会秩序大有改善。但邻国齐国担心鲁国强大起来对己不利,就设法从内部进行破坏。齐国君知道鲁定公是好色且喜欢犬马之乐的人,便投其所好,给他送来美女、华丽马车。鲁定公果然陷于其中,难以自拔,不再理会朝政,自然也不再找孔子商议政事了。孔子感到自己已经不能继续施展政治抱负,于是,带领弟子们离开了鲁国。

公元前497年,孔子开始了为期十四年的周游列国的漫长旅程。他盼望着从中寻到一块能实现自己抱负的乐土。可当时诸侯国各国争战不休,纵使他有满腔的学问和治国主张,也没有人对此感兴趣。用他自己的话说,犹如丧家之犬,受到驱逐。他周游各国,历尽磨难,终归未被重用。最后,孔子只得返回家乡。这时,他已经六十八岁了。

孔子为自己的政治抱负无法施展而伤心失望。最后,他决定为后世留点有价值的东西,也希望借此警告天下的乱臣贼子,能使其恢复先王之道,于是他决意编写《春秋》。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总结积累了许多有益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比如:他提倡“有教无类”;注重“因材施教”;主张“温故而知新”、“多闻阙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等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他对保存古代文献也做出了巨大贡献。《春秋》的编撰,开创了私人修史的先例,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创造性贡献。孔子办教育,成六艺,在中国古代是空前绝后的伟业。孔子对中国古代思想史、文化史和教育史所做的卓越贡献,奠定了他的“万世师表”的“文圣”地位。

土木工兵祖师鲁班

鲁班,姓公输名般,约生于公元前507年。他是中国春秋时代的鲁国人。“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所以人们称他为鲁班。鲁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家和发明家。两千多年来,一直被土木工匠尊奉为“祖师”,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纪念。

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里人参加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在生产劳动的实践中,鲁班特别善于开动脑筋,解决所遇到的种种疑难问题。

有一次,鲁班带领工匠建造一座大官殿,需要很多木料。那时没有锯,砍树全靠斧子。他和徒弟上山砍树,一连砍了几天,累得筋疲力尽,术料还是供应不上。鲁班十分着急。

这一天天刚亮,鲁班又上山去砍树。一不小心,手被一种野草的叶子划破了。鲁班摘下一片叶子轻轻一摸,原来叶子的两边都长着很锋利的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

鲁班得到启发,立即下山请铁匠帮忙打了一条带小齿的长铁片,拿到山上去试验。鲁班和徒弟一人握住铁片的一端,在一棵树上一来一往地拉了起来,很快就把树锯断了。就这样,鲁班发明了锯子。

鲁班做木工活,用墨绳画线的时候,原来就是由他和母亲拉住墨线头的。后来他做了一个弯钩,把它拴在线头上,弯钩往木头上挂,划线时一人操作就行了,不用再请母亲帮忙。后世的木工把这个小钩子取名叫“班母”,以纪念这个创造。

据说刨子也是鲁班发明的。有了这种工具,就可以把不平的木料刨平,把粗糙的木料刨光滑。刨时顶住木料的卡口,有人叫它“班妻”,因为先前鲁班刨木料的时候,都是妻子帮着按扶的,后来在木料上钉上个卡口,才不用按扶了。

鲁班还发明了钻(穿孔工具)、铲、墨斗(画线用)和曲尺等多种有用的木工工具。曲尺是用来求直角的,后人把曲尺叫做“鲁班尺”。这些工具,直到今天,木工们还在使用。

老年时的鲁班,名声已经很大。有一次他来到楚国。正好楚国准备要攻打宋国,楚国人就请他设计制造攻城器具。鲁班发明了云梯,又根据水战的需要,制造水战工具“钩强”。

后来,鲁班遇见了墨子。墨子是当时的哲学家,也是一位科学家。墨子主张和平,反对战争,主张为民生日用创造工具,反对鲁班制造武器。两人经过几次争辩,墨子说服了鲁班。此后鲁班再也没有发明制造过其他武器。

鲁班看到人们把米麦碾成粉很困难,虽然可以用大石头把它们砸碎,但米和麦是椭圆形的小粒,用力大则把米麦都砸跑了。他想了很久,也没有想出解决的办法。

有一次他偶然看见一位老妇人用石杵捣麦,很受启发。他琢了两块厚厚的圆石,石面上凿出高低起伏的齿条,石中心安一木柚,合起来转动圆石,就能把米麦磨成细粉。这就是两千年来广泛使用的磨。有了它,磨粉就容易多了。

大约三千年前就有锁了。不过那时的锁与现在的完全不同,只是做成鱼的形状,挂在大门上,无非提醒看门人要像鱼一样不眨眼睛地盯着门户。鲁班在“鱼”内部安了机关,不掌有钥匙就打不开锁,这样才真正能用锁代人看门了。

一天鲁班路过一处建造宗庙的工地,只见工地上冷冷清清没人干活。鲁班仔细察看了起来:正殿的地基己打好,墙也砌好;殿上的柱子竖了起来,旁边横放了一根大梁,一看就知道梁太短,和屋顶相差一大截。

殿后空地上,立着四根很高的石柱。石柱旁的地上躺着用整块朱砂石琢成的亭盖,又大又厚,一看就知道非常重。怎么安上去,可真是个难题。鲁班围着工地转了几圈,心里反复琢磨着,然后匆匆上街打听掌墨师(是木工中的大师傅)的住处。

掌墨师张师傅的家在街后,小屋黑黑的,没点灯。只见张师傅坐在桌旁,望着几张工程纸发呆。鲁班主动上前打招呼:“师傅!我从鱼日村来,也是干木匠石活的,路过此地,能让我歇一夜吗?”张师傅见是同行,就收了他。

张师傅的妻子端上饭菜,招呼大家吃饭。“明日中秋,是上梁上亭盖的日子,一点儿办法也没想出来,真急煞人。”愁眉苦脸的掌墨师哪有心思吃饭,他让鲁班先吃,自己和妻子上工地去了。

待夫妻俩回来,客人不见了,只见桌子被弄得乱七八糟。两尾鱼平放在两只饭碗口上,鱼嘴被串在一只筷子的两端。桌上倒了一大堆饭,一只大红花碗倒扣在饭堆上,开碗一看,四只筷子成正方形埋在饭堆里,只露出筷子头。

妻子生气了,正要骂,张师傅好像突然明白了,激动地说:“看!这是鱼抬梁!这是土堆亭!”见妻子还在犯糊涂,他解释说:“梁太短,可雕两条大木鱼,接在正梁下面。用土把石柱埋起来,不是能抬着亭盖上去吗?”

“鱼日?那不是鲁……鲁班师傅吗?”张师傅兴奋极了,立即把工匠们召集起来,连夜开工。听说是鲁班师傅的主意,大家干劲儿更足了。第二天一早,工地上挤满看热闹的人。鱼抬梁!土堆亭!人们雷鸣般地高声欢呼起来。

有一次,鲁班来到一个国都,雄伟的建筑把他吸引住了。忽然,一群刽子手押着一个慈眉善目的老人向法场走去。队伍后面不远处,一位满脸泪痕的中年人踉踉跄跄地跟着走。有人告诉鲁班,那老年人是位掌墨师傅,中年人是他的侄子。

原来国君要在宫城四角造角楼,每座角楼非要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多难造的角楼啊!

先后找了七位掌墨师,都造不好,全给处死了。那中年人是第八位。鲁班很同情不幸的同行,暗中跟着中年人来到郊外。

那人低声哭泣着,解下腰带挂在一棵大树上,打算自尽。鲁班见状急忙上前,把腰带拿在手里,劝解道:“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是个难题!不过,还有十天时间,用心琢磨也许会有办法。”中年人想想也有道理,决心再努力一次。

鲁班拿着腰带离开后,不断思考着这难造的角楼。他跑遍京城,凡能作参考的建筑物都去仔细看过了。鲁班看着一个小贩挑着一担蝈蝈沿街叫卖,他像得到了什么启发,心里一动,蹲下来细心看起精巧的蝈蝈笼。几天后鲁班来到草棚边,把自己扎的蝈蝈笼送给一位小徒弟,又拿出腰带对小徒弟说:“这是你家师傅的,你去交给他。并让他一定数数这笼上的高粱秆。”小徒弟捧着东西蹦蹦跳跳地回到工棚去了。

十天期限快到了。掌墨师傅一筹莫展。见到自己的腰带,他吃了一惊,像当头浇了一盆冷水。“一位老爷爷让你数一数这蝈蝈笼。”徒弟对他说。师傅没精打采地数起来:“一二……啊!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掌墨师傅惊喜地跳起来。

天下竟有这样的巧手!莫非鲁班师傅?师徒俩赶紧出来寻找,可鲁班早不知去向了。第二天,掌墨师傅带领工匠们按照蝈蝈笼的式样信心百倍地赶造起角楼来。角楼雄伟绮丽,国君也挑不出毛病来。

主张兼爱的思想家墨子

墨子,名书翟,鲁国人。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他出生于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

家境渐趋贫寒的墨子的父亲日益懂得生活的艰辛和下层人民的疾苦,因此他很小就教育墨子要关心热爱劳动人民,尊重劳动人民的成果,勤俭节约,不要铺张浪费。有一次,吃晚饭的时候,墨子因为白天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儿了一天,肚子早就饿得咕咕直叫。于是,他给自己碗里盛了很多的米饭,挟了许多的菜。但刚吃几口,他忽然觉得今天的饭菜很不合自己的胃口,就用手拿着筷子,迟迟不肯下著。不一会儿,他推脱自己已经吃饱,悄悄把碗放在桌上。

很快墨子的这一心思就被父亲发现了。于是教训他说:“饭菜做的再难吃,也是地里的农民顶着炎炎烈日,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即使这样,每年也还有许多的贫苦人家揭不开锅呢,你不也经常同情路上的那些忍饥挨饿的乞丐吗?你应该从小就要学会俭朴,不挑衣,不挑食,要时刻要求自己做到量腹而食,度身而衣。要知道你节省下来的每一碗饭,都有可能会救活一个挣扎在饥饿边缘的孩子呀。”

父亲的话给墨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从此再也不挑衣,不挑食了。他时刻以父亲的话为诫,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生活节俭,爱惜劳动人民。这成为他后来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有一件事,也令幼年时的墨子记忆犹新。有一次墨子和自己的老师一起去一家染布坊参观布匹是怎样染成的。本来雪白雪白的丝绢,放进染色缸中,不一会儿就随着染料的颜色而分别变成了黑的、黄的、红的、绿的……这一“奇观”把墨子给惊呆了。他聚精会神地盯着工匠们把布拿进又拿出,很感兴趣。老师注意到墨子的这一变化,不失时机地对他说:“岂止是丝会随着染料的颜色来变化,人也一样会随着染料的颜色而变化。只不过对于人来说,周围环境就像是一个大的染缸,它里面的各种是是非非就好比是染料,稍微不留神,就有可能将自己身陷泥淖之中,不可自拔。唯一不同的是丝绢的命运由人来操纵,自己不能选择,而人的生活却是由自己来选择的。”

墨子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了。有一次,他问自己的老师:“先生,您怎么知道那么多做人的道理呀?”

“从书上看的呀,那里面记载了许多前人所经历过的故事,并告诉了我们许多做人的道理。”老师对面露佩服之情的墨子和颜悦色地说道。

从此,墨子愈发用功读书了,小小年纪就博览群书,尤其喜欢读春秋列国中的人物故事,像伊尹、勾践就是他学习的榜样。墨子贪婪地从书中汲取着丰富的营养,再加上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思考,终于使他成为一名学术渊博,思想深刻的人。有一次,一个弟子问墨子:“先生,现在您认为天下危害最大的是什么?”

“国家之间互相攻打,家人之间互相猜忌,人与人之间互相残害。这就是当今天下最大的危害呀!”墨子心痛地说。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墨子毫不犹豫地回答:“这是由于人们之间不相爱产生的。国君只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的国家;世人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人们只爱自己,不爱别人。”

弟子恍然大悟地说道:“只要人人都相爱,大家不分国君、父子、兄弟、姐妹,彼此互助,人人互利,天下还愁不太平吗?”

墨子认真点了点头。墨子一生中为推广他的学说,不知疲倦地奔走,在各国游说,让人实行他的主张。他的一个老朋友,见他矢志不渝,风尘仆仆,非常辛苦,就婉言相劝道:“现在天下仁义之君寡无,独你不辞辛苦,何苦呢?”

墨子坦然一笑,说:“我不同意你的说法。比如有一家人,家有十子,其中只有一个儿子种田,其余九个儿子都不干活。如果这个儿子看见其他的哥哥都坐享其成,也放弃不干,那么最终结果只有一死。古代社会,家族观念非常严重,父母兄弟姐妹都共同生活在一起,而不会分家另过。现在天下的人大多不明事理,您也劝我不干,这怎么行呢?”

墨子的“兼爱”、“非攻”思想,反映了他对当时等级制度、压迫制度的不满,具有进步意义。

但这在当时缺乏民主的私有制社会里必然只会是一种幻想,而不会被统治者所采纳。

神医扁鹊

扁鹊,战国时的医学家。姓秦名越人,生于现在的河北省任丘县。那时,这里地处交通要道,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扁鹊就在小镇上开了一家小客店。由于扁鹊素来待人热情、为人善良,所以生意自然很是兴隆。

一天,一位满脸胡须、头发花白的老年人走了进来。扁鹊非常热心地招待着他。一连几月,老人都是早出晚归。扁鹊看其满脸倦容,就端来热水,侍候老人洗脸、洗脚。扁鹊的周到服务令老人感动万分,临走时他拉着扁鹊的手说:“年轻人,我在你店里的这些日子,你既不嫌我老也不嫌我穷,对我像照顾自己的亲人一般。其实,我是个医生。祖辈世代行医,传下来许多秘方,但我没有儿子。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寻找一位可传授之人。我见你热情善良,所以想把这些祖传秘方传授于你,你愿意吗?”

扁鹊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怎样回答才好。

“我见你心地善良,日后定能救济贫苦人民,所以才肯将之传授于你。怎么?你不愿意做医生,为人看病吗?”

扁鹊这才醒悟过来,慌忙拜谢说:“不,不,我愿意,我愿意。”

就这样,老人将所记载下来的秘方全部传给了扁鹊。扁鹊经过刻苦钻研,终于成了远近闻名的一位名医。他也始终没忘记老人的嘱托,不仅为有钱人看病,更是为穷苦人治好了许多病。事后,扁鹊终于得知,那位老人就是一代名医长桑君。扁鹊倍受人们喜欢,渐渐的他的本名已越来越不被提及,而是被称作传说中的神医扁鹊,在百姓之间广为传颂。

相传扁鹊能让人起死回生。有一天,扁鹊带着弟子行医,到了虢国的都城。只见路上行人三个一群五个一伙,都在交头接耳。扁鹊很奇怪,忙上前问是何事。

原来虢国太子一直都好好的,早上突然间就死了。爱子心切的国君怀疑是有人投毒,正欲追查凶手呢。扁鹊心中纳闷,忙带着徒弟赶到宫门口,问侍卫官道:“太子的病有什么症状?”

“太子早上嚷着心闷,一下子就死了。”侍卫官说。

扁鹊想此症状不像是被人谋杀,从早上鸡叫到现在才几个小时,或许还会有救。于是扁鹊赶紧让侍卫官进去通报,说自己能治好太子的病。本已如万箭穿心般痛苦的国君听说之后勃然大怒:“何人如此狂妄,竟敢在此戏君。来人,把他抓起来推出去斩了。”

扁鹊说:“如果不相信的话,就去摸摸太子的身体,一定还是温的,这说明他并没有死啊。”

侍卫官听得目瞪口呆,丝毫不敢懈怠,赶快跑进去,把扁鹊的话告诉了国君。

国君也震惊了,忙问此人是谁,听说此乃神医扁鹊,急忙召见。

扁鹊走到太子跟前,摸摸太子的脉搏还在跳动,听听太子的心、肺还在呼吸,知道这就是秘方上写的并不常见的“蹶”(即现在的休克),就说:“太子其实并未真的死亡,只是由于急火攻心暂时昏了过去。”

说完,扁鹊转身叫弟子拿出几枚银针来,选好穴位,在太子身上扎了几针。然后又取出几块鹅卵石放在火上烤了烤,温和之后便放到了太子身体的两侧。

一会儿只见太子鼻孔微微扇动了几下。扁鹊又从药囊里取出几付药熬好喂太子吃下。果然,太子的眼睛慢慢地睁开了。

太子被救活的消息不径而走,扁鹊从此声名大噪。

儒家亚圣孟子

孟子,名轲,约公元前372年出生于邹(今山东邹县),是鲁国公族孟孙氏的后代,战国时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三岁时丧父,他在母亲的抚育下度过了少年时代。

孟子的母亲有见识又懂得如何教育子女。她深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著名的孟母三迁成为后世传颂的故事。据说,早年孟子一家居住在墓地附近。墓地里每天都有送葬的人忙忙碌碌,每天都有人在这里挖坟掘土。孟子觉得特有意思,也常学着他们的样子拿着小铁锹挖土坑玩。孟母一心想使儿子成为好读书、有学问的人。她感到这个环境实在不利于孩子成长,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集市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行商坐贾高声叫卖,炫耀着各自的商品。孟子天天在集市上闲逛,对商人的叫卖声很感兴趣。他每天都学着他们的样子,随便抓起一样东西在那里喊叫、喧闹。这种环境对孩子更没有什么好影响了,于是孟母又把家搬到学宫附近居住。学宫是国家兴办的教育机构,聚集着很多有学问、懂礼仪的读书人。在学宫文化气氛的熏陶下,孟子也整天在家读书演礼。孟母看到这种情况,知道选对了地方,非常高兴,就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孟子少年读书时,开始并不用功,见此情景,孟母很是焦急。有一次,孟子从学堂回来,孟母正在织布。孟母问:“你近来学习怎么样?”“还跟以前一样,不好不坏。”孟子洋洋得意地说。孟母很生气,举起一把刀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织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连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孟母语重心长地说:“学习就跟织布一样,布断了再接不起来,学习不时时用功,不常常温故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从此,孟子牢记母亲的话,起早贪黑,刻苦攻读。

大约在十五六岁时,孟子离开邹国,到鲁国求学。鲁国是儒家创始人孔子的家乡,这里儒学发达。学习中,孟子对孔子的思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立志毕生从事儒家学说的研究。孔子有个孙子名叫子思,是当时的儒学大师。孟子对子思非常崇拜,但当时子思已经去世,于是孟子就拜子思的门人为师。

孟子后来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孔子被称为“圣人”,孟子则被称为“亚圣”。他继承孔子的“仁”学,但抛弃了维护周礼的内容孟子把“仁”学发展成为包括政洽、思想、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政治纲领。他认为只有实行“仁政”才是治国之本。所谓“仁政”就是在政治上反对兼并战争,要求统治者尊贤用能;经济上减轻赋税和制民之产;教育方面兴办学校,加强教育。孟子一直在为他的“仁政”理想四处奔波。孟子还认为长年的兼并战争是造成人民生活困苦和各种祸乱的根源。他主张“法先王,行仁政”以缓和阶级矛盾;他认为要想使人民安居乐业,必须减少繁重的赋税,把耕地和房宅基地分给农民使用;他认为国君只有重视贤才,让杰出的人都有官位,天下的贤士才会高兴而来,为国富民强出谋献策;他认为应加强儒家道德观念教育,使人们懂得忠、孝、义、信的道理,养成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忠于长上、办事诚实的品德。

太史公司马迁

司马迁,是两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编撰的《史记》一书,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编撰体先例,成为后来史学家编撰通史的范例。《史记》记录了上自黄帝,下至武帝太初元年,共约三千年的历史。鲁迅高度评价了《史记》的艺术价值,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又有诗句赞美他为“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

《史记》这部历史巨著,是司马迁处于逆境中用血和泪铸成的。

公元前145年(汉景帝中元五年),司马迁出生在黄河西岸的一个叫做龙门的村子里。他的父亲司马谈在汉武帝时任太史令,掌管国家图书资料。受父亲影响,司马迁从小就喜欢读书。

司马谈因为工作的需要,经常接触一些当时著名的学者,如董仲舒、孔安国等。在这些名师的指导下,司马迁获益匪浅,他很快成长为一个年轻而博学的人才。

为了能早日继承父亲大志,成为一名卓越的史学家,在司马迁二十岁左右,他决定离开长安城,去游览全国各地的名山大川,收集更多的历史材料,并进行实地考察。

在汩罗江畔,他含泪言屈原;在九嶷山上,他热血寻找禹墓;在姑苏山上,他辛苦搜集吴王阖间和夫差的陈年轶事;在邹峄山上,他有幸瞻仰了秦始皇为了给自己歌功颂德而修建的石刻……这次远行,他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了解了许多风俗民情,积累了许多鲜活的历史史料,培养了对祖国和人民的深厚感情。这些对他日后编撰伟大的史学著作,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回来不久,司马迁便被汉武帝任命为郎中。其职责是守卫宫殿门户,皇帝外出时准备车骑。这使他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到上层统治集团,了解到他们荒淫无度的生活的同时,也了解了不少国家大事。

如果说以前司马迁所做的一切还纯粹是出于自己从小培养起来对历史的特殊兴趣,那么在他的父亲死后,这对于他来说就更变成了一种责任。

司马谈死后第三年,汉武帝任命司马迁担任太史令。因此,他有机会读到宫廷收藏的历代典籍。这些丰富的史料,进一步扩大了司马迁的视野。于是,他开始对这些史料潜心钻研并加以整理,开始撰写《史记》这部伟大的历史巨著。

然而正当司马迁全力以赴写《史记》的时候,祸从天降。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出击匈奴。虽然经过激烈奋战,杀敌无数,但终因孤军深入,寡不敌众,援兵不至而被俘。李陵被俘的消息传到朝廷犹如一颗炸弹给了汉武帝当头一震,这使本来就深为还没有退敌良策而苦恼的汉武帝大为恼火。司马迁平日深知李陵的为人,相信投降绝非他的本意。因此,他仗义执言,对汉武帝说:“李陵平时孝敬父亲,对朋友真诚,常常为了国家的利益而奋不顾身,这是大家有口皆碑的事情。这次他以五千人对八万之敌,战败被俘,实为无奈,相信这是他的缓兵之计,将来他再找机会报答朝廷的。”司马迁的话激怒了汉武帝。汉武帝大发雷霆,下令将司马迁关进了监狱。后来,北方又传来消息说李陵正在帮助匈奴练兵。其实这是匈奴使用的一个离间之计,但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信以为真,马上下令把李陵的家属处以死刑,司马迁也被判死刑。根据汉朝的法律规定,免减刑有两种方法,一个是用五十万钱赎罪,一是用腐刑(又称宫刑,是一种阉割生殖器的残酷的肉刑)来代替死刑。

司马迁的家境并不富有,无钱赎罪,而受腐刑,又是何等奇耻大辱的事呀,简直生不如死。他真想一死了之,但他想起了父亲临终时的遗言,想起了自己搜集材料的种种艰辛。他更想起了孔子被困在陈国和蔡国,忍饥挨饿,受尽冷嘲热讽,终于著成了《春秋》;左丘明双目失明而著成《国语》;孙膑受膑刑而著成了《孙膑兵法》;屈原被流放而著成《离骚》。

他们并不是由于自己受尽侮辱而流芳百世,而是由于他们的传世之作而永垂不朽。对,一个人的躯体可以被玷污,但灵魂绝不可以被污辱。他要顽强地活下去,来完成他的未竟之作。想通了这些,司马迁坦然面对即将受到的刑罚。

汉武帝非常赏识司马迁的才学,也了解他的忠心,当初治司马迁的罪,完全是因为当时被气昏了头,一时冲动而为。后来汉武帝逐渐了解了李陵事件的真相,不禁为当初自己所犯下的过错后悔不迭。太始元年六月,他利用大赦天下的机会,释放了司马迁。不久,又封他为中书令。中书令的职位要比太史令高许多,奏章和诏书的上传下达,都要由他经手。可此时的司马迁更深刻地认识到人世的艰辛和变化无常,早已将功名利禄看淡,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史记》的写作之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整经过了十四个春夏秋冬,司马迁忍辱负重,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他的伟大著作《史记》。《史记》,“其文真,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文如其人。在他的笔下,饱含着对英雄的崇敬、对市侩小人的不满,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贪婪、愚昧和暴虐的无情揭露。《史记》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瑰宝,屈辱与志气造就了司马迁,著述的丰碑成就了司马迁。谁能在逆境中奋起,谁就是强者,谁就能创造奇迹。

神医华佗

我们的祖先早在一千七百年前就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麻醉药——麻沸散。这个聪明人就是汉朝末年人称“神医”的著名医学家华佗。

一次,华佗在鲁南地区为一个胳膊上生了毒疮的小孩动手术。那孩子连蹦带跳,疼得死去活来。这件事深深触痛了华佗的心。他想:要是有一种药能让病人止痛,那该多好啊!

一天,几个小伙子抬来一个昏迷不醒的汉子,求华佗医治。华佗问:“这人伤在哪里?”

“他让人打断了肋骨!”一个小伙子忙说。

华佗给伤者解开衣服一看,左胸下血肉模糊,肋骨都露出来了。他让小伙子们按住伤者,然后忙用药水擦洗伤口,开始动手术。

这时华佗才发现,整个手术过程中,那人不仅没有挣扎,连一声呻吟都没发出。忽然,一股酒气扑鼻而来。一问,原来那伤者喝得酩酊大醉,这时还酣睡在梦中呢。

这一例手术给华佗启发极大。只要制成一种药让病人服下后能像醉酒一样睡着,手术就顺利得多了,而且病人也不会特别痛苦。

华佗开始研究麻醉剂。经过一次次的试验、改进,一种用浓酒配制的中药麻醉剂——麻沸散制成了。

一次,一个船夫肚子痛得直打滚,经华佗诊断是他的脾溃烂了。必须割掉。船夫同意后华佗取出一包麻沸散,放到酒里搅匀后让他喝下。不多会儿,船夫就迷迷糊糊,昏昏沉沉地失去了知觉。华佗切去了他溃烂了的脾。船夫醒来之后,肚子就不那么痛了。又经华佗精心调治一个月左右,病人恢复了健康。

华佗在一千七百多年前制成麻沸散,发明全身麻醉术,不仅在中国医学史上是空前的,而且在世界外科手术史上也遥遥领先了一千五百多年。

无神论者王充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现在浙江省)人。东汉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博览群书、学识渊博的王充,反对迷信圣人,批判天能主宰一切的观点,著有《论衡》一书。

王充小的时候,是个文静的孩子。他不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追逐嬉戏,而是经常一个人坐着发呆。他的父亲见他这样呆板,完全没有小孩子该有的生机与活力,很是生气,就对他说:“你看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儿得多愉快呀,你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玩儿呢?”

王充低着头说:“他们总是上树逮鸟,要不就是捉蝉,尽伤害它们,我不喜欢。看它们多可怜呀!”

“那你想做些什么呀?”

“我想读书写字!”王充一反常态大声回答。

父亲听了很高兴,不久就送他进书馆去读书。书馆里有一百多个学生,对于那些调皮或者完不成老师的背书任务的,都要被先生狠狠地用戒尺敲打手心。其余的同学几乎都挨过打,唯独王充是一个例外。他因为勤奋好学而倍受老师的喜欢。结果,同样的时间和年龄,王充比其他同学学的知识多了许多。有一次,老师给他讲《论语》等两部古书。讲完以后的第二天,老师就让他背诵,他背得既快又准。老师又惊又喜,问他:“别的学生都觉得这两部书难背,你怎么这么快就背下来了?”

王充回答说:“您讲一段,我就背一段。所以您讲完,我也就背下来了。”

小小年纪的王充,竟能这般用心,老师不禁对他刮目相看。十五岁的时候,他就被推荐到了京城最高学府太学,当了一名“少年太学生”。

在洛阳的太学里,王充在其名师班彪(班周、班超的父亲)的指导下,更是博览群书,很快他又成了太学里的高才生。这时的他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记忆了,他更注重的是理解,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将越来越多的知识长时间记忆。渐渐地,随着独立思考的深入,他越来越发现并非书本上和圣人说的每句话都是正确的。孔子和孟子都是大家十分尊敬的大圣人,王充敢于挑战他们,自然不被大家所接受和理解。面对周围那充满责难的目光,王充说:“孔子和孟子是圣人,我也很尊敬他们。不过圣人也是人,人不可能每句话、每件事都对,孔、子和孟子当然也是这样。例如,《论语》这本书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孔子到了卫国,去拜会了卫灵公的夫人南子。他的学生子路很不高兴,怀疑他们之间有什么不轨之事发生。孔了听了非常气愤,就诅咒发誓说:‘真要是像你们所想的那样,就让天塌下压死我!’可是天塌下来压死人谁都不可能见过,孔子用从来就不可能发生的灾祸发誓,子路誓必不会相信。”

人们听了觉得非常有趣,就对王充说:“先生讲得很好!请您再讲讲吧。”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许多话都禁不起推敲。我最近准备写一些文章,题目就叫《问孔》和《刺孟》,就专门讲这些事,等写好了,给你们看吧。总之,我们要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怀疑,不可尽信书,只要有道理就行。”

一名好的老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在现在已经是越来越形成共识的问题,在王充那里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古时候,一般人不懂科学,对刮风下雨、打雷等自然现象都解释不清,认为这一切都是由天上一位绝顶聪明的老天爷安排的。统治者为了麻痹人民,使人民心甘情愿地服从自己的统治,也愿意宣传这种观点。这样在人们遇到不公平之事,受尽了官兵欺压时就不敢反抗,否则就认为上天将会惩罚自己。因此一般人为换得来世的荣华富贵,在现世就处处忍气吞声。王充很看不惯官府这种愚昧人民的行为,所以专门写了一本书《论衡》来驳斥这种观点。王充在书中写道:“天不是神,是由大气构成的自然。天和地结合在一起就会生长出万物。这五谷杂粮也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才生长出来,而是因为人们看到它们对人们有用才把它们拿出来供自己享用。这一切根本就不是上天安排的事情。”他还说:“有人认为,上天看见国君干了好事,就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君干了坏事,就会连年洪涝或干旱以示惩罚。如果国君还不醒悟,上天就要派另外之人来替天行道。大家想一下,上天要管的事那么多,他为什么不直接图个安逸,一开始就安排好人做皇帝,免得换来换去的。历史上历代王朝几经变换,没有任何一个王朝能够长久统治下去,这又是为什么呢?这说明根本就没有老天爷这个神,只不过是官兵遥民而已。”在《论衡》中记录了王充的许多进步思想,有助于人们客观地认识和了解世界。这在当时被统治者视为异端邪说,但历史的脚步终于让其露出其中的光芒。

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

蔡伦,字敬仲,桂阳(今湖南郴州)人,东汉造纸术发明家。

东汉和帝在位时,世道很乱,人民生活痛苦不堪,因此,卖儿卖女的事情十分常见。有一天,夜已经很深了,洛阳城的皇宫里一片寂静。在这皇宫的一个阴暗偏僻的角落里,蜷缩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孩子,其悲切的哭声若隐若现。

这个小男孩的身世十分凄惨。一年前,他的家乡桂阳发生了蝗灾。人们辛辛苦苦耕耘了半年的粮田颗粒无收。这使得本来就交不起苛捐杂税的农民更加走投无路。大街上,成群的乞丐纷纷饿死在街头。万般无奈之下,不忍心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活活被饿死的父亲狠心将他卖给了一名人贩子,以求给孩子一条活路。没想到,已是不幸的孩子竟被这名丧尽天良的人贩子转手卖给了皇宫,成了一名小太监。

可是,又有谁能想到,多年之后,这位身世可怜的小太监竟能名垂青史,万古流芳。他就是总结了前人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对造纸术进行了重大的革新,制造出了一批性能优良的纸,被当时的人们称誉为“蔡侯纸”的大发明家蔡伦。

小蔡伦的哭声引来了一位老太监,他知道小蔡伦又在想家了。由于从小遭遇过相似的命运,善良的老太监十分同情蔡伦的遭遇。为了转移小蔡伦思乡的情绪,他抱着一捆竹简,气喘吁吁地来找蔡伦。

“孩子,别哭了,皇宫里可比家里强多了。瞧,皇宫里有漂亮的御花园,层峦叠嶂般的大小宫殿。另外呀,还有我给你抱来的这些书。这里面有趣的故事数不胜数,这可是你在家里连听都没有听说过的。”

听着老太监和蔼可亲的话语,小蔡伦渐渐停止了哭声。他看着老太监拿来的书说:“这书怎么这么重呀!翻起来多累呀!为什么不找一些轻便的东西来写字呢?”

“是啊,这是竹简做成的书,是很重。听说有一个叫东方朔的人,给皇帝写了一封信,总共用了三千根竹简,两个侍卫给抬进来的,皇帝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才看完。可是,这东西便宜呀,现在确实有用纺织的帛来写字的。那东西轻便是轻便,可是太贵了,一般人用不起,写起字来也不如竹简好用。”老太监叹着气说道。

还没有翻看这些竹简,先是老太监的一席话就把小蔡伦给吸引住了。除了地里生长的粮食能吃,纺出来的线能织成衣服外,他从不知道世界上还有这么多的新鲜事。他下决心,一定要好好读这些书。可惜的是,竹简太重了,帛又太贵了,要是能找到一种既便宜又轻便的东西来写字,那就再好不过了。蔡伦面对竹简,想得出神。

忽然,蔡伦想起了家乡的大石臼。家乡的人们日子过得很困难,很知道节俭。他们不舍得扔掉任何东西,即使是破得不能再破的东西。他们把用不着的碎麻、烂布放进石臼里,加水捣烂,捞出来晒干,就制成了一种叫做“纸”的东西。要是能用纸来写字就好了。问题是那纸表面粗糙,韧性也差,根本就写不上字。但是,用纸来写字的想法却自此就在蔡伦的心里扎下了根。

转眼间,几年过去了,蔡伦以其渊博的学识和做事时的聪明、勤快、成熟、稳重而深得皇上的赏识,提拔他做了中常侍卫(相当于皇上的秘书)。蔡伦的这个官权力很大,许多达官显贵都想方设法来巴结他。蔡伦富贵不忘本,小时候贫穷的生活仍历历在目。他恨透了那些贪官污史,誓不与之同流合污。几次碰壁之后,这些达官显贵们知道蔡伦为人正直,做事清白,因此也不再来烦扰他了。蔡伦虽然对这些达官显贵们很是傲慢,但他对下层劳动人民却关爱有加。他经常借巡视为名,帮皇宫里的工匠们做活儿。干得起劲儿时,他和工匠们一样,脱光了衣服,光着脊梁,有说有笑。

机会终于来了,当蔡伦把由自己监制的几把宝剑献给皇上时,皇帝爱不释手,连称好剑。见皇帝这样喜爱,蔡伦就在一旁大着胆子提出自己想做纸的要求。皇帝见蔡伦说的入情入理,也有此意,就欣然答应了这一要求。

得到皇帝的批准以后,他立刻来到制帛、制简的作坊,把工匠们召集在一起,让他们找来烂麻和一个大石白。将烂麻洗干净后,用斧子剁碎,再把剁碎的烂麻用草木灰蒸煮,用清水漂洗,然后放进大石臼里捣碎。待石臼里的烂麻渐渐地变成了浓浓的液体后,蔡伦叫人把这液体舀到一个大水缸里,加上适量的水,再搅匀。事后蔡伦将一块绷上细麻布的木架浸在液体里,再取出来,布上便留下了一层薄薄的纸桨。将纸浆在太阳底下晒干之后,蔡伦用手轻轻一揭,一张纸就出来了。这时,一个有经验的工匠建议用鹅卵石在纸半干的时候,来回磨压,纸就光滑好用了。蔡伦按照这个工匠的建议去做,效果果然很好。就这样,蔡伦和工匠们制出了第一批纸。

没多久,他们找到的麻都用完了。为了造出更多的纸,他们又集思广义找到破鱼网、破布、树皮。大家一试验,还真行,和用麻造出来的效果差不多。后来,他们又反复试验,反复摸索,反复改进,终于形成了近乎完美的直至今日还流传甚广的造纸术。

蔡伦的造纸术很快传遍大江南北。因为蔡伦革新技术,造纸有功,皇帝便封他为“龙亭侯”。于是,这种纸就又有了一个新名字“蔡侯纸”。造纸术后来传遍了全世界,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博学多才的张衡

1956年河南省南阳市人民政府重新修整了一座庄严巍峨的古墓这就是著名的张衡墓。

张衡于公元78年出生在南阳西鄂,也就是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他从小就博览群书,十五岁的时候,便告别家乡出外游学。他先入武关,游三辅。十七岁的时候,他去洛阳的途中,登上了骊山峰顶。面对广阔的天地和壮丽的山河,他感到了前所来有的自豪与无限的感慨。下山的时候,他又去神进温泉游泳。此次游览,张衡对京都附近的自然景观、历史风貌、社会人情、学术情况都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不久,张衡到了都城洛阳,进入朝廷办的太学堂读书。他把全部精力都放在钻研典籍和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讨论问题上。张衡的家庭很贫困,平时的吃、穿、用都十分节俭。冬夜里,他只盖一条破被子,蜷曲着身子在灯下读书。因为没有鞋穿,他的脚时常冻得红肿,乃至化脓溃烂,但他都咬着牙坚持。

张衡经常观察日月星辰,探索它们在天空里运行的规律。他把研究的结果写在一本书上,叫做《灵宪》。在这本书里,他已经用了赤道、黄道、南极、北极等名词。张衡记录了二千五百颗恒星,并且画出了我国第一幅较完备的星图。那时候他已经知道,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是受了太阳的照射才反出光来;月亮的黑暗部分,就是没有照射到太阳光的部分。所以月亮的位置和太阳相对的时候,是满月;月亮运行到跟太阳同一个方向的时候,人们就看不见它了。他还根据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规律,解释了冬天日短夜长、夏天日长夜短的道理。他说天好像鸡蛋壳,包在地的外面;地像鸡蛋黄,在天的中间。这种假设叫做“浑天说”。在张衡以前,多数人都相信“盖天说”,认为地是平的,天像一只碗,反扣在地上。张衡的“浑天说”虽然不符合实际情形,但是比“盖天说”大大前进了一步,并且对计算历法有实用的意义。

公元117年,张衡在东汉都城洛阳研制成功了一台利用水力带动的天文仪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机械转动计时器。欧洲到公元十二世纪才制造出机械性的计时器,比我国晚一千多年。公元132年,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架测定地震的仪器——地动仪。这些发明都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也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神机军师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足智多谋,用兵如神。他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诸葛亮从小就失去双亲,由当时任太守的叔叔诸葛玄将他和弟弟抚养长大。

诸葛亮到了求学的年龄,他踏进了设在襄阳城南二里、岘山脚下的学业堂。他望着这个依山傍水、绿树成荫、环境幽雅的学堂,认定是个十分适宜读书的好地方,便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学堂里最出类拔萃的学生。

寒窗苦读的生活开始了。每天清晨,雄鸡报晓后,诸葛亮便叫醒弟弟诸葛均,一同到岘山上去学习。这很快被细心的老师黄承彦知道了,他觉得这是个温故而知新的好方法,便号召学生们向诸葛亮兄弟俩学习,并把晨读作为学业堂的一项制度规定下来。从此,学风为之一新,人们每天老远就能听到从岘山顶上传来的朗朗的读书声。

不久,黄承彦又发现诸葛亮是个天资很高的学生。

他读书的方法很特殊,不像一般的学生那样死记硬背,而是观其大略,记其精粹,有过目不忘的能力。如要吟诗作赋,命题一出,诸葛亮便能即席而起,信口而出,并且文简意明,高雅隽永,字字句句都能表明他是一个文思敏捷、才华横溢的翩翩少年。

更使黄承彦惊异的是,这个平日沉默寡言、喜怒从不外露的诸葛亮,竟不顾独尊儒术的三令五申,在夜深人静之时,如饥似渴地攻读诸子百家的著作。

从此,黄承彦打心眼儿里喜欢上了这个不同凡响的学生。

年考就要来临。诸葛亮突然向黄承彦提出要参加最高年级考试的要求,黄承彦立刻答应了他。消息传出后,立即轰动了整个学业堂。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议论,有人说他狂妄,有人挖苦他想出风头,有人指责他目中无人,他们都等着要看诸葛亮的笑话。

诸葛亮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年考那天,他沉着冷静地走进考场,接过考卷便一挥而就。他那旁若无人的神情、稳操胜券的气度,表明他早已成竹在胸。

考试揭晓,诸葛亮竟以最优异的成绩名列前茅。

二十五岁以前的诸葛亮曾躬耕南阳。但年轻的诸葛亮并未因位卑而消沉,相反的,这段田垄布衣生活,倒养成了他的坚强毅力和紧张简朴的生活习惯,并一边耕作,一边读书。他读书涉猎很广,从天文地理到历史法典,从图阵兵法到诗文书论,从哲理算术到机械制作,从经济食货到抚乱安民之道,他都无不广泛阅读,潜心研究,做到了博采众长,融集一体,贮才于身,待时而用。也正因为这样,当刘备三顾茅庐时,年仅二十六岁的诸葛亮就能了如指掌地指点江山,纵谈天下大事,提出了著名的《隆中对》。

之后,他写的《前出师表》、《后出师表》成为了历代传颂的文学名著,他所著述的《兵要》、《将苑》、《便宜十六策》,被中外政治家、军事家广为精研。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赤壁之战时,他才二十七岁。由于他成功地出使东吴、舌战群儒、说服孙权联蜀抗魏,并帮助周瑜出谋划策,才使得孙权刘备打赢了赤壁之战,大破魏兵,促成了鼎足三分天下的局势。

书圣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琅邪临沂(今山东)人,东晋书法家。

王羲之自幼酷爱书法,几十年来契而不舍地刻苦练习,终于使他的书法艺术达到了超逸绝伦的高峰,被人们誉为“书圣”。

王羲之从小练字,七岁的时候,已经写得很不错了。继续练了四五年,总感到进步不大。有一天,他在父亲的枕头下发现了一本名叫《笔谈》的书,里面讲的都是有关写字的方法。他高兴得如获至宝,偷偷地阅读起来。正当他读得起劲儿的时候,父亲来了,问道:“为什么偷我枕中秘书?”王羲之笑而不答。母亲想给他打圆场,从旁插了一句:“你是在揣摩用笔的方法吗?”父亲认为他年纪太小,未必能够读懂,就把书收了回去,对他说:“等你长大了再教你读。”王羲之不高兴地说:“如果等我长大了才讲究笔法,那我幼年时代的聪明就白白被埋没了。”他恳求父亲现在就给他,免得不懂方法瞎摸索。父亲听他说的有理,就把书给了他。王羲之按照书中所讲的方法练了不满一个月,便有了显著的进步。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馍馍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他已是满嘴黑墨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和刻苦精神很受世人赞许。传说,王羲之的婚事就是由此而定的。王羲之的叔父王导是东晋的宰相,与当朝太傅稀鉴是好朋友。稀鉴有一位如花似玉、才貌出众的女儿。一日,稀鉴对王导说,他想在他的儿子和侄儿中为女儿选一位满意的女婿。王导当即表示同意,并同意由他挑选。王导回到家中将此事告诉了诸位儿侄,儿侄们久闻稀家小姐德贤貌美,都想得到她。稀家来人选婿时,诸侄儿都忙着更冠易服,精心打扮。唯王羲之不问此事,仍躺在东厢房床上专心琢磨书法艺术。稀家来人看过王导诸儿侄之后,回去向稀鉴说:“王家诸儿郎都不错,只是知道是选婿有些拘谨不自然。只有东厢房那位公子躺在床上毫不介意,只顾用手在席上比划什么。”稀鉴听后,高兴地说:“东床那位公子,必定是在书法上学有成就的王羲之。此子内含不露,潜心学业,正是我意中的女婿。”于是,他把女儿嫁给了王羲之。王导的其他儿侄十分羡慕,称他为“东床快婿”。从此,“东床”也就成了女婿的美称了。

隐士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东晋时代的大诗人。他还是中国田园诗的先驱,为中国的田园诗写下了最优美和理想的一笔。其在《桃花源记》中描写的世外乐土更是中国人民生活理想的极致,为人们提供了一个纯净的、美好的精神寄托。

尽管到了陶渊明的时候家中已经很贫穷,但是他的祖上确实曾有过一段光辉的历史。他曾祖父陶侃以贫寒的出身而立下大功,被封为长沙公,其祖父和父亲都曾经担任过太守一类的大官。这些没有为他提供物质上的依靠,却为他青少年时期的学习和成长提供了可能,使他有机会培养出高尚的气节和超然的心胸。

陶渊明生活的社会是一个混乱而动荡的社会。国家偏安一隅,政治腐败不堪,百姓人人自危,当官的人更是用尽阿谀奉承、勾心斗角之能事。陶渊明知道在这样的社会中是不能够有什么作为的,出去当官不仅不会使那黑暗的社会变白而且只会让自己也不能保持清白纯净。另外,他非常讨厌官场中的奴颜婢膝,看不惯那种自轻自践的行为。于是,他选择在乡间过一种朴素平实的快乐生活,在早出晚归中体味劳动的愉快,在清风拂柳中感受一种诗意和悠闲。正如他在自己的传记中所言:“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这样的生活还是过得去,但是并不是真正的符合他的心意。陶渊明辛勤读书数十个春秋,毕竟受了中国儒家思想的熏陶,所以“胸怀天下”的古训在他的心中我从没有被忘记过。有时候,他也会抱着“大济苍生”的想法去当官,这一般都是天下刚刚有一点安宁的时候,但是很快就会为社会的混乱主动辞去官职。

二十九岁那年,他做了一个“江州祭酒”的小官(相当于现在的中学校长),但是很快就对官场无所事事的作风厌倦至极,主动辞官回家了。三十六岁时,陶渊明当了荆州刺史恒玄的幕僚。这时已经是东晋末年,朝政更加的混乱,人人争向杀戮,为自己的权力无所不用其极。陶渊明再次陷入绝望中,自请归隐。

四十一岁那一年,生活的压力和压在自己心中的抱负终于促使陶渊明请求为官。他被安排在江西彭泽县,任当地的县令。这样的官在官场中是非常小的,但却是和民众最接近的。所以官虽然很小,但他已经很满意了,觉得自己可以实实在在做一些好事。然而,就在他还没有展开自己的工作的时候,他再一次感受到了官场的虚伪。

有一天,郡里派了一名督邮(相当于上级派来的工作检查组成员)到彭泽视察。县里的小吏听到这个消息,连忙向陶渊明报告。正在静心吟诗的陶渊明听到这个消息,无奈地放下诗卷,他没有换衣服,也没戴官帽,就准备出门去见督邮。

就在出门的时候,小吏见他身穿的只是便服,很是吃惊,就说:“督邮是来检查的,你怎么能穿着便服去呢?要求官服官帽,还要行拜见礼呢。”陶渊明一听还要穿起官服,行拜见礼,心中就来气。这督邮向来依仗权势,以检查为由敲诈勒索,为陶渊明所看不起。让陶渊明行拜见礼,那是说什么他也不干的,想一想他都会很恶心,更不用说受这种屈辱了。这一下干脆连见面都免了。他叹气说道:“吾岂为五斗米折腰。”(即:我可不愿为了这五斗米的官俸,去向那号小人打躬作揖)说完后就把身上的印绶解下来交给通报的小吏,辞职不干了。

就这样,陶渊明在时官时隐中过完了自己的中年。每一次当官都加深着他对社会的了解,最终促成了他隐居的晚年,贫困清苦但志趣高洁,物质生活差但精神生活丰富。陶渊明这一次辞官回到江西的老家,觉得这个乱糟糟的局面跟自己的志趣、理想距离得太远了,于是下定决心过隐居生活。从那以后,他隐居了,空下来就写许多诗歌、文章、来抒发自己的心情,靠自己的劳作和双手生活。

不断探索的科学家祖冲之

祖冲之出生在公元429年,正当南北朝刘宋王朝时代。他是个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有许多卓越的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圆周率的计算。

圆周率就是圆周的长度和直径的长度的比。这是一个无限不循环的小数,也就是说它是个没完没了的小数,各位数字的变化又没有规律。通常在计算的时候,我们把圆周率定为3.1416。这个数字实际上比圆周率稍微大一点。祖冲之在一千五百年以前就确定,圆周率在3.1415926至3.1415927之间,比3.1416精确得多。在他之后一千年,阿拉伯数学家才打破了这个精确程度的记录。

计算圆周率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我们知道,在一个圆里内接正多边形,计算这个正多边形的总的边长,就可以得到圆周的近似值。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总的长跟圆周就越是接近。祖冲之必须从圆的内接正六边形开始,先算内接正十二边形的边长,再算出内接正二十四边形的边长,再算内接正四十八边形的边长……边数一倍又一倍地增加,一共翻十一番,直到算出了内接正一万二千二百八十边形的边长,才能得到这样精密的圆周率。

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翻十番,看起来好像还简单,其实不然。边数每翻一番,至少要进行七次运算,其中除了加和减,有两次是乘方、两次是开方。祖冲之算出来的结果有六位小数点,估计他在运算的过程中,小数至少要保留十二位。加和减还好办,十二位小数的乘方、尤其是开方,运算起来极其麻烦。祖冲之要是没有熟练的技巧和坚强的毅力,是无法完成这上百次的繁难复杂的运算的。

在祖冲之以前,已经有人提出圆周率跟π相近似。祖冲之把π叫做“疏率”,提出了另一个圆周率的近似值π,作为“密率”,因为它更加精密,跟圆周率更相接近了。过了一千年,德国人奥托和荷兰人安托尼兹才先后提出π这个圆周率的近似值。欧洲人当时不知道祖冲之已经提出了“密率”,在他们写的数学史上,把它叫做“安托尼兹”。日本数学家主张把π称为“祖率”,这是十分公允的。

祖冲之计算出圆周率后名声响了起来,结果被宋明帝派到一个落后的穷县当县令。祖冲之上任后经常外出视察。一次他看到农民用脚踏碓舂米的情形,觉得既累又慢,便立即与老农商量,请来木匠、石匠,做了一个以立式水轮为动力的水碓。

试车成功了,村民们在一旁欢呼雀跃。祖冲之却在一旁思考:如果能做个水碓磨,既能舂米又能磨面不是更好吗?经过反复实践、改进,水碓磨车终于试制成功了,这其中包含着力、杠杆、凸轮的原理。

后来,祖冲之又被调到京城任职。当时的达官贵人为出门显示排场与威风,纷纷指令手下工匠制造指南车。祖冲之经过精心研究和设计,再利用精确圆周率计算,在车前做了个铜铸齿轮盘,随便车子怎么转,车上的铜人总是指着南方。

祖冲之就是这样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他的科学成就,在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史上,将永远放射光芒。他的刻苦学习、认真钻研、勇于创造和坚持真理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是唐代著名的道士,医药学家,有“药王”之称。他把医学和《易经》(中国关于宇宙的产生和结构的重要著作)结合起来,善用《易经》盈虚来解释人的健康和疾病。他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及《千金翼方》更是对中医学的建立和形成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孙思邈出生于一个很富裕的家庭,生活上充实得甚至有点奢侈。于是,他在年轻的时候就可以很自由地读书和学习,加上他本来就聪颖好学,更是为家中的父母寄以厚望。同时也因为这些,他的身体自幼就比较羸弱,经不得风雨。一天,孙思邈在外面玩儿的时候,天上突然乌云四起,风越来越大,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就开始落下。急雨伴着冷风,夹裹着冷沁沁的气息,袭击着孙思邈。这场雨的结果就是孙思邈得了一场大病,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得到良好的治疗。他们家从此也开始了另一种生活。

他的父亲遍寻中原名医,为了能治好他的病可谓食不安,睡不牢,为买药可谓是耗尽家产;他母亲也是经常以泪洗面。这些在小孙思邈的心中都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年过去了,他的病逐渐好转,他家也变得贫困了。他的父母也苍老了许多,在他病好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年轻的孙思邈就这样孤零零的一个人守着余下来的家产勉强度日。他在消极的生活中开始通读老、庄,博览圣贤之书,并读了大量的佛典。十八岁时,孙思邈突然忆起自己幼年时病痛的苦处,回想起自己家庭因疾病的来临所带来的悲惨转变,便立志学医,解救那些像自己一样的家庭。

靠着自己的聪明和多年来积累的渊博知识,他读医书,自学成为一名医生。没几年,孙思邈便成了远近闻名的名医。乡亲们有了病都愿意找他治疗。他也没有到处招摇,追求名利,而是主动隐居在太白山中,避免卷入污浊的政治社会。隋朝时,皇帝征召他入朝为御医,孙思邈坚辞不就;唐朝时,唐太宗征召孙思邈进朝,准备授予他爵位,被他推辞。就这样,他在山野间生活,研究自己的医学,终成一代名医。

晚年的时候,孙思邈准备收一个弟子,传自己的所学。于是,他便在家中装病,借此来考查自己的弟子。这一天,他派人告知自己的弟子他生病了。弟子们一听说师傅病了,都急急忙忙地赶来。每个人心中都开始嘀咕起来,心想师傅病了一定得好好地表现一下。

他们行过见面礼之后,就开始问起病情。孙思邈说:“我自己也不知什么病,开了几服药也没有吃好,你们看看吧。”他们一听,心中便开始慌张起来,挨个的给师傅诊了脉。然后在一起合计开了一个方子。孙思邈看了方子不置可否,就照方吃药。结果不见好,反而越来越糟糕了。这一下,弟子们都慌了神,每天更是寝食不安,眼看着师傅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加重而束手无策。

这一天,大家都守在孙思邈的床前唉声叹气的时候,门口来了一个游方郎中(走街串巷的医生),摇着一个铃铛,号称“专治各种疑难病症,可以起死回生,药到病除”。开始时,弟子们并不理会他,觉得连孙思邈都没办法,游方郎中更不用说了。但这游方郎中似乎认准这地方,总是不走,还铃铛摇得更响了。于是,一个弟子就出来想将他赶走。

这弟子一出门,还没说话,那郎中反而先说话了。他问道:“你们房子里有一个病人吧?病人年纪也大了,病的快要死了。这病人看样子恐怕也只有我能治。”这弟子一听觉得奇怪,就回房去和师傅说了。孙思邈一听也觉得纳闷,便说叫进来,试一下也好。弟子们本来也是这想法,想让别人试试也好,如果开的药不行就不让师傅吃。

一会儿工夫,游方郎中便进来了。弟子们心想既请了来就当待之以礼,向郎中说了病情和病的经过。郎中先沉思,似乎百思不得其解最后似乎想通了,只是笑着说:“这个小病,我保证今天便能治好。”孙思邈和其弟子们一听,觉得这人吹牛,好气又好笑,也不理会,又请他诊脉。郎中又说:“不用进去的,我用悬丝诊脉就行。”说着拿出一条破破烂烂的布条来,让弟子们将它拴在孙思邈的脚上。郎中若无其事地用三个手指静心屏气地诊了半天脉。最后,他郑重地向身边的弟子们说了一声:“这位老先生似乎怀了孕……”

话还没说完,只听孙思邈在屋里狠狠地啐了一口浓痰,大吼一声“给我轰出去”。只见郎中早已出门而去了,弟子们又是生气又是好笑。弟子们抬头却见师傅竟然能够起床了,相顾愕然。孙思邈很快也醒悟过来了,才知郎中确实有些医道,赶忙让人将他找回来。原来,郎中听那些弟子说了病情,知道孙思邈一开始装病,后来见弟子不行才真的郁积在心,而他自己深明医道,将自己的病考虑的复杂了,致使病情一天一天加重。郎中则是刻意让药王生气,以去除心中的郁积。

孙思邈一生爱好医学,学习医学。晚年因自己毕生所学找不到传人竟致病,这种精神令人尊敬。 yQ3hIFcu6ElBD/ZkYMcqtEGDp0xozoEUrm175niRRbS6Ac1nrZyq/QOxtIZfeVJ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